理解“文档控制”程序文档

理解“文档控制”程序文档

一、“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编制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梁舒筌[1](2021)在《SCJZ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化项目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公司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在国内、国际上有所跨越式发展,就应当建立起环境、质量和职业安全健康三个管理体系。SCJZ公司从2000年成立以来,随着业务的不断完善,市场的不断开拓,对体系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也面临着建立体系化管理的迫切需求。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之间,逐步的建立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但各个系统都是单独运行、单独建立、单独认证,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劳动重复,资源被大量耗费。这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了问题,例如工作重复,管理成本增加,文件化程序显着增加,资源浪费以及管理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对各种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环境管理、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大体系而言,它们也是存在相互关联的。为了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并达到企业的最佳管理效果,必须对三个系统进行集成。三大体系的融合可以说是适应国际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怎样才能给公司带来一个通用且持续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领域相辅相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并具有清晰的目标。将各种管理体系融合,从而达到职责简化、流程清晰,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把各个体系的深度结合现在看来是企业在不断发展后必须走的道路。本文重点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这三大标准进行了研讨分析,从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管理体系整合的可行性。分析了SCJZ公司三大管理体系独立运行的现状,并针对SCJZ公司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工作目标和项目推进组织保障等,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和对结果的分析,最终实现了SCJZ公司三大体系的整合,提高了三大体系在公司的运行效率。

王文爽[2](2020)在《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民营企业打开了进军我国军品市场的大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了我国的国防建设。而军用产品高质量、高可靠性等特点给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满足军用产品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想要进入军品市场的民营企业首先要做的工作。ASD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制造电线电缆和连接器组件为主要产品的中小民营企业,公司秉持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和生产能力积极投身军品市场。因此,建设符合GJB9001C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已成为ASD公司的战略目标。本文以ASD公司为分析对象,一方面对ASD公司进行现场调研从公司历年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情况、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以及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了ASD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逐一详细分析找出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全面整理和归纳了GJB9001C标准内容和要求,梳理出GJB9001C标准的重点内容并找出了ASD公司现行质量管理体系对标GJB9001C标准要求的差距。结合ASD公司经营实际和构建的目标,本文依据质量管理和装备产品质量至上的原则提出了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原则,为彻底解决ASD公司面临的一系列质量管理问题,帮助其构建适宜、充分、满足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本文运用过程方法提出了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方案,为确保ASD公司顺利推进体系的构建工作,本文按照获取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步骤流程对其各阶段工作提出了建议,最后本文为确保ASD公司成功构建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强化领导作用、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培养质量管理骨干等4方面的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ASD公司构建满足要求的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推进ASD公司取得满足军品要求的军工资质,更能帮助其改善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公司竞争力。同时,也为更多民营企业构建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李羚青[3](2019)在《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符合国家军用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军工企业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产品在供应商中竞争力的根本需求。R公司是一个具备多年军品研发生产经验的中小型国有军工企业,致力于为多个军兵种提供定制化需求的产品,由于产品种类众多而批次量相对较小,如何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是全公司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因此,建设符合GJB9001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良好的运行,是公司领导和管理层非常关注的工作重点,作者作为R公司的质量工程师,承担着监控和保持产品质量要求的工作任务,如何利用改善质量体系的运行进一步帮助公司提高整体质量状况,是作者日常工作之外经常思考的问题。介于以上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帮助R公司梳理历史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体系运行问题,提出体系改进措施的基础研究方向。与此同时,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入了新的运行阶段,为帮助R公司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向新的体系要求转变,提出了工作框架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背景和发展,明确了军工企业依据GJB9001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R公司在GJB9001B版要求体系运行阶段的质量管理架构、文件体系和运行的基本状况。继而通过对其文件体系与内外部审核不符合项的对标分析,总结归纳了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GJB9001B标准要求下存在的缺陷和亟待解决的问题。GJB9001C-2017要求的颁布,从主导的管理思想到标准的条款布局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为R公司的换版换证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策划方案并予以实施,是本文第二阶段的重点内容。文章首先对比了GJB9001C版体系要求与旧版标准的主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通过修改现行体系文件及改进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得以落实;其次根据得出的文件修改框架,对本次换版工作进行总体布局,为R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换版换证提出文件制度和操作流程方面的建议。

