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幽鹏飞,张飞鹏,贾光华,陈兴鹏,郭睿朋,郭甜甜[1](2019)在《济阳坳陷青城凸起的形成与演化》文中提出为明确济阳坳陷青城凸起的形成演化过程,基于三维地震、钻井等资料,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和平衡剖面法,结合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等低温热年代学证据,揭示了青城凸起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认为青城凸起的形成经历了多期构造抬升,而不是新生代单一构造作用形成的凸起.结果表明:青城凸起的形成体现出了多期次、多性质、多方向构造作用的叠加演化,早、中三叠世青城凸起及周缘地区表现为整体沉降,晚三叠世受挤压变形而整体抬升剥蚀;早—中侏罗世为弱挤压期,具充填-披覆式特征,古地温为137℃;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在多向汇聚挤压的远程效应影响下整体挤压抬升,冷却速率为1.55℃/Ma;早白垩世在北西向的滨西—平南断层伸展作用下发生构造沉降,升温速率为1.21℃/Ma;晚白垩世整体挤压抬升,发育挤压背斜构造,冷却速率为1.83℃/Ma;古近纪高青断层、花沟断层开始活动,青城凸起在断块翘倾抬升作用下继续抬升,东营组沉积末期受东营运动影响发生了构造抬升剥蚀,冷却速率为5.66℃/Ma;新近纪—第四纪青城凸起及其周缘地区拗陷沉降.
张耀[2](2019)在《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骅坳陷是在华北克拉通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前古近系已成为其重要的勘探领域。燕山期作为华北东部重要的变革期,其构造发育特征对燕山期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古生界和三叠系的剥蚀与改造以及新生代的盆地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以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发育特征为研究内容,系统研究燕山期的构造特征,揭示研究区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及盆地发育特征,旨在为黄骅坳陷前古近系油气勘探提供借鉴。黄骅坳陷中生界可划分为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及下白垩统三个构造亚层,整体缺失上三叠统、上侏罗统及上白垩统。黄骅坳陷下-中三叠统原始地层全区分布,呈NWW向展布,沉积厚度在1400m以上,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导致盆地中、北部剥蚀严重,残余地层具有NE向、近EW向两种展布趋势,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中、北部仅埕海地区及涧南凹陷残余;下-中侏罗统原始地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南部,呈NE向、近SN向、近EW向展布,最大沉积厚度在徐黑地区(1300m左右),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残余地层在南部分布广泛,中、北部歧口、北大港、茶淀等地区地层缺失;下白垩统原始地层在盆地中、北部沉积厚,南部沉积薄,呈NE向、近EW向展布,最大沉积厚度在1100m以上,受燕山晚期挤压及新生代断块掀斜作用影响,中、北部剥蚀较强烈,残余地层主要分布在孔店-盐山地区以北区域。黄骅坳陷现今中生界发育的主干断裂呈NNE(NE)向、NWW向展布,主要表现为兼具走滑性质的拉张断裂、反转断裂等,依据其活动性类型可划分为早期消亡型、持续活动型、晚期切割型;黄骅坳陷中生界挤压、走滑、伸展、反转构造样式发育;基于中生界残余地层发育特征、断裂体系特征及构造样式等分析,以黄骅坳陷NWW向断层(海河-新港断层、羊二庄-羊三木断层)、近SN向走滑带(齐家务走滑带、沿岸走滑带)为界,将其中生界划分为五个构造分区:Ⅰ区NNE(NE)向断层发育,下白垩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东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表现为单一逆冲断层;Ⅱ区断裂以NNE(NE)、NWW向为主,下白垩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局部残余,该区挤压构造样式以发育挤压双重构造、逆冲叠瓦扇、逆冲三角带等为特征,伸展构造样式主要为翘倾断块、堑垒式组合等;Ⅲ区以发育NWW向断层为特征,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为逆冲叠瓦扇,伸展构造样式主要发育滑动断阶、堑垒式组合等;Ⅳ区发育NNE(NE)向断层,下-中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广泛分布,下白垩统仅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古背斜、逆冲叠瓦扇、逆冲三角带等,伸展构造样式以发育堑垒式组合为特征;Ⅴ区发育NNE(NE)向主干断层及近EW向、NNE(NE)向次级断层,下-中三叠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逆冲叠瓦扇,伸展构造发育;此外,走滑构造除Ⅰ区外,其余分区均有发育,反转构造全区发育。依据构造层划分及古构造格局恢复,将黄骅坳陷燕山期划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燕山早期(J1+2),研究区处于近SN向、NW-SE向等多向挤压区域应力场,在继承印支期NWW向构造格局基础上,NNE(NE)向沧东、徐西等断层开始活动逆冲,沧县隆起等挤压褶皱开始发育,表现为山间坳陷,呈―北高南低‖构造格局,在NNE(NE)、NWW向逆冲断层-褶皱控制下,地层分布在歧口地区古隆起南部及盆地北部东侧,呈NE向、近SN向、近EW向展布;燕山中期(J3+K1),在区域伸展及左旋走滑应力场控制下,盆地进入断陷阶段,早期活动逆冲断层此时主要表现为伸展性质,茶淀断层、大神堂断层等开始活动,呈―南高北低‖构造格局,受NNE(NE)向、NWW向张性伸展断层控制,地层主要沉积在盆地中、北部,呈NE向、近EW向展布;燕山晚期(K2),研究区在NW-SE向挤压为主的区域应力背景下整体抬升。
