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施用钾肥提高粮食单产(论文文献综述)
冯靖仪[1](2020)在《稻田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及化肥减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文中认为自21世纪起,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而化肥对粮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然而,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农业生产的负面伴随产物,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桎梏性日益凸显,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稻田排放的甲烷气体约占世界总量的29%,水稻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约占大气中甲烷的10%-20%。农业活动排放的N2O可达到排放总量的90%,而氮肥施用是N2O产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鄂州市水稻、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基础的碳足迹模型测算稻田作物生产碳足迹,量化各项农业投入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对碳足迹贡献率,探究轮作制度和化肥施用对作物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其次,对鄂州市稻田施肥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氮肥施用情景,探究不同情景下稻田作物的氮肥盈余量并估算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旨在为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稻田作物生产碳足迹的核算可得,水稻的土地利用碳足迹比油菜高,从作物产量碳足迹上看,稻田作物单位产量碳足迹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油菜>早稻>晚稻>中稻。四种作物单位产量和单位面积碳足迹空间变异性不大,高值区域集中在中部,由中部向四周递减。同时,采用油稻轮作制度能显着降低水稻的单位产量碳足迹,同时氮肥是稻田作物生产碳足迹最主要的贡献者。因此,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利用率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尤其重要。(2)对化肥施用情况的评价表明,油菜氮磷钾肥全部样点都处于过量施用状态,需严格控制油菜甚至经济作物的化肥施用量。水稻氮肥施用都处于过量施用状态,磷肥、钾肥施用量却不足,仍存在重氮肥、轻磷钾肥的现象。需适当减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从区域尺度上优化施肥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不同施氮情景下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分析表明,在130 kg/ha、135kg/ha和140 kg/ha氮肥施用条件下,鄂州市水稻总氮肥减量带来的总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别为28.21 Gg CO2-eq yr-1、26.02 Gg CO2-eq yr-1和23.83 Gg CO2-eq yr-1。从潜力估算结果上看,优化氮肥施用方案可带来较大的作物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氮肥资源有必要实现有效配置实现其高效利用,最优化氮肥施用方案,以最大化减少氮肥施用及氮肥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李健敏,赵庚星,李涛,肖杨,周雪,岳玉德[2](2018)在《山东省小麦施肥特征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进入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多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省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农业区,对该省施肥状况的研究分析,对全国农作物施肥管理具有参考借鉴作用。论文针对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的施肥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旨在理清其施肥特征与问题,为冬小麦的施肥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采用调查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摸清小麦施肥现状及特征,并通过MATLAB建模分析建立最佳施肥模型,明确小麦施肥参数。【结果】2015年山东省冬小麦化肥消耗系数(Fec)较2010年减少了5.71%。冬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施用比例存在磷肥比重较大,钾肥比重不足的状况。冬小麦基肥与追肥中多元素肥料占比增加,单质肥料占比总体减少。全省施肥总量、氮肥、磷肥的施用量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皆为鲁西和鲁北平原区最高,鲁东丘陵区最低。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相反。潮土地区小麦施氮、磷量最高,其次为砂姜黑土、褐土和棕壤,盐碱土区较低,钾素的投入则以棕壤最高,其次为砂姜黑土和褐土,盐碱土和潮土区钾素投入量较少。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状况,可适当增加东部丘陵区氮素用量,减少高产区肥料投入,增加低产区施肥水平。山东省以产量为目标的冬小麦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2.02、82.58和83.22 kg·hm-2,与此相比,目前氮肥、磷肥分别超25.60 kg·hm-2和37.77 kg·hm-2,钾肥亏3.84 kg·hm-2。【结论】山东省冬小麦施肥状况正在向良性发展,但仍存在施肥量偏高,施肥方式及比例不够合理问题。
李健敏[3](2018)在《山东省耕地施肥状况分析及最佳施肥参数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省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农业区,对该省施肥状况的研究分析,对全国农作物施肥管理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以统计年鉴资料、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和山东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统计资料与农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ArcGIS进行插值分析、利用MATLAB建立施肥模型,摸清耕地施肥现状及特征,明确作物施肥参数,为全省施肥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无论实物量还是折纯量,山东省化肥消费结构均以氮肥和复合肥为主,且复合肥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化肥消费结构正在向良性发展。自2007年后全省化肥消耗量逐步降低但粮食产量依然稳步增长,显示这一时期化肥利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2)山东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中部和中南部,位于中部山丘区的外缘,其它地区全氮含量分布适中。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的占绝大部分,其中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地区与全氮含量较高的地区保持基本一致。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泛平原地区,鲁东地区以及山东省南部地区的速效钾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呈现出由北到南、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3)山东省耕地施肥呈现平原区高,山丘区低,西部高,东部低的状况。鲁东和鲁南地区耕地施肥量相对较低,鲁中、鲁中南和鲁西北地区耕地施肥量相对较高。五种主要土壤类型施肥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潮土>砂浆黑土>棕壤>褐土>盐碱土。不同耕地利用类型氮肥施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灌溉水田>水浇地>旱地,磷肥施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浇地>旱地>灌溉水田,钾肥施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旱地>灌溉水田>水浇地。(4)小麦与玉米化肥消耗系数在2010-2015年呈现先增后减状态,化肥消耗系数分别比2010年减少了5.71%和7.14%。