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镀锌层的黑色钝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曌[1](2021)在《金属镀锌层表面显色机理及定量表征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表面处理技术不仅能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还能增强金属制品的外观光泽度、提高装饰效果。目前市场上的金属制品外观色彩多种多样,但是很少有颜色定量表征技术应用在金属材料中。在建立颜色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开发一种可靠的外观评价方法将有助于将钝化膜的性能外观化、表面化,大大降低产品验收的不确定性和检测的难度,还可以结合色差研究结果分析膜层组织构成对膜层显色差异的影响。本课题选用工艺简单、无污染、并达到了良好耐蚀效果的硅酸盐钝化体系,表征了其钝化膜层表面的颜色,根据色差规律结合微观形貌、元素分布以及膜层组织进一步研究了产生表面颜色色差的原因。建立了一项钝化膜表面色彩的质量评价标准,可作为产品表面颜色色差理论研究或者质量验收的依据。在保证前处理、电镀和钝化后处理工艺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钝化液中三氯化钛的浓度设置两组钝化液成分,探究钛元素对钝化膜层显色的影响。其中标准组样品由三氯化钛浓度为2 ml/L的钝化液钝化所得;实验组样品由三氯化钛浓度为0.2 ml/L的钝化液钝化所得。由SEM形貌对比分析可知,实验组样品的表面形貌相较于标准组样品出现了更大尺寸的山丘状凸起和破裂的孔洞,可能影响了光波在样品表面的反射和干涉情况,造成了表面呈现的颜色差异。其次,由背散射电子图可知样品表面的元素分布很均匀,因此推断元素分布不是影响表面的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由XPS全图谱和窄幅扫描图谱分析,可知标准组样品钝化膜的膜层成分为Zn(OH)2、Zn O、Zn4Si2O7(OH)2·2H2O、TiO2、Ti(OH)2、SiO2、SiO2·n H2O等物质,实验组样品的钝化膜膜层成分为Zn O、Zn(OH)2、Zn4Si2O7(OH)2·2H2O、SiO2等物质,差异是减少了TiO2、Ti(OH)2等成分,以及脱掉了结晶水。因此推断TiO2、Ti(OH)2等物质是标准组样品膜层偏蓝色的主要物质,而TiO2中的钛元素受到光波照射易发生d-d跃迁,发生跃迁时吸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决定了其表面所呈现的补色,进一步验证了TiO2是成膜颜色偏蓝的主要决定物质。综上所述,表面形貌差异造成光波在样品表面的反射折射差异,以及膜层组织成分中显色物质TiO2的含量差异共同影响了两组样品的表面颜色差异。
雷玉娟[2](2020)在《镀锌层钼酸盐钝化着色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电镀锌是一种高效的防腐方法,能有效的减缓钢铁零部件受到的侵蚀,但其镀锌层在大气环境下,容易与空气中成分作用,形成白色的、疏松针状锈蚀物。为了进一步提高镀锌层的耐腐蚀能力,常在镀锌工艺后对镀锌层进钝化处理。随着钝化技术的发展,高污染的铬盐钝化液已经逐渐被其他无污染钝化工艺所取代,目前钛盐、硅酸盐、钼酸盐、稀土盐、有机物及有机-无机复合等体系是绿色型镀锌钝化的几大重要体系。本文选择了钼酸盐钝化体系,Mo和Cr同属于ⅥB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相对来说钼酸盐毒较低,且钼酸盐钝化体系对于环境温度、酸碱度等的变化不敏感,是一较为理想的无铬钝化元素,最有望能够取代铬酸盐钝化体系。本文以Q235A镀锌低碳钢为载体,以钼酸钠溶液为基液,探讨不同工艺对钝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最佳工艺钝化膜形成过程。通过设计并实施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钼酸盐钝化组分和最佳钝化工艺,其中配方为:20g/L Na2Mo O4、5.3g/L Na NO3、5.3g/L KF;钝化时间为90s;钝化温度为室温;用硝酸来调节p H,p H控制在为6.1~6.3范围内。在该工艺下可获得色彩光亮鲜艳的金色钝化膜,具有良好耐蚀性能,中性盐雾测试达到84h。根据倒置金相显微镜分析可知,形成的钝化膜色泽鲜明、成网状结构且致密;根据SEM/EDS分析可知,金色钝化膜中不含氟离子,且表面致密光滑,又实验结果显示只有氟盐的加入钝化膜才呈现金黄色,分析认为在显色反应中,氟离子只作为活性剂,起到活化锌的作用,使得显色反应可以进行;结合XRD分析可知,钝化表面物相主要H2Mo O4·H2O、Zn Mo O4、Fe(OH)3、Zn(OH)2四种物质组成。本课题研究的钝化膜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原因有两点:其一,钝化获得钝化膜表面具有致密的网状结构,能有效地将金属材料与腐蚀介质形成隔离;其二,钝化膜中的钼酸根能与腐蚀介质中的氯离子形成竞争关系,从而减少点蚀发生的可能性。其他元素对于增强钝化膜的耐蚀性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贺本龙[3](2020)在《金属镀锌层表面显色机理及定量表征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电镀锌钝化工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防腐蚀方法之一,为了提高镀锌层的耐蚀性和外观装饰性,钝化就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为了满足环保要求,传统铬酸盐钝化体系基本上被取代,目前趋向于无铬钝化体系的研究,并逐渐成熟。