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程减速阀实现等减速缓冲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号[1](2021)在《面向驾驶性的汽车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工业历经百年发展逐渐从生产/交通工具向消费品转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汽车行驶过程的运动品质。在纵向运动方面,运动品质通常指汽车的驾驶性,要求汽车速度好控、驾驶感觉符合人的心理期望、不良的运动响应少、驾驶感觉一致性好。良好的驾驶性已成为驱动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驾驶性,一方面,由于缺乏驾驶性调教的理论依据,汽车厂商广泛通过经验丰富的主观评车师进行大量的实车场地试验标定改善汽车的驾驶性,但汽车在低速情况下车速不稳、驾驶感觉不符合心理预期、动态响应品质不佳、零部件特性/载重/坡度改变的情况下驾驶感觉不一致的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同一车型的批量化产品具有一致的驾驶感觉,需要精密制造和控制参数精确标定,加大了汽车产品的制造难度和生成成本。如何进一步提高汽车驾驶性,并保证批量化的汽车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一致的驾驶感觉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愿景和工业难题之一。针对目前存在的驾驶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面向驾驶性的纵向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将驾驶员的踏板操作解析为纵向加速度需求,并以纵向加速度作为中间量,采用运动闭环控制方法,准确跟踪期望的加速度,保证汽车在道路环境/载重/零部件特性改变情况下,踏板操作与纵向加速度呈固定的映射关系,实现一致的驾驶感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面向驾驶性的纵向动力学建模研究。建立了面向汽车驾驶性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对影响汽车纵向运动动态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准确描述,并将动力学模型集成在驾驶模拟器进行人-车闭环试验,通过与实车场地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车辆动力学特性的测试、控制算法的开发以及驾驶感觉的调教提供虚拟测试和验证平台。第二,驾驶员纵向运动意图研究。针对现有汽车在进行纵向驾驶意图设计时,缺乏理论依据,驾驶感觉的好坏极大程度地依赖于评车师的主观因素和水平高低,同时缺乏对稳速意图的表达,导致低速情况下车速不稳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加速度代表人的纵向运动意图的设定方法:(1)通过在稳定速度点附近设计了加速踏板低灵敏区域,实现了汽车速度易控,降低驾驶员的操作负担;(2)在远离稳定速度点的区域,根据Weber-Fechner定律,设计了加速踏板操作量与期望加速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保证汽车加/减速运动符合人的心理预期,提高驾驶感觉;(3)将本文的纵向运动意图设定方法应用于pedal map标定,为经典的pedal map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标定方法,减小了驾驶感觉调教难度。第三,纵向运动闭环控制研究。针对经典的基于扭矩的纵向控制方法,驾驶感觉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直接前馈和前向通道稳态补偿校正的加速度闭环控制方法:采用稳态补偿校正方法对汽车驱/制动系统进行归一化,并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法对归一化的系统进行等效系统传递函数辨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H∞范数非光滑优化原理进行闭环控制参数设计,保证运动闭环控制系统响应符合设定的理想二阶系统。通过闭环控制,可以适当放宽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和控制参数标定精度要求,即使在批量化产品制造存在偏差或零部件性能衰退情况下,也能通过闭环自动进行偏差校正,使得踏板操作量与汽车纵向加速度的映射关系保持一致,保证驾驶感觉一致。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系统频率带宽,改善了纵向运动动态响应品质,提高驾驶性。第四,针对载重/道路坡度变化导致驾驶感觉不一致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考虑载重/坡度的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在坡度和汽车总质量估计的基础上,对前向通道的稳态补偿增益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保证了坡度/载重变化情况下,汽车具有一致的驾驶感觉。第五,驱动/制动/挡位选择与切换过程控制研究。汽车纵向控制方面具有两套独立的作动机构,且包含多挡位,在进行纵向运动控制时需要进行作动源的选择和切换。针对目前汽车在多种驾驶风格情况下,换挡策略复杂、标定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力的选挡策略:在满足运动需求的情况下,以能量效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换挡规律设计,并采用比力和车速作为选挡参数进行选挡,使得一套换挡规律即可保证汽车的运动和经济性要求,并解决了换挡策略的坡度适应性问题,降低了换挡规律设计的复杂性和标定工作量。为了避免换挡冲击,本文采用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策略,保证挡位切换过程的运动平顺。最后,搭建了基于dSPACE和驾驶模拟器的试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提高了汽车速度的易控制性;改善了纵向运动动态响应品质;在汽车零部件性能/载重/坡度发生变化情况下,实现了一致的驾驶感觉;提出的基于比力的选挡策略,仅需一套换挡规律便可解决换挡的坡度适应性问题,同时能够保证满足运动需求的前提下,兼顾整车行驶经济性,降低了换挡规律设计的复杂性和标定工作量,同时,通过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确保汽车纵向运动冲击度满足推荐标准。
