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蚜虫消长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金龙[1](2020)在《棉蚜飞防药剂筛选及减量增效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蚜(Aphis gossypii)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南疆爆发为害,因其个体小、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较难防治,不仅造成植物营养成分的流失,还是植物病毒传播介体,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棉蚜防治仍以人工喷洒或机械化打药为主,效率低下,无法解决棉田蚜虫短时间内爆发扩散、统防统控的目的。无人机植保技术由于喷施作业效率高,操作便捷,对作物不产生二次伤害、节药节水等优点,已逐渐被棉农接受而用于蚜虫防治。但无人机植保技术在防治棉蚜中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大多凭经验或参考地面喷雾确定剂量和配置方法、造成喷施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差,也容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南疆棉田温湿度变化与棉蚜发生消长规律,掌握棉田棉蚜发生危害规律;根据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的特点,开展了植保无人机棉田喷洒雾滴沉降规律、飞控参数测定、低空减量施药技术研究;通过室内与大田试验相结合方式,研究了不同杀虫剂对棉蚜防效及对天敌的毒力,为棉田有效防治蚜虫及农药的减量增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温湿度与棉蚜发生消长规律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棉蚜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次迁入棉田,温度在1828℃,湿度在5%-10%,有蚜株率低于5%,百株蚜量总体不超过30头;随着温度的升高,蚜虫数量在6月下旬左右达到峰值,此时平均温度3133℃,湿度18%-30%,有蚜株率达到95%以上,百株蚜量平均在28786头左右;7月下旬,棉花进入花铃期,棉株逐渐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棉蚜数量开始逐渐消退,平均温度为2932℃,湿度在17%-23%,有蚜株率在30%60%,百株蚜量平均为8031头。2.MG-1P型无人机喷雾参数对棉花冠层雾滴沉积分布及棉蚜防效的影响为了阐明MG-1P型无人机航空喷雾在棉花冠层雾滴沉积分布规律及棉蚜防效,研究了不同飞行参数下MG-1P型无人机的有效喷幅,以及不同喷雾作业参数下棉花冠层雾滴沉积分布规律和棉蚜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飞行高度为2.5m时,有效喷幅为4.7m,雾滴在棉花冠层的覆盖密度最大,雾滴分布均匀性最好,不同作业高度下,2.5m高度对棉蚜防效最好,达96.83%。综合考虑雾滴沉积分布特性和棉蚜防治效果,喷雾参数应选择飞行高度为2.5m,喷幅为4.7m的作业参数。3.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棉蚜与十一星瓢虫的毒力测定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对棉蚜毒力最高的是5%双丙环虫酯DC对棉蚜毒力最高,48h-LC50达24.71,46%氟啶·啶虫脒WG次之,48h-LC50值为34.50,70%吡虫啉WG对棉蚜毒力最低,48h-LC50为17.43;对十一星瓢虫毒力最高的是70%吡虫啉WG,48h-LC50为131.38,而5%双丙环虫酯DC对十一星瓢虫毒力最低,48h-LC50为1093.39;不同药剂选择性毒力比值(十一星瓢虫LC50/棉蚜LC50)依次为5%双丙环虫酯DC31.69>46%氟啶·啶虫脒WG>22%氟啶虫胺腈SC>65%吡蚜·螺虫乙酯WG>70%吡虫啉WG。4.新疆棉田棉蚜飞防药剂筛选及减量增效研究无人机喷施8种药剂,通过筛选出对棉蚜防效最佳的药剂进行减量试验,测定药剂减量后对棉蚜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7d,22%氟啶虫胺腈SC、70%吡虫啉WG2种药剂对棉蚜的防效最好,分别为96.2%和92.4%,22%氟啶虫胺腈SC、70%吡虫啉WG减量试验表明,施药后7d,2种药剂的常规用量减少10%和20%时,防效分别为75.1%和70.2%,与常规用量(CK)无显着差异,但当减量到30%时,防效分别为51.6%和64.7%,与对照存在显着性差异;施药后15d,两种药剂减量10%,防效分别为87.1%和54.5%,与常规用量无显着差异,而其它减量处理均与常规用量(CK)有显着差异,在生产实践中,推荐22%氟啶虫胺腈SC减量10%每15d喷施一次,可以达到与常规用量喷施相同防治效果,70%吡虫啉WG减量20%每7d喷施一次,可以达到与常规用量喷施相同防治效果。
陈爱然[2](2019)在《不同玉米品种对蚜虫抗性鉴定及杀虫剂筛选》文中指出为掌握延吉周边地区玉米蚜发生规律、筛选高效的除蚜药剂,为玉米选种做理论依据,以5个延边州主推玉米品种及10个玉米蚜为害程度不同的玉米品种共计1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调查龙井试验田内的蚜虫发生量来测定蚜虫种群消长规律,分布动态,评价玉米品种的抗蚜性;通过测定不同玉米品种4个时期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营养物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的关系;模拟玉米蚜生存条件建立玉米蚜在15个不同玉米品种的种群生命表;根据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 9种新型杀虫剂对玉米蚜的防效,结果如下:玉米田蚜虫发生共有2个高峰期,即抽雄期和雌穗灌浆期。根据抗性评价指标可知,不同玉米品种的玉米蚜种群数量存在巨大差异,5个延边州主推玉米品种鹏诚1号为中抗品种,利合228、吉单27、鹏诚216为感虫品种,鹏诚6号为高感品种。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时期的营养物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玉米抽雄期还原糖含量及灌浆期叶片上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呈正相关。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繁殖有显着影响,即若蚜存活率、产仔量、净增殖率、成蚜寿命、发育历期、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越低,对玉米蚜越有抑制作用,越高则越促进玉米蚜繁殖;而平均世代历期及种群加倍时间越长,说明玉米蚜在玉米品种上适应性越差,反之则适应性越强。药剂的室内外试验结果,联苯菊酯乳油的防效最好,药后7d防效达97.93%,不仅高效且持续性强,可做防治玉米蚜首选药剂;高氯·吡虫啉乳油、噻虫嗪悬浮剂及虫螨腈悬浮剂药后7 d的防效也能到达到94%以上,表现出较强防效,可轮番使用,以求达到更好药效。5个延边州主推玉米品种中鹏诚1号抗蚜性最好,若虫存活率、繁殖力、净值增值率低、内禀增长率低、周限增长率均低于其他主推品种,且平均世代周期及种群加倍时间长于其他品种,为了玉米蚜的防治最好选用鹏诚1号。
