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血吸虫病3次抽样调查疫情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雨蒙[1](2017)在《我国某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2012~2015年日本血吸虫的群体遗传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日本血吸虫感染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国是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部分地区出现死灰复燃或疫情回升。由于地理隔离、终宿主差异等因素影响,日本血吸虫种群出现地域或终宿主等差异,同时瓶颈效应、奠基者效应、基因交流等也会使得日本血吸虫种群遗传结构在时间上发生变化。基因分型错误可以导致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偏差,只要有一个位点基因分型出现错误,就可能致使该个体在多个位点的基因型上产生至少一个错误。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日本血吸虫家系标本,分析日本血吸虫7个常见微卫星位点基因分型错误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这7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某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村)20122015年日本血吸虫群体进行遗传分析,以了解该地区血吸虫群体遗传结构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而分析流行趋势或评价血防措施效果,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杂交建立和收集血吸虫家系标本即亲代(成虫)和子代(毛蚴,收集和保存在Whatman FTA卡上),然后运用日本血吸虫常用7个微卫星位点对标本进行多重PCR扩增,Cervus软件检测基因分型错误。利用这7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某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20122015年日本血吸虫种群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应用GenAlEx软件计算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标、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同时进行分子生物学方差分析和哈迪-温伯格平衡;应用Structure软件构建群体结构;使用BOTTLENECK软件检测群体是否经历过瓶颈效应。结果:1.日本血吸虫7个常见微卫星位点平均基因分型错误率为4.3%,其中sjp22错误率最高(9.8%),位点sjp4和sjp18没有发现错配,错误类型主要为等位基因丢失。2.在已知母-子或父-子亲缘关系下,分别检测有16个和15个基因分型错误。位点sjp4和sjp18没有发现错配,而位点sjp22错误率最高,在母-子和父-子中分别为11.4%和17.1%,其次为TS2。3.本研究试区20122015年血吸虫种群内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28612.000,其中2015年群体最低;除了2015年血吸虫群体在位点sjp22未偏离哈温平衡外,该种群在其他位点以及其他种群在所有位点均偏离哈温平衡。4.群体间Fst值的范围为0.009(2013年VS 2014年)0.093(2012年VS 2015年);Nei遗传距离为0.028(2014年VS 2015年)0.079(2012年VS 2014年)。Structure结果显示合理亚群数目为4。分子生物学方差分析(AMOVA),种群间、个体间以及个体内的变异分别占总变异2%、43%和55%,经过统计学检验,p值都小于0.05。5.利用BOTTLENECK软件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在IAM模式下,该地区2015年血吸虫种群呈现出显着性变化(P<0.05);而在TPM模式下,该地区血吸虫种群均未显示出显着性变化(P>0.05)。绘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图,该地区除了2015年血吸虫种群未显示明显“L”型,其它种群均显示典型的“L”型。结论:1.使用的7个微卫星位点中,位点sjp4和sjp18是高度适合的;2.这7个微卫星位点存在一定基因分型错误,但对该地区不同年度间血吸虫种群分析时使用相同的多重反应体系,因此并不会影响总体结论;3.随着时间推移,本研究试区血吸虫种群数量有所降低,但是目前不足以使得种群遗传多样性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种群显示杂合度缺失,可能与样本存在时间上基因交流、宿主选择压力作用、瓶颈效应以及华伦效应有关;4.四年间血吸虫种群的遗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当地长期密集的血防措施或者与其他地区血吸虫种群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有关;5.最近1年血吸虫种群可能存在瓶颈效应,应再收集该地区以后年份血吸虫样本进行分析,以更加科学评价当地血防措施,为以后防治提供有效指导。
王鑫瑶[2](2017)在《基于血清学贝叶斯模型的血吸虫病疫情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湖区5省(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和山区2省(四川、云南),血清学诊断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测效能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比较多,研究显示血清学诊断方法在不同流行类型、流行程度、年龄及性别之间的检测效能存在较大差异。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人群感染率显着下降,粪便检查方法的低灵敏度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索一种能准确估算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的统计学方法,对于评估当前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协助制定防治策略十分重要。本研究首先根据Meta分析获得的检验效能筛选出较优的检测方法,然后采用贝叶斯分级模型,纳入不同性别组和年龄组灵敏度与特异度等先验信息,构建优化后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随后利用构建的模型对镇江市丹徒区连续5年的血清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人群估算血吸虫感染率变化趋势,评估其防治效果。