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词”与“尊体”两种词学观之得失(论文文献综述)
昝圣骞[1](2014)在《近代词体声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近代词体声律研究为考察对象,探寻其发生背景和学理基础,梳理其演进历程,概括其主要特征,总结其得失。词体声律论在近代的流行并非偶然。这一时期词坛空前繁荣,姜、张“格律派”词风盛行;词学尊体论要求词合于乐的论证,经学、音韵学、曲学的兴盛也为词体声律研究提供着助力。在唐宋词乐研究萌发,在明代词谱之学兴起,到清代前中期词体声律学体系初步显现。词体声律论在近代迅速发展的时代环境和学理基础已经具备。近代词体声律学的发展历程由两个阶段组成。前一阶段从道光元年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声律说风靡词坛,在词体文辞内部找到词乐的凝结是词学家的最大目标。他们力图从四声、叶韵、五音等方面找到文辞与音乐的搭配规律,以恢复词体协律合乐的属性。同时《词律》的订补和词乐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即使是常州派这样通常被认为是重立意、轻声律的词派,也以自己的声音加入到了论说词体声律的大合唱中。随着研究的深入,词体声律论变得愈加复杂而不切实际。词学家中彭凤高和谢元淮代表了两种倾向:前者认为古今乐可通,词乐可解,词体声律自当以音律为主导;后者则通过与乐工的合作,发现“词人之律”与“乐工之律”的分野,其实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不通音律的词家以审音辨韵来协乐的单纯想法。后一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词体声律研究建立在反思前期得失的基础上。词体声律研究的重心,从愈辨愈繁且难以实践的“音律”退回至“格律”,力求向内挖掘词体本身的内在音乐性。与之相应,词乐研究也渐渐“退烧”,不少词学家提出以口吻代替管弦,来证验词体声律之理论,“吟诵”出词体的音乐美感。作为前期热衷音律而忽视文辞的反思,也作为这一时段不讲音律的“补偿”,当时词坛视“清末四大家”律文兼美的词作为典范,严于持律的风尚流行南北。这一时期,陈锐《词比》和徐绍棨《词通》两部着作走在了时代前列。《词比》全面、系统的总结了词体句式,堪称“词体声调之学”的草创;徐绍棨在撰写《词律笺榷》、系统订正《词律》的基础上,在《词通》中提出“自然见律”的思想。
宋学达[2](2014)在《从“词本事”看宋词之“尊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宋代文人书写的“词本事”为研究对象,透视宋词“尊体”的线性历程,并讨论其相关理论问题。由宋人书写的“词本事”,是与宋词关系最为紧密的文献资料,其中蕴含着宋人最真实的词学观念与思想。词之“尊体”这一概念虽然由清代词学家提出,但“尊体”意识的渐次发展,却是在宋代即已存在的词学现象。宋人“词本事”的书写方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轨迹,其中体现着宋人“尊体”意识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考察宋人“词本事”的思想内容,可以将宋词“尊体”所独有的理论问题一一明确,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由于目前学界针对宋人“词本事”专门的理论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宋词之“尊体”问题的认识也总体上较为朦胧,故而在正式进入对宋人“词本事”与宋词“尊体”历程的梳理与探讨之前,需要先完成两项基本工作:其一,对宋人“词本事”这一概念所覆盖的文献范围进行大致的圈定;其二,明确宋词“尊体”的相关基本问题,及其在整个词史范畴上的独特性。这两项基本工作,是本文第一章完成的主要任务。本文第二章通过梳理宋代文人对“词本事”书写意图从“随意性”、“偶然性”到“刻意性”,再到较为明确的“以事传词”与“以词传人”的演变,大致描绘出“尊体”意识在宋代从无到有,从朦胧到基本明确的生成与发展历程。第三章针对宋人“词本事”书写的“学问化”倾向,进行专门的梳理与探讨,透视宋词“尊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宋代词学生成与发展的相关情况。第四、五、六章,分别就“词本事”的思想内容针对宋词“尊体”的三个理论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即:其一,通过考察艳情本事的“纯情化”转变,透视宋人对词体“侧艳”道德偏见的摒弃;其二,通过考察“词本事”中政治寄托内容的演变,论述传统诗学对宋人“尊体”意识的影响;其三,通过考察“词本事”中关于词体“音乐性”的偶然记载与刻意书写,明确宋人“尊体”意识中兼顾词体“音乐本色”与文辞“诗化”的全面“雅化”观念。
汪超[3](2009)在《词学尊体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关于词学理论中"尊体"现象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研究者颇为关注的命题,以此作为审视词论的新视角,展开词学发展的重新解读。文章全面梳理过去相关论文,对其内容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期对于各文体尊体现象研究予以启示。
李旭[4](2003)在《“小词”与“尊体”两种词学观之得失》文中研究表明词本作为各种宴会活动的歌曲而兴,这使它与传统的诗歌功能截然相反,人们称之为“小词”,却使他获得了一种解放的气息,在艺术内容、风格和方法上都有新的创造;而其发展走的是向传统诗学靠拢的路子,“尊体”成为追求的主流,在内容和格调上也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和提升。从前只肯定后者,其实两种观念各有得失。