华明明[2](2021)在《玻璃磨边机上下料机械手的研发》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小型玻璃加工制造企业对自动化设备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用于玻璃清洗、磨边、钢化等工序上下料的小型自动化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大中型玻璃加工制造企业的上下料设备主要采用关节型通用机械手,该类设备安装维护费用较高,在小型企业难以实现多工位、多台数普及。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研发制造周期短、成本较低、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小型上下料机械手可以解决小型企业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上下料机械手的研究现状及现有机型,根据玻璃加工的实际生产环境,分析了上下料机械手的工作流程,提出一种能够连续完成玻璃磨片工序上、下料操作的机械手;设计了其机械结构的总体方案,并进一步对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物料搬运支架机构,气动吸附装置及传送机构等进行选型设计,借助三维设计软件对机械手进行了三维建模,并进一步运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验证机械手末端平台的运动轨迹及机械结构的合理性。基于ANSYS对机械手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通过分析应力云图和应变云图验证机械手强度和刚度的可靠性。控制系统基于高性能、低成本总线技术,采用PLC主控制器。根据工程实际合理分配I/O口,完成控制系统中电路和气动的接线设计、程序编写及外部接线图绘制等。搭建样机平台,对机械手的进行现场安装调试。该平板玻璃磨边工序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达到预期的动作目标,符合实际生产线的需求,能够满足小型企业的生产要求。
张宏乐[3](2021)在《下运皮带机软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是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参与皮带机的安全制动和停车制动,提供安全生产条件。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规程新标准都对安全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恒减速安全制动作为制动系统的重要功能,现存的问题受到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针对目前软制动控制系统设计的缺陷和不足,深入分析总结经验,结合现规定新标准设计了软制动液压站。降低了制动失效的风险,提高了液控系统的可靠性。在控制软硬件方面,选择以PLC为控制器的电控方案,并对软件框架进行分析设计。为了提高软制动的性能,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整定PID对下运带式输送机进行自适应控制。由于实验的实现难度高,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关键元件进行仿真分析。搭建了基于MATLAB和AMESim的下运带式输送机恒减速制动系统联合仿真试验台,对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安全制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主要分析恒减速安全制动过程中电磁伺服阀对制动的控制效果。通过减速度的变化趋势验证了液压软制动控制系统满足下运带式输送机安全制动的要求,并且制动效果良好。该论文有图47幅,表16个,参考文献74篇。
沈浩[4](2020)在《起竖系统快速驱动技术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导弹发射车是导弹机动发射的重要载体,为适应现代战争提高导弹快速响应能力和发射精度需要减少发射前的准备时间,而起竖过程快慢成为了导弹能否先发制人抢夺战场主动权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基于多级缸的重载导弹起竖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快速起竖和减小振动为优化目标,提出了燃气助力装置作为辅助能源的一种优化燃气液压混合驱动起竖系统,通过燃气发生器的瞬时大功率输出特性将燃气能量转换为液压为导弹起竖的初始阶段提供能量。起竖到达一定角度后切换至液压驱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阀控多级缸的起竖速度进行控制以达到减小换级冲击和导弹起竖行程的精确控制。本文的研究首先对起竖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包括燃气产生与转换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多级缸驱动系统。依需求选择燃气发生器药柱形式和成分,并对多级缸缓冲结构和液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根据所建立的系统建立理论模型为后续的仿真分析做理论准备。通过AMEsim搭建多级缸起竖系统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燃气助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双平台接口实现起竖系统的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改变燃气发生器药柱形式、中间转换缸面积比等参数探索燃气助力装置最优结构,在液压驱动阶段分析控制算法对起竖速度控制效果。研究燃气和液压驱动阶段多级缸换级冲击的不同机理,验证换级缓冲结构对振动抑制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燃气助力的方式可大幅提升起竖系统初始阶段动能,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多级缸级间缓冲结构均可有效减小起竖过程的振动加速度,较好满足系统各项设计指标。同时,通过仿真对燃气助力起竖装置的研究也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定量的参考依据。
