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酮康唑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孔雪,史冬梅,刘维达[1](2022)在《抗真菌药在特殊人群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抗真菌药物在普通人群中有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 但某些特殊人群, 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因其特殊的自身条件, 抗真菌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综述了常见抗真菌药在以上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建议。
高锦萍[2](2021)在《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符合护士处方权申请资质的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的处方药物及其处方形式,以期为我国今后护士处方权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试点的实行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半结构访谈法及德尔菲法对我国皮肤科及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的处方内容及处方形式进行研究。1.文献调研法:以护士、护士处方权、皮肤科等作为关键词在Pub Med、CINAHL、Scopus等外文数据库查找国外皮肤科及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的相关资料,在国外官网上查询美国(俄亥俄州)、英国、澳大利亚、英国及南非护士处方集,翻译以上处方集中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药物,同时参考我国最新版的《临床药物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以此制定初始问卷。2.半结构访谈法:通过文献回顾和课题组讨论形成半结构访谈提纲,遴选皮肤科4名医疗专家与4名护理专家、烧伤整形科4名医疗专家和4名护理专家对初始问卷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专家意见对咨询问卷进行修改、整理,最终形成第一轮护士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专家咨询问卷。3.德尔菲法:在同意授予护士处方权的专家中遴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纳入标准为:(1)副高及以上职称;(2)在相应的专业领域有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3)本科及以上学历;(4)严谨求实,自愿参与,其中(1)-(3)条,符合两条即可。因此皮肤科护士药物处方权问卷遴选了山西、福建、湖北等10个省和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三甲医院皮肤科36名专家,32名专家全程参与,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名。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问卷遴选了福建、湖北、山西等8个省和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三甲医院烧伤整形科3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32名专家全程参与,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名。结果:1.皮肤科护士处方药物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皆为0.81。确定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护士可开具的皮肤科药物共13大类63种药物,其中倾向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31种、协议处方17种、延长处方10种、延长处方或调整处方3种、独立处方1种、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1种。各处方形式具体的药物为:(1)独立处方形式的1种药物:碘伏;(2)协议处方形式的17种药物:氧化锌、高锰酸钾、淀粉、呋喃西林、薄荷脑、莫匹罗星、夫西地酸、尿素、尿囊素、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康福、复合维生素B、钙尔奇;(3)延长处方形式的10种药物:溴苄烷胺、樟脑、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馏油、复方硝酸益康唑、卡泊三醇、他卡西醇、水乐维他;(4)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形式的31种药物为:硅油、鞣酸、硫酸锌、达克罗宁、杆菌肽、黏菌素、克林霉素、氯化氨基汞、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煤焦油、鱼石脂、对氨苯甲酸、二氧化钛、酮洛芬、布洛芬、复方克霉唑、复方卤米松、米诺地尔、维生素B1、丙硫硫胺、呋喃硫胺、长效核黄素、烟酸、烟酰胺、泛酸钙、维生素B4、芦丁、阿法迪三、维乐生、多维元素片;(5)延长处方或调整处方形式的3种药物:水杨酸苯酯、依托芬钠酯、复方曲安奈德;(6)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形式的1种药物:炉甘石。2.烧伤整形科护士处方药物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1。最终确定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的外科用药为5大类26种药物,其中11种药物处方形式倾向于协议处方,9种药物倾向于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4种药物倾向于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各有1种药物分别倾向于独立处方、独立处方或延长处方。各处方形式具体药物为:(1)倾向协议处方形式的11种药物: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醋酸蓖麻油、磺胺嘧啶银、康瑞保、美宝湿润烧伤膏、新的肤医用硅酮凝胶、液状石蜡、莫匹罗星软膏、过氧化氢溶液;(2)倾向于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的9种药物:碘酊、高锰酸钾、呋喃西林、口服洗肠散、愈创蓝油烬、依托芬那酯乳膏、鱼石脂软膏、吸收性明胶海绵、布洛芬乳膏;(3)倾向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的4种药物:苯扎溴铵、乙醇、醋酸氯已定、戊二醛;(4)倾向独立处方的1种药物:聚维酮碘;(5)倾向独立处方或延长处方的1种药物:软肥皂溶液。结论: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初步得出我国三甲医院皮肤科护士可开具13大类63种皮肤科药物和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5大类26种烧伤整形科药物,处方形式以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和协议处方为主。两轮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较高,因此本研究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陈锦纯[3](2021)在《伊曲康唑两种口服方案联合外用药治疗手足癣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手足癣是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真菌感染,近年来它的发病率逐渐变高。