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取胜于人本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安志[1](2019)在《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我国构建现代化创新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高峰”企业仍然不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了各种“创新新政”,从人才培养和引进、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红包”。政府部门的努力在客观上降低了部分企业的创新成本,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这些政策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还存在哪些局限性?为什么政策制定者(科技管理官员)都不约而同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奖励、补助”作为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科技管理官员在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政府治理结构和官员行为模式开展研究,沿着创新激励政策的传导路径,从政府内部激励结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政企博弈等角度考察了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论述了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并以我国“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为背景,对当前科技创新配套支持政策进行了总结。随后,对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分类,本文发现,我国是一个实施创新激励政策比较多的国家,政策类型以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为主,功能性创新激励政策为辅。而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又以科技认定作为主要的实施手段,即对企业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和认定,并以此为依据给予资金奖励或其他政策优惠。其次,对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政府激励政策总体落地情况进行了梳理。随后,以苏州制造业为例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利用苏州市的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对创新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未表现出显着的效应,本文基于苏州市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没有找到支持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影响的证据。第三,在制度层面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结构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将科技管理官员这一群体纳入研究范畴,尝试揭开政策决策机制这个“黑箱”,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下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本文认为,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正逐步取代GDP增速成为官员的重要政绩之一,GDP锦标赛也正逐渐演化为创新指标竞赛。密集出台的各种创新激励政策体现了科技管理官员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但由于行政体制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科技管理官员可能在担当作为、晋升激励、设租、避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选择策略性行为,将科技认定作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实施手段,而较少使用科技项目、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科技认定作为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政绩的“强绩效行为”,可以减轻科技管理官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便于个别官员进行设租活动,因此被广泛而大量地使用,成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科技项目、科技认定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实施情况构成了科技管理官员政绩的主要内容。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数据构建了 2005-2015年中国省级科技管理官员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展科技认定能够对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兑现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表现出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显着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抑制了企业创新,这种抑制作用受到地区市场治理环境的调节,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不显着,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显着。第四,将研究视野从政策供给转向政策执行,考察了政企博弈对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在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下,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在立项、评审、技术审查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相比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科技认定具有低风险、高收益、弱监管以及寻租空间大等特点,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策略性创新、材料包装、寻租等行为达到“寻认定”的目的。通过构建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发现科技认定难以使企业产生准确的政策预期,无法对企业研发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摊,这也制约了其创新激励作用的发挥。利用苏州市微观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科技认定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表现出不显着的挤出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创新激励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即政府作用同市场机制有效对接,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具体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以及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杨浩晟[2](2018)在《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以益阳长春经开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79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827122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增长33.5倍。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突破18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其竞争力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转型中,随着区域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沿海劳动力成本上升,沿海地区的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加快,给中部地区中小城市承接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小城市是连接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节点,人力、物流成本低,在与大中城市的协同分工与联动、错位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采用产业竞争力理论,以“钻石模型”为基础,以湖南益阳长春经开区为例,以如何提升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借鉴参考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典型发展模式,分析查找出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与瓶颈,有针对性的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整合优化产业布局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并从加大创新驱动等四个方面提出提升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的建议,就如何提升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做了有益探索。
