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达

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达

一、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现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1](2019)在《从小说到电影的乡土叙事改编艺术 ——以张艺谋的创造性改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说与电影都是叙事的艺术,二者因“叙事性”实现联姻。乡土小说独特的审美特点为乡土电影提供新鲜的血液与丰富的素材,但又因二者不同的叙事手段、叙事视角、叙事时空,让电影改编者困难重重,尤其在当下市场化的背景下,人们审美需求的转变,城镇化背景下创作素材的缺失,乡土电影的发展处于瓶颈状态。张艺谋作为乡土电影改编的大师级导演,立足于把握原作的乡土气韵,在内容上使用大量的民俗符号:展现乡土社会的自然环境,呈现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以音乐的巧妙运用彰显民俗风情。在技巧上则用诗意的空镜头,简约的构图,反复的叙事艺术让影片呈现出空灵、简约、诗意之美。在具体的叙事改编中,他对原作的情节与人物、主题、视角、时空进行大刀阔斧的创造性改写,实现了叙事艺术的升华,使得他的影片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艺术水准,这足以为乡土电影的改编提供有益的启示。市场化、城镇化的时代背景虽然让乡土小说与乡土电影纷纷受挫,但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国家政策对乡土资源文化的保护,以及源源不断的乡土小说创作依然为乡土电影赢得较大的改编空间。电影工作者必须坚定信念,立足于二者叙事的差异,把握乡土小说原作的乡土气韵,与时代精神接轨,找到严肃与娱乐,真实与虚构,精英与大众,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以创新求变、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创作出高质量的良心作品。

李盛萱[2](2016)在《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艺谋导演对视觉语言的研究颇为深刻,他的成功之处体现于他的每一部作品中。中国电影不断完善艺术的过程中,电影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逐渐突出,不仅体现于表现电影的深层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审美诉求。

高军军[3](2015)在《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美学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世界电影工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今天的电影从西方的好莱坞,到亚洲的日本、印度、韩国,在色彩的运用上均是日益成熟的。具体说到中国电影在色彩运用方面所做的探索和贡献,张艺谋的电影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及中国当代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色彩几乎成为了影片摄影造型、传递情感、营造场景氛围、渲染影片主题、烘托人物个性的最重要的元素,不仅带给观众完美的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使他的电影作品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审美张力和艺术气质。本论文试将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以《英雄》为界限,分为“红高粱时代”和“英雄时代”,即《英雄》之前的创作称为“红高粱时代”,《英雄》之后的创作称为“英雄时代”。论文以“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美学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再现与色彩表现为主要研究视点和基础。论文通过讨论色彩在电影造型中的美学功能、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特点及功能,对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再现与表现、张艺谋早期电影与当代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现实意义进行对比研究;将张艺谋“英雄时代”的电影,与早期“红高粱时代”的张艺谋电影,与国内外同时期、同类型电影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探讨色彩造型在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艺术价值。

龚格[4](2015)在《张艺谋电影色彩叙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同文学、舞蹈、绘画等一样,都是通过讲述故事来完成其艺术职能,都具有某种叙事性。色彩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在电影的叙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在电影中,通过导演的主观意识加工赋予其特定的色彩意象,使得其在叙事过程中能极具个性化的,完整的进行表达。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代表人物,张艺谋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带来的最具标志性的影响,便是在于其叙事过程中,对色彩的充分挖掘,对色彩的精心布设,以及利用色彩的象征性、直观性等特点,从而使其电影的色彩,对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加了电影在叙事表达上的完整性以及提升了电影本身的美学效果。本文以张艺谋的电影为例证,分析其色彩运用、色彩叙事过程中的功能性,并进而从电影镜头的推进中,叙述视角与色彩选择、叙述话语与色彩表述、叙述结构与色彩建构等方面,分析张艺谋如何对色彩调用,以与张氏电影的宏大叙事情节相符。在此基础上,挖掘在既有的电影作品中,色彩对电影叙事功能所起到的作用,并将电影叙事与色彩的文化内涵相融合,为当下的影视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认知视角,为研究大众电影审美教育和电影导演的色彩创作,提供审美心理研究的路径。

