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C-DC 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彭维玉[1](2021)在《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DC-DC开关变换器广泛运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新能源系统等领域,然而它们是一类变结构强非线性系统,在某些参数发生变化时会呈现出丰富的非线性行为(比如分岔、混沌等),这些行为将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其输出电压以及电流的质量。因此,深入研究这类非线性行为产生的机理并对其进行抑制,有助于指导变换器的设计和提高其工作性能。本文针对应用较为广泛的DC-DC变换器中谷值电流型Buck和感性阻抗负载Boost、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同时,为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的区间和优化其工作性能,深入研究了如何将系统从混沌态控制到稳定的周期1态问题。文中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概述如下:(1)分别以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和感性阻抗负载下的电流型Boost、Buck-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离散迭代模型,基于Jacobian矩阵理论和分岔图探究了不同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得到了系统相应的时域波形图和相轨图。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某些参数的变化会导致系统Jacobian矩阵特征根穿出单位圆从而引起系统运行状态发生改变,使得其从稳定的周期1态变为倍周期态,甚至进入混沌态。(2)以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和峰值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出现的非线性行为,提出了基于状态关联和参数扰动结合的混沌控制方法,以感性阻抗负载下的电流型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状态关联和参数扰动结合的混沌控制方法。经Filippov理论计算和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方法仅需调整一个外部参数,即可将任意状态下的变换器系统控制到稳定的周期1态,扩展了其稳定运行的区间。(3)以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和感性阻抗负载下的电流型Boost、Buck-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呈现出的非线性行为,提出了一种对数延迟反馈的混沌控制方法。经Jacobian理论计算和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控制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还能很好的抑制系统的非线性行为,扩展其稳定边界,改善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
王奇[2](2021)在《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优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DC-DC变换器非线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学者们通过理论、仿真与实验等方面进行广泛与深入的研究,证实了DC-DC变换器可以表现出一系列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提出了多种控制非线性现象的方法。与低阶的DC-DC变换器相比,高阶DC-DC变换器的数学特性更为复杂,在理论与控制策略上的研究还相对匮乏。但高阶电路系统具有更为丰富多样的动力学特征,因而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针对不同控制模式下SEPIC变换器存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通过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揭示其行为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来达到抑制非线性现象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分析单前置电感控制的CCM模式电流型SEPI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以前置电感电流作为控制对象,构建了变换器电路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结合平均状态空间模型和电路实际运行状况推导出了参考电流关于系统稳定判据的具体解析表达式,并同样适用于后续引入共振参数微扰法的情形中。2.针对前置电感控制的CCM模式电流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现象引入了一种共振参数微扰法,基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微扰幅值对非线性现象的控制效果影响。在考虑微扰信号相角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共振参数微扰法,结合电路的实际物理意义确定系统的最优控制相角,最终实现对非线性控制效果的优化,并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3.研究了DCM模式电压型和PI控制电压型SEPI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前者通过数学建模建立相应的离散迭代模型,研究了电压反馈增益对系统分岔混沌行为的影响;后者将PI部分的状态变量以电路占空比的形式表现,完成该五阶电路系统的数学建模,并分析了比例因子P和积分因子I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4.对DCM模式下电压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现象分别提出了一种无源延时反馈控制法和一种改进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法。前者结合电压控制型SPEIC变换器电路特性,将电容电流作为延时反馈参数引入到电压反馈回路中,较好地实现了对混沌系统的控制;后者根据DCM工作模式的特点对状态变量的选取进行改进,结合滑模面的存在条件选取符合条件的滑模系数,引入自适应滞环控制来稳定开关频率,最终达到非线性控制的目的。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两种反馈控制法的有效性,相比无源延时反馈法,改进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法具有更好的输出纹波和动态响应速度。