张阳[5](2020)在《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钻机车是由机械、电控、液压子系统相互交叉、融合构成的机电液一体化专用钻进施工装备,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综合性能。随着浅层油气抽采井、地热井及应急救援井等施工需求的日益增长和钻进工况复杂程度的增加,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在机械结构力学性能可靠性、液压流体传动稳定性及电控算法精控性等方面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钻机车产业的发展。目前钻机车机电液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及液压系统数值仿真、电控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而对机电液综合性能的系统性研究相对欠缺,导致钻机车机械结构应力分布不均、局部应力集中大、超重,液压系统稳定性不足及电控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开展钻机车机电液系统一体化设计分析,研究提高机械系统结构强度、屈曲稳定性、轻量化特性,提升液压系统稳定响应特性、动力匹配特性,提升电控系统控制算法精度、鲁棒性的关键技术,实现机电液系统综合性能的提升与优化。获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了机械结构工况条件,采用受压阶梯折算法、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及强度理论等数学分析方法与灵敏度分析、响应曲面法、MATLAB-Python-ABAQUS协同仿真、拓扑优化等数值分析方法相结合,基于多参数组合响应设计方法,优化了钻机车机械结构形式,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机械结构轻量化。(2)采用理论计算和AMESim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钻进工况下液压动力系统的频域、时域稳定特性,获得了弹簧刚度、阻尼对负载敏感及平衡阀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优选了弹簧刚度和阻尼孔直径参数;针对大惯量液压系统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阻尼半桥抑制震颤的液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了液压管路的振动频率响应及分布参数动态特性,并对管路进行了虚拟样机优化,提升了液压动力系统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3)为满足高效钻进对自动送钻电液控制算法的要求,采用理论建模、AMESim和Simulink协同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传统PID、模糊PID和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不同控制算法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位置跟踪控制的适应性,解决了钻机车电液控制系统非线性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高了自动送钻过程中电液系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4)采用机电液一体化3D协同仿真、型式试验、力学性能检测及现场工程试验测量的方法验证了钻机车机电液系统性能优化的有效性、准确性,实现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的统一。论文的研究提升了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等综合性能,可以为钻机车机电液系统设计、优化及自动化水平提升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对提升钻机车施工可靠性、效率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徐闯[6](2020)在《离散冲击路面下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因为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控制简单等优点,成为半主动悬架控制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但是在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的研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电磁阀式减振器内部结构复杂,其阻尼力模型精度不够;单一的控制算法难以适应实际复杂的行驶工况。因此本文从问题出发,对电磁阀式减振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行程进行分析,建立其阻尼力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离散冲击路面,提出基于瞬时频率的路面识别方法,设计天棚和地棚控制算法的切换控制策略。随后,通过高精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完成实验台架信号的硬件设计,完善了四分之一半主动悬架实验环境,为后续模型和控制算法的台架验证准备了硬件条件。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行程,分别建立油液流经各个阀系的液压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而根据流体力学理论,综合得到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写程序,仿真得到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曲线。最后对电磁阀式减振器和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其阻尼特性,为后续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参考模型。针对离散冲击路面,车轮与坑或包接触期间和车轮通过坑或包时的簧上质量振动特征是不一样的,因而对悬架控制系统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此,本文探索车轮所处离散冲击路面状况的识别方法,为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提供车路耦合激励信息。提出将动行程信号作为特征信号,计算动行程的瞬时频率,对离散冲击路面进行实时定性识别。通过单减速带路面和连续减速带路面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识别方法的可靠性。车辆在离散冲击路面上行驶,车轮与坑包接触期间,受车路耦合瞬态激励作用下的簧上质量高频振动,车轮驶离坑包后,车路耦合激励消失,簧上质量低频自振。对于车路耦合瞬态激励作用下的簧上质量振动抑制宜采用较软的阻尼力控制,而对于簧上质量的自振宜采用较硬的阻尼力控制。通过时域和频域的仿真分析,天棚控制和地棚控制在两种工况下各有优势,提出基于天棚地棚的切换控制策略,利用路面识别结果提供切换点。通过高精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验证了切换控制策略可以综合天棚和地棚的控制效果,改善了车辆的乘适性。为了后续进一步验证切换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的控制效果,本文基于电液伺服式减振器性能实验台架,设计实验台架信号处理的硬件接口板,完善了四分之一半主动悬架的实验环境,完成硬件电路调试工作,信号处理电路满足台架实验测试的要求,为后续实验验证准备了硬件条件。