随着人们越来越高的对装饰性能的要求,无铬蓝白钝化和彩色钝化体系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对蓝白钝化进行研究,但是人们对于无铬蓝白钝化体系主要停留在工艺研究,而缺乏对膜层外观颜色的探索,对膜层颜色的表征手段研究更是不足。如今传统目视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建立统一、科学、准确的数字化表征体系,促进无铬钝化的研究和发展,达到标准化水平。本文选取硅酸盐蓝白钝化体系,以实验室成熟的钝化工艺作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硅酸盐钝化液的组分以及钝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钝化液成分、含量和钝化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对膜层外观颜色特征的影响。最后设计正交实验,优选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Na2Si O310g/L、Na NO310g/L、KF 2g/L、Ti Cl32ml/L、H2O25ml/L,用硫酸调节钝化液p H为1.8-2.0,钝化时间60s,干燥方式为热风吹干或者40℃~60℃恒温箱干燥。对最佳工艺下的钝化膜进行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其价态分析。结果表明:外观颜色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SEM表面形貌分析可得,优化后的钝化膜层表面均匀致密,对锌层表面的具有良好的覆盖作用;通过对钝化膜的EDS、XPS分析可得,钝化膜主要是由Si、Ti、O、Zn、C等元素组成,从而研究和验证钝化膜成膜和显色机理。对钝化膜外观颜色的表征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钝化膜颜色的区别,创造性的采用CIE-RGB系统、CIE-XYZ系统及CIE Lab均匀颜色空间表征钝化膜层的颜色属性。包括对膜层R、G、B和X、Y、Z标准色度三刺激值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根据色度公式计算得出色度坐标x、y,引入CIE Yxy色度图,进而形象直观的对钝化膜颜色的整体趋向和变化标定。对膜层亮度值L,色度值a、b进行测试,表征其颜色色差,分析色度差曲线图,总结规律。初步建立了蓝白钝化膜外观颜色的定量表征方法。最后,通过对彩色钝化膜的定量表征,对其颜色属性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钝化膜表面颜色属性能科学判断钝化膜的表面颜色质量,颜色判断的科学性和标准性,对无铬蓝白钝化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提供颜色基础,并作为其他颜色体系的参考方法,进而促进电镀行业的发展。
景媛,杨荣,宋振华,侯英欣,李一波,辛钢[4](2019)在《电镀锌三价铬黑色钝化及其耐蚀性》文中提出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为:Cr2(SO4)3 20 g/L,柠檬酸50 g/L,有机羧酸X 5 g/L,Co(NO3)2 15 g/L,H3PO4 20 g/L,pH2,钝化温度为室温,钝化时间30 s,老化温度为80°C。所得钝化膜主要由Zn、Cr、Co、O、P等元素构成,均匀、黑亮,耐蚀性较佳。
景媛[5](2019)在《电镀锌三价铬黑色钝化与封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电镀锌黑色钝化与封闭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镀锌工艺过程。六价铬黑色钝化技术成熟完善、原材料成本低廉,钝化膜乌黑、油亮、耐蚀性高,且具备膜层损伤后的自愈能力,因而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六价铬钝化技术进行电镀锌后处理。然而由于六价铬生理毒性大,已被明令禁止使用。三价铬黑色钝化膜耐蚀性良好,且耐蚀机理与六价铬相似,毒性远小于六价铬,现在已经完全取代六价铬黑色钝化工艺。但国内三价铬盐黑色钝化技术与六价铬相比,在工艺稳定性及耐蚀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优化钝化液的配方与使用工艺是当前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国外已经有耐蚀性好的三价铬黑色钝化液,但其工艺条件要求苛刻,工业连续生产中难以获得稳定黑色钝化层,因此研究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对电镀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地实际意义。钝化液配方与使用工艺显着影响钝化层的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能,采用优化试验确定三价铬钝化液的基本组成和含量。对钝化液中的各组分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制备钝化膜层,利用塔菲尔极化曲线法分析钝化液各组成对膜层抗腐蚀能力的影响。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交流阻抗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及目测观察外观评价了钝化膜的稳定性与耐蚀性,获得了三价铬钝化工作液的最优组分为:Cr2(SO4)3:20 g/L,配位剂C6H8O7与有机羧酸X质量浓度为10,Co(NO3)2:15 g/L,H3PO4:20 g/L。最优工艺条件为pH 2,钝化反应时间30 s,钝化温度为室温,采用上述条件形成的三价铬黑色钝化膜颜色均匀,该工艺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好。采用SEM和EDS分析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形貌及成分。为了提升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耐腐蚀能力,对膜层进行进一步封闭处理。采用交流阻抗法、醋酸铅点滴试验法,评价分析封闭处理对电镀锌三价钝化膜耐蚀性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封闭剂对三价铬钝化膜进行后处理,可以得到黑亮的钝化膜。与未进行封闭的钝化膜相比,抗腐蚀性能明显提升。
