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论文文献综述)
陆丽仪,曾嘉维,林坤,张静,王学锋[1](2021)在《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特征,比较其与近海海域鱼类群落的差异,为海南外海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群落参数和环境-生物的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研究2019年春季(4月)、秋季(9月)水深86~380 m的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与结论】春、秋季共调查到鱼类312种,隶属于26目96科195属。优势种组成方面,春季为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和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秋季为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黄鳍马面鲀、深水金线鱼和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macracanthus);春秋季共有优势种深水金线鱼和黄鳍马面鲀的优势体长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黄鳍马面鲀为秋季(80~105 mm)大于春季(60~85 mm),而深水金线鱼则反之。渔获量季节变化明显,秋季多样性特征指数平均值略高于春季。RDA结果表明,水深、pH、水温、溶解氧和盐度在春、秋季对鱼类资源量(质量密度,kg/km2)空间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58.34%、53.94%。水深(P=0.003~0.004)和pH (P=0.017~0.002)在春秋季均对鱼类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盐度仅在秋季有显着影响(P=0.013),在春季则无影响(P=0.860)。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种类组成、资源量优于海南近海、雷州湾、大亚湾和北部湾海域;在渔业资源开发过程中,除应关注主要经济种类种群水平上的捕捞产量外,更应关注群落水平上种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蔡研聪,黄梓荣,李佳俊,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刘维达[2](2020)在《南海北部近海新记录种——苏门答腊金线鱼资源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苏门答腊金线鱼(Nemipterus mesoprion)是近年来中国海域确定的金线鱼属新记录种,对其资源状况认知较缺乏。根据2014—2015年南海北部近海4个季节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苏门答腊金线鱼群体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并应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该鱼种的资源分布与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苏门答腊金线鱼样本的体长-体质量呈显着的幂函数关系(R2>0.96),无性别差异。估算的参数b约为3,种群趋向于等速生长模式。从时间上看,资源分布存在季节变化,资源密度和丰度均以夏季最高而春季最低。该鱼种资源量总体较低,四季资源密度和丰度均值分别为0.41~2.29 kg·km-2和44.38~147.69尾·km-2。从空间分布看,苏门答腊金线鱼主要分布于北部湾,该湾20°N以北是资源高值区。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表明苏门答腊金线鱼的4个季节资源主分布方向呈逆时针变化,从准正北-正南向西北-东南再转向至东北-西南,种群分布格局为先聚集后分散。资源密度和丰度的重心季节变化均是先向北移动再转向东南方向迁移。
彭露,徐姗楠,蔡研聪,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张魁,粟丽[3](2020)在《北部湾金线鱼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4年7月~2015年5月进行的四个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北部湾金线鱼(Nemipterusvirgatus)的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部湾金线鱼主要出现在40~100 m水深海域,以80~100 m水深出现频率最高。北部湾金线鱼数量分布存在季节和空间变化,秋季资源密度较其他三个季节低(春季:1.33 kg/km2;夏季:1.34 kg/km2;秋季:0.72 kg/km2;冬季:2.32 kg/km2),资源密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湾中部,与其产卵习性相关。分析表明,水深、底层温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金线鱼资源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影响因子存在季节差异。与历史调查资料对比发现,50年间金线鱼资源密度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亟需加强保护。
