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

一、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宋志强[1](2021)在《脑脊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是白血病细胞浸润脑和脊髓的总称。CNSL是白血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常导致治疗失败或预后不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中,CNSL的发病率超过25%且CNSL是导致ALL完全缓解后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CNSL治疗存在三大难点:(1)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2)现有的诊断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实现早期诊断;(3)早期的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药物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认知缺陷,内分泌失调和生长障碍。因此,需要寻找CNSL发病早期的生物标志物并阐明CNSL的发病机制,以满足CNSL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精确治疗的要求。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分泌产物,填充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柱之间。CSF由33类代谢物组成,主要包括糖类、氨基酸类、无机盐和有机酸。由于CSF的代谢物组成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因此脑脊液的代谢物分析可以为包括CNSL在内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独特的研究方法。同时,CSF中的代谢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有必要针对这种多成分的复杂生物样本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通过对生物样本中所有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小于1500Da)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改变,从而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发病机制。目前,代谢组学已经成功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分析和发病机制研究中。本课题基于建立的脑脊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整体表征了ALL合并CNSL脑脊液的代谢变化,从代谢的角度阐明CNSL的发病机制并寻找生物标志物用于CNSL的早期诊断。此外,我们对CNSL的小鼠血浆进行了多组学分析,以揭示CNSL的发病机制,寻找对CNSL进行早期预警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本课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UPLC/MS的脑脊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代谢组学的分析步骤主要包括:样本前处理,代谢组学数据采集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其中,样本前处理在代谢组学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后续的代谢组学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有重要影响。脑脊液是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分泌产物,它与许多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脑脊液中的代谢物种类多,成分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方法对脑脊液中的代谢物进行检测。本研究将脑脊液分别用9种不同的蛋白沉淀溶剂和5种不同的复溶剂进行处理,基于检测出的潜在代谢物数量、数据的稳定性(代谢物的相对标准差分布)和重现性(平均欧式距离),建立了亲水性和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前的最有效的样本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以乙醇或甲醇-乙醇-乙腈(1:1:1,v/v/v)为蛋白沉淀剂,以水-甲醇-乙腈(2:1:1,v/v/v)为复溶剂是反相色谱柱分析时脑脊液较好的前处理方法。以乙醇为蛋白沉淀剂,以水-甲醇-乙腈(2:1:1,v/v/v)为复溶剂时,检测出684个代谢物特征峰,其中相对标准差小于0.3的数量为669个,平均欧式距离为0.09,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均显着优于其它前处理方法;亲水性色谱柱分析时,使用乙醇沉淀蛋白,水-甲醇-乙腈(2:1:1,v/v/v)复溶或使用甲醇沉淀蛋白,5%乙腈复溶效果较好。使用甲醇沉淀蛋白,5%乙腈复溶时,检测出340个代谢物特征峰,其中相对标准差小于0.3的数量为339个,平均欧式距离为5.22,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这一优化的前处理方法为脑脊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蛋白沉淀剂和复溶剂选择,将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全面认识。2、基于脑脊液代谢组学筛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构建早期诊断模型CNSL是ALL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常导致治疗失败或预后不良。目前,CNSL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缺乏可靠的早期诊断CNSL的生物标志物。基于之前建立的脑脊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脑脊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以寻找在两个独立的ALL队列中能够早期区分CNSL和无CNSL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此外,我们还追踪了CNSL患者在CNSL发病前、CNSL时和治疗缓解后等不同阶段中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在CNSL患者的脑脊液中我们鉴定出33个显着改变的代谢产物,主要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酮体的合成和降解,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酪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丁酸代谢有关。然后,基于香草二醇、酪氨酸、乳酸、丙酮酸和(R)-3-羟基丁酸这五个生物标志物,我们构建了CNSL评分(CNSL evaluation score,CES)模型对CNSL的发病风险进行预测,该评分体系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准确度分别是97.2%和86.1%。最后,我们通过追踪CNSL患者在不同阶段的CES变化进一步验证CES的准确性,结果表明CES可以很好地监测CNSL的发展。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脑脊液的代谢变化与CNSL密切有关,构建的CES评分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CNSL早期预测。这种独特的脑脊液代谢组学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CNSL的发病机制并实现CNSL的早期诊断。3、基于多组学分析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和新药的应用,ALL的五年生存率逐步提高,但仍有许多患者在完全缓解后复发,合并CNSL是最主要的原因。然而,CNSL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试图通过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CNSL的发病机制。首先,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NALM-6通过尾静脉注射入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NOD/SCID)小鼠体内,并收集不同时期的小鼠血浆样本。然后将发生CNSL与未发生CNSL的小鼠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的显着性差异代谢物、m RNA和基因。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了52个发生CNSL后显着改变的代谢物,通过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与三羧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谷氨酸与谷氨酰胺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和组氨酸代谢这7条代谢通路密切相关。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与未发生CNSL的小鼠相比,CNSL小鼠有927个基因水平显着性升高,1474个基因水平显着性降低。通过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CNSL主要与鞘脂类代谢,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三羧酸循环,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相关。结合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分析结果,发现CNSL与三羧酸循环,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密切相关。同时,我们追踪了这4条代谢通路中显着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10个小分子代谢物的含量在发生CNSL前一周显着提高,中枢浸润后含量更高,它们可以用于CNSL的早期诊断与预警。本课题通过建立的脑脊液样本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揭示了早期CNSL的血浆和脑脊液的代谢改变,建立了CNSL的早期预测模型,并探索了CNSL的发病机制。