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豪[1](2021)在《公益类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优化探究 ——以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飒,张虹鸥[2](2020)在《以公益类地方科研院所为例浅谈事业单位员额制管理》文中研究指明以公益类地方科研院所为例,结合员额制总量调控、核定标准、备案管理、分类管理的特点,从体制机制、人才集聚、创新激励、绩效评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探讨事业单位员额制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意见和建议,助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孙杭明[3](2020)在《深化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思路探究》文中认为目前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尚未理清,没有形成有效的针对性改革举措。本文分析了浙江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历程,总结了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分析了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出突出科研院所科研创新领军地位、注重改革整体延续性、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构建适合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黄晋强[4](2019)在《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研究 ——以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显现出缺陷,为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和为社会提供科技依托的部分科研机构发展有所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搞活微观主体的基础上,重新开始重视科技的社会效益,注重科学研究的溢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属于公共治理的范畴。公共治理的方式既有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甚至从中间向上或向下延伸和铺展,公共治理的这一特点提供了我们多维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类似的问题。本文正是有别于大多数站在战略高度自上而下的视角去论述的方法,而是运用了自下而上的公共治理思路,以点带面,对作为托管型科研事业单位的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体制改革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文中介绍了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与托管单位的历史渊源和隶属关系、体制改革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借助公共治理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激励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等工具,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借鉴国内外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对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包括:研究院所都应由专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实施财政核补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制度;参考住房制度改革,对社会保障和员工福利进行合理安排;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事业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稳定优厚的科研环境;真正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快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建设等。并延伸指出这些建议对其他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及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下一步改革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邢军伟[5](2016)在《辽宁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发展问题探讨》文中提出科研院所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受制于体制与政策因素的影响,辽宁开发类科研院所在转制发展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应进一步完善转制院所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并加强与完善转制院所内部建设。
苟爽[6](2016)在《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省属科研院所为例》文中认为科研院所改革研究尚未厘清分类改革的影响因素,也没拟定适宜的对策。对贵州省属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深入研究后得出:影响基础和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成效的因素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和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人才紧缺、融资难、市场化能力与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弱阻滞着转制类科研院所改革步伐。因此,开发类科研院所应加快推进现代院所制度,大力实施"一所两制",转变对公益类和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改革负责人任命办法等对策。
范文虎,李强[7](2014)在《山西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办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山西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通过收集国内外关于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公益科研机构绩效评估制度的基本理念、框架、价值评判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在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方面取得显着成效的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反思了山西省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估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山西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本刊专题报道[8](2014)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科技管理和院所管理方面不断完善》文中认为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治理机制、政策环境、法律支撑体系等直接关系到科研院所管理的成效,是影响国家科技资源布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微观要素。而科技决策机制、宏观协调机制、项目评估和成果奖励制度等则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要素。本文从宏观科技管理和微观院所管理两个方面,就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相关领域专家提出的进一步完善、深化改革的实施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潘宇涛[9](2014)在《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结构、布局和实力上的弊端。虽然在国家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我省对省属科研机构进行了改革,但随着科研机构改革的推进,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并成为制约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瓶颈,具体表现为改革成本过高、改革政策不配套、科技人才流失、科技创新能力下降等方面。本文通过对省属科研机构发展现状的审视,梳理出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的脉络,深入分析省属科研机构改革的现状、进展和面临的困境,找出制约省属科研机构改革的瓶颈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了省属科研机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刘媛,周文魁[10](2013)在《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益性科研院所是政府协调社会生活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本文总结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现状,分析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对策措施,为科技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提供参考。
二、我省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2)以公益类地方科研院所为例浅谈事业单位员额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员额制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1.1 更高的灵活性:实行总量调控 |
1.2 更大自主性:实行备案管理 |
1.3 更强适应性:实行分类管理 |
2 员额制管理的背景 |
2.1 从国家战略层面,实行员额制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 |
2.2 从地方政府管理角度,实行员额制管理是政府深化简政放权,落实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具体举措 |
2.3 从体制机制创新角度,实行员额制管理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改革、适应科技体制改革新形势的尝试 |
2.4 从地方科研院所发展实际,实行员额制管理是寻求自身发展与创新突破的客观需要 |
3 员额制管理的成效和问题 |
3.1 成效 |
3.1.1 综合创新能力显着增强 |
3.1.2 坚持以人为本,释放人才活力与潜能 |
3.1.3 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制度 |
3.2 问题 |
3.2.1 员额制管理与公益属性存在不一致 |
3.2.2 员额制管理在人员流动和岗位聘用上存在障碍 |
3.2.3 多维度绩效考评机制仍需解决 |
4 员额制管理的建议 |
4.1 完善政策配套,加强顶层设计 |
4.2 强化条件保障,建立健全科研稳定性支持机制 |
4.3 强化自主管理、自我监督,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4.4 运用绩效考核指挥棒,持续跟踪评估 |
5 结语 |
(3)深化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思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浙江省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主要历程 |
二、浙江省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
三、深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省级科研院所在浙江省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
2.事业单位改革与历次科技改革的衔接与深化问题 |
3.如何针对科研事业单位特点稳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问题 |
四、对策与建议 |
五、结束语 |
(4)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研究 ——以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调研法 |
1.4.3 个案分析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理论概述 |
2.1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内涵 |
2.1.1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定义 |
2.1.2 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特点 |
2.1.3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市场失灵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
3.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基本情况 |
3.1.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
3.1.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与托管单位的历史渊源和隶属关系 |
3.1.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现状 |
3.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
3.2.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的历程 |
3.2.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科研体制改革实施情况 |
