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测护理

重症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测护理

一、重型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梁晶[1](2022)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析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5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依照入院前后,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护理组),各29例,常规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护理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常规组与护理组物质生活、心理状态、社会角色、认知能力、躯体健康评分,两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护理组物质生活(82.10±3.20)分、心理状态(82.33±4.65)分、社会角色(86.52±1.58)分、认知能力(85.10±3.85)分、躯体健康(84.10±3.98)分均高于常规组(75.20±4.01)、(71.10±4.23)、(75.20±3.51)、(74.10±3.85)、(74.20±3.9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常规组(31.03%)与护理组(3.45%)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着。

焦思,王萌,孙彦奇[2](2021)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治疗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使用近况进行综述,包括单一治疗模式、多种治疗模式的联合应用、护士干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枸橼酸抗凝的使用对肝衰竭的影响。通过综述,总结出最佳的医治方案,解除困惑,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

邓舒月[3](2021)在《综合护理措施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析对肝性脑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肝性脑病患者84例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参照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试验组。观察两组病死率、复发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病死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总有效率、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均P <0.05)。结论对肝性脑病者开展综合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疾病复发率、病死率减少,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

徐佳男[4](2020)在《预见性护理在前驱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前驱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肝病科住院的12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肝性脑病的诱因给予相应预见性护理。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肝性脑病的进展、肝功能(改良Child-Pugh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例间性别、年龄、病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肝硬化病因、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肝性脑病进展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肝功能Child-Pugh评分、GCS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防止前驱期肝性脑病患者的疾病进展,改善其肝功能状况。

时广平,汪素琴[5](2020)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下肢DVT风险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20-01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88例,其中44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为研究组,比较2组DVT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2.27%(1/44)低于对照组18.18%(8/44)(P<0.05);干预后2组FDP、FBG、D-D水平均较干预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正向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质量负向指标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可有效预防DVT发生,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杨丽[6](2020)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中的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中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常规组、护理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值,主要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静脉血氨水平,生活质量(身体、角色、心理、社会)和护理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显着优于常规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身体、角色、心理、社会)显着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97.06%)显着高于常规组(76.74%),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

许传英[7](2020)在《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结合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明显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钱珠萍,杨艳[8](2020)在《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7年6月—2018年12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的300例肝硬化患者,使用肝性脑病心理测试评分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肝硬化患者中146例(48.67%)存在轻微型肝性脑病,年龄(OR=1.032)、国际标准化比值(OR=2.434)、血氨浓度(OR=1.793)、感染(OR=2.152)、肾功能不全(OR=1.904)和存在营养风险(OR=2.104)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较大、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血氨浓度升高,合并感染、肾功能不全和存在营养风险的肝硬化患者是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高危人群,应在护理评估中早期识别并予以预见性护理。

崔顺娟,王瑜[9](2020)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将预见性护理用于肝性脑病患者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9例肝性脑病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8.57%,与对照组23.53%相比,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与对照组11.76%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应用。

钱珠萍[10](2020)在《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及筛查模型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的现状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分别建立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泛化能力比较,为有效识别高危人群、开展诊断性检测和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确定本研究的观察指标,使用肝性脑病心理测试评分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感染科的3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组(MHE组)和无轻微型肝性脑病组(无MHE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比对两组间的观察指标,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明确肝硬化并发MHE的危险因素。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在2019年1月至11月纳入的104例肝硬化患者中进行模型验证和比较。结果:1.肝硬化患者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病率为48.67%,年龄、病因、糖尿病史、感染、肾功能不全、营养风险、腹水量、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血红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INR、血氨等14个因素与MHE的发生有关。2.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6项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筛查模型LRM为:y=-3.152+0.039年龄+0.549糖尿病史+0.683感染+0.682营养风险+0.848INR(≥1.5)+0.507血氨(>47μmol/L),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P>0.05)提示模型拟合良好。3.分别建立17个输入层变量(单因素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和6个输入层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17和ANN6。ANN17包括2个隐含层,隐含层1节点数为6,隐含层2节点数为5;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0.808,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79.0%。ANN6包括2个隐含层,隐含层1节点数为7,隐含层2节点数为5;训练集的AUC=0.783,灵敏度为67.6%,特异度为73.6%。4.将验证组数据分别代入已建立的3个模型:Logistic模型AUC=0.636,灵敏度66.0%,特异度61.1%,误诊率38.88%,漏诊率34.00%;ANN17模型AUC=0.768,灵敏度70.4%,特异度79.6%,误诊率20.37%,漏诊率26.00%;ANN6模型AUC=0.702,灵敏度为70.0%,特异度70.4%,误诊率29.62%,漏诊率30.00%。其中,Logistic模型与ANN17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6与Logistic模型、ANN17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轻微型肝性脑病在肝硬化患者中患病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解释明确,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疾病筛查能力更佳,可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综合不同模型的优势做出综合评价。