首先,通过对诊断实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流行程度下间接血凝实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ipstick dye method,DDIA)的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效果。IHA、ELISA与DDIA的加权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83、0.87和0.90;加权合并特异度为0.69、0.60和0.62。IHA、ELISA和DDIA的总体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96和0.92。ELISA曲线下面积大于IHA和DDIA,提示ELISA的诊断效能较高。然后对江西、安徽及湖北3省7个调查点的8248个样本人群,同时开展Kato-Katz法(一粪三检)病原学检测与ELISA法血清学检测。其中ELISA法在男性6、10、20、30、40、50和60年龄组的灵敏度分别为0.7500、0.9500、1.0000、1.0000、0.9667、0.9512、1.0000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8、0.6958、0.5105、0.4118、0.3549、0.3059、0.3180;ELISA法在女性6、10、20、30、40、50和60年龄组的灵敏度分别为0.5000、0.8889、0.0000、0.9048、1.0000、0.9615、1.0000和特异度分别为0.8960、0.8193、0.6995、0.4930、0.4631、0.5086、0.5505。不同年龄组的灵敏度(t=16.231,P<0.01)与特异度(t=7.727,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增加,男性与女性的灵敏度在630岁间呈上升趋势后,趋于稳定;其特异度均呈下降趋势,男性的特异度低于同年龄段的女性。第二,基于第一部分研究获得的先验信息,利用威尔逊区间算法,得到不同年龄组、性别组的灵敏度与特异度95%可信区间。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调查,年龄嵌套于性别、性别嵌套于村的巢式(nested)结构,同时纳入了年龄组、性别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先验分布信息,利用贝叶斯分级模型,从而构建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并根据调查结果,验证模型;改变灵敏度、特异度等参数的先验分布范围,开展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样本村庄(P=0.068,P>0.05)、性别(男性:P=0.096,P>0.05;女性:P=0.09,P>0.05)和年龄组(P=0.266,P>0.05)的模型估算感染率和真实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构建模型可以估算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不但解决了样本数据相互嵌套的问题,而且可以提供样本总体、性别及年龄组的估算血吸虫病感染率。随后,用ELISA法检测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连续5年的血清库样本(2011-2015年),开展血清ELISA法检测,并利用已经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推算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变化趋势。对血清库的218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2012年血清学阳性率最高为37.38%,2015年的最低为7.36%,2012年以后血清阳性率通过趋势分析呈逐年下降趋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1,P<0.05)。5年的估算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288%、1.456%、1.032%、1.485%和1.358%,不同年份估算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998,P>0.05),提示2011-2015年此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可能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血吸虫病风险监测,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之,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之间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存在显着差异;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可以有效估算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用于血吸虫病疫情评估。
黄玉政[3](2016)在《南京地区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于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吸虫病是对人与动物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分布范围最广、经水传播疾病(Water-borne diseases)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病。至2015年底,江苏省除南京市四个区县(栖霞、六合、浦口、江宁)与镇江市3个区县(丹徒、扬中、润州)尚处于血吸虫病控制阶段,其余各市(县、区)均已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然而,长江中上游部分省市仍然处于疫情控制阶段,其阳性钉螺与感染病人病畜仍时有发现,部分达标地区存在钉螺复燃情况,且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可随水系扩散与人群流动频繁等因素,对江苏血防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对当前低流行态势下的重点区域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做一全面调查,对血防策略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血防监测包括对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分布、终宿主(人与易感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哨鼠”开展早期预警、晚期血吸虫病人的诊断与治疗。