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萧县方言同音字汇(上)(论文文献综述)
俞扬[1](2020)在《泰州话本字研究的思考》文中提出本字考是方言历时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43例本字的分析,对泰州话本字的研究以及本字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石芳[2](2020)在《颍上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颍上县是安徽省阜阳市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最南端,淮河流经县内。颍上方言是皖北方言中原官话的一个方言点,属信蚌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颍上方言因此频繁接触其他方言,加上普通话的普遍使用,颍上方言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目前,学术界对颍上方言的研究不是十分系统深入,方言研究仅停留在音系描述和方言字汇的整理上;专门研究颍上方言的硕士学术论文,一篇研究的是颍上方言语法,语音研究不系统;另一篇以颍上方言研究为基础,同皖北阜阳其他四县方言的语音词汇的比较研究又略显粗糙。本文在细致全面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颍上方言的语音进行详细的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将颍上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声韵调的比较;再与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韵进行详细的比较,挖掘颍上方言重要语音现象,为研究颍上方言的发展演变规律提供线索,探讨颍上方言内部几个语音问题,比如文白异读、连读变调以及轻声等。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分为五节,第一节主要介绍颍上县的地理历史概况。第二节国内颍上方言研究现状评述,其中包括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颍上方言的归属和界定问题;二是皖北阜阳方言语音研究现状;三是信蚌片方言语音研究现状;四是颍上方言研究现状。第三节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四节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五节介绍本文的语料来源以及发音合作人情况。第六节说明本文使用的音标及其他符号。第二章颍上方言音系,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声母、韵母、声调系统,颍上方言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19个声母,韵母共有35个,开齐合撮四呼俱全,鼻尾韵有[-n]和[-?]两个,鼻化韵丰富。声调有阴平213、阳平55、上声35、去声51四个。第二部分是声韵调配合状况,先列出声韵调配合简表,再列出声韵调配合总表。第三章颍上方言声、韵、调与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将颍上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进行共时的声、韵、调比较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第四章颍上方言声、韵、调与中古音的比较,从这三个方面详细比较了颍上方言和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理清颍上方言声韵调演变规律,重点对古入声字的今读类型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说明。第五章是颍上方言的异读现象研究,分别为语音的地域差异、新老异读、文白异读、别义异读等、特殊字音举例、分音词合音词。第六章是对颍上方言中变调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分为连读变调、轻声、副词“不、都、就、[k??]、[p?]、才、还”的变调、数词“一、七、八”的变调、称谓的变调。连读变读包括两字组、三字组、重叠式词语的变调。轻声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了轻声的音值、常见轻声词举例、二到五字组中的轻声、轻声的作用等。第七章利用《方言调查字表》对颍上方言进行详细的语音调查,补充了部分颍上方言口语中常用但《方言调查字表》中没有收录的字,在此基础上详尽地列出颍上方言的同音字汇。
马冲[3](2020)在《安徽方志方言词研究》文中指出选题以1949-2015年安徽省县级以上综合志和方言志中方言词为对象,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辑录及数字化工程”建立“安徽方志方言词数据库”,从方言分区、共时描写、词汇比较、词源追溯、地理分布等角度研究了安徽方志方言词。根据合肥师范学院方言调查工作组《安徽方言概况》(1962)、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1985)、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1986)、李荣等《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孟庆惠《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储泽祥《岳西方言志》(2009)、王晓淮《蚌埠方言志》(2010)和79部方志的分区,归纳出安徽方言分五区:中原官话区、江淮官话区、赣语区、吴语区、徽语区,有差异的仅怀远、青阳、石台、宁国四县。这四县处于方言分区过渡地带,境内方言复杂,分区难以定论。