凌腾芳[3](2021)在《基于电流控制型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精密仪器对于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线性电源体积大、效率低下,而开关电源体积小,转换效率高、控制方法多样等优点使得开关电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DC-DC变换器作为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含有大量分岔、混沌等现象,因此,将混沌动力学引入变换器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利用混沌动力学能使得我们对DC-DC变换器的行为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优化电源设计;另一面,从DC-DC变换器方向研究混沌、也能加快混沌动力学理论知识的发展。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DC-DC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1)以电流控制型Buck变换器、电流控制型Boost变换器、电流控制型Buck-Boost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关于变换器的分岔和混沌理论。首先细致阐述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模型,随后根据该模型编写MATLAB程序得到相轨图、分岔图、时序图,由仿真图形分析变换器的混沌产生机理。(2)针对传统参数共振微扰法的幅度值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通过神经网络产生的输出作用于微扰控制器,微扰控制器对混沌系统参数进行微扰达到控制混沌的效果。并且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阈值,通过适应度函数来评判控制效果优劣。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迅速的将变换器的工作状态稳定在周期轨道内。(3)以STM32作为开关电源主控制器,分别设计控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采样电路和保护电路等,设计了一个实用的开关电源,需求如下:开关频率:72KHz,输入电压:5V-30V,输出电压:1V-30V,最大输出电流:3A,输出纹波:<100m V,输出电压误差:<0.2V。利用示波器对输出端相关参数测量显示,该电源的性能满足设计需求。
温啸宇[4](2021)在《DC/DC变换器中混沌现象的研究及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C/DC变换器作为一种经典的非线性系统,时常伴随着混沌现象的产生。这些现象将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给系统带来危害。因此对变换器进行数学建模,进而对模型的混沌现象展开研究分析、探究混沌产生的机理,并引入一定的控制策略对系统中的混沌运行状态加以控制,是目前DC/DC变换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首先阐述了DC/DC变换器的发展背景及其研究意义,介绍了混沌的定义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混沌现象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数值仿真法与状态空间平均法对DC/DC变换器模型的影响,给出了一阶和二阶的离散模型的具体分析。其次,本文对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建立了并联PWM型Buck变换器的二阶离散模型。分析了Buck变换器的周期轨道,以输入电压作为分岔参数,分析了变换器通过分岔过渡到混沌系统的过程。建立了Simulink模型对实验过程进行验证。同时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计算出了模型的基础参数数据,并提出了改进的ATDFC法,通过设定延时时间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使系统稳定的反馈系数范围,结合双PI反馈控制完成对控制算法的优化。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可以通过调节反馈控制参数,在自适应的理论支撑下寻找与延时时间相匹配的最优反馈系数。加入混沌控制环节之后,系统从混沌状态经过渡态,逐渐进入指定周期的稳定态,从而说明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汪莉丽[5](2019)在《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及其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C-DC变换器是构建各种类型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电路单元,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分析电力电子变换器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DC-DC变换器也是一个典型的开关非线性系统,是一个包含离散和连续工作状态的混合系统。在DC-DC变换器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线性行为,如倍周期分岔、边界碰撞分岔、共存吸引子和混沌等。分岔和混沌等行为会导致变换器电压或电流变化,发生振荡,变换器的性能改变,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体现在变换器的电压和电流的纹波、谐波发生变化。系统承受了较大的电压和电流的应力,开关的损耗上升,变换器的效率下降,系统的可靠性下降,还会导致变换器的电磁干扰增大。在开关变换器的发展过程中,上述的影响一直存在。在非线性科学理论未应用于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研究之前,变换器中出现的分岔和混沌均被归结为外界干扰或设计在应用中的误差,通常直接忽略或者采取在变换器中增加滤波器等其它方法来改变变换器结构。这样的做法增大了变换器的体积,增加了器件的成本,落实到实际,效果却非常有限。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变换器中存在的非线性现象的发现、系统的建模、利用相关软件仿真的方法、通过非线性理论进行分析和非线性行为的控制与反控制以及非线性行为的工程应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对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发展成为电力电子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分支。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的发现、刻画、分析和控制,对于并联型结构的DC-DC变换器的研究成果甚少,尤其是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的分析和控制方面更是处于开始阶段。在电力电子电路设计中,由于大容量、大负载和低成本等方面的需要,开关变换器经常需要采用并联结构。并联型变换器可以提高大功率输出,尤其适合于分布式模块化电源系统,在各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并联型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取建模→发现→分析→控制的思路,利用数值仿真、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展开了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建立了并联型结构的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研究模型。针对并联型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开关切换的连续和离散的混合性,建立了状态变量方程和离散迭代映射的模型。模型基于电路结构和工作模式,方程的解能真实反映并联型变换器的物理特性,精确反映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可用于分析并联型变换器的分岔、混沌等各种动力学行为和并联变换器的平衡点以及各周期轨道的稳定性等变换器的动力学特征。