伊曲康唑胶囊是手足癣治疗中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临床研究肯定了其冲击疗法在手足癣治疗中的优势,但目前伊曲康唑冲击疗法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对比伊曲康唑胶囊两种不同口服方案(分别为:(1)每天2次,每次200毫克,用药1周;(2)每天1次,每次200毫克,用药2周)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在手足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次,每次200毫克,共1周;每天外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次,共2周。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1次,每次200毫克,共2周;每天外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次,共2周。在治疗开始后2周、4周和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抗真菌治疗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药物安全性,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放问卷,调查人群对于不同用药方案的倾向性。结果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6.7%-83.3%-91.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5.0%-81.7%-91.7%;观察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3.3%-95.0%-98.3%,对照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5.0%-93.3%-96.7%。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观察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2.0%-72.0%-80.0%,对照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8.1%-76.2%-81.0%;观察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2.0%-88.0%-96.0%,对照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1.9%-85.7%-90.5%。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观察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1.4%-91.4%-100.0%,对照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9.5%-84.6%-97.4%;观察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1.4%-100.0%-100.0%,对照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2.1%-97.4%-100.0%。经χ2检验,上述各项疗效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由临床数据可看出观察组起效略快于对照组。此外,问卷调查显示,大众更倾向于接受冲击治疗的口服药物方案。结论在手足癣的治疗中,伊曲康唑每天2次、每次200毫克、连服7天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2周的用药方案和伊曲康唑每天1次、每次200毫克、连服14天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2周的用药方案在疗效上没有显着差别。但是前者的连续服药时间较短、药物起效较快、患者接受度较高,适合在临床推广。讨论伊曲康唑两种用药方案都具有肯定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外用抗真菌药时,可提高其抗真菌疗效。使用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手足癣时,皮损部位药物浓度更高,停药后数周内皮肤药物浓度仍维持在有效范围。另外,伊曲康唑冲击疗法不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大概率地清除真菌,预防其他部位皮肤继发浅部真菌感染,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减轻皮损严重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依从性。此外,冲击疗法所需服药疗程更短,可节约治疗的时间成本,在药物经济学上更胜一筹,更符合患者对治疗的期待。
宁宇[4](2021)在《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皮肤癣菌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皮肤癣菌病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存在耐药率逐渐升高、疗效下降、依从性差等问题。硫康唑是一种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但因水溶性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课题组前期开发了新型外用抗真菌纳米制剂——硫康唑纳米乳,采用自发滴定乳化法制备,经处方优化,具有载药量较高、体系稳定、靶向性较强、渗透性好、缓释等优势,还可以制成喷雾剂型,提高便利性和依从性。体外实验已经证明了硫康唑纳米乳的经皮渗透性、抗真菌效应和存储稳定性。作为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一部分,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评价该硫康唑纳米乳的疗效和皮肤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下一步制成喷雾剂型进行人体临床实验提供依据。第一部分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豚鼠和须癣毛癣菌为实验动物和菌种,以地塞米松抑制免疫,胶带剥离法损伤皮肤屏障,分次接种加强感染,建立豚鼠体癣模型,选择临床常用的联苯苄唑乳膏和不含硫康唑的纳米乳基质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分组处理感染须癣毛癣菌的豚鼠。从临床表现、病原学、病理学等方面设置皮损评分、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皮肤病理4个指标,评价硫康唑纳米乳的疗效。结果硫康唑纳米乳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联苯苄唑乳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硫康唑纳米乳的皮肤药动学研究方法本研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和内标法建立了皮肤样品硫康唑浓度的检测方法,并从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稀释稳定性、系统适用性等方面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以硫康唑商品制剂为对照,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分组给药后,采用在体分时取样法获取8个不同时间点的皮肤样品并检测其硫康唑含量,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参数,进行皮肤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药时曲线和药代参数显示,硫康唑纳米乳和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在皮肤内的达峰时间均为8小时,且都在24小时内保持了较高的药物浓度。