总之,这项研究为CNSL的早期诊断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陈璟[2](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脑的神经活动是一个电与化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从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角度去研究神经活动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电化学传感方法因为其小型化、易操作、方便快速、可实时在线等的优势,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然而,采用电化学传感的方法检测神经递质需要突破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电化学传感器件(微电极)的尺寸和检测下限难以匹配生理环境,传感器难以兼顾小尺寸、高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稳定、高精度的便携电化学检测仪器,进一步限制了相应电化学传感器件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系统前端以多巴胺和谷氨酸两种代表性的神经递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可工作于生物体内复杂环境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系统后端针对神经递质检测的快速、高灵敏度、小尺寸和抗干扰的要求,设计了多路可拓展的便携式高精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两者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神经递质的多路浓度同时检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与金纳米颗粒复合纳米材料构建的新型铂丝电化学微电极。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铂丝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还原型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复合膜,构建多巴胺微电极。复合膜高比表面积、高电子传导和良好生物相容的特性有助于对抗多巴胺污垢,解决了当前铂丝电极检测多巴胺时表面聚集和吸附的问题。微电极表现出对多巴胺的高灵敏度和低检测下限(16.57 nM)。同时,电极在复杂环境中能够有效抵抗DA前体和其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干扰。另一方面,电极在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和稳定性(100次的重复扫描后损耗为3.43%)。通过初步实验验证了电极具备在麻醉大鼠的纹状体内检测多巴胺浓度变化的功能。该电极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为多巴胺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谷氨酸氧化酶的新型谷氨酸电极,电极表面修饰还原型氧化石墨烯、普鲁士蓝、金纳米颗粒以及壳聚糖复合膜。高催化活性的表面使电极表现出对谷氨酸的优越的电催化性能,检测下限达到41.33 nM,并在细胞外间隙的生理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浓度-电流的线性依赖关系。电极在100次检测中仅损失3.62%,并在放置14天内保持92.14%以上的初始信号强度。另外,初步实验观察到电极能够在大鼠纹状体内检测到谷氨酸浓度的变化。该电极在尺寸、检测下限、抗干扰性、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上有所提高,为谷氨酸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设计并实现了用于神经递质检测的便携式、高精度、多路可拓展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通过集成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电源抗干扰技术,实现高扰动下的微弱电流信号检测,具有小尺寸、高精度(误差<3%)、高信噪比(77.52 d B)、低检测限(5.35 n A)、宽线性范围且可以无线传输等优点。该仪器能够在标准混合溶液体系中对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实现同步检测,并在大鼠纹状体中检测到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受人为干预产生的变化信号以及动态代谢信号。初步实验验证了系统进行多巴胺和谷氨酸在体检测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巴胺和谷氨酸传感器,以及高精度、便携式检测仪器。进行了体内实验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生理环境中检测到大鼠脑内多巴胺和谷氨酸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望在今后的在体神经递质浓度实时检测和相关研究中发挥作用。

刘悦[3](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创伤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外部机械力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技术,鉴定 TBI 大鼠和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代谢产物的改变,探寻TBI大鼠和人代谢通路改变,以筛选出可用于TBI病情判断和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在本研究第一部分,建立TBI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n=12),模型组大鼠利用亚克力重锤自由落体造成颅脑损伤,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第1、3、7天分别进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两组大鼠均造模后24h于小脑延髓池处采集脑脊液。采用 HPLC-MS/MS,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OPLS-DA)分析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脑脊液的代谢谱差异,通过MetaboAnalyst 3.0分析相关代谢途径。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检测出的差异代谢物对TBI大鼠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判断的诊断价值。在本研究第二部分,收集确诊的TBI患者19例和对照组患者8例,通过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TBI患者在出院3月后进行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Extend Glasgow Outcome Scale,GOSe)评分,1-4分认为预后不良,5-8分认为预后良好。采用HPLC-MS/MS技术,运用PCA和OPLS-DA分析比较TBI组与正常组患者脑脊液的代谢谱差异,通过MetaboAnalyst3.0分析相关代谢途径。运用ROC分析检测出的差异代谢物对TBI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第一部分,实验成功建立大鼠TBI模型。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脑脊液中的代谢轮廓呈现显着性差异,筛选出14个差异代谢物,包括3-甲基-2-氧基戊酸、4-羟基脯氨酸、α-酮丁酸、精氨酸、甜菜碱、胆碱、谷氨酰胺、乳酸、L-精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尿素、缬氨酸和N-乙酰天冬氨酸。受影响的代谢通路主要有: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到精氨酸、乳酸、尿酸和N-乙酰天冬氨酸等4个有望成为TBI早期病情评估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第二部分,TBI患者和对照患者脑脊液中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TBI患者脑脊液中23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有: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和柠檬酸循环。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到8个AUC值大于0.7的代谢物:N-乙酰-D-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左旋肉碱、胆碱、柠檬酸、草酰乙酸和乳酸,这8个代谢物组成的代谢物组有望成为TBI预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结论本实验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TBI大鼠和患者脑脊液中的特征代谢物谱,分别找到一组有望用于疾病诊断的差异代谢物,并发现TBI后机体内所发生的一系列代谢变化。研究结果可为TBI的诊断、病情判定、发病机制和与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应丹妮[4](2020)在《基于氨基酸代谢分析的免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文中认为氨基酸是无血清培养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浓度配比对免疫细胞增殖和活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92)为对象,探究NK-92细胞体外扩增与氨基酸代谢之间的关系,从氨基酸的角度对无血清培养基进行理性设计与优化。首先在自主设计的成分简单且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SFM-MIN中分析了培养过程中NK-92细胞的氨基酸代谢特性,根据氨基酸的比消耗速率将谷氨酰胺、丝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初步确定为影响NK-92细胞体外扩增的关键氨基酸,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4种氨基酸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3.00、0.40、1.15和0.70 mmol/l。将SFM-MIN中上述4种氨基酸的浓度调至最适水平后将其命名为SFM-OPT,以商业化无血清培养基为对照评价SFM-OPT对NK-92细胞的扩增效果。结果发现体外培养10 d后,SFM-OPT中的总细胞扩增倍数以及培养物中的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为164.06±35.94倍和(88.70±1.47)%,显着高于对照组中的 54.25±12.14 倍和(69.83±3.11)%(p<0.05);而在两种无血清培养基中扩增的NK-92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相当。可见,优化了氨基酸浓度的SFM-OPT培养基可更有效的促进NK-92细胞的体外扩增且不影响其功能。进一步在SFM-OPT中改变谷氨酰胺的浓度以考察关键氨基酸谷氨酰胺对NK-92细胞扩增的影响。结果发现,将SFM-OPT中谷氨酰胺浓度提高到13.00 mmol/1培养10 d后,细胞的扩增倍数和培养物中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为161.87±21.02倍和(91.23±1.33)%,显着高于对照组 SFM-OPT 的 55.55±7.00 倍和(73.23±0.85)%(p<0.05);扩增的NK-92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CD107a、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量也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NK-92细胞中的凋亡比例和胞内ROS水平明显降低f<0.05);胞内GSH/GSSG和NADPH/NADP+显着提高(p<0.05)。