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期营养调控对食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肖瑶,张国豪,李兴,刘蓉,胡运高[1](2021)在《氮磷调控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氮磷调控对杂交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四川稻区环境条件下优质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对氮磷调控的响应。【方法】以杂交水稻品种德优4727为材料,分别设置4个氮素水平(0、90、150、270 kg/hm2)和4个磷素水平(0、30、60、120 kg/hm2),测定其稻谷产量性状、碾磨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值及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探究稻米产量及品质对氮磷调控的响应。【结果】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德优4727产量显着上升,在27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大,而磷肥对于水稻产量影响不显着。氮肥和磷肥处理对其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德优4727糙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精米率呈降低趋势,整精米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磷肥施用可以增加德优4727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垩白度。氮肥和磷肥的施用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存在显着相关性:氮肥与糊化温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磷肥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崩解值呈显着负相关。增施氮肥德优4727食味品质显着降低,低、中、高氮处理食味值分别降低4.37%、10.90%、12.13%。【结论】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同时控制磷肥投入,可以在保证杂交水稻产量前提下获得较优品质。
曲兆凯[2](2021)在《宁夏稻渔模式水肥调控、放蟹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对水稻及鱼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宁夏贺兰县稻渔模式水肥利用率较低,无水肥调控、放蟹密度、饲料投喂量最优组合方案可循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与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系统地进行了稻渔模式的(下)不同稻田水层深度、沼肥及氮肥施量、放蟹密度、饲料投喂量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对促进宁夏稻渔模式提质增效和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稻蟹模式的不同水层深度(H)、追肥量(F)、放蟹密度(D)、饲料日投喂量(S)对水稻与河蟹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得出了不同因素对水稻与河蟹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主次因素、单因素变化规律和综合指标的因素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水稻光合指标(Pn、Gs、Tr)和SPAD值随H与F的增大而增大,随着D和S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H和F对于净光合速率(Pn)影响显着,D和S影响不显着,因素主次顺序为F>H>D>S;水稻与河蟹的产量均随着H和F的增加而增加,水稻产量随D和S的增加先增后减,河蟹产量随着D增加而显着增加,随S的增加先增后减,对水稻与河蟹产量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分别为F>H>D>S、D>H>F>S,四因素对水稻与河蟹产量均有显着性影响;稻米食味值随着H和D增加而增加,随着F增加先增后降,随着S增加而降低,H、F和S对于食味值影响显着,D影响不显着,因素主次顺序为H>F>S>D;蟹肉粗蛋白、粗灰分、氨基酸总量(TAA)及钙含量均随H与F的增大而增大,除钙含量随S的增大而减小外,其余均随D和S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H和F影响显着,D和S影响不显着,各因素对TAA和钙含量主次顺序为H>F>D>S;各处理水稻成熟后期稻田土壤养分比初始土壤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分别提高了 32.1%~86.5%、2.8%~109.1%、61.9%~91.5%、5.1%~72%,pH和水溶性盐含量分别降低了 0.9%~4.3%、33.5%~47.3%;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四因素的增大而增大,H和F有显着性影响,D和S影响不显着,因素主次顺序为H>F>S>D。综合考虑主次因素、显着性和稻蟹种养综合成本与经济效益,确定最优水平组合为H3F3D2S1,即采用水层深度为11cm,追肥量为6+300+400kg/667m2(尿素+沼渣+沼液)、放蟹密度为6kg/667m2,饲料日投喂量为480g/667m2时,水稻与河蟹的产量最高,分别为653.32kg/667m2、29.64kg/667m2,同时二者品质也较优,稻米食味值为83.7分,蟹肉氨基酸总量为15.85g/100g,稻田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53g/kg,对盐碱地改良效果较好。(2)采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稻蟹模式的不同稻田水层深度和氮肥追施量对水稻与河蟹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水层低肥(H1F1)处理的水稻生长、光合、产量及品质指标比中水层中肥(H2F2)对照和其他7个处理更优,H1F1处理水稻株高比对照提高8.92%,净光合速率提高30.72%,水稻产量增加11.41%,稻米胶稠度和食味值分别增加5.5%和2.9%。深水层低肥(H3F1)处理的河蟹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比对照(CK)和其他7个处理更优,H1F1处理的河蟹体重、体长和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4.8%、30.7%和9%,河蟹肌肉粗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总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8.9%和14.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稻蟹种养成本,采用“10+20”cm的浅水层、“4+10”kg/667m2氮肥追施量的稻蟹模式较优,水稻与河蟹产量分别为597.25kg/667m2、28.12kg/667m2,稻米食味值为76.8分,蟹肉氨基酸总量为14.31g/100g。(3)采用对比试验,在稻鱼和稻蟹两种模式下,分别设置沼液低施量(B1)和沼液高施量(B2)稻田及环沟为处理,以常规追施尿素稻田及环沟为对照(CK),研究了稻田施加沼液对草鱼与河蟹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施加沼液处理的鱼、蟹的形体指标均优于对照,B1处理的鱼、蟹形体指标优于B2,鱼、蟹产量大小顺序均为B1>B2>CK;此外,稻田施加适量沼液对于草鱼肌肉系水力有改善作用,但沼液施量过多不利于草鱼的储存和加工,其中B1和B2滴水损失较CK分别显着降低17.4%和12.4%;鱼、蟹肌肉水分含量均随着沼液施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鱼、蟹肌肉pH大小顺序为B2>B1>CK,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B1和B2雄蟹肉pH较CK分别显着增加5.8%和12.1%,鱼肉分别显着增加10.4%和17.9%;鱼、蟹肌肉粗蛋白、磷、铁和钙含量大小顺序均为B1>B2>CK,各处理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且河蟹不同性别间也存在显着性差异;稻田鱼、蟹均测得17种氨基酸,其中沼液处理鱼、蟹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均显着大于对照,其中B1和B2雌蟹较CK分别增加24%和17.7%,草鱼分别为16.7%和12.6%,B1与B2之间差异不显着;各处理与对照蟹黄TAA均显着大于蟹膏;鱼、蟹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大小顺序均为B1>B2>CK。综上说明,稻田施加适量沼液(B1)对草鱼与河蟹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于鱼蟹营养成分的积累和肌肉风味的提高,但沼液施加过多(B2)起负面作用。综上,在稻鱼和稻蟹模式生育期内,稻田水面蒸发量分别为723.3mm和709.3mm,降雨量均为123.7mm的前提条件下,B1处理的鱼、蟹生长与品质较优,即灌溉13次,每次保持稻田水层深度稻鱼模式六月为15cm,七至九月为25cm,稻蟹模式为15cm,施沼液肥6次,前三次为200kg/667m2,后三次为100kg/667m2,施沼液肥总量为900kg/667m2,草鱼与河蟹产量分别为153.62kg/667m2和31.58kg/667m2,两种模式水稻产量分别为 585.22kg/667m2和 592.31kg/667m2,需水量分别为 692m3/667m2 和 656m3/667m2,水稻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0.84kg/m3和0.9kg/m3。
王文婷[3](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胡群[4](2020)在《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加快优质水稻生产已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育种界相继推出了多种类型的优质稻品种,其中表现优异的是江苏地区以南粳9108和南粳5055等为代表的优良食味粳稻。但由于这类新品种配套的合理施肥尚缺乏系统研究与阐明,从而生产上出现了优良食味粳稻既不高产也不优质的现象。生育中期氮肥调控是对水稻产量、品质与氮素利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栽培环节,为此本研究通过设置水稻中期不同氮肥调控处理试验,以期阐明不同调控处理下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机理,探明其高产优质的需肥规律,总结出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相协调、并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中期氮肥调控技术,为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科学指导。试验于2017-2018年水稻季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海安市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选用江苏省代表性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055,在前期正常施用基蘖肥的基础上,设置9个水稻中期氮肥调控处理,即不施穗肥,穗肥分别于倒6叶、倒5叶、倒4叶、倒3叶、倒2叶、倒1叶单次施用,于倒4和倒2叶、倒3和倒1叶分两次等量施用,并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对照处理,代号分别为N1、N2、N3、N4、N5、N6、N7、N8、N9、N0。