刘帅[3](2018)在《济阳坳陷盆缘洼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东部老油区,随着凹陷主体相继进入到高勘探程度阶段,分布于凹陷周缘的盆缘洼陷逐渐成为油气接替的新领域。构造-热演化是盆地动力学和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反映了盆地形成和发育的热动力学过程,另一方面也控制了盆内沉积有机质的成熟热演化。因此对这些盆缘洼陷构造-热演化的研究对了解其生成、发展的热动力学过程及油气资源潜力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和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恢复了济阳坳陷13个盆缘洼陷30口井的新生代热史;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各盆缘洼陷的平均地温梯度自古近纪以来整体呈降低趋势,古新世末期为46℃/km~50℃/km,晚始新世时为38℃/km~46℃/km,到中-晚中新世降低到34℃/km~38℃/km,现今普遍在~35℃/km;平均大地热流也呈逐渐降低趋势,古新世末期为85 mW/m2~89 mW/m2,晚始新世时为75 mW/m2~81 mW/m2,到中-晚中新世降低到67 mW/m2~73 mW/m2,现今普遍在65 mW/m2~70 mW/m2。在热史恢复基础上,采用地热学方法计算盆缘洼陷典型井东营运动时期的地层抬升剥蚀量在256.1 m~536.6 m。模拟典型井主要烃源岩的热成熟演化显示,不同盆缘洼陷烃源岩的热成熟状态相差较大,埋藏深度决定的地温高低是控制其热成熟的主要因素;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烃源岩一般在~2000 m深度处开始进入早成熟阶段,部分井由于受到了岩浆热异常扰动的影响,其烃源岩于沉积早期即达到了高成熟阶段,出现了“埋藏浅”却“已达成熟生烃阶段”的现象。另外,青西和牛庄洼陷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可以被分解为60 Ma~68 Ma、110 Ma~130 Ma、200 Ma~240 Ma和500 Ma~550 Ma四组年龄峰,表明其新生代物源可能来自周缘滨县、陈家庄、垦东、潍北和广饶等多个凸起的混合供给。济阳坳陷盆缘洼陷钻孔自然演化碎屑磷灰石(U-Th)/He的封闭温度在~80℃,高于热模拟计算结果的~75℃。
戚建庆[4](2018)在《义和庄-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原型盆地格局》文中指出义和庄-渤南地区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本论文在对研究区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等资料,对义和庄-渤南地区的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残留地层的展布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区断裂体系的静态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明确了其断裂体系的展布特征;通过断层活动性、平衡剖面、伸展率以及区域动力学分析,明确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并恢复了义和庄-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的剥蚀量和原始厚度,明确了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的原型盆地格局。义和庄-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可划分为孔二段、孔一段和沙四下亚段三个构造亚层,各层系残留地层分布不均,整体上呈北西向展布,沙四下亚段表现出北东向展布的趋势。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断裂主要有北西、北东、近东西三个优势方向,北西、北东向断裂交叉错断构成研究区整体的构造格局,近东西、近南北方向断裂的叠加改造使得断裂体系进一步复杂化;平面组合样式主要有斜交式、网格式和平行式,剖面组合样式多样,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东北部地区可见伸展-走滑构造样式。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处于盆地转型期,构造演化过程较为复杂。不同演化阶段,不同走向的断层活动强弱不同:孔店组沉积期主要以北西向断层活动为主,沙四下亚段沉积期北东向断层开始活动,与北西向断层共同控制盆地的演化。周边的义和庄、陈家庄、埕东和孤岛凸起等形成于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前,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的沉积提供物源。义和庄-渤南地区孔店组沉积期的原型盆地为北东断南西超的断陷盆地,受北西向断层控制,而沙四下亚段沉积期的原型盆地格局受到北西向、北东向断层的共同控制;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后遭受了强烈的剥蚀改造,形成了现今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
张岱秀[5](2018)在《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文中提出东营凹陷作为济阳坳陷中的次级构造单元,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度最大、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的油气在层系上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绝大多数分布于中部层系的沙河街组,深部层系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构造发育演化特征认识的不清晰是制约深部勘探的主要原因。中生代是东营凹陷乃至整个渤海湾盆地的重要转型阶段,构造发育、演化、成因机制复杂,通过对东营凹陷中生代构造特征的研究,明确其演化过程、建立演化模式,恢复各阶段的的盆地原型。