李丽[4](2019)在《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航空公司作为民航运行的三大主体之一,在民航运输和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行业监管和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对象。近年来民航行业发展迅猛,航空运输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行业的高速发展、机队规模的快速增加和民航从业人数的迅猛增长,一些不安全、不诚信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行业内一些单位和个人存在严重的安全诚信缺失。安全生产过程中这些不诚信行为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而且扰乱了民航正常运行秩序,在行业内外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航空公司安全诚信的关键因素及内在作用机制。本文以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提升航空公司安全诚信水平为研究目的,综合采用文献收集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案例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航空公司安全诚信内涵、不安全诚信行为发生机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及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实证,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公司安全诚信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全面收集梳理、深入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不同行业在安全诚信方面的文献资料,界定了安全诚信内涵。分别采用专家访谈、民航相关文件及安全失信黑名单分析,总结归纳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不安全诚信行为表现,给出了不安全诚信行为的定义,并对安全失信行为进行了论述。从个体的心理过程入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场理论,重点探讨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不安全诚信行为的产生机理,构建了不安全诚信行为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2)从安全诚信心理的形成过程入手,在诚信心理机制及测量理论指导下,确定了安全诚信的5个测量维度,设计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量表,在信效度检验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7个民航地区管理局下25家航空公司、近千名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中展开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当前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现状,并就其中个体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龄、职称、岗位、所在航空公司规模及航空公司性质的关键岗位人员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3)基于民航安全诚信内涵,收集整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生产领域不诚信案例95起。基于场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得到16个影响因素,并通过相关文献予以验证。在定量化分析各影响因素作用效果时,使用序关系分析法(G1)对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进行修正,形成G1-DEMATEL法,并以此为工具分别对16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16个影响因素中原因因素有7个,分别是局方及公司安全监管,领导安全诚信的表率性,公司组织结构及领导层稳定性或效率,(局方及公司)安全诚信奖惩机制,相关教育、宣传及安全文化建设,规章条例、运行手册、标准操作程序等指导性文件,社会及行业风气。其中有6个因素的重要度高,是管理中的重要因素。(4)在构建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递阶作用模型时,为简化计算过程,使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改进解释结构模型(ISM),形成DEMATEL-ISM法,并以此为工具构建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多层递阶作用模型。模型共分4层,第1层为表象层,共有8个要素;第2级为中间层,共有4个要素;第3、4级为根源层,共有4个要素。表象层是影响民航从业人员安全诚信的直接原因。根源层的因素是引发民航从业人员不安全诚信行为的深层根本原因。多层递阶作用模型解释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5)以前文得到的16个影响因素为基础设计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量表,收集272份有效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原来的16个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取出4个公共因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了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量化了各因子间的作用路径及载荷系数。研究表明,“规章制度及程序文件的完善与落实”因子对“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建设”因子有显着正向影响;“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因子对“安全保障能力”因子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对“安全诚信文化”和“安全保障能力”起中介作用;“安全诚信文化”对“安全保障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各潜变量下的观察变量中,载荷系数最大的分别为规章制度及程序文件执行中领导的表率与授意,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公司、机场、空管间的沟通协调配合,这4个具体问题也是局方及企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金向红[5](2018)在《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使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逐步趋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大量的检测实验室依照这些文件的内容构建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实验室内部管理的依据,用以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并获得了国家实验室的认可。所以,科学和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检测实验室的运行和持续发展意义非常重大。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阐述了实验室目前运行现状,通过客户抱怨、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检测流程、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和客户投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接着,论文以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检测流程的制定作为项目进行了研究,按照项目的工作任务分解、计划编制和项目实施等程序详细说明了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设立、组织机构的设置及体系文件的编制等全过程。采取内部审核等手段对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做出了评价。然后,论文针对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建立了简洁明了的检测流程图,将实验室检测业务中样品接收与加工、检测及报告出具等流程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检测流程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检测周期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和控制,满足实验室质量保证和客户满意的需求。论文最后按照标准条款对检测数据及检测报告的要求,结合实验室的检测流程开发了实验室管理系统,从基础数据维护、委托单生成及检测报告打印等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该管理系统平台的使用为实验室的检测工作提供了便利。

刘辉[6](2013)在《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科技管理是根据高校科技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校科技系统内外部各种关系,为高校的科技工作者创造条件、提供管理服务的工作,也是组织建设和协调好科研队伍、不断提高研究层次和成果水平的工作。高校科技管理的目标就是优化科技环境和资源配置,使科技管理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从而提高高校科技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在课题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学术活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为广大高校科技人员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当前,高校科技管理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科技管理观念陈旧、科技管理手段落后、科技管理者的服务能力不足、科技管理服务制度不健全等诸多方面。在高校科技管理日常工作中,又常常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实现高校科技管理的服务职能,致使高校的科技管理活动长期处于分散和无序的状态,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制定的有些科技管理制度和政策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直接影响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科技管理服务变革亟待推行。本研究基于IS09000族标准,在高校科技管理领域引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和理论,通过对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科技管理服务,建立科学、合理、规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管理服务质量、促进高校科技发展和进步提供可资借鉴的崭新理念和模式。