可见,提高谷氨酰胺浓度可更好的维持了细胞胞内氧化还原状态,降低胞内ROS水平,从而促进NK-92细胞的体外扩增以及增强其杀伤活性。最后,鉴于NK-92细胞是一类高能耗代谢支持细胞,因此以SFM-MIN为基础考察丙酮酸钠和谷氨酰胺这两种能量物质对NK-92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最适浓度分别为2.50和13.00 mmol/l,并在商业化有/无血清培养基中将丙酮酸钠和谷氨酰胺浓度提高至上述水平对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培养15 d后,在有血清培养体系中,NK-92细胞的总细胞扩增倍数可达到3712.85±225.74倍,显着高于对照组中的2255.93±243.00倍(p<0.05),且两组培养条件下CD3-CD56+细胞比例基本不变,但其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均值由57.23%提高到63.53%;在无血清培养基T009中,NK-92细胞的扩增倍数和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为3193.59±199.99倍和(90.37±0.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1917.16±242.87倍和(82.68±2.28)%(p<0.05),其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均值由63.53%提高到71.22%。可见,提高丙酮酸钠和谷氨酰胺的浓度可促进NK-92细胞的扩增且增强其杀伤活性。

李晓梅[5](2019)在《枫糖尿症患儿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分析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枫糖尿症(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危害性大。MSUD总体发病率为1:185000,我国关于枫糖尿症的研究甚少,缺乏大数据统计,发病率不明。MSUD是由于细胞线粒体基质内支链a酮酸脱氢酶多酶复合体(BCKDC)功能缺陷导致的支链氨基酸代谢病。BCKDC包括E1(分为E1a及E1β两个亚基)、E2、E3、BCKD激酶和BCKD磷酸酶,任何一个亚单位发生变化,均会影响其分解代谢的功能;而调控BCKDC复合体的酶功能异常如PPMIK(mitochondrial protein phosphatase线粒体蛋白磷酸酶)也会引MSUD。以上成分缺陷均可导致高浓度的支链氨基酸及其酮酸衍生物在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中蓄积,阻碍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从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目前已明确的MSUD 致病基因有BCKDHB、DLD、DBT和PPMIK。MSUD根据其发病时间、病情进展速度及对维生素B1的反应性,可分为经典型、间歇型、中间型、维生素B1有效型和E3亚单位缺陷型。其中经典型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病情严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频繁惊厥、低血糖等,常于数日内死亡。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而延迟治疗,导致该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或引起高致残率。故早诊断、早干预和早治疗,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改善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长期以来,MSUD基因功能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受限于研究模型的建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是由体细胞经重编程而获得的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和功能的多能干细胞,患儿来源的iPSC作为遗传性疾病的研究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因其无伦理问题,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经诱导可分化为各种类型的体细胞,且携带疾病特异性的缺陷基因,为研究罕见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本课题在前期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基础上对7例高度疑诊MSUD的患儿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表型、实验室检查以及遗传学分析,发现7例患儿中5例为BCKDHB基因突变,2例为BCKDHA基因突变,其中7个突变为未曾报道的新突变。为进一步明确新突变的致病性,我们采集了一例存活患儿的外周血诱导为iPSC细胞并进行了鉴定,又对基因突变位点和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验证,构建起MSUD患儿的iPSC细胞体外研究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SUD的发病机制,探索基因功能,进行药物筛选和可能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 枫糖尿症患儿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分析目的分析7例MSU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基因突变类型,总结其发病特点探索疾病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以期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尽可能挽救患儿生命,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血液、尿液质谱筛查出7例高度疑似MSUD的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常规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具体方法如下:1.临床资料与检查:采集现病史、喂养史、个人史、家族史等资料,进行体格检查。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血气分析、脑脊液常规、血液氨基酸、尿液有机酸检查等。3.影像学检查:头颅核磁共振或超声检查。4.脑电图检查: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5.分子遗传学检查5.1采用目标区域捕获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对7例患儿进行高通量测序,重点分析与MSUD相关基因(BCKDHA,BCKDHB,DBT,DLD,PPMIK)的外显子与相邻的内含子区域(50bp)。5.2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数据应用NextGene V2.3.4软件与UCSC hg19人类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并对目标区域内的覆盖度和测序质量进行评估;依据严格的筛选标准对变异进行过滤,然后通过HGMD、ClinVar、OMIM数据库查找突变信息;UCSC、Ensembl数据库和Clustx进行蛋白质保守性预测;Mutation taster、PolyPhen2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变异的致病性;Swiss-PDB Viewer软件进行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等;对检测到的潜在致病性变异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验证:点突变和小的插入缺失突变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对于大片段缺失及重复突变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6.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关系分析:根据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进展情况对枫糖尿症进行临床分型,并与其基因型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临床检查:7例患儿中男5例,女2例,发病日龄均小于10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易激惹,反应差,喂养困难,肌张力异常,惊厥等。诊断的时间从4-5小时至生后22天不等,(其中第7例入院后4-5小时被高度疑诊为MSUD)。7例病人中,病例1和病例2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余表现为肌张力降低;病例1,4,5,6,7出现惊厥;病例1,3,4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病例3,4,5,7表现为酸碱失衡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病例6需要机械通气,病情进展迅速;病例1,3,4,5,6患儿分别于生后17天,33天,10天,18天,22天死亡;病例2存活时间较长,但明显发育迟缓;病例7仍需临床观察。2.实验室检查:2.1血常规检查:病例2在40天日龄时发现合并严重贫血,经过枫糖尿症的综合治疗,血红蛋白在患儿3岁3个月时上升至正常水平120g/L;病例5存在轻度贫血,其余患儿无贫血情况。2.2生化指标检测:血糖监测病例2偏低为2.8mmol/L;血氨检测病例2,3,4,5轻度升高,病例7进行性升高;血清谷氨酰胺转肽酶结果除病例3正常外,其余患儿均明显升高在95.14-178U/L;除病例3血清淀粉酶正常外,其余均降低;血清心肌酶检测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羟丁酸脱氢酶均存在不同程度升高,除病例1血清肌酸激酶正常,其余患儿均升高在224-330 U/L之间。2.3血气分析:病例3存在轻度呼吸性酸中毒,病例4存在轻度呼吸性碱中毒,病例5和7为代谢性酸中毒并呼吸性碱中毒,病例1和6的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病例2未做血气分析检查。2.4脑脊液检查:出现惊厥的患儿1,4,5,6,7脑脊液氯化物、糖在正常范围,脑脊液蛋白均高于正常,但细胞数均低于10×106/L,细菌检测阴性。2.5血液氨基酸检测:除病例2的缬氨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外,其余患儿缬氨酸水平在300.01-744.48umol/L之间;亮氨酸加异亮氨酸在605.91-3249.18umol/L;亮氨酸加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在16.91-100.19umol/L。2.6尿液有机酸检测:大多患儿显示支链α酮酸明显升高,如2-羟-异戊酸水平在181.2-446.76之间;2-酮-异戊酸水平在101.92-207.97之间;2-酮-3-甲基戊酸水平在58.1-442.98之间;2-酮-异已酸水平138.2-679.11之间。3.