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宣诗人的理想境界与政治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孙银霞[1](2021)在《光宣诗论的尚雅精神及其新变》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清光宣时期,一方面开始沉淀,另一方面开始"裂变"。在复古与革新的斗争中,古典诗歌既有内容和形式的突破,又有明理致用的现实关注,还有情感和审美的蜕变。中国古典诗歌在复古与革新的浪潮中逐步确立新的"秩序"。雅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之一,此时呈现出两种不同风貌,一是对传统诗学的自觉回归,二是与"雅"文学相悖的"异调"。基于这些"异调",中国古典诗学开始从内在的审美追求上逐渐突破传统,日益走向现代。
胡迎建[2](2019)在《论同光体的形成、特徵与时代背景》文中认为首论同光体的特徵与提出时间。再从清诗风习之变看同光体的形成。清前期与中期诗坛有成就但均有所不足。道光、咸丰时期形成的宋诗运动,与桐城诗派都影响到五十年後兴起的同光体。同光体诗派取清前期、中期诸家之长,纠其偏,弃不足,窥门径,求新变,终能造就一代之成就。其三,清末诗坛形成衆多流派,本文辩析了三位前辈学者分派之説的异同。同光体脱颖而出,成爲诗坛的主流。其四,在武昌张之洞幕府的因缘际会,促成了同光体的举帜扬旗。陈衍与郑孝胥、沈曾植、陈三立是这一诗派形成的重要人物,衆多诗人追从效法。後来核心层人物主要活动於武昌、南京、上海等地。其五:同光体的兴起与社会亟变、人心思变、思潮竞起的晚清世运相关。其诗作反映这一转轨时期的现实与内心的痛苦。民国前期,同光体诗派以清遗老爲主,继续发挥领袖旧体诗坛的巨大作用,其後学分布在高校或文化界、军政界,潜承同光体之传统,出现学者诗人。
米彦青[3](2018)在《光宣诗坛的蒙古族创作与蒙汉诗学思潮》文中研究说明光宣时期,任职边疆的蒙古族诗人创作的诗歌,有补于世人对清廷处理东北亚问题的了解,是蒙满共同践行国家外交政策的显例。面对西方经济与军事入侵加剧和朝政衰敝的情势,蒙汉诗人共同对清廷昧于内外形势发出批判的声音。这种批评与满蒙汉文人间多种形式的诗学交流,共同建构了满蒙汉民族文化意识,也构成了光宣诗坛"觉世之诗"的主体。尽管从更早时期开始,蒙汉诗人诗歌创作的互动态势已经形成;但在光宣时局下,满蒙汉诗人共同对晚清诗学在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作用予以深入思考,并逐渐形成晚清诗坛诗学思潮。这对中华多民族背景下的晚清民初文学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能够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促进多民族文学交流的深度研究。
孙银霞[4](2017)在《光宣诗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诗学研究目前已成为学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和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缺乏对光宣时期诗歌理论方面的整体研究。本文从传统的诗论角度出发,在共时、历时的层面上构建起了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的整体框架。现阶段学界对晚清诗歌方面的研究大概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对专门的诗歌流派进行研究;二是对专门的诗人及其诗学思想进行研究。而对这一时期整体诗歌理论研究的趋势并不明显。论文主要探讨了七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光宣诗坛的整体特点。第二,光宣诗坛各诗派复古倾向及学古理论之间的差异。第三,中国古典诗歌情感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深度沉淀及其所包含的时代意义。第四,光宣诗坛各派理论中的尚雅精神及新时代下的“突变”。第五,传统诗学“内圣”“外王”之道在这一时期下的具体体现。第六,过渡时代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走向。第七,中国古典诗论的全面总结以及光宣诗坛与民国诗坛之间的关系。由于活跃在光宣诗坛上的诗歌流派众多,因此诗歌理论相对丰富,从总体上来讲已经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式的繁荣。