石一卉,黎德育,李宁[6](2017)在《综述钝化液成分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影响》文中认为介绍了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成膜过程和机理。综述了钝化液中的氧化剂、配位剂、成膜剂、其他金属盐和封闭剂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影响及相关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三价铬钝化的工业化情况,展望了三价铬钝化的发展方向。
陈怀玉,丁运虎,黄兴林,邓碧鑫,刘月,毛祖国[7](2017)在《镀锌层高耐蚀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液的各个组分,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种工艺条件对钝化膜的外观、耐蚀性和附着力的影响,确定了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的配方及工艺参数。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为:7.5 g/L Cr3+,21 g/L络合剂,22 g/L磷酸二氢钠,15 g/L过渡金属盐,0.4 mL/L有机硫化物,0.4 mL/L纳米硅溶胶,pH为2.0,θ为50℃,钝化t为45 s。该钝化工艺得到的钝化膜均匀黑亮,附着力良好,在未加封闭的情况下,耐蚀性达到中性盐雾60 h以上。
陈怀玉[8](2017)在《高耐蚀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锌镀层六价铬黑色钝化工艺配方简单、操作简便,钝化膜不但具有极佳的耐蚀性和装饰性,还具有自修复能力。但是工艺中使用六价铬,六价铬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世界各国纷纷颁布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六价铬的使用进行严格的限制。而三价铬钝化膜层的结构与性能接近六价铬,但毒性仅为六价铬的百分之一,是替代六价铬钝化工艺的优选工艺。目前三价铬蓝白和彩色钝化工艺稳定,钝化膜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六价铬钝化膜,现已大规模商品化应用,而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的研究相对滞后,国产三价铬黑色钝化液的稳定性、钝化膜层外观黑度、耐腐蚀性和六价铬黑色钝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日本Dipsol公司产品与国产相比稳定性、黑色外观、耐腐蚀性有相当程度提高,但价格昂贵,企业难以承受。本文研究了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液的基本组分、工艺参数、钝化液组分浓度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耐蚀机理和成膜机理,采用本工艺得到的钝化膜外观、耐蚀性能和国外Dipsol公司产品相当。本文通过初步筛选、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采用目测法、电化学法、中性盐雾实验,重点考察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确定了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的最佳工艺:45.6g/LCrCl3·6H2O,14g/L络合剂A,7g/L络合剂B,22g/L磷酸二氢钠,13.7g/LCo Cl2·6H2O,1.3g/LNi Cl2·6H2O,0.005mol/L有机硫化物,0.4ml/L纳米硅溶胶;pH值1.8-2.0,温度40-50℃,钝化时间35-45s。采用该工艺得到的三价铬黑色钝化膜外观均匀黑亮,附着力良好,Tafel腐蚀电流小,腐蚀速度低,膜层耐蚀性高,未经封闭的钝化膜层达到中性盐雾实验达60h以上,该钝化膜性能和国外Dipsol接近。同时,该工艺稳定性好,便于维护,可用于实际生产。采用EDS、XPS检测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元素组成和元素价态,初步探讨了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成膜机理;采用电化学、SEM,对比三价铬黑色钝化膜、三价铬黑色钝化封闭膜、六价铬黑色钝化膜耐蚀性能和微观形貌,初步探讨了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三价铬黑色钝化膜主要以锌-铬-磷为骨架,金属硫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协同效应弥散在钝化膜中显示黑色。锌-铬-磷骨架在水中溶解度低,起到抑制锌层溶解、机械隔离的作用。
