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当山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秦蒙蒙[1](2021)在《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畅[2](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提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文丽云[3](2021)在《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及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景区导游实务》作为中职学校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规范了景区导游人员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该课程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掌握合格导游员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能独立开展导游服务,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应对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和游客的特殊需求等。问题导向教学法作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本研究在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法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可借鉴优势的基础上,实地通过教师学生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研了两所学校《景区导游实务》问题导向教学法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在实践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法运用的比较频繁,但是在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存在问题设计的灵活性不足、问题解决流程缺乏系统性、教学评价表的设置与景区导游人员的服务标准不符合、学生的课堂有效参与度不高、对问题的总结与延伸不足等问题。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社会互赖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了问题导向教学法各环节的重要性,并最终界定了本文教学法优化之后的教学流程。紧接着根据教学最优化理论,结合学情、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接下来的优化方案设计和优化行动研究奠定基础。针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和优化路径初步设计了优化的方案。本研究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法自主性、循序渐进性、启发引导性、协作性等原则对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进行优化路径的设计。为了全方位检验教学优化路径的有效性,展开了三轮行动研究,针对每轮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根据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结合访谈结果以及学生的测试分数分析发现,优化后的PBL在提问环节更加灵活合理,更符合中职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更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环节更加契合岗位职责要求,能更有效的对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研究证明经过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PBL教学存在的问题。
谈思[4](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陈斯亮[5](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认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聂秀鹏[6](2020)在《滑雪场游客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青冶行滑雪场为例》文中指出滑雪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896年,自1984年开始,我国建成第一家滑雪场之后,滑雪运动开始进入发展时期,各项与滑雪文化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与滑雪运动相关的场地及设施建设也油然而生。在滑雪场中,滑雪场服务中心占据建筑的主要地位,它是滑雪场的运营中心也是为游客提供服务和配套设施的建筑,并集多重功能于一体,同时还是各自滑雪场的形象代表,因此,滑雪场的服务中心设计对滑雪场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已建成的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中,由于国内缺少对滑雪场服务中心的统一设计标准,滑雪场服务中心相关的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滑雪场服务中心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一些相应的问题,例如服务中心缺乏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建筑的功能单一、缺乏本土设计理念;盲目跟风国外雪场模式、缺乏地域性特色与相应设计标准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通过结合寒地建筑,地域性建筑,山地建筑等特点,对总体布局提出适应地域性要求,在功能配置中体现人性化特征,在空间形态上表达出一定的环境特色。探讨建筑适应性方法引导下的滑雪场服务中心的设计策略,总结出由外而内的服务中心设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试图构筑起指导滑雪场服务中心设计的理论框架。本文以建筑和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阅读与归纳分析、案例研究、理论分析、学科交叉研究、实际项目的亲身实践等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建筑适应性引导下的建筑设计要点与方法,将具体方法引用到了作者设计的山东省青冶行滑雪场及其服务中心。