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中新生代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与地幔柱(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远震体波层析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周缘被坚硬的克拉通所包围,其北部为塔里木盆地和阿拉善块体,东部为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块体,在边界处形成了复杂的接触构造关系,构造活动强烈。四川盆地西侧分布着一系列大型活动断裂,例如龙门山断裂及鲜水河断裂等,历史上发生过一系列中强地震,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鄂尔多斯块体内部长期以来地震活动性微弱,其周缘地震活动性强烈。因此这些地区一直受到了我国地球物理学领域的重点关注。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块体在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研究这些地区的上地幔速度结构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周缘动力学过程以及探讨地震活动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在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过一系列层析成像研究,但受限于这些地区以往稀疏不均的台站分布,射线覆盖较差,成像分辨率相对较低。四川盆地内部台站较少,以往的研究中通常仅利用固定台站的资料,横向分辨率大多在0.8°×0.8°以上,只能分辨出较为粗略的上地幔速度结构;鄂尔多斯块体内部以往同样缺少密集的观测台站,成像结果横向分辨率较低,且对于鄂尔多斯块体下方高速异常的形态分布存在较大的争议,影响了我们对于该地区岩石圈结构及其稳定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研究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过程,近些年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这些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密集流动地震台站观测,这些流动台站的布设大大提高了研究区内的台站密度,为获取更高分辨率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提供了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建平课题组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盆地内部布设了25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其观测时间超过了两年。中国地震台阵探测第三期的472个流动台站从2016年开始布设在了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及华北克拉通中部块体,极大改善了这些地区以往稀疏的台站分布。本研究充分利用了研究区内新布设的流动地震台站以及已有固定台站的观测资料,使用到了四川盆地地区台站记录到的747个远震事件,以及鄂尔多斯地区台站记录到的404个远震事件,采用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取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区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新的成像结果横向分辨率在研究区的大多数地区可以达到0.5°×0.5°水平,相较以往的成像结果有了明显提升。本研究在远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中考虑了浅表沉积层和震源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成像效果获得了改善。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区的沉积层较厚,其影响不可忽略。计算走时残差时基于IASP91模型,但该模型不包含沉积层的速度及厚度,因此计算出的走时残差中可能包含了一定误差。为了减小沉积层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从CRUST1.0模型中提取出了研究区的沉积层模型,将其与IASP91模型相结合,以此来校正走时残差,使其包含射线在沉积层内的走时。此外,实际使用到的地震台站及远震分布往往不均匀,尤其远震事件通常在研究区东南方向分布较为密集。这种台站与地震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射线分布不均,最终成像结果会向台站及地震分布密集的方向发生拉伸变形,使得成像效果较差。为了改善台站及地震分布不均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包含台站和地震的地区分别划分为一系列网格,通过调整每个台站和地震在计算中所占权重,来减小分布过于集中时对成像结果造成的影响。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区,获得了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结合以往的层析成像及其它地球物理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内的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获得的主要结果及认识如下: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其周围分布着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复杂变形和隆起的山脉。迄今为止,大多数速度模型认为四川盆地下方存在一个很深的克拉通根,坚硬的块体阻挡了青藏高原地幔物质的向东挤压。区别于以前的结果,本文成像结果显示出了向东和向东南倾斜的高速异常,这些四川盆地的高速异常从150 km向东延伸到了上地幔约至400 km深度。我们推测,扬子块体的东南向俯冲发生在中生代,并可能在新生代被重新激活。俯冲产生了四川盆地以东相对较弱的岩石圈,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的响应,湘黔鄂褶皱带和川东褶皱带出现了地表隆起。