朱惠国[5](2003)在《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最近的二百多年,词的创作呈现一种超稳定状态,但词学思想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转换的过程大体可分三阶段:一、传统词学的辉煌期。以张惠言、周济、谭献为代表的常州派词论家创建了一套中国词学史上最严密又相对系统的词学理论。这是传统词学的最后辉煌。这时期乾嘉学派的烦琐学风开始暴露弊端,宋学被重新提起,以后形成重“经世致用”思潮,常州派产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同时常州派的创始人与主要成员又与经学关系密切,有的本身就是着名的经学大家,如张惠言、宋翔凤等。本时期的词学受经学的影响极大。二、传统词学的蜕变期。王国维、梁启超的词学观是传统词学的延续,但已开始蜕变,更多地融入了时代色彩,表现出中西文化既冲突又互补的一面。两人的词学研究表现出词学从传统到现代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梁启超的词学观基本是一种社会批评的方法,这与传统的诗教有关,与他社会活动家与政治家及学者三位一体的特殊身份有关,也与当时强调文学社会功能的文学倾向有关。在词学研究方法上,他推崇培根,强调实证,将传统的方法引导到科学的路上。王国维的词学研究既继承传统,如采用词话的形式,不强调系统,却又明显受到西方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的影响。他是中国词学由传统到现代转换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三、现代词学的确立期。“五四”新文化思潮使中国文坛发生质变。尽管词学创作固守着传统,但词学研究发生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基本格局发生了变化。词学研究呈现出三种基本走向:固守传统的词学家,尽管他们的词学研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从词学发展的角度看,毕竟是支流;“新文化”阵营的人兼治词学,如胡适,他将传统的词学放到新文化视野中考察,并注重以实证方法治词;传统词学的升华,完成传统到现代的基本转换,如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他们所代表的现代词人标志着现代主流词学的正式形成。
二、“小词”与“尊体”两种词学观之得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词”与“尊体”两种词学观之得失(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词体声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有关概念的界说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上编 |
第一章 近代词体声律研究的时代环境 |
第一节 近代词坛的繁荣局面 |
一、词家词作数量激增 |
二、姜张周吴:典范的树立 |
第二节 词学领域内的推动力 |
一、词学尊体的需要 |
二、词籍文献准备初步完成 |
第三节 词学领域外的推动力 |
一、最高统治者的提倡 |
二、来自其他学术领域的助力 |
第二章 近代词体声律研究的学理背景 |
第一节 唐宋时期的词体声律研究 |
一、唐五代对词体“倚声”的体认 |
二、宋人有关词体音律的论说 |
第二节 明代的词体声律研究 |
一、词体声律的荒废 |
二、词谱与谱体词选的肇兴 |
第三节 清代前中期的词体声律研究 |
一、词体声律研究的复兴:以音律为先导 |
二、词谱词韵编纂的重大成就 |
第三章 近代前期的词体声律研究(1821-19世纪末) |
第一节 词体声律研究的快速发展 |
一、词体声律讨论的风行 |
二、词体声律研究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以音律为主导,以合乐为目标 |
第二节 音律的追寻:以字声配乐音 |
一、四声 |
二、叶韵 |
三、五音 |
第三节 《词律》订补与新型词谱的编纂 |
一、订补《词律》的热潮 |
二、新型词谱的编纂 |
第四节 词乐研究的深化 |
一、《词源》研究 |
二、《白石道人歌曲》旁谱校读 |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词体声律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初) |
第一节 持律谨严的“清末四大家”及清末民初词坛 |
一、朱祖谋和郑文焯词:有律有文的典范 |
二、王鹏运和况周颐的词体声律论 |
三、严于持律的清末民初词坛 |
第二节 词体声律论的总结与普及 |
一、《词征》《左庵词话》对近代词体声律论的整理 |
二、词学启蒙读物对词体声律论的普及 |
第三节 研究重心的转移:从音律回到“格律” |
一、为词体“松绑”,求“自然之律” |
二、发掘词体格律本身的音乐性 |
第四节 体认词体之“声”:从演奏回到吟诵 |
一、“音律所始,本于人声” |
二、“读”出词体音节之美 |
下编 |
第五章 常州词派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一节 张惠言、董士锡、宋翔凤的词体声律研究 |
一、张惠言等常州派开创者的声律观 |
二、张门弟子董士锡、宋翔凤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二节 周济的词体声律研究 |