使设计方法在山东省青冶行滑雪场服务中心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文章主要关注点如下:首先是对滑雪场研究的整体阐述,解读了服务中心的研究背景即滑雪运动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建筑适应性理念,明确了服务中心对于滑雪场的重要性,确定了设计内容和对象、设计目的和意义、方法与创新点,建立论文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全方位的研究滑雪场服务中心,总结归类国内现有滑雪场服务中心的规模及种类,明确国内滑雪场所需种类,归纳出滑雪场及服务中心的现状与特点,对目前国内正在发展的滑雪场及服务中心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滑雪场服务中心的基本设计要求。然后根据滑雪场服务中心的基本设计要求,对服务中心建筑适应性进行研究,提出滑雪场服务中心设计原则与方法,并将设计方法具体到外部空间设计,建筑形体表现,空间组织结构,界面处理等。最后通过作者设计的山东省青冶行滑雪场服务中心,将服务中心的选址、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和动态空间的设计方法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朱厢炜[8](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董博璇[9](2020)在《基于山岳型道观园林环境特征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初探 ——以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宗教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三大分支中独具魅力的一支。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已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绵延发展了一千八百多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道教文化成为了中国丰富文化洪流中不可或缺的一股浪潮。对道教文化主要载体——道教宫观及园林环境的研究,尤其是与道教本义相辅相成的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的研究,无论是其所深蕴的道家哲学自然观还是传统道观园林环境营造理论与手法,都能为当代传统文化景观的塑造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特征为研究视角,从道教文化及其本源出发,以诸多中国传统山岳型道观园林为研究实例,在对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布局理法、庭院环境和自然环境空间营构手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文化景观营构且尤以宗教文化为特色、山岳为自然环境基底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进行归纳总结。第一,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园基底思想可从道教生态美学观中得到重要启发,“无为”之造园观和天人合一的生态造园境界都是当代文化园林塑造保有更高生命活力的法宝;第二,从文化景观布局理法的角度出发,在相地选址方面应秉持地理环境因子与道教文化精髓共同参与的科学择址观,以“天路历程”线性道教宫观群落布局和打造整体“神山仙境”网状道教宫观群落布局为启发,建构突出文化脉络的立体式群落格局,打造“构园无格”的景观单元布局;第三,要善于运用“以少胜多”“巧妙借用”的庭院景观营构手法塑造朴素自然却内涵深蕴其中的文化景观,将道教宫观园林的造园哲学运用到空间实景中来;第四,通过对“空间单元”重复节奏的把控来掌握整个园林空间布排的节奏,在渐变与突变、拉长与缩短的韵律把控中将传统道观园林空间序列的精髓融糅其中。通过以上讨论以期为当代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郭启辰[10](2020)在《昆明太和宫道教建筑群价值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昆明鸣凤山太和宫,位于昆明市东北6公里近郊,是一座始建于明代初期的道教真武宫观。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因仿照武当山太和宫建造,院落内保留有全国最大的铜殿又称金殿而闻名。昆明鸣凤山太和宫作为全国少有的建有紫金城和金殿的古老的道教真武宫观,成为我国明、清时期道教发展、政治变幻、金属产业发展等史实的重要见证,饱含了多方面的珍贵价值。1982年,太和宫金殿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城包括其内部的金殿得到全面维修和保护,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会址设在太和宫所在的鸣凤山东南麓,并与太和宫相通,会前数年,云南省及昆明市政府先后投资2000万元,全面维修太和宫古建筑群,更换腐朽的建筑构件,重新油漆彩画,修补贴金,使昆明太和宫重新焕发光彩。世园会后,由于缺乏资金,昆明太和宫不得不引入大量低端业态,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涵盖面积太小,太和宫多半历史建筑由于修缮资金缺乏未得到妥善的维护和管理,长期以来,昆明太和宫重要建筑轴线盘踞着大量低端业态,历史建筑岌岌可危,呈现出低迷的面貌。2017年,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受昆明方面委托对太和宫进行全方位考察研究以制定新的保护规划与展示利用方案,此次保护规划制定放眼于太和宫建筑群全部建筑,挖掘昆明太和宫承载的重要价值,并针对各价值载体提出有效的保护利用措施,力求使太和宫其它重要建筑得到与紫金城、金殿同等程度的保护,使太和宫蕴含的价值得到充分阐释,同时,也希望借助此项目成果在2019年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中将除紫金城及金殿的十余座明、清时代建筑作为增补项目划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基于对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历史源流、空间布局序列、道教建筑的象征意义的研究,充分挖掘昆明太和宫在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各方面的价值,明确其价值载体,针对这些价值载体提出保护原则、措施及展示方式,为昆明鸣凤山太和宫未来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也为其它同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二、旅游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当山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当山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2)《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