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施用比例存在磷肥比重较大,钾肥比重不足的状况;玉米施肥则存在钾肥明显不足的情况。小麦基肥与追肥中多元素肥料占比增加,追肥比例明显提高;玉米施肥中多元素肥料占比增加。(5)小麦施肥总量、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钾肥则与之相反;氮肥、磷肥投入以潮土区最高,盐碱土地区最低;钾肥投入以棕壤区最高,潮土区最低。玉米施肥总量、氮肥、磷肥的施用量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相反。氮肥投入以褐土区最高,盐碱土区最低。磷肥投入以褐土区最高,潮土区最低。钾肥投入以棕壤区最高,潮土区最低。山东省小麦、玉米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基本表现为高产区—高土壤养分含量—高化肥投入,低产区—低土壤养分含量—低化肥投入的不合理状态。(6)山东省以产量为目标的冬小麦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2.02、82.58和83.22 kg·hm-2,比例为1:0.45:0.46。与此相比,目前氮肥、磷肥分别超26.50 kg·hm-2和37.77 kg·hm-2,钾肥亏3.84 kg·hm-2。以产量为目标的玉米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63.56、76.15和108.03 kg·hm-2,比例为1:0.47:0.66。与此相比,目前氮肥、磷肥分别超39.64 kg·hm-2和17.51 kg·hm-2,钾肥不足量为36.70 kg·hm-2。(7)山东省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过量且利用率偏低、施肥区域不均衡。
梁涛[4](2017)在《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基础地力是土壤支撑农作物生产以及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是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映,通常用不施肥条件下的作物产量来评价土壤基础地力状况。基础地力与水肥效应和田间管理共同决定了土壤生产能力的高低。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可耕地面积有限,我国有2/3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十分不利。在当前国情下,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并不现实,只有提高现有耕地的地力水平,才是我国实现“藏粮于地”的必经之路,科学可行的区域施肥推荐是我国“藏粮于技”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水稻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以及不同时期土壤数据和施肥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了近30年来耕地基础地力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水平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尝试采用基础地力作为施肥指标,研究了基于基础地力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施肥指导的可行性,并同其他经典施肥方法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水田和旱地基础地力在30年间得到显着提升,旱地地力水平提升幅度高于水田,这与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变化结果一致。30年间重庆市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评价提高1.7 g·kg-1,旱地有机质的提升幅度(2.5 g·kg-1)高于水田(1.0 g·kg-1),但是旱地有机质含量仍然低于水田,但两者的差距在拉近,土壤有机质含量正在向均匀化方向发展。。重庆土壤pH下降明显,30年间平均下降0.5个pH单位,耕地土壤从中性6.7降至微酸性6.2,旱地土壤pH仍高于水田,但差距在缩小。重庆土壤中有效Mg、Fe、Mn、Cu、Zn平均含量较高,养分供应充足,但是B平均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部分地区接近极缺乏水平,需及时补充。重庆耕地地力评价高等地比例偏低,尤其是旱地,海拔和土层厚度是影响重庆耕地地力等级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养分水平对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力等级水平的影响也很显着。重庆耕地从1980s至2010s,化肥输入量增加,有机肥输入量降低,养分输出量增加,氮的盈余收窄,磷由亏缺转为盈余,而钾由盈余转为亏缺。重庆氮磷盈余,钾肥亏缺是导致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养分含量增加,速效钾降低的重要原因。土壤氮磷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上升,是30年来重庆基础地力提升的主要原因。2、基础地力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在土壤基础地力提升的前提下,如果不降低肥料用量会降低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因此通过控制高基础地力水平下肥料的投入量可以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基础地力对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反映能力强于钾。3、重庆目前水田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平均为6.0 t·hm-2,地力贡献率72%;旱地基础地力平均产量为4.0 t·hm-2,地力贡献率57%,耕地地力对产量的贡献超过肥料贡献率。基础地力产量与地力相对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肥料相对贡献率和基础地力呈显着负相关,高基础地力耕地能够代替肥料对产量的贡献,减少肥料用量。重庆水田的地力贡献率高于旱地,旱地玉米的肥料贡献率高于水田。氮肥仍然是对作物增产作用最大的养分,远高于磷钾肥。耕地基础地力产量与施肥产量存在着显着正相关,随着耕地基础地力产量的提高,施肥产量也不断提高。高地力水平能够在高产量水平下维持稳定和可持续性,基础地力>4.0 t·hm-2的旱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耕地土壤氮磷钾贡献率与氮磷的增产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肥力对化肥增产量的效果影响显着,单位化肥在中低基础地力水平下获得的增产量高于高基础地力水平下的增产量。4、采用二次函数法最佳经济效益产量为目标产量,计算每个“3414”试验点地力差减法施肥量,并用二次函数公式模拟相应施肥量下的产量,结果显示,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氮磷施肥量与二次函数法最佳施肥量接近,且获取产量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产量的95%以上,可以用于重庆多数区域的氮磷施肥推荐,但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施钾量过高,有可能造成养分资源浪费,不宜用作重庆水稻玉米施钾推荐。5、通过把养分贡献率与地力差减法推荐施肥量建立相关关系,再利用基础地力产量和缺素区产量与养分贡献率建立相关关系,可以建立在不同水平养分贡献率下的基础地力产量、缺素区产量和推荐施肥量,以此来指导重庆不同区域的水稻和玉米氮磷施肥,但是施钾量与养分贡献率相关性不显着,无法采用基础地力指标进行施钾推荐。6、土壤全钾、速效钾和基础地力产量均不能与相对产量和养分贡献率建立显着相关,无法在重庆水稻和玉米上建立有效的施钾推荐,基础地力产量同样不能用于指导施钾。这说明不同施肥方法在不同区域效果不一,难以一概而论,施肥技术的推广需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试验。
