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黑麦“单体附加法”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智慧[1](2019)在《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染色体结构重排鉴定与籽粒硬度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StStJsJsJJ,2n=42)是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之一,原产于欧洲和西亚。中间偃麦草生长环境复杂多样,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形态变异,蕴含着大量逆境适应性基因,为小麦栽培品种的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高产、抗病、抗逆性基因资源。这些优异的基因资源只有导入到小麦背景中才能发挥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开展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进一步与栽培小麦品种回交,选育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对偃麦草优异基因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从中国春(CS)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2和中5杂交的BC1F6世代中,分别获得了中国春-中间偃麦草附加系Hy36和Hy37。我们利用新开发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使用连续的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和分子标记等技术,系统分析了中间偃麦草、小麦与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和两个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等材料。运用这些技术准确地鉴定了中间偃麦草、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和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Hy36和Hy37的染色体组成。其次,我们利用这些材料克隆了源于中间偃麦草的硬度基因,并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最后,我们还调查了两个衍生系的田间性状和籽粒品质表现。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新的特异性中间偃麦草寡核苷酸探针,运用连续ND-FISH技术,对六倍体中间偃麦草,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中2,附加系材料Hy36和Hy37的核型进行鉴定。我们发现中5(2n=56)含有14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6条St、2条Js和6条St-Js易位染色体。中2(2n=54)包含42条小麦染色体和1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分别为6条Js染色体,2条St染色体,和4条St-Js重组染色体。Hy36附加了1对偃麦草Js-St易位染色体,Hy37附加了1对偃麦草J-St易位染色体。本研究利用多探针杂交中间偃麦草同一染色体,构建了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精细原位杂交核型,为后续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和育种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2)基于90K SNP芯片、PLUG(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分子标记、IT(Intron targeting)分子标记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我们进一步确定了Hy36和Hy37附加染色体的基因组组成和同源群归属。发现Hy36和Hy37附加的染色体分别为5JsS.3StS和5JS.3StS。(3)硬度基因Pina的克隆和测序。我们同源克隆了源于中间偃麦草的特异硬度基因Pina的全长序列,将该基因定位于Hy36所附加的重排染色体5Js短臂上其蛋白序列的保守区间段色氨酸富集区(WRWWKWWK)位于第2个和第3个半胱氨酸残基之间。首次从偃麦草Pina蛋白序列中发现第70位氨基酸残基上发生了替换(精氨酸替换了赖氨酸)。(4)农艺性状观察与籽粒品质检测,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Hy36、Hy37和CS的农艺性状。与Hy37相比,Hy36系列材料穗长较短但是每穗的小穗数更多,籽粒更长。与CS相比,Hy36和Hy37的株高和单株分蘖数都显着降低。使用近红外光谱仪DA7250测得有关品质的多项指标,发现Hy36在种子硬度参数上显示了较低的数值,说明中间偃麦草特异Pina基因在小麦背景中能明显降低小麦种子硬度。此外,Hy36和Hy37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CS,表明中间偃麦草的优异基因资源可用于小麦品质改良。通过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我们准确鉴定了两个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揭示了小麦-中间偃麦草杂交后代中频繁存在的染色体重排事件,有助于理解中间偃麦草St、J和Js基因组间的进化研究关系。这些新鉴定的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能够增加小麦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对小麦育种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殷月辉[2](2019)在《普通小麦中国春背景异染色体系的筛选与鉴定》文中指出小麦近缘物种蕴含丰富的优良基因,如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 L?ve,JJ或EbEb)和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Host)A.L?ve,EE或EeEe)具有抗多种小麦病害、耐盐、耐旱等特点,是小麦遗传改良过程中重要的基因库。本研究综合利用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对从CIMMYT、堪萨斯州立大学小麦资源中心等处引进的14份小麦-百萨偃麦草后代种质材料和16份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种质材料进行鉴定,以明确其遗传组成,为其进一步利用、创制遗传稳定并具有优良性状的优异基因资源材料奠定坚实的物质和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主要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在株高方面,小麦-百萨偃麦草后代种质系的株高变化幅度大,与中国春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尤其是附加5J染色体的L20160437-1和L20160458;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种质系的株高基本一致,且与中国春株高差异不明显。在穗部长度的比较中发现,L20160455-2、L20160456等材料的穗部长度远远大于中国春,但平均小穗数却相差不明显,表明穗部长度增加是由于小穗节间长度的增加而引起的。在平均小穗数相差不明显的情况下,多数材料的平均穗粒数与中国春相比有较大的提高,说明上述材料的结实率有所提高。同时还鉴定得到特殊材料,如籽粒颜色为蓝色的L20160436,经后期鉴定确认该材料附加一对4J染色体;L20160947的千粒重相对于中国春有较大的变化,增幅高达57.02%,达到极显着水平。