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及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昊,范永昌[1](2021)在《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国际间商贸往来的常态化,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展开新的局面。自由贸易区是基于扩大双多边经贸交往、提高跨境流通水平的重要尝试,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该自贸区的成立标志着以中国为核心的发展中国家区域贸易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流通业的发展与之积极适应,不断吸收自贸区带来的技术、制度红利和溢出效应,积极拓展市场边界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化流通体系。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流通业的实际发展探讨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流通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并就如何充分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流通业的溢出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贸区主要通过加强跨境合作释放流通业区域影响力;通过服务业开放打造流通创新和协同发展体系;通过构建流通服务平台发挥流通业集聚溢出效应,而流通业在利用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创新对接、功能载体对接、产业项目对接、组织机构对接。
依绍华,郑斌斌[2](2020)在《中国流通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未来趋势》文中提出中国流通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地位由末端到先导,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业态不断创新,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并成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流通业发展历程,转型与创新贯穿流通业各个层面,政策转型推动流通业实现多种业态并存的产业体系;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吸收国外流通企业经营模式和先进技术,推进中国流通业迅速与国际接轨;结合中国国情,重构流通方式、创新流通业态和发展方式,使流通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领跑全球。在回顾流通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各阶段流通政策和流通产业特征,全方位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并对流通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以期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兴夏[3](2019)在《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零售业的不断发展,零售业的创新活动进入高度活跃期。与丰富的零售业创新实践相比,零售业创新的系统理论研究仍显滞后。零售业创新内涵和机理还未形成共识,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零售业创新的绩效与影响,采用“内涵—测度—经济效应”依次递进的研究思路展开。首先,结合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流通经济理论,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探讨零售业创新内涵、创新的微观和中观机理。其次,依据零售业创新内涵并利用2016—2017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构建零售业创新测度指标并进行验证。再次,分别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消费二元增长理论和交易外部性理论依次分析零售业创新的产业绩效、零售业创新对消费经济效应以及零售业创新对产出的经济效应,同时根据样本特性,采用解决截面异方差问题的面板校正标准误差(PCSE)回归方法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对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从创新的生产函数本质出发,零售业创新是指零售商创新及其扩散形成零售业新生产函数的过程,包括零售商创新和零售商创新扩散两个方面。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表明,零售商创新的根本逻辑在于零售商追求实际产出持续增长所采用的节约成本的内部创新与扩展市场的外部创新。零售商内部创新集合形成零售业内部创新,零售商外部创新集合形成零售业外部创新。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从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交织着合成放大效应和合成谬误问题,零售业外部创新具有合成放大效应,零售业内部创新同时具备合成放大效应和合成谬误问题;(2)零售业外部创新可用成功实施服务创新或营销创新零售企业数量占比指标测度,零售业内部创新则以成功实施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零售企业数量占比指标测度。指标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外部创新水平高于内部创新,西部地区零售业创新活跃,“一带一路”省域零售业具有较高创新水平;(3)零售业创新对产业绩效和消费具有显着影响。目前,我国零售业外部创新以合成放大效应为主导效应,对产业本身和消费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零售业内部创新虽然也存在合成放大效应,但在当前我国零售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的背景下,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了中小零售商发展,不利于整合资源发挥零售业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其带来的投资潮涌不利于零售业产能充分利用。零售业创新通过激励生产性劳动带动产出增长,在零售业具有较高市场集中度的前提假设下,基于交易外部性理论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零售业外部创新有利于满足生产者的商品需要,零售业内部创新及生产商利润共享机制能够满足生产者的收入需要,均对生产性劳动具有激励作用。论文的主要边际贡献有三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零售业创新的内涵及其在微观和中观层面的机理;二是基于新指标、新数据测度了我国零售业的创新;三是从零售业绩效、零售业创新的消费效应与产出效应视角系统考察了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
王明雁[4](2018)在《中国流通业集约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在投资、出口和消费三个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前两个因素拉动,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较为乏力。流通业的功能之一就是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起到衔接和黏合作用,流通业是完整经济体系中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中间环节。由于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研究领域和方法的较大影响,国内学者很少涉及流通业集约化问题,目前用规范、系统、前沿的研究方法对流通业集约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本文对中国流通业集约化问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数理推导和实证检验,对构建流通业集约化的理论框架具有初步探索性和建设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指导中国流通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助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总体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流通业集约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以一般均衡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流通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别构建起基于流通业总体视角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和基于流通企业视角的三方博弈模型,对流通业集约化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进行剖析。其次,基于前述理论推导中技术进步对流通业集约化的重要影响,阐述技术创新驱动背景下技术革命对流通业的革新与再造。再次,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和集约度的计算公式测算中国流通业的集约化水平,并选取系统GMM动态面板方法对中国流通业集约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最后,以前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给出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现实路径和支撑体系。