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谢建新教授

长江学者谢建新教授

一、长江学者谢建新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李雯[1](2020)在《2018年诗歌相关会议纪要十三则》文中认为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理念学术研讨会2018年3月16—17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理念学术研讨会"在珞珈山庄顺利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40余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吴光正教授主持,涂险峰院长、长江学者陈文新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谭新红教授分别致辞,正在台湾讲学的长江学者尚永亮教授委托吴光正教授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涂险峰院长代表武汉大学文学院欢迎与会专家的到来,

史文天[2](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18)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专班成员名单和“十强”产业智库首批专家名单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鲁政办字[2018]12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要求,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起势,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各专班成员名单和"十强"产业智库首批专家名单予以公布。各专班、各智库要创造性开展工作,高质量做好

本刊通讯员[4](2018)在《中国材料大会2018在厦门隆重召开》文中指出2018年7月1216日,中国材料研究领域一年一度的重要学术盛会"中国材料大会2018"在美丽厦门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设34个分会场和1个海峡两岸暨港澳新材料论坛,报告内容涵盖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基础研究等材料领域。我国从事新材料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研究生和政府、企业相关领导等共6000余人参加大会,盛况空前。2018年7月1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丁静[5](2017)在《低温贝氏体钢的组织转变行为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低温贝氏体钢是一类具有超高强度、硬度和良好塑韧性的高性能钢铁结构材料。通常随着钢铁材料强度的显着提高,韧性会有所下降。如何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来调控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和形态,获得纳米结构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从而提高低温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至关重要。本文以0.63C-1.47Si-0.85Mn-1.53Cr和0.98C-2.95Si-0.77Mn-0.43Cr两种高碳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等温淬火工艺和分级等温工艺对高碳低合金钢组织转变特征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残余奥氏体形态、分布、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63C-1.47Si-0.85Mn-1.53Cr钢经900°C奥氏体化后,在240oC-300°C等温转变得到宽度为60-160nm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低温贝氏体组织。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铁素体条变宽,残余奥氏体含量变多。在240-300°C等温处理后展现出超高的强度和硬度,抗拉强度为1749-2200MPa,屈服强度为1264-1703MPa,硬度为45.5-58HRC,延伸率为4-22%,冲击功为10-60.5J。随等温温度升高,硬度和强度降低,韧性和延伸率明显改善;转变完成的情况下继续等温,硬度和强度基本不变,韧性先升高再降低。在300°C等温9h的样品展现出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1749MPa,屈服强度达到1376MPa,总延伸率达到22%,强塑积达到38.48GPa%,硬度达到45.5HRC,室温冲击功为60.5J。等温样品表现出优异的强韧性配合得益于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发挥的TRIP(相变诱发塑性)效应。(2)低温等温处理的0.98C-2.95Si-0.77Mn-0.43Cr钢同样展现出超高的强度和硬度,抗拉强度为1847-2294MPa,屈服强度为1332-1776MPa,硬度为46.5-54HRC,延伸率为2-23%,冲击功为4.76-48J。等温样品的性能和等温温度、等温时间的关系跟0.63C-1.47Si-0.85Mn-1.53Cr钢基本一致。影响等温样品性能的因素有残余奥氏体发挥的TRIP效应,孪晶奥氏体的细晶强化作用以及均匀分布的石墨发挥的作用。(3)0.63C-1.47Si-0.85Mn-1.53Cr钢分级等温处理后组织中贝氏体束比300°C等温处理的样品细小,块状奥氏体减少。300°C×30min+260°C×1h分级等温淬火后样品的冲击功为68J,热处理时间控制在1.5h以内。