岳磊磊[9](2014)在《电镀锌层三价铬免洗型黑色钝化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铬酸盐钝化处理是工业生产中提高镀锌钢铁制品耐蚀性的常用手段,六价铬钝化技术成熟,膜层质量好,市场应用广。然而,六价铬化合物是一种剧毒性的物质,其毒性和致癌性都很强,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都有较大的危害,世界各国都出台了各种措施以限制其使用。三价铬化合物毒性较低、无致癌性,钝化膜的结构及性能六价铬钝化膜相似,是六价铬钝化的最好替代工艺。三价铬钝化膜主要分为蓝白色、彩色、黑色钝化三大类,蓝白色、彩色三价铬钝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其工艺稳定性、膜的综合性能都达到甚至超过的六价铬钝化膜,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六价铬钝化。三价铬黑色钝化与蓝白、彩色钝化技术相比,还存在诸多缺点,如工艺稳定性差,溶液中含有大量有毒金属离子,钝化膜的外观及附着力差,必须采用有机聚合物封闭才能达到应用技术要求。本文对钢板镀锌层的三价铬黑色钝化成套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连续两步水剂处理:第一步采用三价铬水溶液对镀锌试样进行黑化处理,无需水洗即刻进行第二步三价铬封闭处理。二步工艺溶液均为富含三价铬离子的复合溶液,两种溶液的组成差别不大,只是操作工艺条件不同。经此工艺制备的三价铬黑色钝化膜完全为无机膜层,其膜的性能及外观完全可以达到相关工业技术要求。本文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水平实验对第一步黑色钝化及第二步封闭溶液的组成及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醋酸铅点滴实验、中性盐雾实验、电化学测试方法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黑色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估,按照相应国家标准用橡皮擦涂方法对膜的附着力进行了测试,并应用SEM/EDS对黑化膜及封闭复合膜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步黑化工艺的最佳配方及操作条件为Cr3+3g·L-1、柠檬酸16.6g·L-1、Co2+0.6g·L-1、H3PO44g·L-1、硫酸亚铁4g·L-1、磺基水杨酸2g·L-1、PH=1.82.0、T=30℃、t=30s。采用此条件可得到黑色光亮的钝化膜,但膜的附着力及抗腐蚀性还不能满足工业技术要求;经过研究,第二步后浸封闭处理溶液的最佳组成为:Zn2+4g·L-1、 Cr3+5g·L-1、有机磷酸20g·L-1、增厚剂5g·L-1、柠檬酸26g·L-1、磷酸12g·L-1,经封闭烘干后的钝化膜膜层漆黑光亮,复合膜的耐蚀性完全达到工业生产的技术要求。
王超,张金生,周长虹,吕明威,马静[10](2013)在《碱性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的探讨》文中认为为了寻求环保、工艺技术稳定、性能优良、能投入生产的碱性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通过平行试验优选了碱性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基础液的组分,通过中性盐雾腐蚀及电化学方法测试了钝化膜的耐蚀性,确定了最佳钝化液组成及钝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黑色钝化液最佳组分为0.1 mol/L Cr3+[三氯化铬∶硝酸铬=(3~5)∶1,摩尔比],有机酸配体/Cr(摩尔比)=1.6,5.0 g/L硫酸钴,3.0 g/L硫酸镍,0.5 g/L硫酸铜,10 g/L磷酸二氢钾,5.0 g/L醋酸;最佳钝化参数为温度30℃,pH值2.0,时间45 s;以此钝化工艺对碱性镀锌层进行常温黑色钝化,然后经WS-1封闭剂封闭处理,可得到黑色光亮的钝化膜,其中性盐雾腐蚀出白锈时间超过96 h。
二、镀锌层的黑色钝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镀锌层的黑色钝化(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镀锌层表面显色机理及定量表征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制品外观色彩概述 |
1.1.1 金属制品外观色彩的重要性 |
1.1.2 钝化产品的外观重要性 |
1.1.3 外观颜色对经济价值的影响 |
1.2 国内外色彩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色彩学基础的建立 |
1.2.2 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系统 |
1.2.3 CIE1931-XYZ颜色空间 |
1.2.4 CIE Lab均匀颜色空间 |
1.2.5 国内外金属色彩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电镀产品钝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
1.3.1 几种常见无铬钝化工艺体系的钝化膜耐蚀性 |
1.3.2 几种常见无铬钝化工艺体系的钝化膜颜色 |
1.3.3 几种常见无铬钝化工艺体系的成膜机理 |
1.3.4 几种常见无铬钝化工艺体系的综合对比及展望 |
1.4 显色机理研究 |
1.4.1 物质的显色机理分析 |
1.4.2 钝化膜层的显色机理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材料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药品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工艺流程 |