影像学检查结果:头颅磁共振显示:符合代谢性脑病的影像表现,两侧脑桥、中脑、延髓、小脑蚓部、丘脑、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双侧苍白球、内囊等部位均呈现广泛异常高信号;病例6,7的头颅MRI结果显示双侧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内可见对称性异常信号影,证实为代谢性脑病的影像学改变;病例1床边头颅彩超显示:双侧室管膜下均探及囊状液性暗区,双侧脑实质回声略增强。4.脑电图及其他检查结果:病例6显示: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波形连续,电压波幅在正常范围,睡眠周期欠佳,可见散在尖波、棘波、快波、监测过程中可见一次痫性放电。5.分子遗传学检查结果:7例患儿中1,2,3,4,6例具有BCKDHB基因突变,包括4例复合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2例(病例5和7)为BCKDH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其中7个为未曾报道的新突变,包括c.863G>A及外显子5-9大片段缺失属于 基因突变,c.523T>C、c.659delA、c.550delT、c.665A>C及外显子1-7大片段缺失属于BCKDHB基因突变。6.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关系分析:患儿均为BCKDHB和BCKDHA基因突变导致,但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无对应关系,其中病例1,3,4,5,6为经典型MSUD,预后差,死于出生后17天-33天;病例2属于中间型;病例7的起病特点与经典型一致,但是临床进展过程类似维生素B1有效型,仍需临床观察。结论BCKDHB与BCKDHA基因可能是本地MSUD的主要致病基因;BCKDHB基因的一个新突变c.659delA可能是本地MSUD患儿的突变热点;血液氨基酸与尿液有机酸筛查有助于快速筛查MSUD,便于临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新一代测序技术可以精准诊断MSUD并且发现新的突变基因。第二部分MSUD患儿来源iPSC细胞系的建立目的建立MSUD患儿来源的iPSC细胞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SUD的发病机制,探索基因功能以及药物筛选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1.iPSC细胞的诱导:以第7例MSUD患儿为例,采集MSUD患儿外周血分离有核细胞,采用非整合重编程技术应用电转仪对细胞进行核转染,直至出现明显的干细胞形态,挑取克隆继续培养。2.iPSC细胞系的鉴定:培养至第十代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iPSC细胞进行多能性分子标记物鉴定;利用qRT-PCR检测内源性多能基因OCT4、SOX2、NANOG的表达;采用拟胚体自分化验证iPSC细胞多向分化潜能,qRT-PCR来分别检测三个胚层的分子标记物表达情况;对多能干细胞进行PCR验证外源基因表达;对iPSC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定核型是否正常。3.基因突变的验证: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在3130XL DNAAnalyzer分析仪上测序验证基因的突变位点;应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对缺陷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相比,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iPSC细胞的诱导:采用非整合重编程技术诱导的患儿来源的外周血细胞呈现显着的胚胎干细胞形态。2.iPSC细胞系鉴定: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PSC可以检测到多种多能性标志物的表达,如 TRA-1-81、TRA-1-60、SSEA4 以及 OCT3/4 和 NANOG;qRT-PCR 检测显示三种内源性多能基因OCT4、SOX2、NANOG都有表达;iPSC分化形成典型的胚状体结构,并可以检测到内、中、外胚层的特异性标志物SOX17、GATA4、RUNX1、HAND1、PAX6以及NR2F2的表达,表明患儿来源的iPSC具有分化成三个胚层的潜能;对诱导产生的多能干细胞的染色体核型进行鉴定,显示为正常核型且无异常染色体发现;PCR结果显示iPSC无外源基因表达。3.基因突变验证:Sanger测序验证显示患儿来源的iPSC在BCKDHA基因上存在与患儿相同的c.632C>T及c.1280-1282delTGG复合杂合突变。Western blot蛋白质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来源的iPSC细胞中BCKDH-E1α表达量与对照组(日龄、性别相匹配的非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非整合重编程技术建立起MSUD患儿外周血来源的iPSC细胞系;该iPSC细胞系携带有与患儿相同的c.632C>T及c.1280-1282delTGG复合杂合突变;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MSUD的发病机制、基因功能及药物筛选奠定了基础。

郭波[6](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特征及穴位刺激调节的可能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关于中长跑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但大多基于传统生理生化方法预设一些常规大分子物质进行研究,很难全面反映运动训练和竞赛对运动员代谢产生的整体性、系统性影响,所以,迫切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更加全面、准确的反映中长跑训练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变化。穴位刺激能够激发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在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改善机体运动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以往的穴位刺激研究往往专注于某一物质或某几个物质的变化,很难体现穴位刺激对人体调节的整体作用。代谢组学通过“全景式”地扫描代谢物的变化,可对所获得的高通量生物学信息进行分析,是揭示大负荷训练对机体代谢影响和穴位刺激调节强有力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和探讨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特征,寻找影响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代谢通路变化的关键代谢物,构建代谢组学图谱;研究长期穴位刺激干预对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代谢模式的改变及其分子机制,尝试从代谢的角度解释穴位刺激在运动员机能状态恢复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校中长跑队男子运动员18名,均身体健康,分成实验组(LTA,9名):穴位刺激组,对照组(LTR,9名):自然恢复组。选取“足三里”(双腿)、“委中”(双腿)、“肾俞”和“关元”穴,对实验组(LTA)运动员进行电针刺激,每天治疗30分钟,持续时间4周。采集三次尿样的时间分别为:训练阶段开始的早晨(周一);训练中期(两周之后)的周一早晨;训练阶段结束(四周之后)的周一早晨。使用预饱和压水峰的NoesyPr1d脉冲[RD-90-t1-90-tm-90-ACQ]采集一维NOESY谱图。所有谱图均在25℃条件下使用带有超低温探头的Bruker(Karlsruhe,Germany)Avance III600 MHz谱仪进行采集。使用MestReNova软件进行FID数据的处理(版本12.0,Mestrelab Research S.L.)。使用0.3 Hz的线宽因子进行FID的傅里叶变换来提高谱图的信噪比,然后对谱图进行相位矫正,基线调整,谱峰对齐,将TSP的甲基峰定标为0.00 ppm。将每个不重叠的谱峰进行归属后代谢物取其峰高度作为谱峰的定量结果,然后进行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UV标度化后在SIMCA-P+14(Umetrics AB,Ume?,Sweden)软件上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最小二乘法-监督分析(PLS-DA),潜在结构的正交投影-监督分析(OPLS-DA)。研究结果:(1)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尿液中牛磺酸、抗坏血酸、N-乙酰基糖蛋白、2-氨基已二酸、葡萄糖、2-羟基异丁酸的含量显着下降;谷氨酰胺、酪氨酸、丙二醇、乳酸、二甲基甘氨酸、缬氨酸、甲基烟酰胺、α-酮戊二酸、丙氨酸和甲酸含量显着上升,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变化。(2)穴位刺激以后,运动员尿液中N-乙酰基糖蛋白、苯乙酰甘氨酸含量上升;谷氨酰胺、柠檬酸、乳酸、α-酮戊二酸、酪氨酸、3-氨基异丁酸、甘氨酸、甲酸的含量下降。穴位刺激对运动员产生影响的代谢通路主要有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肠道菌群代谢。研究结论:(1)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训练开始、结束时尿液样本的NMR代谢图谱存在显着差异,能够从代谢组学分析中筛选出影响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代谢通路变化的关键代谢物。(2)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特征为:有氧氧化代谢发挥最大作用;糖酵解占有很大比重,乳酸大量堆积;氨基酸代谢活跃,多数氨基酸分解代谢增强;氧化应激水平较高。(3)穴位刺激能对大负荷训练阶段中长跑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肠道菌群代谢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4)穴位刺激具有靶向性,其可能机制是穴位刺激能够增强或抑制相应代谢通路上酶的活性;穴位刺激的“双向调节”作用,客观而言是对机体固有的调节功能进行激活。