程予奇[3](2019)在《长沙市捕食性食蚜蝇集合种群构成及重要种类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捕食性食蚜蝇是农林业及园艺业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幼虫不仅捕食蚜虫,还可捕食多种鳞翅目低龄幼虫及其他半翅目类群害虫;成虫取食花粉和蚜虫蜜露,是田间常见的传粉昆虫。2016-2018年对长沙市各类农田、烟田、茶园生境及周边绿化带植物中的捕食性食蚜蝇进行了周期性调查,明确了捕食性食蚜蝇种群丰富度以及各时空范围内常见捕食性食蚜蝇群落组成情况;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对采集到的食蚜蝇标本进行鉴定;重点观察研究几种重要的捕食性食蚜蝇的生活习性及发生动态,并分别针对不同种类的捕食性食蚜蝇设计相应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并掌握捕食性食蚜蝇重要种类室内的饲养技术。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发现,长沙市内捕食性食蚜蝇群落的优势种群有2种,分别为: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和狭带贝食蚜蝇Betasyrphus serarius Wiedemann;丰富种群有5种,分别为:裂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cretensis Becker、短刺刺腿食蚜蝇Ischiodon scutellaris Fabricius、刻点小蚜蝇Paragus tibialis Fallén、宽带优食蚜蝇Eupeodes confrater Wiedemann和宽带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macrogaster Thomson;常见种群有8种,分别为东方墨蚜蝇Melanostoma orientale Wiedemann、大灰优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 Fabricius、半月斑优食蚜蝇Eupeodes latimacula Peck、短翅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scripta Linnaeus、月斑鼓额食蚜蝇Scaeva selenitica Meigen、梯斑墨蚜蝇Melanostoma scalareFabricius、野食蚜蝇Syrphus torvus Osten-Sacken和宽条优食蚜蝇Eupeodes latifasciatus Macquart。其中黑带食蚜蝇发生的数量最多,出现的时间较早,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一年四季均可见其成虫,且幼虫可以捕食的蚜虫种类相对较多。2.针对6种已通过形态学鉴定的捕食性食蚜蝇成虫,使用PCR级柱式动物线粒体DNA试剂盒,对其线粒体DNA中特异性基因COI进行提取鉴定并测序,结果表示两种鉴定方法的结果高度一致。3.黑带食蚜蝇E.balteatus幼虫的耐饥饿能力较强,且黑带食蚜蝇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属Holling-II类型。在湿度、光周期恒定条件下,15-30℃温度条件范围内,黑带食蚜蝇蛹的发育速率与时间成正比。4.狭带贝食蚜蝇B.serarius是茶园生境中的优势种群,在长沙茶园生境中一年发生约6到8代,取食茶蚜的狭带贝食蚜蝇幼虫发育历期较短,且蛹重最重,羽化率也较高。5.宽带细腹食蚜蝇S.macrogaster是烟田生境中的优势种群。在长沙市烟田生境中一年发生约7代。在湿度、光周期恒定条件下,16-28℃温度条件范围内,宽带细腹食蚜蝇的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比。6.在湿度、光周期恒定条件下,在15-30℃温度条件范围内,食蚜蝇姬蜂Diplazon laetatorius Fabricius蛹的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逐渐缩短趋势。通过以上研究为长沙市捕食性食蚜蝇重要种群在大田防治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捕食性食蚜蝇的室内扩繁以及商品化生产和运输提供数据支撑。
张晓娜,周飘,李斌,李洪有,邓娇,孟子烨,黄娟,石桃雄,黄凯丰,陈庆富[4](2019)在《贵州省荞麦蚜虫种类调查及消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2016-2017年春秋2季贵州省荞麦4主产区的6个点进行蚜虫种类调查和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荞麦蚜虫的种类为桃蚜、棉蚜和豆蚜3种,优势害虫为桃蚜.桃蚜的消长规律与荞麦品种、发育期、海拔有直接关系,蚜虫对甜荞的危害最大,其次是苦荞和米苦荞,多年生苦荞和矮金荞危害最小;虫口数量随着荞麦发育期逐渐增加到开花期达到最大,直到荞麦收获期下降至最低;海拔越高虫口数相对越少,反之则越多.
柳江[5](2018)在《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对呋虫胺的抗性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危害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可以直接蚕食烟叶,还可以传播烟草病毒病,诱发煤烟病,严重影响烟叶产质量。目前,国内对烟蚜的防治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他防治方法为辅的综合防治。随着各类杀虫剂反复使用,杀虫剂导致的抗性问题尤为突出,研究表明在实际生产中烟蚜对第一代及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胺等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性,而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在其他生产应用中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但尚未有针对烟蚜的研究,其抗性程度及风险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烟蚜的发生情况调查、对呋虫胺的抗性现状监测、对呋虫胺抗性发展规律研究及研究其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理机制来综合探讨烟蚜对呋虫胺抗性风险及应用前景。