第一节 画舫录记 |
一、李斗生平 |
二、行旅历程 |
三、文心会友 |
第二节 历史背景 |
一、城池水系 |
二、盐商富庶 |
三、文化繁荣 |
四、天子南巡 |
五、社会风尚 |
六、方志编修 |
第三节 文献述考 |
一、版本辑要 |
二、版本考订 |
三、辑录实例 |
四、佐证考辩 |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
第一节 “舫”的解字 |
一、“水”与“舟”的哲学 |
二、“方”“舟”解字 |
三、“舫”的象形会意 |
第二节 “舫”的由变 |
一、从“并木”到“并舟” |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
三、“舫”的内涵转变 |
第三节 画舫遗存 |
一、实物遗存 |
二、图像遗存 |
第四节 外籍载录 |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
二、中外游船比较 |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
第一节 扬州“舫”源 |
一、驳船改造 |
二、当地制造 |
三、域外引进 |
第二节 名号牌匾 |
一、画舫雅称 |
二、画舫舫扁 |
第三节 功能种类 |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
九、龙船与龙船市 |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
十一、书画船 |
第四节 画舫形制 |
一、画舫之“形” |
二、画舫之“饰” |
三、画舫之“具” |
第五节 画舫游路 |
一、城门水关 |
二、画舫码头 |
三、景点聚集 |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
第一节 李斗游记 |
一、江园七夕夜游 |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
第二节 游事雅趣 |
一、画舫礼仪 |
二、画舫娱乐 |
三、游事服务 |
第三节 画舫交游 |
一、诗会雅集 |
二、湖上交游 |
三、湖上叫化 |
第四节 画舫泛游 |
一、西湖舟游 |
二、秦淮画舫 |
三、苏州画舫 |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
第一节 画舫“市” |
一、“市”“会”习俗 |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
三、百业竞驰 |
第二节 陆上画舫 |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
二、从舫居到舫屋 |
三、别致陆地游 |
第三节 奢靡之游 |
一、清扬之“奢” |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
三、游宴奢靡 |
第四节 画舫禁游 |
第五节 画舫游衰 |
结语 |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 |
2.传统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
3.对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优化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有益尝试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二、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PBL |
2.《景区导游实务》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社会互赖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4.教学最优化理论 |
三、《景区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学现状调查 |
1.调查问卷、访谈设计 |
2.调研结果分析 |
(二)PBL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问题设计灵活性不足 |
2.问题解决流程缺乏系统性 |
3.教学评价表的内容设计与景区导游服务标准不符合 |
4.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不高 |
5.教师对问题总结与拓展引导不足 |
(三)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1.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
2.PBL在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明显 |
3.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 |
(四)《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PBL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1.师生对PBL教学的接受度较高,且具有优化PBL的愿望 |
2.教师具有较高的提问素养 |
3.《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内容适合PBL教学 |
4.学校能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 |
四、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方案设计 |
(一)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优化设计的原则及依据 |
1.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的原则 |
2.以教学目标和岗位职责要求为依托,坚持协作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
(二)PBL的教学流程设计 |
(三)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路径 |
1.课前环节 |
2.课中环节 |
3.课后环节 |
五、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教学优化实践 |
(一)教学优化行动研究方案 |
1.优化目的 |
2.实践对象 |
3.行动研究课程内容分析 |
4.实践步骤与效果评价 |
5.行动研究方案整体思路图 |
(二)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
1.第一轮行动研究 |
2.第二轮行动研究 |
3.第三轮行动研究 |
4.实践效果分析 |
(三)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学生成绩结果分析 |
3.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