李光辉[5](2017)在《典型小麦—玉米轮作高产区施肥、灌溉和用药优化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北部主要小麦-玉米复种高产区(安阳、鹤壁、新乡、焦作)粮食生产过程中肥料、灌溉和用药投入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调查,通过处理分析,在保证粮食高产的前提下,对各投入要素进行优化,得出各要素投入的最优投入值范围,为农业生产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政策与建议。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小麦的最高单产为750 kg/亩,最低单产为350 kg/亩,平均单产556.85kg/亩;玉米的最高单产为800 kg/亩,最低单产为350 kg/亩,平均单产为604.24 kg/亩。在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上,大部分种植面积已经实现了粮食的高产,只有少部分种植面积粮食单产较低。(2)肥料投入方面:(1)小麦和玉米最佳用肥次数均为2次;(2)小麦N、P2O5、K2O最优用肥量分别为15-25 kg/亩、10-20 kg/亩、2-4 kg/亩;玉米N、P2O5、K2O最优用肥量分别为25-30 kg/亩、10-15 kg/亩、4-6 kg/亩;(3)施肥优化得出,小麦N、P2O5、K2O用量优化系数分别为-5.88%、-45.27%、13.13%;玉米N、P2O5、K2O用量优化系数分别为-27.89%、-133.71%、-122.08%。(3)灌水投入方面:(1)农户对小麦和玉米的灌溉次数大多选择为2-3次,在对比灌水次数对粮食单产影响的情况下,得出小麦最优灌水次数均为2次;(2)结合不同灌水量下粮食单产状况和不同粮食单产下灌水状况研究分析得出小麦、玉米最优灌溉量分别为120-180m3/亩、80-160 m3/亩;(3)灌水优化得出,小麦灌水优化系数为-27.43%,玉米灌水优化系数为19.71%。(4)农药投入方面:(1)农户对小麦和玉米的用药次数主要为2-3次,在对比用药次数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看出,小麦、玉米最优用药次数分别为2次和3次;(2)小麦除草剂、杀虫螨菌剂、生长调节剂最优用药量分别为≤40 ml/亩、150-200 ml/亩、≤40 ml/亩;玉米除草剂、杀虫螨菌剂、生长调节剂最优用药量分别为50-100 ml/亩、100-150 ml/亩、≤50 ml/亩;(3)用药优化得出,小麦除草剂、杀虫螨菌剂、生长调节剂优化系数分别为80.07%、-21.12%和76.46%;玉米除草剂、杀虫螨菌剂、生长调节剂优化系数分别为-0.95%、-0.1%和53.46%。
张彬[6](2016)在《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是我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提供了数千亿斤商品粮,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玉米带也出现了耕地和水资源透支性使用问题,具体表现为玉米常年连作、耕作方式不合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玉米秸秆不能有效还田、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玉米带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必将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深入推进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鉴于此研究目的,本文以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界定松辽平原玉米带、资源透支、农地生态补偿、水资源生态补偿、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等概念,结合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揭示玉米带土壤资源和水资源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总结评价了玉米带现有生态补偿措施,对影响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决定性因素——农户生态补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出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提出建议。本文拟突破的创新点:(1)目前国内对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寻找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但学者们一般是从区划的资源环境本身去思考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多数成果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问题,系统研究成果少见,立足于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和黄金玉米带特定区域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微观经济组织,农户既是农业生态的受益者和破坏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主体,亦是农业生态的保护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客体。研究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户的生态补偿行为方式和特点及剖析其原因,才能全方位思考、制定系统和有效的生态补偿对策;(2)本文利用农安、榆树、德惠、公主岭、梨树、前郭6个市县市地区35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向后LR迭代剔除方法对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农户认知、意愿等深层次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因素的相关程度;(3)本文以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切入点,创造性地构建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从激励和约束微观主体农户行为这一新视角,提出符合玉米带生态补偿实际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熊世武[7](2016)在《长葛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及其专用肥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具有粮、饲、经、能、果等多元用途,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及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玉米生产上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和时期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土壤环境恶化。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长葛市12个乡镇240户的玉米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夏玉米专用缓释肥、海藻酸包膜缓释BB肥、海藻酸包膜复合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长葛市夏玉米高产及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长葛市夏玉米种植总面积为3.73万hm2,平均单产水平为6855 kg·hm-2,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为先玉335、伟科702、阳光99等。89%农户采用大型播种机麦后铁茬抢播,11%农户采用手推式播种镂或人工点播;夏玉米播种量在37.5~45.0 kg·hm-2左右;玉米生产中全市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189 kg·hm-2,116 kg·hm-2,91 kg·hm-2;70%农户选择种肥同播,将肥料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25%农户玉米苗期一次追肥,追肥方式为撒施,极少数两次追肥。由此看出,长葛市夏玉米生产存在肥料配比、施肥时期及追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2、夏玉米专用缓释肥(N-P2O5-K2O:28-10-12,缓释氮比例50%,750 kg·hm-2)一次性施入比等养分普通肥增产5.65%,与等养分普通肥分两次施入(氮肥50%苗期施用,50%大喇叭口期施用)产量无显着差异,较农民施肥增产5.34%;夏玉米专用缓释肥比普通肥氮肥利用率提高4.62~6.62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平均提高3.00 kg·kg-1。夏玉米专用缓释肥实现了高产和简化施肥。3、海藻酸复合肥和海藻酸缓释BB肥均能够显着提高夏玉米千粒重、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海藻酸缓释BB肥(N-P2O5-K2O:24-8-10)施用量600 kg·hm-2时,较同养分常规BB肥(750 kg·hm-2)和海藻酸复合肥(750 kg·hm-2)分别增产8.49%和8.98%。海藻酸缓释BB肥用量600 kg·hm-2时具有节肥增效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4、长葛市夏玉米高效施肥配套技术措施如下:选择先玉335、郑单958、浚单20等高产高抗的优良品种;合理密植,根据地力情况种植密度60000~75000株/hm2;提高播种质量,适时灌水保证苗齐,及时间苗定苗;科学施肥,推荐施肥量N 180~210 kg·hm-2、P2O5 6075kg·hm-2、K2O 7590 kg·hm-2,掺混50%左右的包膜氮肥一次性施肥可以实现高产;综合防治玉米叶锈病、青枯病、大斑病、玉米螟、蛴螬等常见病虫害;适时晚收,苞叶发黄后推迟7-10天、籽粒乳线完全消失后收获。