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对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种群的发生动态调查,烟蚜的消长动态均呈现“单峰型”,集中在每年6月中下旬~7月下旬进入蚜量高峰期。2.抗性监测结果表明:目前除宜宾市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倍数为9.968倍,处于低抗性水平外,其余各地烟蚜对呋虫胺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其中攀枝花市烟蚜抗性水平最高,抗性倍数为12.147倍。3.在呋虫胺胁迫下测定了烟蚜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十四代抗性烟蚜与相对敏感烟蚜体内羧酸酯酶比活力存在显着差异,相差7.3369倍;第十四代抗性烟蚜与相对敏感烟蚜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无显着差异,相差仅1.10154倍;第十四代抗性烟蚜与相对敏感烟蚜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比活力存在显着差异,相差2.2350倍;通过增效剂增效试验进一步明确:羧酸酯酶活力增强是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增强的主要影响因子,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增强是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增强的次要影响因子。4.通过相对敏感烟蚜的抗性选育,发现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倍数逐渐提升,并可将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发展分为平缓、缓慢、快速及高速四个阶段,经过14代抗性选育后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达到了9.9421倍,第八代至第九代抗性增长率最低为0.2%,第十三代至第十四代抗性增长率最高,为105.069%;抗性选育结束后,对第十四代抗性烟蚜进行继代培养发现: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持续缓慢下降,继代培养第一代抗性降低率为0.06%,低于抗性选育第一代抗性增长率0.64%,而后每一代继代培养的抗性降低率均低于抗性选育对应世代的抗性增长率,说明停用呋虫胺虽然可以降低高抗性烟蚜的抗性,但不能快速提升呋虫胺的控制效果。5.通过对相对敏感烟蚜的抗性选育,计算出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2256,由此可知:使用呋虫胺防治时,假定烟蚜种群的死亡率分别为50%、60%、70%、80%、90%及99%,烟蚜种群的抗性倍数增加到10倍所需世代数分别为12.0377、9.8886、8.2411、6.8668、5.4495、1.8380代,抗性风险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吕爱丽,霍治国,杨建莹[6](2017)在《冬小麦春季蚜虫种群消长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以1980-2016年临汾市尧都区小麦蚜虫田间调查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临汾盆地小麦蚜虫发生发展特点与种群变化规律,研究麦蚜消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相关分析法,筛选与麦蚜种群数量、麦蚜发生高峰期日期及危害程度相关的气象因子,用逐步回归建立气象预报模型。研究表明:(1)临汾盆地小麦蚜虫危害严重,1990年代后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蚜虫在麦田迁移危害期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前期遵从指数增长曲线,后期遵从线性变化特征。(2)温度是影响麦蚜消长的关键气象因素,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湿度和降水起促进或抑制作用。临汾盆地小麦蚜虫活动温度为630℃,最适温度为1822℃,麦蚜繁殖适宜湿度为50%60%,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情况下,世代历期短,繁殖力强,危害严重。(3)相关分析表明,影响麦蚜消长短期变化的气象要素有前2-3候的平均气温,前1候的湿度及最低气温,本候的湿度和日照,均呈显着正相关,即前期温度高,近期湿度大,日照充足有利于蚜虫的发生繁殖。影响麦蚜盛期早晚的有2月中旬极端最高气温、3月下旬到4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4月中旬0cm地温、2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蚜虫盛期危害程度的有2月平均气温、2月下旬至3月上旬0cm地温、3月中旬日照和降水。其中温度因子与盛期时间呈负相关与盛期蚜量呈正相关,湿度和降水具有正相关协调作用,即温度越高,盛期时间越早,蚜虫数量越多,前期降水多、湿度大对蚜虫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大的降水在短期内对蚜虫发展起抑制作用。(4)利用逐步回归建立了高峰期时间和危害程度的预测模型,模型拟合准确率分别为82.8%、65.5%。用1980年、2011-2015年的资料进行试预报,预报结果:危害等级误差在一级以内的为85.7%,总体略偏高,盛期时间预报准确率在1候以内的为50%,2候以内的为85.7%,预报总体偏晚,预报准确率达到预计效果,可用于临汾盆地小麦蚜虫气象预报业务服务指导。
谭德锦[7](2017)在《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主要害虫消长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广西澳洲坚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出发,采用系统调查、随机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手段,在2015-2016年对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不同果园害虫群落结构、主要害虫的消长规律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摘要如下:1、对澳洲坚果昆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获得澳洲坚果园昆虫种类186种,分属于14个目,77科。