刘四喜[7](2019)在《儿童ALL的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及目的:代谢组学通过全面定性、定量地分析血液、尿液、粪便和组织中的代谢物的浓度及其代谢通路变化,最直接真实地反映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以期能够早期预警和反映疾病的程度,是系统生物学所有“omics”研究中最能预测表型的技术手段。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手段和理论知识,通过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模式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体液和粪便样本,研究其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期筛选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第一部分实验中研究对象分为以下三组:对照组20例,为疑似脑炎但脑脊液(CSF)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的CSF样本;ALL未发生中枢转移组31例,其中15例为CSF病理及流式检查结果双阴性样本,16例为病理检测结果阴性且CSF常规中白细胞数为0的样本;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13例,CSF病理检测结果或者流式检测结果为阳性;本实验还对其中一例CNSL患儿不同化疗阶段的CSF样本进行了追踪测定。我们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模式模式,探索最恰当的色谱和质谱参数,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组合轨道离子阱质谱(UPLC-QE/MS)技术检测上述样本。采用Proteo Wizard软件将检测获得的原始数据转换成mz ML格式,使用XCMS完成数据前处理过程,使用OSI-SMMS软件配合自建数据库进行物质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消除样本个体差异及仪器所产生的系统误差,采用多变量统计软件SIMCA-P 14.1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建模来筛选对于区分各组样本贡献较大的差异代谢物。最后,选择定义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1.0的变量作为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差异代谢物,采用Graph Pad Prism 8软件进行两两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同时满足VIP>1.0和p<0.05的代谢物被认定为差异代谢物。第二部分研究对象是28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和粪便以及33例初诊未经任何治疗的ALL患儿的血清和粪便。我们采用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模式,探索最恰当的色谱和质谱参数,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检测上述样本。采用Analyst version 1.5.2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采用SIMCA-P 14.1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来鉴别区分各组代谢轮廓贡献较大的胆汁酸,采用7次循环交叉验证和100次响应置换检验对模型进行验证,选择VIP>1.0的变量作为多维统计上的有差异代谢物,进一步采用SAS软件对所有的胆汁酸进行Wilxocon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同时满足VIP>1.0和p<0.05的代谢物被认定为差异代谢物。结果:第一部分研究发现,ALL组和CNSL组分别有13和17个差异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CNSL组有13个差异代谢物与ALL未发生中枢转移组存在显着性差异。多重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ALL未发生中枢转移组相比,CNSL患儿CSF内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丙酰肉碱、肌酐、肌醇、吲哚啉和花生四烯酸等9种代谢物存在显着性差异;且随着ALL中枢转移进程的发展,上述9种代谢物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对其中一例CNSL患儿不同化疗阶段的CSF样本进行追踪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化疗进程,该患儿CSF内上述9种代谢物浓度显着上调。第二部分研究发现,ALL组血清和粪便样本中分别有11种和13种胆汁酸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VIP>1.0);Wilxocon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L组有6种胆汁酸(即血清鼠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ω-鼠胆酸和牛磺胆酸,粪便ω-鼠胆酸和12-酮基石胆酸)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VIP>1.0和p<0.05),可以作为ALL诊断和鉴别的潜在标志物。结论:基于UPLC-QE/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可用于筛选与ALL中枢转移密切相关的小分子代谢物;基于UPLC-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筛选与ALL密切相关的血清和粪便中关键胆汁酸;代谢组学技术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面有巨大优势。

张微观刘[8](2018)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核磁共振(NMR)技术,观察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脑脊液代谢组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间收集的AE组(28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阴性可疑AE组(NA组,31例)、正常对照组(CN组,30例)患者的脑脊液标本,离心后低温冷藏保存。实验前将标本取出,解冻并加入缓冲液,进行预处理,并采用NMR仪器进行测试,最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对所得谱图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PLS-DA),使用排列验证(Arrangement verification)对建立的OPLS-DA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将OPLS-DA模型中VIP值>1.0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双侧T检验,考察差异性代谢物在两组间变化的显着性。同时满足VIP>1.0和p<0.05的变量即为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物。结果:采用NMR技术在三组脑脊液中共获得36种主要代谢物;在AE组脑脊液中筛选并鉴定出10种差异性代谢物,在NA组患者脑脊液中筛选鉴定出19种差异性代谢物。在AE组脑脊液中,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酮体的合成与降解影响权重较大(0.10.7)。而在NA组脑脊液代谢中,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甘油酯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影响权重较大(0.20.4),部分代谢路径相同。结论:AE患者有其特殊的代谢网络,与NA组的主要差异在于酮体的合成与降解。AE组与NA组患者大部分代谢径路相同,提示NA可能与AE的发病有关。乙酰胺和乙酰乙酸可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的候选诊断标志物,但该结果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验证。

宋媛媛[9](2018)在《抗肿瘤药物奥希替尼和重组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药物浓度分析和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抗肿瘤药物奥希替尼片和我国自主研发的1.1类新药重组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CT400)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人血浆和脑脊液中奥希替尼的浓度,并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了血浆和脑脊液中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ctDNA)基因变异;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人血清中SCT400和利妥昔单抗的药物浓度和免疫原性,同时建立了UP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SCT400药物浓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上述研究的进行为这两种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评价方法和合理用药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血浆和脑脊液样本中奥希替尼的药物浓度及循环肿瘤DNA基因变异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患者具有病情进展快、治疗效果差及生存期短等特点。奥希替尼(AZD9291)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为了进—步探索奥希替尼对于NSCLC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疗效,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章:建立UPLC-MS/MS法测定NSCLC脑膜转移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奥希替尼药物浓度。使用蛋白质沉淀进行样品前处理制备。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血浆样品和脑脊液样品奥希替尼在标曲曲线2-500 ng/mL和0.5-20 ng/mL范围内线性较好,血浆和脑脊液样品批间和批内精密度范围分别为1.96%-9.34%和3.04%-9.73%,准确度范围分别为-13.40%-4.40%和-9.75%-3.13%;血浆奥希替尼低和高质控浓度的相对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1.5%和103.5%,脑脊液中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5.7%和94.9%;血浆和脑脊液中存在基质增强效应,但同一浓度不同个体以及不同浓度间的差异较为一致;血浆和脑脊液样品室温放置4h,4℃进样器放置12 h均稳定。方法学达到临床样本检测要求。完成全部方法学验证后,成功检测了1例经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4份血浆动态样本和8份脑脊液动态样本中的药物浓度。血浆样本中奥希替尼的平均药物浓度为105.13ng/mL,脑脊液样本中平均药物浓度1.60 ng/mL,从而计算得到的奥希替尼血脑屏障透过率为1.47 ± 0.3%。第二章: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ctDNA的基因变异情况。使用1021个基因panel动态分析了 4份血浆和8份脑脊液样本中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和融合等分子事件。在血浆和脑脊液样本中均检测到mTOR、EGFR、CHECK1、ABCC11和TP53 5种一致的基因突变,5种基因突变中,mTOR基因的平均突变频率最高。脑脊液样本中ctDNA的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血浆样本(50%和25%)。使用分子肿瘤负荷指数(molecular tumour burden index,mTBI)定量分析4份脑脊液样本中分子肿瘤负荷分别为(15.62%、3.93%、13.16%和16.41%)。综合分析不同治疗周期的脑脊液样本中的基因变异,5种突变基因的平均突变频率和mTBI与患者的治疗疗效呈负相关,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的治疗疗效呈正相关。