通过系统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流通业总体视角出发,本文通过对所构建的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推导发现,提升流通业集约化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还要受到劳动、资本等有形生产要素的影响。从流通企业视角出发,通过对所构建的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三方博弈模型进行推导得到,流通业集约化在企业层面体现为流通企业的效率,而流通企业的效率取决于流通企业对商品匹配状态的关心程度,最终取决于技术进步。第二,通过对技术创新驱动背景下技术革命对流通业的革新与再造进行系统剖析发现,技术革命在交易场所、交易时间、产品品类、交易速度、中间环节等方面全面革新了市场的概念和边界,将流通职能由简单的中介职能扩展为集成服务、驱动创新、引导生产、刺激消费等职能,使消费者形成了免费、共享、共创和跨时空消费的新思维。与此同时,技术革命变革了流通业原有的贸易格局、配送体系、支付体系、供应链体系和信用环境等,使整个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催生出一批依托新技术、顺应新时代需求的流通新业态。第三,通过对流通业集约度进行测算可以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流通业的集约化水平总体上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但是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集约化水平显着高于东部地区。采用系统GMM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对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在全国和地区层面呈现差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考察后发现,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区层面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各地区提升流通业集约化水平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第四,基于流通业集约化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供应链的整合和再造、流通组织结构优化和重构、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平台经济的构建和完善、新技术驱动下的流通业态创新。同时提升流通业集约化水平在产业、企业、技术等层面具有完备的支撑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本文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拓展了流通业集约化问题的研究视野;第二,本文将一般均衡理论、流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结合起来,构建出流通业集约化研究的理论支撑,剖析流通业集约化的理论机理和动力机制,对开展流通业集约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第三,本文在对流通集约化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实现对流通业集约化的合理测度和检验,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使得该研究体系更加完备;第四,理论推导结果佐证了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用集约度衡量更加准确,实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集约化水平显着高于东部地区,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悖,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有形要素投入的挤出效应。
吕梦娇[5](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当前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严重失衡。错位的供需不仅使得居民的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且大量产品滞销堆积形成过剩产能和高库存,浪费了自然资源,占用着社会资源。经济陷入瓶颈的主要矛盾来源于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解决结构性问题,提高供给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升级了的个性化高品质需求,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流通产业是衔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其畅通与否密切影响着社会再生产是否能顺利进行。流通产业就像一个助推器,不断启动市场,不断促进需求和消费的升级,它也是社会再生产的血液和神经,将各种社会生产要素整合、融合,引导着经济发展方向,决定着经济发展效率。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并分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有直接影响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协作机制对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去产能清库存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其作用机理在于流通产业的作用从媒介交换到价值提升不断深化,以及与制造业之间的生产性、制度性关联。与此同时,流通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能够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疏通供需错位的结构性问题。间接作用的机理分析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切入口,从流通产业驱动经济转型核心要素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角度展开。在实证研究中,直接影响力通过多元回归模型验证流通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程度,可知流通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直接的贡献。间接影响力分别检验流通产业的规模、城乡发展差异、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劳动投入产出四个因素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可知现阶段除了流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受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所限,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暂不显着之外,其余因素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流通能够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供给水平与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丁俊发[6](2017)在《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流通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流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为中国的流通体制改革与流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流通体制与流通产业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征程中,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中国流通业的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流通管理体制,遵循流通经济的基本规律,推进新的流通变革,加快大流通、大市场建设,使流通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G30秘书处,林英泽,包文斌[7](2017)在《“一带一路”大流通与中国流通业“走出去”》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大流通,是经济全球化的内生动力,在大流通形成的全球化之中,平台经济正在成为主导未来商业模式的重要主体。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流通业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首先,要把提高有效供给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创新业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组织形式、创新渠道,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商业文化,树立品牌形象,不断增强竞争力和话语权。其次,要加快流通业"走出去"步伐,将其纳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总体框架之中,对外以政策沟通为引领,加强机制建设,推动战略对接,对内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统筹协调体制机制,建设"网上丝绸之路",创新发展模式,以具有中国气派的跨国零售企业为引领,以互联网为先导,促成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贸易新体系和世界服务贸易新格局。再次,要构建"一带一路"和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继续降低物流成本,加速物流资源整合,重构物流流程,提高物流的集约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和效率。