2.2.2 电镀锌样品制备 |
2.2.3 电镀锌硅酸盐蓝白钝化膜的制备 |
2.2.4 电镀锌硅酸盐不同颜色蓝白钝化膜的制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颜色定量表征 |
2.3.2 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和元素分布分析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4 反射光谱分析 |
第三章 色彩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
3.1 色度空间的选取 |
3.2 渐变色的变化规律研究 |
3.3 肉眼不能分辨颜色的色差规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铬蓝白钝化膜的色彩定量表征研究 |
4.1 无铬蓝白钝化膜的制备 |
4.2 钝化膜颜色的定量表征及色差分析 |
4.2.1 同一样品不同选点的定量表征及色差分析 |
4.2.2 相同工艺制备不同批次样品的定量表征及色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铬蓝白钝化膜的显色机理研究 |
5.1 不同颜色蓝白钝化膜的制备 |
5.2 颜色表征以及反射光谱分析 |
5.3 SEM形貌分析 |
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C 针对钝化膜表面色彩的一种质量评价标准 |
(2)镀锌层钼酸盐钝化着色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腐蚀 |
1.1.1 腐蚀的影响 |
1.1.2 腐蚀防护措施 |
1.1.3 防腐意义 |
1.2 电镀锌技术 |
1.2.1 电镀锌工艺 |
1.2.2 工艺流程 |
1.2.3 电镀影响因素、特点及分类 |
1.3 电镀锌钝化处理研究进展 |
1.3.1 总述 |
1.3.2 彩色钝化工艺研究状况 |
1.4 电镀锌铬酸盐钝化工艺 |
1.4.1 六价铬钝化工艺 |
1.4.2 三价铬钝化工艺 |
1.5 无铬钝化工艺及机理 |
1.5.1 无机钝化体系 |
1.5.2 有机钝化 |
1.5.3 复合钝化 |
1.6 电镀锌钝化显色机理研究现状 |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测试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药品及设备 |
2.1.1 原料 |
2.1.2 药品 |
2.1.3 设备 |
2.1.4 测试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流程 |
2.2.2 基体材料准备 |
2.2.3 电镀 |
2.2.4 钝化处理 |
2.3 钝化效果 |
2.3.1 钝化膜外观评价 |
2.3.2 钝化膜性能测试实验 |
2.4 膜表面分析测试 |
2.4.1 表面微观形貌 |
2.4.2 表面元素及物相 |
第三章 电镀锌钼酸盐钝化工艺研究 |
3.1 初选钼酸盐钝化工艺 |
3.2 钝化液中化学成分的单因素试验 |
3.2.1 钼酸钠浓度对钝化膜外观及耐蚀性的影响 |
3.2.2 硝酸钠浓度对钝化膜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
3.2.3 氟化钾浓度对钝化膜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
3.2.4 各成分对钝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
3.3 钝化工艺参数确定的单因素试验 |
3.3.1 钝化时间对钝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
3.3.2 钝化温度对钝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
3.3.3 钝化pH对钝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
3.4 钝化配方初选结果 |
3.5 钝化正交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钝化膜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
4.1 耐蚀性测试 |
4.1.1 中性盐雾试验 |
4.1.2 盐水浸泡实验 |
4.1.3 硫酸铜点滴实验 |
4.2 钝化膜厚度及附着力测试 |
4.3 表面微观形貌 |
4.3.1 倒置金相显微镜观察 |
4.3.2 扫描电镜观察 |
4.4 表面物质成分测试与分析 |
4.4.1 表面元素能谱测试与分析 |
4.4.2 X射线衍射测试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钼酸盐钝化成膜机理及耐蚀性分析 |
5.1 成膜机理实验设计及测试分析 |
5.1.1 实验设计及结果 |
5.1.2 表面元素能谱分析 |
5.2 耐蚀性分析 |
5.3 成膜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发所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3)金属镀锌层表面显色机理及定量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
1.3 电镀锌工艺及其钝化处理 |
1.3.1 电镀锌工艺 |
1.3.2 电镀锌无铬蓝白钝化工艺 |
1.4 锌镀层钝化膜的成膜机理及显色机理 |
1.4.1 钝化膜的形成机理 |
1.4.2 钝化膜外观色彩形成机理 |