其中害虫有7目44科108种,占物种总数的58.06%,重要种类有茶翅蝽、荔枝异形小卷蛾、桃蛀螟、玳灰蝶海南亚种、咖啡豹蠢蛾、茶黄蓟马,前4种是结果期害虫,直接造成产量损失,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天敌昆虫有8目16科33种,占物种总数的17.74%,其中捕食性天敌26种,寄生性天敌7种,主要种类有中华草蛉、六斑月瓢虫、青翅隐翅甲、螟蛉悬茧姬蜂4种。中性昆虫有8目26科45种,占物种总数的24.19%,主要种类有德国小蠊、麻蝇、大头金蝇、铜绿蝇、中华按蚊、台湾长跗摇蚊、中华摇蚊。2、研究了广西岑溪、龙州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发现两地害虫群落结构基本一致,但在具体害虫种类、数量有所区别;研究了澳洲坚果苗圃、幼龄树、成年树的害虫群落结构,发现3种树龄的澳洲坚果树害虫群落差别较大,主要害虫种类也有所区别;研究了桂热1号、H2、OC 3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害虫群落结构,发现3个品种的害虫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区别,但在害虫种群数量及危害程度上有所不同。3、对茶黄蓟马在澳洲坚果苗圃和成年树上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发现茶黄蓟马种群数量在澳洲坚果苗圃上有3个危害高峰期,即5月上中旬、7月中旬和10月上中旬,其中7月中旬茶黄蓟马种群数量在一年中最高,在澳洲坚果成年树也3个危害高峰期,即3月下旬至4月上旬、7月上中旬、11月上中旬,其中3月下旬至4月上旬茶黄蓟马种群数量在一年中最高。对桃蛀螟在澳洲坚果上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桃蛀螟在澳洲坚果上可以完成2-3代,幼虫于5月下旬开始危害澳洲坚果,有3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对咖啡豹蠹蛾在澳洲坚果上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咖啡豹蠹蛾在澳洲坚果园一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李金萍,郭喜红,侯峥嵘,孙贝贝,李婷,于琪,尹哲[8](2017)在《释放异色瓢虫对北京春茬西瓜瓜蚜的控害效果》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北京地区春茬西瓜瓜蚜发生规律,按不同益害比释放异色瓢虫,评价其在设施条件下对春茬西瓜瓜蚜的控害能力,并调查最佳益害比条件下天敌和害虫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在瓜蚜发生初期释放异色瓢虫,益害比1:10的防治效果最佳,可持续控制瓜蚜种群密度,释放7 d防效最高,为85.95%,28 d平均防效仍可达69.12%;在益害比为1∶10时,异色瓢虫与瓜蚜消长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相似,异色瓢虫定殖率在蚜虫暴发期最高,但较瓜蚜滞后57 d,最终趋于平衡。
刘慧萍[9](2015)在《西吉县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表现,介绍了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生产推广一级脱毒种薯、科学防治蚜虫等内容,以期为防治马铃薯病毒病提供参考。
刘青[10](2013)在《泰安市麦田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关键时期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蚜虫是泰安市麦田主要害虫,常年都偏重或大发生,近几年来,随着种植品种、栽培条件、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泰安市麦田蚜虫种群动态发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掌握麦田蚜虫发生规律,提高其预测预报水平。本文初步研究了泰安市麦田蚜虫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小麦不同生育期一次性化学防治对麦田蚜虫消长及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从而确定防治的关键时期。通过三年的田间系统调查,明确了泰安市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山东省泰安市麦田蚜虫从小麦返青拔节到小麦孕穗期,先后出现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为混合种群危害;发生优势种为禾谷缢管蚜,其次为麦长管蚜;天敌先后出现瓢虫、蚜茧蜂、食蚜蝇;在小麦开花初期(ES61)之前,麦蚜数量上升较为缓慢;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小麦开花末期(ES69)至乳熟期(ES75)期间;天敌种群的数量高峰出现在ES79~ES81时期,滞后于麦田蚜虫发生高峰时间;温度高,麦田蚜虫发生早且蚜量较高,温度低,麦田蚜虫发生晚且蚜量较少;降雨对蚜量上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小麦抽穗前麦蚜多在小麦中下部危害,种类以禾谷缢管蚜为主;抽穗、开花期,开始从中下部叶片向顶部转移,多为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危害;从分布比例来看,ES61-ES69时期,穗部蚜量由40%上升到42%;第3叶及以下蚜量由36%下降到25%,麦蚜的危害逐步由小麦下部向顶部转移;ES69期,麦蚜危害主要集中在中上部,第2叶以上部分蚜量占总蚜量的75%;从小麦整个生育期麦田蚜虫混合种群的年龄结构来看,1~3龄若蚜占总蚜量的80%左右,4龄无翅蚜、有翅蚜占总蚜量的14%左右,成虫无翅蚜、有翅蚜占总蚜量的4%左右,比重相对较小。通过三年的田间试验,仅从控制麦田蚜虫数量的角度看,明确了小麦不同生育期一次性防治对麦田蚜虫的防效最好的时期为小麦半穗期(ES55)一次性施药,在小麦半穗期一次性施药进行防治,药后3天、10天防效都高于其它处理区;从小麦不同生育期一次性防治对小麦千粒重影响来看,明确了在小麦开花末期(ES69)一次性施药,小麦的千粒重均值最高,为最佳防治时期,而拔节期、开花前期或乳熟期施药,小麦千粒重均有显着减少。
二、蚜虫消长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蚜虫消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棉蚜飞防药剂筛选及减量增效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病虫害对棉花生产的危害 |
1.2 植保机械在棉花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