王晓磊[7](2019)在《基于串并混联机械腿的四足机器人机构分析与设计》文中提出目前,四足机器人机械腿主要有串联机构、并联机构和串并混联机构。采用串联机构的机械腿较多,具有运动灵活、运动空间大的优点,但也存在承载能力小、刚度较差等缺点。采用并联机构的机械腿具有承载能力大的优点,但运动灵活性较串联机构的机械腿差。采用串并混联机构的机械腿结合了串联和并联机构的优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承载能力强、能实现快速行走的四足机器人机械腿还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可实现快速行走、承载能力大的串并混联机构的机械腿,完成了整机设计与研究,最终研制出四足机器人样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根据四足动物的种类,总结出四足机器人的整体布局及构型,进行对比分析与选型,确定了机械腿的自由度数及机构形式。提出了采用行程放大机构作为机械腿的行走机构,设计了行走机构及驱动输入布局。构型出多种机械腿驱动支链,综合出多种基于行程放大机构的机械腿构型,以构型制造的复杂度作为优选准则,确定了机械腿机构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的位置反解方程,推导了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的速度雅克比矩阵,分析了机械腿的工作空间。定义了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的运动学、静力学性能指标,揭示出机构尺寸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合定义的机构性能指标,采用多目标优化法确定了总体性能均较好的并联行程放大机构尺寸参数,并优化了侧摆机构主要尺寸参数。完成初步的腿部样机模型设计,为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四足机器人的位置反解方程,推导出了四足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逆解;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四足机器人腿部的动力学方程;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四足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动力学分析,揭示出迈步步长对机械腿驱动力影响规律,为四足机器人系统动力参数预估奠定基础。规划了满足机械腿行走要求的多种足端轨迹,对比分析了多种足端轨迹的运动学特性,在综合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基础上,优选出2种性能较好的足端运动轨迹。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耗指标,分别研究了样条函数和修正摆线函数足端轨迹在不同步态参数下四足机器人的能耗情况,揭示出不同步态参数对四足机器人能耗的影响规律,为机器人节能行走提供参考。为实现稳定地、连续地行走,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重心轨迹调整方案,规划了机器人的行走步态,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采用全微分理论建立了机械腿的误差模型,推导出各误差源相对于末端位置误差的映射关系;建立位置误差灵敏度模型与评价指标,揭示出统计意义下各几何误差源对末端位置精度的影响程度;依据3?原则与灵敏度评价指标,确定了各误差源的零件制造公差。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实际构件制造误差值进行测量,依据误差模型对末端位置精度在工作空间内的分布进行预估,验证误差模型的正确性及精度预估的正确性。预估了液压系统动力参数,设计了液压缸结构尺寸参数,为液压系统的实施奠定基础;完成了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样机的研制。
魏星,杨洋,杨宗良,翟锡葵[8](2019)在《大型升降舞台上高速大功率液压油缸缓冲结构的设计及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理论上分析大型升降舞台上液压油缸缓冲装置减速的作用机理和功能特性,提出缓冲装置相关的设计思路,得出缓冲效果与活塞结构及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仿真分析三种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
张天泽[9](2016)在《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生产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气缸是工业自动化中最常用的执行机构之一,其高速化是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目前制约气缸高速化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快速到达行程终点时的缓冲问题。尤其是当外部工况发生改变以后,事先调整好的良好缓冲状态就会被破坏,重新去调节好缓冲费时费力。因此,本文针对气缸外部工况(气缸运行速度和气缸负载)变化后,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一种机械反馈式的缓冲结构,实现高速气缸的自适应缓冲。本文从气缸的缓冲特性分析入手,通过实验分析气缸的缓冲特性,探究工况变化时缓冲破坏的原因。搭建实验台,进行大量实验,研究高速缓冲气缸的摩擦力,拟合出摩擦力变化规律的公式。对实验台中的调速阀,利用放气法测量,得到有效面积拟合曲线,从而使仿真参数更准确。对传统缓冲方式进行改进,以MATLAB为基础对缓冲过程仿真建模分析,得到缓冲腔排气节流口面积的变化曲线。针对已有的缓冲阀设计缺陷,进行fluent仿真,改进结构参数。提出通过引入缓冲过程中气缸进气腔的压力变化,实现缓冲自适应的一种新型缓冲结构。加工实验样机,通过大量实验对比分析,结构表明:当速度变化±11%,负载变化±44%时,新型结构具有较好的缓冲自适应能力。
