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拉祜族发展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何佳,马敏睿[1](2021)在《拉祜族人生仪礼音乐研究》文中认为拉祜族是云南省15个特有民族之一,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及美国等国家,国内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和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及红河州金平县,有"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3个分支,不同分支的社会历史、经济形态、语言使用和风俗习惯基本一致。拉祜族社会个体一生有"三礼",其中婚礼标志着社会个体身份角色的转变,也是拉祜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继承途径之一。婚礼音乐作为婚礼仪式的具象化表达,是拉祜民族音乐的重要艺术符号,对探求云南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有着珍贵意义。
陈晔[2](2021)在《云南澜沧县拉祜族代表性民间舞蹈“芦笙舞”组合编排与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拉祜族作为活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拉祜族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拉祜族民族民间舞蹈中,最为知名也最能体现出拉祜族民族特征的是芦笙舞。芦笙舞边吹边跳的表现形式,将拉祜族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专业角度而言,芦笙舞对舞者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舞蹈动作较为繁复,部分动作需要较高的舞蹈技巧,从中可以反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有鉴于此,本文对芦笙舞展开了研究分析,对芦笙舞所展现出的拉祜族风貌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归纳以及剖析,从中选取出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元素动作,重新进行编排并开展教学实践。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分别为导论、正文以及结语。首先是导论部分,该部分详细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价值以及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其次是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可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对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进行大体的介绍,如该地区芦笙舞的形成、发展、类别等。二是根据笔者到田间村落进行现场调研而获得的第一手数据信息,使用元素提取法从已获悉的芦笙舞舞蹈动作中进行归纳整理,再运用专业的编舞技法对动作进行重新整合,编排出一整套可用于芦笙舞教学实践的舞蹈。最后是结语部分,本文借鉴了目前学术界一致认可的研究成果,对拉祜族芦笙舞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并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本研究在深度以及广度上均有着较大的拓展空间,但是本文以芦笙舞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内容,促进了以芦笙舞为代表的拉祜族文化的发展。
刘思思[3](2020)在《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插画创作与应用》文中提出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是古老的少数民族拉祜族口耳相传下来的,群众基础深厚。主要在宗教活动中,传统节庆时或着农闲期间诵唱,是维系这个古老民族精神生活的纽带所在。《牡帕密帕》讲述了从宇宙混沌开始,天神厄萨造天造地,造物造人及人类最初始阶段的生产生活状态。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将《牡帕密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流传极广的创世史诗,它是集拉祜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于一体的拉祜族文化“百科全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学作品,后继乏人,濒临失传。通过当地调研可知,导致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濒危的主要原因是: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传承形式单一,主要靠口传心授,有限的传承方式和传承范围限制了《牡帕密帕》的传承和推广;其次,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牡帕密帕》的文化空间不断缩小,缺乏优良的传播和培育土壤。由此可见,传统的传承方式是《牡帕密帕》的传承基础,是其传承的根本保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传承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尽量保留原有传统的传承方式,并探索文本资料传承、影像资料传承、媒体传承等新的传承方式,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其文化艺术审美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全体人民,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承传播,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牡帕密帕》的保护和传承。本课题以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插画创作与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探索《牡帕密帕》的故事内涵,挖掘《牡帕密帕》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精髓。