提示脑脊液中ctDNA可以作为监测脑膜转移患者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第二部分:分析人血清中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CT400)与利妥昔单抗的药物浓度和免疫原性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CT400(SCT400为产品内部编码)是一种人鼠嵌合IgG1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SCT400的临床前和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SCT400和已上市的药物利妥昔单抗在质量、临床前药效、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安全性评价等方面,二者具有高度相似和可比性。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比较SCT400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在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药效学及安全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分析人血清中两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的药物浓度。首先,建立ELISA法测定人血清中SCT400与利妥昔单抗的浓度。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SCT400和利妥昔单抗在标准曲线1.56-5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SCT400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范围为3.52%-16.32%,准确度范围为-19.70%-8.14%;利妥昔单抗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范围为1.74%-22.55%,准确度范围为-22.02%-15.50%;未发现明显基质干扰现象;不同储存条件下,SCT400与利妥昔单抗保存稳定;不同稀释倍数浓度间平行性良好。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临床试验样本中SCT400和利妥昔单抗药物浓度检测。其次,建立UP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SCT400与利妥昔单抗的浓度。使用酶解技术,筛选出了 SCT400的特征性肽段,合成特征性肽段标准品,建立了UPLC-MS/MS检测人血清中SCT400药物浓度的方法,完成部分方法学验证,检测了临床样本,进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第二章:分析人血清中两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免疫原性。建立ELISA法测定人血清中SCT400与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原性。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使用阳性抗体配制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3.13-1O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SCT400包被检测的阳性抗体的批间和批内测定准确度范围为-9.53%-13.02%,精密度范围为0.73%-15.47%;利妥昔单抗包被检测的阳性抗体的批间和批内测定准确度范围为-9.13%-12.36%,精密度范围为1.54%-16.84%;未发现明显基质干扰现象;不同储存条件下,阳性抗体保存稳定。耐药性结果显示,质控浓度为80ng/mL的阳性抗体,在不同浓度SCT400和利妥昔单抗药物存在下,当药物浓度为12.5μg/mL时,阳性抗体检测值低于筛选阈值,存在假阴性的结果,其摩尔比(Mol.Ratio)约为1:156;质控浓度为8ng/mL的阳性抗体,在不同浓度SCT400和利妥昔单抗药物存在下,当SCT400药物浓度为3.125μg/mL,利妥昔单抗药物浓度为1.5625μg/mL时,阳性抗体检测值低于筛选阈值,存在假阴性的结果,其摩尔比(Mol.Ratio)约为1:390和1:195。该方法已经成功运用于临床试验样本的免疫原性检测。临床试验样本经过初筛,筛选出具有阳性抗体的血清样本,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结束后,对于真正具有阳性抗体的样本进行抗体的滴度检测。

刘品多,孙淼,刘晓慧,牛夏梦,赵新颖,屈锋[10](2017)在《2016年毛细管电泳技术年度回顾》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为2016年毛细管电泳(CE)技术的年度回顾。归纳总结了ISI Web of Science中检索的2016年度CE技术相关的论文,从药物及天然产物、医学及临床检验、食品及农业、生物分子、手性分析、环境监测、CE-质谱联用技术、其他化合物和离子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分类说明。简要介绍了2016年涉及CE技术的5个国际会议、2个国内会议以及各会议的研究报告情况。最后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毛细管电泳仪器。

二、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脑脊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概述
        (二)脑脊液概述
        (三)代谢组学概述
        (四)代谢组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前景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基于UPLC/MS的脑脊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一)试剂和化学物质
        (二)样本制备
        (三)UPLC/MS分析
        (四)数据处理
        (五)多变量数据分析
        (六)潜在代谢物的鉴别
    三、结果与讨论
        (一)UPLC/MS条件优化
        (二)不同蛋白沉淀剂的比较
        (三)不同复溶剂的比较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脑脊液代谢组学筛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与构建早期诊断模型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一)脑脊液样本的收集
        (二)脑脊液样本的前处理
        (三)数据采集
        (四)数据处理
        (五)统计学分析
        (六)CNSL预测模型的建立
        (七)预测模型CES的验证
        (八)伦理批准
    三、实验结果
        (一)患者基本信息
        (二)CNSL患者的脑脊液代谢改变
        (三)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别
        (四)代谢通路分析及相关酶含量的改变
        (五)CNSL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组学分析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二)NALM-6 细胞的培养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四)苏木精-伊红染色
        (五)血浆样本的制备
        (六)代谢组学数据采集
        (七)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生物标志物鉴定
        (八)RNA分离和转录组学分析
        (九)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二)CNSL后的血浆代谢组学变化
        (三)CNSL后的血浆转录组学变化
        (四)CNSL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及改变的代谢通路
    四、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代谢组学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神经递质多巴胺与谷氨酸的功能介绍
        1.2.1 多巴胺简介
        1.2.2 谷氨酸简介
        1.2.3 多巴胺和谷氨酸联合作用的介绍
    1.3 神经递质检测现状
        1.3.1 常用检测技术
        1.3.2 电化学检测方法
        1.3.3 电化学电极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4 电化学检测仪器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多巴胺/谷氨酸电极的设计及分析方法介绍
    2.1 引言
    2.2 微型多巴胺电极的设计
        2.2.1 多巴胺电化学检测原理
        2.2.2 微型多巴胺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3 微型谷氨酸电极的设计
        2.3.1 谷氨酸电化学检测原理
        2.3.2 微型谷氨酸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4 电化学分析方法
        2.4.1 .循环伏安法
        2.4.2 差分脉冲伏安法
        2.4.3 电化学阻抗谱
        2.4.4 电流-时间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3.1 引言
    3.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3.2.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实现方法
    3.3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3.3.1 还原型氧化石墨烯的修饰方法
        3.3.2 金纳米颗粒的沉积方法和尺寸控制
    3.4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3.4.1 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
        3.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3.4.3 电极对多巴胺的响应分析
        3.4.4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3.4.5 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重现性测试
    3.5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3.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4.1 引言
    4.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4.2.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实现方法