青藏高原东缘下方局部地区存在向西倾斜的高速异常,它可以解释为岩石圈拆沉。该拆沉现象可能导致了贡嘎山及其周围高海拔山峰的形成,并可能加速了鲜水河断裂带的形成以及青藏高原的横向挤出。在东秦岭造山带下,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挤出并不明显,这表明四川盆地以北的水平向岩石圈挤压较弱。在本研究成像结果中,鄂尔多斯下方存在一较厚的高速异常,其深度在西部约为180 km,北部为100 km,中部及东部的部分地区可达300 km,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在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克拉通稳定性。鄂尔多斯北部的岩石圈相对较薄,可能与地幔上涌对岩石圈的加热和改造有关。鄂尔多斯西部的岩石圈变薄可能受到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相对较热的上地幔物质横向扩张的影响,岩石圈地幔可能已经受到了部分改造。华北克拉通东部、华北克拉通中部和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的上地幔存在大范围的低速异常,这可能与太平洋板片的后撤、滞留板片的脱水以及板片前缘的局部地幔对流造成的伸展构造背景有关。地幔对流向岩石圈底部传递热量,在该地区的伸展背景下,岩石圈或软流圈的熔融物沿着软弱带上涌,形成了包括大同火山在内的火山群。
胡望水,李希元,李涛,熊平,黄玉欣,李相明,雷中英[2](2021)在《地幔对流反转:盆地反转的动力来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中生代与新生代油气盆地在其发育某阶段发生了多期盆地反转,早期的裂陷盆地在反转期被反转盆地叠加与改造,尽管目前对这些盆地反转发育有了共识,但是对于盆地反转产生的机制没有根本解决。以地幔对流反转为视角,尝试对地壳表层盆地反转成因提出解决途径。利用地球深层与表层过程的相互作用原理,推测盆地反转产生的动力机制涉及到地幔对流的反向流动。建立了盆地反转发育的地幔对流反转模型,讨论了地幔对流反转所引起的岩石圈/地壳反向收缩或伸展运动,从而导致盆地收缩或伸展变形。本构想重大意义在于对地幔对流状态、动力及其变化的理解、研究将会对板块反向运动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张磊[3](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高峰[4](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5](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黄波[6](2020)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启示》文中提出地球早期地壳形成和生长过程以及地球动力学演化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难点。华北克拉通经历了早期的陆核形成、新太古代地壳生长、地体拼合与古元古代裂解-陆陆碰撞的克拉通化过程,是探索大陆地壳生长和早期地球动力学体制的天然实验室。然而,由于早前寒武纪岩石出露有限以及研究方法的侧重性不同,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古元古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精细过程,尤其是对太古宙末期(~2.5 Ga)这一重要构造事件的性质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仍存在诸多不同观点。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典型的新太古代中低级花岗绿岩带,是探讨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和太古宙晚期地球动力学体制的关键地区。本研究选取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段的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登封杂岩和安沟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变质相平衡模拟等综合方法,对花岗绿岩带开展了系统解剖,厘定不同岩石构造单元的时代、岩石成因、变质变形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并探讨~2.5 Ga构造事件的性质和背景。通过识别洋内岛弧-弧前-增生杂岩和双变质带等汇聚板块边缘典型标志,提出华北克拉通南缘在新太古代末期经历了洋内俯冲、弧前增生和弧陆碰撞等增生碰撞造山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并表明板块构造体制在太古宙末期已经启动。该研究为深化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构造演化、地壳增生历史以及太古宙末期地球动力学体制等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地质约束。主要认识概述如下:(1)对登封绿岩带开展系统的野外填图、构造解析、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工作,厘定其形成时代、构造变形和大地构造背景,识别出洋内岛弧-弧前-增生杂岩构造组合。登封绿岩带包括超镁铁质、镁铁质及长英质火成岩、浊积岩、硅泥质沉积和少量条带状含铁建造(BIF)。这些岩石普遍遭受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变质,并被2.50–2.42 Ga未变形-弱变形的镁铁质到长英质岩体和岩墙侵入。野外填图以及构造解析显示,登封绿岩带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岩石构造单元:1)变基性岩为主的西部单元;2)变沉积岩为主的东部单元。不同岩石构造单元以逆冲断层接触,发育多期次脆性、韧性变形。登封绿岩带西部单元发育变玄武岩,具有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特征。结合伴生的赞岐质高镁闪长岩、埃达克质花岗岩席和岩墙,西部单元可以解释为构造肢解的弧前杂岩。绿岩带东部单元包括较为连贯的片岩-变基性岩序列、变浊积岩序列和不连续的混杂岩序列,其岩性组合和构造特征与显生宙增生杂岩十分类似。据此提出登封绿岩带代表了一个在汇聚板块边缘通过构造叠瓦作用形成的新太古代弧前及俯冲增生杂岩组合。