将状态变量方程与离散映射模型结合,可以全面地分析并联型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特性,之后的仿真和分析结果也证明了此建模方法的有效性。(2)揭示了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并对其分析。以电压控制的并联型Buck变换器和并联型Boost变换器为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揭示了系统参数的变化和控制电路锯齿波的频率引起的并联型变换器中丰富的非线性行为。研究发现在并联型Buck变换器中电压和电流反馈增益等参数的变化均会引发变换器发生分岔和混沌,通向混沌的主要途径是倍周期分岔。在并联型Boost变换器中,参数的变化引发变换器发生Hopf分岔后经历极限环和准周期后进入混沌。此外并联变换器中还有吸引子共存现象。在控制电路的锯齿波频率不同时并联型变换器均会发生间歇现象,出现周期和混沌的规律性交替。通过时域图和相图等方法揭示了非线性行为的特征。(3)给出了参数分岔与时间分岔的映射方法,结合非线性理论展开了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稳定性分析。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对并联变换器的稳定性展开理论分析,分别从系统本身参数影响和外界干扰影响两个方面,通过并联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构建雅可比矩阵,计算系统的特征值,由特征值的数值分析和轨迹揭示变换器的状态和失稳特征。在分析由于干扰信号对并联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时,揭示了耦合干扰信号也是造成并联变换器发生间歇不稳定的原因,并建立了时间分岔和参数分岔的映射关系,通过时间分岔得到了参数分岔,减少了运算量,对于并联型电路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分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4)提出了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间歇控制方法。以并联型Buck变换器和并联Boost变换器为例,采用参数共振微扰和延时反馈控制技术,对并联型变换器中的间歇不稳定实施控制,通过对控制前后功率谱的变化和相图的对比,说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并联型Buck变换器和并联型Boost变换器为例展开了建模方法、非线性行为分析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已有的结论均可推广至其它种类的并联结构的电力电子器件的非线性研究中。
龚正旭[6](2019)在《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BUCK变换器是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其工作状态有强烈的非线性特点。由于变换器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不期望的非线性行为,与设计时的期望输出相差很大。V2C控制作为复杂的双环反馈控制策略,研究其在非线性情况下的工作状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所在。本文以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实验,主要内容有:首先,介绍混沌的概念,包括其定义以及特性,同时也总结了关于混沌了诸多研究方法。其次,推导了的分段线性模型以及离散映射模型,建立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系统的混沌状态下的输出波形、控制信号状态、分岔图和相轨图,验证了BUCK变换器中混沌现象的存在。然后,研究了OGY法、时间延迟反馈法、线性自反馈法对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分析了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控制原理,并采取峰值电流控制和V2C控制作为线性自反馈控制方法,对BUCK变换器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其作为混沌控制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硬件实验电路,其控制回路采取数字控制。数字控制基于DSP控制板建立,设计必需的外围电路,完成电压控制、峰值电流控制和V2C控制算法。最终经过实验,观测到硬件实物BUCK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并采取控制算法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吴荣华[7](2019)在《单相逆变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单相逆变器能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能源发电、交通运输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使用了具有快速切换功能的开关器件,因而属于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存在次谐波振荡、分岔与混沌等非线性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本文以单相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提高逆变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转换效率和响应速度等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H桥逆变器为例,运用频闪映射理论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模型;利用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功率谱图、折叠图、时域图、频闪图和Jacobian矩阵法,研究了比例系数k和开关频率Sf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绘制出系统稳定运行参数域,为SPWM-H桥逆变器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2)依据PI调节下H桥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建立了该逆变器的离散模型;运用分岔图分析了系统工作状态随系统参数变化的演变过程;通过折叠图验证了系统稳定运行参数域,为PI调节下H桥逆变器的正确建模和稳定设计提供借鉴。(3)分析了谷值电流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模型;运用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频闪图、折叠图和Jacobian矩阵法,研究了随着输入电压E变化该系统中出现的非线性现象,为谷值电流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可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针对滑模控制的H桥逆变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频闪映射法建立了系统在幂次趋近律下的离散模型;采用折叠图、频谱图和分岔图,研究了系统在不同控制参数a和k下的非线性行为,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分岔现象同时存在多种倍数的倍周期状态;基于快变稳定性定理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控制参数k的稳定域与参数a之间的关系,为滑模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参数设计提供指导。(5)分别将时延反馈法、扩展时延反馈法和Washout滤波器法三种混沌控制方式,运用到SPWM-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控制中,建立了对应的离散模型;通过Jacobian矩阵稳定性判定依据,分析了各控制参数的取值域;并对上述三种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逆变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提供解决方案。