硫康唑纳米乳在24小时内的浓度更为稳定,但各时间点均低于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局部给药后皮肤内药物含量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论经动物模型初步评价,硫康唑纳米乳具有较好的在体抗真菌效果。皮肤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康唑纳米乳在皮肤内的浓度较为稳定,在24小时内保持了较高的药物浓度,但各时间点皮肤内含量均低低于商品制剂,且个体差异较大。课题组计划进一步优化处方以期提高在体皮肤药物浓度,此外,还要准确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合理范围。
李姝燏[5](2021)在《复方苦参洗剂外治寻常型头皮银屑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其中头皮为银屑病最常发病的部位之一,常首先出现在头皮或以头皮病变为主,称为头皮银屑病。头皮银屑病的典型特征为红斑、鳞屑伴瘙痒,鳞屑表明混杂有皮脂而呈灰黄色,剥离后见银白色,或兼见束状发,病情顽固难愈。当前临床治疗较为局限,由于受到头皮部位的特殊性及多重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患者期许的治疗效果,对其外在形象、自信心甚至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复方苦参洗剂在前期的临床应用中疗效显着,但缺乏数据支持,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推广。研究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洗剂外治寻常型头皮银屑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头皮银屑病(湿热证)的74例受试者,通过查询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序列,然后采用抽信封法实现随机隐藏,按照阳性药物随机对照分组的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以复方苦参洗剂外洗治疗,隔日1次,每次1袋;对照组予以卡泊三醇搽剂外涂治疗,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每2周复诊1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电话、身高、体重、过敏史、治疗史等),两组患者均选取主要发生在头皮的皮损,并在治疗前、治疗14d后、治疗结束后对皮损进行拍照和评估,记录患者治疗前、中、后的单项红斑、鳞屑、浸润评分、S-m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马拉色菌检出率,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注意记录治疗期间头皮刺激发生率及相应处理措施。研究结果:本试验共入组7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共完成病例71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在治疗前通过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指数、病程方面无差别,均具有临床可比性。两组患者的各单项评分红斑、鳞屑、浸润在治疗4周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浸润评分在治疗2周后已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S-mPASI总评分在治疗后的平均值差值与治疗前的平均值差值有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皮瘙痒程度具有临床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马拉色菌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在治疗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复方苦参洗剂和卡波三醇搽剂对于寻常型头皮银屑病(湿热证)均有效,但复方苦参洗剂显示出更好的疗效。本次治疗过程中复方苦参洗剂未发现皮肤刺激现象及其他不适感。
任贵珍[6](2021)在《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群体为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半球形有光泽的红色丘疹或脓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痒痛感。近年来,社会环境污染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此外,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导致该病发病率极高。虽本病相比较内科疾病,危害程度较小,但容易反复发作,同时因其外形及临床表现与痤疮极为相似,不经过实验室检查极易误诊,且治疗不当或失治误治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和疤痕,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加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不良影响;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物,存在治疗时间较长,费用昂贵,副作用明显,易产生耐药性等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本病的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个体化治疗应运而生。因此,我们就需要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辨证论治,最大程度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研究目的观察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对肺胃蕴热型的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皮损变化情况、皮肤病生活环境质量评分,论证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肺胃蕴热型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优势。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排标准的肺胃蕴热型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口服自拟花草泻肺汤的基础上,试验组外用柏瑞清TM皮肤抗菌喷剂,对照组用1%联苯苄唑溶液治疗4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皮损变化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记录与评价。研究结果1.