结合《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方志确定了各方言区方志方言词数量:中原官话区16242个,江淮官话区26710个,吴语区7665个,赣语区14059个,徽语区10573个,共计75249个。五个方言区共有方言词701个。安徽方志方言词资料编排方式以“按义类”为主(83.67%);用字原则是:尽量使用本字,无本字再做变通,变通方式以“同音字替代”为主(75.23%);标音方法以“国际音标法”为主(64.17%);释义模式以《安徽省志·方言志》为例,《安徽省志·方言志》释义模式以“同义词释词义”为主(58.02%)。论文对比了方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语音、语素、词义差异。语音方面探究了音节数量差异、单双音节对照差异、双三音节对照差异。从各方言区方言词和普通话词单、双音节对照情况可知:徽语较多保留了单音节名词(57.71%),吴语较多保留了单音节动词(41.57%),赣语较多保留了单音节形容词(16.14%)。各方言区方言词和普通话词双、三音节对照情况不同,表现:三音节方言词带词缀,而普通话词不带。词缀主要是:中原官话“子”缀(38.25%)、江淮官话“子”缀(37.38%)、赣语“子”缀(19.80%)、吴语“子”缀(19.42%)、徽语“头”缀(36.56%)。语素方面对比了语素选择和语素顺序差异。语素选择对比了方言中和普通话中“同实异名”复合式双音节词构词语素差异,分为三类:二者前一语素相同、二者后一语素相同、二者语素都不同,并从语义框架类型和造词理据两方面分析了各组词语素差异表现形式。语素顺序方面,发现21个方言词(来自赣语、吴语和徽语)和普通话词语素顺序相反。词义方面运用词汇语义学义位理论,对比了49个方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义值和义域差异。引用文献考证46个方志方言词产生时代。其中,35个方言词源自先秦两汉,5个方言词源自魏晋南北朝,3个方言词源自隋唐,3个方言词源自宋代。另有6个词书证早于《汉语大词典》(1993):“坼”“寿器”“壁虱”“厨下”“悭”“头毛”。另将词义比较部分49个方志方言词和此处46个方志方言词同《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进行比较,共发现《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4个安徽方言词漏收,25个安徽方言词失收义项,13个安徽方言词失收方言区。论文还以动物、植物、称谓、时令、天文等5类15个词条为样本,为每个词条下“同实异名”方言词绘制方言地图,考察了98个方言词在皖北、皖中、皖西南和皖南地区分布情况。发现41个方言词仅分布在某一区域,12个方言词仅分布在皖北和皖中地区。
昌雅洁[4](2018)在《洛阳方言音系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方言属中原官话洛嵩片。本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考察了当代洛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合音现象,整理出《洛阳方言同音字汇》,对比分析了当代洛阳方言的趋普变异现象。当代洛阳方言声母25 个:(?)p ph m f v t th n l ts tsh s z t(?)t(?)b c n k h x(?);韵母37 个:(?)(?)i y(?)u a(?)ai ei au(?)u ia ua iε yε u(?)y(?)iau i(?)u uai uei an(?)n in un yn a(?)(?)i(?)u(?)y(?)ian uan yan ia(?)ya(?);单字调4个:阴平34、阳平52、上声53、去声51。洛阳方言声韵调的特点。声母:塞音的VOT大小与发音部位前后成反比,Gap大小与发音部位前后成正比。塞音与塞擦音均是送气音的VOT或摩擦段时长大于不送气音,不送气音的Gap大于送气音,VOT或摩擦段时长和Gap之间是补偿关系(VOT或摩擦段时长大/小,Gap值就小/大)。在谱重心和分散程度上,不送气塞擦音都高于相同发音部位的送气塞擦音,清擦音均高于浊擦音。清擦音的谱重心高低与分散程度高低呈正比关系。韵母:单韵母分稳态单韵母u a和动态单韵母(?)(?)i(?)y(?)。二合元音复韵母的离散度是F1大于F2,在高低维上变化明显;三合元音复韵母的离散度是F1小于F2,在前后维上变化凸出。鼻韵母的离散度是F1普遍大于F2。韵腹相同时,前鼻韵母的离散度普遍小于后鼻韵母;韵尾相同时,前鼻韵母中韵腹元音舌位靠后则离散度偏大,后鼻韵母中韵腹元音舌位偏低则离散度较大。单字调:阳平、上声和去声都是高降调,未合流,其声学差异是主体分布与偏分布特点不同。双字组连读变调分基本调式和轻声调式。前字保持单字调调型或变为平调;基本调式的后字调型较稳定,轻声调式以低降调为主;阳平与上声基本调式合一。合音现象:合音韵母音值相同时,其动程及离散度受合音声母或合音声调影响,零声母大于非零声母、不送气声母大于送气声母、阴平大于去声。洛阳方言音系实验表明,(?)属当代洛阳方言声母,文献中有分歧的韵母 o(?)(?)u(?)n u(?)在当代洛阳方言中应为u(?)ai au un u(?)。洛阳方言音系近年来的变化:尖音声母消失,并入团音,使部分韵母由撮口呼变为合口呼。(?)逐渐代替v,韵母相应地由开口呼变为合口呼。唇齿声母后的i变为ei。舌根声母后的(?)变为(?)或ei。去声调值变同普通话。原归入平声的古入声字,今部分变为他调类,但以去声为主。
岳粹莲[5](2017)在《凤台话语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凤台县是安徽省淮南市的辖县,位于江淮平原,县内有淮河流经。凤台方言是中原官话中的一个方言点,即信蚌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增加,凤台方言因此频繁接触其他方言,加上普通话的普遍使用,凤台方言内部因此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目前,学术界对凤台方言的研究尚不深入,仅停留在音系描述和方言字汇的整理上。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凤台方言的语音现状做了描写与比较,从声韵调三个角度,将凤台方言语音系统和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凤台方言与中古音系的对应规律,丰富了中原官话的研究材料。