陆尧[4](2020)在《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根据2014-2017年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调查数据、基于卫星遥感资料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Chl-a),基于浮标数据的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获得的水深(Depth)和海底地形坡度(Slope)和调查站位点的离岸距离Distance等数据,基于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产卵场重心迁移特征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应用栖息地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预测了产卵场的位置和鱼卵密度。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适宜的海洋环境状况。在粤西西北部海域,4月份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适宜的SST为22-24℃,SSS为33.2-33.5(Practical salinity units,PSU);5月份产卵场适宜的SST为24-25℃,SSS为33.7-33.8 PSU;6月份产卵场适宜的SST为28-30℃,SSS大于33.9 PSU。在粤西东南部海域,4月份产卵场适宜的SST为24-26℃,SSS为33.5-34 PSU,Chl-a为0.1-0.15 mg/m3;6月份产卵场适宜的SST为28-31℃,SSS为33.5-33.7 PSU,Chl-a为0.05-0.15 mg/m3;7月份产卵场适宜的SST为29-30℃,SSS为33.3-33.8PSU,Chl-a为0.05-0.2 mg/m3。在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适宜的Depth为10-20m,东南部海域为50-100m。粤西西北部与东南部海域产卵场的鱼卵密度都与Slope呈线性正相关。粤西东南部海域产卵场适宜在Lon为19.5-20.5°N、Lat为111.25-111.75°E的海域栖息。(2)基于GAM明确了不同海洋环境对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程度。GAM对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鱼卵密度的累计解释偏差为57.2%。其中,对鱼卵密度影响最大的因子为SSS,贡献率达到32.1%;其次为SST、Depth、Month、Chl-a,其贡献率分别为10.7%、8.8%、2.6%、2.6%;对鱼卵密度影响最小的因子是Distance,其贡献率为0.4%。GAM对粤西东南部海域产卵场鱼卵密度的累计解释偏差为46.5%。其中,对鱼卵密度影响最大的因子为SST,贡献率达到11.1%;其次为Lat、Lon、Month、SSS、Chl-a、Depth,其贡献率分别为10.3%、9.1%、5.6%、4.8%、3%和1.4%;对鱼卵密度影响最小的因子是Slope,其贡献率为1.2%。(3)基于产卵场重心迁移分析明确了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的移动情况,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重心从春到夏季向东移动了0.38°E,向北移动了0.26°N。由于鱼卵不具备游泳活动能力,产卵场重心的移动与该海域的洋流有关。粤西沿岸流和南海暖流等洋流共同造成了产卵场重心移动和每个月西高东低分布趋势的现象。(4)基于HSI研究了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的海洋环境状况。在粤西西北部海域4月份产卵场的适宜SST范围为24.6225.02℃,最适为24.82℃;SSS为32.9933.19 PSU,最适为33.09 PSU;Depth为8.559.65m,最适为9.1m。5月份产卵场的适宜SST范围为27.9628.31℃,最适为28.13℃;SSS为34.6736.14PSU,最适为35.40 PSU;Depth为11.7413.36m,最适为12.55m。6月份产卵场的适宜SST范围为29.2529.50℃,最适为29.37℃;SSS为33.3934.60 PSU,最适为34.00 PSU;Depth为15.6724.28m,最适为19.97m。(5)基于HSI预测了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时空分布。在4-6月,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西北部,研究区域的东北部和琼州海峡区域鱼卵密度较低。同时,HSI模型得到的HSI高值区域的移动趋势与实际高密度鱼卵的移动趋势相同。此外,我们发现,5月份的北部和4-5月份的琼州海峡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鱼卵密度分布差距较大,这可能与模型未选取足够的环境因子有关。(6)分别采用最大值法(Maximum Model,MAXM)、最小值法(Minimum Model,MINM)、算术平均值法(Arithmetic Mean Model,AMM)、几何平均值法(Geometric Mean Model,GMM)建立粤西西北部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的栖息地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应用GMM法和MINM法分别对4、5月份和6月份的鱼卵密度建立的HSI模型准确性最高。准确率均超过60%且HSI的分布趋势与产卵场鱼卵密度的分布趋势相似,表明4-基于GMM法和MINM法构建的栖息地指数模型能够较好预测粤西海域产卵场。
潘梦珍,王海山,叶乐,陈治,杨超杰[5](2020)在《崖州湾附近海域金线鱼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文中认为为了解崖州湾近海水域金线鱼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其渔业资源量,根据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崖州渔港逐月采集的金线鱼,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测得的数据拟合成回归方程,分析金线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叉长和体质量、尾柄长与体质量等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采集118尾金线鱼,平均体长为(14.67±1.62)cm,平均体质量为(74.18±21.17)g,平均尾柄长为(2.61±0.95)cm,平均体高为(4.20±0.50)cm,平均体宽为(2.02±0.28)cm,平均叉长为(16.76±1.77)cm,平均头长为(4.01±0.53)cm.相关性研究表明体长与体质量呈幂指数函数关系,曲线方程为W=0.087 2×L2.501 4(R2=0.815 3);叉长与体质量之间呈幂指数函数关系,曲线方程为W=0.043 1×L2.632 7(R2=0.819 1);全长与体质量之间呈幂指数函数关系,曲线关系为W=0.039 8×L2.570 2(R2=0.819 9);而尾柄长、头长、体高与体长的拟合方程R2较低,无明显的函数关系,表明金线鱼体长、全长、叉长与体质量具有显着的幂指数函数关系,通过对该海域金线鱼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能够为金线鱼资源状况评估提供基础信息,以加强和保护崖州湾附近海域渔业资源.