赵磊[3](2018)在《基于奎因模型的YZ银行企业文化诊断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国际贸易战频发和互联网经济规模增长对实体经济双重冲击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的村镇银行面临越来越多市场压力。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从存款、结算、贷款等村镇银行的多个核心业务开始参与直接竞争,村镇银行的处境可以用“夹缝中求生存”来形容。面对竞争,村镇银行除了推陈出新,优化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地方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在市场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作者较为熟悉的YZ村镇银行为案例,采取问卷调查法,综合通过定性和定量等多种研究方法,对YZ村镇银行的企业文化真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和阐述。详细了解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现状,研究的结果表明: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中缺乏创新激励因素。2、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3、YZ村镇银行属于“高控型”文化,管理风格缺乏人性化管理。4、企业文化中缺乏客户服务精神。此外,根据调查中发现的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从制度设计层面和员工行为规范两个角度,促使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落地。本研究对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为如何完善村镇银行文化建设也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杨小阁[4](2018)在《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内中小企业普遍生命周期较为短暂,究其原因是由于内部控制薄弱和内部控制制度失效所造成的,所以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以保障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合理设计及执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对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框架五要素与制造型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相结合,设计出了适应于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利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五项因素中对内部控制影响最大的是控制活动,其次是控制环境、监控、风险管理和信息与沟通。根据主成份分析确定的指标权重,计算样本企业内部控制得分(ICI),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得分与中小企业员工人数,销售总额,营业收入增长率,订单准交率,员工月度离职率,人均产值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得分与销售总额、订单准交率、人均产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与员工月度离职率存在反向关系。通过本文创新研究对象的创新研究,在结合制造型中小企业自身运营特点的基础上,优化、完善了其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适合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验证了该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对制造型中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借鉴与指导,并结合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一是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强文化,二是实施战略导向企业内部控制,三是打造稳定的员工队伍并注重吸收员工合理建议,四是建立供应商风险和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五是建立健全物料管控制度和预算管控制度,六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稽核机制与外部评估机制,七是加强信息权限控制,为最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讨。
王晓丹[5](2016)在《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外贸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产业间抑或产业内的全球分工也越来越常见,越来越精细。尤其加入WTO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亟需做出调整或改变。另外,多年来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一直处在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夹缝中生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其生产经营越来越步履维艰!如何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培育并打造一大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经济体,不仅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调研结果表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尽管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试图改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依然存在着需要着力解决的诸多问题或制约因素,例如,当前的外贸管理体制落后,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市场准入难,以及企业融资困难,信息缺乏等。笔者认为,若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除了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需要“苦练内功”以外,更需政府的强力介入,即亟需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以彻底改变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被动局面,切实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笔者选择《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为论文题目,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机制需求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的分析,最终提出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框架及对策,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供学界理论研究参考。本文内容共有五部分构成:第一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基于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概念的界定,首先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内容是“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其次归纳总结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特点,最后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制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因素。第三章内容是“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这一部分,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实践,归纳出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这一部分基于保障机制概念及功能的阐述,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第五章内容是“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原则、框架和对策建议”。这一部分,首先阐释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其次设计出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最终提出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李锐[6](2013)在《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向国人展示出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出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全球金融危机后,民营企业的快速复苏再一次展示其强大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及注册资本(金)、个体工商户户数及注册资本(金)都比上一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实现利润方面,2012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也分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其增速大大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此外,在创新、税收等方面,民营企业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富有活力、内生动力和创新精神的力量,它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竞争。近几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并且呈现不平衡的特征。此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世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可见,当前民营企业正处于大分化、大变动时期。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同时还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我国逐渐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对民营企业来讲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民营企业应该积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民营企业所处的新历史时期为时代背景,揭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通过分别以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企业体制、技术、品牌和融资为线索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理清民营企业各方面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深刻剖析当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马建霞[7](2012)在《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贷服务为中心》文中提出阿玛蒂亚·森说过:“不平等思想既非常简单又非常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这种思想可以直接让人获得一个直观的印象,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以致对该概念任何一种阐述都是有争议的。”