此外,西部登封杂岩发育2.54–2.51 Ga的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推测为中部造山带内洋内岛弧地体核部;而东部登封杂岩时代相对较老(2.66–2.55 Ga),推测为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一部分。增生杂岩运动学标志和不同构造单元的空间格架表明了向西的洋内俯冲体系。洋内岛弧与东部陆块发生弧陆碰撞,并增生至东部陆块西缘。变质年龄和镁铁质-长英质侵入体表明碰撞发生于约2.50 Ga。增生的岛弧和增生楔被古元古代嵩山群碎屑沉积楔不整合覆盖,最下部的底砾岩和石英岩具有约2.45 Ga的最大沉积年龄,代表了与此次碰撞相关的前陆盆地序列。新太古代登封洋内岛弧-弧前-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表明了在新太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段发生了洋内俯冲、大洋板块地层增生和弧陆碰撞事件,代表了华北克拉通早期的一次重要增生碰撞造山事件。(2)通过岩石学、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及榍石U-Pb年代学和相平衡模拟等方法,限定了登封杂岩2.54–2.51 Ga变基性岩、变泥质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变质时代和峰期变质温压条件,表明其可能代表一个新太古代双变质带。位于登封杂岩西部洋内岛弧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混合岩化强烈,发育浅色体和淡色花岗岩脉。相平衡模拟表明其部分熔融峰期温压条件为~750–810°C/5.6–8.8 kbar,对应较高地温梯度(875–1400°C/GPa)。位于登封绿岩带西部弧前高应力带的含榴角闪岩也保存了部分熔融证据,其峰期变质温压为685–755°C/6.3–8.4 kbar,也反映了较高地温梯度(925–1190°C/GPa)。登封绿岩带东部的增生杂岩包括一些含榴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岩块和含榴变泥质岩基质。2个含榴斜长角闪岩和3个含榴变泥质岩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9.8 kbar/525–655°C,对应中等地温梯度~425–600°C/GPa。SHRIMP和LA-ICP-MS锆石及榍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峰期变质作用发生于2.52–2.50 Ga。因此,变质岩证据表明位于登封杂岩西部的洋内岛弧-弧前杂岩记录了较高地温梯度变质,而位于东部的增生杂岩则记录了中等地温梯度变质,二者可共同解释为一个时空相伴、构造叠置的新太古代双变质带。增生杂岩记录的峰期温压条件表明俯冲增生杂岩被卷入到至少30 km的深度,对应中等地温梯度,与新元古代-显生宙热俯冲带板片顶部地温梯度一致。新太古代登封洋内岛弧-弧前-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以及新太古代双变质带的识别,表明板块构造至少在新太古代末期已经启动。(3)对安沟杂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相平衡及微量元素模拟等研究,限定了不同岩石构造单元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识别出离散和汇聚板块边界岩石构造组合。野外填图以及构造解析显示,安沟杂岩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岩石构造单元:1)以TTG片麻岩和少量斜长角闪岩为主的西部安沟杂岩;2)以斜长角闪岩和变火山沉积岩为主的中部安沟杂岩;3)以斜长角闪岩和变沉积岩为主的东部安沟杂岩。不同岩石构造单元以逆冲断层或剪切带接触,遭受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变质,面理化强烈,并被钾质花岗岩侵入。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安沟杂岩形成时代为~2.54–2.51Ga,变质时代为2.50–2.48 Ga。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岩,根据地球化学组成可分为与MORB和岛弧玄武岩(IAB)相似的两种类型。MORB型变玄武岩位于东部安沟杂岩,其全岩成分以近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和无明显的高场强元素异常为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MORB型地幔在尖晶石橄榄岩域的部分熔融。IAB型变玄武岩位于中部安沟杂岩,具有富集的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显着的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负异常,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俯冲流体/熔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在石榴石-尖晶石橄榄岩域的部分熔融。安沟和登封地区TTG片麻岩具有强烈分馏的轻重稀土元素组成,显着的高场强元素负异常。相平衡和微量模拟表明TTG可能形成于俯冲的MORB型变玄武岩在750–900°C/1.35–2.0 GPa条件下的部分熔融,源区主要残余矿物为石榴石–单斜辉石–金红石–石英±角闪岩±斜长石,熔融深度约45–65 km,对应中等偏低的地温梯度(450–600°C/GPa)。该熔融温压条件表明太古宙俯冲带相对较热,俯冲角度相对较缓。变长英质火山岩位于安沟杂岩中部,包括变安山岩、变英安岩、变流纹岩,和少量变基性岩。变火山岩具有富集的LREE和LILE,亏损的HREE和Nb、Ta和Ti,较高Sr/Y比值,与典型俯冲带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可能为俯冲板片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上述地球化学及野外构造特征,提出西部安沟杂岩(TTG和变玄武岩)可能代表洋内岛弧核部,中部安沟杂岩(IAB+变火山沉积岩)为岛弧-弧前杂岩,而东部安沟杂岩可能为增生的大洋板块地层(MORB+BIF+硅泥质岩+少量灰岩)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序列。因此,安沟杂岩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岩性-构造-地球化学分带,自东向西包括被动陆缘沉积、MORB为主的大洋板块地层和洋内岛弧-弧前杂岩。不同构造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运动学数据,指示了向西的俯冲极性。