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借鉴,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层划分为下-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个构造亚层,中生界各层系的残留展布受石村-平南-滨西断层影响分为东西两大区域,西部区域远离断层中生界地层厚度逐渐增大;东部区域在陈南断层上盘厚度最大,残余厚度特征整体表现为北西向展布。东营凹陷中、古生界现今断裂体系主要分为NW向、NE向及近EW向三组优势方向断层,其中NW向断层遭受后期NE向和近EW向断裂叠加改造,中、古生界断裂相对浅层较少,构造样式相对简单,表现为伸展和负反转构造样式。东营凹陷中生代主要活动断层均为北西向,与济阳坳陷断层构成整体东南端收敛、北西端撒开的NW(W)向格局,主要发育负反转构造样式,局部发育逆冲断层及褶皱。东营凹陷中生代并不为独立发育的统一凹陷,而是被石村-平南-滨西断层分隔为两大构造单元,属于济阳坳陷区北西向断堑系的一部分。东营凹陷中生代时期早-中三叠世全区接受稳定地层沉积,属于大型内陆沉积;晚三叠世为挤压剥蚀期,北西向逆冲断层开始活动形成地势高差,从而导致剥蚀的差异性,在北西向断层上盘逆冲形成高部位,遭受剥蚀;侏罗纪为压-张转换期,构造作用较弱,受晚三叠世北西向挤压逆冲断层和褶皱控制,地层呈充填-披覆,北西成带分布;早白垩世东营凹陷处于拉张裂陷阶段,受到北西向活动断层负反转形成的张性伸展断层控制,形成北西向半地堑,在断层上盘形成沉降中心,地层由近断层向远处超覆,与下-中侏罗统在剖面上构成两个反向楔形。
刘会见[6](2018)在《济阳坳陷孤西地区中生界热演化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属于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对济阳坳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界,而对中生界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热史情况以及沉降抬升幅度特征认识不清,本论文通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并以济阳坳陷孤西地区为例,分别在济阳坳陷孤西地区孤北洼陷、孤岛凸起、孤南洼陷三个构造单元采集15块测试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实验,主要得出如下认识。(1)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孤西地区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介于3.8±0.9(Ma)-116.8±9.2(Ma)之间,大部分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均小于其地层年龄;样品径迹长度介于7.07um-11.85um之间,明显小于径迹的初始长度16.3um,这种现象表明了样品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火过程。裂变径迹年龄及长度分布情况同时揭示了样品在沉积埋藏中所经历的构造热事件。(2)通过对孤西地区三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样品测试模拟结果进行沉降史分析,认为新生代以来三个不同构造单元的埋藏史情况具有一致性,其表现为两期抬升剥蚀均发生于40Ma和28Ma,具有沉降幅度小,沉降速率快的特征,但是中生代三个构造单元的埋藏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中生代的抬升剥蚀均发生于94-110Ma之间,沉降速率缓慢,沉降幅度大,孤北洼陷最大埋深仅达到800m左右,孤岛凸起次之,而孤南洼陷最大埋深达到3000m,并表现出由北向南埋深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可能与孤西大断层在南北方向上的活动强度有关。(3)热史模拟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新生代以来地温梯度呈现出由老到新地温梯度逐渐递减的趋势,其具体表现为中生代的地温梯度介于5.2-5.5℃/100m,而新生代的地温梯度介于3.6-5℃/100m,三个不同构造单元的古地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孤北洼陷中生代的最大古地温约60℃,孤岛凸起次之,孤南洼陷最大,达到160℃,综合地温梯度及古地温分布,本文认为较高的地温梯度主要由于附近的郯庐断裂引起内部岩浆活动,不同构造单元的抬升剥蚀及热史的差异性可能是由于不同块体之间的碰撞以及不同区域热流性质的差异所致。
邱楠生,许威,左银辉,常健,刘春黎[7](2017)在《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文中认为文章主要利用中—新生代热史、地壳分层结构以及流变学参数,模拟计算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由三叠纪—侏罗纪时期的"冷幔热壳"型岩石圈热结构转变为白垩纪至今的"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从济阳坳陷岩石圈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来看,中生代早期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表现为厚的脆性层;早白垩世初期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的脆性层完全转变为韧性层;晚白垩世开始,中地壳上部出现薄层的脆性层;古近纪早期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变薄变浅;现今则除了发育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外,上地幔顶部开始在浅部发育薄的脆性层。