(2)田间抗冻性鉴定结果显示,中国春的抗冻性较差,叶片基本全部干枯,冻害较为严重。30份材料的抗冻性调查表明,有L20160438等5份材料,叶片干枯程度在1/4-1/2之间,属于2级冻害;L20160437-1等9份材料属于3级冻害。上述材料的抗冻性与中国春相比具有明显提高。(3)2%(350nmol/mL)盐浓度下,对30份材料进行芽期耐盐性实验,选择耐盐性优于中国春且耐盐等级在1-2的13份材料,在2.2%盐浓度下进一步筛选,得到L20160455、L20160455-2、L20160456、L20160458-2、L20160941等5份耐盐性高于中国春的种质材料,涉及1J、3J、5J和3E外源染色体,为在小麦改良中利用外源染色体上耐盐性相关基因奠定基础。(4)利用GISH和FISH技术,对14份小麦-百萨偃麦草后代种质系和16份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种质系进行鉴定,结果在L20160436等7份材料中检测到外源染色体的存在,且染色体数目为2n=44,由此确认上述7份材料是异附加系;在L20160455-2等5份材料中检测到外源染色体的存在,且染色体数目为2n=42,由此确认上述5份材料是异代换系。为确定其外源染色体的同源群归属,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上述12份材料进行鉴定,结果显示,7份二体异附加系:L20160436附加一对4J、L20160437-1附加一对5J、L20160456附加一对3J、L20160458附加一对5J、L20160460-1附加一对6J、L20161461附加一对6E、L20161462附加一对7E;5份二体异代换系:L20160455-2是1J/1B二体代换系、L20160940是4E/4D二体代换系、L20160942是4E/4D二体代换系、L20161457是1E/1D二体代换系、L20161459是3E/3B二体代换系。
昝凯[3](2016)在《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7182与农家二棱大麦(Two-rowed barley)杂交后回交多代衍生而来的大穗种质系WB13和矮杆种质系WB29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21份印度小麦品种进行了矮秆基因的检测。获得以下结果:(1)WB13田间表现为大穗、大粒,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为小麦-大麦大穗大粒渐渗系。为利用这一材料,本试验用分子标记技术对WB13的遗传背景研究后发现WB13与轮回亲本7182的遗传相似系数(GS)较高,约为97.0%,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可以确定WB13的大穗大粒特性遗传自大麦。利用分布于大麦4H和7H染色体上的与穗部性状相关的SSR标记对WB13鉴定,结果定位于大麦4H染色体上的与千粒重相关的标记MGB396在WB13中扩增出了大麦特征条带。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和本次研究结果确定WB13含有大麦4H染色体的遗传物质,且4H染色体渗入片段可能对WB13大穗大粒特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WB29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田间主要表现为矮秆。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WB29根尖染色体数为2n=42,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未发现大麦杂交信号;大麦特异STS标记ABG459(2HS)在WB29中扩增出了大麦特征条带。对农家二棱大麦、7182、WB29和中国春的小麦矮秆基因标记(Rht)鉴定,结果7182和WB29检测出含有Rht-D1b,而其他材料不携带任何所检测的基因。通过WB29与中国春杂交获得BC1F1和F2分离群体,对分离群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WB29的矮秆性状受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赤霉素鉴定结果表明该矮秆种质为赤霉素不敏感型。对F2群体利用引物ABG459及Rht-D1b基因特异引物进行筛选鉴定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ABG459与WB29中主效矮秆基因连锁,遗传距离约为7.0cM,而Rht-D1b与该主效矮秆基因不连锁。以上结果证实WB29中携带有大麦2HS染色体遗传物质,为大麦染色体片段渗入系,且大麦外源染色体的导入对降低WB29的株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利用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结合外缘赤霉素反应测试鉴定,发现21份印度小麦品种均含有两个及以上矮秆基因,其中含有3个矮秆基因的材料有13份,含有4个矮秆基因的材料有3份。该批材料中矮杆基因Rht8和Rht4的分布频率较高,分别占66.7%和61.9%,含有Rht5和Rht-B1b的材料也较多,分别占57.1%和52.4%,未检测到含有Rht12和Rht13基因的材料。赤霉素处理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中对赤霉素敏感的有4份。胚芽鞘长度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材料的胚芽鞘长度与中国春相比较长,其中13份材料的胚芽鞘显着长于中国春,田间株高调查结果显示该批材料株高均显着低于中国春。
孔令攀[4](2016)在《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14-569的分子细胞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42)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影响着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小麦育种过程中由于长期利用少数种质资源,导致小麦栽培品种遗传基础日趋单一化,遗传变异也越来越匮乏,遗传脆弱性日益显现,随之而来的是适应性的降低和抗性的丧失,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借助远缘杂交的手段把小麦野生近缘种属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42)属于小麦的三级基因源,是偃麦草属中最早与小麦杂交并获得成功的物种,具有诸多优良性状,可以为小麦育种提供优良的外源基因。本试验所用材料品系14-569是从普通小麦川麦107和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AI7045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一个稳定材料。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细胞学观察,原位杂交(GISH和FISH)分析和PLUG分子标记鉴定,对品系14-569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品系14-569及其亲本川麦107的田间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品系14-569对条锈病具有抗性,株型紧凑,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千粒重等性状均优于川麦107,而且穗子中下部长有背小穗,籽粒性状和CM107相似,但比较饱满。2.细胞学方面,品系14-569的根尖细胞含有44条染色体,比普通小麦多出两条染色体,推测14-569可能是一个附加系。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观察得出14-569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绝大多数含有22个二价体,很少有单价体,说明品系14-569是个基本稳定的材料。3.