收集的50例患者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5例,共纳入有效病例4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皮损积分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2.经4周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4周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下降,组内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经过4周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皮损变化积分比较,治疗1疗程(2周)后,两组皮损均有所改善(P<0.01),且改善程度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2疗程(4周)后,两组皮损均有所改善(P<0.01),且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确切,治疗2疗程后皮损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蒋洪治[7](2021)在《域发喷剂敷料治疗轻中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域发喷剂敷料治疗轻中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38例,使用域发喷剂敷料洗头发,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及不良反应,评估总体疗效。结果:患者皮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4周后总分由6.27±1.071降至1.97±1.740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1);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1.89%)。不良反应包括眼刺激,轻微疼痛及皮疹。结论:域发喷剂敷料治疗轻中度头皮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孔雪[8](2021)在《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分类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类目的:探讨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类及其进化历程。方法:本实验共收集了 182株菌,分别来自欧洲(n=63)、印度(n=46)、中国(n=49)、日本(n=2)、澳大利亚(n=21)和美国(n=1),其中162株来自病人,17株来自动物,3株来自土壤。采用ITS构建系统进化树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型,再从每个分枝中挑选113株菌进行Tef1-α、HMG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R语言建立纠缠树,并结合多基因位点比较ITS、Tef1-α、HMG树的稳定性。采用FastANI计算3个来自不同基因型的菌的平均核苷酸相似度。最后分析来自不同基因型菌株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特征,其中包括菌落的形态、Tween80试验、毛发穿孔试验、尿素酶分解试验和角蛋白降解试验。结果:基于ITS系统进化树显示,各基因型的突变位点较少,支持率较低,而HMG基因系统进化树的支持率较高,且纠缠树显示ITS、Tef1-α和HMG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的一致性也较高,但全基因组显示3个来自不同基因型菌株的平均核苷酸相似度大于95%。生理学实验显示趾间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尿素酶分解、脂肪降解及毛发穿孔能力强于印度毛癣菌。而在角蛋白降解方面,趾间毛癣菌降解角蛋白的能力强于须癣毛癣菌和印度毛癣菌。结论:在分子学上,须癣毛癣菌和趾间毛癣菌难以区分,但印度毛癣菌与须癣毛癣菌和趾间毛癣菌可以采用HMG基因区分。基于分子学的分类,可以观察到须癣毛癣菌、趾间毛癣菌和印度毛癣菌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特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须癣毛癣菌可能是祖先,具有亲土性,而趾间毛癣菌和印度毛癣菌可能是亲人型的克隆分支。第二部分须癣毛癣菌复合体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目的:探讨除印度外其他国家耐药情况、特比萘芬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了来自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德国和荷兰共计135株菌,基于上述新的分类标准,分为35株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mentagrophytess.str.)、64株印度毛癣菌(Trichophyton.indotineae)和36株趾间毛癣菌(Trichophyton.interdigitales.str.),选取了皮肤科常用的8种药物(氟康唑、灰黄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萘替芬、舍他康唑、特比萘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菌株,对敏感和耐药的菌株进行角鲨烯环氧化物酶(SQLE)基因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同时在解除药物压力作用的情况下,评价耐药的稳定性。结果: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共检测37株耐药的印度毛癣菌,对所有耐药的菌株和15株敏感的印度毛癣菌、10株须癣毛癣菌、10株趾间毛癣菌进行SQLE测序,发现34株最小抑菌浓度(MIC)>16 mg/L的菌株(53%),均存在Phe397Leu位点的氨基酸替换(1189T>C,1191 C>A),或合并有Ala448Thr氨基酸的替换(1342 G>A)。其中 2 株(3%)MIC=0.5 mg/L 的印度毛癣菌存在 Phe415Val 和 Leu393Ser替换。除了耐药菌株有突变位点,在敏感的须癣毛癣菌中发现两个新的氨基酸替换位点(Lys276Asn和Leu419Phe)。通过分析SQLE不同氨基酸替换的菌株,发现存在双重突变的菌株(Phe377Leu/Ala448Thr),其氟康唑的MIC高于其他单个氨基酸替换或者野生型菌株。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经过10次无药物压力培养基传代,前后药敏结果一致,提示耐药相对稳定。结论:特比萘芬MIC值高的菌株仅局限于印度毛癣菌,其似乎不能通过基因交换在须癣毛癣菌复合体之间交换,且这种耐药相对比较稳定。