中—新生代岩石圈总强度演化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早期经历了两期减弱,中生代早期岩石圈总强度远大于中侏罗世之后的岩石圈总强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强度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石圈厚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侧面反映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因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可以为盆地形成、大陆边缘和造山带等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许威[8](2017)在《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与岩石圈减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破坏减薄的中心地带,基于盆地热历史、热岩石圈厚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华北克拉通破坏提供地热学约束,进而揭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本文利用Easy%Ro、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对渤海湾盆地西部的冀中和临清坳陷中—新生代热史进行了恢复,并结合前人成果对比分析了不同构造单元中—新生代热史演化差异。结合地壳分层结构模型,研究了不同构造单元热岩石圈厚度和热—流变结构在中—新生代演化差异特征。提出关于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与岩石圈减薄的响应关系及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主要构造单元中—新生代的热流、热岩石圈厚度和岩石圈总强度总的演化趋势一致,但不同构造单元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看,西部的冀中和临清坳陷偏“冷”,具有较低的热流、较厚的岩石圈和较强的岩石圈总强度,而东部的济阳和渤中坳陷偏“热”,具有较高的热流、较薄的岩石圈和较弱的岩石圈总强度。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初期是第一期热流高峰(85mW/m290 mW/m2),对应第一次的岩石圈厚度减薄高峰(55 km65 km)和岩石圈强度减弱高峰(1.5×1012 N/m2.5×1012 N/m),具有“香蕉船型”热—流变结构,表现为“强地壳—弱地幔”特征。始新世末期—渐新世中期是第二期热流高峰(80 mW/m285 mW/m2),对应了第二次的岩石圈减薄高峰(46 km59 km)和岩石圈强度减弱高峰(1.4×1012 N/m2.5×1012 N/m),具有“奶油蛋糕型”热—流变结构,表现为“强地壳—弱地幔”。上述热流高峰分别对应华北克拉通破坏高峰期和渤海湾盆地拉张期。利用捕虏体/古温标数据恢复克拉通,恢复了华北、Wyoming和Siberian克拉通中—新生代的热史并计算了热岩石圈厚度,结果表明,破坏的华北克拉通和Wyoming克拉通热流短期内快速升高(增加超过20 mW/m2),岩石圈发生巨幅减薄(减薄幅度>100 km),而稳定的Siberian克拉通热流演化波动较小(约5 mW/m2),岩石圈减薄幅度较小(<100 km),克拉通仍保持其稳定性。稳定和破坏克拉通之间热体制差异特征的动力学机制表明,Pangea超级大陆分裂引起的板块俯冲作用是引起克拉通破坏的主要因素。渤海湾盆地在Pangea主动大陆边缘接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中—新生代的热流、热岩石圈厚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岩石圈总强度等演化特征从地热学角度反映了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
王迪[9](2016)在《沾化凹陷孤西地区中生界构造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沾化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北部,是济阳坳陷重要的生烃凹陷和产油凹陷。然而目前对该区的勘探主要集中在新生界,对中生界的构造演化和储层发育都不清楚,严重制约着该区深部的油气勘探进展。本论文以孤西潜山带为例,首先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及录井资料,在对中生界岩性特征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序界面三维地震解释,对该区中生界不同构造层横向展布及构造几何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该区中、下侏罗统坊子-三台组呈NW-SE向带状展布,西厚东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上侏罗-下白垩统蒙阴-西洼组呈NW-SE向展布,西薄东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新生代底界面上来看,西部主要表现为坊子-三台组,东部主要表现为蒙阴-西洼组。研究区内发育断层主要表现为NW、NE、NEE向三组断裂,早期发育的NW向断层控制了盆地内中生代地层沉积,EW向上表现为东断西超格局,NE、NEE向断层对中生代地层控制不明显,认为是后期形成。其次,通过对该区中生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认为该区中生代时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接近于安第斯地区特征,推测本区中生代火山活动为活动型大陆边缘,表现为陆内拉张环境。在对中生界发育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探讨了该区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该区在古生代克拉通背景上中新生代经历了早-中侏罗世坳陷阶段、晚侏罗-早白垩世裂谷阶段、晚白垩世构造抬升以及新生代断陷阶段,该研究区坳陷阶段表现为西厚东薄,裂谷阶段为东断西超,断陷阶段为北断南超。根据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对该区域进行了构造分区,凹-隆-隆区(A区),凹-隆-凹区(B区),隆-凹-隆区(C区)和隆-凹-凹区(D区)。最后,根据研究区岩芯资料情况,选择以孤北洼陷中生界蒙阴-西洼组碎屑岩储层为例,在对其岩性、岩相、成岩作用、孔隙发育等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压实、胶结、溶蚀等角度探讨了该区构造演化特征对碎屑岩储层发育的影响。受该区构造演化过程的控制,该区碎屑岩储层发育整体表现为两期埋藏作用下的构造——岩相——流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中新生代盆地构造不同叠加关系对碎屑岩储层发育的影响特征不同,A区靠近孤北断层储层主要表现为强压实、中等胶结、原生孔隙不发育,次生溶蚀孔隙少量发育;靠近B和D区储层表现为弱压实、弱胶结、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均发育;C区储层表现为弱压实、强胶结、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均不发育。