本文由七部分组成,包括绪论、凤台方言语音系统、凤台方言与中古语音的音韵比较研究、凤台方言内部几个语音问题的探讨以及总结。具体来说,绪论部分介绍了凤台县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以及凤台方言的研究概况。凤台方言语音系统中详细地对其声韵调及三者的配合状况进行了描写,补充了与普通话的比较。第二章是凤台方言与中古语音的比较研究,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进行。第三章整理出了凤台方言的同音字汇。第四到第六章具体探讨了凤台方言内部几个语音问题,包括连读变调、文白异读以及代际音的考察。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龙国治[6](2017)在《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类型学,必须以大量的语言材料为前提,因为从个别的语言材料是归纳不出类型来的。语言地理类型学,除了大数据的前提以外,还必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语言类型学,特别是语言地理类型学在中国会姗姗来迟。我有幸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我的导师积二十几年的努力,建立了庞大的汉语方言数据库。他给我提供了1283个汉语方言音系库,可以做汉语方言语音的共时类型分析。又给我提供了1000个汉语方言字音库,每个库包括几千个汉字的读音,可以做汉语方言的音变类型分析。我导师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又为我提供了研究平台,光是空间数据库就有四百多万个方言点的地理数据,使我有可能绘制精确的语言地图。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新的音位观、音节理论、记音规范、历史层次分析、共演区概念、汉语方言的形成模式、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方法,是本文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不过数据库的材料来源良莠不齐,各人的记音方法也各不相同,尽管我们做了几年的校对,规范,材料还会有不少的错误。不过,我们是在海量的材料当中,进行类型归纳、规则提取,本身就是一项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核心思想就是统计,以量的规模来弥补质的不足。本文最重要的创新。1、以音节为基本内容的语音类型学分析,这与西方以音位为基本内容的分析不太一样。2、引入音变类型的概念,从而使语音类型进入到历时的领域。3、首次公布了汉语方言的一些类型特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十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章节安排、材料来源以及使用符号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共时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第二章是从音系理论上把汉语音系结构同西方音系学理论统一起来。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语音的共时地理类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历时篇,从第六章到第十章。第六章阐述音变类型及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的同演区理论。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提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时地理类型:百越语时期、三国时期、唐五代十国时期不同地理类型,并依据音变类型,得出它们的同演区,把它与历史行政区相比较,客观分析汉语方言形成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吴莉[7](2016)在《浅析方言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影响》文中指出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现象:语音上方言语音与标准音混合在一起难解难分;写作上方言句式表达夹杂其间;句子语法混乱。这些造成文意表达不清楚甚至产生误解,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本文作者分析了方言对安徽省高考字音题的影响,从产生这种影响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办法。方言对学生语文学习有一定影响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老师,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老师们更应该对其加以重
李秀红[8](2015)在《沈丘方言妻族称谓詈骂语的语义演变及其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言的形成受到地域、历史、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音、形、义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断变化发展。语义演变往往会引起语音的变化。语义演变还会引起语法功能的变化,发生词汇化、语法化。河南沈丘方言中存在一组由来自妻族的亲属称谓"丈儿"、"小舅子"、"妻侄"、"妻孙"演变而成的詈语、语气标记,以此为个案,对地方方言的语义演变及其成因进行研究,以期揭示汉语言文化的演变规律。