许利民[6](2015)在《微流控法制备纳微结构药物颗粒的研究》文中认为纳米药物颗粒尺寸小、生物利用率高,具有传统药物制剂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药剂学中的纳米颗粒可以分成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通过纳米化技术将药物加工成纳米颗粒或纳米分散体的成型和组装加工技术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医学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当前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倍受青睐的前沿研究热点课题。微通道反应器具有强的微观混合、传质和传热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无机纳米颗粒的制备,但较少用于有机纳米颗粒,特别是药物纳微颗粒的制备。鉴于此,本论文首先基于典型的Y型和线型微通道反应器,分别选取口服型水难溶性药物(保肝药水飞蓟宾)、吸入性药物(糖皮质激素类抗哮喘药丙酸倍氯米松),以及药物载体(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模型体系,进行微流控法药物纳微颗粒的可控制备研究;进一步,通过自制的高通量金属套管式微通道进行抗生素药头孢呋辛酯纳米颗粒的宏量制备研究。全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Y型和线型微通道,采用反溶剂沉淀法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得到了在水中可再分散的水飞蓟宾纳米复合粉体及其水相透明分散体。考察了溶液浓度、溶剂流量、反溶剂流量、总流量、注入相和沉淀温度等因素对颗粒粒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实验范围内,注入相、液体流量和药物浓度等对颗粒粒径及粒度分布有重要影响。随着温度与溶剂流量的减小,颗粒粒径迅速减小;随着反溶剂流量、总流量与药物浓度增加,颗粒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线型微通道内,当溶剂为注入相时,所得颗粒粒径更小。优化制备条件后,所得产品的平均粒径为30 nm。溶出性能研究表明:10分钟内,水飞蓟宾复合粉体的溶出速率可达97%以上,明显优于物理混合粉体的22%和原料药的5%。2.进一步采用微流控反溶剂沉淀法,并结合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丙酸倍氯米松纳微颗粒。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溶剂和反溶剂流量、药物浓度、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条件等对颗粒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和水为溶剂和反溶剂,不添加表面活性剂HPMC时,颗粒为细棒状;添加HPMC后,颗粒为球形,其平均粒度为200~260 nm。此外,颗粒粒径随着溶剂流量的降低、反溶剂流量的增大、沉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加。进一步结合高压均质—喷雾干燥技术,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可制备得到丙酸倍氯米松多孔微球。提高进料速度和干燥温度、减小浆料中颗粒粒径,可得到1~3μm丙酸倍氯米松多孔微球;肺部沉积性能研究表明,所得的丙酸倍氯米松多孔微球产品的FPFemitted为68.39%,真空干燥产品和原料药分别仅为47.25%和24.76%。3.采用微流控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药物载体PLGA及载药PLGA纳米颗粒分散体。论文选取丙酮-水为溶剂-反溶剂体系,采用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制备PLGA纳米颗粒分散体。考察了反应溶液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流量以及注入相和反应温度对颗粒制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Y型微通道内,随着温度和溶剂流量的降低,颗粒粒径减小;随着溶液浓度、反溶剂流量及总流量的增大,颗粒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线型微通道内,当反溶剂为注入相时,所得颗粒粒径更小;颗粒粒径随着溶剂流量的降低、反溶剂流量及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优化制备条件后,所得产品的平均粒径为60-70nm。在Y型微通道内,进一步选择伏立康唑为模型药物,制备得到了PLGA载药纳米颗粒。研究发现,PLGA载药纳米颗粒的粒径随着伏立康唑浓度的提高而增加;载药PLGA纳米颗粒的溶出明显延长。4.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采用自行设计和研制的高通量金属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其处理量较典型Y型或线型微通道提高2个数量级),进行头孢呋辛酯纳米颗粒的宏量制备研究。重点考察了溶剂/反溶剂体积比、药物浓度、流量、微孔孔径、套管环隙尺寸等对颗粒粒径和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粒径随两相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反应器微孔孔径和套管环隙尺寸的减小而减小。优化条件后,可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大约为300 nm的头孢呋辛酯颗粒,与Y型或线型微通道反应器结果一致。可见,此高通量微通道反应器将可望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微通道反应器在有机药物纳微颗粒的制备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洁,张盼[7](2014)在《聆听学科前沿 启迪创新思维——记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文中提出记一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启迪创新思维。