1.3 航空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航空植保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植保无人机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背景 |
第2章 温湿度与棉蚜发生消长规律初步研究 |
2.1 调查对象及方法 |
2.1.1 调查地点及内容 |
2.1.2 调查时间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气象资料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棉田温湿度变化与棉蚜消长动态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MG-1P型植保无人机喷雾参数对棉花冠层雾滴沉积分布及棉蚜防效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场地 |
3.1.4 作业参数 |
3.1.5 采样点布置 |
3.1.6 雾滴分布均匀性测定 |
3.1.7 调查方法 |
3.1.8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无人机不同作业高度时喷施雾滴在棉花冠层的沉积分布 |
3.2.2 雾滴在棉花冠层的雾滴沉积分布 |
3.2.3 不同有效喷幅下雾滴在棉花冠层的沉积分布 |
3.2.4 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下喷施雾滴在棉花叶片正反面的雾滴沉降分布状况 |
3.2.5 无人机在不同作业参数下喷雾对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棉花蚜虫与十一星瓢虫的毒力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 |
4.2.2 杀虫剂对十一星瓢虫成虫的毒力 |
4.2.3 杀虫剂对棉蚜与十一星瓢虫的毒力选择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新疆棉田棉蚜飞防药剂筛选及农药减量增效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 |
5.1.3 试验条件 |
5.1.4 试验设计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论与分析 |
5.2.1 无人机喷施不同药剂对棉蚜的田间防效 |
5.2.2 22%氟啶虫胺腈SC减量喷雾对棉蚜防效的影响 |
5.2.3 70%吡虫啉WG减量喷雾对棉蚜防效的影响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温湿度变化与棉蚜发生消长规律初步研究 |
6.1.2 MG-1P型无人机喷雾参数对棉花冠层雾滴沉积分布及棉蚜防效的影响 |
6.1.3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棉花蚜虫与十一星瓢虫的毒力测定 |
6.1.4 新疆棉田棉蚜飞防药剂筛选及农药减量增效研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不同玉米品种对蚜虫抗性鉴定及杀虫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蚜 |
1.1.1 生物学特征 |
1.2 玉米蚜为害 |
1.2.1 主要为害地区 |
1.2.2 为害作物种类 |
1.2.3 为害部位 |
1.3 玉米蚜发生规律 |
1.3.1 消长规律 |
1.3.2 发生条件 |
1.3.3 全国发生情况 |
1.4 玉米蚜防治 |
1.4.1 物理防治 |
1.4.2 化学防治 |
1.4.2.1 杀虫剂作用方式 |
1.4.2.2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
1.4.3 生物防治 |
1.4.4 农业防治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的鉴定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2.1.3 调查方法 |
2.1.4 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评价方法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不同玉米品种的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
2.2.1 供试玉米的品种 |
2.2.2 供试玉米品种干物质量 |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4 实验试剂 |
2.2.5 玉米叶片处理 |
2.2.6 营养物质测定 |
2.2.6.1 还原性糖 |
2.2.6.2 可溶性总糖 |
2.2.6.3 淀粉 |
2.2.6.4 蛋白质 |
2.3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2.3.1 供试玉米品种及种植 |
2.3.2 供试蚜虫 |
2.3.3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3.3.1 试验试剂 |
2.3.3.2 试验仪器 |
2.3.4 试验方法 |
2.3.4.1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发育繁殖的影响 |
2.3.4.2 组建玉米蚜试验种群生命表 |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药效及田间防效 |
2.4.1 供试玉米的品种 |
2.4.2 试验仪器设备 |
2.4.3 试验药剂 |
2.4.4 试验方法 |
2.4.4.1 室内药效测定 |
2.4.4.2 温室试验 |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玉米品种田间抗蚜性的鉴定 |
3.1.1 不同玉米品种种群消长规律 |
3.1.2 玉米蚜空间分布 |
3.1.3 抗蚜性鉴定 |
3.1.4 各时间段蚜量比值 |
3.1.5 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聚类分析 |
3.1.6 主推品种6个时间段蚜量评价抗蚜性的准确性 |
3.1.7 直线相关性检验 |
3.2 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时期营养物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的相关关系 |
3.2.1 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 |
3.2.2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
3.2.3 不同玉米品种营养物质含量的聚类分析 |
3.2.4 营养物质与蚜虫发生量相关性分析 |
3.3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3.3.1 发育历期 |
3.3.2 存活率 |
3.3.3 繁殖能力 |
3.3.4 种群生命表 |