刘盼[8](2015)在《中国流通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有效控制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增速较快的国家,目前不仅仅面临着国内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新框架的艰难谈判。在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之下,降低高碳能源消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低碳发展既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各行各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流通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又是能源消耗、CO2排放的重要载体。因此量化分析流通业的能源消费、探索影响CO2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分析其CO2排放脱钩效应,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参照IPCC清单中的方法估算了20002012年间中国流通业CO2排放量;接着运用LMDI方法分解分析了20002012年间中国流通业CO2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衡量了流通业产业规模、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排放因子四个驱动因素对流通业CO2排放变化的贡献度;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流通业CO2排放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度并分析了流通业CO2排放脱钩效应;最后为了探索流通业子类数据的脱钩分析结果是否与流通业整体数据的脱钩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又测度了流通业子类(物流业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CO2排放脱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流通业CO2排放量增长明显,期间累计排放总量为692482.37万吨;产业规模效应是CO2排放增量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CO2排放减量的主要因素,分别引起CO2排放量增加了67435.72万吨和减少了12358.67万吨,能源结构和排放因子效应对CO2排放影响有限,分别引起CO2排放量增加了519.89万吨和减少了2590.94万吨;流通业CO2排放脱钩状态呈“弱脱钩—未脱钩—弱脱钩—未脱钩”的变化特征,脱钩努力指数值呈“”型变化趋势;目前能源强度是决定流通业CO2排放脱钩状态的关键因素,但随着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越来越小,未来更需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降低排放因子来实现流通业CO2排放脱钩;在脱钩效应分析中,流通业总体数据的分析结果与流通业子类数据的分析结果具有近似的一致性。
俞彤晖[9](2014)在《广东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及现状研究》文中指出在界定流通效率内涵的基础上,从市场、企业、资本及人员等四个层面选取10项基础指标,构建了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对广东省1998年2012年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及2012年省内21个地市的流通效率现状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近15年来广东省流通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仅有少数年份出现下滑,省内各地市流通效率分布不平衡,珠三角地区流通效率普遍较高,其余地市则相对较低。因此,广东省流通效率地区差异调控的目标并非追求同一水平下的平等化,而是加强流通产业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马强文[10](2012)在《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内需不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特别是经济发展中较高的流通成本制约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对于这些问题,现有文献主要从生产的角度去研究如何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包括提高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但是这些对策建议忽视了一个隐含的前提,即生产与消费的无成本对接。实际上,如果流通成本较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只会导致产品存量的不断增加,但是很难转化成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有用商品。而这也正是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主要原因。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由于过去仅仅局限于流通与生产关系的讨论,并未把流通作为产业放置于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来研究,因而无法全面分析流通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因此,本文以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为主线,沿着流通业自身发展水平的评价、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再到流通业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思路,首先对中国流通业的增长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证分析发现增长规模与水平、潜力与环境比重最大,基本上保持上升趋势,是提高流通业增长能力的主要动力。现代化程度、增长质量比重次之,但波动幅度较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中国流通业增长能力较弱,主要是依靠数量扩张,而不是依靠质量提高来体现其增长能力。影响力指标对流通业增长能力的贡献是负向的,变动幅度最明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阻碍了增长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分工与市场范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分工视角分析影响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我们认为,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主要依赖区域内部分工,西部地区则对区域之间分工依赖比较明显,这也说明西部地区在国内区际分工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东部地区流通业对国际分工的依赖程度最大、中西部次之。对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城市化水平与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地方分割不利于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阻碍了这些地区流通业的发展。在对流通业增长能力的综合评价与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接着从流通效率的视角,通过对新型古典经济学中的职业中间商模型进行拓展,分析流通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根据流通中介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衔接作用,提出流通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三个途径:第一,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产出增加,而且本身就能带动经济增长;第二,流通业的效率实现功能,即流通业发挥流通中介的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节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一方面使得消费者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共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重要目标;第三,流通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与生产者共同承担商品产销矛盾,从而有利于企业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流通业促进产出增加来看,整体上商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非常显着,而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不显着,这说明物流业发展水平有限,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完全体现出来。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商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最大,中西部地区次之。物流业则在三大地区都没有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物流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从而使得经济增长中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从流通业对消费的影响来看,商业与物流业均能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商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商业对居民消费的正向影响较弱。物流业对居民消费的推动力最显着的也是中东部,西部地区仍较弱。从流通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来看,具体而言,商业增长对生产率的正向影响高于物流业增长的正向影响。从地区差异来看,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具体而言,东西部地区流通业对生产率变动都是正向影响,但是前者大于后者。中部地区商业发展水平比较滞后,其对生产率变动的作用为负,但不显着。