光宣诗坛上的复古倾向占据主流,而复古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面吸收与借鉴。尽管各诗派之间复古的趋势一致,但诗歌理论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末世时期特殊的时代性奠定了诗人们关于情感论的悲伤情调,但值得注意的是,光宣诗人们在过渡时期已经开始关注了个体的情感意志,他们在论情和论雅问题上融入了新变的思想。中、西学之间的相互碰撞使“致用观”在这一时期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宣诗人们在西学问题上产生了两极分化。诗界革命派及维新派诗人们以积极、开放的态度迎接西学;而封建顽固派诗人却一味地反对西学;值得关注的是一部分光宣诗人善于用传统的中庸观折合中、西学之间的差异,形成对当时社会有益的思想观念。诗学的复古是光宣诗人们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向往,是内心情感的回归,但却不能代表和控制中国诗歌发展的主流方向。诗界革命派诗人的文学观和思想观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促进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内容和形式上推动和改变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新诗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定性分析法,并结合归纳、演绎的方法对光宣时期的诗歌理论进行整体研究。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从各派理论间的“焦点”入手,从而确立了具有理论价值的研究角度。通过对光宣时期历史意义的全面把握和中国古典诗歌“尴尬”境地的全面分析,论文全面理解了古典诗歌理论在封建末世时代的状况和特征;了解了光宣诗人们对待传统诗学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诗学观念在新时代下的历史“蜕变”;最后坚定了新诗的产生的意义,它的出现对中国古典诗歌而言是修正而非破坏。光宣时期是中国古典诗歌逐步走向落幕的时期,但却迎来了古典诗歌理论的全面总结时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下,中国资产阶级所倡导的新诗加速了古典诗歌历史蜕变的进程,也为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全面到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学界还未对光宣诗论做整体关注,因此论文对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此外,从内容上来讲,论文对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在光宣时期所处的状态以及古典诗歌与新诗之间的发展关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张茜茜[5](2017)在《袁祖光及其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袁祖光(1869—1930),又名蟫,字瞿园,别署暖初氏,安徽太湖人。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即从儒业,仕途不顺,考中进士时已过而立之年,而后冷宦于京师,期间曾往日本考察政治,归国后参与京城着名的文学团体——着涒吟社,与一班诗友文朋唱和往来。着有诗集《瞿园诗草》,诗话集《绿天香雪簃诗话》,杂剧集《瞿园杂剧》、《瞿园杂剧续编》。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袁祖光家世、生平、交游及戏曲作品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袁祖光家世、生平及交游情况。前人对于袁祖光的家世、生平及交游虽有研究,但并不充分,尤其是对其生卒年的研究尚无定论。本章根据《清代朱卷集成》中袁祖光的履历及方志等文献资料,对其祖辈、父辈、子女等重要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考订袁祖光生卒年,并分阶段对袁氏的主要生平经历进行详细介绍,挖掘袁氏与其恩师柯劭憼、文廷式及文友沈宗畸、金绶熙等人的交游,从整体上把握其人生脉络,并推测其家族、人生经历及交游对其创作心态的影响。第二章,袁祖光诗文及诗话着述情况。本章分为两部分,其一,梳理袁祖光诗文创作情况。