3.4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及田间防效 |
3.4.1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药效测定 |
3.4.2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田间防效 |
4 讨论 |
4.1 不同玉米品种田间抗蚜性的鉴定 |
4.2 玉米蚜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种群生命表 |
4.3 供试药剂对玉米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长沙市捕食性食蚜蝇集合种群构成及重要种类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食蚜蝇科昆虫简述 |
1.3 捕食性食蚜蝇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沙市捕食性食蚜蝇种类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捕食性食蚜蝇天敌的调查方法 |
2.1.3 集合种群构成和优势种评价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长沙市捕食性食蚜蝇集合种群构成及其优势种评价 |
2.2.2 长沙市捕食性食蚜蝇季节性变化趋势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捕食性食蚜蝇分子生物学种类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1.2 样品材料 |
3.1.3 总DNA提取 |
3.1.4 序列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黑带食蚜蝇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反应及温度对蛹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试虫预处理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幼虫的耐饥饿能力 |
4.2.2 幼虫对茶蚜密度的功能反应 |
4.2.3 各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4 幼虫自身密度对茶蚜寻找效应的影响 |
4.2.5 温度光周期对蛹的发育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狭带贝食蚜蝇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方法 |
5.1.3 不同种类蚜虫对狭带贝食蚜蝇发育的影响 |
5.1.4 照片及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狭带贝食蚜蝇的形态特征 |
5.2.2 狭带贝食蚜蝇的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
5.2.3 不同蚜虫种类对狭带贝食蚜蝇幼虫及蛹历期的影响 |
5.2.4 幼虫对不同种类蚜虫的取食总量试验结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宽带细腹食蚜蝇生活史和生物学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田间调查 |
6.1.3 室内试验 |
6.1.4 照片及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宽带细腹食蚜蝇的形态特征 |
6.2.2 宽带细腹食蚜蝇的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
6.2.3 不同温度下发育历期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寄生蜂对黑带食蚜蝇蛹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预处理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黑带食蚜蝇正常蛹和被寄生幼虫化蛹的形态特征对比 |
7.2.2 温度、光周期对食蚜蝇姬蜂羽化的影响 |
7.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贵州省荞麦蚜虫种类调查及消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调查 |
1.2 蚜虫种类鉴定及优势蚜虫种类的确定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荞麦蚜虫种类 |
2.2 荞麦优势蚜虫的确定 |
2.3 桃蚜对荞麦的危害情况 |
2.4 桃蚜的年发生消长规律 |
3 结语 |
(5)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对呋虫胺的抗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烟蚜的为害与发生规律 |
1.1.1 烟蚜的危害 |
1.1.2 烟蚜的发生动态 |
1.1.3 烟蚜的大发生主要因素 |
1.2 烟蚜的综合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3 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研究概述 |
1.3.1 体壁穿透抗性降低 |
1.3.2 昆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改变 |
1.3.3 昆虫体内靶标敏感降低 |
1.3.4 防治烟蚜推荐药剂抗性研究进展 |
1.3.5 呋虫胺抗性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烟蚜及其饲养 |
2.1.1 相对敏感烟蚜种群 |
2.1.2 田间烟蚜种群 |
2.2 供试药剂及仪器 |
2.2.1 试供药剂 |
2.2.2 试验其他药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调查方法 |
2.4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现状测定 |
2.4.1 烟蚜对呋虫胺的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2.4.2 毒力测定统计方法 |
2.5 抗性评估所用烟蚜的选育方法 |
2.5.1 呋虫胺胁迫下抗性选育方法 |
2.5.2 无药剂胁迫的继代培养方法 |
2.6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化机理研究 |
2.6.1 羧酸酯酶(EST)的测定方法 |
2.6.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测定方法 |
2.6.3 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测定方法 |