陈雯[9](2015)在《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项有关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材料目录研究,通过对汉语方言田野调查材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以数据库的形式完整地展现出我国汉语方言在不同时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方言调查与研究者提供重要信息。同时通过这些成果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进行社会语言学的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简史”,简要介绍从传统方言学时期到21世纪以来的汉语方言学研究成果。第三章“19世纪以来不同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主要分析19世纪以来汉语方言在各个年代的调查数量以及代表作品。第四章“各方言区的方言调查研究”,主要分析各方言区的方言调查数量以及代表作品。第五章“方言调查数量的比较研究”,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展现出各省方言调查的数量、一县之内有多种不同方言以及方言分布地图。第六章“结语”。
孙红举[10](2014)在《中原官话合音现象研究》文中指出合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融合为一个音节的音变现象。广义的合音现象不仅包括普通话中“不用”合音为“甭”、“(不)需要”合音为“(不)消”类的狭义合音现象,也包括儿化韵、子变韵、D变韵、小称音变等。合音现象在汉语方言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在汉语的不同方言中不同程度存在。本文主要以中原官话中的狭义合音现象为对象来考察与合音相关的一些问题。本研究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翔实的区域性材料,有助于丰富汉语音变理论,深化对汉语音变的认识,也有助于对汉语方言历史音韵的考察,并有助于考察合音与词汇、语法等其它语言层面的互动共变关系,探索语言演化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本文对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中的合音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项调查,并主要以这些材料为基础,考察汉语方言合音现象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1章,引言。本部分界定了合音的概念、范围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论述了合音作为一种音变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也说明了研究的语料来源、调查范围和方言点的选择等问题,并就文章所使用的术语和符号进行了说明。第2章,各方言点的合音词。本部分分地、系统描写了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中的合音词,力求全面、系统揭示各方言点中的合音现象。第3章,合音词及合音成分的认定。本部分主要介绍认定合音词及合音成分的四项原则:语义关联原则、时间先后原则、语音对应原则、文献或方言用例佐证原则,并结合这些原则对一些合音现象进行个案分析。第4章,合音的类型。本部分主要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合音的类型:从形成合音的音节数量来看,合音可以分为双音节合音和多音节合音;从合音形式的稳定性来看,合音可以分为稳态合音和动态合音;从合音的方式来看,合音可以分为拼合式合音、融合式合音、嵌入式合音和零形式合音;从合音成分的语法性质来看,合音可以分为实语素与实语素相合、实语素与虚语素相合、虚语素与实语素相合、虚语素与虚语素相合等四种类型:从合音音节与合音前后字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来看,合音可以分为直选类合音和选变类合音。合音的不同类型能够反映出合音现象在不同层面上的倾向性。第5章,合音音节的生成规则。合音实际上包括音段成分的合音和声调的合音两个相对独立的运作过程。就中原官话中的合音现象来看,合音规则可以概括为:合音音节的音段成分一般选取合音前字音节的首音和后字音节的韵组成,合音音节的声调决定于合音成分中的重音位置,绝大多数都来自合音成分中的前字调。优化的较为一致的合音生成方案认为:合音音节的音段成分在生成时往往先连合音前字音节的声母和后字音节的韵,然后再连内侧的元音,在连接元音时首先要遵循左侧优先的规则,还要遵循介音的删除规则和介音的融合规则等;合音音节的声调并非规则运作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合音成分中的重读音节,哪个音节重读既与合音成分的语法结构有关,又与强调重音的位置有关。第6章,合音与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的关系。本章主要通过对合音成分音节构成的分析和列举大量合音词例论述合音同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层面的密切关联。合音与语音的关联:合音的形成与前后字音节的构造有一定关系,合音的过程要受到方言音系结构规则和音韵特点的制约,合音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进方言的音节结构系统。合音与词汇的关联:合音的形成与合音成分特殊的语法和语义构造有一定关系,合音作为一种语音造词法,是汉语词汇创新的一条途径,这种造词方式反映了汉语词汇发展中特殊的词汇化模式及单音化现象。合音与语法的关联:有些合音词是在特定的语法位置或语法结构中形成的,合音是语法化在语音上的一种形式表征,是汉语语法化的一种模式,由合音所引起的语音结构的动态性变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法的结构,促进语法形式的创新。合音与语用的关联:合音的形成与词语的高频使用密切相关,语流中的语用情况也会对合音的形式有一定的影响,合音形成后,合音词与分说形式会形成一定的语用分工。第7章,本章主要探讨汉语合音的性质、特点和成因。主要观点是:合音具有时间性,受此影响,传承合音词具有一定的滞古性,合音现象中蕴含一定的层次性,合音形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体现了合音的渐变性。合音的特点主要有:合音的基本单位为双音节,合音具有复杂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合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汉语“一音一义”特点的推动,合音同其它音变一样呈现出语音形式与意义互动共变的特征。