许龙武[10](2015)在《高速气缸位移—压力式缓冲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气缸是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执行机构。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小投资成本,气缸高速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制约气缸高速化的原因是行程末端缓冲问题。当前气缸常用的缓冲方式有溢流阀式和针阀式,但对外界工况变化适应能力差。因此本课题的目标是设计一种高速气缸缓冲结构,对外界工况的变化具有较广范围的适应能力。本文研究了高速气缸等减速缓冲,阐述了基于压力反馈的等减速缓冲原理,通过实验,得到了实现等减速缓冲所需要的缓冲腔压力与各个缓冲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等减速的缓冲特性,建立了该缓冲方式的数学模型,并借鉴液压缸理想缓冲运动曲线,对此运动学方程改进,得到了缓冲腔压力,进而得到了排气流量表达式,通过排气流量可以得到表征两缓冲方式的重要参数——节流面积的求解流程。借助MATLAB开发平台编写仿真软件,MATLAB平台的GUI与SIMULINK之间具有较好交互性。利用此软件可得到等减速和理想缓冲方式的缓冲阀节流面积随位移变化的规律。依据理想缓冲方式的缓冲阀节流面积随位移变化曲线,同时考虑压力反馈式缓冲原理,设计并加工了位移-压力式缓冲结构,利用仿真软件对在活塞速度、负载及供气压力等工况变化下的适应性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结构在一定工况变化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二、行程减速阀实现等减速缓冲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程减速阀实现等减速缓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驾驶性的汽车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涉及的重要术语及相关概念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2 纵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
1.2.1 纵向驾驶意图研究现状 |
1.2.2 纵向控制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面向驾驶性的纵向动力学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驱动系统动态建模研究 |
2.2.1 发动机动态模型 |
2.2.2 考虑动静摩擦切换的液力变矩器模型 |
2.2.3 考虑换挡切换过程的变速器动力学模型 |
2.2.4 考虑弹性变形的传动轴模型 |
2.2.5 差速器模型 |
2.2.6 车轮旋转动力学模型 |
2.3 制动系统动态建模研究 |
2.3.1 制动踏板/助力建模 |
2.3.2 制动主缸/及比例阀建模 |
2.3.3 制动轮缸建模 |
2.3.4 制动器建模 |
2.4 实车试验验证 |
2.4.1 随机油门试验 |
2.4.2 加速制动试验 |
2.4.3 连续换挡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驾驶员纵向运动意图研究 |
3.1 引言 |
3.2 纵向运动意图分析 |
3.3 加速踏板速度意图的研究 |
3.4 加速踏板稳速意图的研究 |
3.5 加速踏板加/减速意图的研究 |
3.6 制动踏板意图研究 |
3.7 纵向运动意图综合应用 |
3.7.1 Pedal map标定方法研究 |
3.7.2 经典的pedal map设计方法 |
3.7.3 速度易控制性对比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带直接前馈的加速度闭环控制架构 |
4.3 系统稳态补偿校正方法研究 |
4.3.1 负载补偿 |
4.3.2 驱动稳态补偿校正 |
4.3.3 制动稳态补偿校正 |
4.4 基于内模原理的加速度闭环控制 |
4.4.1 等效二阶单位“1”系统辨识 |
4.4.2 加速度闭环控制设计及其验证 |
4.5 考虑载重/坡度的闭环控制研究 |
4.5.1 坡度估计方法 |
4.5.2 总质量估计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驱/制动/挡位多结构选择与切换过程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比力的驱/制动/挡位选择方法研究 |
5.2.1 驱动/制动选择方法研究 |
5.2.2 基于比力的选挡策略研究 |
5.3 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研究 |
5.3.1 挡位切换过程分析 |
5.3.2 挡位切换过程控制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试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试验平台 |
6.3 试验验证 |
6.3.1 速度易控制性验证 |
6.3.2 纵向运动动态响应性能验证 |
6.3.3 驾驶感觉一致性验证 |
6.3.4 坡度/载重适应性验证 |
6.3.5 选挡策略验证 |
6.3.6 挡位切换过程控制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2)玻璃磨边机上下料机械手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工业机械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工业机械手发展趋势 |
1.4 课题来源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玻璃磨边机上下料机械手结构设计 |
2.1 上下料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
2.2 动作流程设计 |
2.3 上下料机械手本体结构设计 |
2.3.1 平移机构的设计 |
2.3.2 传送机构的设计 |
2.3.3 翻转机构的设计 |
2.3.4 抓取机构的设计 |
2.3.5 升降机构的设计 |
2.4 机械手关键零部件的选型及尺寸优化 |
2.4.1 减速器选型 |
2.4.2 电机选型 |
2.4.3 同步带选型 |
2.4.4 翻转机构尺寸优化 |
2.4.5 底架设计及选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玻璃磨边机上下料机械手虚拟仿真分析 |
3.1 Adams软件简介 |
3.2 上下料机械手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
3.2.1 虚拟样机的建立 |
3.2.2 机械手运动学仿真 |
3.2.3 仿真结果分析 |
3.3 上下料机械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玻璃磨边机上下料机械手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
4.2.1 大臂静力学分析 |
4.2.2 移动架静力学分析 |
4.3 底架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 |
4.3.2 模态分析步骤 |
4.3.3 模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压驱动系统的设计 |
5.1 气动系统设计 |
5.2 气动回路元件的选择 |
5.2.1 气源 |
5.2.2 气缸 |
5.2.3 真空吸盘和真空发生器 |
5.2.4 电磁阀 |
5.2.5 气动回路元器件表 |
5.3 气动回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
6.1 引言 |
6.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6.2.1 PLC选型 |
6.2.2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