车升国[8](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王小英[9](2015)在《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陕西省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状况不清、肥料结构不明、施肥效果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陕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及文献资料,分析了陕西省施肥现状与近40年农户施肥和土壤肥力的历史演变,揭示了当前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渭北旱塬、关中灌区和陕南秦巴山区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为4269、6437和3742kg/hm2,全省平均5334 kg/hm2。全省小麦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83、110和21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35.02、51.17和134.60 kg/kg。化学氮肥投入过量农户平均68.4%,数量达5.37万吨。磷肥投入过量平均41.0%,数量达2.17万吨。全省化肥N、P2O5和K2O投入不足农户分别为5.6%、38.1%和77.5%,有机肥施用仅占23.7%。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西省小麦产量可增加24.90万吨。小麦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2)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关中灌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为7867、7077、6886和4872 kg/hm2,全省平均6779 kg/hm2。全省玉米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230、63和20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32.87、113.17和228.90kg/kg。化学氮肥投入过量农户平均63.2%,数量达6.59万吨。磷肥投入过量平均30.8%,数量达1.20万吨;投入不足平均58.8%,数量为3.08万吨。全省钾肥投入不足农户达83.0%,有机肥施用仅占36.9%。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西省玉米产量可增加102.46万吨。玉米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3)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苹果园有机肥施用农户分别占99.96%、24.52%和20.37%,全省平均50.15%;化肥氮磷钾投入从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到关中灌区均是增加趋势,其中氮肥(N)由490 kg/hm2增加到619 kg/hm2,磷肥(P2O5)由318 kg/hm2增加到447 kg/hm2,钾肥(K2O)由73 kg/hm2增加到382 kg/hm2。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化学氮肥投入合理农户分别占18%、17%和12%,全省平均17%,过量分别占67%、74%和78%,全省平均72%;磷肥投入合理分别占12%、27%和15%,全省平均20%,过量分别占42%、52%和65%,全省平均50%;钾肥投入合理分别占11%、12%和14%,全省平均12%,不足分别占84%、48%和15%,全省平均56%。陕西省农户苹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4)陕北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区马铃薯平均产量分别为23.0 t/hm2和15.4 t/hm2,全省平均22.3 t/hm2。全省马铃薯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55、78和13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183.66、402.42和561.75 kg/kg。陕北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区化学氮肥投入合理农户分别占43.0%和4.0%,全省平均39.4%;过量分别占24.5%和50.3%,全省平均26.9%。磷肥投入合理分别占64.6%和16.0%,全省平均60.1%;过量分别占21.9%和56.0%,全省平均25.0%。钾肥投入不足分别占96.9%和93.1%,全省平均96.6%。陕西省农户马铃薯施肥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5)陕南秦巴山区水稻平均产量为7822 kg/hm2,中等产量农户占50.9%。总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69、68、54 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59、62、45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51.52、135.69和158.26kg/kg。农户化肥氮、磷和钾投入合理分别为48.0%、42.4%和7.2%,过量分别为22.6%、11.2%和0.6%,不足分别为29.4%、46.5%和92.2%。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南秦巴山区水稻可增产7.70万吨。该区域水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6)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平均产量为2355 kg/hm2,中等产量农户占60.7%。总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79、80、54 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45、62、34 kg/hm2。化肥氮磷钾施用量整体与产量都有显着的相关性,且各养分投入均表现出报酬递减趋势。农户化肥氮、磷和钾肥投入合理分别为38.5%、27.6%和25.9%,过量分别为15.2%、26.2%和10.3%,不足分别为46.3%、46.2%和63.8%。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可增产5.61万吨。有机肥和硼肥施用农户分别只有45.3%和41.7%,施用硼肥平均增产101 kg/hm2。该区域油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硼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比较普遍。(7)近40年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农户小麦和玉米化肥氮磷钾投入量以及产量均大幅度增加。70年代小麦和玉米地块土壤氮素表现为亏缺,80年底之后表现为盈余,且盈余量逐渐增加;土壤磷素也从亏缺逐渐转为盈余;而土壤钾素亏缺量越来越严重。近40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小麦和玉米氮肥、氮磷肥和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整体呈下降趋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磷肥和钾肥用量的增加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孙伊辰[10](2014)在《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钾变化与产量效应》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多,针对目前农田土壤养分不断积累,磷、钾肥的增产效应逐渐降低的问题,本文以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等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作为切入点,将宏观土壤磷钾养分变化与其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产量效应的田间试验相结合,统计分析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以藁城、新乐和武强3个县(市)为例,分析了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中山麓平原区、低平原区2个区域30年间土壤养分的变化与农田磷、钾养分输入输出的平衡状况。通过对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磷钾肥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变化及其产量效应调查,结合利用田间肥料试验、盆栽试验及模拟试验研究土壤磷、钾的转化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钾养分的影响,为定量评价土壤磷、钾养分生产力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科学施用磷钾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作物单产呈上升趋势,2012年较1994年冬小麦单产增加48.20%,2012年比1994年夏玉米单产提高29.83%。播种面积略有浮动,基本呈上升趋势。肥料投入量逐年增加,2012年化肥施用量达516.1kg/hm2,较1989年化肥每公顷增加192.16%。河北省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1981年时秸秆还田面积为2.3万hm2,至2012年时面积增加至340.7万hm2。2、藁城、新乐、武强三县小麦单量较1994平均增加31.45%,夏玉米产量略有增减。