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人类的不平等问题就一直相伴而生,人类始终在探求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苦苦求解社会正义,竭力追寻着减少贫困,消除不平等的社会良策。当然人类追求的此种平等只能是一种趋近的平等,或者说尽可能的平等,因为完全的平等在人类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努力追寻尽可能的平等,至少我们应给予社会中每一个有意愿改善自身境遇的主体以适当的改善条件和机遇。中国步入21世纪之后,不平等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日益丰富的国民财富,也造就了经济迅速腾飞的辉煌,但总体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日益严重的贫富悬殊成为困扰执政党的一道难题。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让人忧心忡忡的贫富悬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和高昂成本,大量存在的低收入者和农民获得收入增量的机会很少,能力有限,日益悬殊的社会贫富差距直接导致社会的极大不稳定和不和谐,社会整体发展的活力都受到极大抑制。目前中国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现状,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落后经济发展,直接阻碍了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均衡的发展,还有一直受制于资金瓶颈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及我们长久以来关注的“三农”问题等等所有这一切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经济学的短边定理其实早已形象地揭示出了均衡发展的好处,正如决定木桶盛水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一样,决定经济发展整体效果的也不是经济最发达的群体而应该是经济最不发达的那一部分,即我们常说的弱势群体。当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因为这既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适应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社会的经济弱势群体,比如农民、下岗职工、城市贫民以及中小企业、不发达地区用什么方式去消除他们和社会富裕阶层之间横亘的发展的鸿沟,古往今来政治家法学家创造出很多对策,比如道尔顿转移原则认为:从富人那里拿出一单位的收入给穷人会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同时也可降低不平等的程度。如何从富人那里拿这一单位,当然最直接的方式就应该是通过税收的方式,增加富人的税负,并将国家集中起来的税收通过转移支付、财政拨款等方式达致贫困阶层以此实现社会平等,还可以通过社会救助和捐赠等方式来减少社会的不平等。但一味的以福利和捐赠的方式来扶贫可能会助长穷人偷懒的惰性,比如有学者认为穷人之所以喜欢闲暇,并不是因为他们道德上有弱点,而是因为政府给了他们钱,这种不劳而获让他们游手好闲。美国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认为,出于经济的贫困,穷人更需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最忌讳安于现状、无所谓、懒惰和习惯于接受救济。如果福利金超过穷人社区内普遍的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那么任何福利制度最终都会扩大贫困,并使贫困永久存续下去。难怪吉尔德说:“政府的救济会毁掉大多数依赖救济为生的人”。按照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教授的看法:穷人并不是天生的懒惰者和不求进取的人,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和信任,如果能够给他们信任和改变命运的机会和资金支持,穷人就可以改变贫穷的命运并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经济学认为贫富问题的症结在于资本的短缺、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效率的低下以及社会消费不足等等,并将贫困的本质归结为产业与生产能力的贫困,并认为资本的持续投入和有效利用是解决贫困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要脱贫,靠的是制度建设与资本、市场的力量。贫困其实往往是达到某种最低可接受的目标水平的基本能力的缺失。可以这样说,贫困并不是单纯的个体福利数量上的少,而恰恰是贫困人口缺少追求个体福利的能力,比如贫困主体往往是因为缺少改善生活的生产资金。当今社会,金融对经济的增长发挥着核心作用,贫困主体获得资金支持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信贷市场。但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信贷市场普遍存在信贷歧视。金融的本性是逐利的,金融的特质是冷冰冰的,极力追求经济人利益最大化,在这个最不应该掺杂个人感情的领域现在面临这样的拷问,金融究竟应该严格地遵循逐利的本性,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去配置资源,还是应该像经济学反思其是否应该带有伦理性一样,去反思,金融是不是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配置,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一种社会责任,金融资本的配置是否可以有一些温情。基于此,很多有识之士包括国际社会在积极寻求各种途径探索金融对解决贫困问题的独特作用,又因为尤努斯模式的成功,小额信贷对于解决贫困的作用被不断地强调,而且乡村银行模式也被不断地复制,其影响日益扩大。通过开展小额信贷来解决贫困问题,进而通过构筑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来完成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和扶持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所谓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就是使得社会经济弱势群体都能够得到金融服务和扶持的制度。实际上,金融作为资金的融通方式,含义丰富,内容广泛。我们一般熟知的金融领域也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业,还应该包含证券业、保险业、期货行业等等。对于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的内容也不单指信贷,还应该包括多种金融服务,包括储蓄、投资、保险和理财等。但是囿于篇幅所限,对于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我们仅选择了信贷市场作为论述的重点,选择该角度进行重点论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笔者认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既然是对经济弱势群体的一种权利倾斜和金融支持,因为社会发展的贫富不均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信贷歧视现象,所以对于经济弱势群体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其信贷权利的可获得性和保障性,只有在弱势群体的信贷获得权能够得到普遍的满足后,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在这方面初步取得成效之后,我们才会进入到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下一个阶段,即为经济弱势群体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因此本文主要以信贷服务的可获得性为中心进行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论述。以下论文的内容也是在这一含义之下进行论述的。事实上,我国在构筑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方面,特别是满足弱势群体的信贷可获得性方面,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近几年,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积极引进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并在农村地区,降低金融机构进入门槛,允许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典型的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的设立。如果我们将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加以构建,具体的指导思想及方略应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我们着手于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一系列改革,以使得其能够发挥支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初衷。比如鼓励商业银行也可以开展小额信贷,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目前有一些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是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如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了内蒙古达茂旗包商惠农贷款公司,发起成立了内蒙古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等四家村镇银行,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并获得较好的收益,因为包商银行对于微小企业贷款的卓越成就,其董事长李镇西还获得2011经济年度的年度公益奖。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弱势群体按照自身情况,更应该和一些小规模的类似社区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相共生。所以我们要将重点放在一些新建的金融机构制度创新上。