潘佳鑫[8](2019)在《基于混沌理论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中的一员,各行各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其中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最为广泛。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发电方向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光伏微电网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主要形式。光伏微电网主要为直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其线路转换环节比较少,因此大大的提高了微电网的可控制性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光伏直流微电网主要由光伏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电能存储装置和直流负载组成。其中,DC-DC变换器在光伏直流微电网中具有重要地位。光伏电池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受到太阳光照强度的影响时刻变化着,及其不稳定,导致产生的电能不能够直接的为负载供电、为电池充电。DC-DC变换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将光伏电池产生的能量由DC-DC变换器优化然后使用,可以实现光伏电池的高效利用。通过研究DC-DC变换器中基于CCM电压模式下含有switch开关闭环控制的Boost变换器和基于PCM模式下含有switch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及其运动规律,可以对DC-DC变换器中存在的混沌现象进行控制,这对设计更可靠的DC-DC变换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混沌现象中存在的对初始条件敏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遍历性等特点,也可以用于对其它算法的优化上。对于光伏直流微电网,在光伏电站中必须具有无功调节的能力。有必要优化光伏发电系统内部的无功功率,利用混沌理论的特点优化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保证光伏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电压在并网时不越限,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
张潘婷[9](2019)在《基于时延反馈的buck混沌控制研究与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混沌现象是指确定系统中的产生具有很多复杂性、随机性特征,它的非线性运动特点让近几十年的学者对之深入研究,混沌在现实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出现给许多重大工程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众多科研工作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但其中某些控制算法在实际工程中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混沌的产生背景、研究历史与意义,选取buck变换器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和控制。主要内容如下:1.对buck变换器建模,选取离散映射方法,其较好的反映buck电路的动力特性,得出系统从倍周期分岔到混沌的连续过程中,系统稳定性特征的改变,理论上验证buck电路中混沌现象的存在。2.对buck电路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电路中电感电流、输出电压、相位图对混沌现象有更直观的了解。接着介绍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并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选取时间延迟反馈法对buck电路进行控制,并在时延基础上引入逆Nyquist判断PID参数稳定范围,并验证合理参数对系统的输出控制影响。3.对buck电路的混沌现象是否在实际应用中发生进行了实验验证,搭建buck电路并改变其初始输入条件,改变其电容大小,验证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存在。再对此混沌现象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控制,设计出各个部分具体电路,编写时间延时反馈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时间延迟控制方法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刘俊良[10](2018)在《两种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与混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关电源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是当代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电源形式。DC-DC变换器属于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对于开关电源的性能影响巨大。当某些电路参数发生微小变化时,DC-DC变换器就会呈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如分岔和混沌现象等。而这些现象的产生会使电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剧烈的振荡,使得系统失稳、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崩溃。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开关电源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对于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分析以及用混沌控制策略对其进行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以非隔离型的Buck变换器和隔离型的Buck变换器(即正激变换器,Forward Converter)为例,研究了其中呈现出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对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其稳定的工作范围;然后,对系统的混沌状态进行了控制,使其从混沌状态回到稳定的周期状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该变换器的离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功率变压器的数学建模法,得出了变压器初、次级的电压关系式,推导出了正激变换器的离散数学模型。