    4.3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4.3.1 铂的活化
        4.3.2 普鲁士蓝的修饰方法
        4.3.3 金的沉积次数
        4.3.4 NAFION膜的修饰
    4.4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4.4.1 表面形态和红外光谱分析
        4.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4.4.3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分析
        4.4.4 电极对谷氨酸的响应分析
        4.4.5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4.4.6 电极的可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4.5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4.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设计
    5.1 引言
    5.2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的硬件设计
        5.2.1 检测仪器硬件框架设计
        5.2.2 控制和数据传输
        5.2.3 电位控制
        5.2.4 微弱信号采集
        5.2.5 抗干扰电源管理
    5.3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软件设计
        5.3.1 下位机程序设计
        5.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4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测试和验证
        5.4.1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控制精度
        5.4.2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采样精度
        5.4.3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噪声
        5.4.4 仪器应用验证:与商用仪器比较
        5.4.5 系统应用验证:体外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4.6 系统应用验证:体内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3)基于代谢组学的创伤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脊液代谢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的创伤性脑损伤人脑脊液代谢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创伤性脑损伤代谢组学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氨基酸代谢分析的免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传统肿瘤疾病治疗方法
    1.2 免疫细胞治疗
    1.3 NK细胞的体外扩增
    1.4 NK-92细胞的代谢特性
    1.5 氨基酸分析的方法
    1.6 培养基优化的方法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1 细胞
        2.2.2 培养基
        2.2.3 细胞因子
        2.2.4 免疫荧光抗体
        2.2.5 氨基酸与丙酮酸钠
        2.2.6 其他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冻存
        2.3.3 细胞计数
        2.3.4 细胞表型分析
        2.3.5 NK-92细胞的功能评价
        2.3.6 NK-92细胞凋亡检测
        2.3.7 NK-9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2.3.8 NK-92细胞胞内ROS检测
        2.3.9 NK-92细胞胞内ATP含量测定
        2.3.10 NK-92细胞胞内GSH/GSSG和NADP~+/NADPH含量测定
        2.3.11 培养上清氨基酸浓度测定
        2.3.12 培养上清葡萄糖、乳酸、谷氨酰胺和氨浓度测定
        2.3.13 DOE设计
        2.3.14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基于氨基酸代谢分析的SFM-MIN无血清培养基优化
    3.1 基于NK-92氨基酸代谢分析的关键氨基酸组合的确定
    3.2 关键氨基酸组合最适浓度的确定
    3.3 SFM-OPT无血清培养基效果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谷氨酰胺对免疫细胞体外扩增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4.1 谷氨酰胺对NK-92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4.2 谷氨酰胺对扩增后NK-92细胞功能的影响
    4.3 谷氨酰胺对NK-92细胞生理状态的影响
    4.4 谷氨酰胺对NK-92细胞代谢特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丙酮酸钠和谷氨酰胺联合促进NK-92细胞的体外扩增
    5.1 最适丙酮酸钠和谷氨酰胺浓度的确定
    5.2 丙酮酸钠和谷氨酰胺促进NK-92细胞的扩增
    5.3 丙酮酸钠和谷氨酰胺促进冻存后NK-92细胞的扩增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枫糖尿症患儿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分析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枫糖尿症患儿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
    1.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国枫糖尿症患儿来源iPSC细胞系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6)基于代谢组学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特征及穴位刺激调节的可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决定中长跑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
        1.1.2 机能恢复: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保障
        1.1.3 穴位刺激:促进身体机能恢复的有效手段
        1.1.4 代谢组学:研究运动人体科学的新工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中长跑项目的供能特点
        2.1.1 中长跑的项目特征
        2.1.2 中长跑项目的供能特点
        2.1.3 小结
    2.2 代谢组学概述
        2.2.1 “代谢组学”概念
        2.2.2 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
        2.2.3 NMR代谢组学研究
        2.2.4 小结
    2.3 代谢组学应用于运动人体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2.3.1 运动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2.3.2 代谢组学应用于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前景展望
        2.3.3 小结
    2.4 代谢组学在穴位刺激领域的研究进展
        2.4.1 效应机制研究
        2.4.2 处方配伍的研究
        2.4.3 比较针刺研究
        2.4.4 小结
    2.5 穴位刺激与运动后人体机能恢复相关研究
        2.5.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产生的主要机制研究
        2.5.2 穴位刺激促进运动后人体机能恢复的研究
        2.5.3 小结
    参考文献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文献资料法
    3.2 专家访谈法
    3.3 实验法
        3.3.1 实验对象
        3.3.2 实验方案
        3.3.3 饮食控制
        3.3.4 穴位刺激方案
        3.3.5 NMR代谢组学
    3.4 数理统计法
4 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特征
    4.1 结果
        4.1.1 本训练阶段负荷安排
        4.1.2 尿液中代谢物的一维核磁共振氢谱
        4.1.3 尿液中代谢物的多变量统计分析
        4.1.4 运动员尿液中的差异化代谢物
        4.1.5 代谢物归属及所涉及的代谢通路
    4.2 分析与讨论
        4.2.1 本训练阶段负荷安排
        4.2.2 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特征
        4.2.3 尿液是研究中长跑代谢特征的有效体液
        4.2.4 代谢特征对中长跑训练的指导意义
    4.3 结论
5 穴位刺激对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调节及可能机制
    5.1 结果
        5.1.1 穴位刺激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尿液多变量统计
        5.1.2 穴位刺激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尿液一维核磁共振氢谱
        5.1.3 穴位刺激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尿液的多变量统计
        5.1.4 代谢物归属及代谢途径分析
    5.2 分析与讨论
        5.2.1 穴位刺激对能量代谢和身体机能的影响
        5.2.2 穴位刺激对中长跑运动员代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5.2.3 穴位刺激调节的靶向性与双向调节作用
    5.3 结论
全文总结
    总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致谢
主要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7)儿童ALL的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综述
    1.1 代谢组学概述
    1.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1.2.1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2.2 代谢物的分析与检测