赵利[10](2015)在《鲁西隆起—济阳坳陷晚中生代以来断层伸展与走滑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测井、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利用构造解析的原则,研究了鲁西隆起-济阳坳陷区晚中生代以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斜滑断层的发育演化及正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热场、岩石圈结构、火成岩地球化学、郯庐断裂的演化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断层发育和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深部背景。利用几何学解析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断层的形态特征。鲁西隆起上NW向断层由南向北近平行展布,SW倾,倾角陡,规模较大,控制晚侏罗世-古近纪早期沉积,断层带内发育碎裂岩、断层泥、擦痕、阶步等。鲁西隆起北部放射状走滑断层形成于晚中生代,或左行或右行,且都延伸进入坳陷南斜坡;中始新世以后,隆起区断层停止活动,坳陷区则以正断为主。济阳坳陷内断层包括NE、NW和近EW向三组,南倾,有正断层、走滑断层、逆断层和斜滑断层四种类型,且控制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研究区正断层在平面上呈平行式、雁列式、环状-放射状,剖面上呈阶梯状、地堑与地垒、“Y”字型;走滑断层在平面上呈斜交式、雁列式、帚状,剖面上呈负花状、斜交式“马尾状”、半花状。通过运动学解析定量表征了研究区断层活动的特征。构造平衡剖面恢复表明,鲁西隆起区伸展量远小于济阳坳陷伸展量,且而者伸展主要集中在凹陷中心位置和晚侏罗-早白垩世、沙四-孔店期两个时期。断层垂向断距定量表征表明,断层活动表现出由NW向转变为NE向的过程。断距矢量分解研究表明,控凹断层整体以正断活动为主;但是,陈南断层东段晚中生代以来以走滑活动为主,鲁西隆起上的NW向断层在新生代早期也以走滑活动为主。铲式断层断面恢复表明,鲁西隆起上控凹断层滑脱深度为18-34km,济阳坳陷内为10-15km。通过动力学解析的方法分析了斜滑断层的形成机制、先存断层演变方式,以及斜滑断层控沉积作用等。研究区斜滑断层的形成包括纯剪切、简单剪切、一般剪切和应力场转换四种应变机制。当盆地的应力场转换,凹陷斜向伸展时,内部先存断层的演变方式依据活动性大小划分为废弃型、渐灭型、迁移型和继承型四种由弱变强的类型。斜滑断层在研究区内控制沉积迁移,形成了沉积叠瓦、斜歪扇背斜现象。走滑断层可以派生正断层,而正断层的伸展差异通过走滑断层进行调节;此外,断层的伸展作用与走滑作用在演化过程中可以相互继承。本文将研究区走滑断层分为六个区,分析了各区走滑断层特征及其成因,并将伸展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关系划分出派生、调节、继承三大类。派生关系包括在两盘派生和在盖层中派生两种;调节关系包括斜断调节和侧断调节两种,而后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走滑断层调节反向正断层、走滑断层调节同向正断层;继承关系包括断层先期走滑-后期伸展和断层先期伸展-后期走滑两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研究区岩石圈伸展为宽裂陷模式,且具有分层伸展特征—地壳变形方式为单剪,岩石圈地幔为纯剪;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处于弧后伸展环境,且济阳坳陷区岩石圈地幔为EM1型,鲁西隆起区受扬子板块俯冲而改造成类似EM2型;研究区变形的力源以板块相对运动产生的引张力和郯庐断裂走滑产生的剪切力为主,形成伸展-走滑型断层和盆地。新生代,研究区伸展为窄裂陷模式,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变形方式均为纯剪,但上地幔伸展强度大于地壳;研究区处于大陆内裂谷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并改造岩石圈地幔;伸展力源以软流圈地幔上涌产生的引张力为主,形成伸展或斜向伸展型断层和盆地。
二、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济阳坳陷青城凸起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城凸起地层及构造发育特征 |
1.1 地层 |
1.2 构造 |
1) 断裂 |
2) 褶皱 |
2 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及分析 |
2.1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分析 |
2.2 锆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分析 |
3 青城凸起的形成演化及其对区域构造背景的响应 |
1) 三叠纪整体沉降与挤压抬升 |
2) 早—中侏罗世充填-披覆 |
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构造抬升 |
4) 早白垩世构造伸展沉降 |
5) 晚白垩世整体挤压抬升 |
6) 古近纪伸展断块抬升 |
7) 古近纪末期整体挤压抬升 |
8) 新近纪—第四纪整体拗陷沉降 |
4 结 论 |
(2)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燕山运动及期次划分 |
1.2.2 华北东部燕山运动的区域地质背景 |
1.2.3 燕山运动对黄骅坳陷的影响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骅坳陷中生代地层发育特征 |
2.1 地层垂向格架 |
2.2 构造层划分 |
2.2.1 构造层划分方法 |
2.2.2 黄骅坳陷构造层划分 |
2.3 中生代地层残余展布 |
2.3.1 下-中三叠统 |
2.3.2 下-中侏罗统 |