系统比较研究不同中期氮肥调控处理下水稻产量及其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特征、碳氮代谢特征以及籽粒淀粉结构与理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其构成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有利于提高群体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进而增加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不同叶龄期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增加,每穗粒数和产量先增后减,呈现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即倒4叶施用穗肥时产量达最大值。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N8处理即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可在稳定有效穗数的同时促进大穗,产量要高于单次施用穗肥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最高产量较N1处理增产37.2%~45.5%,较N4处理增产4.3%~4.8%。因此,施用穗肥能明显通过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总颖花量水平,增加产量,且于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能在保证足量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显着提高每穗粒数和群体总颖花量,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2.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前三个时期施用穗肥能增加拔节后的茎蘖数以及拔节期的叶面积指数;施用穗肥可显着提高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成熟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成穗率则有所提高;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以施肥较早的处理有所增加;抽穗期的群体有效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率以及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均呈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达最大值;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则逐渐减小,以N2和N3处理即倒6叶和倒5叶施用穗肥处理的衰减速度较快;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以N4处理的值最大。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以N8处理的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最大,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拔节后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且均显着大于N4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干物质总积累量较N1处理增加31.6%~35.7%,较N4处理增产3.4%~4.4%。因此,与不施穗肥相比,施用穗肥在抽穗和成熟期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显着提高拔节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尤以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及倒4叶单次施用穗肥的处理能改善水稻的群体结构,适当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率,同时有效减缓后期叶面积的衰减速率,在抽穗期和成熟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促进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总生物学产量而达到增产。3.稻米品质性状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能明显提高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垩白面积以及垩白度,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增加食味品质指标中硬度的同时降低了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值。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指标值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减少,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增加,食味品质指标中除硬度增加外,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值均呈递减趋势。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N8处理的加工品质要劣于N9处理,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优于N9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整精米率较N1处理增加3.0%~10.3%,蛋白质含量较N1处理增加14.8%~16.5%。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显着改善营养品质,但降低了食味品质;施用穗肥会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但随着氮素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会导致外观品质降低,在倒4叶期或稍前稍后时期施用穗肥是一个品质较为平衡的施肥方案。4.氮代谢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能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并显着增加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吸收量,增加抽穗后叶片氮素转运量以及穗中氮素增加量。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呈递增趋势,吸氮量呈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达最大值;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先增大后减小,拔节后施用穗肥的处理氮素吸收量明显较大;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以N4处理的值最大;抽穗后叶片和茎鞘的氮素转运量、穗中氮增加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茎鞘的氮素表观转运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则逐渐减小。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以N8处理的抽穗期和成熟期吸氮量最多,拔节后氮素积累量最多,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且均大于N4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总吸氮量较N1处理增加37.9%~42.3%,较N4处理增产3.7%~6.0%。因此,施用穗肥能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且显着增加这两个时期的吸氮量,提高抽穗后的氮素积累量和叶片氮素转运量以及穗中氮素增加量,以达到增产;在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或倒4叶单次施用穗肥可增加拔节后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水稻成熟期总吸氮量,且能促进水稻抽穗后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有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5.碳代谢特征: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整个灌浆期叶片和茎鞘NSC浓度,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以及碳氮比均逐渐下降;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NSC积累量占比,茎鞘NSC积累量,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N4处理即倒4叶施用穗肥时达最大值。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茎鞘中可溶性糖浓度与上述品质性状相关性和叶片中基本一致,茎鞘中淀粉浓度与糙米率、精米率以及胶稠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会降低植株各器官NSC含量和碳氮比,且能提高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会降低蒸煮品质;在倒4叶期或稍前稍后时期施用穗肥可以增加生育后期穗部NSC积累量占比和茎鞘NSC积累量,以及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从而有利于提高产量。6.籽粒淀粉结构与理化特征: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淀粉颗粒的表面积加权平均数和体积加权平均数的值均逐渐增大,小颗粒和中等颗粒的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大颗粒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不同穗肥调控处理没有改变淀粉晶体类型,但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相对结晶度逐渐增大,表观直链淀粉含量逐渐降低,两个品种的膨胀势和溶解度均逐渐增加;热力性能中除热焓值逐渐增大以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回生焓和回生度均呈下降趋势;糊化性能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均逐渐减小,而糊化温度在处理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会减少大颗粒淀粉含量,提高稻米淀粉相对结晶度、膨胀势和溶解度,降低米粉表观黏度,增加淀粉的糊化焓,从而导致优良食味粳稻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所述,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中后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总吸氮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增加,抽穗后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的增加,茎鞘NSC积累量以及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的增加,是优良食味粳稻在合理中期氮肥调控下高产的重要机理。相对平衡的碳氮代谢、适宜的碳氮比、较高的米粉表观黏度以及较小的稻米淀粉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是优良食味粳稻优质的重要机理。从实现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的相对协调以及氮肥高效利用等角度综合考量,采用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最佳,但若考虑简化施肥作业次数,将追求食味品质摆在首位,同时兼顾丰产,则应选择于倒4叶或稍前单次施用穗肥为宜。