在当前低流行态势下,以抗体ELISA检测、粪便查虫卵为主的方法,已满足不了早期监测的要求,亟需发展快速、准确的检测新方法:寄生虫学剖检查成虫的哨鼠检测方法也存在时效性差、耗时耗力、准确性不高等缺点,迫切需要发展更为准确、快速、灵敏的方法;再者,针对新发展晚血病人与现症病人的鉴别,在血吸虫病低流行态势下,需建立新的辅助诊断方法。本研究在南京地区开展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基于血清差异多肽建立诊断新方法以及应用于实验小鼠、预警“哨鼠”及晚血与现症病人的鉴别诊断。1.钉螺及其感染尾蚴与人畜感染日本血吸虫抽样调查2013-2014年在栖霞区、2015年在高淳区的芜申运河水阳江段开展了钉螺密度与人畜感染情况调查。方法:根据《血吸虫病控制与消除标准GB15976-2015》,机环结合法开展钉螺调查,DDIA血清学与尼龙绢袋集卵孵化粪检法开展人群调查,塑料杯顶管粪便孵化法检测动物血吸虫感染;并结合往年报表数据分析。结果:栖霞区与高淳区的水阳江段均未查到阳性钉螺:但水阳江段活螺密度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提示水阳江段具备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人群调查显示,栖霞区2个行政村的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均低于1%,高淳区3个行政村血检阳性率2.48%,粪检均未查出阳性。家畜粪检未检测到感染。结论:综合2004-2014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分析,江苏省内有螺面积逐年减少,活螺数与活螺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血吸虫病呈低度流行态势,近年无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例报道;高淳区水阳江段血检阳性率高于1%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也高于全省其他地区的血清阳性率,提示该地区具有较高风险,需加强疫情监测。2.实验兔血清肽谱分析及基于血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的建立分析血吸虫急性感染实验兔的血清肽质量指纹图谱,并根据血清差异多肽建立诊断方法。方法:通过血清采集、磁珠富集血清多肽、MALDI-TOF/TOF质谱检测与ClinProTools分析血清肽质量指纹图谱,建立人工感染兔的血清差异多肽诊断方法(CPT方法),并进行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比较多种方法检测不同感染时期的准确性。结果:Mr 1787蛋白分子在兔感染后第6d有显着上调(P<0.05);在感染后第9 d,Mr 2834蛋白分子有极显着上调(P<0.01),Mr 3483呈显着上调(P<0.05),Mr 4018有显着下调(P<0.05)。在感染后第12 d,Mr 3151蛋白分子有显着下调(P<0.05),而Mr 4018则出现极显着下调(P<0.01),Mr 3530呈显着上调(P<0.05),两者趋势一直持续至感染后第30 d。经二级质谱鉴定并搜库比对,预测Mr 1787蛋白为α烯醇化酶的片段,Mr 3530预测为热休克蛋白90或热休克蛋白47片段,提示此两种蛋白可能为血吸虫感染兔的早期疾病标志物。基于感染第5周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差异多肽指纹图谱,利用ClinProTools软件建立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区别诊断模型,盲测样本显示,感染1、2、3、4 w的家兔血清鉴定为阳性的占30%、55%、75%、80%,而同期ELISA检测结果分别为0,0,20%和50%,利用弓形虫感染血清验证,结果显示特异性好。结论:基于血清差异表达多肽建立的诊断方法,敏感性要优于常规的ELISA法,有望应用于血吸虫病早期检测并筛选具有诊断价值的血清多肽(蛋白)标志物。3.血血清多肽检测方法的应用3.1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在实验小鼠模型上的应用小鼠动物模型在血吸虫感染实验及相关研究中应用广泛,发展对其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方法意义重大。方法:采用血清富集并磁珠纯化多肽、MALDI-TOF/TOF质谱检测与ClinProTools分析肽质量指纹图谱,根据急性感染第5 w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差异表达多肽,建立检测方法(CPT方法),并比较ELISA、寄生虫学剖检等多种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并验证急性感染不同时期、不同感染度小鼠的准确性。结果:与传统的ELISA方法比较,CPT方法在第1w即检测到急性感染小鼠5%(3/60)的阳性率,在第2w至第5w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为35%(21/60),75%(45/60),87.93%(51/58)与98.15%(53/54),而ELISA方法在感染后第3w才检测到阳性,其3-5 w的感染率分别为65%(39/60),77.59%(45/58)与94.44%(51/54),均低于CPT方法;寄生虫学剖检在第3、4 w有70%(7/10)的小鼠被检出阳性,低于CPT方法同期检出率。针对不同感染度小鼠的诊断,在感染14,18,22条尾蚴的小鼠中,所有小鼠均被预测为感染,准确性达100%,感染4、6、10条尾蚴组的小鼠预测准确率分别为40%(4/10),50%(5/10)与80%(8/10)。结论: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较血清抗体ELISA检测法至少提前2-3 w,较寄生虫学剖检极大的降低了工作量,可以用于低度感染状态下的实验小鼠检测和样本初筛,有望为“哨鼠”检测提供新的方法。3.2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在血防“哨鼠”预警上的应用利用“哨鼠”监测长江水体血吸虫感染风险,是我省血防预警工作的重要手段,寄生虫学剖检查成虫与肝脏虫卵结节是判断“哨鼠”感染与否的主要手段,但时效性较差,且耗时耗力,需要发展新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剖检2015年现场试验的660只哨鼠(含栖霞与高淳60只、宁镇扬600只)并采集血清、5例本室保存的经解剖查成虫确诊的阳性“哨鼠”与50例阴性“哨鼠”血清,经血清多肽富集与质谱检测,获取多肽指纹图谱,并导入已建立的血清多肽检测方法(CPT法)验证。结果:5例阳性“哨鼠”与50例阴性“哨鼠”均可以被准确诊断,2015年现场试验的660只哨鼠经CPT验证为未感染,与寄生虫学剖检结果一致。结论:利用血清差异表达多肽检测方法,较常规“哨鼠”解剖查成虫方法,节省人力物力,并可以提早1-2w对“哨鼠”进行初筛,缩短了检测血吸虫感染的“窗口期”可与常规病原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于“哨鼠”早期预警。