二、中国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及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及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问题的提出 |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现状 |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现状 |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对流通业的影响 |
1.扩大中国流通业国际市场。 |
2.促进流通企业融入资本市场。 |
3.助力消费升级。 |
4.促进流通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一)自贸区通过加强跨境合作释放流通业的区域影响力 |
(二)自贸区通过服务业开放打造流通创新和协同发展体系 |
(三)自贸区通过构建流通服务平台发挥流通业集聚溢出效应 |
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推进中国流通业发展的对策 |
(一)加强制度创新对接 |
(二)加强功能载体对接 |
(三)加强流通产业项目对接 |
(2)中国流通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通业发展阶段特征 |
(一)流通业发育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
1.国民经济恢复期(1949—1952年) |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7年) |
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年) |
(二)流通业探索发展期:改革开放后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 |
1.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8—1992年)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1992—2001年) |
(二)流通业快速发展期:加入WTO到党的十八大之前 |
(四)流通业全面提升期:党的十八大至今 |
二、中国流通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
(一)取得的成效 |
(二)发展经验 |
1.持续健全流通管理体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2.开放与竞争相互促进,建立现代化流通业 |
3.以理念和技术创新推动业态迭代,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三、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
(一)流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
(二)完善供应链体系,提高流通产业运行质量 |
(三)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提升流通企业国际化程度 |
(四)打造强大国内市场体系,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
(3)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创新内涵研究 |
1.3.2 零售业创新理论研究 |
1.3.3 零售业创新测度研究 |
1.3.4 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零售业创新内涵与机理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零售商和零售业 |
2.1.2 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 |
2.1.3 零售商创新与零售业创新 |
2.1.4 经济效应 |
2.2 零售商创新机理 |
2.2.1 零售商生产过程的理论解释 |
2.2.2 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 |
2.2.3 基于零售业态演进的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实证 |
2.3 零售业创新:零售商创新集合 |
2.3.1 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合成放大效应 |
2.3.2 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合成谬误问题 |
2.3.3 零售业创新数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零售业创新测度分析 |
3.1 零售业创新测度指标构建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全面性原则 |
3.1.3 可分性原则 |
3.1.4 可验性原则 |
3.2 零售业创新指标构建 |
3.2.1 指标来源 |
3.2.2 统计指标含义 |
3.2.3 指标构建假设提出 |
3.3 零售业创新指标构建验证 |
3.3.1 验证方法 |
3.3.2 拟合评价和参数估计 |
3.4 我国零售业创新现状分析 |
3.4.1 我国零售业创新总体现状 |
3.4.2 我国零售业创新区域现状分析 |
3.4.3 我国零售专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产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
4.1 产业绩效的理论基础及测度指标 |
4.1.1 产业绩效的理论基础 |
4.1.2 产业绩效的测度指标 |
4.2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分析 |
4.2.1 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现状及评价 |
4.2.2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2.3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4.3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
4.3.1 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及测度方法 |
4.3.2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
4.3.3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分析 |
5.1 消费增长内涵 |
5.1.1 二元边际理论与消费增长 |
5.1.2 消费扩展增长 |
5.1.3 消费集约增长 |
5.2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2.1 零售业外部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2.2 零售业内部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3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回归过程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的影响效应分析 |
6.1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影响效应的理论机制 |
6.1.1 增长理论的要素投入视角 |
6.1.2 以需求为中心的生产理论 |
6.1.3 零售业外部创新促进商品需要的机理 |
6.1.4 零售业内部创新满足收入需要的机理 |
6.2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影响效应的数理模型 |
6.2.1 模型假设 |
6.2.2 零售商独享创新收益的模型均衡 |
6.2.3 零售商分享创新收益的模型均衡 |
6.2.4 模型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4)中国流通业集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集约化概念的研究综述 |
1.3.2 流通业集约化内涵的研究综述 |
1.3.3 流通业集约化定位和评价的研究综述 |
1.3.4 流通业集约化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流通业集约化的理论基础 |
2.1 一般均衡理论 |
2.1.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
2.1.2 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 |
2.1.3 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理论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1 哈佛学派的SCP范式 |
2.2.2 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双边市场理论 |
2.3 流通理论 |
2.3.1 马克思流通理论 |
2.3.2 流通先导产业论 |
2.3.3 流通基础产业论 |
2.3.4 流通战略产业论 |