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证明品系14-569中附加了一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分别以黑麦和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基因组原位杂交显示14-569中有一对1BL.1RS易位染色体。以拟鹅观草为探针的GISH进一步鉴定出14-569中附加的是一对St染色体。即14-569是含有一对1BL.1RS易位染色体且附加了一对St染色体的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附加系。4.PLUG分子标记检测发现定位于第三同源群的两对引物TNAC1627口TNAC1648分别扩增出了1100bp和400bp与中间偃麦草或拟鹅观草相同的特异性条带。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可以推断出品系14-569中附加了一对中间偃麦草的3St染色体。5.以Oligo-pSc119.2-1(绿色)和Oligo-pTa535-1(红色)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表明14-569植株中部分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与川麦107相比,具体表现在14-569的5A染色体长臂中部检测到较强的Oligo-pSc119.2-1的绿色信号和Oligo-pTa535-1的红色信号;一条5B染色体在其短臂靠近着丝粒的位置发生了断裂;一对6B染色体随体丢失;14-569中的3D染色体短臂端部没有Oligo-pSc119.2-1的绿色信号。经试验研究发现,5A、3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存在于14-569的所有植株中,5B染色体的断裂和6B染色体随体的丢失只存在于少数的植株中。
刘彩云[5](2015)在《普通小麦异附加系重要性状的评价与鉴选及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鉴定》文中认为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气候变化,耕地以及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小麦的高产稳产受到严重威胁;同时,长期在人工环境中的选择育种,使得小麦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难以应对多种多样的生物以及非生物胁迫。小麦近缘种属中蕴藏着丰富的基因资源,利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将近缘植物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小麦中,已经创制了小麦异附加系和小黑麦等大量带有异源染色体的新种质,丰富了小麦的遗传育种资源。然而这些种质只有小部分应用到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绝大多数异源染色体种质的特性和应用潜力还亟待挖掘。本研究对本课题组收集到的部分小麦异源染色体种质的农艺性状、抗旱性、苗期氮磷效率、条锈病抗性以及矮腥黑穗病抗性进行了调查与评价,以明确其特性,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种质,为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六倍体小黑麦Certa分别与普通小麦晋麦47和西农389杂交、回交的高代株系进行了鉴定和性状评价,以促进六倍体小黑麦在小麦新种质创制中的应用。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异源染色体附加对普通小麦农艺及光合性状的影响以共同受体亲本普通小麦中国春为对照,对82份小麦异附加系的苗期根系、光合生理、农艺及籽粒品质等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异源染色体的附加会显着降低受体中国春的株高、穗粒数和沉降值,显着提高籽粒的硬度和面筋含量,对苗期的根系性状、灌浆期的光合速率、籽粒的淀粉含量、纤维素含量以及生育期无负面效应;部分异源染色体的附加使芒型和颖壳颜色、籽粒大小等性状发生变异。其中,Lemus racemosus I、Lemus racemosus H、Lemus racemosus F、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A、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C、Aegilops longissima 1S以及Agropyron intermedium G染色体的附加显着增大了苗期根系总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Hordeum chilense 1Hch等染色体的附加降秆效应显着;Agropyron elongatum 4E和Elymus trachycaulus 5S染色体的附加改良小麦穗部性状(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效应最明显;Lemus racemosus 7Lr#1染色体的附加提前花期6天左右,Rye 2R和3R染色体的附加则推迟开花一周左右;Aegilops peregrina 3UV附加系的光合能力较强;Aegilops umbellulata 6U、Aegilops umbellulata 2U、Aegilops umbellulata 5U、Aegilops geniculata 4Ug、Lemus racemosus7Lr#1、Aegilops searsii 5SS、Aegilops searsii 1SS、Elymus trachycaulus 6H以及Hordeum chilense 5Hch染色体的附加可显着提高籽粒硬度和面筋含量。以82份小麦异附加系及其共同受体亲本中国春为试验材料,在抗旱棚设置水、旱处理,调查相关农艺性状,筛选可作为抗旱鉴定指标的次级性状及抗旱性强的种质。结果表明,在所测的10个农艺性状中,单株生物量对水分最敏感,穗长对水分最不敏感。通过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力及其在干旱处理下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筛选出可作为抗旱性评价次级指标的农艺性状5个,包括株高、穗下第一节间长、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基于单株产量的抗旱指数的评价方法,筛选出aegilopsperegrina4sv、aegilopsperegrina3uv附加系等10份兼具高产与抗旱特性的小麦异附加系。基于单株产量和5个次级性状的抗旱隶属函数值的评价方法,筛选出agropyronelongatum3e附加系等26份抗旱性强的小麦异附加系,为进一步开展其抗旱研究和育种利用奠定了基础。3.小麦异附加系苗期氮、磷效率的评价设置不同浓度水平的氮磷组合,通过苗期水培试验,评价了43份小麦异附加系的氮、磷效率。对不同氮磷组合处理下的苗期表型调查发现,低氮胁迫降低了苗期的株高、茎干重和总干重,增加了根长、叶数、spad值以及根茎比;磷缺乏增加了根干重和根茎比,抑制其余性状的生长,表明低氮、低磷胁迫均会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在中氮和低氮处理下,aegilopssearsii1ss等13个小麦异附加系的总干重高于中国春,表现出稳定的氮高效;在磷充足及磷胁迫处理下,agropyron.intermediumb等5个小麦异附加系的总干重高于中国春,表现出稳定的磷高效。低氮处理下,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e等9个小麦异附加系的氮吸收效率显着高于中国春,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c等4个小麦异附加系的氮利用效率显着高于中国春。低磷处理下,agropyronintermediumb等4个小麦异附加系的磷吸收效率显着高于中国春,lemusracemosusl附加系和agropyronelongatum6e附加系的磷利用效率显着高于中国春。进一步分析氮、磷高效的小麦异附加系携带的异源染色体,没有观察到种属或者染色体部分同源群聚集的现象。4.