唐健[5](2020)在《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形成、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7-2018年在江西省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进行,以优质双季晚稻美香新占、泰优398、天优华占、黄华占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机插条件下设N0(0 kg hm-2)、N1(135 kg hm-2)、N2(180kg hm-2)、N3(225 kghm-2)四个施氮水平,系统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及构成因素、光合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利用、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稻米品质、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明确不同氮肥水平下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淀粉理化特性、氮素利用、株型与抗倒伏特性等差异,为双季稻地区机插条件下优质双季晚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协调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随施氮量的增加,机插优质晚稻的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先增后减,结实率降低,千粒重有所下降,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并在N2水平时产量最高。适当增施氮肥可增加优质双季晚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时期的茎蘖数均增加,成穗率下降,拔节期各品种叶面积指数均增加,齐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先增后减,均在N2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各品种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施氮水平间均表现N3>N2>N1>N0,而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N2>N3>N1>N0。随着氮肥水平提高,播种至拔节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拔节至齐穗期光合势均提高,而在拔节至齐穗期、齐穗期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及齐穗至成熟期光合势先增后减,均以N2水平下最高。2.随施氮量增加,各品种在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含氮率、吸氮量、成熟期总氮素积累量及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齐穗期两阶段氮素积累量均增加,齐穗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转运率与贡献率呈先增加后减的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均先增后减,并在N2水平下最高,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下降,百千克籽粒吸氮量上升,且各品种处理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3.上三叶(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叶长、叶宽、披垂度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表现为N3>N2>N1>N0,群体透光率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秆重心高度上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其中,2018年美香新占、泰优398、天优华占和黄华占N3处理相对重心高度较N0处理分别高24.3%、18.1%、16.5%和21.2%。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品种的基部1至3节间粗度增加,但茎壁厚度和单位节间干物质量下降。对于基部不同节间而言,倒伏指数表现为I3(第3节间)>I2(第2节间)>I1(第1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各节间折抗力下降,弯曲力矩、倒伏指数增加,地下部根系伤流强度也增加。4.除黄华占的整精米率在N3下最高外,N2水平下各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机插优质双季晚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米粒长宽比变大,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减少。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逐渐下降,消减值增加,糊化温度呈上升趋势。可见,适当增施氮肥可改善机插优质晚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营养品质,但RVA特性有变劣趋势。5.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更多的淀粉小颗粒粘附到大颗粒上,且表面变得不光滑。各优质晚稻品种在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淀粉衍射图谱均为A型,可见氮肥施用量不改变优质晚稻结晶度类型,但增施氮肥提高淀粉相对结晶度。随着施氮量增加,淀粉在1045/1022cm-1下的红外比例下降,淀粉有序度下降、峰强度增加,淀粉晶体和非晶体区域之间的电子密度增强、总的小颗粒淀粉数目增加、大颗粒淀粉数目下降。淀粉热力学特性方面,热焓值、峰值温度、起始温度、终值温度、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各品种间NO处理与N3处理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说明增施氮肥可以改善优质晚稻淀粉热力学特性。
张恒栋[6](2020)在《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米粉稻有利于促进粮食结构和总量平衡,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其品种来源主要为早籼稻,种植米粉稻是解决早籼稻因食味品质差导致其经济价值低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尚不明确,研究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对于形成优质、高产的米粉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湖南省种植的19个早籼稻品种,明确其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的关系;选择代表性的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和对照品种(陵两优268、湘早籼42、湘早籼45)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和氮肥调控的大田试验,明确米粉稻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探明氮肥运筹对米粉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的断条率(R=-0.679,P<0.01)、吐浆值(R=-0.946,P<0.01)、膨胀率(R=0.886,P<0.01)、均匀度(R=0.565,P<0.05)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采用Density模型拟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断条率的关系,得出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3.4%时,稻米不能加工成米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的吐浆值≤15%、膨胀率≥200%、均匀度≥90%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分别为22.5%、16.8%、20.6%;根据断条率为0,筛选出6个适合做米粉的早籼稻品种(蓉优233、湘早籼24、中嘉早17、广陆矮4号、中早39、陆两优996)。(2)米粉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品种,米粉稻品种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2.1%-13.7%,对照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低4.7%-21.9%。(3)分析米粉稻和对照品种稻米淀粉颗粒分布情况,米粉稻中小粒径(D≤6.21μm或μm9.09)的淀粉颗粒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粒径的淀粉颗粒含量低于对照品种。(4)作为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粒重的比值,直链淀粉含量主要是由直链淀粉积累量决定的,分析直链淀粉积累参数,米粉稻比对照品种的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分别高24.9%-80.7%和28.2%-70.4%,直链淀粉积累的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分别高11.3%-70.0%、23.5%-85.0%、23.1%-85.0%。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积累量米粉稻比对照品种高60.2%-97.6%,稻米中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R=0.999)。(5)分析与直链淀粉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有三个下调蛋白LOC_Os01g62420.1、LOC_Os02g36600.1、LOC_Os08g37380.2,蔗糖和淀粉途径中有两个下调蛋白LOC_Os05g32710.1、LOC_Os04g43360.1,和一个上调蛋白LOC_Os06g04200.1,它是参与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重要的蛋白,可以催化ADPG和UDPG形成直链淀粉。(6)对照品种比米粉稻有效穗数高8.3%-32.6%,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高5.2%-19.9%、3.8%-11.2%和2.4%-6.4%,米粉稻和对照品种均以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籽粒灌浆渐增期、缓增期和灌浆持续期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长1.1d、0.8d、3.1d,最大灌浆速率启动的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推迟1.5d。(7)减氮(120kg hm-2)LLY996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LLY268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减氮LLY996和LLY268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降低。减氮造成LLY996成熟期干物质重减少,收获指数增加,对照品种则相反。减氮LLY996和LLY268稻草和籽粒含氮量、吸氮量降低5.2%-19.5%、5.7%-29.6%;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产效率分别提高18.0%-24.5%、10.5%-13.3%,差异显着。综上所述,米粉稻淀粉有小粒径淀粉颗粒含量高的特点,且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稻形成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与其“糖酵解/糖质异生途径”和“淀粉和蔗糖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导致的较高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有关。米粉稻产量构成因子中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且粒重的大小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减氮虽然有利于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提升,但会造成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降低而减产。