第3章 流通业集约化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 流通业集约化的一般均衡分析 |
3.1.1 流通业集约化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的基本假设 |
3.1.2 集约度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流通业集约化的一般均衡结果 |
3.1.4 流通业集约化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的现实扩展 |
3.2 流通业集约化的博弈分析——基于双边市场理论 |
3.2.1 流通业集约化博弈分析的文献综述 |
3.2.2 流通业集约化流通企业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
3.2.3 不同情况下的博弈均衡及其比较 |
3.2.4 流通业集约化中流通企业的博弈结果分析 |
第4章 流通业集约化的技术创新驱动:基于技术革命背景 |
4.1 技术革命的内涵与特征 |
4.2 技术革命对流通业的革新 |
4.2.1 技术革命对市场的革新 |
4.2.2 技术革命对流通功能的革新 |
4.2.3 技术革命对消费者思维的革新 |
4.3 技术革命对流通业的再造 |
4.3.1 技术革命对流通业的结构优化和重构 |
4.3.2 技术革命驱动流通业态创新 |
第5章 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测度 |
5.1.1 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5.1.2 流通业集约化测算的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5.1.3 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结果分析 |
5.1.4 流通业集约化程度的测算和结果分析 |
5.2 中国流通业集约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基于系统GMM动态面板的模型设定 |
5.2.2 中国流通业集约化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选取 |
5.2.3 中国流通业集约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流通业集约化的路径选择 |
6.1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依据 |
6.1.1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理论依据 |
6.1.2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现实依据 |
6.2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实现路径 |
6.2.1 供应链的整合和再造 |
6.2.2 流通组织结构优化和重构 |
6.2.3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平台经济的构建和完善 |
6.2.4 新技术驱动下的流通业态创新 |
6.3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支撑体系 |
6.3.1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产业层面的支撑体系 |
6.3.2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企业层面的支撑体系 |
6.3.3 提升中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技术层面的支撑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2.2 流通产业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视角的研究 |
2.1.2 流通产业与其他行业关系视角的研究 |
2.1.3 流通产业与国际竞争力关系视角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流通业影响力视角的研究 |
2.2.2 流通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视角的研究 |
2.2.3 流通产业促进就业增长视角的研究 |
2.2.4 流通产业满足消费需求视角的研究 |
2.2.5 流通产业提高民生福利视角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 |
3.1.1 供给侧改革针对结构性问题 |
3.1.2 流通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主导的融合与价值创造 |
3.2 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流通产业规模 |
3.2.2 流通产业发展趋势 |
3.2.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4.1 流通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职能 |
4.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造业过剩本质 |
4.1.2 流通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产业结构优化职能 |
4.2 流通产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 |
4.2.1 流通产业从媒介交换到价值提升 |
4.2.2 流通产业与制造产业基于分工的生产性关联 |
4.2.3 流通产业与制造产业基于治理结构的制度性关联 |
4.3 流通产业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
4.3.1 流通发展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
4.3.2 要素驱动机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
4.3.3 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作用形式 |
第5章 流通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1 直接影响力 |
5.1.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1.2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
5.1.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5.2 间接影响力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描述与数据处理 |
5.2.3 回归分析 |
5.2.4 结论 |
第6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6.1 发挥流通产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导作用 |
6.1.1 创新业态和渠道以去库存 |
6.1.2 优化供应链以降成本 |
6.1.3 增强流通产业先导作用以补短板 |
6.2 发挥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引导作用 |
6.2.1 着力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共赢平台机制 |
6.2.2 大力开展培训提升流通业的诚信意识 |
6.2.3 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打造市场信誉 |
6.2.4 切实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流通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同志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流通论 |
二、中国流通业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回顾 |
(一) 起步阶段 (1978—2000年) |
(二) 快速发展阶段 (2001—2010年) |
(三) 转型升级阶段 (2011—2020年) |
三、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业的新征程 |
(7)“一带一路”大流通与中国流通业“走出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带一路”大流通倒逼中国流通业进一步改革开放 |
黄海 (商务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 |
高铁生 (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 G30副理事长) : |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 |
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 |
刘普合 (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副理事长) : |
柳思维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湖南商学院教授) : |
王成荣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 教授) : |
王先庆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 教授) : |
二、构建“一带一路”和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 |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 |
何明珂 (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 教授) : |
依邵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
三、推动中国商贸流通业“走出去”, 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
傅龙成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 |
宋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