在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主要惠及的应该是三农以及城镇贫困人口和中小企业,所以我们要通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的金融机构来完成对经济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这有待于我们在制度安排上积极构建以期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融资担保公司、社会征信体系以及民间金融、行业协会的配套建设,包括国家税收政策等激励都将是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整体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核心观点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构建主要依靠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和国家有效的制度供给来完成,并不主张单纯地依靠国家带有福利性质的扶贫制度来完成,包括我们已经构建的政策性金融制度也不应该是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中的重要角色。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主要应该通过相关制度构建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通过商业性的金融机构组织完成普惠金融的目标,同时积极倡导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其向社会企业发展。这其中,政府的核心作用应该是积极创造有益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尽快出台以及现有法律的立法完善。目前,国内学者对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来加以深入研究的较少,特别是从法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少,尽管目前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政策建议,但大多局限于针对一些具体金融机构的零星和分散性建议,缺乏宏观的、全局性的法律对策,本文就是试图从经济法学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我国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的构建。源于社会现实关心的问题导向型研究路径始终贯穿全文,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以及构建普惠金融促进的具体法律制度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向度。为此本文共分六章予以论述。第一章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产生和历史源流这一章主要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普惠金融体系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特别将视角落到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信贷歧视,因而在发展中国家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准确把握普惠金融的含义,本章对普惠金融制度含义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便对该概念有更准确地把握。第二部分介绍了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历史源流,这一部分主要追根溯源,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上看,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其实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存在,特别发展到现代社会,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模式对世界各国的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民间金融发挥了对民间主体的金融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逐步建立起日益多元的金融机构组织,特别是一些新型的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也普遍建立起来,普惠金融体系初步建立。第二章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理论基础这一章主要从三个学科角度来对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能力观和发展观,特别介绍了阿·玛蒂亚森的观点。阿·玛蒂亚森认为人类在经济增长和自身发展中应该力求平衡,经济增长决不意味着人类自身的必然发展,经济发展应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发展。从人本经济学的角度主要关注了经济学研究的原初意义应该落脚到人究竟因为什么活着,幸福的含义是什么,从这个角度上看经济发展的终极意义应该是关注人类的幸福。从上述这些经济学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正是反思经济发展不应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的追求目标,相反,人类的幸福和自身发展,公平正义始终应成为社会发展的终极意义,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建立是应时代之需。而穷人经济学以舒尔茨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要关注农民和农业问题,更提出一国中如果贫富悬殊迟早会出问题,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第二部分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考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尤努斯教授的金融伦理学思想。传统的信贷理论认为穷人是没有信用的,穷人是信贷的不可接触者。但尤努斯教授第一次掷地有声地提出:穷人也是有信用的,因为他们除了信用一无所有,信贷应该作为人权得到肯定和保护。第二部分从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来看,金融企业不仅仅要追求股东自身财富的最大化,而且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比如对经济弱势群体的主动扶助,这也是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发展的大势。第三部分从法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主要从法哲学对正义的解读进行探讨,特别是通过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进行研读,可以看出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对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保护,而正义理论中又以利益分配理论为主要内容,利益分配就是要照顾到最弱势群体的利益。特别提到社会的正义应该通过建立一种合作体系,实现互惠互利。另外从法学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权利来看,经济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是其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人权,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最后从经济法学科的角度看,经济法突破了传统学科以形式正义为追求目标的藩篱,更加强调对实质公平和正义的追求。而实质正义和公平就是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保护,以此达到实质意义上的正义。第三章域外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美国的立法实践,在发达国家其实也存在信贷歧视,针对信贷歧视现象,美国在这方面主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来加以规制,特别有影响的法律是:《社区再投资法》,该法律虽然存在很多争议,但基本还是获得了很好的收效。对于欧洲国家的普惠金融实践,主要介绍了德国复兴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业务。因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核心是小额信贷,小额信贷主要的发源地就在亚非国家,所以这部分重点介绍了孟加拉和印尼等国的一些小额信贷制度。最后介绍了在非洲地区一些普惠金融的立法实践。针对上述的立法实践特别提出了对我国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四章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重要意义这一章主要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对于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中国目前贫富悬殊,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主要从单纯追求增长到均衡发展特别是包容性增长过渡,这就要求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第二部分论述了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主要的意义在于反贫困。追求富裕是人之常理,中国解决反贫困问题也很紧迫,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可以很好地改善贫困问题,另外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对金融制度自身变革也有着重要意义。第五章中国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这一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在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方面的立法实践,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第六章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法律对策这一章主要从以下部分加以阐述,首先阐述了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构建过程中要秉承的价值追求,即普惠理念下的公平价值和发展价值,第二部分阐述了二元信用市场结构下的政府责任,目前在中国金融市场基本形成了正规金融市场和准正规金融市场以及非正规金融市场,传统意义上,金融资本的逐利性直接决定了其应该被配置到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因此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应该是符合金融本性的,不过在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中,如果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作用,那么被正规金融市场冷落的经济弱势群体无疑就成为了一种合理和必然的选择,但是显然这种结果并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更不利于我们富民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下政府责任要重新梳理和界定,首先政府不能任由市场机制在金融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应该努力担当起政府的职责,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在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毫无边界大包大揽的,政府同样要警惕管制失灵,注意自己作用的边界,应努力在构建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而非主动介入具体金融机构的经营中,特别是在积极构建法律政策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普惠金融制度构建中,政策性金融因其自身的局限性,面临变革,不应成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重要角色。最后针对前文中提出的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目前面临的法律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对策,重点有将弱势群体的经济发展权在宪法中加以明确规定,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建立激励性税收制度,建立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特别是在民间金融方面加强立法。