刘莹[7](2020)在《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为完善东北春玉米高产高效抗倒栽培技术,通过大田裂区试验,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在7.5×104株/hm2密度下设置四种施硅方式,分别为奥利硅基(颗粒硅,Si-Pa.)、Energia-M浸种(硅浸种,Si-So.)、Energia-M叶面喷施(硅喷施,Si-Sp.)和不施硅对照处理(CK);四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120(N120)、180(N180)、240(N240)kg-N/hm2。研究施硅方式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构成、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施硅方式和硅氮互作显着影响产量(P<0.01),施氮量影响不显着。产量最高的处理为颗粒硅+N180。其中,仅考虑施硅方式表现为颗粒硅>硅浸种>硅喷施>无硅;仅考虑施氮量表现为N180>N240>N120。同时,在三个施氮水平,低氮(N120)、中氮(N180)和高氮(N240)下,施硅处理相比对照组分别增产10%以上。因此施硅肥使春玉米增产显着,尤其是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增施硅肥可以改善玉米的穗部性状,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2)硅肥施用方式显着增加春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光合势(Leaf area duration,LAD)和叶绿素的含量(P<0.01)。颗粒硅+N180光能利用率最高,LUE为3.62%。且产量与株高、茎粗、光能利用率、叶绿素含量成显着正相关。推测硅肥可以影响玉米不同氮肥处理下的株型、光能利用等方面而改善玉米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3)本试验条件下,施硅方式、施氮量以及硅氮互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转运。施硅方式和硅氮互作显着影响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Agronomic efficiency of applied N,AEN);施氮量和硅氮互作则显着影响氮肥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applied N,PFPN)。在同一施硅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逐渐下降。硅氮互作对氮素收获指数(Nitrogen harvest index,NHI)的影响显着,施硅方式和施氮量影响不显着。氮素转运效率(Nitrogen translocation efficiency,NTE)各处理之间无显着影响。施硅方式对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Nitrogen contribution proportion,NCP)有显着性影响,但施氮量对其影响不显着。(4)施硅方式均可以显着降低玉米倒伏率10%以上,表现为硅浸种(5.67%)<颗粒硅(6.23%)<硅喷施(7.01%)<CK(23.00%)。施硅方式和施氮量对推倒强度的影响显着,推倒强度与倒伏率成显着负相关(P<0.01)。施硅显着增加玉米的机械强度、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和节间硅的含量,并显着降低玉米第三节节间长。因此硅肥可以影响玉米不同氮肥处理下的抗倒伏性能,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
杭雅文[8](2020)在《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小麦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目前生产出的小麦品质不稳定,优质专用小麦依靠进口。江苏作为红皮小麦的主要产区,是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弱筋与中筋小麦是江苏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本试验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在海安市和兴化市进行大田试验,以弱筋小麦宁麦13和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研究不同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加工品质及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的影响,分析不同品质指标间、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旨在探索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与合理的调控技术措施,为实现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将品质指标分类,筛选出对品质形成贡献较大的指标,在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乳酸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 Profile,乳酸SRC)、蔗糖SRC、籽粒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弱化度、饼干延展系数、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粉质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侧重于溶剂保持力和粉质仪参数;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粉质质量指数、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面条总分和面条食味品质,指标侧重于淀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品质。2.弱筋小麦宁麦13面团韧性强于延展性,在中、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上升,饼干延展系数有所降低,稳定时间增加;高密度缓解了高氮效应,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硬度有下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面团延展性强于韧性,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面条品质上升,稳定时间增加;中、高密度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条总评分有先增后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3.宁麦13全生育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上升,茎蘖成穗率下降,但当密度过大时,产量、穗数和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在中、低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增加,且以氮肥后移较大。扬辐麦4号随着密度的增大,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呈升高趋势,穗数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但茎蘖成穗率表现为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蘖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和穗数随之增加,穗粒数有下降的趋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基本以5:1:2:2处理高于7:1:2:0处理。4.宁麦13实现优质高产,产量结构要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490万/hm2、40-44粒、41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38-43%;孕穗期、开花期LAI在6.7-6.8、5.5-6.0;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10000-12200 kg/hm2、14400-18000 kg/hm2。扬辐麦4号获得优质高产群体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378-390万/hm2、45-46粒、43-47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40-44%;孕穗期、开花期LAI在5.5-6.3、4.8-5.3;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8700-11000 kg/hm2、13000-16000 kg/hm2。5.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均以中等施氮量含量最高,氮肥后移高于氮肥前移处理,密度的增大导致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分别于花后7天、花后14天、花后21天达到顶峰,且在240 kg/hm2施氮量的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宁麦13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低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茎鞘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存在显着正相关。扬辐麦4号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高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开花期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PEPC活性、SS活性有显着相关性。6.在本试验特定的气候与措施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7:1:2:0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225万/hm2、施氮量27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