单位面积肥料投入量较1989年增加125.11%。近30年间太行山山区丘陵、山麓平原、低平原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着增加趋势,较第二次土壤普查,各区域有效磷含量均增加。不同地形区域之间养分积累存在差异。藁城市(山麓平原)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分别增加了28.2mg/kg和10.8mg/kg;新乐(山麓平原)土壤有效磷增加了28.9mg/kg,速效钾下降了22.2mg/kg;武强县(低平原区)有效磷增加了18.8mg/kg,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32.4mg/kg。在当前生产条件下,过量投入磷素是导致磷养分积累的主要原因,而由于作物产量水平增加导致土壤速效钾消耗较高,土壤速效钾略有增减。3、不同磷水平土壤上施用单位量磷肥所增加的土壤有效磷随土壤磷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不同磷水平土壤上单施磷肥、秸秆和磷肥配施,土壤对磷肥的固定率均随施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施用秸秆明显减低了土壤的固磷率。不同钾水平土壤上施用钾肥,土壤速效钾均显着增加。4、磷钾肥在冬小麦-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为:无论秸秆还田与否,磷肥(P2O5)用量为45135kg/hm2,冬小麦产量分别增加6.2%26.9%。P2O5用量22.567.5kg/hm2,夏玉米产量分别增加5.6%46.8%;钾肥(K2O)用量22.567.5kg/hm2,小麦产量分别增加5.0%20.5%,K2O用量45135kg/hm2,夏玉米产量分别增加6.9%46.4%。秸秆还田明显增加了磷、钾肥在冬小麦、夏玉米的产量效应。5、依据磷钾肥在小麦、玉米上的产量效应特点、土壤磷钾养分平衡状况,秸秆还田下,冬小麦产量水平为:75009000kg/hm2时,P2O5、K2O推荐用量分别为:4560kg/hm2和3060kg/hm2。夏玉米茬口P2O5、K2O推荐用量分别为3045kg/hm2和4560kg/hm2。
二、重视施用钾肥提高粮食单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施用钾肥提高粮食单产(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田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及化肥减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前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化肥施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农业碳足迹研究进展 |
1.2.3 氮肥减量温室气体减排研究 |
2 研究方法与区域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2.5 数据来源 |
3 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作物生产碳足迹分析 |
3.1 碳足迹测算方法 |
3.1.1 相关概念界定 |
3.1.2 碳足迹计算模型构建 |
3.2 作物生产碳足迹分析 |
3.2.1 不同作物生产碳足迹分析 |
3.2.2 作物生产碳足迹空间分布分析 |
3.3 农田管理措施对碳足迹影响研究 |
3.3.1 农业投入对作物生产碳足迹影响研究 |
3.3.2 轮作制度对作物生产碳足迹的影响 |
3.3.3 氮肥对碳足迹影响研究 |
3.4 小结 |
4 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化肥施用合理性评价 |
4.1 作物种植、施肥现状分析 |
4.1.1 作物种植现状分析 |
4.1.2 作物施肥现状分析 |
4.2 化肥施用合理性评价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氮肥施用合理性评价 |
4.2.3 磷肥施用合理性评价 |
4.2.4 钾肥施用合理性评价 |
4.3 小结 |
5 氮肥减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估算 |
5.1 潜力测算方法 |
5.1.1 化肥盈余量估算方法 |
5.1.2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估算方法 |
5.2 不同氮肥施用情景下农田化肥盈余量估算 |
5.3 不同氮肥施用情景下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估算 |
5.3.1 不同氮肥施用条件下鄂州市稻田作物直接N2O减排潜力 |
5.3.2 不同氮肥施用条件下鄂州市稻田作物间接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5.3.3 不同氮肥施用条件下鄂州市稻田作物总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5.4 氮肥管理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研究 |
5.5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2)山东省小麦施肥特征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1.3.2 MATLAB建模分析 |
2 结果 |
2.1 小麦面积、产量与化肥消耗 |
2.2 小麦养分投入数量与比例 |
2.3 小麦肥料投入种类与施肥时期 |
2.4 小麦施肥区域与土壤差异 |
2.4.1 小麦施肥区域差异 |
2.4.2 小麦施肥的土壤类型差异 |
2.5 小麦施肥与土壤养分 |
2.5.1 按不同区域 |
2.5.2 按土壤类型 |
2.5.3 按小麦产量水平 |
2.6 小麦最佳施肥模型 |
2.6.1 产量—施肥模型 |
2.6.2 以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肥量 |
2.6.3 以效益为目标的最佳施肥量 |
3 讨论 |
3.1 山东冬小麦生产潜力 |
3.2 化肥施用与环境风险 |
3.3 施肥不平衡与有机肥投入 |
4 结论 |
(3)山东省耕地施肥状况分析及最佳施肥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文献调研法 |
(2)GIS点位分析及处理法 |
(3)MATLAB数据处理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位特征 |
2.2 气候特征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水文特征 |
2.6 耕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条件 |
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数据获取 |
3.2 数据处理 |
3.2.1 统计分析 |
3.2.2 ArcGIS插值分析 |
3.2.3 MATLAB建模分析 |
4 山东省化肥消耗现状分析 |
4.1 化肥消费总量变化 |
4.2 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与化肥消费量变化趋势 |
4.3 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用量变化(实物量) |
4.4 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用量变化(折纯量) |
4.5 小结与讨论 |
5 山东省耕地养分及施肥状况分析 |
5.1 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状况 |
5.1.1 土壤全氮 |
5.1.2 土壤有效磷 |
5.1.3 土壤速效钾 |
5.2 耕地施肥总体特征 |
5.3 耕地施肥的区域特征(地理区、行政区) |
5.4 耕地施肥的土壤类型特征 |
5.5 耕地施肥的土地利用特征 |
5.6 小结与讨论 |
6 山东省主要作物施肥状况及评价 |
6.1 小麦、玉米产量与化肥消耗变化 |
6.1.1 中国小麦、玉米产业发展 |
6.1.2 山东小麦、玉米产业发展及化肥消耗 |
6.2 小麦、玉米肥料投入数量与比例 |
6.3 小麦、玉米肥料投入种类 |
6.4 小麦基追次数 |
6.5 小麦、玉米施肥区域差异 |
6.6 小麦、玉米施肥土壤类型差异 |
6.7 小麦、玉米施肥与土壤养分 |
6.7.1 按不同区域 |
6.7.2 按土壤类型 |
6.7.3 按产量水平 |
6.8 小结与讨论 |
7 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最佳施肥参数的确定 |
7.1 产量-施肥模型建立 |
7.2 耕地施肥最佳参数的确定 |
7.3 小麦最佳施肥参数的确定 |
7.4 玉米最佳施肥参数的确定 |
7.5 小结与讨论 |
8 合理施肥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8.1 施肥问题分析 |
8.1.1 施肥结构不合理 |
8.1.2 施肥过量,利用率偏低 |
8.1.3 施肥区域不均衡 |
8.2 对策分析 |
8.2.1 调整施肥结构,推广缓/控释肥料 |
8.2.2 加强养分管理,继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
8.2.3 根据施肥区域差异调整施肥方案 |
8.2.4 强化基层施肥技术推广指导 |
8.2.5 通过高效施肥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10 研究特色与展望 |
10.1 研究特色 |
10.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 1 文献综述 |
1.1 农田基础地力研究进展 |
1.1.1 农田基础地力的定义及表征 |
1.1.2 农田基础地力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