以插画艺术作为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表现方式,是民族文化与艺术融合、创新的体现,顺应了现代背景下民族文化价值紧密联系艺术价值去发展和传承的新趋势,既再次展现了拉祜族传统文化,又可以因此选择多元化的传播载体,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了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段聪雪[4](2019)在《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拉祜族属氐羌民族,历史文化深厚,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其民间舞蹈艺术便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舞蹈的产生与演变都是拉祜族文化的凝结与表现,直接反映着着拉祜族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具有拉祜族标志性的文化特征。历史上,拉祜族曾是狩猎民族、迁徙民族,也是典型的山地民族,环境闭塞、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漫长的自主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其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舞蹈风格原始古朴、舞蹈艺术种类繁多的现象。因此,拉祜族舞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拉祜族舞蹈中两大代表性的舞蹈“芦笙舞”和“摆舞”已被例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舞蹈艺术种类也在积极挖掘与申报,拉祜族民间舞蹈艺术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普洱市下辖县分布着较多的拉祜族,拉祜族舞蹈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澜沧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分布有拉祜纳、拉祜西以及普洱地区分布着拉祜族苦聪等支系。因此,本文选择普洱进行区域性研究,是拉祜族特色舞蹈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当代以来,拉祜族舞蹈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必然。因此,本论文主要是在历史嬗变的大背景下探索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运用史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各种文史资料的佐证,概述普洱拉祜族的民族历史背景、舞蹈历史渊源及民族舞蹈等,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产生与发展的人文环境;其次,将拉祜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分三个标志性的时间段作考察,分析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三,历史的多样性使拉祜族舞蹈以多种态势演进,多方面研究其民间舞蹈在历史洪流下的具体变迁表现,以探索拉祜族舞蹈变迁发展的主要原因与规律;第四,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对其进行横、纵向的比较后得出其变迁发展的具体原因和规律,并对提升和把握拉祜族舞蹈在当代社会的走向,提出学术性见解和思考。
黄沁[5](2018)在《澜沧县老达保国家级非遗名录下的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老达保寨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2人,其具有深厚的民间舞蹈根基。老达保寨共有芦笙舞(汉语拼音:gǎkèv)、摆舞(汉语拼音:bōdīv)两种拉祜族民间舞蹈形式,全村无论男女老少均会舞蹈,代代相传。老达保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来拜访考察学习,但至今却几乎没有对老达保寨的民间舞作较为系统的研究。老达保寨作为澜沧县推介拉祜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其民间舞以不同的形式逐渐走进公众的眼帘。笔者在参考大量的相关学术文献以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并结合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分别从四个主体部分对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的传承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阐述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生存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环境,分别概述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的文化背景及其传统的传承方式;第二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分析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的传承方式现状;第三部分,剖析拉祜族民间舞的价值和对其意义的重视,结合现状,分析对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通过对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传承方式的个案研究,探讨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的正确走向。结合现状并根据以上调查分析,针对拉祜族民间舞的传承方式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卫玮[6](2018)在《文化变迁中的拉祜族摆舞艺术功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全球化也席卷而来。