李冠男[9](2019)在《施肥及微量元素调控对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耐盐碱水稻品种东稻4号为材料,采用田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苏打盐碱地稻田不同施肥措施及孕穗期进行微量元素调控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水稻合理施肥以获得优质的稻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对各品质中的性状指标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化肥处理下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较不施肥处理有所提高,其中氮磷钾配施(NPK)处理显着提高稻米加工品质,糙米率82.0%、精米率69.9%、整精米率67.9%。在施氮水平固定下,氮磷(NP)、氮钾(NK)、NPK处理均降低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垩白度、垩白粒率下降最大幅度分别为25.3%、13.6%;并改善稻米粒型,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同时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使胶稠度增加,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单施氮、磷、钾肥对稻米RVA谱特征值都有一定影响,单施氮肥消减值653 cP最大,劣化稻米品质;NPK配施处理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氮、磷、钾肥单施,随着磷钾肥的施用稻米营养及蒸煮食味品质显着改善。NPK处理稻米蛋白质含量为7.49%,直链淀粉含量为15.1%,食味值达73.5。化肥处理下稻米中Ca2+含量均有提高,NPK处理稻米镁钾比(Mg/K)0.29最大。综合分析,NPK配施优于其他化肥施用处理。2.氮磷钾配施(NPK)、有机肥(M)、有机肥配施氮磷钾(MNPK)、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RNPK)处理均较不施肥对照(CK)提高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提升幅度分别为2.0%5.0%、1.0%3.4%、1.8%4.1%,一定程度改善了稻米加工品质;NPK与M处理提高了稻米外观品质,MNPK与RNPK处理使稻米外观品质有所降低;NPK配施可以提高稻米蛋白含量、含水量和稻米食味性,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2601 cP、热浆黏度1784 cP、糊化温度70.2℃、崩解值817 cP、消减值90 cP最优,是苏打盐碱地种稻初期最佳的施肥措施,MNPK和RNPK处理虽然改善了稻米加工和营养品质,但降低了稻米外观品质及食味性。因此,盐碱地稻田短期内不能依靠通过有机培肥来实现稻米品质提升,化肥合理配施应是盐碱地种稻初级阶段的重要培肥措施,盐碱地有机培肥和稻米品质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在水稻孕穗期施用叶面肥可提高稻米加工品质。微生物叶面肥(TE)处理较CK稻米垩白度、垩白粒率分别增加13.8%、20%;直链淀粉含量降低30.1%,胶稠度变长6.3%,蛋白质含量增加23.8%,峰值黏度及崩解值变大,消减值变小使蒸煮食味性提高。镁素叶面肥(MG)的施用影响稻米钙元素的积累。TE-MG处理较CK相比,直链淀粉升高7.2%,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分别下降149 cP、66 cP、83 cP,使稻米蒸煮食味性下降。MG处理稻米Mg2+(394.0 mg/kg)、K+(1459.3 mg/kg)含量优于铜锌叶面肥(TX)处理,但Mg/K却低于后者。根据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欲提高稻米品种食味,重视低直链淀粉含量与低蛋白质含量是必要的,但还必须兼顾其他品质指标。综合分析,对稻米品质影响TX>MG>TE>TE-TX>TE-MG。4.苏打盐碱地稻田不同施肥措施及孕穗期进行叶面肥调控,稻米加工品质性状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粒型与稻米垩白相关性不大。不同施肥措施下,稻米垩白度与加工品质性状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垩白粒率与加工品质性状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调控下,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性状间相关性不显着。稻米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性状间、Mg/K与RVA谱特征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通过在孕穗期喷施叶面肥进行调控的处理,与种稻初期进行不同施肥措施的处理存在差异。
张恒栋,何志旺,杨敏,石明,张发丽[10](2017)在《影响稻米品质的栽培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质稻米是目前水稻栽培和育种的发展方向,提高稻米品质是适应栽培发展的要求,特从施肥、栽培环境、水分、秸秆还田方面阐述栽培措施及栽培相关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对稻米品质的发展做出了讨论。
二、后期营养调控对食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期营养调控对食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氮磷调控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磷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氮磷调控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2.3 氮磷调控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2.4 氮磷调控对稻米食味值的影响 |
2.5 氮磷调控对稻米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2.5.1 不同氮磷处理间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差异 |
2.5.2 氮磷处理与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水稻产量对氮磷调控的响应 |
3.2 稻米品质对氮磷调控的响应 |
4 结论 |
(2)宁夏稻渔模式水肥调控、放蟹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对水稻及鱼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稻渔共作模式的水稻及鱼蟹产量和品质研究 |
1.2.2 基于稻渔共作模式的水稻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3 基于稻渔共作模式的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进展 |
1.2.4 基于稻渔共作模式的沼肥对水稻和鱼蟹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5 基于稻渔共作模式的节水灌溉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稻蟹模式的水层深度、追肥量、放蟹密度和饲料投喂量最优组合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材料与实施 |
2.2.4 试验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2.3.2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指标的影响 |
2.3.4 不同处理对水稻品质指标的影响 |
2.3.5 不同处理对稻田蟹产量的影响 |
2.3.6 不同处理对河蟹品质的影响 |
2.3.7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8 不同处理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9 不同水层深度下稻田土壤含水率变化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稻蟹模式的水层深度和氮肥追施量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材料与实施 |
3.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水稻光合指标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3.3.5 不同处理对稻田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6 不同处理对稻田蟹品质的影响 |
3.3.7 不同水层深度下的水稻土壤含水率对比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稻-沼-鱼”模式对水稻和草鱼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实施 |
4.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草鱼生长与形体指标分析 |
4.3.2 鱼肉一般营养成分与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
4.3.3 鱼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4.3.4 鱼肉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 |
4.3.5 不同处理对水稻需水量-产量-品质与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4.4 讨论 |
4.4.1 草鱼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讨论 |
4.4.2 鱼肉一般营养成分及部分矿物元素讨论 |
4.4.3 鱼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讨论 |
4.4.4 鱼肉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稻-沼-蟹”模式对河蟹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实施 |
5.2.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5.3 样品测定 |
5.3.1 生长与形体指标的测定 |
5.4 结果分析 |
5.4.1 生长与形体指标分析 |
5.4.2 一般营养成分与部分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
5.4.3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5.4.4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稻田蟹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讨论 |
5.5.2 稻田蟹一般营养成分及部分矿物元素讨论 |
5.5.3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讨论 |
5.5.4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讨论 |
5.6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稻蟹模式的水层深度、追肥量、放蟹密度及饲料投喂量最优组合试验研究 |