2.3.3 下白垩统 |
2.4 中生代原始地层恢复 |
2.4.1 地层剥蚀量的估算方法 |
2.4.2 中生界各构造亚层的地层剥蚀量估算 |
2.4.3 中生界各构造亚层原始地层展布 |
第三章 黄骅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 |
3.1 断裂发育特征 |
3.1.1 主干断裂发育特征 |
3.1.2 中生界关键界面的断裂平面展布 |
3.2 构造样式 |
3.2.1 挤压构造样式 |
3.2.2 走滑构造样式 |
3.2.3 伸展构造样式 |
3.2.4 反转构造样式 |
3.3 中生界构造特征的分区性 |
第四章 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格局及其控盆作用 |
4.1 断层活动性分析 |
4.1.1 主干断层的活动速率 |
4.1.2 断层活动性的类型划分 |
4.2 平衡剖面分析 |
4.2.1 北区平衡剖面分析(Ⅰ区) |
4.2.2 中区平衡剖面分析(Ⅱ区、Ⅲ区) |
4.2.3 南区平衡剖面分析(Ⅳ区、Ⅴ区) |
4.2.4 不同方向剖面的伸展率 |
4.3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 |
4.3.1 燕山早期(J_(1+2)) |
4.3.2 燕山中期(J_3+K_1) |
4.3.3 燕山晚期(K_2) |
4.4 构造发育对盆地演化的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济阳坳陷盆缘洼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
1.3.2 济阳坳陷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 |
2.2 沉积地层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第3章 新生代热史恢复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与资料搜集 |
3.1.2 古温标样品分析测试 |
3.2 新生代热史模拟 |
3.2.1 温度路径反演 |
3.2.2 热史模拟结果 |
3.3 热史规律及成因 |
3.3.1 盆缘洼陷热史规律 |
3.3.2 岩浆活动对热演化的影响 |
第4章 东营组剥蚀量恢复 |
4.1 剥蚀量恢复方法及原理 |
4.1.1 镜质体反射率法 |
4.1.2 温度路径计算法 |
4.2 剥蚀量恢复结果及分析 |
4.2.1 单井剥蚀量恢复结果 |
4.2.2 构造沉降与抬升分析 |
第5章 烃源岩热成熟演化 |
5.1 模拟原理及方法 |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LA-ICP-MS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2 锆石裂变径迹沉积物源分析 |
6.3 自然演化碎屑磷灰石(U-Th)/He封闭温度 |
第7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LA-ICP-MS实验流程及AFT测试方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4)义和庄-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原型盆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完成工作量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地层发育及展布特征 |
2.1 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地层垂向格架 |
2.1.1 ΔlogR方法划分地层 |
2.1.2 声波时差方法划分地层 |
2.1.3 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地层 |
2.1.4 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地层垂向格架 |
2.2 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残留地层展布特征 |
第三章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 |
3.1 义和庄-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断裂体系特征 |
3.1.1 断裂的几何学特征 |
3.1.2 现今各层系断裂体系的差异性 |
3.2 构造样式发育特征 |
3.2.1 伸展构造样式 |
3.2.2 伸展-走滑构造样式 |
3.3 主干断裂垂向活动性分析 |
3.4 平衡剖面及伸展率分析 |
3.4.1 平衡剖面分析 |
3.4.2 伸展率分析 |
3.5 构造演化过程分析 |
3.5.1 区域动力学背景 |
3.5.2 构造演化过程 |
第四章 原型盆地格局恢复 |
4.1 地层剥蚀量的恢复 |
4.1.1 泥岩声波时差法 |
4.1.2 构造横剖面法 |
4.2 原型盆地格局恢复 |
4.2.1 地层原始厚度的恢复 |
4.2.2 原型盆地格局恢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中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
1.2.2 中生界构造特征 |
1.2.3 中生代构造演化 |
1.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营凹陷中生代构造层发育特征 |
2.1 构造层划分 |
2.1.1 测井泥岩声波时差法划分构造层 |
2.1.2 TOC法划分构造层 |
2.1.3 地震资料划分构造层 |
2.2 东西部构造层(亚层)对比 |
2.3 残留地层展布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第三章 东营凹陷中生代构造特征 |
3.1 中生界断裂体系静态特征 |
3.1.1 中生界主要断裂静态特征 |
3.1.2 中生界断裂平面特征分析 |
3.1.3 中生界构造样式 |
3.2 断裂动态演化特征 |
3.2.1 主要断裂垂向活动性分析 |
3.2.2 切割到中生界断裂的沿承关系 |
3.2.3 平衡剖面和伸展率分析 |
3.2.4 中生代各演化阶段的古构造格局 |
3.2.5 中生代活动断裂的延伸关系 |
第四章 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格局及演化 |
4.1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