祝合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 教授) : |
赵尔烈 (北京市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 |
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 |
朱瑞庭 (上海建桥学院副院长, 教授) : |
李骏阳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
四、创新网上丝绸之路模式 |
洪涛 (中国工商大学教授) : |
五、建设丝路超市 |
马龙龙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流通研究院副院长, 副教授) : |
1. 构想基础 |
2. 建设意义 |
3. 建设重点 |
(8)中国流通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流程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流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低碳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指数分解分析法 |
2.1.4 脱钩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流通业的界定 |
2.2.2 流通业低碳发展 |
2.2.3 碳排放核算与碳排放因素分解 |
2.2.4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分析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3.1 流通业CO_2排放量估算方法 |
3.2 基于LMDI指数分解法的流通业CO_2排放分解模型 |
3.3 流通业CO_2排放脱钩努力指数测度模型 |
第4章 数据来源与数据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1.1 流通业经济增加值 |
4.1.2 流通业CO_2排放量 |
4.1.3 流通业能源消费量 |
4.1.4 流通业能源强度 |
4.1.5 流通业能源消费结构 |
4.2 基于LMDI方法的流通业CO_2排放的因素分解 |
4.3 流通业CO_2排放的脱钩效应分析 |
4.4 流通业子类CO_2排放的脱钩效应分析 |
4.5 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流通业能源消费量 |
附录C 《中国统计年鉴》中流通业增加值 |
附录D 《中国统计年鉴》中流通业增加值指数 |
(9)广东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及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二、流通效率的内涵及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一) 流通效率的内涵 |
(二) 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广东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及现状的实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及指标处理 |
(二) 因子分析 |
(三) 广东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分析 |
(四) 广东省各地市流通效率现状分析 |
四、结论与启示 |
(一) 结论 |
(二) 启示 |
1. 提高流通市场效率。 |
2. 提高流通企业效率。 |
3. 提高流通资本效率。 |
4. 提高流通人员效率。 |
(10)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流通业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构与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流通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1 流通理论的演进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研究 |
2.1.2 当代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研究 |
2.2 流通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文献述评 |
2.2.1 流通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视角 |
2.2.2 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视角 |
2.2.3 流通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视角 |
2.2.4 流通业影响生产率增长的视角 |
2.2.5 流通业对三次产业影响的视角 |
2.3 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三章 中国流通业增长能力的综合测度 |
3.1 商贸流通业增长能力评价的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流通业增长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
3.1.2 流通业增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商贸流通业增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统计描述及数据处理 |
3.2.1 指标变量设定及数据描述 |
3.2.2 指标的正向化 |
3.2.3 指标无量纲化 |
3.3 商贸流通业增长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及综合评价 |
3.3.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3.2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
3.3.3 商贸流通业增长能力综合评价得分 |
3.3.4 流通业增长能力的发展阶段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国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4.1 商品流通发展差异的分析框架 |
4.2 计量模型构建、数据说明 |
4.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4.2.2 数据说明 |
4.3 计量估计结果及解释 |
4.3.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4.3.2 计量结果及其解释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流通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5.1 流通业对产出的影响 |
5.2 流通业对消费的影响 |
5.3 流通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流通业对产出的影响分析 |
6.1 模型 |
6.2 实证检验 |
6.2.1 指标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2.2 回归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流通业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
7.1 理论模型 |
7.2 流通业促进消费的计量检验 |
7.2.1 变量解释与数据说明 |
7.2.2 回归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流通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 |
8.1 生产率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
8.2 流通业对生产率变动的经验检验 |
8.2.1 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
8.2.2 实证分析结果与解释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本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及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分析[J]. 王树昊,范永昌. 商业经济研究, 2021(08)
- [2]中国流通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未来趋势[J]. 依绍华,郑斌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0(04)
- [3]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D]. 杨兴夏.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2)
- [4]中国流通业集约化研究[D]. 王明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吕梦娇.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6]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流通业[J]. 丁俊发. 全球化, 2017(08)
- [7]“一带一路”大流通与中国流通业“走出去”[J]. G30秘书处,林英泽,包文斌. 中国流通经济, 2017(06)
- [8]中国流通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D]. 刘盼. 湖南大学, 2015(03)
- [9]广东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及现状研究[J]. 俞彤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05)
- [10]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马强文. 西北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