        1.2.3 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
        1.2.4 代谢组学相关数据库
    1.3 代谢组学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1.4 结论
第二章 基于UPLC-QE/MS技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脑脊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患儿临床资料总结
        2.3.2 溶液制备
        2.3.3 CSF样品前处理
        2.3.4 色谱条件
        2.3.5 质谱条件
        2.3.6 数据预处理
        2.3.7 多元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LC-MS代谢组学方法学考察结果
        2.4.2 数据预处理
        2.4.3 正离子监测模式下的分析结果
        2.4.4 负离子监测模式下的分析结果
        2.4.5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2.4.6 预测中枢转移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2.5 讨论
    2.6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基于UPLC-MS/MS技术的ALL患儿血清和粪便胆汁酸浓度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本的采集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血清和粪便中胆汁酸含量的UPLC-MS/MS测定
        3.3.1 溶液配制
        3.3.2 样本前处理
        3.3.3 色谱质谱条件
        3.3.4 数据处理及多元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胆汁酸标准溶液、血清和粪便样本的总离子和提取离子色谱图
        3.4.2 方法学定量结果
        3.4.3 多元统计分析
    3.5 讨论
        3.5.1 胆汁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3.5.2 与ALL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胆汁酸
    3.6 本章结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主要课题
    三、获得荣誉
致谢

(8)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AE概述
        2.1.1 抗神经元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相关脑炎
        2.1.1.1 抗NMDAR抗体脑炎
        2.1.1.2 抗LGI1 抗体脑炎
        2.1.1.3 抗GABABR抗体脑炎
        2.1.1.4 抗Caspr2 抗体脑炎
        2.1.1.5 抗AMPAR抗体脑炎
        2.1.1.6 其他类型的抗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脑炎
        2.1.2 抗神经元细胞内抗原的抗体相关脑炎
        2.1.3 AE的相关检查
        2.1.3.1 实验室检查
        2.1.3.2 脑电图检查
        2.1.3.3 影像学检查
        2.1.4 AE的诊断与鉴别
        2.1.5 AE的治疗
    2.2 代谢组学技术概述
        2.2.1 代谢组学样品的采集
        2.2.2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
        2.2.2.1 核磁共振技术
        2.2.2.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2.3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
    2.3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2.4 代谢组学技术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应用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实验资料
        3.1.1 临床资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3.1.3 数据处理所使用的软件
    3.2 试验方法
        3.2.1 脑脊液的采集
        3.2.2 溶液配制
        3.2.3 脑脊液样品的处理
        3.2.4 NMR数据采集
        3.2.5 NMR图谱的数字化处理
        3.2.6 统计学分析
        3.2.7 代谢产物的鉴定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基本信息
    4.2 AE组、NA组和CN组脑脊液的代谢轮廓分析
        4.2.1 AE组和CN组代谢轮廓分析
        4.2.2 NA组和CN组代谢轮廓分析
        4.2.3 AE组和NA组代谢轮廓分析
    4.3 代谢通路分析
        4.3.1 代谢路径影响权重分析
        4.3.2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AE组和NA组相同差异代谢物比较
        5.1.1 氨基酸代谢
        5.1.2 有机酸和能量代谢
        5.1.3 脂质代谢
        5.1.4 其它物质代谢
    5.2 AE组和NA组不同差异代谢物比较
        5.2.1 AE组不同的差异代谢物
        5.2.2 NA组不同的差异代谢物
    5.3 AE组和NA组代谢通路分析
第6章 结论
第7章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抗肿瘤药物奥希替尼和重组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药物浓度分析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血浆和脑脊液样本中奥希替尼的药物浓度及循环肿瘤DNA基因变异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建立UPLC-MS/MS法测定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奥希替尼药物浓度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质谱条件
        2.液相色谱条件
        3.前处理条件
        4.内标
        5.方法学验证结果
        6.UPLC-MS/ MS方法临床样本适用性验证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血缘和脑脊液中ctDNA的基医变异情况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受试者一般资料
        2.循环游离DNA提取结果
        3.测序质控结果
        4.测序结果
        5.脑脊液样本中药物浓度、ctDNA基因突变频率和mTBI与疗效相关性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分析人血清中重组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SCT400)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药物浓度和免疫原性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分析人血清中两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的药物浓度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SCT400和利妥昔单抗抗原结合特性比较
        2.ELISA方法学验证结果
        3.UPLC-MS/MS方法学验证结果
        4.ELISA和UPLC-MS/MS方法临床样本适用性验证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分析人血清中两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免疫原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方法学验证结果
        2.ELISA方法临床样本适用性验证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2016年毛细管电泳技术年度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论文聚焦
    1.1 药物及天然产物
    1.2 医学及临床检验
    1.3 食品及农产品
    1.4 生物分子
    1.5 手性分析
    1.6 环境监测
    1.7 CE-MS
    1.8 其他化合物和离子检测等
2 国内外会议
3 毛细管电泳仪
4 结语

四、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脑脊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D]. 宋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陈璟. 浙江大学, 2020(01)
  • [3]基于代谢组学的创伤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D]. 刘悦.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氨基酸代谢分析的免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D]. 应丹妮.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枫糖尿症患儿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分析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D]. 李晓梅. 山东大学, 2019(02)
  • [6]基于代谢组学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的代谢特征及穴位刺激调节的可能机制[D]. 郭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7]儿童ALL的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初探[D]. 刘四喜. 暨南大学, 2019(03)
  • [8]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代谢组学研究[D]. 张微观刘. 吉林大学, 2018(01)
  • [9]抗肿瘤药物奥希替尼和重组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药物浓度分析和药效学研究[D]. 宋媛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10]2016年毛细管电泳技术年度回顾[J]. 刘品多,孙淼,刘晓慧,牛夏梦,赵新颖,屈锋. 色谱, 2017(04)

标签:;  ;  ;  ;  ;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