贺连芳[8](2012)在《硼钢B1500HS的热冲压关键参数测试及其淬火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是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汽车轻量化技术是各大汽车公司实现汽车低油耗、少废气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使汽车轻量化后仍满足其碰撞安全要求,各大汽车公司在优化汽车框架结构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向了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方面,尤其在车身结构方面,通过对先进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的研究和使用,既提高了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同时也实现了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但是,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其成形性能却大大降低,在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破裂、起皱、尺寸难以控制和形状不良等问题。高强度硼钢热冲压工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板料成形技术。在热冲压工艺中,硼钢板料在加热炉中被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温5分钟左右至板料完全奥氏体化,然后转移到配有冷却系统的冲压模具中,进行热成形并淬火,使成形件获得完全的马氏体组织。与传统的冷冲压成形相比,板料的热冲压成形具有以下优点:变形抗力小、塑性好、成形极限高;能够生产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工件,成形件具有良好的尺寸精度及较高的强度;配以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可使板料发挥其最佳的性能。高强度硼钢热冲压工艺是硼钢板料在高温下进行的复杂成形工艺,也是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强化工艺。本文针对热冲压工艺及热冲压材料特点,对硼钢材料的TTT曲线、热物性参数、界面换热系数、本构关系、淬火性能及热冲压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TTT曲线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过冷奥氏体在等温转变过程中各相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是热处理过程中判断组织转变、计算组织转变量的主要理论依据,也可为热冲压工艺参数的制订提供理论指导。针对硼钢B1500HS,设计了TTT曲线的测试方案,用DIL805A膨胀相变仪测试了B1500HS的相变点Ac1、Ac3、Ar3、Arl、Ms和Mf。在不同保温温度下,测试得到了系列相变膨胀曲线,并得到了各温度下的相变开始点和终止点,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组织状态,结合显微硬度判定在相应温度下得到的组织类型。根据测试和计算结果,绘制了B1500HS的TTT曲线。热冲压过程的数值模拟需要准确可靠的材料热物性参数,硼钢处于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各组织状态时的热物性参数更是热冲压数值模拟时急需的数据。目前,关于硼钢处于以上各组织状态时热物性参数还不完善。针对热冲压硼钢B1500HS,根据热膨胀系数、密度、等压比热容、导热系数等热物性参数的特点,设计了系列实验方案,分别制备了硼钢处于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各组织状态时的试样并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的测试结果,对热物性参数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热膨胀系数、密度、等压比热容、导热系数、弹性模量等热物性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硼钢热冲压工艺时,除了需要准确的材料热物性参数之外,还需要硼钢与模具之间的界面换热系数。界面换热系数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边界参数,其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热冲压硼钢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组织场(相变量)及力学性能的求解精度。根据硼钢热冲压工艺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测试工装,建立了基于USB接口的温度高速采集系统,对课题组开发的淬火过程换热系数反传热求解系统进行了改进,并验证了反传热求解系统的精度。根据测试的温度曲线,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和反传热求解系统,研究了冷却水与模具之间的界面换热系数,结果显示界面换热系数随模具表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呈非线性变化;研究了硼钢与模具之间的界面温度及界面压力对界面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试样及工装接触界面处的温度对界面换热系数基本无影响,而界面压力对界面换热系数影响较大;研究了界面压力与界面换热系数的关系,通过对冷却工装与硼钢试样界面施加1MPa、10MPa、20MPa及40MPa的压力,采集了温度冷却曲线,计算结果显示界面换热系数与界面压力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随着界面压力的升高,界面换热系数也逐渐增大。硼钢的高温本构方程是热冲压数值模拟中不可缺少的热力学模型,它反映了流动应力、应变、应变速率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在硼钢热冲压过程中,热成形阶段的坯料组织为奥氏体组织;在冷却阶段,由于成形件的各部位与模具之间的传热条件不同,多数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另外,还可能有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或贝氏体。