一、前后期词体声律观之转变 |
二、以“声情”为核心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三节 常州派同调者的词体声律研究 |
一、包世臣、许宗衡论词体之“涩” |
二、蒋敦复:常、浙词学交融下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六章 谢元淮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一节 《填词浅说》论词人之律与乐工之律的分野 |
一、词家与乐师的分工 |
二、字声与乐音的距离 |
三、“词人之律”与“乐工之律”的分野 |
第二节 《碎金词谱》词唱论与以今乐歌古词的意义 |
一、明清词唱论的缺失 |
二、《碎金词谱》中的词唱论及其评价 |
三、重估《碎金词谱》以今乐歌古词的意义 |
第七章 彭凤高《词削》考论 |
第一节 《词削》的内容、体系与词乐研究 |
一、《词削》基本内容的清理 |
二、《词削》呈现的词学体系 |
三、《词削》的词乐研究:以会通古今乐为核心 |
第二节 《词削》论词韵与四声 |
一、以音律定格律的核心思想 |
二、叶韵:音律与格律的连接点 |
三、四声相代问题 |
第三节 《词削》词体声律研究的得与失 |
第八章 陈锐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一节 《袌碧斋词话》论词体声律 |
一、不通音律则只有师法古人 |
二、校勘《乐章集》,推重柳词声律 |
三、论方言对词体声律的影响 |
第二节 《词比》:词体“声调之学”的草创 |
一、对词体句式空前全面的总结 |
二、现代词体“声调之学”的草创 |
三、对词体声律的几点洞见 |
四、“比而同之”:归纳法的运用 |
第九章 沈曾植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一节 《菌阁琐谈》中的声律论与词史观 |
一、词史进程与词乐的发展同步 |
二、五代北宋词乐主导词体声律 |
三、词曲衍变:“字少声多难过去” |
第二节 《菌阁琐谈》的词唱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一字一声”与“歌永言”的矛盾 |
二、“字少声多”:俗乐之美 |
三、《菌阁琐谈》中的其他词乐词唱论 |
第十章 徐绍棨的词体声律研究 |
第一节 《词律笺榷》对《词律》的订补 |
一、订正《词律》辨调之误 |
二、订正《词律》辨体之误 |
三、订正《词律》断句之误 |
四、订正《词律》字声之误注 |
第二节 《词通》的体系与“自然见律”的声律观 |
一、《词通》体系高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
二、《词通》词体声律论的核心:“自然见律” |
余论 |
词体声律论与近代词学批评 |
一 对于词体起源论的影响 |
二 对于尊体观及正变观的影响 |
三 对于词史“中兴”论的影响 |
附录一:近代词体声律学文献简目 |
附录二:彭凤高《词削》稿本目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 |
(2)从“词本事”看宋词之“尊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词本事”界说与“尊体”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词本事概念界说与本文的文献范畴 |
一、古人对“词本事”的理解 |
二、今人的理解及本文的界说 |
第二节 宋词之“尊体”与清代“尊体”运动之别 |
一、“尊体”的提出与清代“尊体”运动 |
二、宋人的“尊体”意识及其与清代的区别 |
三、宋词“尊体”的本质及其内在机制 |
第二章 “词本事”的书写意图与宋人的“尊体”意识的线性发展 |
第一节 “前苏轼时代”的词本事书写 |
一、“前苏轼时代”词本事文献梳理 |
二、“前苏轼时代”词本事书写的随意性与偶然性 |
第二节 苏轼的本事书写及其带来的转变 |
一、苏轼的叙事性词序 |
二、苏轼在笔记体着作中对其词本事的“再书写” |
三、苏轼“自书本事”的“尊体”意义 |
第三节 “自书本事”现象的发展及“以事传词”的书写意图 |
一、“自书本事”现象的发展 |
二、词作者后辈书写的“先人本事” |
三、“以事传词”书写意图的“尊体”意义 |
第四节 宋人词话中的词本事及其“以词传人”书写意图 |
一、《时贤本事曲子集》的词本事书写意图 |
二、周密《浩然斋词话》中具有存史意识的本事书写 |
三、“以词传人”的书写意图与“一代文学”观念的初步奠基 |
第三章 “学问化”本事书写与宋代词学的生成 |
第一节 从不严谨的本事记录到事实考证 |
一、“词本事”书写方式走向“学问化”的两种表现 |
二、“词本事”的“学问化”书写对宋代词学的“催生” |
第二节 “词本事”书写与词论的逐步融合 |
一、“词本事”书写与词论融合的两种形式 |
二、“学问化”的本事书写与“考论整合”的宋代词学 |
第四章 艳情本事的转变与宋人对词体“侧艳”道德偏见的消弭 |
第一节 早期对“侧艳”的道德偏见 |
第二节 艳情本事的虚构与艳情题材的“纯情化” |
一、艳情本事走向“虚构”的转变 |
二、虚构艳情本事的“纯情化” |
第三节 破除“侧艳”道德偏见的尊体意义 |
第五章 “词本事”的政治寄托与传统诗学对“尊体”的影响 |
第一节 宋初“词本事”中的“文学误国论” |
一、“文学误国论”的源流 |
二、宋人在本事书写中对“文学误国论“延续与摆脱 |
第二节 从俚俗词本事看词体对“怨刺传统“的回归 |
第三节 从南渡后的“词本事”看词体对“诗言志”的回归 |
第六章 “词本事”的“音乐性”记载与全面尊体意识 |
第一节 宋代“词本事”中的“音乐性”现象梳理 |
第二节 宋人对词体“音乐性”的专门论述及其全面尊体意识 |
一、北宋人对词体的音乐性较少专门论述 |
二、南宋“雅派词人”对周邦彦的继承 |