小麦异源染色体种质的条锈病与矮腥黑穗病抗性评价采用人工接种,对82份小麦异附加系及其受体亲本中国春在成株期的条锈病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结果发现,异源染色体的附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受体中国春的条锈病抗性。其中,aegilopsumbellulata2u等5个附加系对条中32(cyr32)表现高抗,43个附加系表现中抗;aegilopsumbellulata1u等4个附加系对条中33(cyr33)表现近免疫,42个附加系表现中抗;57个附加系对混合菌种(cyr29、cyr31、cyr32、cyr33、sull-4与sull-7)表现中抗。同时对条中32和条中33表现抗病的附加系有33份,且均为中抗;同时对条中32、条中33和混合菌种表现抗病的附加系有27份,且均为中抗。鉴定为抗病的附加系(中抗及以上)的异源染色体来源,在7个小麦近缘属中均有分布,其中山羊草属的最多,其次为赖草属和冰草属;比较抗病(中抗及以上)的附加系携带的异源染色体所属的部分同源群发现,其在7个染色体部分同源群中均有分布,且来源于第2部分同源群的最多。2.小麦异附加系的抗旱性评价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农业试验站,采用人工接种对177份小麦异源染色体种质的小麦矮腥黑穗病抗性进行鉴定,发现50份种质的发病率低于3%(抗病),其中32份种质对小麦矮腥黑穗病完全免疫。在以中国春为共同受体亲本的35份抗病种质中,其涉及的外源染色体或者片段来源于山羊草属的种质最多;从以中国春为背景的抗病种质携带的异源染色体所属的部分同源群来看,来源于第1部分同源群的种质最多,其次为来源于第7部分同源群和第5部分同源群的种质。5.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鉴定与评价采用顺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寡核苷酸序列Oligo-pSc200、Oligo-pSc119.2-1和Oligo-pTa535-1作探针,鉴定了六倍体小黑麦Certa与普通小麦晋麦47和西农389分别杂交、回交得到的F4:5和F5:6后代株系,在Certa/西农389组合后代株系中鉴定出1B/1R代换系1个,1BL.1RS易位系5个;在Certa/晋麦47//晋麦47的后代株系中没有检测到黑麦染色体,表明黑麦染色体的传递率可能受不同小麦背景及回交的影响,且1R的传递率要高于其他黑麦染色体。核型比较发现,两个组合后代株系的A、B组染色体既有来源于小黑麦的类型,也有来源于普通小麦的类型,且后代株系的A、B、D组染色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异,导致杂交信号的增加或缺失。用1RS染色体上的特异分子标记进一步鉴定1B/1R代换系及1BL.1RS易位系,发现一个ω-黑麦碱基因缺失的易位系;其余株系中未检测到黑麦染色体小片段的渐渗。对这些株系的性状调查表明,染色体组成和结构的变异导致农艺性状、籽粒品质性状等的广泛变异以及光合能力的显着提高。成株期条锈病鉴定结果发现,Certa/晋麦47//晋麦47组合后代株系的抗病性较晋麦47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Certa/西农389组合后代的1B/1R代换系和1BL.1RS易位系的抗病性较西农389有所降低,可能是1RS染色体上的抗条锈病基因对当前流行的生理小种没有抗性,不能弥补西农389携带有抗条锈病基因Yr26的1BS染色体缺失的效应。总之,通过以上研究,筛选出了一批在农艺性状、抗旱性、氮磷效率、抗病性等方面表现优良的小麦异源染色体种质;鉴定的六倍体小黑麦Certa与普通小麦创制的性状优良的新种质,可用于小麦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
何方[6](2014)在《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种质材料的筛选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 (Host) Nevisk.=Syn. Thinopyrum ponticum (Podp.)Barkworth and D. R. Dewey)是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之一,具有生长繁茂、多花多实、抗多种小麦病害(三锈、白粉、赤霉、黄矮病等)、抗寒冷、耐盐碱、耐干旱、较耐湿、耐贫瘠以及高蛋白等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优异外源基因供体。本研究利用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同杂种世代中偃麦草染色体的传递特点、主要细胞学及性状特点进行了分析;综合利用形态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对选育的优异小偃麦种质材料进行了鉴定,对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以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St)作探针,对长穗偃麦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可以将长穗偃麦草根尖细胞染色体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利用覆盖普通小麦A、B、D基因组的4560对SSR引物和1200个RAPD引物,对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e)、比萨偃麦草(Eb)、拟鹅观草(St)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进行了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组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同二倍体供体种染色体组已有较大差异,Ee、Eb和St染色体组应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基本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组型公式应为StStEeEbEx。2.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等方法,分析长穗偃麦草和小麦杂种F1、F2、BC1F1、BC1F2、BC2F1等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组组成及构型,明确了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分离特点,以及不同杂交方式对杂种后代染色体及性状分离的影响。3.对在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种后代中选育的3个八倍体小偃麦(SN19、SN20和SN122)、11个小偃麦渐渗系山农87074-513、-526、-541、-551、-554、-555、-557、-565、-576、NX22、NX28和3个小偃麦易位系NX5、NX24、NX25进行了鉴定,明确了其主要性状和细胞学特点。4.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确定了19个小偃麦异染色体系的染色体构成特点。以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麦SN19染色体总数为54条,含12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SN20和SN122染色体总数均为56条,各含14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小偃693和小偃7430染色体总数也均为56条,但小偃693含16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小偃7430含12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5个八倍体小偃麦的外源染色体构成分别为:2"St+4"Ee、1"St+5"Ee+1"Eb、1"St+4"Ee+2"Eb、4"Ee+4"Eb和1"St+4"Ee+1"Eb。对NX5、NX24和NX25的原位杂交鉴定证明,它们均是小麦-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系,易位片段均在小麦1BS染色体端部。以荧光绿标记的pAsl和德克萨斯红标记的pHvG38为探针,对11个小偃麦渐渗系(87074-513、-526、-541、-551、-554、-555、-557、-565、-576、NX22、NX28)和3个小偃麦易位系(NX5、NX24、NX25)的荧光原位杂交鉴定证明,14个小偃麦种质材料的部分染色体与普通小麦亲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异。5.在对获得的稳定小偃麦种质SN0224进行细胞学和原位杂交鉴定的基础上,利用优选小群体方法,筛选获得3个与小偃麦易位系SN0224的抗白粉病基因PmSn0224紧密连锁的SSR标记(Barc212、Xwmc522和Xbarc1138),并将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在小麦2A染色体上。