6.1.2 稻蟹模式的水层深度和氮肥追施量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3 “稻-沼-鱼”模式对水稻和草鱼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4 “稻-沼-蟹”模式对河蟹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
2.4 讨论 |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6.4 讨论 |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 综合评价结果 |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
9.2 讨论 |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2 氮肥调控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3 氮肥调控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 |
1.2.4 氮肥调控对水稻籽粒淀粉理化特征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总体变异 |
2.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茎蘖动态特征的影响 |
2.3.5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6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3.7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阶段干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差异 |
2.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光合生产特征差异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主要米质性状的总体变异 |
3.3.2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3.3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4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5 食味品质与稻米主要品质间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加工和外观品质特征差异 |
3.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特征差异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氮代谢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 |
4.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植株阶段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
4.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氮素转运特征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氮素积累特征差异 |
4.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差异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碳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氮代谢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NSC浓度的动态变化 |
5.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的影响 |
5.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NSC积累量各器官分配比例的影响 |
5.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茎鞘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3.5 生育后期植株碳氮比及抽穗期NSC浓度与含氮率的关系 |
5.3.6 成熟期NSC化合物浓度与稻米主要品质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NSC积累转运特征差异 |
5.4.2 碳氮代谢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籽粒淀粉结构和理化特征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颗粒大小分布的影响 |
6.3.2 中期氮肥调控对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 |
6.3.3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的影响 |
6.3.4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热力性能的影响 |
6.3.5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糊化性能的影响 |
6.3.6 淀粉结构特征与理化特征的相关关系 |
6.4 讨论 |
6.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淀粉结构特征差异 |
6.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淀粉理化特征差异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1.1 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
7.1.2 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相协调的合理氮肥调控措施 |
7.2 结论 |
7.2.1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特征 |
7.2.2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7.2.3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7.2.4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氮代谢特征 |
7.2.5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碳代谢特征 |
7.2.6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籽粒淀粉理化特征 |
7.3 创新点 |
7.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形成、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水稻氮肥施用的研究进展 |
2.1 氮肥使用现状 |
2.2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与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2.5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2.6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群体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干物质阶段积累及比例的影响 |
2.5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关于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讨论 |
3.2 关于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群体特征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其比例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齐穗至成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基部节间长和株高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茎秆粗度、茎壁厚度和茎秆干质量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基部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的影响 |
2.5 抗倒伏特性与叶片形态特征和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性 |
2.6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透光率和根系伤流强度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稻米品质和RVA谱特性的影响 |
2.2 稻米品质、RVA谱特征值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
2.3 灌浆结实期温光资源与稻米品质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淀粉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籽粒形态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红外特性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颗粒大小分布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SAXS波谱参数的影响 |
2.5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6 淀粉结构特性与热力学特性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长的影响 |
1.2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4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淀粉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早籼稻的困境 |
1.1.2 研究意义 |
1.2 稻米品质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
1.3 米粉稻的研究 |
1.4 稻米中直链淀粉的研究 |
1.4.1 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形成的遗传因素 |
1.4.2 栽培和环境因素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1.5 稻米糊化特性及其与直链淀粉的关系 |
1.5.1 稻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
1.5.2 稻米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关系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米粉稻品种筛选及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
2.2.2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RVA特性分析 |
2.2.3 不同水稻品种米粉品质分析 |
2.2.4 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2.5 直链淀粉含量与影响米粉品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6 米粉蒸煮品质随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参数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米粉稻直链淀粉形成特点及RVA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3.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开花标记后的气温和辐射 |