6.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3.1 PLC输入输出端口分配 |
6.3.2 PLC程序设计 |
6.3.3 PLC程序编写 |
6.4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6.4.1 触摸屏选择 |
6.4.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样机组装与调试 |
7.1 机械手机械结构组装 |
7.2 机械手控制系统安装 |
7.3 机械手调试运行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下运皮带机软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下运皮带机制动方式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对软制动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下运皮带软制动系统设计 |
2.1 液压系统设计分析 |
2.2 具有监测制动正压力的制动器设计 |
2.3 软制动控制系统设计 |
2.4 监测元件的选型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下运皮带液压系统关键元件对制动性能影响分析 |
3.1 盘形制动器AMESim建模与仿真分析 |
3.2 蓄能器建模与仿真分析 |
3.3 本章总结 |
4 下运皮带机软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 |
4.1 遗传算法和PID控制策略 |
4.2 皮带软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AMESim_Simulink的机电液联合仿真 |
5.1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 软制动机电液联合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起竖系统快速驱动技术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起竖机构优化领域 |
1.2.2 控制策略研究领域 |
1.2.3 燃气助力装置研究领域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2 起竖系统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起竖系统总体方案 |
2.3 多级缸作动器的选择与缓冲结构 |
2.4 燃气助力驱动方案 |
2.4.1 燃气发生器药柱形式选择 |
2.4.2 燃气发生器推进剂的比较研究 |
2.4.3 中间缸结构设计 |
2.5 液压起竖系统方案 |
2.5.1 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 |
2.5.2 液压系统的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3 起竖系统理论模型 |
3.1 引言 |
3.2 燃气发生器纯气相流内弹道数学模型 |
3.3 中间缸内弹道数学模型 |
3.4 起竖结构受力分析 |
3.5 阀控缸模型 |
3.6 多级缸缓冲装置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4 起竖系统数值仿真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起竖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4.2.1 AMESIM仿真原理 |
4.2.2 AMESIM液压系统模型搭建 |
4.2.3 SIMULINK仿真建模 |
4.3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3.1 燃气发生器装药形式研究 |
4.3.2 中间缸活塞面积比对起竖性能的影响 |
4.3.3 燃气-液压动力源切换仿真 |
4.3.4 液压驱动阶段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成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钻机车概述 |
1.3.2 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集成原理 |
1.3.3 钻机车机电液系统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钻机车机电液系统一体化集成 |
2.1 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组成 |
2.2 机械系统 |
2.2.1 给进装置结构型式 |
2.2.2 动力头 |
2.3 液压动力系统 |
2.3.1 动力机选型 |
2.3.2 液压系统总体集成方案 |
2.3.3 液压元件选型 |
2.3.4 给进液压系统回路 |
2.3.5 动力头回转液压系统回路 |
2.3.6 液压系统集成 |
2.4 电控系统开发 |
2.4.1 电控系统功能实现 |
2.4.2 电控系统原理及功能模块 |
2.4.3 电控系统集成 |
2.5 机电液一体化系统集成 |
2.6 本章小结 |
3 机械结构力学分析与性能优化 |
3.1 机械结构性能对机电液系统特性影响 |
3.2 极限载荷下给进装置力学性能分析 |
3.2.1 给进液压缸稳定性分析 |
3.2.2 一级给进桅杆强度分析 |
3.2.3 二级给进桅杆强度分析 |
3.3 给进装置机械结构优化及轻量化 |
3.3.1 机械结构优化方法及数学模型 |
3.3.2 基于响应面法的二级给进桅杆机械结构优化 |
3.4 变幅机构拓扑优化及轻量化设计 |
3.4.1 变幅机构力学分析 |
3.4.2 变幅机构支撑座拓扑结构优化 |
3.5 动力头力学特性分析 |
3.5.1 减速箱齿轮强度校核 |
3.5.2 动力头箱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
3.6 整机稳定性分析 |
3.6.1 行驶时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
3.6.2 钻进时整机稳定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液压系统稳定性及动力匹配特性研究与优化 |
4.1 液压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性能优化 |
4.1.1 负载敏感泵稳定输出特性研究 |
4.1.2 负载敏感多路阀阀控特性研究与优化 |
4.1.3 给进液压缸负载平衡回路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
4.2 液压管路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研究及管路优化 |
4.2.1 液压管路对系统稳定性影响频域分析 |
4.2.2 液压管路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时域分析 |
4.2.3 基于虚拟样机的液压管路优化 |