二、萧县方言同音字汇(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萧县方言同音字汇(上)(论文提纲范文)
(2)颍上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颍上县地理历史概况 |
1.1.1 颍上县地理交通概况 |
1.1.2 颍上县人文历史概况 |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2.1 颍上方言的隶属划分 |
1.2.2 皖北阜阳方言语音研究现状 |
1.2.3 信蚌片方言语音研究现状 |
1.2.4 颍上方言研究现状 |
1.3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3.1 选题缘由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语料来源及主要发音合作人 |
1.6 本文使用的音标和符号 |
第二章 颍上方言音系 |
2.1 声母 |
2.2 韵母 |
2.3 声调 |
2.4 声韵配合规律 |
2.5 声韵调配合总表 |
第三章 颍上方言声、韵、调与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 |
3.1 声母的比较 |
3.2 韵母的比较 |
3.3 声调的比较 |
第四章 颍上方言声、韵、调与中古音的比较 |
4.1 声母的比较 |
4.2 韵母的比较 |
4.3 声调的比较 |
第五章 颍上方言中的异读现象 |
5.1 地区差异 |
5.1.1 西北部受阜阳话影响形成的差异 |
5.1.2 东南部受信蚌片其它方言点影响形成的差异 |
5.2 新老异读 |
5.3 文白异读 |
5.3.1 声母的文白异读 |
5.3.2 韵母的文白异读 |
5.3.3 声调的文白异读 |
5.3.4 声母韵母都不一样的文白异读 |
5.3.5 与文白异读有关的颚化现象 |
5.4 颍上方言中的分音词合音词 |
5.5 特殊字音举例 |
5.6 别义异读 |
第六章 颍上方言中的变调现象 |
6.1 连读变调 |
6.1.1 两字组连读变调 |
6.1.2 三字组连读变调 |
6.1.3 重叠式变调 |
6.2 轻声 |
6.2.1 轻声的音高 |
6.2.2 轻声词举例 |
6.2.3 二到五字组中的轻声 |
6.2.4 轻声带来的语音弱化现象 |
6.2.5 轻声作用 |
6.3 副词“不、[k??]、[p?]、都、就、才、还”的变调 |
6.4 数词“一、七、八”的变调 |
6.5 称谓的变调 |
第七章 颍上方言同音字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安徽方志方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和对象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一)助力汉语史研究 |
(二)拓宽方言词汇研究视野 |
(三)传承安徽历史文化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安徽方言研究 |
(二)安徽方志方言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定量与定性分析法 |
(三)比较法 |
(四)考证法 |
五、研究重点 |
六、创新点 |
第1章 安徽方志方言资料概况 |
第一节 安徽方言分区 |
一、方言调查报告和语言地图集分区 |
二、方志和方言志分区 |
(一)方志分区 |
(二)方言志分区 |
第二节 安徽方志方言词数据库述略 |
一、方志方言词地域分布 |
二、方志方言词一致性 |
第三节 安徽方志方言词编纂概况 |
一、方志方言词编排方式 |
二、方志方言词用字情况 |
三、方志方言词标音方法 |
四、方志方言词释义模式 |
第2章 安徽方志方言词共时比较 |
第一节 共时比较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音节比较 |
一、中原官话区 |
二、江淮官话区 |
三、赣语区 |
四、吴语区 |
五、徽语区 |
六、小结 |
(一)音节数量 |
(二)音节对照 |
第三节 语素比较 |
一、语素选择差异 |
(一)中原官话区 |
(二)江淮官话区 |
(三)赣语区 |
(四)吴语区 |
(五)徽语区 |
二、语素顺序差异 |
第四节 词义比较 |
一、义位义值比较 |
(一)表意义值比较 |
(二)指物义值比较 |
(三)多义义场义位义值比较 |
二、义位义域比较 |
(一)含元量比较 |
(二)组合能力比较 |
第3章 安徽方志方言词词源年代考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先秦两汉词源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词源 |
第四节 隋唐五代词源 |
第五节 宋代词源 |
第六节 《汉语方言大词典》漏收情况 |
(一)漏收词条情况 |
(二)漏收义项情况 |
(三)漏收所属方言区情况 |
第4章 安徽方志方言词地理语言学考察 |
第一节 地理语言学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三节 动物类方言词 |
一、蝙蝠 |
二、蜻蜓 |
三、青蛙 |
四、蟋蟀 |
五、蚯蚓 |
六、萤火虫 |
第四节 植物类方言词 |
一、玉米 |
二、高粱 |
第五节 称谓类方言词 |
一、父亲 |
二、祖父 |
三、舅母 |
四、外祖母 |
第六节 时令类方言词 |
一、昨天 |
二、傍晚 |