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IS09000族标准相关理论,重点引用IS0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IS09004:2009《组织持续成功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中的相关条款和要求,根据高校科技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编制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建立高校科技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归纳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文献复习,全面深入解读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核心内容和理念,根据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过程和特点、规律,找出大致对应内容和关系,按照IS09000族标准的相关要求和原则,对筛选的具体指标的内涵和外延重新进行界定;然后根据检索的文献资料和国内部分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结合作者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经验、会议讨论情况和专家访谈记录,梳理现行高校科技管理基本工作流程,归纳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IS09000族标准导入高校科技管理的可行性以及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方法;再按照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编制要求和原则,初步编制高校科技管理服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建立高校科技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后续再进行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归纳、访谈等方法开展工作,取得了有益成果。一是总结了当前高校科技管理过程中在对管理质量的认识、管理手段、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人员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阐明了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引入IS09000族标准的适用性。二是介绍了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重点归纳总结了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步骤,理清了研究工作思路,指出了在编制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文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阐述了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文件的构成,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大类,并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科技管理工作实际,编制了南方医科大学科技管理服务质量手册、南方医科大学科技管理工作程序文件、南方医科大学科技管理作业指导书、南方医科大学科技管理内部管理工作流程等管理文件。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IS09000族标准理论的深入解读,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以高等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研究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得出以下结论:其一,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引入IS09000族标准具有适用性。本研究梳理了当前高校科技管理过程中在对管理质量的认识、管理手段、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人员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从IS09000族标准自身基本特点、管理要实现的目标角度、科技管理环节及要素角度、成功经验借鉴以及IS09000族标准应用前景五个角度分析指出高校科技管理引入IS09000族标准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将IS09000族标准引入科技管理工作中,有助于科技管理与国际接轨,有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由经验管理、控制管理向科学管理、服务管理转变。其二,理顺高校科技管理各部分的关系是科学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核心。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事务流程较为繁杂,需要理清思路。本研究介绍了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明确了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步骤,即体系策划一文件编写—试运行一持续改进四大步骤,理清了研究工作思路,指出了在编制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文件过程中应注意明确引用标准的版本、注意处理好标准的通用性与针对性的矛盾、注意编写文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其三,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编写与高等院校实际相契合的体系文件。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保证所编写文件对高等院校具有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编制了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但尚需在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由于高校科技管理是一个相对宽泛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管理和技术问题得深入研究。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作者的知识和能力所限,相对于这个庞大的研究领域来说,一个人所做的工作还是远远够的。一方面,作者在所涉及领域的一些问题比如科技管理具体制度、科技管理信息化等未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于科技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许多因素还没有涉足和考虑。另一方面,虽然进行了局部考虑,但由于论文研究成果还未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投入使用,因此,论文的研究成果还需要在科技管理实践中进行进一步验证和修改完善。仅就本研究来讲,研究结果对文献的依赖程度较高,所编制的体系文件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还有待检验,且还尚未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征求意见,科学性有待提高。

李淑敏[7](2012)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许多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陆续开始采用IS0900]标准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手段,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果。90年代后期,我国的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采用IS09001标准管理图书馆。但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采用该标准和通过体系认证者,仍为数不多。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做了以下的研究:(1)在对IS09001标准的产生背景、现行标准的内容以及该标准的优势和不足做深入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引入IS09001标准的意义、可行性、并深入分析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对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意义。同时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引入该标准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对IS09001标准体系的理解障碍。(2)在对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思想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图书馆学的知识,分别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和文件要求、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等几个方面对2008版IS09001标准做出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专业解读,以便于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推广执行。(3)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引入IS09001质量标准的流程。本文将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流程划分为策划、编制文件、试运行、正式运行与认证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不同的小阶段,然后分步建立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并以西安某高校图书馆作为实例,结合其实际状况具体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流程。