其二,整理袁氏诗话创作情况,分析其诗文及诗话创作与戏曲创作之间的联系。第三章,袁祖光戏曲作品研究。主要从《瞿园杂剧》、《瞿园杂剧续编》版本、本事整理,《瞿园杂剧》、《瞿园杂剧续编》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从对个人经历的感叹、国势时局的担忧、社会风尚的关注等方面概括袁氏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剧作在剧情设置、人物塑造、文笔风格方面的价值。本文既是对袁祖光相关史料的梳理,也是对其戏曲创作的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袁氏戏曲创作的研究,亦可探索晚清古典戏曲在艺术特征、文体形态、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袁祖光及其戏曲作品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
孙银霞[6](2017)在《光宣诗论及其新诗走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宣诗坛处于中国诗歌发展史长链尾部,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也是诗歌理论的总结期。这一时期,诗派林立,"百家争鸣",传统诗人致力于复古,中国古典诗歌呈现出回光返照式的兴盛;诗界革命派则力图革新,中国诗歌在复古与革新的浪潮中逐渐建立起新的秩序。新秩序下的中国诗歌形式、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诗的个性、气质日益凸显,光宣诗论在诗学复古中推动着中国诗歌由古典走向现代。
刘梦洁[7](2016)在《易顺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易顺鼎是清末民初的着名文学家、中晚唐诗派的代表诗人,与樊增祥并称“樊易”。学术界对其文学创作成就的整体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在结合时代背景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易顺鼎生平和交游做了梳理和概括,对其诗、词、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挖掘其思想内涵的同时,对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加以分析和总结,以期展现易顺鼎文学创作的全貌。绪论部分主要从文献整理、生平考证、作品研究、工具书着录四个方面对近百年来易顺鼎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概述,并阐明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第一章对易顺鼎的生平、着述及交游进行概说,以达到知人论世的写作目的。第二章简要分析了易顺鼎在中晚唐诗派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总结了易顺鼎的文学思想。第三章主要对易顺鼎的诗进行重点论析。诗是易顺鼎文学创作的主体,本章亦为此篇论文的中心内容。易顺鼎诗的题材类型包括山水游历诗、咏物诗、政治述怀诗、酬唱赠答诗、咏史怀古诗、题画题壁诗、捧角诗等。其诗在艺术上体现出诗笔纵横,情思勃发;独特“哭”境,意蕴深厚;率意弄巧,自然生新;手法繁富,形式多样等特点。第四章简析易顺鼎的词作。首先从写景词、咏物词、羁旅行役词、怀古咏史词、酬唱赠别词、题画词六部分内容展开论述。然后又对其词作婉约密丽,清艳相谐;擅写“愁”境,蕴涵深邃;用语空灵、情辞兼备的艺术特色进行总结。第五章概述易顺鼎的散文创作。其文的体裁类型主要由辞赋、骈文、传记、奏疏、杂稿等文体类型构成,艺术上表现出刚柔相济,长于议论;文体多样,语言生动;感情诚挚,爱憎鲜明的特色。结语部分归纳总结易顺鼎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闵定庆[8](2015)在《试论饶锷诗学观念的近代性品格》文中认为饶锷先生一直是在家乡潮州展开其诗学活动的,在努力继承传统诗学的同时也参与建构了潮州诗坛"基层写作"的诗学氛围。饶锷面对近代社会转型,试图通过研治"新国学"回归中国文化本体论,以对抗西方文明。他将"诗"视为"新国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认同"不平则鸣"的有为创作论和"各由其性而就于道"的个性化表达,从"诗史"即"心史"的立场出发,重构诗歌反映现实社会的艺术表达方式。他推进诗学经典的当代阐述与创作实践的互动,期望涌现更多更优秀的诗作。饶锷的诗学观念,实际上体现了近代文化守成主义"返古开新"的方法论,具有明显的近代性与过渡性特征。