安沟杂岩这种构造叠置的岩石构造单元分带记录了完整的离散和汇聚板块边界岩浆和构造过程,指示了现代风格的动力学体制至少新太古代末期已经启动。(4)综合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登封杂岩和安沟杂岩的研究,以及对区域上最近数据的综述,提出了一个向西的洋内俯冲、弧前增生和弧陆碰撞模型来解释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大地构造和动力学演化过程。在新太古代晚期(2.54–2.50 Ga),沿着东部陆块西缘存在一个洋内岛弧地体(五台-登封岛弧),岛弧核部发育TTG岩石,沿着岛弧东侧发生向西的洋内俯冲和弧前增生事件,在登封地区发育玄武岩-高镁闪长岩-埃达克质岩席等弧前杂岩,而安沟地区保存了岛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岛弧-弧前火山岩组合。部分大洋板块地层增生至弧前地区形成构造肢解的增生杂岩,并记录了与热俯冲带一致的中等地温梯度变质,可与岛弧弧前地区较高地温梯度变质一起构成新太古代双变质带。在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早期(2.50–2.47 Ga),发生弧陆碰撞造山事件,五台-登封洋内岛弧地体增生至东部陆块西缘,形成新太古代中部增生-碰撞造山带。新拼贴的造山带地壳被钾质花岗岩侵入和古元古代嵩山群前陆盆地序列不整合覆盖。中部造山带北段的赞皇杂岩、遵化杂岩和建平杂岩等也记录了相似的俯冲碰撞事件,它们与登封和安沟杂岩一起形成了南北向的新太古代线性弧陆碰撞缝合带。这次岛弧增生和弧陆碰撞造山作用指示了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末期的一次重要增生-碰撞造山事件,对于华北克拉通的侧向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区域上同期变质、岩浆和沉积记录,这次造山事件可能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在太古代末期经历了较为广泛的微陆块/岛弧拼贴碰撞,形成了包括东部陆块和中部造山带岛弧地体等在内的原华北克拉通。年轻岛弧增生至陆核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侧向地壳生长的主要机制。在~2.8–2.5 Ga期间,全球范围内很多克拉通均发育相似的变质和岩浆事件,可能指示了新太古代晚期微陆块-岛弧增生碰撞拼合导致的克拉通/超级克拉通形成事件,这可能与板块构造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启动有关。
张攀[7](2020)在《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亚造山带(CAOB)是古亚洲洋俯冲-闭合过程中不同构造单元增生拼贴的产物,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西准噶尔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部,为研究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过程和大陆地壳生长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窗口,历来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蛇绿混杂岩作为造山带中标志性的岩石-构造单元,其内部记录了洋盆打开、俯冲-增生和最后闭合过程的诸多关键信息,是研究古构造格局和造山过程的重要地质载体。本文以西准噶尔中部克拉玛依后山地区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及其相邻的石炭纪碎屑浊积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精细的野外地质填图为基础,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变形解析、岩石地球化学、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研究工作,综合区域上前人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讨论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洋盆性质、古构造格局和洋-陆转换过程,为研究中亚造山带西南部增生造山过程提供重要的约束。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具有相似的野外出露特征,二者主体均呈近北东走向,与两侧石炭纪地层呈高角度断层接触。蛇绿混杂岩内部发育较齐全的蛇绿岩类岩石组合,但是蛇绿岩的原始层序已被构造肢解,表现为典型的“岩块在基质中”结构。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异剥钙榴岩、枕状玄武岩、硅质岩、灰岩和碎屑砂岩等呈不同尺寸的构造岩块,混杂分布在强片理化的蛇纹岩基质内。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条蛇绿混杂岩中的蛇绿岩类岩石具有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镁铁质岩石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第二组为碱性玄武岩。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兼具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的性质,其源区为受俯冲流体交代的浅部亏损地幔,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碱性玄武岩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地幔热点相关的海山环境。另外,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环境为介于大陆边缘和远洋之间。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石炭纪地层代表了一套残余洋盆环境下的深海-半深海相的火山碎屑浊积岩沉积,其基底为晚古生代的残余洋壳或蛇绿混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石炭纪地层自下而上应为希贝库拉斯组、包谷图组和太勒古拉组,残余洋盆的沉积一直可持续到晚石炭世莫斯科阶。石炭纪地层中褶皱构造十分发育,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为区域上填图尺度的轴面近直立的复式褶皱(F1);第二类为横跨叠加在早期F1褶皱之上的枢纽近直立的“S”形拖曳褶皱(F2)。