3.2.2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积累特征 |
3.2.3 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积累参数相关性分析 |
3.2.4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对季节的响应 |
3.2.5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颗粒分布及其对季节的响应 |
3.2.6 直链淀粉参数与淀粉颗粒分布及太阳辐射相关性分析 |
3.2.7 直链淀粉积累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
3.2.8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参数和粒重分析 |
3.2.9 蛋白质鉴定和GO富集分析 |
3.2.10 直链淀粉合成相关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分析 |
3.2.11 不同水稻品种RVA特性及其对季节的相应 |
3.3 讨论 |
第4章 米粉稻产量形成特点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和试验设计 |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 |
4.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贡献 |
4.2.3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状况 |
4.2.4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
4.2.5 水稻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分析 |
4.2.6 不同品种水稻光能利用率分析 |
4.2.7 不同水稻品种N素吸收情况 |
4.2.8 影响水稻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和粒重的关系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氮肥调控对米粉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5.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5.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肥运筹对米粉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5.2.2 不同氮肥运筹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分析 |
5.2.3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4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2.5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6 氮肥运筹对水稻RVA谱特性的影响 |
5.2.7 氮素吸收及利用率与水稻产量关系 |
5.3 讨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硅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
1.2.2 硅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调控 |
1.2.3 氮的吸收转运和再分配 |
1.2.4 氮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调控 |
1.2.5 硅对氮素的调控 |
1.3 前人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 |
1.4.1 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
1.4.2 硅调控对春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
1.4.3 硅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1.4.4 硅对垦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2.2.2 田间采样及调查试验方案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
3.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产量及穗部构成的影响 |
3.1.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穗部构成的影响 |
3.1.3 产量与穗部形状的相关性 |
3.2 硅调控对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2.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 |
3.2.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透光率的影响 |
3.2.5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6 产量对形态指标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产量及其构成 |
3.3.2 冠层结构 |
3.4 小结 |
第四章 硅调控春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
4.1 硅调控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4.1.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4.1.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4.1.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2 硅调控对春玉米氮素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4.2.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积累的影响 |
4.2.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分配的影响 |
4.2.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转运的影响 |
4.2.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施硅方式和施氮量对春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
4.2.6 施硅对氮素积累的综合分析 |
4.3 讨论 |
4.3.1 碳代谢 |
4.3.2 氮代谢 |
4.4 小结 |
第五章 硅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5.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倒伏率和推倒强度的影响 |
5.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5.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立秆特性的影响 |
5.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第三节间长和硅含量的影响 |
5.5 土壤中硅的含量 |
5.6 植株内硅的含量 |
5.7 施硅对倒伏性能综合分析 |
5.8 讨论 |
5.8.1 倒伏 |
5.8.2 硅在植物中的分布 |
5.8.3 土壤硅含量 |
5.9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密肥组合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
1.1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
1.2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3 密肥组合对产量和品质的协同调控效应 |
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 |
5 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影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指标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概况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籽粒蛋白质含量 |
1.3.2 籽粒硬度 |
1.3.3 籽粒容重 |
1.3.4 籽粒出粉率 |
1.3.5 面粉湿面筋含量 |
1.3.6 面粉溶剂保持力 |
1.3.7 面团粉质参数 |
1.3.8 面粉糊化特性 |
1.3.9 饼干品质 |
1.3.10 面条品质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指标筛选 |
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筛选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品质指标的栽培调控效应及指标间相关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籽粒蛋白质含量 |
1.2.2 籽粒硬度 |
1.2.3 籽粒容重 |
1.2.4 籽粒出粉率 |
1.2.5 面粉湿面筋含量 |
1.2.6 面粉溶剂保持力 |
1.2.7 面团粉质参数 |
1.2.8 面粉糊化特性 |
1.2.9 饼干品质 |
1.2.10 面条品质 |
1.2.11 吹泡仪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2.1.1 密肥组合对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的影响 |
2.1.1.1 溶剂保持力变异分析 |
2.1.1.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
2.1.1.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
2.1.1.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
2.1.1.5 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2.1.1.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1.1.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
2.1.2 密肥组合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的影响 |
2.1.2.1 溶剂保持力的变异分析 |
2.1.2.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
2.1.2.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
2.1.2.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
2.1.2.5 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2.1.2.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1.2.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