闵定庆[9](2015)在《饶锷诗学体认的近代性格》文中指出饶锷先生一直是在家乡潮州一隅展开其诗学活动的,在努力继承传统诗学的同时也参与建构了潮州诗坛"基层写作"的诗学氛围。他将"诗"视为"新国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以对抗近代西方文明。他认同"不平则鸣"的有为创作论和"各由其性而就于道"的个性化表达,从"诗史"即"心史"的立场出发重构诗歌反映现实社会的艺术表达方式。他推进诗学经典的当代阐述与创作实践的互动,期望涌现更多更优秀的诗作。其诗学观念实际上体现了"返古开新"的文化守成主义方法论,具有明显的近代性与过渡性特征。
程璐[10](2013)在《雅俗之间的徘徊:俞樾文学创作中两种现象的研究》文中认为俞樾是同光年间着名的学者、教育家,以“着述不倦”、“梯梁后学”闻名于世,有“门秀三千士,名高三百州”的美誉。而这样一位学者,在治学之余,却十分热衷于“词章”之学,以诙谐的笔调,通俗的语言,选取世俗题材创作了大量诗歌、笔记,甚至对小说、戏曲等通俗文艺投入了相当的精力,研究和创作成果亦颇为丰富。与此同时,俞樾身为经学家的自持限制了他趋俗的脚步,在他所创作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样式中,雅化的倾向亦较为明显。这一“雅”与“俗”交融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俞樾在文学创作中的矛盾心态,也可以映照出清末文坛新变的迹象,值得进行深入探讨。本文第一章以俞樾的诗歌、笔记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诗歌、笔记这两种正统文学形式中的趋“俗”现象,包括其诗歌中蕴含的通俗化倾向及其成因以及俞樾笔记中表现出的对世俗文化、通俗文艺的强烈兴趣。第二章以俞樾的文言小说以及通俗小说、戏曲、杂耍、灯谜、笑话等通俗文艺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处于边缘地位的文言小说中“雅”“俗”交融的现象以及通俗文艺创作中热衷考据、趋于文人化的尚“雅”精神,并对其缘由进行具体阐释和探讨。第三章是总结章,对俞樾文学创作中的“雅”“俗”交融、碰撞的现象进行宏观分析和描述,归结出其背后蕴含的时代及作者本身的原因,并且以袁枚、林纾为参照,发现俞樾文学创作现象的特点,探究其“雅”“俗”兼容并包的文学创作对晚清文坛甚至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
二、光宣诗人的理想境界与政治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宣诗人的理想境界与政治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1)光宣诗论的尚雅精神及其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尚雅精神的自觉回归 |
(一)“讠于谟定命,远犹辰告”:“雅人深致”观 |
(二)“指麾若定,清真雅正”:雅正观 |
(三)“截断众流,归于淳雅”:淳雅观 |
二、不合世俗的“异调” |
(一)“神龙金翅,光彩飞腾”:对传统尚雅精神的颠覆 |
(二)“游戏说”:对传统尚雅精神的道德突破 |
(4)光宣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光宣诗论研究的现状及理论意义 |
(一)光宣诗论研究成果综述 |
(二)光宣诗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 |
(四)论文的研究难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晚清时局与光宣诗坛 |
一、晚清的社会时局 |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三)中西碰撞后的文化“危机” |
二、“诗学之盛,极于晚清”:绚烂的光宣诗坛及诗论 |
(一)光宣诗坛主要诗歌流派 |
(二)光宣诗派代表及其诗论 |
注释 |
第二章 师法百家,转益多师——光宣诗坛复古潮流及学古理论的差异 |
一、不主一代:对古典诗歌的全面吸收 |
(一)唐宋兼采 |
(二)晋宋融通 |
二、论“学”与“诗” |
(一)“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与“以佛入诗” |
(二)“学以致用”与“以学助诗” |
(三)“为人”“为己”之学 |
三、各表一枝:各诗派学古理论间的差异 |
(一)同光体的宋诗化 |
(二)中晚唐派的唐诗化 |
(三)“古今之辨” |
(四)“诗不论理,亦非载道” |
注释 |