2.6.4 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测定方法 |
2.6.5 增效测定相关数据统计方法 |
2.7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规律研究 |
2.8 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
2.8.1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的现实遗传力估算 |
2.8.2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预测 |
2.9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的发生动态监测结果 |
3.1.1 四川省2015~2016年烟蚜发生动态 |
3.1.2 广元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
3.1.3 泸州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
3.1.4 宜宾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
3.1.5 凉山州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
3.1.6 攀枝花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
3.2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监测结果 |
3.2.1 相对敏感烟蚜毒力基线的建立 |
3.2.2 四川省各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的毒力测定结果 |
3.2.3 四川省各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等级划分 |
3.3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化机理研究结果 |
3.3.1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EST活性变化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2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GST活性变化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3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MFO活性变化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4 增效试验测定结果与分析 |
3.4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发展规律研究结果 |
3.4.1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抗性选育毒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3.4.2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抗性选育世代与抗性倍数发展关系分析 |
3.4.3 无呋虫胺胁迫下烟蚜继代培养毒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3.5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风险评估结果 |
3.5.1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现实遗传力分析 |
3.5.2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的预测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4.2.1 烟蚜全年发生动态探究 |
4.2.2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现状监测 |
4.2.3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化机理 |
4.2.4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规律 |
4.2.5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风险评估 |
5 创新与展望 |
5.1 本研究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主要害虫消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果园昆虫群落结构研究概况 |
1.2 果园昆虫群落动态研究概况 |
1.3 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及有害生物研究进展 |
1.4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调查地点选择情况 |
2.1.2 实验仪器与用具 |
2.2 方法 |
2.2.1 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组成 |
2.2.2 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结构特点 |
2.2.3 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丰富度时间动态 |
2.2.4 不同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调查和分析 |
2.2.5 澳洲坚果主要害虫消长规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澳洲坚果园昆虫结构组成与特点 |
3.1.1 澳洲坚果园害虫名录 |
3.1.2 澳洲坚果园天敌昆虫名录 |
3.1.3 澳洲坚果园中性昆虫名录 |
3.1.4 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各目组成比较 |
3.1.5 澳洲坚果园昆虫亚群落结构分析 |
3.1.6 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时间动态 |
3.2 不同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 |
3.2.1 广西不同区域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调查 |
3.2.2 不同树龄澳洲坚果害虫群落 |
3.2.3 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害虫群落结构 |