4.3 液压系统动力匹配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钻机车自动送钻控制算法研究与优化 |
5.1 PID控制算法 |
5.2 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 |
5.3 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协同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
6.1 ADAMS-AMESim-Simulink机电液一体化3D协同仿真 |
6.2 钻机车型式试验 |
6.3 关键机械结构力学性能实验测量分析 |
6.3.1 接触式电阻应变片测量 |
6.3.2 非接触式三维数字散斑测量 |
6.4 现场工程试验 |
6.4.1 回转液压系统性能测试 |
6.4.2 给进系统性能测试 |
6.4.3 动力系统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离散冲击路面下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阀式变阻尼减振器研究现状 |
1.2.2 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四分之一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动力学建模 |
2.2.1 电磁阀式减振器模型 |
2.2.2 电磁阀减震器阻尼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瞬时频率计算的离散冲击路面识别 |
3.1 引言 |
3.2 离散冲击路面激励信号描述 |
3.3 基于瞬时频率的离散冲击路面识别方法 |
3.3.1 瞬时频率的计算 |
3.3.2 基于瞬时频率的路面定性识别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棚地棚算法的切换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半主动悬架的天棚和地棚控制算法分析 |
4.3 控制问题的分析 |
4.4 天棚地棚控制切换策略改进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台架信号处理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实验台架的整体布局 |
5.3 实验台架信号处理硬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串并混联机械腿的四足机器人机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四足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四足机器人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四足机器人国内研究现状 |
1.3 多足机器人机械腿构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串联机构机械腿构型的研究现状 |
1.3.2 并联机构机械腿构型的研究现状 |
1.3.3 串并混联机构机械腿构型的研究现状 |
1.4 足端轨迹与能耗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爬行步态重心轨迹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四足机器人整机构型与腿部构型设计 |
2.1 四足机器人基本指标简介 |
2.2 四足机器人整体布局及分析 |
2.3 四足机器人机械腿构型分析 |
2.4 串并混联机构机械腿构型综合 |
2.4.1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设计 |
2.4.2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输入布局设计 |
2.4.3 机械腿驱动支链构型 |
2.4.4 串并混联机构机械腿构型综合 |
2.4.5 串并混联机构机械腿驱动构型优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并混联机械腿运动学分析与关键尺寸参数优化 |
3.1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的位置反解分析 |
3.2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线速度雅克比求解 |
3.3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工作空间分析 |
3.4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灵活性能指标建立及影响规律分析 |
3.5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静力学性能指标的建立及其影响规律分析 |
3.5.1 静力学传递方程建立 |
3.5.2 静力学性能评价指标建立 |
3.5.3 验证实例 |
3.5.4 结构参数对静力学性能评价指标影响规律分析 |
3.6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尺寸参数优化 |
3.7 侧摆机构主要尺寸参数优化 |
3.8 四足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设计 |
3.8.1 驱动方式的选择 |
3.8.2 机械腿虚拟样机模型设计 |
3.8.3 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4.1 四足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4.1.1 四足机器人位置反解分析 |
4.1.2 四足机器人的速度分析 |
4.1.3 四足机器人的加速度分析 |
4.1.4 运动学验证实例 |
4.2 四足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4.2.1 机械腿的线速度雅克比求解 |
4.2.2 机械腿各杆件的角速度分析 |
4.2.3 机械腿各杆件质心的位置及速度分析 |
4.2.4 动力学模型建立 |
4.2.5 动力学验证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四足机器人足端轨迹与能耗关系及步态规划研究 |
5.1 四足机器人足端轨迹规划 |
5.1.1 足端轨迹规划优选分析 |
5.1.2 驱动特性对比分析 |
5.2 优选足端轨迹的能耗分析 |
5.2.1 能耗指标的定义 |
5.2.2 能耗的分析 |
5.3 四足机器人步态规划研究 |
5.3.1 爬行步态的稳定性分析 |
5.3.2 四足机器人爬行步态的确定与分析 |
5.3.3 爬行步态行走分析 |
5.3.4 提高爬行步态速度及稳定性策略分析 |
5.3.5 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四足机器人机械腿误差分析与样机设计 |
6.1 机械腿位置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 |
6.1.1 误差模型的建立 |