夏奕奕[8](2012)在《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渣打集团在中国的独资分支机构,在华经营历史超过150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自入世以来,渣打对中国境内居民和国内企业逐步开展了各类人民币业务,拥有了更大的客户群体,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企业比入世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如同其他外资银行在入世后的状况一样,无论是机构扩张的数量、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还是业务领域的发展或是盈利状况,发展速度都不如预期的快速。外资银行在中国整个银行业所占的份额,也始终是微不足道的。在此背景下,本人作为外资银行的一名资深从业人员,见证了渣打(中国)入世前后的变化发展,在充分分析了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国古典文学的管理哲学中寻求促进发展的解决之道。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出东方管理哲学的精粹对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困境作出分析。首先,本文对外资银行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了解渣打(中国)潜在的机会和可能的威胁。其次,本文对外资银行的自身能力和内部资源进行了评估,以明确渣打(中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中,本文形成了对渣打(中国)的SWOT分析。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最终确立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即“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深化差异化竞争”、和“优化政府、监管、同业关系”。本文尝试给出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希望这能够使渣打(中国)在日益激烈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也对其他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裘毅[9](2012)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浙商特质与企业风险管理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风险管理的理念自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其理论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国外风险管理已经在渐渐的开始被采用,但在国内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浙商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文化已经被我国学者广为研究。本文首次将浙商特性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绩效进行联合研究,探讨浙商特性和企业风险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环境特征下,是否给我省浙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及后金融危机的环境特征队浙商特性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浙商的抱团合作、人本文化、自主独立三大特性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印证了人本文化作为浙商三大特性之根本的观点,此外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受其影响越深的企业,其浙商特性对企业风险管理绩效的促进作用也越深。
潘爱华[10](2011)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中小企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面对激烈的国内外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只有切实依靠改善管理、创新管理,才能有效提升自身实力,获得竞争胜利。因此,积极探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提升之路,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和获得优势竞争地位,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小企业取胜于人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取胜于人本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阶段 |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目标 |
第四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
第一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内涵 |
第二节 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三节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撑 |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 |
第五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政府培育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基于苏州制造业的分析 |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果的微观检验 |
第六章 政府内部激励结构与科技管理官员的策略性行为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实证检验:政策工具选择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科技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激励政策下的企业创新决策 |
第一节 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 |
第二节 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不同政策的激励效应 |
第四节 关于科技项目激励效应的进一步检验 |
第八章 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
第一节 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
第二节 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 |
第三节 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
第四节 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 |
第五节 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以益阳长春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结构与创新点 |
1.3.1 内容与结构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电子信息产业特征 |
2.1.1 技术资本高度密集 |
2.1.2 固定可变成本比大 |
2.1.3 研发成本高 |
2.1.4 用户规模经济效应突出 |
2.1.5 易被技术锁定 |
2.1.6 标准依赖性高 |
2.1.7 渗透性广 |
2.2 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 |
2.2.1 竞争力 |
2.2.2 产业竞争力 |
2.2.3 区域产业竞争力 |
2.3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1 生产要素 |
2.3.2 市场需求 |
2.3.3 相关及支持产业 |
2.3.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2.3.5 政策制度 |
2.3.6 机遇和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
第三章 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
3.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
3.1.1 发展历史 |
3.1.2 区域分布 |
3.1.3 发展现状 |
3.2 益阳长春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
3.2.1 发展现状 |
3.2.2 发展优势 |
3.2.3 发展瓶颈 |
第四章 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典型发展模式 |
4.1.1 美国发展模式 |
4.1.2 韩国发展模式 |
4.2 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启示 |
4.2.1 产业集群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模式 |
4.2.2 创新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驱动力 |
4.2.3 中小企业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