张志俊[8](2012)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就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三个国际标准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体化的应用模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介绍了三个国际标准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应用,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基本含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三个管理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三个管理体系具体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阐明了建立和实施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意义。在对一体化整合原理、原则和运行模式进行阐述,并对一体化整合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框架的建立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火电工程项目建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方式、方法、流程和具体步骤;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的关键是文件的编制,通过文件的整合编制才能体现三个体系的一体化,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是评价火电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基础,本文对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整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通过在国电聊城火电项目应用过程方法,按管理策划、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个主要过程来管理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践过程来验证在电力建设项目建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了国电聊城火电项目管理重要过程控制,包括承包商与供应商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变更和应急管理等,以及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经验,为电力建设项目建立和实施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韩瑞阁[9](2011)在《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 ——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文中指出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健康、生态、公平、关爱,有机产品生产的重点包括转换期、缓冲带、平行生产、投入品、生物多样性以及对转基因的禁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是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本研究将有机生产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探讨了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和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的企业提供指导,为我国食品安全与健康贡献力量。本研究采用要素对照和过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标准化原理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和途径。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以食品安全和健康为目的,以GB/T 22000和GB/T 19630为基础,探讨了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组的组建、文件的策划、文件的编写、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管理评审、内部结合审核、外部结合审核,提出了以GB/T 22000为结构主体,将GB/T 19630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的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在充分掌握企业有机生产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案及具体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验证了本研究理论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直接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GB/T 22000和GB/T 19630有诸多相同点和差异,GB/T 22000和GB/T 19630在理论基础、编写体例、认证性质、适用范围、标准内容等方面具备共同点和可融合的特性,体现了二者的兼容性和互补性,而且标准条款具备对应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生产体系具备了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建立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可行的。(2)应建立食品安全与健康小组,赋予其双重职责和权限。选择咨询机构或认证机构主要考虑其是否同时具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产品的咨询能力或认证资质。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应体现食品安全和健康。组织职责分配表应与一体化管理手册的条款相对应。文件的策划除了明确文件的内容、性质和使用者外,还应指定文件的编制者,提供文件的整合方法的建议,文件整合的过程是要素对照法和过程分析法、横向和纵向整合的综合应用。(3)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制应合理融合GB/T 22000和GB/T19630对文件的要求,应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试运行中应防止偏向一方,应进行高水平的内部结合审核、全面的管理评审和以GB/T 22000为模式的持续改进。(4)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应按照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的程序,注重审核员的综合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产品外部结合审核的工作效率。应将GB/T 22000、GB/T 19630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项技术要求作为审核依据。应将两个体系中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的工作合并进行,合理安排审核时间和审核工作,制定审核计划。

韩震[10](2010)在《望海茶业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保障望海茶品牌战略顺利实施,以股份制形式成立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施望海茶品牌战略。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茶叶企业,提升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推动区域品牌的发展。ISO 9001国际标准是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工具,适用于从事国民经济各类经济活动和具有不同规模的组织,是目前最全面、适用性最广的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对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介绍,将ISO 9001:2000、HACCP体系和GAP体系从应用范围、关注点、关注角度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合ISO 9001:2000标准在国内外和茶叶企业的采用情况,表明ISO 9001:2000标准非常适合望海茶业发展需要。建立望海茶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策划与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三阶体系文件试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与管理评审、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五个步奏,完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的编写,确定质量方针为:精益求精,创造一流,满足顾客。质量目标确定为:顾客满意率76%,并保证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于3年内达到82%以上;产品满意率78%,并保证每年递增1个百分点,于3年内达到81%以上;政府满意度75%,并保证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于3年内达到81%以上。起草了质量手册1本,程序文件18个,管理文件14个、技术文件8个和记录表格60个。公司实施ISO 9001:2000标准后,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得到控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顾客满意率得到提升,市场开拓成效显着,产品成本得到降低,保障了公司的持续进步。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验证,确定顾客满意度、产品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供应商满意度、政府满意度等5个评价指标和16个属性指标,通过调查问卷、隶属度运算和归一化处理,确定有效性评价指标相关度和指标的权重,得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体系。确定属性指标决策评语集,规定评价指标满意度评分标度,开展调查问卷,通过隶属度的运算,最后得到质量管理体有效性整体评价结果N=0.7596。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整体评价结果为0.7596,符合1>N≥0.75的范围,应认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顾客满意度78.12%,产品满意率79.28%,政府满意度79.15%,既达到了质量目标的要求,又保证了满意度连年持续的提高,证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员工满意度为71.24%,供应商满意度为71.23%,都有待提高。以公司为市场龙头,实行品牌运作,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区域品牌发展中,取得成功的农产品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满意度非常关键,质量目标的确定要兼顾质量控制和产量上升因素,以至于质量目标的确定相对比较低。