1.5 钝化膜颜色量化表征体系的研究及发展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材料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研究内容及工艺路线 |
2.2.2 电镀锌样品的制备 |
2.2.3 钝化处理工艺 |
2.2.4 硅酸盐蓝白钝化液及钝化工艺的优化 |
2.2.5 硅酸盐蓝白钝化成膜及显色机理分析 |
2.3 表征方法 |
2.3.1 微观形貌分析 |
2.3.2 X射线能谱分析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4 CIE颜色表征 |
第三章 硅酸盐蓝白钝化色彩表征方法研究 |
3.1 颜色科学理论基础及色彩空间介绍 |
3.1.1 颜色基础概述 |
3.1.2 色彩空间介绍及色度值计算 |
3.2 颜色表征技术 |
3.3 颜色空间的选定 |
第四章 硅酸盐钝化体系工艺优化 |
4.1 硅酸盐蓝白钝化工艺基础化学组分及工艺条件的初选 |
4.2 硅酸盐蓝白钝化液各组分的单因素实验 |
4.2.1 Na_2SiO_3含量变化对钝化膜外观颜色的影响 |
4.2.2 TiCl_3含量变化对钝化膜外观的影响 |
4.2.3 NaNO_3含量变化对钝化膜外观的影响 |
4.2.4 KF含量变化对钝化膜外观的影响 |
4.2.5 H_2O_2含量变化对钝化膜外观的影响 |
4.3 硅酸盐蓝白钝化工艺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4.3.1 钝化时间对钝化膜外观颜色的影响 |
4.3.2 PH值对钝化膜外观颜色的影响 |
4.3.3 干燥方式对钝化膜外观颜色的影响 |
4.4 硅酸盐蓝白钝化液组分正交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蓝白钝化膜显色机理及色彩表征分析 |
5.1 SEM形貌分析 |
5.2 X射线能谱(EDS)图谱分析 |
5.2.1 EDS点扫描分析 |
5.2.2 EDS面扫描分析 |
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5.4 蓝白钝化膜成膜及显色机理分析 |
5.4.1 钝化膜成膜机理分析 |
5.4.2 显色机理分析 |
5.5 钝化膜外观颜色数据的测量 |
5.5.1 钝化膜R、G、B值 |
5.5.2 钝化膜X、Y、Z值及色度坐标 |
5.5.3 钝化膜L*、a*、b*值 |
5.6 蓝白钝化膜颜色属性的定量表征体系确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4)电镀锌三价铬黑色钝化及其耐蚀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和工艺流程 |
1.1.1 电镀锌 |
1.1.2 黑色钝化 |
1.2 性能测试 |
1.2.1 外观 |
1.2.2 表面形貌和组成 |
1.2.3 耐蚀性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正交试验 |
2.2 钝化工艺参数的优化 |
2.2.1 钝化液pH |
2.2.2 钝化温度对钝化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
2.2.3 钝化时间对钝化膜层耐蚀性的影响 |
2.2.4 老化温度 |
2.3 表面形貌 |
3 结论 |
(5)电镀锌三价铬黑色钝化与封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电镀锌概述 |
1.1.1 酸性锌工艺 |
1.1.2 碱性镀锌工艺 |
1.2 钝化 |
1.2.1 六价铬钝化 |
1.2.2 三价铬钝化 |
1.2.3 无铬钝化 |
1.3 封闭处理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与材料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材料及实验工艺 |
2.2 镀层厚度测量方法 |
2.3 钝化膜外观评价方法 |
2.4 钝化膜耐蚀性表征方法 |
2.4.1 醋酸铅点滴试验 |
2.4.2 电化学测试法 |
2.5 钝化膜的微观组织形貌与组成分析 |
2.5.1 钝化膜形貌分析 |
2.5.2 钝化膜组成分析 |
3 三价铬钝化液各组分对钝化膜外观及耐蚀性的影响 |
3.1 三价铬钝化液各组分对钝化膜外观的影响 |
3.1.1 三价铬盐对钝化膜的影响 |
3.1.2 发黑剂对钝化膜的影响 |
3.1.3 成膜促进剂对钝化膜的影响 |
3.1.4 配位剂对钝化膜的影响 |
3.2 三价铬钝化液各组分的含量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3.2.1 三价铬盐含量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3.2.2 配位剂含量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3.2.3 发黑剂含量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3.2.4 成膜促进剂含量对钝化膜耐蚀作用的影响 |
3.3 正交试验优化钝化液 |
3.4 不同基底材料的钝化膜耐蚀性比较 |
3.5 小结 |
4 工艺条件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4.1 电镀锌时间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4.2 钝化反应时间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4.3 钝化液pH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4.4 钝化液温度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4.5 老化温度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4.6 钝化膜微观形貌的分析 |