杨超杰,唐婷婷,吴东霞,杜良玉,方馨正[6](2019)在《崖州湾附近海域金线鱼繁殖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崖州湾采集的金线鱼样品,分析金线鱼性腺的发育程度、周年变化和个体繁殖力.结果共采集到金线鱼个体117尾,体长分布范围10. 88~18. 56 c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2. 44~140. 03 g,雌雄的性比为4. 89∶1;绝对繁殖力与体长的关系式为F=0. 003 3e0. 651 6L(R2=0. 908 9),绝对繁殖力与体质量的关系式是F=1. 339 1e0. 047 4W(R2=0. 841 6),表明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显着指数关系;相对体长繁殖力(F/L)范围是3~15 eggs/cm,其与体长的关系式为F/L=0. 000 8e0. 659 3L(R2=0. 909 6);相对体质量繁殖力(F/W)范围为1~27 eggs/g,其与体长的关系式为F/W=0. 000 3e0. 669 2L(R2=0. 907 6),表明相对体长繁殖力与体长呈现显着指数关系.通过分析崖州渔港捕捞的金线鱼,明确其附近海域金线鱼的产卵繁殖时间和繁殖力,以期为该海域金线鱼种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彭露[7](2019)在《南海北部近海金线鱼的年龄、生长及数量分布》文中研究表明金线鱼是暖温性的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海区,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次之,是南海北部底拖网的主要渔获物之一。该鱼肉质坚实,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南海北部的重要经济鱼种之一。金线鱼具有性成熟早、分批产卵等特点,能承受一定的捕捞压力,伴随着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捕捞强度的加大,金线鱼资源相对于上世纪60年代明显下降,资源出现衰退趋势,为及时了解金线鱼的资源变动并为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根据2014年7月~2015年5月南海北部近海资源底拖网调查采集的金线鱼样本和调查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测量耳石样本的长、宽、周长、面积等形态指标,分析其耳石形态特征;2)基于耳石日龄技术,研究了金线鱼的体长和体质量的生长方程,分析其日龄及生长特性;3)以北部湾海域为例,分析了金线鱼的数量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史资料,初步探讨了金线鱼资源变动及成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金线鱼的耳石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金线鱼耳石的形态指标在雌雄上差异不显着(P>0.05)。耳石的宽、面积及长宽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耳石的长、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经主成分分析发现,耳石的长、宽、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面积、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及半径比这8个形态指标为金线鱼耳石的主要形态指标。金线鱼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的最佳拟合函数为二次多项式函数,体长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比体质量的大。(2)金线鱼的年龄与生长。结果表明,金线鱼样本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5X10-5L2.8668(R2=0.9389),t检验结果表明b值与3存在显着性差异,可视为负异速生长。金线鱼样本日龄的范围为104~476d,孵化高峰月份为2014年2、3和5月。体长的最适生长方程为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模型,关系式:L=285[1-e-0.410(t+0.888)],体质量的最适生长方程为:W=547.85[1-e-0.410(t+0.888)]2.8668。计算得知生长表现指数φ’为2.522。体长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体长的生长加速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均直至趋近于0。体质量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达拐点时生长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拐点日龄为614天,对应体长为186 mm,体质量为157 g。体质量的生长加速度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3)金线鱼的数量分布及资源变动。结果表明,北部湾金线鱼主要出现在40~100m水深海域,其中80~100m水深海域出现频率较其它水层高。北部湾金线鱼的数量分布存在季节和空间变化,秋季资源密度较其他3个季节低(春季:1.33 kg/km2;夏季:1..34kg/km2;秋季:0.72kg/km2;冬季:2.32 kg/km2),资源密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湾中部,与其产卵习性相关。逐歩回归分析表明,水深、底层温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北部湾金线鱼资源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存在季节差异。与历史调查资料对比发现,50年间金线鱼资源密度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亟需加强保护。