第七节 天文类方言词 |
第八节 小结 |
第九节 余论 |
一、怀远县归属 |
二、方言特征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安徽方志文献版本信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洛阳方言音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题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洛阳市和洛阳方言概况 |
1.1.1 洛阳市概况 |
1.1.2 洛阳方言概况 |
1.2 洛阳方言音系实验研究背景 |
1.2.1 洛阳方言音系研究综述 |
1.2.2 汉语声母声学实验研究综述(储倩文) |
1.2.3 汉语韵母声学实验研究综述(昌雅洁) |
1.2.4 汉语声调声学实验研究综述(邸然) |
1.3 洛阳方言音系实验研究简介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实验材料的选取与设计 |
1.3.3 发音合作人和录音 |
1.3.4 语音分析软件和脚本程序 |
1.3.5 语料标注 |
1.3.6 实验数据的提取与处理 |
1.3.7 本文特别说明 |
1.3.8 洛阳方言音系数据库 |
第二章 洛阳方言声母实验研究 |
2.1 塞音声母实验研究 |
2.1.1 塞音声母的VOT |
2.1.2 塞音声母的Gap |
2.1.3 塞音声母的声学空间 |
2.1.4 本节小结 |
2.2 擦音声母实验研究 |
2.2.1 擦音声母的时长 |
2.2.2 擦音声母的谱重心和分散程度 |
2.2.3 擦音声母的声学空间 |
2.2.4 声母(?)的问题 |
2.2.5 本节小结 |
2.3 塞擦音声母实验研究 |
2.3.1 塞擦音声母的摩擦段时长 |
2.3.2 塞擦音声母的Gap |
2.3.3 塞擦音声母的时长格局 |
2.3.4 塞擦音声母的谱重心和分散程度 |
2.3.5 塞擦音声母的声学空间 |
2.3.6 本节小结 |
2.4 鼻、边音声母实验研究 |
2.4.1 鼻、边音声母的时长 |
2.4.2 鼻、边音声母的共振峰模式 |
2.4.3 声母n、(?)的分合问题 |
2.4.4 本节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洛阳方言韵母实验研究 |
3.1 单韵母实验研究 |
3.1.1 单韵母声位图(指已有研究认定的单韵母) |
3.1.2 单韵母离散度(指已有研究认定的单韵母) |
3.1.3 单韵母的时长 |
3.1.4 本节小结 |
3.2 复韵母实验研究 |
3.2.1 复韵母动程图 |
3.2.2 复韵母离散度 |
3.2.3 复韵母的时长结构 |
3.2.4 唇音声母后的o(u(?))与复韵母u(?) |
3.2.5 声调对复韵母实验的影响 |
3.2.6 本节小结 |
3.3 鼻韵母实验研究 |
3.3.1 鼻韵母动程图 |
3.3.2 鼻韵母离散度 |
3.3.3 鼻韵母的时长结构 |
3.3.4 鼻韵母研究文献中的分歧问题 |
3.3.5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洛阳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
4.1 单字调实验研究 |
4.1.1 单字调基频归一和实验五度值 |
4.1.2 单字调实验五度值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 |
4.1.3 阳平、上声和去声调值相近的问题 |
4.1.4 单字调时长研究 |
4.1.5 本节小结 |
4.2 双字调实验研究 |
4.2.1 双字调基频归一和调式规整 |
4.2.2 双字调时长研究 |
4.2.3 本节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洛阳方言同音字汇 |
第六章 洛阳方言合音现象实验研究 |
6.1 洛阳方言合音现象概况 |
6.2 实验说明 |
6.3 合音韵母实验研究 |
6.3.1 合音韵母动程图 |
6.3.2 合音韵母离散度 |
6.4 合音声调实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洛阳方言变异现象研究 |
7.1 声母的趋普变异 |
7.2 韵母的趋普变异 |
7.3 声调的变异 |
7.3.1 趋普变异现象举例 |
7.3.2 单字调的代际差异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洛阳方言音系实验字表、词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凤台话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凤台县的地理概况和建制沿革 |
第二节 凤台方言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凤台方言语音系统 |
第一节 凤台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 |
第二节 凤台方言的声韵调配合状况 |
第三节 凤台方言和普通话的比较 |
第二章 凤台方言与中古语音的音韵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
第三章 凤台方言同音字汇 |
第四章 凤台方言的连读变调 |
第一节 关于连读变调 |
第二节 凤台话的连读变调 |
第五章 凤台方言的文白异读研究 |
第一节 凤台方言文白异读的类型 |
第二节 小结 |
第六章 凤台方言代际音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 |
第一节 代际音的考察情况 |
第二节 凤台方言代际音的特点及原因探讨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方言地理学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1 语言地理学的产生 |
1.1.2 语言地理学的发展 |
1.2 语音类型学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4 材料来源说明 |
1.5 符号的说明 |
1.6 绘图软件说明 |