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已然形成不逆之势的当下,包括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内的地区性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凝结,反映了文化、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凝聚着同一群体文化心理积淀的民间舞蹈艺术,它植根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之中,并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而班利村的摆舞正是拉祜族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乡班利村有着“摆舞之乡”的称号,故成为本论文的田野点。拉祜族共有“芦笙舞”“摆舞”和“跳歌”三大民间舞蹈样式。其中,摆舞因其欢快活泼的节奏、富于变化的动作,成为拉祜族人民尤其是拉祜族青年群体最喜欢的舞蹈样式之一,本文就以班利村的拉祜族摆舞作为研究主体,试图在文化变迁的视域中对其做出梳理。舞蹈是一种以人体为载体的社会文化形态及艺术领域里最早产生的一个艺术门类。同时,由于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征系统,具有先锋性和前瞻性,所以本文对于摆舞艺术的研究不仅仅只是对于其本身艺术特色的研究,而是首先对拉祜族及其拉祜族民间舞蹈做出简要概述,并针对班利村摆舞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拉祜族摆舞在审美认知和审美娱乐两大艺术功能入手,对摆舞的留存和变迁进行研究,探索摆舞对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和发展国家文化策略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出摆舞活态化发展建议。
李梅子[7](2018)在《移情于物—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再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云南少数民族拉祜族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移情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提炼拉祜族核心文化,运用于拉祜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当中。移情视角下的文创设计研究与实践,旨在丰富产品的用户体验层次,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一种方向。在方法研究层面,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拉祜族文化及移情设计理论相关文献;然后,采用田野调查法的整体获悉、参与观察、主位深入三步骤与移情设计的产生、沉浸、联系、撤离四阶段相结合,达到获取文化特征的目的,其中匹配使用的移情方法包括了文化探针、影像法、焦点小组、融入体验和移情观察;最后,使用移情设计方法的情景体验地图,获取了用户在文化体验中的行为和态度信息。在理论研究层面,文章构建了文化创意产品移情设计框架及设计流程,即:通过设计师移情于拉祜族文化,获取拉祜文化特征(包括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特征),以及移情于用户对拉祜文化的认知广度与认知深度,将文化特征转化为设计特征,达到通过产品设计(视觉形式、功能形式、思想内涵)有效传达拉祜文化特征的目的。在实践研究层面,包括田野调查和设计实践。田野调研从文化主体、文化传承人、文化管理者及文化探访者的角度移情,获得文化特征,文化认知,以及文化态度。文章中从横纵两个层面阐述了文化体验的构成,即:纵向产品使用体验(视觉形式-功能形式-思想内涵)和基于时间轴(探访前-中-后)的横向的多个产品的综合体验,并完成了设计客观条件分析、文化特征提取、文化特征传达,使文创产品从视觉形式、功能用途、内涵精神三方面契合最终用户的需求。文章构建了文创产品移情设计体系,剖析了文创产品的情感体验层次,开展了拉祜族文创产品设计。文章认为文化体验不应局限于产品,应同时考虑文创产品使用过程及接触产品的前后阶段,匹配用户的认知和行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验,从而提升文创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行为中。
丁相明[8](2018)在《拉祜族民歌及其音乐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拉祜族集居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拉祜族民歌涵盖着文化和历史、文学和艺术、宗教和娱乐、传承和教育,以及内心的情感。同时,拉祜族灿烂的音乐文化,保留了许多的原始元素,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所在,是不可替代和复制的民族文化瑰宝。
于贵敏[9](2016)在《拉祜族民间动物故事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南部,主要生活在澜沧江两岸的普洱市和临沧市。拉祜族在漫长曲折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文学作品,瑰丽磅礴的神话传说、宏阔厚重的迁徙史诗、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热情洋溢的民间歌谣等,这些文学作品大都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在讲述和传唱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拉祜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山地为主,在拉祜族聚居的崇山峻岭、茂林深处,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丰富繁多的动物资源成为拉祜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动物也因此成为拉祜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祜族璀璨多彩的民间文学作品中,以动物为主体的民间故事俯拾皆是,集中体现了拉祜族与动物之间休戚相关的关系。对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研究是探索拉祜族多姿文化和深刻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文章主要运用叙事学、民间文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和方法,对拉祜族一百二十多篇动物故事进行叙事学分析,具体运用的理论主要有普罗普的“叙事功能”理论、托多洛夫的“叙事句法”理论和布雷蒙的“序列”理论等。