4.2 中生代地层剥蚀量的计算 |
4.2.1 地层剥蚀量的计算方法 |
4.2.2 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 |
4.3 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 |
4.4 中生代盆地成因演化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济阳坳陷孤西地区中生界热演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热史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热史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中生界构造发育特征 |
3.1 孤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
3.2 孤西地区中生界展布特征 |
3.3 中生界断裂系统发育特征 |
3.4 孤西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 |
第四章 孤西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热史裂变径迹研究 |
4.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 |
4.1.1 裂变径迹实验原理 |
4.1.2 裂变径迹热史模拟原理 |
4.1.3 实验样品的采集 |
4.1.4 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及测试分析 |
4.2 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分析 |
4.3 裂变径迹长度数据分析 |
4.4 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济阳坳陷中生代以来盆地沉降-抬升及其热演化史分析 |
5.1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以来沉降抬升剥蚀的差异性 |
5.2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以来热演化史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方法和原理 |
2.1 岩石圈热结构计算 |
2.2 岩石圈热-流变结构计算 |
3 渤海湾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
4 渤海湾盆地热-流变结构特征 |
4.1 济阳坳陷热-流变结构特征 |
4.2 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热-流变结构特征 |
5 讨论 |
5.1 岩石圈热-流变结构演化对克拉通破坏的启示 |
5.2 不同构造单元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差异特征的机制 |
5.3 岩石圈强度转变时间 |
6 结论 |
(8)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与岩石圈减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渤海湾盆地热体制研究现状 |
1.3.2 热岩石圈厚度 |
1.3.3 热—流变结构 |
1.3.4 华北克拉通破坏 |
1.3.5 全球克拉通热体制和热岩石圈厚度研究现状 |
1.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全球典型克拉通现今热体制、热史和热岩石圈厚度特征 |
2.1 现今热体制 |
2.1.1 现今热流 |
2.1.2 热结构 |
2.1.3 热岩石圈厚度 |
2.2 热历史 |
2.2.1 破坏克拉通 |
2.2.2 稳定克拉通 |
2.3 热岩石圈厚度 |
2.3.1 破坏克拉通 |
2.3.2 稳定克拉通 |
第3章 渤海湾盆地现今热状况和中—新生代热史研究 |
3.1 渤海湾盆地现今热状况 |
3.1.1 渤海湾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
3.1.2 渤海湾盆地深部温度 |
3.1.3 渤海湾盆地地幔热流 |
3.2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热史研究 |
3.2.1 古温标参数和热史恢复方法 |
3.2.2 冀中坳陷热史恢复 |
3.2.3 临清坳陷热史恢复 |
3.2.4 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单元中—新生代热史 |
第4章 渤海湾盆地热岩石圈厚度研究 |
4.1 渤海湾盆地现今热岩石圈厚度分布特征 |
4.1.1 计算方法和参数 |
4.1.2 计算结果 |
4.2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热岩石圈厚度演化研究 |
4.3 济阳坳陷新生代不同时期热岩石圈厚度平面展布特征 |
4.3.1 计算方法流程 |
4.3.2 计算参数 |
4.3.3 典型单井结果分析 |
4.3.4 平面展布特征 |
第5章 渤海湾盆地热—流变结构研究 |
5.1 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现今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
5.1.1 计算方法 |
5.1.2 计算参数 |
5.1.3 不同构造单元现今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
5.2 济阳坳陷岩石圈中—新生代热—流变结构演化 |
5.2.1 计算参数 |
5.2.2 计算结果 |
5.2.3 考虑岩石圈应力和地幔含水情况 |
5.3 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单元中—新生代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特征 |
5.4 热史、热岩石圈厚度及热—流变结构对克拉通破坏的启示 |
第6章 克拉通热体制差异演化的机制和结论 |
6.1 克拉通热体制差异演化的机制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沾化凹陷孤西地区中生界构造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区域构造发育特征 |