4.2.4 市场需求是电子信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考虑 |
第五章 提升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
5.1 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
5.1.1 建立健全符合益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 |
5.1.2 大力培育发展具有益阳特色的龙头企业 |
5.1.3 提升益阳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配套能力 |
5.1.4 整合优化益阳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
5.1.5 促进益阳与周边城市电子信息产业错位发展 |
5.1.6 建立健全符合益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际的投融资体系 |
5.2 对电子信息企业的建议 |
5.2.1 加大创新驱动 |
5.2.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5.2.3 加强高专人才培养 |
5.2.4 实行产业错位发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基于奎因模型的YZ银行企业文化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背景介绍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2.2 相关研究成果 |
1.3 企业文化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
1.3.2 企业文化测量方法介绍 |
1.3.3 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现状 |
2.1 YZ村镇银行企业概况 |
2.1.1 YZ村镇银行介绍 |
2.1.2 YZ银行经营环境 |
2.2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现状 |
2.2.1 精神层文化现状 |
2.2.2 制度层文化现状 |
2.2.3 行为层文化现状 |
2.2.4 物质层文化现状 |
3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评估分析 |
3.1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问卷评估结果 |
3.1.1 奎因竞争性模型结果 |
3.1.2 OCAI企业文化量表结果 |
3.2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模型细化及分析 |
3.2.1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模型细化 |
3.2.2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模型细化分析 |
3.3 基于OCAI企业文化量表的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分析 |
3.4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
3.4.1 企业文化中缺乏创新激励因素 |
3.4.2 企业文化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
3.4.3 企业文化属于“高控型”文化,缺乏人性化管理 |
3.4.4 客户服务与客户体验不足 |
4 YZ村镇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建议 |
4.1 提升企业文化中创新激励因素 |
4.2 提升企业文化中团队合作精神 |
4.3 增加管理风格中的人性化因素 |
4.4 提升企业文化中的客户服务意识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致谢 |
(4)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 |
2.2 契约理论与内部控制 |
2.3 内部控制有效性 |
2.4 系统理论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
2.5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目标 |
2.6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
2.7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2.8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
2.8.1 层次分析法(AHP) |
2.8.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
2.8.3 熵值法(EM) |
2.8.4 主成份分析法(PCA) |
第3章 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特征 |
3.1.1 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 |
3.1.2 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3 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
3.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目标与思路及原则 |
3.2.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目标 |
3.2.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
3.2.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选择 |
3.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
3.4.2 风险管理方面 |
3.4.3 控制活动方面 |
3.4.4 信息沟通方面 |
3.4.5 监控方面 |
第4章 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3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及整理 |
4.2 主成份分析 |
4.2.1 评价因子选择 |
4.2.2 主成份提取 |
4.2.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主成份分析结果及其启示 |
4.4 回归分析 |
4.4.1 研究假设 |
4.4.2 回归模型构建 |
4.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4 相关性分析 |
4.5 回归结果分析及启示 |
第5章 提升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
5.1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强文化 |
5.2 实施战略导向企业内部控制 |
5.3 打造稳定的员工队伍并注重吸收员工合理建议 |
5.4 建立供应商风险和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
5.5 建立健全物料管控制度及预算管控制度 |
5.6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稽核机制与外部评估机制 |
5.7 加强信息权限控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广州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
附录B 我国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及路线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概念的界定 |
(一)中小型企业 |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 |
(一)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的发展 |
(二)有助于吸纳劳动者就业以缓解社会压力 |
(三)有助于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程 |
(四)有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 |
(五)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 |
三、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 |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 |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分布现状 |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结构现状 |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进出口产品的现状 |
(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的市场现状 |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一)机制的灵活性 |
(二)运营的新颖性 |
(三)经营的补充性 |
(四)产品的区域性 |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内部制约因素 |
(二)外部制约因素 |
第三章 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实践 |
(一)美国的实践 |
(二)日本的实践 |
(三)意大利的实践 |
(四)德国的实践 |
二、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理念的一致性 |
(二)目标的明确性 |
(三)主体的立体型 |
(四)客体的趋同性 |
(五)政策的有效性 |
三、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组织保障是促进发展的基础 |
(二)法律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根本 |
(三)资金保障是促进发展的要素 |
(四)技术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武器 |
(五)配套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条件 |
第四章 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 |
一、保障机制概念的界定 |
(一)关于“保障”解析 |
(二)关于“机制”的解析 |
(三)保障机制的概念 |
(四)保障机制的功能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 |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成长各阶段存在着对保障机制的需求 |
(二)政府有必要保障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 |
(三)建立保障机制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
第五章 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原则、框架和对策建议 |
一、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一)必须坚持法律引导规范发展的原则 |
(二)必须坚持均衡发展原则 |