(2)分别以输入电压Vin和滤波电容C为分岔参数,借助MATLAB仿真软件,给出了Buck变换器的分岔图和时域波形图,讨论了该变换器从稳定状态到混沌状态的演化过程,当输入电压Vin?[20V40V],随着电压越大,系统越不稳定,当滤波电容C?[10?F47?F],随着电容越小,系统越不稳定;以负载电阻R和放大系数a为分岔参数,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正激变换器在参数空间内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根据其分岔图和庞加莱截面图,讨论了该变换器从稳定状态到混沌状态的演化过程,当负载电阻R?[20?100?],随着负载电阻越大,系统越不稳定,当放大系数a?[36.5],当放大系数越小,系统越不稳定。(3)运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分别建立了Buck变换器和正激变换器的离散数学模型,采用解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得出了Buck变换器和正激变换器的稳定工作区间。(4)简要分析了几种常用非线性系统的混沌控制方法,采用OGY和改进方法COGY法对Buck变换器进行了混沌控制,使系统由混沌状态回到稳定的1-周期状态,该控制实现了将系统输入电压的稳定范围扩大了,证实了这种改进型混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二、DC-DC 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C-DC 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DC-DC变换器混沌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
1.3.1 分岔与混沌的定义及特性 |
1.3.2 开关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 |
1.4 论文主要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DC-DC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模型及其非线性行为分析 |
2.1 引言 |
2.2 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模型及其非线性行为分析 |
2.2.1 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模型 |
2.2.2 未施加控制时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2.2.3 仿真分析 |
2.3 感性阻抗负载Boost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模型及其非线性行为分析 |
2.3.1 感性阻抗负载Boost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模型 |
2.3.2 未施加控制时感性阻抗负载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2.3.3 仿真分析 |
2.4 感性阻抗负载Buck-Boost的离散迭代模型及其非线性行为分析 |
2.4.1 感性阻抗负载Buck-Boost的离散迭代模型 |
2.4.2 未施加控制时感性阻抗负载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2.4.3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3.1 引言 |
3.2 基于状态关联和参数扰动的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3.2.1 调整参数h对Buck变换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3.2.2 仿真验证 |
3.3 基于LDFC的谷值电流型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3.3.1 基于LDFC控制的Buck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
3.3.2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感性阻抗负载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4.1 引言 |
4.2 基于改进型状态关联和参数扰动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4.2.1 调整系数h对 Boost变换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4.2.2 仿真验证 |
4.3 基于LDFC感性阻抗负载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4.3.1 基于LDFC控制的Boost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
4.3.2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5.1 引言 |
5.2 基于状态关联和参数扰动的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5.2.1 采用控制方法后Buck-Boost变换器的单值矩阵及切换点计算 |
5.2.2 仿真验证 |
5.3 基于LDFC感性阻抗负载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5.3.1 基于LDFC控制的Buck-Boost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
5.3.2 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DC-D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研究现状 |
1.2.2 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与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 |
2.1 引言 |
2.2 DC-DC变换器的控制和原理 |
2.2.1 电压控制型DC-DC变换器 |
2.2.2 电流控制型DC-DC变换器 |
2.3 DC-DC变换器非线性分析方法 |
2.3.1 从稳定态到混沌态 |
2.3.2 非线性分析方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流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与控制 |
3.1 引言 |
3.2 电路原理 |
3.3 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仿真分析 |
3.4 理论分析 |
3.4.1 离散映射模型 |
3.4.2 不动点稳定性 |
3.4.3 近似离散迭代映射模型与稳定判据分析 |
3.5 引入共振参数微扰 |
3.5.1 共振参数微扰法 |
3.5.2 稳定性分析 |
3.5.3 仿真结果 |
3.6 改进型共振参数微扰法 |
3.6.1 分析与改进 |
3.6.2 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压型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压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4.2.1 电路原理 |
4.2.2 离散映射模型 |
4.2.3 非线性行为与仿真结果 |
4.3 PI控制电压型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4.3.1 PI控制电压型SEPIC变换器 |