1.1.3 农田基础地力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2 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1.3 施肥推荐研究进展 |
1.3.1 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
1.3.2 区域施肥推荐方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选题依据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研究区域概括 |
2.5.1 气候及土壤特征 |
2.5.2 重庆粮食生产状况 |
2.5.3 研究区域农资投入状况 3 重庆近30年基础地力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重庆不同耕地类型地力贡献率变化 |
3.2.2 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变化 |
3.2.3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 |
3.2.4 重庆不同时期养分平衡变化 |
3.3 讨论 |
3.3.1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分析讨论 |
3.3.2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影响因素讨论 |
3.3.3 重庆养分表观平衡变化因素讨论 |
3.3.4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分析 |
3.3.5 耕地基础地力变化 |
3.3.6 重庆土壤养分、养分表观平衡和耕地土壤地力变化及相互影响 |
3.4 结论 4 基础地力对重庆水稻和玉米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础地力产量与养分吸收量的关系 |
4.2.2 肥料贡献率与农学效率的关系 |
4.2.3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回收率的关系 |
4.2.4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生理利用率的关系 |
4.2.5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吸收效率的关系 |
4.2.6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养分依存率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结论 5 重庆农田基础地力及其对水稻和玉米高产稳产及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和分布 |
5.1.2 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2.1 基础地力与土壤和肥料贡献率的关系 |
5.2.2 基础地力与土壤养分贡献率的关系 |
5.2.3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对施肥增产的影响 |
5.2.4 基础地力对施肥效应的影响 |
5.2.5 基础地力与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系 |
5.2.6 相同基础地力水平下不同土壤类型施肥产量及贡献率 |
5.3 讨论 |
5.3.1 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与施肥、产量的关系 |
5.3.2 地力提升和高效养分资源利用 |
5.4 结论 6 基于基础地力和总量控制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氮肥推荐研究 |
6.1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计算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重庆水稻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
6.2.2 重庆水稻不同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
6.2.3 重庆玉米不同区域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
6.2.4 重庆玉米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
6.3 讨论 |
6.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
6.3.2 不同施肥推荐比较分析 |
6.3.3 氮肥利用效率和节氮潜力 |
6.4 结论 7 基于基础地力及磷肥衡量监控的重庆水稻和玉米磷肥推荐 |
7.1 试验设计和磷的恒量监控技术计算方法 |
7.1.1 试验设计 |
7.1.2 计算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重庆不同区域水稻最佳施磷量 |
7.2.2 重庆水稻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
7.2.3 重庆不同区域玉米最佳施磷量 |
7.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
7.2.5 重庆水稻和玉米减磷潜力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
7.3.2 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
7.3.3 磷肥施用量和利用效率 |
7.4 结论 8 重庆水稻和玉米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
8.1 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 |
8.1.1 试验设计 |
8.1.2 计算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重庆水稻最佳施钾量 |
8.2.2 重庆水稻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
8.2.3 重庆玉米最佳施钾量结果比较 |
8.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
8.3 讨论 |
8.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
8.3.2 重庆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
8.3.3 水稻玉米施钾量和钾肥利用效率 |
8.4 结论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1.1 基础地力的提高可以减少作物产量对化肥的依赖 |
9.1.2 基础地力的提高会降低作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效率 |
9.1.3 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升高是基础地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
9.1.4 重庆氮磷钾区域施肥体系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及不足 |
9.4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
(5)典型小麦—玉米轮作高产区施肥、灌溉和用药优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施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1.2.2 灌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1.2.3 农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1.2.4 已有研究动态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河南省粮食高产区生产状况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调查样本产量现状 |
2.2.1 调查样本产量状况 |
2.2.2 不同产量农户面积分布 |
2.3 调查样本施肥现状 |
2.3.1 调查样本农户施肥状况 |
2.3.2 调查样本农户施肥次数面积分布 |
2.3.3 调查样本农户施肥总量 |
2.3.4 调查样本施氮磷钾肥状况 |
2.3.5 不同产量下施肥状况 |
2.3.6 小结 |
2.4 调查样本灌水现状 |
2.4.1 调查样本的灌水状况 |
2.4.2 不同灌溉次数面积分布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2.4.3 不同灌水总量面积分布状况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2.4.4 不同产量下灌水用量 |
2.4.5 小结 |
2.5 调查样本农药使用现状 |
2.5.1 调查样本农户用药状况 |
2.5.2 用药次数面积分布 |
2.5.3 调查样本农户用药总量 |
2.5.4 调查农户除草剂、杀虫螨菌剂、生长调节剂用药状况 |
2.5.5 不同产量下的用药状况 |
2.5.6 小结 |
3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出现的问题与优化 |
3.1 调查区域施肥优化分析 |
3.1.1 小麦施肥优化分析 |
3.1.2 玉米施肥优化分析 |
3.2 调查区域灌水优化分析 |
3.2.1 小麦灌水优化分析 |