庞玉辉[7](2014)在《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倍体小滨麦M842-16(octoploid Tritileymus, AABBDDNsNs)是通过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AABBDD)品种7182和滨麦(Leymus mollis,NsNsXmXm)杂交,经幼胚拯救和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一个双二倍体材料,具有滨麦的大穗多花、茎秆粗壮、抗病抗逆强等优良性状,同时也具有籽粒不饱满,结实率低和晚熟等不利性状。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利用滨麦的优异性状,本研究通过八倍体小滨麦M842-16与硬粒小麦品种D4286(AABB,2n=28)的杂交,利用细胞学、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对后代材料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利用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和表达序列标签-序列标签位点(Expressed sequence tag-sequence tagged sites,EST-STS)分子标记技术,对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硬粒小麦D4286的杂交后代材料进行鉴定,在F5-F7代,共筛选出来9种类型的共22个遗传稳定的小滨麦异代换系。其中,2种含有2条Ns染色体的二体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分别为2Ns和3Ns;3种含有4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Ns和3Ns,3Ns和6Ns,3Ns和7Ns;4种含有6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Ns、3Ns和7Ns,2Ns、6Ns和7Ns,3Ns、5Ns和7Ns,3Ns、6Ns和7Ns。另外有20多个含有Ns完整染色体和/或Ns易位染色体片段的不稳定的小滨麦衍生系材料有待进一步。(2)小滨麦二体代换系DM57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农艺性状分析: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DM57染色体数目和构型为2n=42=21II;以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根尖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GISH结果显示:DM57含有2条Ns染色体,并且能够正常配对形成一个二价体而稳定遗传;以重复序列pAs1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析结果显示:DM57缺失了小麦D基因组的3D染色体;EST-STS分析及特异条带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普通小麦第三同源群的EST-STS引物在DM57能扩增出来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相同的而普通小麦7182和硬粒小麦D4286没有的条带,说明DM57含有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第三同源群基因组相同的遗传物质,即转入了滨麦3Ns染色体。所以DM57是一个由20对小麦染色体和1对滨麦3Ns染色体组成的遗传稳定的小滨麦3D/3Ns二体异代换系。农艺性状数据分析显示:与普通小麦亲本7182相比,DM57的分蘖增多,穗长增长,千粒重增加,并且高抗叶锈病,但是也出现了株高偏高、自交结实率降低的不利性状。与重复序列pAs1在3D染色体上的杂交位点比较,DM57中3Ns染色体上的长臂端部、近端部以及短臂端部所显示的杂交位点与3D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只是3Ns染色体上缺少了3D染色体短臂中部的杂交位点,该特征可以用来鉴定滨麦的3Ns染色体。(3)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DM50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农艺性状分析:细胞学观察显示:DM50染色体数目和构型为2n=42=21II;以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根尖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GISH结果显示:DM50含有6条Ns染色体,并且能够正常配对形成3个二价体而稳定遗传;SSR分析结果显示:小麦1D、2D、4D和5D染色体上的引物能在DM50扩增出目标条带,而3D、6D和7D染色体上的引物在DM50不能扩增出来目标条带,表明DM50缺失了小麦的3D、6D和7D染色体;EST-STS分析及特异条带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普通小麦第三、第六和第七同源群的EST-STS引物在DM50能扩增出来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相同的而普通小麦7182和硬粒小麦D4286没有的条带,说明DM50含有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第三、第六和第七同源群基因组相同的遗传物质,即转入了滨麦的3Ns、6Ns和7Ns染色体。所以DM50是一个由18对小麦染色体和3对滨麦Ns染色体组成的遗传稳定的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农艺性状数据分析显示,与普通小麦亲本7182相比,DM50的株高较低,分蘖增多,穗长增长,千粒重增加,并且高抗叶锈病,但自交结实率显着下降。(4)4个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中小麦染色体的组成FISH分析:含有4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DM92缺失了3D和6D染色体,DM96缺失了2D、3D和6D染色体;含有6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DM99缺失了2D、3D和7D染色体,DM108缺失了3D、5D和7D染色体。结合EST-STS结果分析表明,4个多重异代换系含有的滨麦Ns基因组染色体与缺失的小麦D基因组染色体都形成部分同源群对应关系。(5)滨麦Ns基因组特异EST-STS引物的筛选:选用595对小麦A、B和D基因组上具有共线性的EST-STS引物,对含有滨麦Ns染色体的材料(八倍体小滨麦M842-16、滨麦)和不含有Ns染色体的材料(普通小麦7182、硬粒小麦D4286)进行扩增分析,筛选出滨麦Ns基因组出现特异条带的引物34对,其中第一同源群7对,第二同源群4对,第三同源群4对,第四同源群2对,第五同源群2对,第六同源群6对,第七同源群9对。这些引物可以作为检测小麦背景中滨麦N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加以利用。其中,第七同源群EST-STS引物BF201560在滨麦中特异条带的序列与胁迫响应蛋白基因Srg6相似性非常高。