4.7 小结 |
5 三价铬钝化膜封闭处理的研究 |
5.1 有机硅化物A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5.2 硅烷(VTEO)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5.3 聚乙烯亚胺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综述钝化液成分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三价铬钝化的成膜过程和机理 |
2 钝化液成分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影响 |
2.1 氧化剂 |
2.2 配位剂 |
2.3 成膜剂 |
2.3.1 Cl- |
2.3.2 24SO- |
2.3.3 PO43-和H2 PO2- |
2.3.4 F- |
2.4 其他金属盐 |
2.5 封闭剂 |
2.5.1 无机硅类封闭剂 |
2.5.2 有机硅类封闭剂 |
2.5.3 水溶性树脂类封闭剂 |
3 三价铬钝化的工业化情况 |
4 结语 |
(7)镀锌层高耐蚀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 |
1.1 钝化膜制备 |
1.2 性能检测 |
1.2.1 外观检测 |
1.2.2 附着力测试 |
1.2.3 耐蚀性测试 |
1.2.4 钝化膜表面形貌及组成元素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钝化液工艺条件的优化 |
2.1.1 钝化液配方的确定 |
2.1.2 工艺参数的确定 |
2.2 钝化膜层性能检测 |
2.2.1 外观 |
2.2.2 附着力 |
2.2.3 耐蚀性 |
2.2.4 钝化膜微观形貌及组成元素 |
2.3 钝化液稳定性检测 |
3 结论 |
(8)高耐蚀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镀锌层钝化 |
1.2.1 无铬钝化 |
1.2.2 六价铬钝化 |
1.2.3 三价铬钝化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检测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基本工艺流程 |
2.3 钝化膜性能检测 |
2.3.1 钝化膜外观检测 |
2.3.2 钝化膜附着力测试 |
2.3.3 钝化膜耐蚀性测试 |
2.3.4 钝化膜微观形貌检测 |
2.3.5 钝化膜成分检测 |
2.3.6 钝化膜六价铬检测 |
2.4 钝化液中离子定量检测 |
2.4.1 三价铬离子定量分析 |
2.4.2 锌、铁、铜离子定量分析 |
第三章 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研究 |
3.1 钝化膜检测方法研究 |
3.2 三价铬黑色钝化液的组分及作用 |
3.3 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形成机理 |
3.4 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初步筛选 |
3.4.1 不同三价铬盐对钝化层的影响 |
3.4.2 络合剂的筛选 |
3.4.3 发黑剂的筛选 |
3.4.4 成膜促进剂的筛选 |
3.4.5 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的基本组成 |
3.5 三价铬黑色钝化关键组分的优化 |
3.5.1 有机硫化物S-2 浓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3.5.2 封孔剂硅化物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3.6 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的优化 |
3.6.1 正交实验优化钝化液组分 |
3.6.2 工艺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3.6.3 钝化液组分浓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3.7 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及钝化膜性能 |
3.7.1 优化后的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 |
3.7.2 钝化膜性能测试 |
3.7.3 钝化膜微观形貌与能谱测试 |
3.7.4 钝化液稳定性检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价铬黑色钝化膜的成膜机理与耐蚀机理探讨 |
4.1 钝化膜成膜机理的探讨 |
4.2 钝化膜耐蚀机理的探讨 |
4.2.1 钝化膜的耐蚀性能 |
4.2.2 钝化膜微观形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及发表的文章 |
(9)电镀锌层三价铬免洗型黑色钝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六价铬钝化机理 |
1.3 六价铬钝化工艺的发展瓶颈 |
1.4 无铬钝化的发展 |
1.5 无铬钝化工艺的缺陷 |
1.6 三价铬钝化工艺 |
1.6.1 三价铬钝化液的组成 |
1.6.2 三价铬钝化膜的形成机理 |
1.6.3 三价铬钝化工艺的发展 |
1.6.4 三价铬黑色钝化 |
1.7 三价铬钝化的封闭后处理 |
1.8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 |
2.2 试验仪器 |
2.3 基本工艺流程 |