为了研究热冲压硼钢B1500HS高温时奥氏体组织的流变力学行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制备奥氏体试样,在600℃-900℃温度区间,分别以0.01s-1、0.1s-1、1.0s-1、10s-1的应变速率对硼钢B1500HS奥氏体组织试样进行等温单向拉伸试验,计算得到了各个测试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包含变形激活能和变形温度的双曲正弦形式修正的Arrhenius关系来描述硼钢奥氏体组织的热激活变形行为。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分析,获得了以应变量、应变速率与变形温度表示的奥氏体组织的流变应力关系式。同理,根据测试的硼钢TTT曲线,设计了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的应力-应变曲线测试方案,利用Gleeble1500D试验机进行了试样的制备及各条件下应力应变数据的测试,研究了应变量、加热温度、应变速率等因素对材料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根据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在室温和中高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本构关系式,得到了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的本构关系式。利用得到的本构关系式分别对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的流变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所构建的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的本构方程可较好地反映硼钢热冲压过程的宏观力学行为。针对热冲压工艺的特点,研究了淬火介质、淬火工艺参数及形变历史等热冲压关键参数对硼钢B1500HS性能的影响。利用四种冷却介质(水、空气、内置冷却水道的45钢块和铬锆铜块)研究了硼钢的淬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除空气冷却外,其余淬火方式对硼钢试样的拉伸强度和硬度的影响不大;B1500HS钢板具有良好的可淬性,在钢模中淬火可达到较高的硬度和抗拉强度。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试样微观组织、硬度以及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850℃-910℃区间保温5min后进行钢模淬火,试样获得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淬火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其中,奥氏体温度为910℃时淬火性能最佳。研究了硼钢板形变历史(应变速率、应变量、冷却速度)对硼钢板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连续冷却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变开始点对应变速率不敏感,但对真实应变较敏感,真实应变越大,马氏体相变开始点越低;工件冷却速度在临界值以上时,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试样硬度相应增大;在同等冷却速度下,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试样硬度值降低,CCT曲线有向左(高冷却速度方向)偏移的现象。为了研究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热冲压硼钢B1500HS淬火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规律,以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为设计因子进行了二因子五水平的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设计的方案进行了B1500HS试样的淬火实验,测试了淬火后试样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利用三次响应曲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淬火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响应曲面模型。根据响应曲面模型,对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淬火工艺参数。对课题组开发的淬火工艺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了改善,将其作为子程序加入到ABAQUS软件包,实现了温度-组织-应力/应变的耦合分析。通过用户子程序将本文测试得到的TTT曲线、热物性参数、界面换热系数等数据加入到软件包中。选择典型形状零件,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热冲压温度对硼钢热冲压件性能和组织状态的影响。将测试的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坯料的加热及保温温度对硼钢热冲压件的抗拉强度、微观组织状态影响较大;随着坯料加热及保温温度的升高,板条状马氏体变得越来越粗大;同一热冲压件,其凸缘、侧壁和底部的微观组织状态差别不明显;坯料的加热及保温温度对硼钢表面硬度的影响不明显。热成形实验的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吻合,表明了本文中测试的材料TTT曲线、热物性参数、界面换热系数等数据可以较好地保证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测试的热冲压参数可以用于硼钢热冲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可为热冲压工艺的编制提供技术指导。