3.2.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前后科研项目开展情况 |
3.2.4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前后经营活动情况 |
3.2.5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以来的财政状况 |
3.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3.3.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科研体制改革实践问题 |
3.3.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后科研项目开展问题 |
3.3.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后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
3.3.4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分配制度问题 |
3.3.5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激励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问题 |
3.3.6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前后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问题 |
3.3.7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
3.3.8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问题 |
3.3.9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机构改革与发展问题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
4.1 国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经验 |
4.1.1 韩国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
4.1.2 美国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
4.2 国内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经验 |
4.2.1 台湾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
4.2.2 江苏省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
4.3 对广东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深化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5.1 由专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解决管理体制问题 |
5.2 实施财政核补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制度,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
5.3 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稳定优厚的科研环境 |
5.4 真正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
5.5 加快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建设 |
5.6 参考住房制度改革,对社会保障和员工福利进行合理安排 |
5.7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事业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 |
5.8 对可能存在的疑问作进一步解释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辽宁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发展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辽宁科研院所的发展历程与概况 |
1. 发展历程 |
2. 总体概况 |
二、辽宁开发类科研院所的改革发展历程 |
1. 国家层面 |
2. 省级层面 |
三、辽宁开发类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 转制科研院所身份不明晰延缓了改革进程 |
2. 科技投入不足导致发展缺乏后劲 |
3. 人才断层与流失严重制约发展 |
四、促进辽宁开发类科研院所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1. 完善转制科研院所发展的政策环境 |
2. 加强完善转制科研院所内部建设 |
(6)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省属科研院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省属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成效 |
(一) 结构得到优化。 |
(二)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适应市场能力逐步增强, 公益类科研院所效益明显提升。 |
(三) 集成和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得到增强。 |
(四) 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得到增强。 |
二、贵州省属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影响因素 |
三、贵州省属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 立足实际, 合理部署目标任务 |
(二) 顶层设计, 引导改革全面推进 |
(三) 有的放矢, 培育院所竞争能力 |
(四) 先试先行, 探索优化分配结构 |
(五) 政策支撑, 转变资金投入方式 |
(7)山西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办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公益类科研机构总体情况概述 |
2 我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定位尚需进一步改进 |
2.2 管理尚不健全 |
2.3 公益类服务经费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
2.4 用人机制有待改革 |
3 提升我省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
3.1 加强领导管理 |
3.2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
3.3 加快完善分配制度 |
3.4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3.5 实行绩效考核 |
4 结语 |
(8)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科技管理和院所管理方面不断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展与成效 |
1. 微观院所管理方面 |
(1) 科研机构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2) 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稳步推进 |
(3) 逐步探索科研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
2. 宏观科技管理方面 |
(1) 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
(2) 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有所健全 |
(3) 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 |
二、进一步深化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1. 现代院所制度建设 |
2. 宏观科技管理改革 |
三、实施建议 |
1. 明确科研院所改革的战略部署 |
2. 进一步完善科研院所的政策环境 |
3. 引导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
4. 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
(9)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五、 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情况概述 |
第一节 黑龙江省科研机构情况简述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 |
一、 基本情况 |
二、 资源配置 |
第三节 黑龙江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 |
一、 基本情况 |
二、 资源配置 |
第二章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历程 |
一、 我国科研机构改革历程综述 |
二、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历程综述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现状 |
一、 与时俱进地调整了研究方向和机构设置 |
二、 科研课题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聚集 |
三、 提高了社会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水平 |
第三节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 省属科研机构分类不科学 |
二、 省属科研机构功能定位不准确 |
三、 省属科研机构整体布局不合理 |
四、 高端创新人才严重匮乏 |
第四节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尚未妥善解决转制问题 |
二、 重心偏离导致在宏观层面推动力度疲软 |
三、 省属科研机构资源整合难度大 |
四、 经费投入难以满足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对省属科研机构重新划分类别 |
一、 省属科研机构分类改革中定位的政策性依据 |
二、 省属科研机构分类改革中定位的功能性依据 |
三、 重新建立政府稳定的投入机制和保障制度 |
第二节 对省属科研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准确定位 |
一、 把服务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放到首位 |
二、 功能定位应区别于大学和企业 |
三、 为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四、 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搭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
第三节 深入推进省属科研机构资源整合 |
一、 确立整合思路 |
二、 设定预期目标 |
三、 明确整合方式 |
第四节 多管齐下解决人才匮乏问题 |
一、 以市场价格引入少量急需的全职高端创新人才 |
二、 畅通与中科院合作渠道 |
三、 课题经费基本支出应与世界接轨 |
四、 赋予省属科研机构更多自主权 |
五、 营造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 |
六、 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现状 |
三、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定位有待完善。 |
2、管理不够规范。 |
3、经费投入不足。 |
4、用人机制不灵活。 |
四、加快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对策措施 |
1、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
2、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改革经费投入体制。 |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
4、优化科技人力资源配置, 加强科研合作。 |
5、调整业务定位, 拓展特色业务。 |
6、探索实行绩效考评。 |
四、我省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公益类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优化探究 ——以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为例[D]. 徐志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以公益类地方科研院所为例浅谈事业单位员额制管理[J]. 刘飒,张虹鸥.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9)
- [3]深化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思路探究[J]. 孙杭明. 今日科技, 2020(06)
- [4]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研究 ——以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为例[D]. 黄晋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辽宁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发展问题探讨[J]. 邢军伟. 科技促进发展, 2016(06)
- [6]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省属科研院所为例[J]. 苟爽. 凯里学院学报, 2016(05)
- [7]山西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管理办法研究[J]. 范文虎,李强.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24)
- [8]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科技管理和院所管理方面不断完善[J]. 本刊专题报道. 科技促进发展, 2014(03)
- [9]黑龙江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潘宇涛. 黑龙江大学, 2014(02)
- [10]江苏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研究[J]. 刘媛,周文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