二、“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编制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编制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SCJZ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化项目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综合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
    2.1 项目管理
        2.1.1 项目的含义
        2.1.2 项目管理的含义
    2.2 集成管理基础理论
    2.3 三种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2.3.1 质量管理体系
        2.3.2 环境管理体系
        2.3.3 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2.3.4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相同点
        2.3.5 三大标准的差异性
第三章 SCJZ公司体系整合项目概况
    3.1 SCJZ公司简介
    3.2 SCJZ公司项目推进组织架构
    3.3 项目必要性
        3.3.1 项目工作目标
        3.3.2 项目组织保障
        3.3.3 项目工作计划
    3.4 项目推进的可行性
        3.4.1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结构主体
        3.4.2 持续改进的基本思想
        3.4.3 用过程方法实施管理框架架构
    3.5 项目实施的原则
    3.6 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点
    3.7 文化的重要性
        3.7.1 什么是企业文化
        3.7.2 文化在整合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章 体系整合实施及试运行
    4.1 首次评审
        4.1.1 现状调查
        4.1.2 过程识别与过程评价
        4.1.3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4.2 策划
        4.2.1 方针目标的制定
        4.2.2 职责
        4.2.3 管理方案的编制
    4.3 编制体系文件
        4.3.1 构建体系文件框架
        4.3.2 管理手册的制定
        4.3.3 程序文件制定
        4.3.4 编制作业指导书
    4.4 执行
        4.4.1 教育
        4.4.2 记录与控制
    4.5 持续改进
        4.5.1 监视与测量
        4.5.2 数据解析
        4.5.3 纠正和防控
        4.5.4 内部审核
        4.5.5 管理评审
第五章 整合体系运行及成效
    5.1 体系方针运行情况
    5.2 体系目标运行情况
    5.3 体系运行资源配置
    5.4 相关方管理
    5.5 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情况及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5.6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情况
    5.7 体系运行的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质量管理概念和发展历程
        2.1.1 质量管理概念
        2.1.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介绍和原则
        2.2.1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2.2.2 质量管理原则
    2.3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及运行意义
        2.3.1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内容
        2.3.2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意义
        2.3.3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在民营企业运行情况
第三章 ASD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3.1 ASD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1.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3.1.2 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3.1.3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情况
    3.2 ASD公司质量管理情况分析
        3.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情况
        3.2.2 ASD公司产品质量情况
        3.2.3 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
    3.3 ASD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本地化程度不高
        3.3.2 存在有章不循的情况
        3.3.3 纠正措施无效导致问题重复发生
        3.3.4 顾客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
    3.4 ASD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3.4.1 标准理解不到位
        3.4.2 员工质量意识不高
        3.4.3 质量奖惩机制不健全
        3.4.4 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3.5 ASD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对标GJB9001C标准要求分析
        3.5.1 GJB9001C标准重点要求理解
        3.5.2 ASD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对标GJB9001C标准要求差距分析
第四章 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4.1 体系构建目标和原则
        4.1.1 体系目标
        4.1.2 体系构建遵循原则
    4.2 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
        4.2.1 构建方法
        4.2.2 构建思路
    4.3 体系构建方案
        4.3.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修订
        4.3.2 质量组织机构优化及职能调整
        4.3.3 体系过程识别和分析
        4.3.4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4.4 体系建设五阶段内容
        4.4.1 导入阶段
        4.4.2 建立阶段
        4.4.3 实施阶段
        4.4.4 认证阶段
        4.4.5 维护阶段
第五章 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5.1 加大全员培训力度
    5.2 强化领导作用
    5.3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5.4 培养质量管理骨干
第六章 结论
    6.1 成果
    6.2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ASD公司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 B ASD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对标GJB9001C标准主要差距分析表
    附录 C 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分析责任分配矩阵表
    附录 D ASD公司识别的过程对标GJB9001C标准条款的关系矩阵表

(3)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
    2.1 质量管理的发展
    2.2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
        2.2.1 GJB9001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2.2.2 国军标体系认证
        2.2.3 国军标体系认证机构
第三章 R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现状
    3.1 R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2 R公司质量管理现状与制度介绍
        3.2.1 组织结构与权责划分
        3.2.2 质量体系建设
        3.2.3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3.3 R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3.3.1 R公司管理制度分类
        3.3.2 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第四章 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问题研究
    4.1 GJB9001B运行期内R公司内/外审不符合项总结分析
        4.1.1 审核情况统计
        4.1.2 审核情况分析
    4.2 R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对标GJB9001B问题分析
        4.2.1 体系文件的发布与修订分析
        4.2.2 体系文件对标分析
第五章 R公司GJB9001C-2017 质量体系改进与换版研究
    5.1 GJB9001C标准变化分析
    5.2 R公司现行质量体系同GJB9001C标准要求的差距分析
    5.3 R公司GJB9001C质量体系过程梳理与改进
        5.3.1 策划
        5.3.2 实施
        5.3.3 检查
        5.3.4 改进
    5.4 R公司GJB9001C质量体系文件换版
        5.4.1 质量手册换版
        5.4.2 程序文件与第三层次文件换版
    5.5 R公司质量体系GJB9001C换版工作方案
第六章 总结
    6.1 本文取得的成果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
    6.3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4)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安全诚信内涵的界定