3.3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在鉴别晚血病人上的应用晚期血吸虫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是血防工作重点,尤其在低流行态势下,对血吸虫病地方考核更为重要。病原学检查与抗体检测,很难区别现症与既往病人。方法:采集晚血、新发展晚血、晚血治愈、健康对照四组人群,血清多肽指纹图谱检测并应用ClinProTools分析,建立基于新发晚血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差异多肽的检测方法。结果:晚血与新发晚血、新发晚血组中切脾与否在血清肽谱无显着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血组在Mr 2662,2991,3241,5337与5906处均显着下调,在Mr 2082与4282处均显着上调;而有史治愈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在Mr 2662,4209,5337与5906处显着下调,2082处显着上调。新发晚血组与有史对照组相比,在Mr 3241处显着下调。提示Mr 3241显着下调、4282显着上调可以作为判定新发晚血的指征,二级质谱鉴定并搜库,推测该两种多肽(蛋白)均为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根据新发晚血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多肽建立的诊断方法,盲测试验显示,晚血组、有史治愈组、无血吸虫感染组均与晚血病人具有一致的血清肽谱特征,而粪检阳性病人血清有73.3%(11/15)无法被验证,不能归于新发晚血或健康对照组,水阳江段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的血清抗体阳性但粪检阴性样本有86.2%(25/29)被验证为晚血组。结论: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可以间接将晚血病例与现症病例区分,但后者可能包括既往感染或反复感染,故有部分仍然被验证为晚血组,提示感染者有进一步发展为晚血病人的可能;水阳江段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可能为既往感染,非现症病人;血清差异多肽检测联合常规寄生虫学检查,可以对血吸虫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初筛。
王薇[4](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许静,张险峰,高婧,黄希宝,张利娟,李石柱,曹淳力,祝红庆,余晴,党辉,鲍子平,贾铁武,陈朝,王立英,周晓农,郝阳[5](2014)在《湖北省省部联防行动防治血吸虫病成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湖北省省部联合防治血吸虫病行动传染源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情况及血吸虫病防治成效,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2013年湖北省公安县、汉川市、洪湖市、江陵县、仙桃市和阳新县等6个省部联动联系点(简称联系点)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开展情况的相关资料以及疫情相关数据,并于2013年11月在每个联系点选择3个历史疫情较重的行政村开展现场调查,以评价省部联防行动血吸虫病防治成效。在18个抽样村中,对常住居民(665岁)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学筛查,收集抗体阳性者粪便进行集卵孵化法检测,确定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耕牛存栏情况,并用顶管孵化法检测家畜粪便,以了解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对有螺环境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调查法开展钉螺调查,用压碎镜检法观察钉螺感染情况。结果对所收集的资料分析显示,2009-2013年6个联系点均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农业、水利、林业和卫生等各项血防措施,耕牛存栏数由2009年初的75 388头下降至2013年底的1 805头,减少了97.5%,家畜血吸虫感染率降至00.3%;钉螺面积年际间变化不大,但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显着,2012-2013年连续2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2013年均降至1%以下。2013年对18个抽样村的调查结果显示,各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0.8%,均已淘汰全部耕牛,且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湖北省省部联防行动有力推动了该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进程,但目前疫情尚不稳定,需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防治成果。
沃红梅[6](2013)在《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文中指出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由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类机体的反应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千差万别,所以需要运用统计方法来探讨其规律。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医学统计学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开始逐渐发展。1948年,《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一书出版,标志着医学统计学学科在我国开始建立。解放前,医学统计学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医学统计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医学统计学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历经六十余年,但关于其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却尚不充分,鲜有医学统计学系统的史学研究发表。因此,归纳总结医学统计学发展的史学资料,对于反映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一是学科发展概况;二是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建设;三是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四是学科发展中的主要人物介绍。