4.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六、研究结果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PBL优化路径总结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1.研究反思 |
2.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山地旅游 |
二、山地景区 |
三、旅游转型发展 |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系统协同论 |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
一、指标的筛选 |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
三、指标评价方法 |
四、评价模型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
一、景区概况 |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
一、旅游转型方式 |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6)滑雪场游客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青冶行滑雪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滑雪运动的兴起 |
1.1.2 滑雪场服务中心建设的兴起 |
1.1.3 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在滑雪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滑雪场服务中心 |
1.2.2 建筑适应性 |
1.2.3 地域性建筑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概况 |
1.3.1 滑雪场服务中心研究 |
1.3.2 建筑适应性的研究 |
1.4 研究的范围与对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本文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滑雪场服务中心设计现状分析 |
2.1 滑雪场服务中心分类 |
2.1.1 按场地规模分类 |
2.1.2 按雪场种类分类 |
2.1.3 按空间组合分类 |
2.2 滑雪场服务中心的特点 |
2.2.1 自然因素影响大 |
2.2.2 地域文化差异大 |
2.2.3 工程难度较大 |
2.3 山东省滑雪产业发展现状 |
2.3.1 滑雪场数量及分布 |
2.3.2 滑雪场建设规模 |
2.3.3 滑雪场的配套和服务设施 |
2.3.4 滑雪者人次及分布 |
2.4 滑雪场服务中心现状存在的问题 |
2.4.1 功能设施单一 |
2.4.2 缺少配套的特色项目 |
2.4.3 规划的模式不健全 |
2.4.4 运营理念缺乏创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雪场服务中心规划布局与设计适应性研究 |
3.1 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的选址研究 |
3.1.1 影响因素 |
3.1.2 选址方法 |
3.1.3 选址分类 |
3.2 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适应性设计的原则 |
3.2.1 整体性原则 |
3.2.2 动态性原则 |
3.2.3 适宜性原则 |
3.3 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 |
3.3.1 规划适宜性设计 |
3.3.2 功能适宜性设计 |
3.3.3 形式适宜性设计 |
3.4 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的空间形态研究 |
3.4.1 外部空间设计 |
3.4.2 建筑形体表现 |
3.4.3 空间组织结构 |
3.4.4 界面处理 |
3.4.5 肌理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钢城区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适应性设计实证研究 |
4.1 地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因素 |
4.1.2 地形地貌因素 |
4.1.3 人为环境因素 |
4.2 济南市钢城区滑雪场服务中心规划布局设计 |
4.2.1 设计规模 |
4.2.2 交通组织 |
4.2.3 可达性设计 |
4.2.4 规划布局 |
4.3 济南市钢城区滑雪场服务中心建筑形态设计 |
4.3.1 契合滑雪文化精神的体现 |
4.3.2 呼应建筑群的整体效应 |
4.3.3 尊重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 |
4.3.4 把握建筑元素的多元取向 |
4.4 济南市钢城区滑雪场服务中心多元化动态空间设计 |
4.4.1 合理配置综合性与专业性滑雪服务建筑 |
4.4.2 多元化动态空间布置 |
4.4.3 满足大型赛事的滑雪设施数量及布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9)基于山岳型道观园林环境特征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初探 ——以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1.2.1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哲学自然观 |
1.2.2 传承传统寺观园林环境营造理论与手法 |
1.2.3 促进罗浮山道教文化主题旅游产业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山岳型风景名胜研究 |
1.3.2 道教及道教文化研究 |
1.3.3 道教宫观及道观园林环境研究 |
1.3.4 罗浮山与道教渊源研究 |
1.3.5 文化景观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道教及道观园林环境概述 |
2.1 道教概述 |
2.1.1 道教的发展、道派和主要思想 |
2.2 道教宫观概述 |
2.2.1 道教宫观的产生与发展 |
2.2.2 道教宫观的功能及特点 |
2.2.3 道教宫观的营构思想 |
2.2.4 道教宫观的文化 |
2.3 道观园林环境概述 |
2.3.1 宗教园林环境特点 |
2.3.2 道教思想与道观园林艺术 |
3 山岳型道教宫观园林 |
3.1 道教思想与山岳景观 |
3.1.1 山岳景观对道教的影响 |
3.1.2 道教思想对山岳景观的影响 |
3.2 山岳型道教宫观布局理法分析 |
3.2.1 山岳型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
3.2.2 山岳型道教宫观的布局特色 |
4 山岳型道教宫观自然环境空间营构 |
4.1 引导空间 |
4.1.1 引导空间的功能作用 |
4.1.2 引导空间营构 |
4.1.3 引导空间的结构体系 |
4.2 宫观周围自然环境空间园林化 |
4.2.1 地貌景观因借与经营 |
4.2.2 建筑设施营建与点染 |
4.2.3 水系景观组织与经营 |
4.2.4 植被景观保护与重塑 |
4.3 小结 |