王瑜[5](2013)在《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善于用华美的色彩装扮电影,不仅可以带给观众完美的视觉享受,而且也使得他的电影艺术更具有审美价值。对于张艺谋来说色彩是他传达情感、营造氛围、渲染场景的重要元素,是他为影片艺术造型的重要方式,当然这种造型风格是千变万化、不断求变的。张艺谋对电影视觉造型的追求,已经上升为他的电影艺术风格,色彩甚至成为一种象征符号,是其影片的生命。

赵旭群[6](2013)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艺术特色阐释》文中认为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早期电影中较为成功的作品,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诸多奖项。那么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本文将对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获得张艺谋早期电影创作的成功之处,希望为当代电影创作提供可鉴之资。本文将首先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叙事策略作为切入点,分析张艺谋独特的电影语言叙事特色以及在这部影片中反映出的女性文化视野。然后深入研究这部影片内在的文化底蕴,比如这部影片所包含的民族自省精神、人文关怀精神以及悲剧意识等民族文化。另外分析了这部影片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最后我们分别从象征手法以及文学改编两个方面分析了这部影片的艺术创作特色。

范丽云[7](2012)在《张艺谋电影意象的诠释》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张艺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电影舞台上不断获得奖项,成为当代中国成功的名导演。但很多电影评论者认为张艺谋的成功是其刻意迎合西方文化审美观念,学习西方电影艺术技法的结果。还有很多观众对张艺谋的部分电影作品持批评和否定态度,认为其电影情节刻意丑化中国传统,违背中国历史事实,丧失了中国电影的本土特色。所以通过对张艺谋电影意象的研究,分析这些备受瞩目的获奖影片中的典型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形成因素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首先对中心概念“意象”进行梳理界定。阐述了意象的产生、意象与现代电影的关系与现状,分析两者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张艺谋电影各类典型意象以及内涵进行细致的探讨。采用系统的作品分析法,按“色彩”、“声音”、“服饰”、“道具”、“场景”等指标对张艺谋最具代表性的十余部电影作品进行全面分析。从不同角度归类分析张艺谋电影意象的独特生产机制以及深度内蕴。进而透过这些意象的典型特征探讨张艺谋导演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审美取向。并从心理学和性格色彩学的角度分析张艺谋导演个人经历、心路历程对其电影作品的影响。从意象的文化内涵和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隐含在意象中的民族文化精神。最后,采用科学的发展观点分析张艺谋电影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这样的分析也有利于看清张艺谋电影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助于中国电影向着更深、更优的方向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采用系统的作品分析法按不同意象对张艺谋电影作品进行分类解析,从中发掘意象背后所隐含的创作者独有的情感。从心理学和性格色彩学角度发掘张艺谋电影多重意象的形成机制,进而分析意象所指向的文化内涵。本文为张艺谋电影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切入点,有利于大众对电影的赏析以及其他电影导演的意象创作,也有利于心理学与电影艺术的进一步结合发展。

李丹[8](2012)在《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电影有其独特的语言模式,视觉修辞作为电影中最重要的表意手段,不仅能使观影者享受到华美的视觉盛宴,而且使电影艺术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气质与美感,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审美张力和表现内涵。本文从视觉修辞的实践角度出发,通过梳理学界对张艺谋电影的研究成果,结合电影视觉修辞理论研究现状,从视觉修辞的表达和表意手段方面进行较细致的探讨。张艺谋的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张艺谋采用极致的色彩和构图两种基本视觉修辞元素,通过对其元素的解读,观众欣赏视觉盛会的同时,品味影片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第二,电影合成视觉修辞分为单镜语视觉修辞与多镜语视觉修辞。在单镜语视觉修辞上,张艺谋采取特写镜头作为情感外化的方式,通过长镜头表达真实的世界,“单镜语”视觉修辞是对影片中的具体意象的深入挖掘和呈现;多镜语视觉修辞是从画面组合的碰撞、声画组合的意义升华,这两个角度来阐释电影的感染力。最后,张艺谋运用隐喻和象征这两种手段来表达电影意蕴,通过影像视觉修辞各个元素的合力共生体现了导演视觉修辞意图,激发电影视觉修辞无与伦比的修辞潜能。张艺谋电影的视觉修辞艺术实现了有意味的形式美感传达,其影片创造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和影响。首先,通过镜头的诗意化处理和古典书画写意来完成电影的诗意建构,在继发性的视觉修辞建构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二是通过民俗奇观的呈现来营造浓烈的民族氛围,挖掘民族文化意蕴,以及利用视觉冲突表现对女性的关怀;三是形成了以视觉修辞艺术特色为基础的“张艺谋电影”品牌,实现了电影的市场价值。