不同岩石-构造单元详细的构造解析揭示,研究区主要经历了三期晚古生代的构造变形。第一期(D1)为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内零星保留的叠瓦状逆冲构造,与早期的俯冲增生有关。第二期(D2)为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中北东走向的高角度右旋剪切变形,蛇绿混杂岩主体受控于该期变形,内部广泛发育指示右旋剪切变形的运动学标志,主要包括S-C组构、不对称透镜体、擦痕阶步和旋转碎斑等,变形时间为晚石炭世晚期。第三期(D3)为北东走向的左行走滑变形,该期变形切割了研究区内所有的晚古生代岩石-构造单元,并且叠加改造了早期的构造行迹,其变形时间开始于二叠纪。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在晚石炭世晚期残余洋盆闭合之后,通过右旋剪切变形(D2)构造就位于上覆石炭纪地层之中,现今带状展布的蛇绿混杂岩均不具备独立的块体/板块缝合带的构造边界意义。基于蛇绿混杂岩及围岩的构造、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古洋盆演化和构造体制转变的新模式。(a)泥盆纪弧后盆地阶段:中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在泥盆纪期间处于弧后盆地的演化阶段,盆地内部发育有热点海山构造;(b)石炭纪残余洋盆阶段:受俯冲作用的影响,弧后盆地规模逐渐缩减,在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南北两肢的约束下,演化为小型的残余洋盆,并接受周围火山碎屑物质的快速填充,形成了厚层的石炭纪火山碎屑沉积岩;(c)晚石炭世洋-陆转换阶段:中亚造山带西段在晚石炭世发生大规模的洋盆闭合和块体碰撞事件,中西准噶尔残余洋盆也在该时期最终闭合,受区域上碰撞挤压应力的影响,石炭纪地层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变形,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通过右旋剪切变形构造就位于石炭纪地层之中;(d)晚石炭世末期-二叠纪陆内演化阶段:西准噶尔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发育大规模的后碰撞岩浆活动和相继的陆内左行走滑变形,左行走滑变形叠加改造了早期的构造行迹,并且最后奠定了西准噶尔现今的构造格局。
易立[8](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田超[9](2020)在《阿尔金山阿克塞地区蛇绿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提出早古生代是全球板块构造演化的重要时期,同时期中国西部发生了塔里木、柴达木和华北板块的拼合演化过程。目前对各板块的古地理位置及其拼合过程还不甚清楚,利用古地磁等定量手段进行板块再造和演化过程恢复的研究资料也相对匮乏。阿尔金山处于柴达木与塔里木地块之间,且与祁连地块相衔接,早古生代早期经历了大洋扩张和闭合演化过程,保留了比较完整的蛇绿岩套,是研究该地区板块演化的理想材料。阿尔金山内部发育南、北两套早古生代蛇绿岩套,前人研究表明它们代表寒武纪的残余洋壳,其中的玄武岩具有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性质。由于缺乏古地磁研究,目前对该蛇绿岩带的古地理位置变化,也就是大洋中脊及其扩展过程的纬度变化还不清楚,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对于该区板块构造演化过程的认识。本文通过对位于北阿尔金蛇绿岩东段的阿克塞蛇绿岩黑石头沟地区的野外填图测量进一步明确了该段蛇绿岩组成及空间分布;通过对该套蛇绿岩中玄武岩、橄榄辉石岩及上覆的凝灰岩古地磁学和岩石磁学采样研究,明确了阿克塞蛇绿岩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及其变化,并获得了以下成果:1)阿克塞蛇绿岩从下向上由橄榄辉石岩、玄武岩、硅质岩三位一体组成,完善了前人对该区蛇绿岩组成的认识;其上被火山凝灰岩覆盖,中部被后期辉长岩侵入。火山凝灰岩和辉长岩可能代表板块俯冲阶段的岩浆活动。2)岩石磁学及热退磁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阿克塞蛇绿岩岩石特征剩磁主要由磁铁矿和钛磁铁矿携带,次生剩磁由针铁矿携带;磁性矿物颗粒主要是多畴颗粒(MD)。3)阿克塞地区蛇绿岩分离出了三个稳定的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玄武岩平均磁偏角D=302°,平均磁倾角I=44°;凝灰岩平均磁偏角D=90°,平均磁倾角I=43°;橄榄辉石岩平均磁偏角D=102°,平均磁倾角I=39°。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及古纬度:玄武岩(40.3°S,187.2°E),南纬26.2°;橄榄辉石岩为(4.7°N,159.3°E),北纬22°;凝灰岩(15.3°N,163.6°E),北纬25.3°。4)阿克塞地区在寒武纪时是弧后盆地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在南纬26.2°附近,随着弧后盆地扩张脊持续北漂,大致在志留纪时俯冲在塔里木地块之下,最终弧后盆地关闭,阿尔金地体与塔里木地块连为一体。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10](2020)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文中指出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科学,构造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理单元的构造属性及其演变特征的科学。地球表面的山川、流域与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受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深部地幔动力学的联合控制。自然地理单元及其演变是内、外动力长期作用的综合结果。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是在地球系统科学的活动论、演化论、阶段论与转换论观念下的自然延伸。整体、动态、综合分析是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属性、组成、结构与演变的"五定"原则是工作的具体步骤;搭建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古地理重建平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基于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的原型盆地分析,是对原型盆地进行复位、复原与复变,揭示原型盆地的时—空结构;而活动论的源-汇系统分析是在地球系统观指导下的深、浅部结合的全链条、全过程综合研究。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是研究地表过程和能源、资源矿产分布预测的重要基础。