4.3.2 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分析与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压型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延时反馈控制 |
5.2.1 引入无源延时反馈控制 |
5.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滑模变结构控制 |
5.3.1 引入滑模控制 |
5.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电流控制型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混沌动力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混沌的基本概念 |
2.2.1 Li-Yorke定义 |
2.2.2 Devaney的混沌定义 |
2.3 混沌的基本特征 |
2.4 分岔的分类 |
2.4.1 叉型分岔 |
2.4.2 Hopf分岔 |
2.4.3 鞍结分岔 |
2.5 通向混沌的道路 |
2.5.1 倍周期道路 |
2.5.2 准周期道路 |
2.5.3 阵发混沌道路 |
2.6 DC-DC变换器混沌辨识方法 |
2.6.1 直接观察法 |
2.6.2 分岔图 |
2.6.3 庞加莱截面 |
2.7 DC-DC变换器混沌控制方法 |
2.7.1 反馈控制法 |
2.7.2 自适应控制法 |
2.7.3 延迟反馈控制法 |
2.7.4 智能控制法 |
2.7.5 OGY控制法 |
2.7.6 参数共振微扰法 |
2.8 本章小结 |
3 电流控制型变换器建模与混沌分析 |
3.1 引言 |
3.2 DC-DC变换器建模方法 |
3.2.1 数字仿真法 |
3.2.2 解析法 |
3.3 电流控制型Buck变换器建模与混沌分析 |
3.3.1 电流控制型Buck变换器状态方程 |
3.3.2 电流控制型Buck变换器离散迭代模型 |
3.3.3 混沌分析 |
3.4 电流控制型Boost变换器建模与混沌分析 |
3.4.1 电流控制型Boost变换器状态方程 |
3.4.2 电流控制型Boost变换器离散迭代模型 |
3.4.3 混沌分析 |
3.5 电流控制型Buck-Boost变换器建模与混沌分析 |
3.5.1 电流控制型Buck-Boost变换器状态方程 |
3.5.2 电流控制型Buck-Boost离散迭代模型 |
3.5.3 混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算法基本理论 |
4.2.1 神经网络算法基本理论 |
4.2.2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 |
4.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 |
4.4 收敛性分析 |
4.5 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STM32 的开关电源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硬件设计 |
5.3 软件设计 |
5.4 PCB设计 |
5.5 实验结果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DC/DC变换器中混沌现象的研究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沌现象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DC/DC混沌控制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混沌学基础及控制方法 |
2.1 混沌的基础知识 |
2.1.1 混沌的定义 |
2.1.2 通向混沌的常见路径 |
2.2 混沌的分析方法 |
2.2.1 Lyapunov指数法 |
2.2.2 庞加莱截面法 |
2.2.3 分岔图法 |
2.2.4 相图法 |
2.2.5 性能比较分析 |
2.3 混沌现象的控制方法 |
2.3.1 参数扰动控制法 |
2.3.2 连续反馈控制法 |
2.3.3 自适应控制法 |
2.3.4 周期信号共振微扰法 |
2.3.5 智能控制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C/DC变换器建模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DC/DC变换器介绍 |
3.2.1 DC/DC变换器概述 |
3.2.2 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3.3 DC/DC变换器建模方法与分析 |
3.3.1 数值仿真法建模 |
3.3.2 状态空间平均法 |
3.4 一阶离散模型 |
3.5 二阶离散模型 |
3.5.1 开环离散时间映射 |
3.5.2 闭环离散时间映射 |
3.5.3 频闪映射 |
3.5.4 同步切换映射 |
3.5.5 异步切换映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DC/DC变换器混沌系统建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并联型Buck离散模型的建立 |
4.3 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方法 |
4.3.1 无穷级数法 |
4.3.2 拉普拉斯反变换法 |
4.3.3 待定系数法 |
4.4 周期轨道分析 |
4.5 分岔与混沌过渡分析 |
4.6 Buck变换器混沌现象建模 |
4.7 仿真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DC/DC变换器中混沌现象的控制 |
5.1 引言 |
5.2 TDFC控制方法介绍 |
5.3 基于ATDFC的变换器混沌控制 |
5.3.1 ATDFC的基本原理 |
5.3.2 ATDFC的参数选择 |
5.4 基于ATDFC混沌控制仿真分析 |
5.4.1 基本仿真模型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实验模型设计及仿真验证 |
5.5.1 BUCK电路拓扑结构 |
5.5.2 辅助电源设计 |
5.5.3 控制流程 |
5.5.4 实验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5)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研究的意义 |
1.3 DC-DC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4 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2章 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稳定性分析 |
2.2.1 稳定性定义 |
2.2.2 稳定性分析方法 |
2.3 分岔和混沌 |
2.3.1 分岔 |
2.3.2 混沌 |
2.3.3 DC-DC变换器中的分岔和混沌现象的表现形式 |
2.3.4 分岔和混沌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个DC-DC变换器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建立 |
3.3 时域历程和相空间轨迹 |
3.4 参数分岔和庞加莱截面 |
3.5 LYAPUNOV指数 |
3.6 功率谱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建模 |
4.1 引言 |
4.2 并联型变换器的电路结构 |
4.3 状态变量方程 |
4.3.1 并联BUCK变换器的状态方程 |
4.3.2 并联BOOST变换器的状态方程 |
4.4 离散迭代映射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5.1 引言 |
5.2 并联型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5.2.1 分岔与混沌 |
5.2.2 间歇现象 |
5.2.3 实验验证 |