文章归纳了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类型,归纳了最具拉祜族民族特色、最具典型意义的三类叙事主题,剖析了拉祜族动物故事的表层结构,即故事情节的安排和情节之间的联结规律,并对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形象进行解读和分析。全文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主要根据动物故事内容对其进行分类,为叙事特征的分析厘清思路。对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分类主要依托文本的叙事内容,在借鉴动物类型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又兼具拉祜族特色的故事类型。第二部分,对动物故事的叙事主题进行解读,分别就拉祜族动物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主题、报恩主题和伦理主题的叙事模式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第三部分,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对拉祜族的动物故事展开分析,主要借鉴国内外民间故事叙事研究的理论成果,依据动物故事中序列的发展方向以及故事线索展开分析。第四部分,依据叙事的感情色彩对动物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分类,探求拉祜族对不同动物形象所倾注的情感趋向,以及对这些动物形象感情色彩变化的缘由,并探讨了拉祜族动物形象所具有的多样化和类型化的特点。最后,对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特征进行总结,探究拉祜族民间动物故事在拉祜族民间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并对拉祜族民间动物故事的文化内蕴与社会功能进行概括和总结。文章通过对拉祜族民间动物故事的叙事学解读,拓展和丰富了拉祜族民间动物故事的研究视角;通过对拉祜族动物故事的研究,加深了对拉祜族文化生态系统的了解,更深层次地把握其民族文化心理和伦理价值取向;通过对拉祜族动物故事的研究,开掘了拉祜族动物故事在形成和巩固拉祜族民间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民众的审美取向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张玥[10](2015)在《拉祜族厄莎信仰研究 ——以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厄莎信仰作为拉祜人的原生信仰,其信仰行为作为惯习或显或隐地充溢于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在对新年庆典、叫魂驱鬼保福以及新建fuq庙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可初步看到厄莎信仰作为行为实践在大塘子村人民俗生活中的存在状态。他们既通过全寨集体性的年节活动与厄莎相遇、获得回归与净化,也通过即时性地向厄莎求助维持生活的平稳进行。作为非反思的惯习与日常行为,信仰厄莎即使为当地人所感,也难以被他们抽离出生活进行专项性的分析思考。但这种“应当如此”的感觉如此之强,以至于他们对如何实践最为稳妥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fuq庙的重建就是这一坚持的结果。关于“厄莎是谁”,对于当地人与他者,厄莎分别是不被分析的和被分析的。不被分析的厄莎以可见与不可见混融的形态存在于不同文化持有者与不同层面之中;被分析的厄莎则因为他者的分析有了种种引申。他是无微不至的父亲、两性合一的至上神并象征自性原型。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双方交互重心从当地人向他者的转移,其中神话文本是分析的起点;这也是当地人与他者的整体性与交互式的实践,为我们自我反思并更好地理解厄莎提供机会。至于“厄莎信仰是什么”,它作为非反思的存在充溢于大塘子村人民俗生活实践之中,保障生活顺利进行;它维系关系、指引秩序,这往往通过“纳入整体”的方式进行,是它的自我调整与对外实践:信仰厄莎也是内在心理实践,是当地人的先验共识,暗含对自性的追求。这些共同为厄莎信仰“在之中”的存在方式提供可能。厄莎信仰以此方式存在于大塘子村人的生活之中,由于与他者的交互对话作出种种适应与回应。随着对信仰中信的过程的强调,在生活实践中理解信仰越来越为人们重视,信仰本身成了一种实践过程,当地人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对于调查者来说,调查与着作本身就是一个实践与再实践的过程,是自我理解、建构和书写的一部分,也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其中暗含了出于各自目的与背景的选择与呈现,这就导致了不同归类与划分。因此最后呈现的,往往是双方互动实践的结果。同时,双方的互动实践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他者的各种观点实为不同阶段的产物,其是否适度、对当地人的影响是什么,这又需要即时或历时地回到当地人的生活实践中得出。
二、浅论拉祜族发展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拉祜族发展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拉祜族人生仪礼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概念辨析:人生仪礼音乐 |
■拉祜族婚礼音乐文化内涵 |
(一)串婚 |
(二)订婚 |
3.结婚 |
■拉祜族人生仪礼音乐的多重功能 |
(一)“艺术”与“文化”的双重互动 |
1.审美认知功能 |
2.审美教育功能 |
3.审美娱乐功能 |
(二)不同区域族群认同的建构 |
(三)现代区域文化产业建构发展 |
■余论:仪礼音乐的创新发展 |
(2)云南澜沧县拉祜族代表性民间舞蹈“芦笙舞”组合编排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概述 |
(一)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源起 |
(二)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的分类 |
(三)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的特征分析 |
二、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教学组合编排 |
(一)《欢庆舞代表性教学组合》 |
(二)《斑鸠捡谷子代表性教学组合》 |
三、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教学组合实践探析 |