1.7 章节安排说明 |
共时篇 |
第二章 汉语的音节结构 |
2.1 音节的起源及发展 |
2.1.1 西方音节音系学的发展 |
2.1.2 音节学说在中国的发展 |
2.2 西方语言音节结构 |
2.3 东亚语言音节结构 |
2.4 汉语的音节结构 |
第三章 汉语声母地理类型研究 |
3.1 汉语方言声母数 |
3.1.1 声母数量的分类 |
3.1.2 地理分布 |
3.1.3 讨论 |
3.2 汉语方言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型 |
3.2.1 双唇音 |
3.2.2 唇齿音 |
3.2.3 齿间音 |
3.2.4 龈音 |
3.2.5 龈后音 |
3.2.6 卷舌音 |
3.2.7 前腭音 |
3.2.8 硬腭音 |
3.2.9 软腭音 |
3.2.10 喉音 |
3.2.11 零声母 |
3.3 特殊辅音音类 |
3.3.1 内爆音 |
3.3.2 音姿性辅音 |
3.4 汉语方言声母其他类型 |
3.5 浊音类型 |
3.5.1 双唇及软腭部位的浊爆发音 |
3.5.2 浊龈音 |
3.5.3 浊唇齿音 |
3.5.4 浊喉擦音 |
第四章 汉语韵母地理类型研究 |
4.1 汉语方言的主元音类型 |
4.1.1 主元音数类型 |
4.1.2 鼻化元音数类型 |
4.1.3 音节性辅音数类型 |
4.1.4 辅音元音比 |
4.2 主元音的地理类型 |
4.2.1 最高前圆唇元音 |
4.2.2 高元音 |
4.2.3 低元音 |
4.2.4 儿化音 |
4.3 汉语方言的介音和滑音 |
4.3.1 介音 |
4.3.2 滑音 |
4.4 汉语方言的韵尾类型 |
4.4.1 塞音韵尾 |
4.4.2 鼻音韵尾 |
4.4.3 元音韵尾 |
4.4.4 近音韵尾 |
4.4.5 边近音韵尾 |
4.5 汉语方言中的音节类型 |
4.5.1 音节数 |
4.5.2 音节类型 |
第五章 汉语方言声调地理类型研究 |
5.1 汉语的声调数 |
5.2 汉语的调形类型 |
5.2.1 平调 |
5.2.2 降调 |
5.2.3 升调 |
5.2.4 升降调 |
5.2.5 降升调 |
5.2.6 促调 |
历时篇 |
第六章 历时地理类型学基本理论 |
6.1 音变类型 |
6.2 语言接触与历史演化 |
6.2.1 音位的统计学概念 |
6.2.2 语言演化 |
6.3 克里奥语和同演区 |
第七章 百越语的底层 |
第八章 东吴同演区 |
第九章 唐五代的音变类型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材料来源 |
致谢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3 方言和汉语方言学 |
1.4 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新方法 |
第二章 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简史 |
2.1 传统方言学时期的汉语方言研究 |
2.2 西洋传教士的汉语方言研究 |
2.3 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建立和发展 |
2.3.1 解放前的汉语方言研究 |
2.3.2 解放后初期的汉语方言研究 |
2.3.3 新时期的汉语方言研究 |
第三章 19世纪以来不同时期汉语方言调查研究 |
3.1 19世纪传教士汉语方言研究 |
3.2 20世纪国内汉语方言调查研究 |
3.2.1 20、30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 |
3.2.2 40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 |
3.2.3 50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 |
3.2.4 60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 |
3.2.5 70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 |
3.2.6 80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 |
3.2.7 90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 |
3.3 21世纪国内汉语方言调查研究 |
第四章 各方言区的方言调查研究 |
4.1 北方方言(官话) |
4.2 闽方言 |
4.3 赣方言 |
4.4 客家方言 |
4.5 徽方言 |
4.6 晋方言 |
4.7 平话 |
4.8 吴方言 |
4.9 湘方言 |
4.10 粤方言 |
4.11 争议方言 |
第五章 方言调查数量的比较分析研究 |
5.1 各省方言调查数量比较 |
5.2 一县多方言 |
5.3 方言分布地图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中原官话合音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合音的概念、范围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1.1.1 合音的概念 |
1.1.2 儿化韵、子变韵、D变韵、小称音变与合音 |
1.1.3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1.2 合音是一种普遍性的音变现象 |
1.2.1 汉语中的合音现象 |
1.2.2 民族语言中的合音现象 |
1.2.3 其它语言中的合音现象 |
1.3 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合音研究的历史脉络 |
1.3.2 前人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前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意义、思路、方法及难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难点 |
1.5 语料来源、调查范围、方言点的选择及发音合作人 |
1.5.1 语料来源 |
1.5.2 调查范围 |