5.3 并联型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5.3.1 分岔与混沌 |
5.3.2 实验验证 |
5.3.3 间歇现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稳定性分析及混沌控制 |
6.1 引言 |
6.2 稳定性分析 |
6.2.1 电路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6.2.2 干扰信号对稳定性的影响 |
6.3 混沌控制 |
6.3.1 参数扰动实现混沌控制 |
6.3.2 延时反馈实现混沌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6)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沌现象及控制研究现状 |
1.2.1 混沌现象的研究现状 |
1.2.2 混沌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沌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混沌概述 |
2.2.1 混沌定义 |
2.2.2 混沌的特性 |
2.3 混沌状态的分析 |
2.3.1 分岔 |
2.3.2 混沌识别方法 |
2.4 通向混沌的道路 |
2.4.1 倍周期分叉 |
2.4.2 准周期道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3.1 引言 |
3.2 电压控制型BUCK变换器模型 |
3.3 BUCK变换器数学模型 |
3.3.1 分段线性模型 |
3.3.2 离散映射模型 |
3.4 电压控制型BUCK变换器的混沌现象 |
3.4.1 时域分析 |
3.4.2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 |
4.1 引言 |
4.2 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方法 |
4.2.1 OGY控制法 |
4.2.2 时间延迟反馈法 |
4.2.3 线性自反馈控制法 |
4.3 BUCK变换器控制原理 |
4.3.2 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模型 |
4.3.3 V~2控制BUCK变换器 |
4.3.4 V~2C控制BUCK变换器电路模型 |
4.4 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仿真分析 |
4.5 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TMS320F28335 芯片简介 |
5.2.1 系统组成 |
5.2.2 外围电路设计 |
5.2.3 CCS编译环境简介 |
5.3 基于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实现 |
5.3.1 电路搭建 |
5.3.2 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中出现混沌现象 |
5.3.3 峰值电流控制实验结果 |
5.3.4 V~2C控制BUCK变换器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单相逆变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电子变换器中非线性行为研究现状 |
1.2.2 电力电子变换器中非线性行为控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分岔与混沌理论基础概述 |
2.1 分岔理论基础 |
2.1.1 分岔理论研究起源 |
2.1.2 分岔的定义 |
2.1.3 分岔的分类 |
2.2 混沌理论基础 |
2.2.1 混沌理论发展史 |
2.2.2 混沌的定义 |
2.2.3 混沌的特征 |
2.2.4 走向混沌的途径 |
2.3 分岔与混沌的研究方法 |
2.3.1 稳定性分析方法 |
2.3.2 数值仿真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SPWM-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3.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3.2 分岔与混沌现象的研究 |
3.2.1 随比例参数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3.2.2 随开关频率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3.2.3 外部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3.3 基于离散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3.4 稳定运行参数域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PI调节下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4.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4.2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4.2.1 分岔图分析 |
4.2.2 折叠图分析 |
4.3 其他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谷值电流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5.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5.2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5.2.1 分岔图分析 |
5.2.2 Lyapunov指数谱分析 |
5.2.3 频闪图分析 |
5.2.4 折叠图分析 |
5.3 不同输入电压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5.4 基于离散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滑模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6.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6.2 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
6.2.1 随控制参数α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6.2.2 随控制参数k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6.3 基于快变稳定性定理的稳定性分析 |
6.4 外部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逆变器的混沌控制研究 |
7.1 时延反馈法混沌控制 |
7.1.1 时延反馈法的具体实现 |
7.1.2 时延反馈混沌控制数值仿真分析 |
7.2 扩展时延反馈法混沌控制 |
7.2.1 扩展时延反馈法的具体实现 |
7.2.2 扩展时延反馈混沌控制数值仿真分析 |
7.3 Washout滤波器法混沌控制 |
7.3.1 Washout滤波器法的具体实现 |
7.3.2 Washout滤波器混沌控制数值仿真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混沌理论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DC-DC变换器非线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
1.2.2 DC-DC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光伏直流微电网中的混沌理论 |
2.1 光伏直流微电网 |
2.2 混沌理论的定义和特征 |
2.2.1 混沌理论的定义 |