孟胜男[9](2020)在《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sis,SD)又称脂溢性湿疹,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鳞屑,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成年人的发病率为2%-5%。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现代研究认为与马拉色菌感染、激素水平异常、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免疫调节失衡等因素相关,其中对马拉色菌的研究最多,是目前最主要的发病机制。马拉色菌分泌的酯酶可分解皮脂,产生的炎症因子可引起皮肤角化异常及炎症反应,从而破坏皮肤屏障功能。本病诊断容易,短期治疗效果较好,但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是一种难治的复发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强脉冲光(IPL)、射频(RF)、光动力疗法(PDT)等。药物治疗手段单一,且副作用参差不齐,不适合长期使用;物理治疗的应用范围局限,治疗效果尚未明确。故寻找安全有效防治SD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价值。中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历史悠久,有内服及外用中药、针刺、埋线等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脂溢性皮炎属中医“面游风”、“白屑风”范围,胃肠湿热是本病最主要的发病病机,红斑、丘疹常常是湿热流于皮肤的表现。此外,脂溢性皮炎患者还经常合并大便黏或便秘、小便黄、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等一系列湿热内蕴的证候。我们通过临床的不断探索,发现中药四妙丸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时临床疗效较好。四妙丸源自《成方便读》,由二妙散加味而成,组方有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尤善治疗下焦湿热。应用四妙丸治疗湿热型的头皮脂溢性皮炎,不仅可使局部皮肤症状得到改善,也可以改善患者其他与“湿热”相关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达到“上湿下治”的目的。该研究将为探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新方法提供思路,对现代中医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目的:探索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其作用机理做探索性研究,为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予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35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口服四妙丸治疗8周,通过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皮损症状评分、中医湿热证候群评分、头皮定点皮脂率、外周血细胞炎症因子浓度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自身前后对比来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结果:经口服中成药四妙丸治疗8周后,受试者临床皮损症状评分和中医湿热证候群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前额发际线中点、头顶百会穴皮脂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受试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受试者外周血中尿酸、肌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达70.97%。研究结论:中成药四妙丸可以显着改善湿热证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皮损症状及与中医湿热相关症状;可以降低患者头皮皮脂率,减少头皮油脂溢出;降低患者外周血中IL-8因子、尿酸、肌酐水平,并提示IL-8因子、尿酸、肌酐可能是与中医“湿热”相关的客观指标。且该药物在治疗周期内安全性较高,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四妙丸是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机理可能是减少油脂分泌、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且四妙丸能显着改善患者湿热症状。
李梦月[10](2020)在《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索体癣微生物菌落结构的演替规律;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常见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所保藏的益生菌筛选出最佳抗真菌菌株,探索其抑菌机理和产生的抑菌物质,并与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检测。从而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皮肤表面患处和距离患处3 cm远(患旁)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了解其演替规律。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集25例皮肤病患者的患处和患旁的50份皮屑样品,提取总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显示,在门的分类等级上,大约98%的序列属于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种类上的相似性,数量上的差异性。相对丰度排名前3的细菌属为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Staphylococcus,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旁中乳酸杆菌属比皮肤患处的相对丰富。所有样品的真菌菌落结构也较为相似,大约97%的序列属于Basidiomycota和Ascomycot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也存在相同的优势菌群,最丰富的两个属分别是Cryptococcus和Trichophyton,Cryptococcus在患处和患旁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1.0%和50.1%,Trichophyton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3.7%和17.9%,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处的白色念珠菌比皮肤患旁的丰富,马拉色菌则相反。通过鉴定皮肤病患者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为皮肤疾病或屏障结构受损下的微生物菌群鉴定研究奠定了基础。乳酸菌能分泌多种抗菌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本研究通过真菌培养和鉴定,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优势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建立的益生菌库,筛选出一株抗真菌效果最佳的益生菌,结果均为植物乳杆菌YM-4-3,将其发酵后探讨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抑菌物质破坏了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为了更准确的了解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YM-4-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将两者进行液体共培养,对白色念珠菌进行48 h抑菌实时监测,结果在含有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抑菌效果最好。两者共培养12 h后,p H值从小到大依次为:2.0%Na Cl<0.9%Na Cl<0.0%Na Cl<3.0%Na Cl。随后探讨抑菌物质的化学本质,发现其主要是有机酸、细菌素等,且不耐高温。