晏然[8](2019)在《南海北部近海竹荚鱼资源密度分布特征及栖息地模型构建》文中认为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主要产于我国四大近海海区,是光诱围网、拖网和沿岸定置网具的捕捞对象之一。竹荚鱼曾是黄渤海渔汛围网的捕捞对象,之后产量迅速锐减,1962年几乎无鱼可捕。而南海海域的渔获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致呈上升趋势,据70年代末南海北部边缘海域调查,在90-200米水深区域竹荚鱼资源密度较高,估算的资源量约为27134吨,同时2016年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南海区竹荚鱼产量为2.5万吨,说明南海北部竹荚鱼资源较为稳定,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科学合理地评估竹荚鱼资源状况和渔场的空间布局,是确保该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以2014-2017年南海北部近海8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季节性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地统计学理论和空间插值方法,分析竹荚鱼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异质性结构机理,掌握南海北部竹荚鱼时空格局。同时为进一步了解该物种生态特征,完善渔业管理理论,开展了竹荚鱼资源密度概率分布特征的探索工作。另外,根据近海调查数据结合海洋环境因子,科学分析竹荚鱼资源与海洋环境间的关系,建立合适的栖息地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合理分析和预测竹荚鱼栖息地,为竹荚鱼的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为:(1)竹荚鱼资源密度时空分布特征。由于竹荚鱼在海洋中呈非均匀分布,采用地统计理论进一步分析其异质性结构特征,发现竹荚鱼空间异质程度较高,空间自相关结构性比例均在75%以上,变异模型以高斯模型为主,空间相关距离(变程)大约在0.52°左右,且季节性特征明显。另一方面,西北—东南向的空间异质性较为显着,表明该方向的海洋动力过程将对竹荚鱼洄游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基于克里格插值分析,发现南海北部中心渔场呈西南—东北向分布,空间布局呈片状和斑块状,且易受极端气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事件)影响。(2)竹荚鱼资源密度概率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掌握竹荚鱼资源密度分布规律,探索了11种概率分特征,分析表明南海北部陆架区竹荚鱼不具明显的分布规律,而北部湾海域竹荚鱼资源密度服从对数正态理论(对数正态模型与Delta正态模型),其中Delta正态模型更切合竹荚鱼资源实际分布特征,并进一步优化了资源评估工作。(3)竹荚鱼栖息地模型构建和验证。竹荚鱼的空间布局受海洋生态环境调控,分析竹荚鱼资源与海洋环境(海表温度、盐度和叶绿素)的关系,分别采用4种栖息地常规建模法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几何平均法为最优HSI建模方式,模型准确率达到92%左右,其中SST贡献度最高。基于几何平均法构建的栖息地模型能较好分析和预测竹荚鱼资源和渔场。
孙涛[9](2018)在《大亚湾鱼类放流生境的筛选与评估》文中提出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我国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进行增殖放流活动,实践证明增殖放流可以直接有效地恢复渔业资源量。在近几年大亚湾的增殖放流活动中,放流生境的选择存在盲目性,影响了增殖放流的效益。本研究从大亚湾鱼类的群落结构、嵌套分布格局、多齿蛇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以及石油类污染评价四个方面综合探讨大亚湾的鱼类组成及生境状况,从而为保护区的规划、增殖放流生境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分为放流生境的筛选和评估两个部分,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四点:(一)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大亚湾鱼类可以分为湾口区鱼类群落(群落Ⅰ)和湾内区鱼类群落(群落Ⅱ)。群落Ⅰ的优势种有:短吻鲾、细条天竺鱼、中线天竺鲷、二长棘鲷、拟矛尾鰕虎鱼、黄鳍马面鲀;群落Ⅱ的优势种有:黑鲷、二长棘鲷、短吻鲾和黄鳍马面鲀。群落Ⅰ比群落Ⅱ鱼类优势种更为丰富,并且群落Ⅰ主要位于杨梅坑海域。通过CCA二维排序图可知,大亚湾鱼类群落春季主要受DO的影响,夏季受水温的影响,秋季受各因子的影响比较均衡,冬季主要受pH的影响。(二)大亚湾鱼类嵌套分布格局大亚湾的鱼类呈嵌套分布格局;鱼类的最大体长对嵌套格局的形成有显着性的影响;表明大亚湾鱼类群落嵌套格局的形成支持选择性迁入假说。大亚湾鱼类嵌套最友好位点在杨梅坑(D2)及大辣甲以北(D5)海域,除夏季部分鱼类产卵后到杨梅坑(D2)和湾口(D8)育肥。这表明杨梅坑海域及大辣甲以北海域是大亚湾鱼类的主要分布区,应该优先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同时说明这一水域也是大亚湾鱼类进行增殖放流的最适水域。(三)多齿蛇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底拖网数据显示多齿蛇鲻主要出现在大辣甲附近海域,尤以大辣甲以南、以东海域最为密集。水深范围在14.0016.25 m,水温范围在21.7024.53℃,盐度范围在34.8936.19。多齿蛇鲻的HSI模型显示,杨梅坑海域及其附近海域是多齿蛇鲻最适宜的栖息地,从多齿蛇鲻的资源保护角度看,应该优先保护杨梅坑海域及附近海域,同时,这两处海域也是多齿蛇鲻增殖放流的首选放流生境。(四)大亚湾海域石油烃的分布对鱼类嵌套的验证大亚湾海水中石油烃平均污染指数(Ci/Si)为1.34,属于三类海水水质,水体已经受到石油烃污染。大亚湾表层沉积物除了A9站位受污染之外,整体未受石油烃污染。大亚湾鱼类群聚在低石油烃海域,四个季节的最适群聚位点均避开了石油烃污染高值区。大亚湾水体中石油烃的污染已经影响到鱼类的栖息,需要加强水体的治理,并且重点保护杨梅坑海域及大辣甲以北海域。