尹立云[9](2012)在《解读张艺谋系列电影中的色彩魅力》文中研究表明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性作品,其对于色彩的运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本身对于色彩的主观意志和艺术技巧。张艺谋是迄今为止我国少数几位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导演之一,其对于色彩的运用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张艺谋其人及其所拍的系列电影,然后基于张艺谋的多部电影,分析了其电影中具有的独特色彩魅力。

田华[10](2010)在《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及其跨文化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情爱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内容,电影中的情爱的展现更有其形象的生动。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张艺谋的电影也构造了一个独特的情爱世界。本文旨在探讨张艺谋电影中的情爱表现主题,拟在对其进行梳理并观照其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做主题学和电影话语的阐析。本文还试图从跨文化的视角,解析张艺谋电影情爱表现中为何既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又能得到西方评论界的青睐。作者认为,张艺谋电影中的情爱表现被置于一个典型的中国民俗文化背景中,展现了中国式的爱情风貌,传递的是中国式的伦理观念。此外,其电影中隐含了人性解放的理念,通过情爱欲望的展现,表现出对中国文化中性压抑的批判,从而与西方的情爱文化达到了某种“暗合”,而其对于情爱的独特的艺术表现也构成了张艺谋电影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现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现性(论文提纲范文)

(1)从小说到电影的乡土叙事改编艺术 ——以张艺谋的创造性改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叙事性:乡土小说向乡土电影改编的基础
    第一节 叙事的内涵
    第二节 在借鉴中创造
    第三节 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的差异
第二章 乡土小说叙事的电影改编
    第一节 现代乡土小说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 乡土小说电影改编的实践与成就
    第三节 张艺谋的乡土电影改编
第三章 张艺谋的乡土叙事改编艺术
    第一节 张艺谋对乡土气韵的把握
        一、乡土气韵的文化根源
        二、乡土气韵的镜像展示
    第二节 张艺谋叙事改编的艺术升华
        一、情节与人物的的化繁为简
        二、主题的创造性修改
        三、多角度的审视到单一视角的转换
        四、叙事时空的重构处理
第四章 乡土小说影像化表达的历史走向
    第一节 现代乡土小说的改编空间
    第二节 乡土小说影像化的发展瓶颈
        一、电影市场的冷需求
        二、电影改编的素材缺失
    第三节 乡土小说改编的发展预想
        一、把握乡土小说的内在气韵
        二、与现代文化接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图的表达
    (一)重视空间的构图特征
    (二)减法构图
二、色彩的表现
    (一)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表意的作用,特定的色彩可以诠释特定的文化内涵
    (二)色彩作为视觉修辞的基本元素,它的配置往往是据影片的主题而定,并由此而传递出浓烈的情感
        1. 纯色系
        2. 黑白与彩色的对比