        1.3.1 国外相关文献中安全诚信内涵的分析
        1.3.2 国内相关文献中安全诚信内涵的分析
        1.3.3 界定安全诚信内涵
    1.4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个体诚信的心理构成及测量
        1.4.2 安全诚信评价
        1.4.3 安全诚信的影响因素
        1.4.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2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不安全诚信行为理论研究
    2.1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的分类
    2.2 不安全诚信行为的表现及定义
        2.2.1 基于专家访谈的分析
        2.2.2 基于民航相关文件的分析
        2.2.3 基于民航安全失信黑名单的分析
        2.2.4 不安全诚信行为的定义
    2.3 不安全诚信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刺激反应理论
        2.3.2 场理论
        2.3.3 理性行为理论
        2.3.4 计划行为理论
    2.4 不安全诚信行为的产生机理
        2.4.1 从心理过程角度分析不安全诚信行为
        2.4.2 从计划行为理论和场理论阐释不安全诚信行为
    2.5 本章小结
3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测量及个体因素影响研究
    3.1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量表设计
        3.1.1 量表设计的理论基础及结构维度
        3.1.2 安全诚信测量量表题项的编制
    3.2 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3.2.1 项目分析
        3.2.2 效度检验
        3.2.3 信度检验
        3.2.4 正式问卷的编制
    3.3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现状调查及个体因素差异性分析
        3.3.1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3.3.2 数据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分析
    4.1 案例的分析与整理
    4.2 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分析
        4.2.1 案例分析的工具研究
        4.2.2 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分析
        4.2.3 基于文献分析的安全诚信影响因素的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
    5.1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
        5.1.1 系统的影响因素确定
        5.1.2 直接影响矩阵构建
        5.1.3 综合影响矩阵建立
        5.1.4 各影响因素原因度和中心度计算
        5.1.5 基于G1法计算各影响因素权重系数
        5.1.6 重要度计算
    5.2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递阶结构分析
        5.2.1 相关基本概念和实施步骤
        5.2.2 安全诚信的整体影响矩阵构建
        5.2.3 可达矩阵计算
        5.2.4 确定各因素的可达集合和前项集合
        5.2.5 各因素的递阶结构模型构建
    5.3 结果讨论
        5.3.1 原因因素分析
        5.3.2 重要度分析
        5.3.3 关键因素分析
        5.3.4 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5.4 本章小结
6 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
        6.1.1 测量模型
        6.1.2 结构模型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测量工具的设计与初测
        6.2.2 安全诚信影响因素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6.3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6.3.1 问卷描述性统计
        6.3.2 数据的多元正态性检验
        6.3.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6.4 研究假设的提出
    6.5 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及中介效应分析
        6.5.1 各影响因子与安全诚信的相关性分析
        6.5.2 各影响因子间的作用路径分析
        6.5.3 中介效应显着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建议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5)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内容框架
    1.4 课题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现有实验室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HZ低温实验室基本情况
    2.2 HZ低温实验室运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2.1 检测流程不够专业
        2.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2.2.3 人员管理落后
        2.2.4 客户投诉多
    2.3 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4 项目实施计划
        2.4.1 项目简介
        2.4.2 项目目标
        2.4.3 成立项目组
        2.4.4 项目工作任务分解
        2.4.5 项目计划编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Z低温实验室检测流程的建立
    3.1 HZ低温实验室流程的建立过程
        3.1.1 实验室检测流程建立步骤
        3.1.2 实验室流程现状分析
        3.1.3 建立HZ低温实验室检测流程的因素
        3.1.4 建立HZ低温实验室检测流程图
    3.2 HZ低温实验室检测流程关键环节控制
        3.2.1 检测结果控制
        3.2.2 检测周期控制
        3.2.3 检测报告管理
        3.2.4 服务客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4.1 ISO/IEC17025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4.1.1 ISO/IEC17025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4.1.2 ISO/IEC17025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4.2 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4.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
        4.2.2 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
    4.3 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Z低温实验室管理系统
    5.1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需求
    5.2 HZ低温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5.3 实验室管理系统结构
    5.4 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5.4.1 基础数据维护
        5.4.2 委托单生成
        5.4.3 检测数据录入
        5.4.4 检测报告打印
        5.4.5 数据统计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S09000族标准理论基础
    3.1 IS09000族标准
    3.2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3.3 基本术语和概念
    3.4 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3.5 IS09004:2009标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科技管理引入IS09000族标准适用性分析
    4.1 IS09000族标准及其特点
    4.2 目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科技管理引入IS09000族标准的适用性
    4.4 高校科技管理引入IS09000族标准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构建方法
    5.1 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5.2 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
    5.3 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步骤
    5.4 构建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文件的编制
    6.1 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文件的构成
    6.2 科技管理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
    6.3 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文件的编制程序
    6.4 高校科技管理质量手册的编制
    6.5 高校科技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制
    6.6 高校科技管理作业文件的编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7.1 研究特色
    7.2 研究过程
    7.3 研究结果
    7.4 政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全文小结
    1 研究结论