李帅[9](2011)在《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建设一流研究型学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把党建工作落实到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中,团结和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

江渚[10](2005)在《北京科技大学:让重视人才的传统延续》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阵地和国家聚集人才的重镇,教育部早已把人才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了科学化、长效化的发展轨道。从改革开放之初贯彻落实邓小平扩大对外派遣留学生重要指示派出首批留美学生,到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12字留学工作方针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从1987年启动“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现更名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到1998年启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再到2004年启动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培养、吸引留学人才早已成为教育部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被予以着力推进。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强调过的,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增加投入和加强装备固然重要,但是第一位的、起关键和根本性作用的是人才,是教师队伍。因此,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各高校积极配合教育部推出的各项人才工作举措尤其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大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力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日前,本刊记者奔赴部分高校进行了采访。从本期起,本刊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二、长江学者谢建新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学者谢建新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样本
        1.4.3 主要数据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辨析
        3.1.1 人才
        3.1.2 科技人才
        3.1.3 科学家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3.2.4 复杂网络理论
        3.2.5 空间结构理论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4.1.2 研究方法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网络构建
        5.1.3 测度模型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5.2.1 网络节点特征
        5.2.2 等级层次结构
        5.2.3 节点角色识别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测度模型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6.2.1 网络整体特征
        6.2.2 等级层次结构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6.3.1 度中心度性
        6.3.2 加权度中心性
        6.3.3 介数中心性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7.3.1 空间联系结构
        7.3.2 网络体系结构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7.4.1 溢出效应
        7.4.2 创造效应
        7.4.3 回流效应
        7.4.4 随从效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层面
        8.2.2 实证层面
    8.3 政策启示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低温贝氏体钢的组织转变行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低温贝氏体钢的成分设计
    1.3 低温贝氏体钢的相变与组织特征
    1.4 低温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
    1.5 低温贝氏体钢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的制备
    2.2 TTT曲线和CCT曲线的模拟
    2.3 CCT曲线的测定
    2.4 显微组织观测
    2.5 性能测试
第三章 低温贝氏体钢的相变动力学
    3.1 低温贝氏体钢CCT曲线和TTT曲线
    3.2 低温贝氏体钢的CCT曲线的测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温贝氏体钢等温转变的组织与性能
    4.1 低温贝氏体钢等温转变的组织特征
        4.1.1 等温淬火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4.1.2 等温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4.2 低温贝氏体钢等温转变的力学性能
        4.2.1 低温贝氏体钢的硬度和拉伸性能
        4.2.2 低温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温贝氏体分级等温转变的组织与性能
    5.1 低温贝氏体钢分级等温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5.2 低温贝氏体钢分级等温转变的组织特征
    5.3 低温贝氏体钢分级等温转变的力学性能
        5.3.1 分级等温淬火样品的硬度和拉伸性能
        5.3.2 分级等温淬火样品的室温冲击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微流控法制备纳微结构药物颗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纳米药物
        1.1.1 口服型药剂
        1.1.2 注射型药剂
        1.1.3 局部组织用药剂
    1.2 药物超细化的优点
        1.2.1 提高水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2.2 提高药物对目标的靶向与定位特性
        1.2.3 实现药物的控释
    1.3 药物超细化技术
        1.3.1 传统的药物超细化制备技术
        1.3.2 新型药物细化技术
    1.4 微通道反应器的研究
        1.4.1 微通道反应器的概念及分类
        1.4.2 微通道混合的基本原理
        1.4.3 微通道反应器的特性
        1.4.4 微通道反应器的优点
    1.5 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流控法制备水飞蓟宾纳米分散体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流程与装置
        2.2.4 分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线型微通道内水飞蓟宾纳米分散体的制备研究
        2.3.2 Y型微通道内水飞蓟宾纳米分散体的制备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流控法制备丙酸倍氯米松纳微颗粒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丙酸倍氯米松纳微颗粒制备流程
        3.2.4 分析与表征
        3.2.5 肺部沉积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甲醇-水体系的考察
        3.3.2 羟丙甲纤维素的影响
        3.3.3 喷雾干燥法制备BDP多孔微球
        3.3.4 产品性能表征
        3.3.5 沉积分布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流控法制备PLGA纳米颗粒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流程与装置
        4.2.4 分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Y型微通道内PLGA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4.3.2 线型微通道内PLGA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4.3.3 Y型微通道内PLGA包覆伏立康唑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流控法制备纳米头孢呋辛酯颗粒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过程
        5.2.4 实验装置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线型微通道反应器制备头孢呋辛脂
        5.3.2 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制备CFA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7)聆听学科前沿 启迪创新思维——记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内容:前沿科普
2 师资团队:名师云集
3 课堂体验:创新吸引