2.2.2 混沌理论的特征 |
2.3 通向混沌的道路 |
2.3.1 分岔的概念 |
2.3.2 通向混沌的道路 |
2.4 混沌理论的判定 |
2.5 本章小结 |
3 DC-DC变换器混沌现象分析 |
3.1 Boost变换器 |
3.1.1 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3.1.2 Boost变换器的建模 |
3.1.3 Boost变换器的仿真与分析 |
3.2 Buck-Boost变换器 |
3.2.1 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3.2.2 Buck-Boost变换器的建模 |
3.2.3 Buck-Boost变换器的仿真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混沌粒子群算法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
4.1 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 |
4.2 光伏电站的建模 |
4.3 混沌粒子群算法在光伏列阵中的仿真分析 |
4.3.1 适应值与秩分析 |
4.3.2 输出电压的分析 |
4.3.3 光伏电站内节点最高电压分析 |
4.3.4 有功损耗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5 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时延反馈的buck混沌控制研究与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沌理论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混沌现象控制研究现状 |
1.3.1 buck电路中混沌现象研究的发展概况 |
1.3.2 buck电路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混沌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本术语 |
2.3 混沌理论 |
2.3.1 混沌定义 |
2.3.2 混沌的特性 |
2.4 分岔理论及研究方法 |
2.4.1 分岔与稳定 |
2.4.2 通向混沌的分岔类型 |
2.4.3 混沌研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uck电路混沌现象研究 |
3.1 引言 |
3.2 buck电路建模 |
3.2.1 分段线性模型 |
3.2.2 离散映射模型 |
3.3 稳定性分析 |
3.3.1 数值计算 |
3.3.2 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时延反馈buck电路混沌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控制方法比较 |
4.3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延反馈buck电路混沌控制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buck电路控制芯片概述 |
5.3 系统组成模块 |
5.3.1 最小核心系统 |
5.3.2 外加设计模块 |
5.3.3 电路搭建 |
5.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4.1 开发环境 |
5.4.2 程序设计 |
5.5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工作 |
6.2 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两种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与混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DC-DC变换器混沌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2.2.1 不动点 |
2.2.2 分岔 |
2.2.3 混沌 |
2.3 混沌的主要特征 |
2.4 判别混沌的方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Buck变换器中非线性行为 |
3.1 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3.2 Buck变换器离散迭代模型的建立 |
3.3 仿真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正激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4.1 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4.2 正激变换器离散模型的建立 |
4.2.1 正激变换器离散模型的建立 |
4.2.2 正激变换器离散迭代模型的简化 |
4.3 基于离散迭代模型的数值仿真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分析 |
5.1 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建模 |
5.1.1 精确离散模型的建立 |
5.1.2 周期轨道讨论 |
5.2 仿真分析 |
5.2.1 Buck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
5.2.2 正激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DC-DC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 |
6.1 DC-DC变换器混沌控制方法 |
6.1.1 传统混沌控制方法 |
6.1.2 改进型混沌控制方法 |
6.2 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DC-DC 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D]. 彭维玉. 广西大学, 2021(12)
- [2]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优化控制研究[D]. 王奇. 广西大学, 2021
- [3]基于电流控制型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研究[D]. 凌腾芳.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4]DC/DC变换器中混沌现象的研究及控制[D]. 温啸宇.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5]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及其控制研究[D]. 汪莉丽. 安徽大学, 2019(02)
- [6]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D]. 龚正旭.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单相逆变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的研究[D]. 吴荣华.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8]基于混沌理论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 潘佳鑫.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时延反馈的buck混沌控制研究与系统设计[D]. 张潘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两种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与混沌控制研究[D]. 刘俊良. 北方民族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