三、从姜夔的词序看雅派词人的全面尊体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词学尊体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尊体研究的概况 |
二、尊体研究视角的纷呈 |
(一) 词学尊体史的梳理分析 |
(二) 词体尊体理论的归纳分析 |
(三) 词学尊体的个案研究 |
三、词学尊体研究的启示 |
(5)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上编: 经学的渗透与传统词学的辉煌 |
第一章 嘉道间学术的大体走向与词学的演化 |
第一节 乾嘉汉学的衰落与学派的裂变 |
第二节 常州词派产生前的词学演化方向 |
第三节 本时期经学与词学的交叉和部分重合 |
第二章 “常州学派”与“常州词派” |
第一节 常州学派的文学渊源 |
第二节 张惠言与常州学派主要成员及庄氏家族的关系 |
第三节 常州学派对常州词派的影响 |
第三章 张惠言与常州词派 |
第一节 张惠言的词学理论 |
一、 意内言外谓之词 |
二、 与诗赋之流同类而风诵之 |
三、 塞其下流,归乎正声 |
第二节 “常州词派”的意义与评价 |
第四章 常州词派初创时期的词学思想 |
第一节 董士锡对张惠言词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 重情--董士锡对张惠言词学思想的矫正 |
二、 比兴--董士锡对张惠言词学思想的继承 |
三、 主清--董士锡对张惠言词学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宋翔凤的经学和词学 |
第三节 周济:常州词派理论的真正奠基人 |
一、 周济词籍论着考略 |
二、 周济的词学思想 |
第五章 “常州词派”理论的完善 |
第一节 谭献对常州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 谭献与常州学派 |
二、 谭献与常州词派 |
第二节 陈廷焯对常州词派的贡献 |
一、 陈廷焯的词学思想 |
二、 如何评价陈廷焯在晚清词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
第三节 本时期其他词学家的理论贡献 |
一、 焦循的经学和词学 |
二、 蒋敦复“有厚入有间”的词学观 |
三、 谢章铤“质”“情”并重的词学观 |
第六章 “常”、“浙”两派的融合 |
第一节 “常”、“浙”理论的共源性 |
第二节 “常”、“浙”互补的现实性 |
第三节 以“常”为主,融合“浙”派 |
下编 中西文化冲突与现代词学的确立 |
第七章 传统诗教与社会批评方法结合的典范--梁启超 |
第一节 梁启超与他的词学研究 |
第二节 梁启超词论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梁启超词学思想对建立现代词学的意义和贡献 |
第八章 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王国维及其《人间词话》 |
第一节 “境界说”:王国维词学思想的核心 |
第二节 与“境界”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三节 王国维对词学现代化转换的意义 |
第九章 传统词学的延续 |
第一节 况周颐与《蕙风词话》 |
一、 “拙”、“重”、“大”--《蕙风词话》的核心精神 |
二、 词心与寄托--《蕙风词话》的理论创新 |
第二节 郑文焯及其词学观 |
第十章 “新文化”思潮与词学的重新整合 |
第一节 “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
第二节 词学研究格局的重新整合与词学家的三种走向 |
第三节 胡适的词学观及其评价 |
一、 文学革命与胡适的词学观 |
二、 词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功能 |
三、 关于寄托和咏物 |
四、 胡适的词学史观 |
五、 胡适词学观的实际影响及其评价 |
第十一章 词学传播媒介的变化与现代词学的确立 |
第一节 现代传播媒介对词学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型词学刊物及其对词学家的影响 |
第三节 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
一、 龙榆生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
二、 夏承焘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
三、 唐圭璋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小词”与“尊体”两种词学观之得失(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词体声律学研究[D]. 昝圣骞. 武汉大学, 2014(12)
- [2]从“词本事”看宋词之“尊体”[D]. 宋学达.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3]词学尊体研究综述[J]. 汪超.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4]“小词”与“尊体”两种词学观之得失[J]. 李旭.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 [5]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D]. 朱惠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标签:宋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