赵全志[8](2014)在《沙融山羊草特异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向普通小麦的转移及其遗传变异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小麦品质结构不合理,优质专用小麦极为缺乏。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是最重要的小麦种子贮藏蛋白之一,对小麦面粉的加工品质起主要的影响作用,小麦栽培品种中优质亚基频率较低是我国小麦面粉的加工品质较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发掘具有优质结构特征的HMW-GS,是改良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前提。前期研究中,我们从山羊草属(Aegilops)Sitopsis组物种沙融山羊草(Ae. sharonensis, SshSsh,2n=2x=14)中鉴定并克隆了具有特别大分子量的新型HMW-GS,发现其具有优质亚基的结构特征,能够被用来进行小麦的品质改良。本研究中,以四倍体小麦、六倍体小麦为母本,沙融山羊草为父本配制了62个杂交组合,进行属间杂交,在自然条件下,6个杂交组合获得了杂交种子,并从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SDS-PAGE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检测方面进行了鉴定,此外,还开发了外源沙融山羊草特异的HMW-GS分子标记,并对杂交后代中HMW-GS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11年与2012年共获得6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子,杂交结实率0.86%-4.1%,以生产主推小麦品种为父本进行回交,BC1F1回交结实率3.82%-19.23%。杂种F1植株形态表现为双亲中间型,在株高、小穗数、旗叶长宽、芒长等方面倾向于母本,而茎节与叶鞘紫色,叶耳绒毛等性状倾向于父本,分蘖数较多且超过双亲。杂种F1自交后代种子形态倾向于双亲种子的中间型,杂种F1与普通小麦回交后代的种子形态倾向于父本普通小麦。2.对四倍体小麦(硬粒小麦Z636)和六倍体小麦(CS)与沙融山羊草(R7)的杂交后代分别进行细胞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观察发现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数分别为2n=21,2n=2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MI观察发现,杂种F1(Z636×R7)平均每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为2n=15.44 Ⅰ+2.78Ⅱ,交叉数为3.14,杂种F1(CSxR7)染色体构型为2n=25.94 Ⅰ+1.03 Ⅱ,交叉数为1.03。而S1(Z636xR7)染色体构型为2n=1.72 Ⅰ+20.14 Ⅱ,交叉数为33.14,表明杂种F1(Z636xR7)在自然条件下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双二倍体的S1(Z636xR7)。3.从89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对于CSxR7特异的引物,4对对于Z636xR7特异的引物,2对对于Z606xR7特异的引物,这些共显性分子标记引物能够在杂种与沙融山羊草中扩出相同大小的特异性条带,并能够作为杂交后代外源沙融山羊草基因检测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而被用来鉴定杂种的真假。4.根据沙融山羊草中x型与y型HMW-GS基因序列分别开发出了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通过使用两者的分子标记特异性引物R7XF1-R7XR1, R7YF1-R7YR1对远缘杂交后代植株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PCR扩增检测外源沙融山羊草HMW-GS基因。通过此分子标记,可在自交和回交后代中连续跟踪检测外源沙融山羊草HMW-GS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实现材料创制过程中目的基因的跟踪与快速检测。5.发现外源沙融山羊草x型]HMW-GS在S1(Z636xR7)中小于FI(Z636xR7),克隆测序表明是因为HMW-GS氨基酸序列发生了重复motif的缺失与插入变异,最终导致S1(Z636xR7)中的外源沙融山羊草x型HMW-GS氨基酸序列比原始亲本序列少了33个氨基酸残基。6.对远缘杂交后代种子蛋白进行SDS-PAGE检测分析,发现HMW-GS的4种遗传变异类型:1)杂交以及回交后代完全整合遗传了亲本的HMW-GS,亚基无变异情况发生;2)外源沙融山羊草HMW-GS在导入四倍体或六倍体小麦背景后,外源沙融山羊草HMW-GS发生变异(沉默或丢失,分子量大小变化);3)外源沙融山羊草HMW-GS在导入四倍体或六倍体小麦背景后,四倍体或六倍体小麦自身的HMW-GS发生变异(沉默或丢失,分子量大小变化):4)外源沙融山羊草HMW-GS在导入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后,亚基表达或表达量发生变化,在F1与S1世代种子中多出了一条亚基条带。
毛勇[9](2012)在《小麦高抗条锈病新品系98-1054系列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sp.tritic)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类最重要的病害,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研究证明,选育抗病品种能保持小麦生产品种的抗性稳定和正常更换,持久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流行。杂交育种是品种改良的最重要方法之一,黑麦(Secale cereale L)是小麦重要的近缘植物,在其染色体上携带有多种有益基因,在小麦遗传育种改良中广泛应用。染色体易位是黑麦染色质存在于小麦基因组中最主要的形式,易位系的鉴定是提高小麦抗病能力的关键。本研究以高感条锈病的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对条锈病免疫的白粒黑麦自交系后代98.1054系列为供试材料,利用分子标记、麦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C-分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的鉴定,并对材料的条锈病抗性进行了鉴定,获得如下结果:1.对98.1054系列的后代单株系共100份小麦新品系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条锈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在对照亲本绵阳11高感条锈病的情况下,98.1054系列仍表现为高抗或近免疫,因此可以初步判断出98.1054系列的条锈病抗性应来源于白粒黑麦,该系列小麦品种基因组中可能含有黑麦染色质成分。2.用根据黑麦特异重复序列pSc20H设计的引物对100份小麦新品系的后代单株系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在98-1054-7-1-1(1)、98.1054-7-1-2(1)、98-1054-11-9-5-2(3)、98-1054-17-3-4-1(1)、98-1054-17-3-4-1(10)、98-1054-17-3-4-2(1)共6个单株系中均扩增出1456bp的黑麦特异性条带,与pSc20H在黑麦中预期扩增的序列达到90%-98%的一致性,说明了上述6个单株系中均含有黑麦染色质的存在。3.用22对已公布的黑麦特异性SSR引物检测98.1054系列的后代单株系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定位于黑麦染色体1R短臂(1RS)上的引物SCM9在98.1054.11.9.5-2(3)单株系中扩增出210bp的黑麦特异片段,与SCM9在黑麦中预期扩增的序列达到91%的序列一致性:定位于黑麦染色体6R上的引物SCM101在98-1054-7.1.1(1)和98.1054.17-3-4-1(10)两个单株系中分别扩增出161bp和166bp的黑麦特异性条带,与SCM101在黑麦中预期扩增的序列分别达到为95%和98%的一致性。