通过q PCR技术检测不同盐浓度培养下细菌素的表达差异,探索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将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和白色念珠菌共培养于含有0.0%-3.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从转录组水平,对培养36 h的该菌株的植物乳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植物乳杆菌受到Na Cl的诱导后,在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细菌素的表达量普遍上升。最后,应用微量稀释法对六种常见抗真菌药物和四种不同盐浓度下益生菌发酵上清浓缩液进行体外抗真菌效果的评价,探讨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为解决传统药物治疗中诸如药物不良反应和真菌耐药性等问题奠定理论基础。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抑制效果明显;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抑制效果敏感。添加不同盐浓度的发酵上清浓缩液会降低抑菌效果,且发酵上清浓缩液最小抑菌浓度较高,但是抑菌效果明显,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
二、酮康唑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酮康唑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设计咨询问卷 |
3 结果 |
3.1 皮肤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
3.2 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
3.3 皮肤科医生组和护士组咨询结果差异分析 |
3.4 烧伤整形科医生组和护士组咨询结果差异分析 |
4 讨论 |
4.1 皮肤科药物咨询结果的分析 |
4.2 烧伤整形科药物咨询结果的分析 |
5 研究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伊曲康唑两种口服方案联合外用药治疗手足癣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药物和试剂 |
2.2 实验流程 |
2.3 本研究中受试者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2.4 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
2.5 受调查者对于伊曲康唑两种用药方案的倾向性分析 |
2.6 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的基本特征 |
3.2 伊曲康唑两种方案口服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治疗手、足癣的疗效对比 |
3.3 两组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
3.4 受调查者对于伊曲康唑两种不同用药方案的倾向性 |
第4章 结论 |
第5章 讨论 |
5.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
5.2 已发表的文献中不同用法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数据汇总 |
5.3 伊曲康唑胶囊冲击疗法在皮肤浅部真菌病治疗中的理论基础以及影响伊曲康唑疗效的因素 |
5.4 伊曲康唑在皮肤癣菌病治疗中的安全性 |
5.5 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联合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优势 |
5.6 从患者依从性角度看伊曲康唑两种用药方案 |
第6章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外泌体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皮肤领域相关研究中所涉及的外泌体的来源 |
2.1 皮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
2.2 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
2.3 皮肤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
第3章 外泌体在皮肤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
第4章 外泌体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
4.1 外泌体促进皮肤创面修复 |
4.2 外泌体预防皮肤创面处瘢痕形成 |
4.3 外泌体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潜能 |
4.4 外泌体治疗斑秃的潜能 |
第5章 外泌体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前景 |
5.1 外泌体在抗皮肤衰老领域的应用前景 |
5.2 外泌体在皮肤美白的应用前景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 |
一、引言 |
二、材料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硫康唑纳米乳的皮肤药动学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及仪器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局部治疗皮肤癣菌病的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复方苦参洗剂外治寻常型头皮银屑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名溯源 |
2 历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血分病变 |
2.2 毒邪理论 |
2.3 风邪致病 |
2.4 湿邪为患 |
2.5 玄府学说日渐丰富 |
3 中医辨证内治法概况 |
3.1 清热凉血法 |
3.2 养血润燥法 |
3.3 除湿解毒法 |
3.4 活血祛瘀法 |
3.5 祛风通络法 |
3.6 开玄通府法 |
4 头皮银屑病的中医外治现状 |
4.1 中药外涂法 |
4.2 中药外洗法 |
4.3 湿敷法 |
4.4 中药封包法 |
4.5 其他外治法 |
4.5.1 穴位注射 |
4.5.2 针刺、放血疗法 |
4.5.3 针刀技术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学研究进展 |
1 头皮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
1.1 头皮结构的特殊性 |
1.2 免疫因素 |
1.3 真菌感染 |
1.4 代谢障碍 |
1.5 生活习惯、环境因素 |
2 头皮银屑病的西医外治法 |
2.1 皮质类固醇激素类 |
2.2 维生素D3衍生物 |
2.3 煤焦油制剂 |
2.4 水杨酸 |
2.5 抗真菌药 |
2.6 矿泉浴 |
2.8 光疗法 |
2.7 联合疗法 |
3 头皮银屑病的西医内治法 |
3.1 传统治疗 |
3.2 生物制剂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内容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非进行期分期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病例的脱落 |
3.5 脱落或剔除病例的处理 |
4 研究设计 |
4.1 设计方法 |
4.2 样本量估算 |
4.3 治疗药物及方案 |
4.4 注意事项 |