3.3 澳洲坚果主要害虫消长规律 |
3.3.1 茶黄蓟马种群消长动态 |
3.3.2 桃蛀螟在澳洲坚果园的消长动态 |
3.3.3 咖啡豹蠢蛾在澳洲坚果园的消长规律 |
4 结论 |
4.1 澳洲坚果园昆虫结构组成 |
4.2 不同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 |
4.2.1 广西不同区域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 |
4.2.2 不同树龄澳洲坚果害虫群落 |
4.2.3 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害虫群落 |
4.3 澳洲坚果主要害虫消长规律 |
4.3.1 茶黄蓟马种群消长规律 |
4.3.2 桃蛀螟在澳洲坚果园消长规律 |
4.3.3 咖啡豹蠹蛾在澳洲坚果园的消长规律 |
5 讨论 |
5.1 澳洲坚果园昆虫结构组成特点 |
5.2 不同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差异 |
5.2.1 广西不同区域澳洲坚果园害虫群落结构差异 |
5.2.2 不同树龄澳洲坚果害虫群落差异 |
5.2.3 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害虫群落差异 |
5.3 澳洲坚果主要害虫消长规律 |
5.3.1 茶黄蓟马种群消长动态 |
5.3.2 桃蛀螟在澳洲坚果园消长规律 |
5.3.3 咖啡豹蠹蛾在澳洲坚果园的消长规律 |
6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取得成果 |
7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活动、论文发表等情况 |
附录B: 调查图片 |
(8)释放异色瓢虫对北京春茬西瓜瓜蚜的控害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异色瓢虫的田间释放 |
1.2.2 异色瓢虫和瓜蚜的田间种群动态监测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益害比对瓜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
2.2 不同益害比对瓜蚜的防控效果 |
2.3 释放异色瓢虫对益害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9)西吉县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表现 |
1.1 花叶型 |
1.2 卷叶型 |
1.3 束顶型 |
2 防治措施 |
2.1 生产推广一级脱毒种薯 |
2.2 科学防治蚜虫 |
3 结语 |
(10)泰安市麦田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关键时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蚜虫发生情况 |
1.2.2 麦田蚜虫种类、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
1.2.3 麦田蚜虫种类动态分布研究 |
1.2.4 影响麦蚜发生与消长的因素 |
1.2.5 麦田蚜虫对小麦的危害 |
1.2.6 麦田蚜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泰安市麦田蚜虫发生规律研究 |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
2.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2.3 调查时间和次数 |
2.4 调查方法及内容 |
2.5 调查结果 |
2.6 分析 |
2.6.1 小麦不同生育期蚜虫发生规律 |
2.6.2 小麦不同生育期麦田蚜虫不同虫龄所占比例情况 |
2.6.3 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蚜虫比例 |
2.7 小结 |
第三章 泰安市麦田蚜虫防治关键时期研究 |
3.1 试验对象、作物、品种和药剂的选择 |
3.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3.3 调查时间和次数 |
3.4 调查方法及内容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小麦不同生育期一次性防治麦田蚜虫消长情况 |
3.5.2 防治关键时期的研究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泰安市麦田蚜虫的发生规律 |
4.2 泰安市麦田蚜虫的防治关键时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蚜虫消长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蚜飞防药剂筛选及减量增效作用研究[D]. 吴金龙.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2]不同玉米品种对蚜虫抗性鉴定及杀虫剂筛选[D]. 陈爱然. 延边大学, 2019(03)
- [3]长沙市捕食性食蚜蝇集合种群构成及重要种类生物学特性研究[D]. 程予奇.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贵州省荞麦蚜虫种类调查及消长规律研究[J]. 张晓娜,周飘,李斌,李洪有,邓娇,孟子烨,黄娟,石桃雄,黄凯丰,陈庆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5]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对呋虫胺的抗性评估[D]. 柳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5)
- [6]冬小麦春季蚜虫种群消长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A]. 吕爱丽,霍治国,杨建莹.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保障农业减灾增效论文集, 2017
- [7]澳洲坚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主要害虫消长规律研究[D]. 谭德锦. 广西大学, 2017(01)
- [8]释放异色瓢虫对北京春茬西瓜瓜蚜的控害效果[J]. 李金萍,郭喜红,侯峥嵘,孙贝贝,李婷,于琪,尹哲. 中国植保导刊, 2017(04)
- [9]西吉县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J]. 刘慧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3)
- [10]泰安市麦田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关键时期的初步研究[D]. 刘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