(三)必须坚持直接间接支持相结合原则 |
(四)必须坚持分门别类的指导原则 |
(五)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 |
(一)保障体制框架 |
(二)保障制度框架 |
(三)保障过程框架 |
三、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体制保障 |
(二)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
(三)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过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时代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
二、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成果 |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相关理论 |
一、 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有关论述 |
二、 马克思企业理论有关论述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关民营企业的论述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民营经济的论述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企业的一般论述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 |
一、 经济增长理论 |
二、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
三、 企业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
第一节 国际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际方面的挑战 |
三、 国际方面的机遇 |
第二节 国内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内方面的挑战 |
三、 国内方面的机遇 |
第三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涵义、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涵义和内容 |
一、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涵义 |
二、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容 |
第二节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企业内部因素 |
二、 企业外部因素 |
第三节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一、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特征 |
二、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民营企业家的成长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2年):个体经济发展期 |
二、 第二阶段(1983-1986年):私营企业萌发期 |
三、 第三阶段(1987-1991年):民营企业摸索前进期 |
四、 第四阶段(1992.1998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期 |
五、 第五阶段(1999-2004年):民营经济地位提升期 |
六、 第六阶段(2005年至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期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提升企业家精神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家精神的经验借鉴 |
二、 企业家精神的提升需要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自身的不断努力 |
三、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
第五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体制创新 |
第一节 民营企业体制的历史变迁——以家族企业为例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1年):个体经济家庭作坊阶段 |
二、 第二阶段(1982-1987年):“红帽子”企业阶段 |
三、 第三阶段(1988-2000年):家族式股份制企业阶段 |
四、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
第二节 民营企业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体制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企业体制和治理的经验借鉴 |
二、 对民营企业体制创新的建议 |
三、 政府应为民营企业体制创新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
第六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 |
第一节 我国科技政策发展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技术发展准备期 |
二、 第二阶段(1985-1994年):技术逐步发展期 |
三、 第三阶段(1995-2005年):技术快速发展期 |
四、 第四阶段(2006至今):技术全面升级期 |
第二节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借鉴 |
二、 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
三、 政府应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
第七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品牌创新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品牌发展的历程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9年):品牌启蒙期 |
二、 第二阶段(1990-2000年):品牌发展期 |
三、 第三阶段(2001-2007年):品牌国际化期 |
四、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品牌战略创新期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品牌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品牌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品牌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 |
二、 民营企业品牌创新的建议 |
第八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融资 |
第一节 我国金融改革与民营企业融资历程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4年):金融体系恢复阶段 |
二、 第二阶段(1985-1997年):现代金融体系逐渐形成并多元化阶段 |
三、 第三阶段(1998-2007年):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阶段 |
四、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阶段 |
第二节 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
二、 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建议——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
三、 政府对民营企业融资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政府职能创新 |
第一节 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态度和主要政策回顾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5年):政策探索期 |
二、 第二阶段(1986-1991年):政策发展期 |
三、 第三阶段(1992-1997年):政策巩固期 |
四、 第四阶段(1997-2004年):政策深入期 |
五、 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政策转型升级期 |
第二节 政府职能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国际政策借鉴及建议 |
一、 美国、日本、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借鉴 |
二、 我国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贷服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产生和历史源流 |
第一节 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含义 |
一、普惠金融促进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含义的解读 |
第二节 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历史源流 |
一、世界范围内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历史源流 |
二、中国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历史源流 |
第二章 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一、发展经济学的能力观和发展观的历史贡献 |
二、人本主义经济学对传统经济人理性观点的突破 |
三、穷人经济学的启示 |
第二节 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
一、尤努斯的金融伦理思想 |
二、金融的社会责任伦理 |
第三节 法学角度的解读 |
一、正义的法律解释 |
二、弱势群体生存权和发展权理论 |
三、经济法实质正义理论 |
第三章 域外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欧美国家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美国反信贷歧视立法 |
二、欧洲的普惠金融实践 |
三、对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启示 |
第二节 亚、非国家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亚洲国家推行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实践 |
二、非洲国家的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实践 |
三、对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
一、中国社会不平等之考察 |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弊端 |