5 数据观察 |
5.1 一般记录项目 |
5.2 数据采集 |
5.3 评价指标 |
5.3.1 头皮改良PASI评分 |
5.3.2 头皮瘙痒评分 |
5.3.3 马拉色菌检出率 |
5.4 疗效评价标准 |
5.5 头皮刺激发生率 |
6 统计学方法 |
二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 |
3 两组临床研究结果 |
3.1 红斑、鳞屑、浸润各单项评分比较 |
3.2 两组S-mPASI总评分比较 |
3.3 头皮瘙痒程度比较 |
3.4 马拉色菌检出率比较 |
3.5 总有效率比较 |
4 头皮刺激发生率 |
三.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当前外治法的局限性 |
1.2 中药外洗法的优势 |
1.3 病因病机分析 |
1.3.1 血热夹湿 |
1.3.2 挟风上扰 |
2 复方苦参洗剂的拟方依据 |
3 复方苦参洗剂的组方分析 |
4 复方苦参洗剂中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5 复方苦参洗剂外治寻常型头皮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6 小结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1 一般资料 |
附表2 头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
附表3 头皮瘙痒程度评分 |
附表4 头皮刺激事件 |
附表5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西医治疗进展 |
1 概况 |
2 流行病学 |
3 真菌学检查 |
4 西医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传统医学对肺胃蕴热型痤疮的内治诊疗进展 |
1 引言 |
2 传统医学对肺胃蕴热型痤疮的理解 |
3 传统医学对肺胃蕴热型痤疮的治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随机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疗效标准 |
3.1 疗效性指标 |
3.2 疗效评定指标 |
3.3 观察方法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疗效数据分析 |
4.3 皮损积分比较 |
4.4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4.5 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域发喷剂敷料治疗轻中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单词缩写 |
引言 |
第1章 综述 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外用药物治疗进展 |
1.1 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进展 |
1.1.1 马拉色菌 |
1.1.2 细菌 |
1.1.3 免疫缺陷或抑制学说 |
1.1.4 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 |
1.1.5 遗传因素 |
1.1.6 其他原因 |
1.2 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治疗进展 |
1.2.1 抗真菌药 |
1.2.2 海藻芽孢杆菌产物 |
1.2.3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
1.2.4 糖皮质激素 |
1.2.5 光疗 |
1.2.6 碳酸酐酶抑制剂 |
1.2.7 甲硝唑 |
未来展望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使用方法 |
2.2.2 注意事项 |
2.3 评分标准及评价 |
2.3.1 评分标准 |
2.3.2 疗效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评分情况 |
3.2 积分变化情况 |
3.3 疗效总结 |
3.4 不良反应 |
3.5 随访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分类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类 |
引言 |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1.1 菌株来源 |
1.2 材料与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培养基的制备 |
2.1.1 PDA培养基制备 |
2.1.2 SDA培养基制备 |
2.1.3 尿素酶培养基 |
2.1.4 土温80培养基 |
2.1.5 角蛋白酶培养基 |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 PCR扩增 |
2.3.1 PCR引物 |
2.3.2 PCR反应体系 |
2.3.3 凝胶电泳及PCR产物纯化 |
2.3.4 测序分子鉴定 |
2.3.5 多位点序列分析 |
2.3.6 基因组比较 |
2.4 表型分析 |
2.4.1 菌落形态学 |
2.4.2 尿素酶试验 |
2.4.3 土温80试验 |
2.4.4 角蛋白酶试验 |
2.4.5 毛发穿孔试验 |
2.4.6 交配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 |
3.2 表型特征 |
3.2.1 菌落的形态特征 |
3.2.2 Tween-80试验 |
3.2.3 毛发穿孔试验 |
3.2.4 蛋白酶试验 |
3.2.5 尿素酶试验 |
3.2.6 交配试验 |
4. 讨论 |
5.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 |
引言 |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1.1 菌株信息 |
1.2 材料与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培养基的制备 |
2.1.1 PDA培养基制备 |
2.1.2 配置2×RPMI 1640溶液 |
2.1.3 配置药敏试验药物 |
2.1.4 配置含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1640RPMI凝胶 |
2.2 配置药敏板 |
2.2.1 药物原液配置 |
2.2.2 配制菌悬液 |
2.2.3 加样培养和判定结果 |
2.3 评价粗筛选耐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菌株的方法 |
2.4 角鲨烯环氧化物酶基因测序 |
2.4.1 基因组DNA提取 |
2.4.2 PCR扩增 |
2.5 评价耐药的稳定性 |
2.6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
3.2 角鲨烯环氧化物酶基因测序 |
3.3 评价固体培养基粗筛耐药菌株的有效性 |
3.4 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 |
3.5 评价耐药的稳定性 |
4. 讨论 |
5.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论文相关综述:皮肤癣菌耐药趋势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非论文相关综述 抗真菌药在特殊人群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学术交流情况 |
致谢 |
(9)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脂溢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2.1 微生物环境失调 |
2.2 皮脂腺分泌增多 |
2.3 激素水平异常 |
2.4 免疫调节失衡 |
2.5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