王雪辉,林昭进,杜飞雁,邱永松,孙典荣,王跃中,梁新,黄硕琳[10](2013)在《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的种类组成与群落格局》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06—2007年在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调查共采获鱼类262种,隶属于20目102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166种;夏季和秋季次之,分别为161种和155种;春季最少,为135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分别为粤西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东南沿岸群落(群落Ⅱ)、海南岛东部深海群落(群落Ⅲ)、过渡群落(群落Ⅳ)和混合群落(群落Ⅴ)。ANOSIM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着(R=0.847-0.939,P<0.001)。鱼类群落格局的变化与海流和水深关系密切,有较明显的沿水深梯度分布的规律。咸淡水鱼类在雷州半岛东部的冷涡区域,形成群落Ⅰ;南海暖流控制区域内的深海鱼类,形成群落Ⅲ;在南海暖流最为强劲的冬季,研究区域内大部分鱼类集结为混合性群落Ⅴ;琼东南沿岸的上升流区内形成群落Ⅱ;沿岸流强劲的夏、秋季,在沿岸流和上升流交汇处,形成过渡性群落Ⅳ。
二、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处理 |
1.2.1 鱼类资源密度的估算 |
1.2.2 优势度 |
1.2.3 体长频率分析 |
1.2.4 多样性指数计算 |
1.2.5 多元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类组成 |
2.2 优势种 |
2.3 渔获量分布 |
2.4 物种多样性 |
2.5 鱼类群落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 |
3.1 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
3.1.1 鱼类资源量状况 |
3.1.2 鱼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
3.2 鱼类群落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南海北部近海新记录种——苏门答腊金线鱼资源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2 方法 |
1.2.1 体质量-体长方程 |
1.2.2 标准差椭圆 |
2 结果 |
2.1 群体大小组成 |
2.2 体长-体质量关系 |
2.3 资源时空变化 |
2.4 资源分布格局 |
3 讨论 |
(3)北部湾金线鱼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站点和采样方法 |
1.2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金线鱼资源密度分布 |
2.1.1 水深分布 |
2.1.2 空间分布 |
2.2 金线鱼资源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 |
(4)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粤西海域概况 |
1.1.2 产卵场 |
1.1.3 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 |
1.1.4 广义可加模型 |
1.1.5 栖息地指数模型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粤西海域研究进展 |
1.2.2 GAM研究进展 |
1.2.3 HSI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产卵场调查数据 |
2.1.2 地理环境数据 |
2.1.3 广义可加模型 |
2.1.4 GAM检验 |
2.1.5 产卵场重心计算 |
2.2 结果 |
2.2.1 粤西西北部海域鱼卵密度的GAM分析 |
2.2.2 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分布与水温和盐度的关系 |
2.2.3 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分布与水深、海底地形坡度的关系 |
2.2.4 粤西西北部海域产卵场重心变动 |
2.3 讨论 |
2.3.1 环境因子对鱼卵密度的影响 |
2.3.2 空间地形对鱼卵密度的影响 |
2.3.3 粤西西北部海域鱼卵密度时空分布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栖息地指数模型的粤西海域产卵场时空分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数据 |
3.1.2 卫星遥感数据 |
3.1.3 适应性指数模型 |
3.1.4 栖息地指数模型 |
3.2 结果 |
3.2.1 环境因子的SI指数 |
3.2.2 各月份环境因子最适值 |
3.2.3 HSI模型准确性验证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HSI模型预测结果与产卵场密度分布的关系 |
3.3.2 环境因子与产卵场空间分布的关系 |
3.3.3 HSI模型构建方法的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粤西东南部海域产卵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产卵场调查数据 |
4.1.2 地理环境数据 |
4.1.3 广义可加模型 |
4.1.4 GAM检验 |
4.1.5 箱线图与小提琴图 |
4.2 结果 |
4.2.1 粤西东南部海域鱼卵密度的GAM分析 |
4.2.2 粤西东南部海域产卵场分布与水温、盐度和叶绿素的关系 |