二、塔里木中新生代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与地幔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中新生代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与地幔柱(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远震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四川盆地及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
1.2.1 构造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地区 |
1.3.1 构造背景 |
1.3.2 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远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原理及方法 |
2.1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发展 |
2.2 模型参数化 |
2.3 射线追踪 |
2.4 反演计算 |
2.5 分辨率测试 |
2.6 沉积层和台站及震源分布对结果的影响 |
第三章 四川盆地及青藏高原东缘壳幔速度结构 |
3.1 数据资料及处理 |
3.2 结果可靠性检验 |
3.3 成像结果与讨论 |
3.3.1 四川盆地及周缘深部结构 |
3.3.2 青藏高原东缘拆沉 |
3.3.3 秦岭—大别造山带的速度构造及地幔热物质流动 |
3.4 动力学模型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及周缘远震体波层析成像 |
4.1 数据资料及处理 |
4.2 结果可靠性检验 |
4.3 成像结果与讨论 |
4.3.1 三维P波速度结构 |
4.3.2 与以往成像结果的对比 |
4.3.3 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特征 |
4.3.4 鄂尔多斯块体周边地区的上地幔结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地幔对流反转:盆地反转的动力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反转 |
2 地幔对流与反转 |
3 盆地反转与动力 |
4 认识与展望 |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5)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
2.1 西昆仑造山带 |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
2.4 秦岭造山带 |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
6 结语 |
(6)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TTG和绿岩带成因及动力学机制 |
1.2.2 板块构造起源的地质记录和研究方法 |
1.2.3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3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华北克拉通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
2.2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 |
2.2.1 登封杂岩 |
2.2.2 安沟杂岩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矿物化学 |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 |
3.3 单矿物U-Pb同位素定年 |
第四章 登封杂岩构造变形、时代及构造背景 |
4.1 引言 |
4.2 岩石构造单元及野外地质特征 |
4.2.1 TTG片麻岩 |
4.2.2 登封绿岩带 |
4.2.3 变闪长岩 |
4.2.4 同构造-后构造侵入岩 |
4.3 构造变形及运动学特征 |
4.3.1 面理及线理 |
4.3.2 不对称组构 |
4.3.3 逆冲、双重和基质夹岩块构造 |
4.4 地球化学 |
4.5 年代学 |
4.6 讨论 |
4.6.1 形成、变形和变质时代 |
4.6.2 登封绿岩带构造环境 |
4.6.3 与显生宙增生杂岩的差异 |
4.6.4 俯冲极性与侵位过程 |
4.6.5 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启示 |
4.7 小结 |
第五章 登封杂岩变质P-T演化及构造意义 |
5.1 引言 |
5.2 野外地质特征与岩相学 |
5.2.1 西部岛弧-弧前单元 |
5.2.2 东部增生杂岩单元 |
5.3 矿物化学 |
5.4 年代学 |
5.5 相平衡模拟与温压计 |
5.5.1 西部岛弧-弧前单元 |
5.5.2 东部增生杂岩单元 |
5.6 讨论 |
5.6.1 变质P–T演化 |
5.6.2 变质时代 |
5.6.3 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的启示 |
5.6.4 对新太古代地球动力学体制的启示 |
5.7 小结 |
第六章 安沟杂岩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 |
6.1 引言 |
6.2 岩石构造单元及野外地质特征 |
6.3 岩相学 |
6.4 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 |
6.5 地球化学 |
6.6 讨论 |
6.6.1 形成、变质和变形时代 |
6.6.2 元素活动性与地壳混染评估 |
6.6.3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
6.6.4 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启示 |