三、普惠金融促进制度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 |
第二节 反贫困的重要意义 |
一、贫困的含义 |
二、中国贫富差距悬殊现状考察 |
三、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迫切性 |
四、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对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工具意义 |
第五章 中国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立法现状 |
一、立法现状概况 |
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立法和政策 |
三、对农村金融支持的立法和政策规范 |
四、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普惠金融支持政策 |
第二节 中国普惠金融促进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对经济弱势群体的金融获得权缺少有效法律保障 |
二、现行立法难以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作用 |
三、现有金融体系不能有效发挥普惠民生的作用 |
四、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税收政策 |
五、缺少有效的监管制度 |
六、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
第六章 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对策 |
第一节 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价值追求 |
一、普惠理念下的公平价值 |
二、普惠理念下的发展价值 |
第二节 二元信用市场结构下的政府责任 |
一、政府和市场的动态平衡关系 |
二、政府通过制度构建实现适度干预 |
三、二元信用市场下政府责任的再认识 |
第三节 构建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具体建议 |
一、在宪法中明确规范弱势群体的经济发展权 |
二、建立普惠金融促进制度的专门立法 |
三、建立激励性税收制度 |
四、建立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制度 |
五、建立适应普惠金融创新形式的监管机制 |
六、创新金融机构制度 |
七、建立有效的配套制度 |
八、创新民间信用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外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
1.1.2 外资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受到诸多限制 |
1.1.3 外资银行的政府、监管、同业关系亟待加强 |
1.1.4 渣打(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
2.1 儒家、道家、兵家思想与东方管理哲学 |
2.1.1 儒家的管理思想 |
2.1.2 道家的管理思想 |
2.1.3 兵家的管理思想 |
2.1.4 东方管理哲学 |
2.2 战略管理的常用工具 |
2.3 本章小结 3 外资在华银行竞争力分析——以渣打银行为例 |
3.1 企业简介 |
3.1.1 集团简介 |
3.1.2 渣打银行在中国 |
3.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外资银行SWOT分析 |
3.3.1 内部优势分析 |
3.3.2 内部劣势分析 |
3.3.3 外部机遇分析 |
3.3.4 外部威胁分析 |
3.4 识别竞争对手 |
3.4.1 竞争格局分析 |
3.4.2 竞争重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4 渣打(中国)的战略框架 |
4.1 战略问题总结 |
4.2 渣打(中国)的战略表述 |
4.2.1 战略表述 |
4.2.2 渣打(中国)的愿景 |
4.2.3 渣打(中国)的公司使命 |
4.2.4 渣打(中国)的战略目标 |
4.2.5 渣打(中国)的竞争基础 |
4.3 本章小结 5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的体现 |
5.1 三国简介 |
5.2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 |
5.2.1 人道行为——管理哲学 |
5.2.2 人才行为——人才管理 |
5.2.3 人心行为——管理心理 |
5.2.4 人缘行为——管理沟通 |
5.2.5 人谋行为——谋略管理 |
5.2.6 和谐 |
5.3 本章小结 6 借鉴三国中的东方哲学,指导渣打策略实施 |
6.1 明晰东方管理哲学的两大主线 |
6.1.1 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体现“仁、威、信、勤” |
6.1.2 领导者努力“悟道、顺道”,实现与时俱进 |
6.2 以人为本,知人、用人、励人、容人 |
6.2.1 识人、知人——人才吸引本土化 |
6.2.2 用人、励人——人才运用要到位 |
6.3 以赏罚为手段,完善激励机制 |
6.3.1 、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2 注意赏罚分明 |
6.4 以“缘”为纽带,做好管理沟通 |
6.4.1 亲缘 |
6.4.2 地缘 |
6.4.3 文缘 |
6.5 运用“谋、筹、术、器”,提高核心竞争力 |
6.5.1 谋:把握未来方向,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
6.5.2 筹:化敌为友,差异化竞争 |
6.5.3 术:发挥创新优势 |
6.5.4 器:用科技武装团队 |
6.6 “情、理、法”结合,实现权变管理 |
6.7 渣打(中国)战略实施的三个手段 |
6.7.1 本土化 |
6.7.2 差异化 |
6.7.3 战略联盟 |
6.8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
(9)后金融危机时代浙商特质与企业风险管理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风险管理理论的逐步发展 |
1.1.2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浙商”的提出与浙商特性 |
2.1.1 浙商的界定 |
2.1.2 浙商特性 |
2.2 金融危机及其相关风险 |
2.2.1 金融危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
2.2.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风险 |
2.3 后金融危机时代浙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
2.4 浙商特质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
2.5 以往研究总结 |
3 研究构思与假设 |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3.2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3.2.1 浙商特性的三个维度 |
3.2.2 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三个维度 |
3.2.3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两个环境特征 |
4 研究方法 |
4.1 问卷的设计 |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4.3 预调研与问卷改进 |
5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5.1 问卷调查及样本统计描述 |
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 浙商特性与风险管理关系分析 |
5.4 后金融危机时代环境特征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调节效应分析 |
5.5 其他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及应用前景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管理创新认识 |
1.1 含义 |
1.2 内容 |
1.2.1 创新经营理念 |
1.2.2 创新组织机构 |
1.2.3 创新管理方法 |
1.2.4 创新管理制度 |
2 中小企业管理现状 |
2.1 落后的管理理念 |
2.2 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管理组织结构创新 |
2.3 缺乏持续的技术管理创新动力 |
2.4 较低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
2.5 较低的战略管理水平 |
3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对策 |
3.1 具备战略管理理念 |
3.2 积极打造专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
3.3 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建设 |
3.4 积极贯彻人本管理 |
3.5 强化知识管理手段运用 |
3.6 强化技术创新 |
3.7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
3.8 注重洋为中用、中西结合 |
3.9 立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长期过程 |
4 结语 |
四、中小企业取胜于人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D]. 安志. 南京大学, 2019(01)
- [2]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以益阳长春经开区为例[D]. 杨浩晟.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基于奎因模型的YZ银行企业文化诊断研究[D]. 赵磊.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7)
- [4]广州市制造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D]. 杨小阁.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5]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D]. 王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6]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 李锐.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7]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贷服务为中心[D]. 马建霞.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4)
- [8]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D]. 夏奕奕. 复旦大学, 2012(07)
- [9]后金融危机时代浙商特质与企业风险管理绩效关系研究[D]. 裘毅.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10]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研究[J]. 潘爱华. 中国商贸, 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