(3)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美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2.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美学功能
    2.1 色彩原理概述
        2.1.1 摄影造型的色彩来源
        2.1.2 色彩的三属性
        2.1.3 色彩对人视觉心理的影响
    2.2 色彩的造型功能
    2.3 色彩的表意功能
    2.4 色彩作为电影的造型手段
3.“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分析
    3.1“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运用特点
        3.1.1 依然喜好红色的表达
        3.1.2 色彩表达更显主观化
        3.1.3 色彩浓郁且对比强烈
        3.1.4 运光着色的充分发挥
    3.2“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与人物塑造
        3.2.1 色彩可以彰显人物的身份地位
        3.2.2 色彩可以刻画角色的人物性格
        3.2.3 色彩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3“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与影片叙事
    3.4“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与主题表达
4.“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色彩的再现与表现
    4.1 张艺谋电影色彩的再现
    4.2 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表现
    4.3 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表现性运用对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影响
        4.3.1 对中国电影造型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和发展
        4.3.2 对中国大型实景演出视觉艺术的开创和丰富
5.“英雄时代”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现实思考
    5.1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民族性思考
        5.1.1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民族性首先表现在对事实和历史文化的尊重
        5.1.2 中国画的写意性构成了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民族性特色
        5.1.3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运用是表现民族性最有效的途径
    5.2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5.2.1 在中国电影色彩的运用形式和程度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5.2.2 通过色彩视觉化语言的表达开启了中国电影的色彩营销战略
        5.2.3 视觉化色彩语言的运用成为了开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重要手段
        5.2.4 视觉化色彩语言的表达是中国电影提升世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6.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片目录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4)张艺谋电影色彩叙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张艺谋电影研究现状
    三、叙事学视阈下的电影色彩研究
    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目的
第一章 电影叙事与色彩
    第一节 色彩与色彩叙事
        一、色彩的界定与应用
        二、电影中色彩叙事的体现
    第二节 当代影像对色彩的追求
        一、当代电影的视觉追求
        二、消费文化中色彩艺术的兴盛
第二章 张艺谋电影色彩的叙事形式
    第一节 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表征
        一、喜庆红的背反
        二、高贵黄的沉沦
        三、黑与白的厚重清雅
    第二节 张艺谋电影的画面构图与主观色彩的运用
        一、静态构图与主观色彩
        二、动态搭配与主观色彩
    第三节 蒙太奇与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艺术
        一、蒙太奇手法中的色彩色容性
        二、蒙太奇手法中的抽象性色彩特征
第三章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与叙事心理
    第一节 色彩的寓意
        一、民俗喜庆色彩
        二、威严皇权色彩
        三、悲惨阴沉色彩
    第二节 叙事心理与叙述视角的色彩表达
        一、张艺谋电影的叙事心理的色彩表达
        二、张艺谋电影的叙述视角的色彩表达
    第三节 情绪转移与色彩变化
        一、个人情绪的视觉显现
        二、色彩与情感的变换与表达
第四章 张艺谋电影色彩叙事的文化症候
    第一节 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色彩
        一、农耕文明的家园色彩
        二、皇权政治的历史色彩
        三、时代潮流的个人色彩
    第二节 张艺谋电影色彩的时代特征
        一、“世俗”艺术的兴起
        二、女性主题的关注
        三、人文情怀的传承
结语 对张艺谋电影色彩叙事的思考
    一、对传统的坚守
    二、对现代的肯定
    三、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基调和特点
    1、张艺谋电影色彩基调
        (1) 红色是张艺谋电影的主色调
        (2) 黄色蕴涵着民族性
        (3) 黑色承载着中国画的传统美
        (4) 现实主义色彩
        (5) 红黄蓝绿的百姓色彩
    2、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特点
        (1) 色彩主观化
        (2) 夸张大胆
        (3) 对比强烈
        (4) 光、色搭配
二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语言功能
    1、表达主题
    2、有助于人物塑造、环境造型
    3、叙事作用
结论