2.2 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2.2.1 弱筋小麦品质指标 |
2.2.2 中筋小麦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高产群体特征及优质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叶面积指数 |
1.2.3 干物质积累量 |
1.2.4 产量及其结构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1.1 对弱筋小麦宁麦13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1.1.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1.1.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1.1.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1.1.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1.2 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1.2.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1.2.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1.2.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1.2.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不同品质水平下小麦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 |
2.2.1 弱筋小麦宁麦13不同品质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结构特征 |
2.2.1.1 产量及其构成 |
2.2.1.2 群体茎蘖动态 |
2.2.1.3 叶面积指数 |
2.2.1.4 干物质积累量 |
2.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 |
2.2.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2.2 群体茎蘖动态 |
2.2.2.3 叶面积指数 |
2.2.2.4 干物质积累量 |
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2.3.1 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稳产栽培技术 |
2.3.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不同类型小麦植株茎鞘碳代谢特征及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可溶性糖含量 |
1.2.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 |
1.2.3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 |
1.2.4 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 |
1.2.5 茎鞘中葡萄糖、蔗糖含量 |
1.2.6 淀粉含量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肥组合对茎鞘可溶性糖运转的影响 |
2.2 小麦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3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2.3.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2.3.3 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2.4 氮肥运筹对小麦茎鞘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5 密肥组合对小麦茎鞘葡萄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间的相关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
1.2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途径 |
1.2.1 密肥组合对中筋与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及类型间差异 |
1.2.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
1.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
1.2.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特征 |
1.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施肥及微量元素调控对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2 磷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3 钾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4 有机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5 秸秆还田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6 微生物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7 铜锌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8 镁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水稻品种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2.1 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设计 |
2.2.2 微量元素调控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稻谷样品收获与样品制取 |
2.3.2 稻米品质测定指标 |
2.3.3 稻米加工品质测定 |
2.3.4 稻米胶稠度测定 |
2.3.5 稻米食味值测定 |
2.3.6 稻米矿质元素测定 |
2.3.7 稻米RVA谱特征值测定 |
2.3.8 稻米蛋白质、直链淀粉测定 |
2.4 试验仪器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化肥对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化肥施肥处理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1.2 不同化肥施肥处理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1.3 不同化肥施肥处理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1.4 不同化肥施肥处理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1.5 不同化肥施肥处理对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3.1.6 分析与讨论 |
3.1.7 小结 |
3.2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3.2.1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2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3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2.4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5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3.2.6 分析与讨论 |
3.2.7 小结 |
3.3 叶面肥调控对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3.3.1 叶面肥调控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3.2 叶面肥调控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3 叶面肥调控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3.4 叶面肥调控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5 叶面肥调控对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3.3.6 分析与讨论 |
3.3.7 小结 |
3.4 稻米品质性状相关性 |
3.4.1 稻米加工品质相关性 |
3.4.2 稻米外观品质相关性 |
3.4.3 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相关性 |
3.4.4 稻米RVA谱特征值间与Mg/K相关性 |
3.4.5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相关性 |
3.4.6 分析与讨论 |
3.4.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影响稻米品质的栽培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生态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 秸秆还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 水分管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 讨论 |
四、后期营养调控对食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氮磷调控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王洁,肖瑶,张国豪,李兴,刘蓉,胡运高.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宁夏稻渔模式水肥调控、放蟹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对水稻及鱼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曲兆凯. 宁夏大学, 2021
- [3]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4]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D]. 胡群. 扬州大学, 2020
- [5]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形成、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D]. 唐健. 扬州大学, 2020
- [6]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 张恒栋.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D]. 刘莹. 吉林大学, 2020(08)
- [8]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D]. 杭雅文. 扬州大学, 2020(04)
- [9]施肥及微量元素调控对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D]. 李冠男. 吉林农业大学, 2019
- [10]影响稻米品质的栽培因素分析[J]. 张恒栋,何志旺,杨敏,石明,张发丽. 耕作与栽培,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