4.利用改良的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98.1054系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单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其中在98-1054-11-9-5-2(3)单株系发现了一对1RS/1BL易位染色体,而在其他单株系中均未有黑麦特征带的出现,因此可以判断出在其他单株系中并未有黑麦大片段染色体的导入,但其表现出的条锈病抗性及特异性条带的出现,说明该系列品种可能含有黑麦小片段染色体的导入。5.为进一步确证98-1054系列的遗传背景,对98-1054系列各单株系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分别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98-1054-11-9-5-2(3)单株系显示有外源荧光信号,而在其他单株系中则均未检测出信号。6.借助麦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98.1054系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98.1054.11.9-5-2(3)单株系中出现黑麦碱特征带,因此可以判断出含有Sec-l基因的黑麦1RS片段导入进小麦98-1054-11-9-5-2(3)单株系。结论:小麦新品系98-1054系列是含有抗条锈病新基因的优良育种材料,其中小麦材料98-1054-11.9-5.2(3)单株系是一个新的高抗条锈病的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98-1054-7-1-1(1)和98-1054-17-3-4-1(10)两个单株系可能涉及黑麦6R的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98-1054-7-1-2(1)、98-1054-17-3-4-1(1)、98-1054-17-3-4-2(1)共3个单株系也均有可能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
张文涛[10](2011)在《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小麦野生近缘种属植物中蕴藏着多种栽培品种所不具备的优良基因,野生近缘种属优良外源基因的导入及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和利用,对丰富小麦育种基础和拓宽遗传改良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是小麦重要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种,具有早熟、矮杆、抗病、抗逆等优良特点。本研究以华山新麦草与普通小麦7182杂交获得的109株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为材料,综合利用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外源遗传物质鉴定;在追踪被导入的外源染色体遗传稳定的基础上,确定添加在普通小麦背景中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的部分同源性关系。另外,从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经多代选育分离出稳定遗传的大穗多花种质B46,以表型特征观察为基础,通过细胞学镜鉴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对其进行外源鉴定,研究和分析该大穗材料的大穗多花遗传特性和染色体组成。其主要结果如下:(1)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学镜鉴结果表明,109个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其中有53个材料染色体数目为2n=42,26个材料染色体数目为2n=43,30个材料染色体数目为2n=44;对30个2n=44的材料染色体GISH分析结果表明,11个材料为二体异附加系,19个材料为双单体异附加系。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附加系中导入的成对华山新麦草染色体能够较稳定地遗传给后代。(2)从定位于小麦七个部分同源上的78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可用于追踪普通小麦背景中华山新麦草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运用筛选出的特异分子标记对11个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进行外源染色体部分同源关系的鉴定。根据PCR检测和醇溶蛋白电泳谱带分析,异附加系5、附加系6和9、附加系7和11、异附加系2、异附加系8中附加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分别与小麦第1、2、5、6、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有部分同源关系;附加系4中外源染色体涉及第2、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重排;附加系10中外源染色体涉及第4、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重排。(3)通过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杂交、回交和自交,连续多代选育出遗传稳定的大穗多花种质B46,对其进行农艺性状调查、细胞学观察结合GISH检测的综合鉴定。结果表明,B46形态学特征表现大穗多花特性,穗长12cm左右,小穗达23个,小穗粒数平均6个;其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为2n=44;根尖原位杂交(GISH)及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显示,B46附加一对来自于华山新麦草的同源染色体。由此可以确定B46为小麦-华山新麦草的二体异附加系,其综合农艺性状优于小麦亲本,可作为培育高产小麦品种的优良种质材料。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中外源染色体部分同源关系的确定及大穗多花种质的创制,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华山新麦草优良基因、丰富小麦遗传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华山新麦草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麦-黑麦“单体附加法”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黑麦“单体附加法”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染色体结构重排鉴定与籽粒硬度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中间偃麦草以及染色体组研究 |
1.1.1 中间偃麦草分类 |
1.1.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分析 |
1.1.3 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研究 |
1.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导入小麦的研究进展 |
1.2.1 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杂交以及部分双二倍体的获得 |
1.2.2 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代换系 |
1.2.3 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 |
1.2.4 中间偃麦草优异基因导入小麦研究 |