2.6 其他 |
3 治疗进展 |
3.1 药物治疗 |
3.2 物理治疗 |
3.3 植物治疗及替代疗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内治法 |
2 外治法 |
3 其他疗法 |
3.1 穴位埋线 |
3.2 梅花针 |
3.3 针刺疗法 |
3.4 中医护理 |
4 联合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测指标 |
2.3 疗效判定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完成情况 |
3.2 一般临床资料 |
3.3 临床资料 |
3.4 药物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四妙丸方药讨论 |
1.1 组方探析 |
1.2 药理研究 |
1.3 四妙丸与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关系 |
2 疗效分析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药物临床疗效 |
2.3 药物安全性 |
3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证候量表 |
附录2 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 |
个人简历 |
(10)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菌病的概述 |
1.1.1 真菌病的分类 |
1.2 体癣的概述 |
1.2.1 体癣病的危害 |
1.2.2 常见体癣病原真菌的介绍 |
1.3 皮肤微生物 |
1.3.1 皮肤与皮肤微生物 |
1.3.2 皮肤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
1.3.3 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
1.3.4 皮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4 真菌治疗的研究现状 |
1.4.1 抗真菌药物的机理 |
1.4.2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介绍 |
1.4.3 益生菌概述 |
1.4.4 植物乳杆菌的性质 |
1.4.5 植物乳杆菌的功能 |
1.4.6 益生菌抗真菌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1.6.2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
1.6.3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用试剂及配制 |
2.2.4 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提取 |
2.3.2 细菌16SrDNA和真菌ITS区域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2.3.3 测序结果分类鉴定 |
2.3.4 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样品信息 |
2.4.2 样品序列信息和多样性指数 |
2.4.3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4.4 不同位置细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2.4.5 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
2.4.6 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2.4.7 不同患病部位真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3 皮肤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
3.3.4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
3.3.5 植物乳杆菌YM-4-3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4.3 红色毛癣菌的生长速率 |
3.4.4 盐胁迫下抗真菌乳酸菌的筛选 |
3.4.5 植物乳杆菌YM-4-3抑制红色毛癣菌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
3.4.6 药敏试验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引物 |
4.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
4.3.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
4.3.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
4.3.4 乳酸菌来源抑菌物质化学本质及作用特性研究 |
4.3.5 荧光定量PCR |
4.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盐胁迫下抗真菌的乳酸菌筛选 |
4.4.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
4.4.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
4.4.4 乳酸菌来源抗真菌物质化学本质的研究 |
4.4.5 YM-4-3菌株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
4.4.6 药敏试验结果 |
4.4.7 发酵上清浓缩液的pH值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酮康唑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真菌药在特殊人群的应用[J]. 孔雪,史冬梅,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01)
- [2]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D]. 高锦萍.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伊曲康唑两种口服方案联合外用药治疗手足癣的疗效观察[D]. 陈锦纯. 汕头大学, 2021(02)
- [4]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D]. 宁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复方苦参洗剂外治寻常型头皮银屑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姝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D]. 任贵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域发喷剂敷料治疗轻中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疗效观察[D]. 蒋洪治. 吉林大学, 2021(01)
- [8]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分类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D]. 孔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9]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孟胜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D]. 李梦月.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