6.7 小结 |
第七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构造及其动力学演化 |
7.1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 |
7.2 对太古代末期地球动力学的启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8.3 问题及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清单 |
(7)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 |
1.2.2 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 |
1.3 西准噶尔中部蛇绿混杂岩及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量 |
1.4.2 实验测试方法 |
1.4.3 主要的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北西准噶尔岛弧带 |
2.2 中西准噶尔残余洋盆 |
2.3 南西准噶尔俯冲增生杂岩 |
第三章 西准噶尔中部古洋盆性质及演化意义——来自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
3.1 野外出露特征及研究现状 |
3.1.1 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 |
3.1.2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 |
3.2 蛇绿岩类岩石的岩相学特征 |
3.3 达尔布特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1 辉长岩 |
3.3.2 玄武岩 |
3.3.3 硅质岩 |
3.4 克拉玛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
3.4.1 辉长岩 |
3.4.2 玄武岩 |
3.4.3 硅质岩 |
3.5 讨论 |
3.5.1 蚀变和元素的活动性 |
3.5.2 地幔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 |
3.5.3 蛇绿岩类岩石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3.5.4 晚古生代古洋盆性质及古地理格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准噶尔中部石炭纪洋陆构造体制转换——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构造解析及残余洋盆碎屑年代学记录 |
4.1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晚古生代岩石-构造单元体几何学特征 |
4.1.1 石炭纪浊积岩地层 |
4.1.2 蛇绿混杂岩 |
4.1.3 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侵入岩 |
4.2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变形分析 |
4.2.1 第一期叠瓦状逆冲变形(D_1) |
4.2.2 第二期右旋剪切变形(D_2) |
4.2.3 第三期左行走滑变形(D_3) |
4.3 石炭纪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3.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4.3.2 石炭纪碎屑岩的沉积年龄及对地层层序的约束 |
4.4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地球物理特征 |
4.5 讨论 |
4.5.1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石炭系的基底性质和残余洋盆的确定 |
4.5.2 石炭纪浊积岩碎屑物源及残余洋盆的闭合过程 |
4.5.3 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就位过程和时间 |
4.5.4 西准噶尔中部石炭纪洋-陆构造体制转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5.1 泥盆纪弧后盆地演化 |
5.2 石炭纪残余洋盆演化 |
5.3 晚石炭世洋-陆转换 |
5.4 二叠纪陆内演化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8)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
2.1.2 青藏高原隆升 |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
2.2 盆地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3 石油地质条件 |
2.2.4 勘探概况 |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
4.1 盆地构造样式 |
4.1.1 构造样式类型 |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
4.2.1 潜山形成条件 |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
4.2.3 潜山成因分类 |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
4.3 小结 |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
5.1 昆北油藏解剖 |
5.1.1 烃源条件 |
5.1.2 储集条件 |
5.1.3 圈闭特征 |
5.1.4 油气来源 |
5.1.5 成藏期次 |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
5.2.1 烃源条件 |
5.2.2 储集条件 |
5.2.3 圈闭特征 |
5.2.4 油气来源 |
5.2.5 成藏期次 |
5.3 东坪气藏解剖 |
5.3.1 烃源条件 |
5.3.2 储集条件 |
5.3.3 圈闭特征 |
5.3.4 油气来源 |
5.3.5 成藏期次 |
5.4 三湖气藏解剖 |
5.4.1 烃源条件 |
5.4.2 储集条件 |
5.4.3 圈闭特征 |
5.4.4 油气来源 |
5.4.5 成藏期次 |
5.5 成藏模式划分 |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