第三章 诗贵用情,以情论诗——光宣诗坛情感论诗学及其时代意义 |
一、光宣诗坛情感论的深沉 |
(一)意兴当先与寂者之情 |
(二)“自发性情,与人无干” |
(三)“我诗皆我之歌哭” |
二、湖湘诗人“文—情—文”的“治情”模式 |
(一)“缘情” |
(二)“比兴” |
三、情感论背后的时代意义 |
(一)共同的爱国精神 |
(二)王闿运山水诗的时代基调 |
(三)捧伶诗的时代号召 |
注释 |
第四章 镕式经诰,雅俗共赏——光宣诗坛尚雅精神的再现与新变 |
一、哜咀菁腴:对传统诗学观的自觉回归 |
(一)雅人深致观 |
(二)雅正观 |
(三)诗的美学追求 |
二、崇尚自然 兼收并蓄 |
(一)自然说 |
(二)清切说 |
三、不合世俗的“异调” |
(一)对传统诗学观的价值颠覆 |
(二)对宋诗理学精神的公开挑衅 |
(三)理论与实践的背离 |
(四)对传统诗学观的道德突破 |
注释 |
第五章 读书明理,期于致用——光宣诗坛的“内圣”“外王”诗学 |
一、“为己”与“致用”:两种不同诗学观的对峙 |
(一)西学的传播与晚清经世致用观 |
(二)诗为己作,不求名达 |
(三)中学治心,西学治用 |
(四)“恒”与“变” |
二、不偏不倚:中庸的诗学观与政治观 |
(一)过渡时期的“三家之合” |
(二)中庸思想观的现实意义 |
注释 |
第六章 过渡时代,必有革命——“诗界革命”的诗学精神及其影响 |
一、政治维新与诗界革命 |
(一)中西学的渐进与调试 |
(二)诗歌的“战斗性” |
二、“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西学后的回归 |
(一)光宣“情感论”诗学 |
(二)“元气”诗论 |
三、诗学观的“修正主义”:新诗的自觉 |
(一)言文合一 |
(二)中西合璧 |
(三)趣味主义 |
注释 |
第七章 融贯众妙,出以变化——光宣诗论与民国诗坛 |
一、中国古典诗歌理论最后的皈依 |
二、南社的兴起与发展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袁祖光及其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袁祖光家世、生平及交游考 |
第一节 袁祖光家世概说与生卒年考证 |
一、袁祖光家世概说 |
二、袁祖光生卒年考订 |
第二节 袁祖光生平述略 |
一、求仕游幕时期(1869-1903) |
二、在京为官时期(1903-1907) |
三、赴日考察时期(1907) |
四、诗社唱和时期(1908-1911) |
第三节 袁祖光交游考 |
一、师生之谊 |
二、诗友文朋 |
第二章 袁祖光诗文及诗话创作述论 |
第一节 《瞿园诗草》述论 |
一、纪游诗 |
二、感怀诗 |
三、赠答诗 |
第二节 《绿天香雪簃诗话》述论 |
一、袁氏之诗学观点 |
二、辑录、评点时人诗作 |
第三章 袁祖光戏曲研究 |
第一节 《瞿园杂剧》、《瞿园杂剧续编》概述 |
一、剧作版本述略 |
二、剧目简介与本事来源 |
第二节 《瞿园杂剧》、《瞿园杂剧续编》思想内容 |
一、发为官生涯之喟叹 |
二、欧风东渐下的文人反思 |
三、风云变幻下的纲常坚守 |
第三节 《瞿园杂剧》、《瞿园杂剧续编》艺术特色 |
一、篇幅短小,言近旨远 |
二、形象各异,性格鲜明 |
三、忧时感愤之心托于游戏之笔 |
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太湖袁氏世系表 |
附录二 着涒吟社成员名录表(以入社先后为序)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光宣诗论及其新诗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你方唱罢我登场”:诗学复古与诗界革命 |
(一) 不名一家, 不专一代: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面吸收 |
1、唐宋兼采。 |
2、晋宋融通。 |
(二) “过渡时期, 必有革命”:诗界革命的诗学精神 |
二“百家腾跃, 终入环内”:西学与回归 |
(一) 生活的原动力:“情感论”诗学 |
(二) “始于乾元, 本于一气”:“元气”诗论 |
三诗学观的“修正主义”:新诗的自觉 |
(一) “崇白话, 废文言”:言文合一的文体变革 |
(二) “我手写我口, 古岂能拘牵”:中西合璧的文化诉求 |
(三) 人性的解放:趣味主义诗学 |
(7)易顺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易顺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易顺鼎的生平、着述及交游 |
第一节 易顺鼎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易顺鼎交游概说 |