6.1.2 机械腿误差灵敏度分析 |
6.1.3 精度预估与实例验证 |
6.2 液压系统重要参数预估 |
6.2.1 液压系统压力参数预估及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确定 |
6.2.2 液压系统流量参数预估 |
6.3 样机的结构设计及研制 |
6.3.1 机械腿结构设计 |
6.3.2 四足机器人躯干结构设计 |
6.3.3 四足机器人样机结构设计 |
6.3.4 四足机器人样机研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大型升降舞台上高速大功率液压油缸缓冲结构的设计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液压缸液压油缸缓冲装置的设计计算 |
3 液压缸液压油缸缓冲装置的仿真分析 |
4 结论 |
(9)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缓冲方式的分类 |
1.3.1 针阀式缓冲 |
1.3.2 溢流式缓冲方式 |
1.4 国内外关于缓冲气缸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关于缓冲气缸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关于缓冲气缸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缸缓冲特性的实验研究 |
2.1 气缸缓冲实验台介绍 |
2.2 气缸缓冲特性实验 |
2.2.1 良好缓冲实验 |
2.2.2 增加气缸速度缓冲实验 |
2.2.3 增加质量负载缓冲实验 |
2.3 缓冲特性分析 |
2.3.1 缓冲过程能量组成 |
2.3.2 速度改变对能量影响 |
2.3.3 负载改变对能量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缓冲气缸仿真参数的确定 |
3.1 气缸摩擦力研究背景 |
3.2 实验台改进 |
3.3 摩擦力测量原理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不同运行速度下缓冲气缸摩擦力变化 |
3.4.2 不同压力下缓冲气缸摩擦力变化 |
3.5 缓冲气缸摩擦力的曲线拟合 |
3.6 放气法测调速阀通流面积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缓冲结构设计 |
4.1 面积可变节流口的仿真 |
4.2 缓冲阀方案研究 |
4.2.1 缓冲阀结构 |
4.2.2 fluent流场仿真 |
4.2.3 仿真结论 |
4.3 面积可变节流口结构研究 |
4.3.1 节流孔结构设计 |
4.3.2 反馈结构设计 |
4.4 新型自适应缓冲气缸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缓冲结构对比实验 |
5.1 新型气缸缓冲特性实验 |
5.1.1 基准状态 |
5.1.2 改变气缸速度 |
5.1.3 改变气缸负载 |
5.1.4 同时改变气缸速度和负载 |
5.2 原气缸缓冲特性实验 |
5.3 新型气缸与原气缸的缓冲特性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高速气缸位移—压力式缓冲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研究意义 |
1.3 气缓冲方式分类 |
1.3.1 针阀式缓冲 |
1.3.2 溢流阀式缓冲 |
1.4 国内外气缸缓冲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缸等减速缓冲特性分析 |
2.1 等减速缓冲原理 |
2.2 等减速缓冲特性参数的确定 |
2.2.1 等减速缓冲腔压力 |
2.2.2 实验台介绍 |
2.2.3 实验过程 |
2.2.4 实验结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缸等减速与理想缓冲数学建模 |
3.1 气缸等减速缓冲过程数学建模 |
3.1.1 模型假设 |
3.1.2 等减速缓冲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
3.1.3 等减速缓冲过程数学模型求解 |
3.2 气缸理想缓冲过程数学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缸缓冲仿真软件设计 |
4.1 MATLAB开发平台介绍 |
4.1.1 GUI介绍 |
4.1.2 SIMULINK介绍 |
4.2 气缸缓冲仿真软件界面设计 |
4.2.1 界面组成 |
4.2.2 界面功能 |
4.3 气缸缓冲过程SIMULINK建模 |
4.4 气缸缓冲过程模型修正 |
4.4.1 模型修正 |
4.4.2 仿真软件 |
4.5 气缸缓冲阀的节流面积计算 |
4.5.1 仿真条件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气缸位移-压力式缓冲结构设计 |
5.1 新型缓冲结构思路 |
5.2 缓冲结构设计 |
5.2.1 结构组成 |
5.2.2 工作原理 |
5.3 缓冲特性仿真 |
5.3.1 速度变化下缓冲特性仿真 |
5.3.2 负载及供气压力变化下缓冲特性仿真 |
5.4 缓冲特性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行程减速阀实现等减速缓冲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驾驶性的汽车纵向运动闭环控制方法研究[D]. 金号. 吉林大学, 2021(01)
- [2]玻璃磨边机上下料机械手的研发[D]. 华明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下运皮带机软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D]. 张宏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起竖系统快速驱动技术与控制策略研究[D]. 沈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5]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张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3)
- [6]离散冲击路面下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D]. 徐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串并混联机械腿的四足机器人机构分析与设计[D]. 王晓磊. 燕山大学, 2019(03)
- [8]大型升降舞台上高速大功率液压油缸缓冲结构的设计及仿真分析[J]. 魏星,杨洋,杨宗良,翟锡葵. 演艺科技, 2019(04)
- [9]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D]. 张天泽.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7)
- [10]高速气缸位移—压力式缓冲结构研究[D]. 许龙武.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