4.2.3 粤西东南部海域产卵场分布与水深、海底地形坡度的关系 |
4.2.4 粤西东南部海域时空差异统计分析 |
4.3 讨论 |
4.3.1 时间与空间因子对鱼卵密度的影响 |
4.3.2 环境因子对鱼卵密度的影响 |
4.3.3 地形因子对鱼卵密度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崖州湾附近海域金线鱼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形态学指标的统计分析 |
2.2 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2.1 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
2.2.2 叉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
2.2.3 尾柄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
2.2.4 全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
2.2.5 头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
2.2.6 体高与体质量的关系 |
2.2.7 体宽与体质量的关系 |
2.3 肥满度指数分析 |
3 讨论 |
3.1 鱼类的生长特征 |
3.2 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 |
(6)崖州湾附近海域金线鱼繁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性比分析 |
2.2 性成熟度的月变化 |
2.3 个体繁殖力 |
2.3.1 绝对繁殖力(F)与体长、体质量的关系 |
2.3.2 相对体长繁殖力(F/L)与体长、体质量的关系 |
2.3.3 相对体质量繁殖力(F/W)与体长、体质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性比和性腺的周年变化 |
3.2 个体繁殖力 |
(7)南海北部近海金线鱼的年龄、生长及数量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金线鱼简介 |
1.2 鱼类耳石的描述 |
1.3 耳石形态学的应用 |
1.4 耳石在鱼类年龄鉴定中的应用 |
1.4.1 耳石轮纹的应用 |
1.4.2 耳石重量的应用 |
1.4.3 耳石元素在鉴定高龄鱼类年龄中的应用 |
1.5 鱼类的生长及数量分布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金线鱼耳石形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的采集 |
2.1.2 耳石的制备 |
2.1.3 耳石形态术语 |
2.1.4 耳石形态指标的测量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金线鱼耳石外形 |
2.2.2 左、右耳石差异分析 |
2.2.3 主成分分析 |
2.2.4 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的关系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金线鱼的年龄与生长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生物学信息测量 |
3.1.2 耳石的制备和日龄的鉴定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
3.2.2 耳石日龄和孵化 |
3.2.3 生长方程和生长表现指标 |
3.2.4 生长速度、加速度和生长拐点 |
3.3 讨论 |
第四章 北部湾金线鱼的数量分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站点和采样方法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水深分布 |
4.2.2 空间分布 |
4.2.3 金线鱼资源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南海北部近海竹荚鱼资源密度分布特征及栖息地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竹荚鱼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2 栖息地模型理论 |
1.2.3 地统计学理论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海北部竹荚鱼资源密度时空分布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数据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一般统计分析结果 |
2.2.2 竹荚鱼空间异质性分析 |
2.2.3 竹荚鱼方向异质性分析 |
2.2.4 各航次CPUE与地统计参数关系 |
2.2.5 渔场空间插值分析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竹荚鱼资源的时空特征 |
2.3.2 竹荚鱼季节性洄游分析 |
2.3.3 ENSO与竹荚鱼空间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南海北部竹荚鱼资源密度概率分布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北部湾与陆架区竹荚鱼资源分布 |
3.2.2 资源密度概率分布型 |
3.2.3 理论与实际分布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资源密度时空分布特征 |
3.3.2 对数正态理论与空间分布结构 |
3.3.3 模型法与调查设计法比较 |
第四章 南海北部竹荚鱼栖息地预测模型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环境数据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预处理 |
4.2 结果 |
4.2.1 各因子的SI |
4.2.2 各季节各因子最适值 |