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解读,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学科发展进程的概述,反映出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于中国卫生统计学会成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研究,从侧面反映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的进程。最后,我们将中国医学统计学工作者划分成四代人,按照出生时间的顺序,重点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人中的代表人物。与以往仅有的一些文献相比,本研究在学会、教材和人物方面,具有更为详尽和系统总结的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梳理,让后人了解中国医学统计学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医学统计学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刘婷婷[7](2012)在《四湖流域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湖北省四湖地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行政区划属原荆州地区管辖。四湖地区由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四湖水系构成,含潜江、江陵、监利、洪湖、仙桃五县(市)。国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9万亩。该区域是国家商品粮、商品油、商品鱼、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是湖北省农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目前长江中下游湖区的四湖流域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和重点防治地区,并具有流行区域广、疫区人口多、钉螺面积大、人畜感染重、疫情控制难的特点。是全国有名的水窝子、虫窝子和穷窝子。流域内水环境恶化,血吸虫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较大损失。长期以来,针对我省四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探索并确定了新的防制对策。疫区各地通过实施这一防制对策和技术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动员群众大打了灭螺、治病两个总体战,全省的血防工作也现了新的转机,疫区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的社会、生活、生态环境有了显着地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扭转了疫情回升的被动局面。本文以湖北省四湖流域历年来血吸虫病防治(简称血防)工作的具体实践为背景,概述了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历史情况以及流行现状,简要分析了该区域地方特点突出、洪涝灾害频繁、钉螺发生演变的区域特征。综述了当前我省长江中下游湖区四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特征和疫情态势,讨论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新策略的现实条件和技术构成,介绍了试点及推广应用成效,最后,针对当前四湖流域血防工作提出新的防治目标,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人畜同步查治、扩大化疗,以机代牛、改建厕所、安全饮水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及推行新策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加速湖区血防工作进程、推动我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何亮才,曾巍,王加松,袁梅枝,董娟,付正银[8](2009)在《荆州市人畜同步化疗控制血吸虫病疫情12年纵向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1992-2001年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期间,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并观察该项目结束2年后疫情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纵向调查方法,收集整理1992-2003年荆州市8个县(市、区)人畜查病、治病、扩大化疗、查螺、灭螺和健康教育等年报资料,利用u检验进行疫情动态分析。结果2001年荆州市血吸虫病患者(77009例)比1992年(140438例)下降了45.2%,其中急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63和1032例)分别比1992年(244和1841例)下降74.2%和43.9%;人群平均感染率由1992年的7.8%降至4.7%;防治前后人群平均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864,P<0.01)。2001年感染血吸虫的耕牛(3454头)比1992年(8035头)下降了57.0%,耕牛平均感染率亦由1992年的7.9%降至2001年的3.7%,防治前后耕牛平均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338,P<0.01)。2001年钉螺面积(19368hm2)比1992年(25395hm2)下降了23.7%。项目结束2年后,2003年急性血吸虫病例100例,比1992年下降了59.0%,但比2001年上升了58.7%。人群平均感染率上升至8.4%,比1992年和2001年分别上升了7.7%和78.7%(u=6.453、34.804,P<0.01)。耕牛平均感染率为6.5%,比1992年下降了17.7%,比2001年上升了75.6%(u=3.061、5.894,P<0.01)。钉螺面积上升至32853hm2,比1992年和2001年分别增加了29.3%和69.6%。结论人畜同步化疗可在短期内控制疫情和传播,项目结束后疫情发生反弹,甚至高于项目开始前的疫情水平。
袁梅枝,王加松,董娟[9](2008)在《IF和ISERROR、MATCH函数在血吸虫病资料对比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