1.5.3 方言点的选择 |
1.5.4 发音合作人 |
1.6 相关术语和符号的说明 |
1.6.1 合音式、合音词与分说式、起始形式 |
1.6.2 合音前字、合音后字与合音字 |
1.6.3 符号说明 |
第2章 各方言点的合音例汇 |
2.1 邓州话的合音 |
2.2 镇平话的合音 |
2.3 鲁山话的合音 |
2.4 郏县话的合音 |
2.5 汝州话的合音 |
2.6 洛阳话的合音 |
2.7 新安话的合音 |
2.8 渑池话的合音 |
2.9 尉氏话的合音 |
2.10 郑州话的合音 |
2.11 濮阳县话的合音 |
2.12 内黄话的合音 |
2.13 台前话的合音 |
2.14 费县话的合音 |
2.15 信阳话的合音 |
2.16 商城话的合音 |
2.17 寿县话的合音 |
2.18 蚌埠淮上话的合音 |
2.19 上蔡话的合音 |
2.20 周口市话的合音 |
2.21 沈丘话的合音 |
2.22 宁陵话的合音 |
2.23 阜阳话的合音 |
2.24 灵璧话的合音 |
2.25 萧县话的合音 |
2.26 徐州话的合音 |
2.27 长安话的合音 |
2.28 凤翔话的合音 |
第3章 合音词及合音成分的认定 |
3.1 合音词及合音成分的认定原则 |
3.1.1 语义关联原则 |
3.1.2 语音对应原则 |
3.1.3 时间先后原则 |
3.1.4 文献或方言用例佐证的原则 |
3.2 合音词及合音成分认定的个案 |
3.2.1 表示不碍事、不要紧的“不tsai” |
3.2.2 表示不见了、丢了的“mian” |
3.2.3 表示晚上的“xaη黑儿” |
3.2.4 表示下午的“肉西” |
3.2.5 表示院子外面空地的“门上”的合音 |
3.2.6 表示“现在”的几种合音形式 |
3.3 合音词及合音成分认定中所存在的困难 |
第4章 合音的类型 |
4.1 形成合音的音节数量类型 |
4.1.1 双音节合音 |
4.1.2 多音节合音 |
4.2 合音形式的稳定性类型 |
4.2.1 稳态合音 |
4.2.2 动态合音 |
4.3 合音的方式类型 |
4.3.1 拼合式合音 |
4.3.2 融合式合音 |
4.3.3 嵌入式合音 |
4.3.4 零形式合音 |
4.4 合音的成分构成类型 |
4.4.1 “实语素+实语素”的合音 |
4.4.2 “实语素+虚语素”的合音 |
4.4.3 “虚语素+虚语素”的合音 |
4.4.4 “虚语素+实语素”的合音 |
4.4.5 小结 |
4.5 合音音节的语音构成类型 |
4.5.1 直选类合音的类型 |
4.5.2 选变类合音的类型 |
4.5.3 小结 |
第5章 合音音节的生成规则 |
5.1 理论前提 |
5.2 音段的合音规则 |
5.2.1 传统分析 |
5.2.2 一种优化的统一的生成方案 |
5.2.3 音段合音中的关键介音的取舍 |
5.3 声调的合音规则 |
5.3.1 前人的看法 |
5.3.2 我们的观点 |
5.4 小结 |
5.4.1 合音规则的一致性与合音结果的差异性 |
5.4.2 由合音规则看合音与反切的差异 |
第6章 合音与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的关系 |
6.1 合音与语音的关系 |
6.1.1 合音与前后音节语音构成之间的关系 |
6.1.2 合音与方言音系规则的关系 |
6.1.3 合音对汉语方言音系结构的影响 |
6.2 合音与词汇的关系 |
6.2.1 合音与合音成分的结构和语义关联 |
6.2.2 合音与词汇的创新及单音化 |
6.3 合音与语法的关系 |
6.3.1 合音与句法位置和句法结构的关系 |
6.3.2 合音与语法化 |
6.3.3 合音与语法形式的创新 |
6.4 合音与语用的关系 |
6.4.1 合音的形成与词语的高频使用 |
6.4.2 合音形式与语用信息的关联 |
6.4.3 合音式与分说形式的语用分化 |
6.5 小结 |
第7章 余论:合音的性质、特点和成因 |
7.1 合音的性质 |
7.1.1 合音的时间性 |
7.1.2 合音的渐变性 |
7.2 合音的特点 |
7.2.1 合音的基本单位:双音节 |
7.2.2 合音的复杂性 |
7.2.3 合音的区域性和地域性 |
7.3 合音的成因 |
7.3.1 合音的成因——“一音一义”律的推动 |
7.3.2 音变的共性形式与意义的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不同合音成分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的方言点 |
附录二: 方言点音系 |
附录三: 各方言点在所属省份的位置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萧县方言同音字汇(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州话本字研究的思考[J]. 俞扬. 泰州学术, 2020(00)
- [2]颍上方言语音研究[D]. 石芳.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3]安徽方志方言词研究[D]. 马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洛阳方言音系实验研究[D]. 昌雅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凤台话语音研究[D]. 岳粹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D]. 龙国治.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7]浅析方言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影响[J]. 吴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6(06)
- [8]沈丘方言妻族称谓詈骂语的语义演变及其成因[J]. 李秀红. 求索, 2015(07)
- [9]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D]. 陈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2)
- [10]中原官话合音现象研究[D]. 孙红举.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