第二章 易顺鼎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易顺鼎与中晚唐诗派 |
第二节 易顺鼎的文学思想 |
第三章 易顺鼎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
第一节 易顺鼎诗的题材类型 |
一、山水游历诗 |
二、咏物诗 |
三、政治述怀诗 |
四、酬唱赠答诗 |
五、咏史怀古诗 |
六、题画题壁诗 |
七、捧角诗 |
第二节 易顺鼎诗的艺术特征 |
一、诗笔纵横,情思勃发 |
二、独特“哭”境,意蕴深厚 |
三、率意弄巧,自然生新 |
四、手法繁富,形式多样 |
第四章 易顺鼎词简论 |
第一节 易顺鼎词的内容取向 |
一、写景词 |
二、咏物词 |
三、羁旅行役词 |
四、怀古咏史词 |
五、酬唱赠别词 |
六、题画词 |
第二节 易顺鼎词的艺术特色 |
一、婉约密丽,清艳相谐 |
二、擅写“愁”境,蕴涵深邃 |
三、用语空灵,情辞兼备 |
第五章 易顺鼎文概观 |
第一节 易顺鼎文的体裁与内容 |
一、文笔华彩的辞赋 |
二、才华横溢的骈文 |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文创作 |
第二节 易顺鼎文的写作特点 |
一、刚柔相济,长于议论 |
二、文体多样,语言生动 |
三、感情诚挚,爱憎鲜明 |
结语 易顺鼎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试论饶锷诗学观念的近代性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作主体意识的发现 |
二、潮州诗歌生态圈内的“基层写作”倾向 |
三、在“新”与“旧”之间 |
四、创作的“法度”与“自由” |
(9)饶锷诗学体认的近代性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余事且诗人”: 深入思考创作主体的身份问题 |
二潮州诗歌生态圈内的“基层写作”倾向 |
三在“新”与“旧”之间: 重新思考“诗”的文体定位 |
(10)雅俗之间的徘徊:俞樾文学创作中两种现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
二、 本课题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正统文学领域的趋“俗”现象 |
第一节 俞樾诗歌的谐趣化现象及其原因 |
一、 戏拟之笔与谐趣之意 |
二、 平和之心与浅近之说 |
第二节 学者笔记中的通俗化观照 |
一、 学人笔记中的“另类” |
二、 闲适之心与开明之气 |
小结 |
第二章 “小道”文学领域中的崇“雅”现象 |
第一节 “小说”情怀与学者风范——俞樾的文言小说创作 |
一、 “销暇日”名义下的小说创作 |
二、 文言小说中的学者风范 |
第二节 “俗而不俗”与“以俗为雅”——俞樾的通俗文艺创作 |
一、 经学大师的“李金”之风 |
二、 “俗而能雅”的通俗文艺创作倾向 |
小结 |
第三章 徘徊在“雅”与“俗”之间 |
第一节 俞樾文学中“雅”“俗”共融的现象和原因 |
第二节 俞樾和袁枚、林纾文学创作的比较 |
一、 “兼济雅俗”与“以俗为乐”——俞樾和袁枚的文学创作比较 |
二、 “雅俗共赏”与“不旧不雅”——俞樾和林纾的小说创作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项一览表 |
四、光宣诗人的理想境界与政治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宣诗论的尚雅精神及其新变[J]. 孙银霞. 学术交流, 2021(11)
- [2]论同光体的形成、特徵与时代背景[J]. 胡迎建. 中国文化, 2019(02)
- [3]光宣诗坛的蒙古族创作与蒙汉诗学思潮[J]. 米彦青. 文学遗产, 2018(02)
- [4]光宣诗论研究[D]. 孙银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5]袁祖光及其戏曲研究[D]. 张茜茜. 安徽大学, 2017(08)
- [6]光宣诗论及其新诗走向[J]. 孙银霞. 文学评论, 2017(02)
- [7]易顺鼎文学创作研究[D]. 刘梦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试论饶锷诗学观念的近代性品格[J]. 闵定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9]饶锷诗学体认的近代性格[J]. 闵定庆. 中国韵文学刊, 2015(03)
- [10]雅俗之间的徘徊:俞樾文学创作中两种现象的研究[D]. 程璐. 安徽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