5 山岳型道教宫观庭院环境营构 |
5.1 庭院空间构成与类型 |
5.1.1 中庭 |
5.1.2 天井 |
5.1.3 后院 |
5.2 台层处理 |
5.2.1 垂直式立面 |
5.2.2 阶梯式立面 |
5.3 庭院植物配置 |
5.3.1 植物选择 |
5.3.2 栽植形式 |
5.3.3 配置方式 |
5.4 水系组织 |
5.4.1 自然泉池的园林化 |
5.4.2 雨水设施的景观化 |
5.5 小结 |
6 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 |
6.1 道教生态美学观引领的营园思想基底 |
6.2 山岳型道观布局理法启发下的文化景观理法 |
6.2.1 地理环境因子和道教文化共同参与的科学择址观 |
6.2.2 突出文化脉络的立体式群落格局 |
6.2.3 “构园无格”的景观单元布局 |
6.3 “以少胜多”“巧借妙用”的庭院景观营构手法 |
6.3.1 营造朴素自然的庭院园林 |
6.3.2 巧借妙用的造园手法 |
6.4 “单元重复”的自然环境空间营构节奏 |
6.5 相关案例分析 |
6.5.1 “天路历程”之武当山道教宫观 |
6.5.2 散点式布局之青城山道观 |
6.5.3 泰山“开篇”王母池 |
6.5.4 “巧于因借”斗母宫 |
6.5.5 抱朴道院园林意境营造 |
6.6 小结 |
7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
7.1 项目背景 |
7.1.1 区位分析 |
7.1.2 场地范围及用地性质 |
7.1.3 上位规划解读 |
7.1.4 自然条件分析 |
7.1.5 人文背景分析 |
7.2 场地现状分析 |
7.2.1 场地及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7.2.2 山水格局分析 |
7.2.3 交通条件分析 |
7.2.4 地形条件分析 |
7.2.5 植被条件分析 |
7.2.6 场地及周边建筑分析 |
7.3 设计依据与原则 |
7.3.1 设计依据 |
7.3.2 设计原则 |
7.4 设计目标与策略 |
7.4.1 目标定位 |
7.4.2 设计策略 |
7.5 总体设计 |
7.5.1 景观营造策略 |
7.5.2 概念与结构 |
7.5.3 功能分区与节点 |
7.6 专项设计 |
7.6.1 植物专项 |
7.6.2 道路交通 |
7.6.3 游线设计 |
7.6.4 竖向设计 |
7.6.5 服务设施 |
7.6.6 照明系统 |
7.6.7 标识系统 |
7.6.8 铺装设计 |
7.6.9 建筑及小品造型设计 |
7.6.10 技术经济指标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10)昆明太和宫道教建筑群价值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文章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兴建背景及其格局演变 |
2.1 昆明太和宫兴建背景 |
2.1.1 明代初期昆明的真武信仰 |
2.1.2 双重神话依据造就的昆明相度山 |
2.2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的格局演变 |
2.2.1 昆明太和宫的初建 |
2.2.2 明初昆明太和宫的布局 |
2.2.3 明末昆明太和宫的变化 |
2.2.4 清初金殿的重铸和其他建筑的修缮 |
2.2.5 晚清时期昆明太和宫格局的变化 |
2.2.6 晚清民国时期昆明太和宫的变化 |
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金殿名胜区”的涅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现状 |
3.1 整体布局 |
3.2 空间序列 |
3.2.1 起始空间及文物现状 |
3.2.2 前导空间及文物现状 |
3.2.3 核心空间及文物现状 |
3.2.4 附属宫观及文物现状 |
第四章 比较研究 |
4.1 昆明太和宫与武当山太和宫的比较 |
4.1.1 选址和布局 |
4.1.2 前导空间 |
4.1.3 紫金城 |
4.1.4 金殿 |
4.1.5 保护与利用 |
4.2 昆明太和宫与白云山庙的比较 |
4.2.1 天门建筑 |
4.2.2 真武殿 |
4.2.3 三官殿 |
4.3 昆明太和宫与青城山的比较 |
4.3.1 青城山在协调自然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关系的举措 |
4.3.2 昆明太和宫在展示自然优势上的举措 |
第五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的价值 |
5.1 明清金属建筑建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
5.2 明清道教建筑布局及建筑单体象征手法的集中体现 |
5.3 明清以来道教文化多元化的集中体现 |
5.4 明代以来道教在昆明的传播及本土化的见证 |
5.5 明代以来云南政治变幻的历史见证 |
5.6 展示昆明文化的绝佳场所 |
5.7 新时代的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的价值载体 |
6.1 物质文化遗产 |
6.1.1 历史空间布局和周边自然环境 |
6.1.2 建筑单体 |
6.1.3 可移动文物 |
6.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七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保护及展示利用 |
7.1 保护原则 |
7.1.1 不改变原状 |
7.1.2 真实性 |
7.1.3 完整性 |
7.1.4 最低限度干预 |
7.1.5 保护文化传统 |
7.2 昆明太和宫的保护 |
7.2.1 与昆明城市相结合的综合保护 |
7.2.2 基于五大保护原则对文物价值载体的保护 |
7.3 昆明太和宫的展示利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旅游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当山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研究[D]. 秦蒙蒙.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2]《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3]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及实践研究[D]. 文丽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滑雪场游客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青冶行滑雪场为例[D]. 聂秀鹏.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山岳型道观园林环境特征的传统山岳型文化景观营造初探 ——以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南入口文化主题公园为例[D]. 董博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昆明太和宫道教建筑群价值与保护研究[D]. 郭启辰.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