(8)硼钢B1500HS的热冲压关键参数测试及其淬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热冲压高强度钢发展与应用现状
    1.3 热冲压工艺的研究现状
        1.3.1 热冲压工艺的实验研究
        1.3.2 热冲压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
    1.4 热冲压工艺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硼钢B1500HS等温转变曲线及热物性参数的测试
    2.1 引言
    2.2 B1500HS基本成分的测试
    2.3 B1500HS等温转变曲线的测试
        2.3.1 相变过程的数学模型
        2.3.2 相变量的计算方法
        2.3.3 测试设备和方法
        2.3.4 Ac_1-Ac_3-Ar_1-Ar_3温度的测试
        2.3.5 M_s-M_f温度的测试
        2.3.6 TTT曲线测试
        2.3.7 TTT曲线绘制
    2.4 各相热膨胀系数的测量
        2.4.1 测量工艺及方法
        2.4.2 膨胀曲线分析
        2.4.3 热膨胀系数的定义
        2.4.4 热膨胀系数的计算结果
    2.5 密度的计算
    2.6 等压比热容的测试
        2.6.1 试样制备
        2.6.2 实验设备
        2.6.3 DSC原理
        2.6.4 等压比热测试与分析
    2.7 导热系数的测试
        2.7.1 导热系数的定义
        2.7.2 测试方法及原理
        2.7.3 结果分析与计算
    2.8 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测试
        2.8.1 测试设备
        2.8.2 测试原理
        2.8.3 结果分析与计算
    2.9 小结
第三章 热冲压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求解
    3.1 引言
    3.2 界面换热系数的求解方法
        3.2.1 计算模型
        3.2.2 界面换热系数的存在区间
        3.2.3 界面换热系数的计算
    3.3 冷却水与模具之间的界面换热系数求解
        3.3.1 测试工装及计算流程图
        3.3.2 逆向求解算法精度验证
        3.3.3 温度曲线的采集
        3.3.4 换热系数的计算
    3.4 模具表面温度对界面换热系数的影响
        3.4.1 测试工装及计算流程图
        3.4.2 界面换热系数的计算
        3.4.3 迭代及收敛情况
    3.5 试样高径比的估算
        3.5.1 不包裹耐火纤维的试样
        3.5.2 包裹耐火纤维的试样
    3.6 界面压力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3.6.1 界面无压力
        3.6.2 界面有压力
    3.7 小结
第四章 奥氏体组织本构方程的建立
    4.1 引言
    4.2 修正的Arrhenius关系
    4.3 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案
    4.4 真实应力-应变的计算
        4.4.1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4.4.2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延伸
    4.5 系数的求解方法
        4.5.1 系数β和n_1
        4.5.2 系数n、A和Q
    4.6 各系数的回归方程
    4.7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4.8 小结
第五章 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本构方程的建立
    5.1 引言
    5.2 铁素体+珠光体的本构关系模型
        5.2.1 Johnson-Cook模型
        5.2.2 改善的应力-应变模型
        5.2.3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5.3 贝氏体的本构关系模型
        5.3.1 测试方案
        5.3.2 函数f_1(ε,T)的确定
        5.3.3 函数f_2(T)和f_3(T)的确定
        5.3.4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5.4 马氏体的本构关系模型
        5.4.1 测试方案
        5.4.2 函数f_1(ε,T)的确定
        5.4.3 函数f_2(T)和f_3(T)的确定
        5.4.4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热冲压工艺条件对硼钢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淬火介质对硼钢板淬火性能的影响
        6.2.1 实验试样、装备及方案
        6.2.2 实验结果分析
    6.3 淬火工艺参数对硼钢板性能的影响
        6.3.1 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6.3.2 工艺参数对硬度的影响
        6.3.3 工艺参数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6.3.4 工艺参数对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6.3.5 工艺参数对断口形貌的影响
    6.4 形变历史对硼钢板淬火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6.4.1 试验方法
        6.4.2 形变历史对马氏体相变点的影响
        6.4.3 形变历史对硬度的影响
        6.4.4 形变历史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6.5 硼钢板淬火工艺参数的优化
        6.5.1 响应曲面方法
        6.5.2 试验材料和试验结果
        6.5.3 响应曲面分析
        6.5.4 实验验证
    6.6 结论
第七章 典型硼钢的热冲压试验及有限元模拟
    7.1 引言
    7.2 热冲压实验
        7.2.1 实验试样、装备及方案
        7.2.2 实验过程
        7.2.3 模具温度的测试
        7.2.4 应力/应变的测试
        7.2.5 硬度的测试
        7.2.6 微观组织的测试
    7.3 热冲压过程有限元模拟
        7.3.1 有限元软件ABAQUS
        7.3.2 有限元模型
        7.3.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7.3.4 成形过程模拟
        7.3.5 模具温度的模拟结果
        7.3.6 硬度的模拟结果
        7.3.7 微观组织的模拟结果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建设一流研究型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坚持以教师为本理念, 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夯实学科建设基础, 努力建设一流学科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试验区
深化党支部构建模式、构筑研究生党建工作新平台

四、长江学者谢建新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年诗歌相关会议纪要十三则[J]. 李雯.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2)
  • [2]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专班成员名单和“十强”产业智库首批专家名单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24)
  • [4]中国材料大会2018在厦门隆重召开[J]. 本刊通讯员. 中国材料进展, 2018(07)
  • [5]低温贝氏体钢的组织转变行为及性能研究[D]. 丁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6]微流控法制备纳微结构药物颗粒的研究[D]. 许利民.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2)
  • [7]聆听学科前沿 启迪创新思维——记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J]. 李洁,张盼. 科技经济市场, 2014(08)
  • [8]硼钢B1500HS的热冲压关键参数测试及其淬火性能研究[D]. 贺连芳. 山东大学, 2012(12)
  • [9]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建设一流研究型学院[J]. 李帅. 北京教育(高教), 2011(02)
  • [10]北京科技大学:让重视人才的传统延续[J]. 江渚. 神州学人, 2005(06)

标签:;  ;  ;  ;  ;  

长江学者谢建新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