(6)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艺术特色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概述
    1.2 《大红灯笼高高挂》相关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叙事艺术研究
    2.1 独特的电影语言叙事
        2.1.1 色彩的叙事功能
        2.1.1.1 色彩的表意功能
        2.1.1.2 色彩的文化功能
        2.1.1.3 色彩的象征功能
        2.1.2 适宜的声音叙事
        2.1.2.1 关于人声
        2.1.2.2 关于音响
        2.1.2.3 关于音乐
    2.2 深邃的女性文化视野
        2.2.1 女性社会角色
        2.2.2 女性情感
    2.3 民族文化的审视
        2.3.1 民族自省精神
        2.3.2 人文关怀精神
        2.3.3 悲剧意识
    2.4 民俗画面的展现
        2.4.1 电影内容层面上叙事主题寓言性
        2.4.2 电影形式层面上民俗的影像氛围
        2.4.2.1 空间造型上的民俗风情
        2.4.2.2 色彩运用的民俗文化内涵
        2.4.2.3 音乐运用的民俗氛围
第三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创作的艺术探索
    3.1 充满诗意的象征手法
        3.1.1 画面象征
        3.1.2 构图象征
        3.1.3 人物象征
    3.2 《妻妾成群》成功的改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张艺谋电影意象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绪论
    1.1 中心概念的梳理界定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第1章 张艺谋电影的独特意象理念
    1.1 张艺谋的艺术理念和追求
    1.2 艺术理念在意象上的反映
第2章 显性意象的铺陈运用
    2.1 浓烈的色彩意象
    2.2 多义的场景意象
第3章 隐性意象的暗喻表达
    3.1 民俗化的道具意象
    3.2 符号化的服饰意象
    3.3 地域化的声音意象
第4章 以意象为载体表现文化内涵
    4.1 意象渗透强烈个人意识
    4.2 意象蕴含深层文化背景
结语
    1.1 张艺谋的电影意象中的不足
    1.2 张艺谋电影意象中的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视觉修辞与张艺谋电影
    1.1 视觉修辞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2 中国电影视觉修辞研究现状
    1.3 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性
2. 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的特色(上)
    2.1 极致色彩打造视觉威驰
        2.1.1 纯色系:勾画热烈与忧伤
        2.1.2 色彩陌生化:异化感受视觉惊喜
        2.1.3 光与色:光色叠化悲喜人生
    2.2 强调空间符号的构图规划
        2.2.1 减法构图:隐含情节张力
        2.2.2 对称性构图:喻示意义空间
        2.2.3 不规则的动态构图:传达压抑情绪
3. 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的特色(中)
    3.1 “单镜语”视觉修辞
        3.1.1 特写:情感的外部细化
        3.1.2 长镜:流动的真实世界
    3.2 “多镜语”视觉修辞
        3.2.1 画面组合的思想碰撞
        3.2.2 声画组合的意义升华
4. 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的特色(下)
    4.1 隐喻:深层意蕴的显现
    4.2 象征:主题意象的强化
5. 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的价值
    5.1 诗意建构:创造审美愉悦
    5.2 民俗奇观:民俗文化的视觉盛会
    5.3 人文观照:视觉冲突下的女性关怀
    5.4 视觉万岁:商业价值的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及其跨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表现的基本情况
    1.1 情爱表现的类型
        1.1.1 激情型:《红高粱》
        1.1.2 纯情型:《我的父亲母亲》
        1.1.3 温情型:《幸福时光》
        1.1.4 娱情型:《三枪拍案惊奇》
    1.2 性爱表现的层面
        1.2.1 性冲动:《菊豆》
        1.2.2 性痴狂:《十面埋伏》
        1.2.3 性功利:《大红灯笼高高挂》
        1.2.4 性渴望:《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二章 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的特色与追求
    2.1 创作方式
        2.1.1 表现性
        2.1.2 极致性
    2.2 艺术手法
        2.2.1 象征与隐喻
        2.2.2 色彩与声音
        2.2.3 情节与场景
    2.3 人性剖析与文化审视
第三章 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之跨文化解读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3.1.1 人文反思局限于人际伦理
        3.1.2 情欲表现受制于禁欲文化
    3.2 西方现代文化的光影
        3.2.1 被争议的"性"
        3.2.2 反抗的女性
        3.2.3 所谓民族性
        3.2.4 话语的归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现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小说到电影的乡土叙事改编艺术 ——以张艺谋的创造性改写为例[D]. 刘倩.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8)
  • [2]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J]. 李盛萱. 戏剧之家, 2016(03)
  • [3]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美学探究[D]. 高军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4]张艺谋电影色彩叙事分析[D]. 龚格. 湖北师范学院, 2015(11)
  • [5]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J]. 王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11)
  • [6]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艺术特色阐释[D]. 赵旭群. 西北民族大学, 2013(06)
  • [7]张艺谋电影意象的诠释[D]. 范丽云. 浙江大学, 2012(06)
  • [8]张艺谋电影视觉修辞艺术研究[D]. 李丹. 江西财经大学, 2012(10)
  • [9]解读张艺谋系列电影中的色彩魅力[J]. 尹立云. 电影文学, 2012(06)
  • [10]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及其跨文化解读[D]. 田华. 中南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