(一)课堂教学实践 |
(二)组合训练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汇总 |
(3)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插画创作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项目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 课题创新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
2.1 《牡帕密帕》的起源与概况 |
2.1.1 《牡帕密帕》的起源与信仰 |
2.1.2 《牡帕密帕》的概况 |
2.2 《牡帕密帕》的文化内涵 |
2.2.1 哲学价值 |
2.2.2 音乐价值 |
2.2.3 文学价值 |
第三章 创世史诗题材插画创作的艺术价值 |
3.1 创世史诗的类型和特征 |
3.1.1 创世史诗的概念 |
3.1.2 创世史诗的特征 |
3.2 插画艺术概述 |
3.2.1 插画的定义 |
3.2.2 插画的艺术特征 |
3.2.3 插画的风格形式 |
3.3 创世史诗题材与插画结合的艺术价值 |
3.3.1 创世史诗题材插画的艺术特征 |
3.3.2 创世史诗与插画结合的意义 |
第四章 《牡帕密帕》的插画创作理念 |
4.1 插画作品《牡帕密帕》故事情节的甄选 |
4.2 插画作品《牡帕密帕》的创作情感探索 |
4.2.1 《牡帕密帕》故事中的“神”性 |
4.2.2 《牡帕密帕》故事中动植物的“灵”性 |
4.2.3 《牡帕密帕》故事中“人的特性” |
4.3 拉祜族民族文化在《牡帕密帕》插画创作中的应用 |
4.3.1 拉祜族传统图形在《牡帕密帕》插画创作中的应用 |
4.3.2 拉祜族传统色彩在《牡帕密帕》插画创作中的应用 |
4.4 《牡帕密帕》的插画创作手法探索 |
4.5 《牡帕密帕》插画作品呈现方式 |
第五章 插画《牡帕密帕》创作实践 |
5.1 造天造地 |
5.1.1 厄萨在混沌宇宙 |
5.1.2 造天造地 |
5.1.3 造太阳月亮 |
5.1.4 划分月份、造云彩星辰 |
5.2 造物造人 |
5.2.1 挖塘开渠 |
5.2.2 划分季节,花开果硕 |
5.2.3 百兽语百鸟歌 |
5.2.4 葫芦长大 |
5.2.5 葫芦滚丢 |
5.2.6 螃蟹找到葫芦 |
5.2.7 老鼠、米雀啄葫芦 |
5.3 生活下去 |
5.3.1 扎迪和娜笛结婚 |
5.3.2 第一代人 |
5.3.3 取名 |
5.3.4 打猎 |
5.3.5 种谷子 |
第六章 插画《牡帕密帕》的应用设计探索 |
6.1 绘本 |
6.2 日常生活用品 |
6.2.1 马克杯、保温杯 |
6.2.2 手机壳、充电宝 |
6.2.3 钱包、公交卡袋 |
6.2.4 行李箱 |
6.3 学习用品 |
6.3.1 笔袋、书签和书包 |
6.3.2 拼图 |
6.4 服饰配饰 |
6.4.1 短袖T恤 |
6.4.2 丝巾、眼罩 |
6.5 民宿民居涂鸦墙绘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设计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普洱拉祜族及其民间舞蹈概述 |
(一)普洱拉祜族的历史背景 |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历史源流 |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发展轨迹 |
(一)新中国建立前产生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
(二)新中国建立50年曲折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
(三)21世纪当代社会下繁荣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
三、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表现 |
(一)从艺术特征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
(二)从宗教文化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
(三)从传承发展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
四、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的思考 |
(一)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的原因与规律 |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澜沧县老达保国家级非遗名录下的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澜沧县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文化概述 |
(一)澜沧县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的历史起源 |
(二)澜沧县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的文化内涵 |
(三)澜沧县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的生存空间 |
(四)澜沧县老达保拉祜族民间舞的传统传承方式 |
二、非遗保护语境下的拉祜族民间舞传承方式现状 |
(一)传统的延续——家族传承 |
(二)政府的引导——推广培训 |
(三)学校的传播——文化建设 |
(四)舞台的展演——艺术实践 |
三、非遗保护语境下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的影响因素解析 |
(一)拉祜族民间舞的价值和对意义的重视 |
(二)多方力量对拉祜族民间舞的积极参与 |
(三)拉祜族民间舞发展中农民的双重身份 |
(四)外来因素对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的影响 |
四、对于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的若干思考 |
(一)紧密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发挥文化农庄优势 |
(二)增强民俗活动对拉祜族民间舞的传承力度 |
(三)对民间传承体系的可持续性建设学术探讨 |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拉祜族民间舞资料数据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文化变迁中的拉祜族摆舞艺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拉祜族文化相关研究 |
(二)拉祜族摆舞相关研究 |