5.6 小结 |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阿尔金山阿克塞地区蛇绿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蛇绿岩研究现状 |
1.1.1 蛇绿岩研究历史 |
1.1.2 我国蛇绿岩研究现状 |
1.1.3 阿尔金蛇绿岩研究现状 |
1.2 塔里木和柴达木板块演化 |
1.2.1 塔里木地块板块演化 |
1.2.2 柴达木地块板块演化 |
1.2.3 柴达木地块与塔里木地块相对关系 |
1.3 阿克塞地区基础地质工作进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论文概况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第三章 阿克塞蛇绿岩地质特征 |
3.1 蛇绿岩空间展布与地质背景 |
3.1.1 蛇绿岩的空间展布特征 |
3.1.2 地质背景 |
3.2 蛇绿岩岩石组合 |
3.3 蛇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1 辉长岩地球化学 |
3.3.2 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3 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 |
3.4 蛇绿岩构造意义 |
第四章 岩石磁学及古地磁学研究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加工与测试 |
4.2 岩石剩磁特征 |
4.2.1 岩石磁学原理 |
4.2.2 岩石磁学方法简介 |
4.2.3 岩石磁学结果与分析 |
4.3 岩石系统热退磁行为 |
4.3.1 古地磁学原理 |
4.3.2 特征剩磁的分离 |
4.3.3 古地磁数据检验及可靠性评判 |
第五章 阿克塞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
5.1 阿克塞蛇绿岩古纬度 |
5.2 阿克塞地区板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约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研究现状 |
2.1 板块构造理论之前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 板块构造理论诞生以来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1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1. 1 板块构造理论与板块重建 |
2.2.1. 2 古地理重建 |
2.2.1. 3 全球构造古地理重建 |
2.2.1. 4 中国古地理重建 |
2.2.1. 5 应用古地理研究 |
2.2.2 地幔垂直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3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地幔柱垂直运动相结合的全球构造模型及构造古地理研究 |
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3.1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 |
3.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概念 |
3.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内容 |
3.4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3.4.1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 |
3.4.2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属性 |
3.4.3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组成 |
3.4.4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结构状态 |
3.4.5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演变过程 |
4 讨论 |
4.1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原型盆地分析 |
4.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源-汇系统分析 |
4.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能源与资源分布预测 |
5 结论 |
四、塔里木中新生代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与地幔柱(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远震体波层析成像研究[D]. 王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2]地幔对流反转:盆地反转的动力来源[J]. 胡望水,李希元,李涛,熊平,黄玉欣,李相明,雷中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1(02)
-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5]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6]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启示[D]. 黄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7]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D]. 张攀.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9]阿尔金山阿克塞地区蛇绿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 田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J].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 古地理学报,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