袁梅枝,王加松,何亮才,彭孝武,董娟,彭玲[10](2008)在《荆州市2006年血吸虫病疫情抽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为查清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现状以及控制疫情存在的主要难点,于2006年底在荆州市8县122个乡镇场的453村,对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人群感染率为3.9%(11994/310232),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呈散在发生,无突发疫情。耕牛感染率为10.2%(270/2651)。活螺平均密度为0.67只/0.11m2,感染性螺密度为0.0019只/0.11m2(1988/1054597),感染率为0.28%(1988/713486)。与2004年比较,人群感染率下降40.0%,急性血吸虫病例数下降33.3%。钉螺面积增加4.0%,活螺平均密度增加68.5%,感染性钉螺密度增加18.8%,钉螺感染率下降36.4%。耕牛感染率上升22.3%。建议重点加强耕牛血吸虫病防治。
二、湖北省血吸虫病3次抽样调查疫情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血吸虫病3次抽样调查疫情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某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2012~2015年日本血吸虫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利用日本血吸虫家系标本分析微卫星的基因分型错误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实验血吸虫一般遗传特征 |
2. 基因分型错误 |
3. 家系分析 |
讨论 |
注 第二部分 我国某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 2012~2015 年日本血吸虫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 方法 |
结果 |
1. 血吸虫基因型个数 |
2. 血吸虫种群遗传多样性 |
3. 血吸虫种群间遗传分化 |
4. 群体遗传结构 |
5. 瓶颈效应 |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国境内野鼠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
(2)基于血清学贝叶斯模型的血吸虫病疫情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3、技术路线 |
4、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META分析与调查的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效能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文献收集与Meta分析 |
2.2 回顾性调查资料分析 |
2.3 灵敏度与特异度 |
3.结果 |
3.1 Meta分析结果 |
3.2 调查结果 |
3.3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结果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构建与验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贝叶斯统计分析 |
2.2 模型验证 |
2.3 敏感性分析 |
3.结果 |
3.1 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先验分布 |
3.2 估算感染率和模型验证 |
3.3 敏感性分析结果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血吸虫病监测点血清库的防治效果评估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结果 |
3.1 ELISA试剂质量控 |
3.2 ELISA检测描述性分析结果 |
3.3 ELISA检测统计分析结果 |
3.4 监测点估算人群感染率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WINBUGS程序 |
三、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南京地区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于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血吸虫病研究概况与防治技术进展 |
1 血吸虫与钉螺 |
1.1 血吸虫的发现及其病原学 |
1.2 血吸虫生活史 |
1.3 吸虫病分布流行 |
1.4 血吸虫传播流行的中间宿主 |
2 血吸虫病防治技术 |
2.1 血吸虫病诊断与预警 |
2.2 血吸虫病治疗研究进展 |
2.3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南京地区钉螺及其尾蚴感染的抽样调查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南京地区人与家畜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抽样调查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在实验小鼠模型的应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在血防“哨鼠”预警上的应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法在鉴别晚血病人上的应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及专着 |
(4)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湖北省省部联防行动防治血吸虫病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
1.1 湖北省联系点概况 |
1.2 传染源综合防治措施实施 |
1.3 防治措施及疫情资料收集和分析 |
1.4 血吸虫病疫情现场调查 |
1.4.1居民感染情况调查 |
1.4.2 家畜感染情况调查 |
1.4.3 螺情调查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009-2013年6个联系点主要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情况 |
2.1.1 农业血防措施 |
2.1.2 水利血防措施 |
2.1.3 林业血防措施 |
2.1.4 卫生血防措施 |
2.1.5 健康教育措施 |
2.2 省部联动联系点疫情变化情况 |
2.3 2013年6个联系点各抽样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 |
2.3.1 居民感染情况 |
2.3.2 家畜感染情况 |
2.3.3 螺情 |
3 讨论 |
(6)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学科建设进展回顾 |
1、课程结构与专业建设 |
2、教材建设 |
3、师资队伍建设 |
4、研究生培养 |