3.2.2 玉米灌水优化分析 |
3.3 调查区域用药优化分析 |
3.3.1 小麦用药优化分析 |
3.3.2 玉米用药优化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投入要素及现状 |
4.1.2 节省潜力优化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
文献评述 1.4 |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 |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6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
本文创新之处 1.8 |
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业地位 2.1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形成与发展 2.2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牧结构 2.3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 3.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 3.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 3.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超采与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4.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生态补偿措施及效果分析 5.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结构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5.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 第六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影响因素分析 6.1 |
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影响机理分析 6.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 6.3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4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与保障措施 7.1 |
建立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7.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第八章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
研究结论 8.2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
(7)长葛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及其专用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河南省夏玉米生产现状 |
1.1.1 河南省夏玉米播种面积 |
1.1.2 河南省夏玉米单产水平 |
1.1.3 河南省夏玉米总产量 |
1.2 河南省夏玉米施肥现状 |
1.2.1 河南省化肥施用现状 |
1.2.2 河南省夏玉米生产中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 |
1.3 新型肥料研究进展 |
1.3.1 新型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2 新型肥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3.3 新型肥料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1.3.4 新型肥料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4 海藻酸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1.4.1 养分均衡,增产效果明显 |
1.4.2 含有大量抗病因子,增强作物抗逆性 |
1.4.3 活性成分高,植物易吸收 |
1.4.4 改善土壤微环境 |
1.4.5 安全无公害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长葛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调查内容 |
3.2 试验研究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4 相关指标计算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长葛市夏玉米生产现状 |
4.1.1 长葛市夏玉米品种 |
4.1.2 长葛市夏玉米施肥量 |
4.1.3 长葛市夏玉米追肥比例 |
4.1.4 长葛市夏玉米产量 |
4.1.5 长葛市夏玉米投入额 |
4.1.6 长葛市夏玉米生产的产投比 |
4.1.7 长葛市夏玉米化肥用量与产量的关系 |
4.1.8 长葛市夏玉米调查分析小结 |
4.2 夏玉米专用缓释肥效应研究 |
4.2.1 夏玉米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2 夏玉米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2.3 夏玉米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4.2.4 夏玉米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2.5 夏玉米专用缓释肥效应小结 |
4.3 海藻酸包膜肥效应研究 |
4.3.1 海藻酸包膜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2 海藻酸包膜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3 海藻酸包膜肥对夏玉米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4.3.4 海藻酸包膜肥对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4.3.5 海藻酸包膜肥效应小结 |
5 讨论 |
5.1 长葛市夏玉米产量与施肥关系 |
5.2 夏玉米产量与夏玉米专用缓释肥的关系 |
5.3 夏玉米海藻酸包膜肥的应用前景分析 |
6 结论 |
6.1 长葛市夏玉米生产与施肥现状 |
6.2 夏玉米专用缓释肥是实现增产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
6.3 海藻酸包膜肥不同用量增产效果不同,是未来可以推广的新型肥料品种 |
6.4 长葛市夏玉米高效施肥配套技术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全国和陕西省肥料施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
1.2.1 我国肥料施用状况、化肥对中国粮食增长的历史贡献以及面临的挑战 |
1.2.2 陕西省肥料施用状况、化肥对陕西省粮食增长的历史贡献以及面临的挑战 |
1.3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际上养分资源宏观管理 |
1.3.2 国内养分资源宏观管理 |
1.4 我国作物施肥评价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及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来源 |
2.4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陕西省小麦施肥现状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陕西省小麦产量分布 |
3.2.2 陕西省小麦肥料投入状况 |
3.2.3 陕西省小麦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
3.2.4 陕西省小麦施肥状况评价 |
3.2.5 陕西省小麦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
3.2.6 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7 不同品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陕西省玉米施肥现状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陕西省玉米产量分布 |
4.2.2 陕西省玉米肥料投入状况 |
4.2.3 陕西省玉米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
4.2.4 陕西省玉米施肥状况评价 |
4.2.5 陕西省玉米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
4.2.6 灌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2.7 不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苹果施肥现状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陕西省苹果产量分布 |
5.2.2 陕西省苹果肥料投入状况 |