二、重型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3)综合护理措施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与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病死率、复发率对比
    2.2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3 讨论

(4)预见性护理在前驱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
        1.2.2治疗方法
        1.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0.05),提示两组具有齐同可比性。'>2.1 本研究共入组120例肝硬化病人,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2±9.3)岁,平均病程(6.1±1.6)年,采用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60例,入院时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齐同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干预1周后疗效评估
3 讨论

(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下肢DVT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DVT发生率
    2.2 凝血功能
    2.3 护理质量
3 讨论

(6)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中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肝功能指标判定标准
        1.4.2 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
        1.4.3 护理总有效率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值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3 结论

(8)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
        1.2.2 一般资料调查表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及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生现状
    2.2 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单因素分析
    2.3 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肝硬化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
    3.2 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3.2.1 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
        3.2.2 营养支持可预防和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
        3.2.3 需关注的患者特征和实验室指标
4 结论

(9)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率、病死率分析
3 讨 论

(10)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及筛查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现状和临床特征
        2.2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筛查方法及实施现状
        2.3 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2.4 肝性脑病的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
        2.5 文献小结
    3.研究目的与意义
    4.研究设计
        4.1 研究内容
        4.2 技术路线
        4.3 操作性定义
        4.4 质量控制
第一章 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1.研究目的
    2.确定纳入研究的观察指标
        2.1 文献研究
        2.2 专家会议
        2.3 纳入的观察指标
    3.肝硬化患者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检测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4.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相关因素
        4.1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5.讨论
        5.1 肝硬化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现状
        5.2 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相关因素
    6.小结
第二章 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的建立
    1.研究目的
    2.肝硬化患者发生MHE的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RM)
        2.1 模型建立
        2.2 模型临界值界定
        2.3 结果
    3.肝硬化患者发生 MHE 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原理
        3.2 基于 ANN 建立筛查模型
        3.3 结果
    4.讨论
        4.1 建立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的必要性
        4.2 Logistic 回归模型(LRM)在肝性脑病风险研究中的应用
        4.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在疾病筛查和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5.小结
第三章 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 验证组的数据采集
        3.2 使用筛查模型对验证组进行高危分组
    4.结果
        4.1 验证组的基本资料和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生情况
        4.2 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的应用效果
    5.讨论
        5.1 Logistic回归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比较
        5.2 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6.小结
第四章 研究总结
    1.结论
    2.局限性与创新性
        2.1 局限性
        2.2 创新性
    3.展望
        3.1 神经网络的应用建议
        3.2 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模型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附件一: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
附件二:肝性脑病心理测试评分(PHES)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重型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J]. 梁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22(02)
  • [2]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治疗的应用进展[J]. 焦思,王萌,孙彦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03)
  • [3]综合护理措施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 邓舒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1)
  • [4]预见性护理在前驱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的价值[J]. 徐佳男. 当代临床医刊, 2020(06)
  • [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接受股静脉置管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下肢DVT风险的影响[J]. 时广平,汪素琴.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6)
  • [6]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中的效果探讨[J]. 杨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34)
  • [7]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许传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17)
  • [8]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钱珠萍,杨艳. 中华护理杂志, 2020(06)
  • [9]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崔顺娟,王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05)
  • [10]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及筛查模型建立[D]. 钱珠萍.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重症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测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