5、科研工作 |
6、学术交流 |
7、小结 |
第二部分 对卫生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会——记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
1、初创时期(1984-1997年) |
2、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 |
3、小结 |
第三部分 建国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回顾 |
1、郭祖超教授的《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 |
2、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卫生统计学相关教材 |
3、卫生部统编教材《卫生统计学》 |
4、改革开放后迄今其他一些教材 |
5、小结 |
第四部分 对医学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
1、第一代人物 |
袁贻瑾 |
许世瑾 |
李光荫 |
薛仲三 |
郭祖超 |
祝绍琪 |
高润泉 |
倪江林 |
郑戈 |
杨纪柯 |
2、第二代人物 |
田凤调 |
杨树勤 |
李天霖 |
张照寰 |
杨建伯 |
周有尚 |
史秉璋 |
丁道芳 |
陆守曾 |
顾杏元 |
金丕焕 |
杜养志 |
王均乐 |
杨瑞璋 |
戴旭东 |
高玉堂 |
王仁安 |
何大卫 |
余松林 |
周燕荣 |
陈启光 |
方积乾 |
苏炳华 |
孙振球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总结 |
1、学科建设 |
2、人才培养 |
3、校际合作 |
4、一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目录 |
中国统计发展简史(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四湖流域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基本概况 |
1.2 四湖流域社会经济基本概况 |
1.3 四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的区域特征 |
1.4 历史概况 |
1.5 流行现状 |
第2章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章 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 调查血吸虫病感染强度 |
3.2 比较耕牛不同年龄感染率 |
3.3 调查动物血吸虫病感染率 |
3.4 调查外来家畜 |
3.5 调查放牧行为 |
3.6 调查野粪 |
3.7 调查人群血吸虫感染率 |
3.8 螺情调查 |
第4章 调查结果 |
4.1 动物血吸虫病感染率 |
4.2 比较不同年龄牛群感染率 |
4.3 牛群血吸虫病感染强度比较 |
4.4 家畜放牧行为调查 |
4.5 外来家畜调查 |
4.6 野粪调查 |
4.7 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 |
4.8 螺情调查 |
4.9 人畜同步查治化疗 |
4.10 开展综合灭螺 |
4.11 改善疫区生产生活环境 |
4.12 提高全民血防意识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影响动物血防的自然因素 |
5.2 |
5.3 影响动物血防的工作因素 |
第6章 对当前农业血防工作的认识与建议 |
6.1 血防工作目标 |
6.2 防治策略 |
6.3 防治措施 |
6.4 对今后农业血防工作的建议 |
6.5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荆州市人畜同步化疗控制血吸虫病疫情12年纵向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 血吸虫病流行状况调查 |
2 血吸虫病防治策略 |
3 防治方法 |
3.1 化疗方法 |
3.1.1 人、畜同步化疗 |
3.1.2 对象治疗 |
3.2 灭螺方法 |
3.3 健康教育 |
4 考核指标 |
4.1 钉螺分布状况调查 |
4.2 人群病情调查 |
4.3 耕牛病情调查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人、畜血吸虫病化疗情况 |
2人、畜感染血吸虫的情况 |
3钉螺面积变化 |
4健康教育 |
讨论 |
(9)IF和ISERROR、MATCH函数在血吸虫病资料对比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经统计, 2006年人群感染率为3.87%, 其中一、二、三、四及五类村依次为12.17%、7.02%、2.45%、0.53%及0.00%。 |
2.2 抽样村疫情分类配对结果 |
3 讨论 |
四、湖北省血吸虫病3次抽样调查疫情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某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2012~2015年日本血吸虫的群体遗传学分析[D]. 高雨蒙. 苏州大学, 2017(04)
- [2]基于血清学贝叶斯模型的血吸虫病疫情评估研究[D]. 王鑫瑶.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017(01)
- [3]南京地区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于血清差异多肽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黄玉政. 扬州大学, 2016(02)
- [4]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5]湖北省省部联防行动防治血吸虫病成效分析[J]. 许静,张险峰,高婧,黄希宝,张利娟,李石柱,曹淳力,祝红庆,余晴,党辉,鲍子平,贾铁武,陈朝,王立英,周晓农,郝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03)
- [6]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D]. 沃红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3(02)
- [7]四湖流域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D]. 刘婷婷. 长江大学, 2012(01)
- [8]荆州市人畜同步化疗控制血吸虫病疫情12年纵向观察[J]. 何亮才,曾巍,王加松,袁梅枝,董娟,付正银.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2)
- [9]IF和ISERROR、MATCH函数在血吸虫病资料对比分析中的应用[J]. 袁梅枝,王加松,董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05)
- [10]荆州市2006年血吸虫病疫情抽样调查[J]. 袁梅枝,王加松,何亮才,彭孝武,董娟,彭玲.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