(三)艺术功能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预期结果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级预期结果 |
第一章 班利村摆舞概述 |
一、拉祜族及班利村概况 |
二、拉祜族民间舞蹈概述 |
第二章 班利村摆舞内容及其艺术特征 |
一、班利村摆舞的具体内容 |
二、班利村摆舞的艺术特征 |
(一)班利村摆舞的韵律性 |
(二)班利村摆舞的象征性 |
第三章 班利村摆舞的现状 |
一、班利村摆舞的变迁 |
二、班利村摆舞的留存 |
第四章 拉祜族摆舞艺术功能及意义 |
一、拉祜族摆舞的艺术功能 |
(一)拉祜族摆舞的认知功能 |
(二)拉祜族摆舞的娱乐功能 |
二、拉祜族摆舞艺术功能的意义 |
(一)凝聚民族的向心力 |
(二)发展国家文化战略 |
第五章 拉祜族摆舞的活态传承 |
一、国家在场的推动 |
二、艺术教育的支撑 |
三、文化自觉的弘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移情于物—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2 拉祜族文化 |
2.1 拉祜族概述 |
2.2 拉祜族文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拉祜族文化的设计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移情与移情设计 |
3.1 移情及移情设计概述 |
3.2 移情设计的工具方法及体系 |
3.3 移情设计的应用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体系构建 |
4.1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的必要性 |
4.2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原则 |
4.3 文创产品移情设计框架 |
4.4 移情设计方法的选择 |
4.5 拉祜族文创产品移情研究及设计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移情方法的拉祜族文化田野调研 |
5.1 第一次田野调研 |
5.2 第二次田野调研 |
5.3 田野调研结果整合 |
5.4 本章小结 |
6 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设计实践 |
6.1 设计客观条件分析 |
6.2 文化特征提取 |
6.3 文化特征传达 |
6.4 拉祜族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拉祜族民歌及其音乐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拉祜族历史文化 |
二、拉祜族民歌概要 |
三、拉祜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
(9)拉祜族民间动物故事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探索 |
(一)研究综述 |
(二)理论视角与方法 |
(三)主要内容、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类型 |
一、以动物为主体的故事 |
(一)解释型动物故事 |
(二)教化型动物故事 |
二、人与动物的故事 |
(一)辅助型的动物故事 |
(二)祸害型的动物故事 |
第二章 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主题 |
一、“英雄”主题 |
(一)“英雄”主题的叙事模式 |
(二)“英雄”形象的文化内涵 |
二、报恩主题 |
(一)报恩主题的叙事模式 |
(二)报恩主题的文化内涵 |
三、伦理主题 |
(一)伦理主题的叙事模式 |
(二)伦理主题的价值取向 |
第三章 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结构 |
一、叙事结构之“发展的可能” |
(一)结局改善的叙事结构 |
(二)结局恶化的叙事结构 |
(三)结局不明的叙事结构 |
二、叙事结构之“发展的线索” |
(一)单线推进的叙事结构 |
(二)双线合股的叙事结构 |
第四章 拉祜族动物故事的叙事形象 |
一、叙事形象的情感取向 |
(一)赞美和颂扬的形象 |
(二)讽刺和批判的形象 |
(三)憎恶和蔑视的形象 |
二、动物形象的艺术特点 |
(一)动物形象的多样化 |
(二)动物形象的类型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10)拉祜族厄莎信仰研究 ——以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情况 |
(四) 关键词阐释 |
一、大塘子村拉祜人民俗生活中的厄莎信仰 |
(一) 年节活动:新年庆典 |
(二) 日常生活:叫魂、驱鬼、保福 |
(三) 特殊事件:新建fuq庙 |
(四) 小结 |
二、厄莎是谁 |
(一) 不被分析的厄莎:来自大塘子村人的生活实践 |
(二) 被分析的厄莎:来自他者的研究实践 |
(三) 双方互动:“被分析的厄莎”的形成与返回 |
(四) 小结 |
三、厄莎信仰是什么 |
(一) 作为关系维系与秩序指引的厄莎信仰 |
(二) 作为内在心理实践的厄莎信仰 |
(三) 作为生活实践的厄莎信仰 |
(四)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论拉祜族发展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拉祜族人生仪礼音乐研究[J]. 何佳,马敏睿. 民族音乐, 2021(06)
- [2]云南澜沧县拉祜族代表性民间舞蹈“芦笙舞”组合编排与教学研究[D]. 陈晔.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插画创作与应用[D]. 刘思思.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D]. 段聪雪.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5]澜沧县老达保国家级非遗名录下的拉祜族民间舞传承研究[D]. 黄沁. 云南艺术学院, 2018(01)
- [6]文化变迁中的拉祜族摆舞艺术功能研究[D]. 卫玮. 云南艺术学院, 2018(11)
- [7]移情于物—拉祜族文化特征提取及再设计[D]. 李梅子.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8]拉祜族民歌及其音乐特征分析[J]. 丁相明. 戏剧之家, 2018(11)
- [9]拉祜族民间动物故事的叙事研究[D]. 于贵敏. 云南民族大学, 2016(02)
- [10]拉祜族厄莎信仰研究 ——以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为例[D]. 张玥. 云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