    2 研究不足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我国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
    1.5 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 ISO9001标准与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概述
    2.1 ISO9001标准的介绍
        2.1.1 ISO9001标准的产生
        2.1.2 2008版ISO9001标准简介
        2.1.3 ISO9001标准的优势
        2.1.4 ISO9001标准在实践中的不足
    2.2 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概述
        2.2.1 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的可行性
        2.2.2 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的意义
        2.2.3 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的障碍
        2.2.4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对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解读
    3.1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与术语
        3.1.1 范围
        3.1.2 术语
    3.2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和文件
        3.2.1 总要求
        3.2.2 文件要求
    3.3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
        3.3.1 管理承诺
        3.3.2 以用户为关注焦点
        3.3.3 质量方针
        3.3.4 策划
        3.3.5 职责、权限与沟通
        3.3.6 管理评审
    3.4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源管理
        3.4.1 资源提供
        3.4.2 人力资源
        3.4.3 基础设施
        3.4.4 工作环境
    3.5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产品实现
        3.5.1 产品实现的策划
        3.5.2 与用户有关的过程
        3.5.3 设计和开发
        3.5.4 采购
        3.5.5 生产和服务提供
        3.5.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6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分析和改进
        3.6.1 总则
        3.6.2 监视和测量
        3.6.3 不合格品控制
        3.6.4 数据分析
        3.6.5 改进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流程
    4.1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4.1.1 统一认识调整机构与职责权限
        4.1.2 确定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4.1.3 用户及相关方期望的调查和确定
        4.1.4 制定高校图书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1.5 编制体系建立的工作计划
        4.1.6 高校图书馆相关资料和文件的收集整理
        4.1.7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宣传与培训
        4.1.8 高校图书馆产品实现过程的分析和调整
        4.1.9 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分析和调整
    4.2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阶段
        4.2.1 制定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计划
        4.2.2 规定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方案
        4.2.3 编制和评审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3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阶段
        4.3.1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下发和培训
        4.3.2 执行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
        4.3.3 审核和评审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
        4.3.4 评价与改进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
    4.4 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正式运行与认证阶段
    4.5 高校图书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结论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一体化管理体系概述
    2.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发展概况
    2.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含义
    2.3 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2.3.1 三个体系管理思想相同
        2.3.2 管理模式和原理相同
        2.3.3 体系标准间的兼容性
        2.3.4 体系标准的相似性
    2.4 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合方法
    3.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3.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关键过程分析
        3.2.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十个关键过程构成
        3.2.2 管理体系管理关键过程分解
        3.2.3 一体化管理体系关键过程的内容
    3.3 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框架的建立过程
        3.3.1 管理体系策划
        3.3.2 培训
        3.3.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初始评审
        3.3.4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3.3.5 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与试运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整合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分析
    4.2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4.2.1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分类
        4.2.2 一体化管理方针的制定
        4.2.3 一体化管理目标指标方案的制定
        4.2.4 一体化管理手册的编制
        4.2.5 一体化程序文件的编制
        4.2.6 一体化作业文件的编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火电工程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5.1 聊城火电项目概况
    5.2 聊城火电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模式分析
    5.3 聊城火电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5.3.1 管理体系总体要求
        5.3.2 管理承诺
        5.3.3 以顾客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5.3.4 管理策划
        5.3.5 管理方针与目标
        5.3.6 组织机构及部门和岗位职责
        5.3.7 管理体系的初评
        5.3.8 文件体系的构成及编制
        5.3.9 过程程序及管理方案
        5.3.10 培训管理
        5.3.11 协商、沟通和信息交流
        5.3.12 体系试运行及日常监督
        5.3.13 内审
        5.3.14 管理评审
    5.4 聊城火电项目一体化管理重要过程控制
        5.4.1 承包商与供应商管理
        5.4.2 施工过程管理
        5.4.3 工程质量管理
        5.4.4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5.4.5 变更和应急管理
    5.5 聊城火电项目一体化管理取得的经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 ——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1.1.1 生物性危害
        1.1.2 化学性危害
        1.1.3 物理性危害
        1.1.4 转基因技术可能的危害
        1.2 GB/T 22000概述
        1.3 GB/T 19630概述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ISO 22000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
        2.1.1 ISO 22000在蔬菜加工中的应用
        2.1.2 ISO 22000在禽肉生产与加工中的应用
        2.1.3 ISO 22000在水产加工中的应用
        2.1.4 ISO 22000在调味品生产中的应用
        2.1.5 ISO 22000在干燥方便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1.6 ISO 22000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2.1.7 ISO 22000在餐饮业中的应用