2.4 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 |
2.5 钝化膜测试方法 |
2.5.1 钝化膜结合力测试 |
2.5.2 钝化膜表面形貌观察 |
2.5.3 钝化膜成分检测 |
2.5.4 钝化膜耐蚀性测试 |
2.5.5 钝化膜中六价铬的定性测试 |
3 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研究 |
3.1 三价铬黑色钝化液基础组分筛选 |
3.1.1 三价铬盐的选择 |
3.1.2 氧化剂的选择 |
3.1.3 配位剂的选择 |
3.1.4 发黑剂的选择 |
3.2 三价铬黑色钝化液组分及工艺参数的选定 |
3.3 单因素实验优化钝化工艺 |
3.3.1 钴离子浓度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 |
3.3.2 pH 值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 |
3.3.3 钝化液温度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 |
3.3.4 钝化时间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 |
3.4 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及钝化膜性能 |
3.4.1 钢板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 |
3.4.2 钝化膜能谱分析 |
3.4.3 钝化膜耐蚀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三价铬黑色钝化后浸封闭剂的研究 |
4.1 黑色钝化后浸封闭剂的基础组分筛选 |
4.1.1 三价铬盐和配位剂的选择 |
4.1.2 增稠剂的选择 |
4.2 正交实验优化后浸封闭剂组分 |
4.3 单因素实验优化后浸封闭工艺 |
4.3.1 后浸液 pH 值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4.3.2 后浸温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4.3.3 封闭时间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4.4 三价铬黑色钝化后浸封闭工艺 |
4.4.1 三价铬黑色钝化后浸封闭工艺参数的选定 |
4.4.2 封闭前后钝化膜性能比较 |
4.4.3 钝化膜表面 SEM 形貌分析 |
4.4.4 钝化膜能谱分析 |
4.5 老化工艺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4.5.1 老化温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4.5.2 老化温度对钝化膜中六价铬生成的影响 |
4.5.3 老化时间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4.5.4 老化时间对钝化膜中六价铬生成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碱性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试 验 |
1.1 基材预处理 |
1.2 无氰碱性镀锌 |
1.3 三价铬黑色钝化 |
1.4 封闭处理 |
1.5 性能测试 |
1.5.1 外观 |
1.5.2 耐蚀性 |
(1) 中性盐雾腐蚀 |
(2) 电化学腐蚀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钝化液组分优化 |
2.2 钝化参数优化 |
2.2.1 温度 |
2.2.2 pH值 |
2.2.3 时间 |
2.3 工艺效果 |
3 结 论 |
四、镀锌层的黑色钝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镀锌层表面显色机理及定量表征方法的研究[D]. 张曌.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镀锌层钼酸盐钝化着色机理及性能研究[D]. 雷玉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金属镀锌层表面显色机理及定量表征方法研究[D]. 贺本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电镀锌三价铬黑色钝化及其耐蚀性[J]. 景媛,杨荣,宋振华,侯英欣,李一波,辛钢. 电镀与涂饰, 2019(19)
- [5]电镀锌三价铬黑色钝化与封闭方法研究[D]. 景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综述钝化液成分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影响[J]. 石一卉,黎德育,李宁. 电镀与涂饰, 2017(21)
- [7]镀锌层高耐蚀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J]. 陈怀玉,丁运虎,黄兴林,邓碧鑫,刘月,毛祖国. 电镀与精饰, 2017(09)
- [8]高耐蚀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研究[D]. 陈怀玉.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7(04)
- [9]电镀锌层三价铬免洗型黑色钝化工艺研究[D]. 岳磊磊. 武汉纺织大学, 2014(12)
- [10]碱性镀锌层三价铬黑色钝化工艺的探讨[J]. 王超,张金生,周长虹,吕明威,马静. 材料保护,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