4.2.3 模型准确度验证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渔场与环境因子关系 |
4.3.2 模型准确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文章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大亚湾鱼类放流生境的筛选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嵌套模型及研究现状 |
1.1.1 嵌套格局的形成机制 |
1.1.2 嵌套的计算方法 |
1.1.3 嵌套分析在保护上的意义 |
1.2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理论及研究现状 |
1.2.1 HSI模型的建立 |
1.2.2 HSI模型的检验 |
1.2.3 HSI模型对保护的意义 |
1.3 大亚湾概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大亚湾鱼类群落划分 |
2.2.2 大亚湾鱼类群落的主要种类 |
2.2.3 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种类数的年际变化 |
2.3.2 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3 鱼类群落与海流的关系 |
第三章 大亚湾鱼类群落嵌套分布格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栖息地和生活史特征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大亚湾鱼类种类组成 |
3.2.2 栖息地和生活史特征 |
3.2.3 大亚湾鱼类群落嵌套结构 |
3.4 讨论 |
3.4.1 大亚湾鱼类嵌套分析的适宜性 |
3.4.2 大亚湾鱼类群聚嵌套格局成因 |
3.4.3 大亚湾鱼类保护和管理 |
第四章 大亚湾多齿蛇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多齿蛇鲻单因素适合度曲线(SI函数)构建 |
4.2.2 多齿蛇鲻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的计算 |
4.2.3 多齿蛇鲻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的平面分布 |
4.3 讨论 |
4.3.1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
4.3.2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的时空分布 |
4.3.3 多齿蛇鲻的保护建议 |
第五章 大亚湾海域石油烃分布对鱼类嵌套的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 |
5.2.1 数据处理 |
5.2.2 评价方法 |
5.3 结果 |
5.3.1 表层水体中石油烃变化特征 |
5.3.2 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变化特征 |
5.4 讨论 |
5.4.1 大亚湾海域石油烃的来源 |
5.4.2 大亚湾海域石油烃的污染评价 |
5.4.3 表层水体中石油烃与大亚湾鱼类群聚的分布规律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大亚湾2015年资源调查鱼类目录 |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情况 |
致谢 |
四、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 陆丽仪,曾嘉维,林坤,张静,王学锋.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1(03)
- [2]南海北部近海新记录种——苏门答腊金线鱼资源分布特征[J]. 蔡研聪,黄梓荣,李佳俊,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刘维达. 南方水产科学, 2020(06)
- [3]北部湾金线鱼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J]. 彭露,徐姗楠,蔡研聪,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张魁,粟丽.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4)
- [4]粤西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时空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D]. 陆尧.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崖州湾附近海域金线鱼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J]. 潘梦珍,王海山,叶乐,陈治,杨超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02)
- [6]崖州湾附近海域金线鱼繁殖生物学研究[J]. 杨超杰,唐婷婷,吴东霞,杜良玉,方馨正.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9(05)
- [7]南海北部近海金线鱼的年龄、生长及数量分布[D]. 彭露.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4)
- [8]南海北部近海竹荚鱼资源密度分布特征及栖息地模型构建[D]. 晏然.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9]大亚湾鱼类放流生境的筛选与评估[D]. 孙涛.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7)
- [10]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的种类组成与群落格局[J]. 王雪辉,林昭进,杜飞雁,邱永松,孙典荣,王跃中,梁新,黄硕琳. 生态学报,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