        2.1.8 ISO 22000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2.2 我国有机生产体系的研究现状
        2.2.1 我国有机生产体系的建立
        2.2.2 HACCP在我国有机生产体系中的应用
        2.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
        2.3.1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
        2.3.2 食品安全质量体系一体化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有利于整个食品链的双重控制
        3.2 有利于组织节约成本
        3.3 有利于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
        3.4 有利于认证机构服务和企业产品的增值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可行性
    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比较
        1.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相同点
        1.2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差异
    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可行性
    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准备
    1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组的组建
        1.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人力资源及其职责要求
        1.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人力资源及其职责
    2 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的选择
        2.1 咨询机构
        2.2 认证机构
    3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3.1 方针和目标的制定
        3.1.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方针和目标要求
        3.1.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
        3.2 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的确定
        3.3 文件的策划
        3.3.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文件要求
        3.3.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文件
    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1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1.1 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手册
        1.2 前提方案
        1.3 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
        1.4 程序文件
        1.5 作业指导文件
        1.6 记录
    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2.1 培训
        2.2 试运行
    3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检查与持续改进
        3.1 内部审核
        3.2 管理评审
        3.3 持续改进
    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
    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认证程序
    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审核程序
    3 外部审核主要问题
        3.1 审核员
        3.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产品的审核员
        3.1.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审核员
        3.2 审核依据
        3.3 审核计划
    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其它
    1 全文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研究的不足之处
    4 研究展望
附录1 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手册
附录2 程序文件清单
附录3 作业指导文件清单
附录4 记录表格清单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望海茶业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
        1.1.1 加快望海茶品牌发展
        1.1.2 提高望海茶产品质量
        1.1.3 提升望海茶业服务水平
        1.1.4 设计合理ISO 9001:2000标准有效性评定方法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加快望海茶品牌发展步伐
        1.2.2 建立完整的望海茶质量管理体系
        1.2.3 建立茶叶企业ISO 9001:2000标准有效性评价体系
        1.2.4 填补ISO 9001:2000标准在茶叶企业研究的空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版本
        1.3.2 ISO 9001:2000、HACCP体系、GAP体系的比较
        1.3.3 ISO 9001:2000标准国外采用情况
        1.3.4 ISO 9001:2000标准国内采用情况
        1.3.5 ISO 9001:2000标准茶叶企业采用情况
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遵循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3.2 质量体系建立的步骤
        3.2.1 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3.2.2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3.2.3 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
        3.2.4 质量体系的内审与管理评审
        3.2.5 通过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4 实验验证方案与实施
    4.1 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4.1.1 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背景及发展现状
        4.1.2 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ISO 9001:2000标准后的成绩
    4.2 确定有效性评价指标相关度
        4.2.1 确定有效性评价指标集
        4.2.2 规定评价集M
        4.2.3 完成因素评价矩阵R
        4.2.4 得出因素相关度矩阵Ni
    4.3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4.3.1 确定决策评语集
        4.3.2 规定评价指标满意度评分标度
        4.3.3 属性指标对于决策评语的相对隶属度计算
5 验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实施ISO 9001:2000标准有效性评价结果的评定
    5.2 实施ISO 9001:2000标准有效性评价结果的分析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四、“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编制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SCJZ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化项目实施研究[D]. 梁舒筌.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ASD公司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王文爽.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3]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 李羚青.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诚信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5]HZ低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的实施研究[D]. 金向红.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 刘辉.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7]我国高校图书馆引入ISO9001标准的研究[D]. 李淑敏. 西北大学, 2012(01)
  • [8]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研究[D]. 张志俊.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3)
  • [9]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 ——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D]. 韩瑞阁.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10]望海茶业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D]. 韩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标签:;  ;  ;  ;  ;  

理解“文档控制”程序文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