5.2.3 陕西省苹果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
5.2.4 陕西省苹果施肥状况评价 |
5.2.5 陕西省苹果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现状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陕西省马铃薯产量分布 |
6.2.2 陕西省马铃薯肥料投入状况 |
6.2.3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
6.2.4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状况评价 |
6.2.5 陕西省马铃薯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现状评价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7.1.2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产量分布 |
7.2.2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肥料投入状况 |
7.2.3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
7.2.4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状况评价 |
7.2.5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
7.2.6 不同品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现状评价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8.1.2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产量分布 |
8.2.2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肥料投入状况 |
8.2.3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
8.2.4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状况评价 |
8.2.5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
8.2.6 不同品种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黄土高原近40年来农田施肥与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研究区域概况 |
9.1.2 数据来源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不同区域农户小麦和玉米化肥施用量与产量时空变化 |
9.2.2 不同区域小麦和玉米地块养分平衡时空变化 |
9.2.3 不同区域土壤肥力时空变化 |
9.2.4 施肥、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
9.3 讨论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3 主要进展 |
10.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钾变化与产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研究背景 |
1.3 土壤磷、钾养分变化研究 |
1.4 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肥现状 |
1.5 秸秆还田简介 |
1.5.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5.2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 |
1.5.3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5.4 秸秆还田国外研究状况 |
1.6 选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及方法 |
2.1 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
2.2 不同磷钾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产量效应与养分平衡 |
2.2.1 土壤培养试验 |
2.2.2 田间试验 |
2.2.3 盆栽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作物产量及施肥量变化 |
3.2 不同地形区域冬小麦、夏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化肥投入量变化 |
3.3 河北省秸秆还田情况 |
3.4 不同地形区域土壤养分变化 |
3.5 土壤培养试验秸秆和肥料配施对土壤养分转化的影响 |
3.5.1 秸秆和磷肥配施对不同磷水平土壤 Olsen-P 转化的影响 |
3.5.2 秸秆和钾肥配施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6 种植条件下秸秆和磷钾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6.1 田间试验中秸秆和磷肥配施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6.2 盆栽试验中秸秆和磷肥配施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6.3 田间试验中秸秆和钾肥配施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6.4 盆栽试验中秸秆和钾肥配施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7 秸秆和磷钾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平衡的影响 |
3.7.1 田间试验秸秆和磷钾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2 盆栽试验中秸秆和磷钾肥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3.7.3 田间试验中秸秆和磷钾配施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3.7.4 冬小麦茬口土壤磷钾收支平衡 |
3.8 秸秆和磷钾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平衡的影响 |
3.8.1 田间试验中秸秆和磷钾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8.2 盆栽试验中秸秆和磷钾肥对夏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3.8.3 田间试验中秸秆和磷钾配施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8.4 夏玉米茬口土壤磷钾收支平衡 |
4 讨论 |
4.1 土壤耕层磷钾养分含量变化原因分析 |
4.2 不同县(市)耕层养分含量变化不同原因分析 |
4.3 施用秸秆对土壤磷、钾转化的影响 |
4.4 秸秆和磷、钾肥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产量效应 |
4.5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推荐施肥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重视施用钾肥提高粮食单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田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及化肥减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D]. 冯靖仪. 浙江大学, 2020(01)
- [2]山东省小麦施肥特征与评价[J]. 李健敏,赵庚星,李涛,肖杨,周雪,岳玉德. 中国农业科学, 2018(12)
- [3]山东省耕地施肥状况分析及最佳施肥参数研究[D]. 李健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4]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D]. 梁涛. 西南大学, 2017(04)
- [5]典型小麦—玉米轮作高产区施肥、灌溉和用药优化分析研究[D]. 李光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1)
- [6]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7]长葛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及其专用肥效应研究[D]. 熊世武.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8]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9]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王小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10]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钾变化与产量效应[D]. 孙伊辰.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