第三章 中生界地层展布特征与构造发育特征 |
3.1 中生界地层格架特征 |
3.1.1 研究区中生界地层岩性特征 |
3.1.2 中生界三维地震剖面追踪 |
3.1.3 孤西地区地层分布特征 |
3.2 中生界断裂特征 |
3.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3.2.2 不同构造单元构造样式 |
3.2.3 中生界断裂发育特征 |
3.2.4 中生界构造总体特征 |
第四章 中生界构造动力学背景及构造演化特征 |
4.1 中生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地球化学特征 |
4.2 火山岩岩石成因及中生界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 |
4.2.1 岩石学分析 |
4.2.2 构造背景分析 |
4.3 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 |
4.4 构造分区 |
第五章 中生界构造演化对其碎屑岩储层发育的影响 |
5.1 孤北地区中生界蒙阴-西洼组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分析 |
5.1.2 孔隙发育特征 |
5.1.3 成岩作用 |
5.2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5.2.1 典型井碎屑岩储层成储机理剖析 |
5.2.2 构造演化对储层的影响 |
5.2.3 二次埋藏下成储模式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鲁西隆起—济阳坳陷晚中生代以来断层伸展与走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及构造格局 |
2.2 地层发育 |
2.3 构造演化及盆地原型 |
2.4 地球物理场 |
第3章 鲁西隆起-济阳坳陷内断层几何学特征 |
3.1 正断层系 |
3.1.1 鲁西隆起上NW向控凹断层 |
3.1.2 济阳坳陷内正断层系 |
3.2 走滑断层系 |
3.2.1 鲁西隆起上走滑断层系 |
3.2.2 济阳坳陷内走滑断层系 |
3.3 断层组合特征 |
3.3.1 不同性质断层组合特征 |
3.3.2 不同时期断层组合特征 |
第4章 鲁西隆起-济阳坳陷内断层运动学特征 |
4.1 断层运动学参数 |
4.1.1 断层断距 |
4.1.2 断层滑脱深度 |
4.1.3 断层定性与定量分析 |
4.2 断层水平断距 |
4.3 断层铅直地层断距 |
4.4 断层走向滑距 |
4.4.1 各时期上盘运动方向 |
4.4.2 断层走向滑距计算 |
4.5 断层滑脱深度 |
4.5.1 方法 |
4.5.2 应用计算 |
4.5.3 结果 |
第5章 鲁西隆起-济阳坳陷内斜滑断层特征 |
5.1 斜滑断层 |
5.1.1 斜滑断层的运动学分类 |
5.1.2 形成斜滑断层的应变方式 |
5.2 各凹陷内斜滑断层特征 |
5.3 应力场转换下先存断层演化 |
5.3.1 废弃型 |
5.3.2 渐灭型 |
5.3.3 迁移型 |
5.3.4 继承型 |
5.4 斜滑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5.4.1 实例 |
5.4.2 沉积假象 |
第6章 鲁西隆起-济阳坳陷内正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关系 |
6.1 走滑断层分布及成因 |
6.2 正断层与走滑断层关系 |
6.2.1 调节关系 |
6.2.2 派生关系 |
6.2.3 继承关系 |
6.3 正断层与走滑断层构造演化 |
6.3.1 印支期断层活动特征 |
6.3.2 燕山期断层活动特征 |
6.3.3 喜马拉雅期断层活动特征 |
第7章 鲁西隆起-济阳坳陷区断层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7.1 研究区及邻区构造特征 |
7.1.1 断层发育 |
7.1.2 变形场 |
7.2 大陆伸展模式 |
7.3 浅层构造样式与岩石圈分层伸展 |
7.3.1 分层伸展的几何学特征 |
7.3.2 分层伸展的运动学特征 |
7.4 火成岩地球化学动力学特征 |
7.5 区域应力场与变形场 |
7.5.1 伸展应力来源及演化 |
7.5.2 应力场和变形场的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成果 |
致谢 |
四、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济阳坳陷青城凸起的形成与演化[J]. 李伟,幽鹏飞,张飞鹏,贾光华,陈兴鹏,郭睿朋,郭甜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9(05)
- [2]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D]. 张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济阳坳陷盆缘洼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D]. 刘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义和庄-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沉积期原型盆地格局[D]. 戚建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D]. 张岱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济阳坳陷孤西地区中生界热演化史研究[D]. 刘会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J]. 邱楠生,许威,左银辉,常健,刘春黎. 地学前缘, 2017(03)
- [8]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与岩石圈减薄研究[D]. 许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沾化凹陷孤西地区中生界构造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D]. 王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10]鲁西隆起—济阳坳陷晚中生代以来断层伸展与走滑关系研究[D]. 赵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