1.3 小麦硬度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依据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染色体制备 |
2.2.2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2.2.3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2.2.4 特异分子标记分析 |
2.2.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6 90 K SNP芯片分析 |
2.2.7 硬度基因Pina的克隆和测序 |
2.2.8 农艺性状调查和籽粒硬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多种寡核苷酸探针对中间偃麦草核型的鉴定 |
3.2 中5 和中2 核型的精细鉴定 |
3.3 Hy36和Hy37 的非变性原位杂交分析 |
3.4 中间偃麦草附加系Hy36和Hy37 的特异分子标记分析 |
3.5 中间偃麦草特异性Pina-like基因的分子克隆 |
3.6 农艺性状与籽粒质量观察 |
第四章 讨论 |
4.1 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 |
4.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的遗传变异 |
4.3 八倍体小偃麦染色体变异遗传多样性 |
4.4 导入小麦背景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结构重排 |
4.5 硬度基因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2)普通小麦中国春背景异染色体系的筛选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常见小麦野生近缘种 |
1.1.1 百萨偃麦草 |
1.1.2 长穗偃麦草 |
1.2 小麦异染色体系的应用 |
1.2.1 双二倍体的应用 |
1.2.2 异附加系的应用 |
1.2.3 异代换系的应用 |
1.2.4 易位系的应用 |
1.3 小麦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细胞学鉴定 |
1.3.3 生物化学鉴定 |
1.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4.1 原位杂交 |
1.3.4.2 分子标记鉴定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地点 |
2.4 试验方法 |
2.4.1 农艺性状调查 |
2.4.2 田间抗冻性鉴定 |
2.4.3 芽期耐盐性鉴定 |
2.4.4 细胞学观察 |
2.4.5 原位杂交 |
2.4.6 基因组DNA提取和纯化 |
2.4.7 分子标记鉴定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百萨偃麦草异染色体系的鉴定 |
3.1.1 农艺性状调查 |
3.1.2 田间抗冻性鉴定 |
3.1.3 芽期耐盐性鉴定 |
3.1.4 细胞学鉴定与原位杂交 |
3.1.5 百萨偃麦草分子标记分析 |
3.2 小麦-长穗偃麦草异染色体系的鉴定 |
3.2.1 农艺性状调查 |
3.2.2 田间抗冻性鉴定 |
3.2.3 芽期耐盐性鉴定 |
3.2.4 细胞学分析与原位杂交 |
3.2.5 长穗偃麦草分子标记分析 |
4 讨论 |
4.1 种质系的遗传组成 |
4.2 多种方法相结合检测外源遗传物质 |
4.3 小麦异染色体系的应用价值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概况 |
1.1.1 小麦远缘杂交概述 |
1.1.2 大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 小麦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1.2.1 形态标记 |
1.2.2 细胞学鉴定 |
1.2.3 生化标记 |
1.2.4 同工酶标记 |
1.2.5 种子贮藏蛋白标记 |
1.2.6 原位杂交技术 |
1.2.7 分子标记技术 |
1.3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 |
1.3.1 矮化基因类型 |
1.3.2 小麦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分子标记 |
1.3.3 小麦矮秆基因的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大麦大穗大粒渐渗系WB13的遗传背景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DNA提取 |
2.1.3 遗传背景检测 |
2.1.4 SSR标记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遗传背景检测结果 |
2.2.2 SSR标记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麦-大麦矮秆渗入系WB2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WB29农艺性状调查 |
3.1.3 幼苗赤霉素反应 |
3.1.4 DNA提取 |
3.1.5 根尖染色体观察 |
3.1.6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
3.1.7 WB29分子标记检测 |
3.1.8 F_2代分子标记检测及连锁测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WB29的农艺性状 |
3.2.2 幼苗赤霉素反应鉴定 |
3.2.3 WB29矮秆基因遗传规律 |
3.2.4 根尖细胞观察及GISH分析 |
3.2.5 WB29分子标记检测 |
3.2.6 F_2代小麦矮秆基因(Rht)与大麦STS标记检测及连锁测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21份印度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检测及其对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田间株高和幼苗胚芽鞘长度调查 |
4.1.3 赤霉素反应测试 |
4.1.4 DNA提取 |
4.1.5 矮秆基因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 |
4.2.2 赤霉素敏感性测试 |
4.2.3 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的分布 |
4.2.4 不同品种的胚芽鞘长度和株高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14-569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生产和育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在小麦改良中的作用 |
1.3 中间偃麦草 |
1.3.1 中间偃麦草的植物学分类 |
1.3.2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学特点 |
1.3.3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成 |
1.4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
1.5 小麦异附加系及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 |
1.6 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1.6.1 形态学鉴定 |
1.6.2 细胞学研究 |
1.6.3 生化标记鉴定 |
1.6.4 原位杂交法 |
1.6.5 分子标记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2.2.2 细胞学检查 |
2.2.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2.2.4 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 |
2.2.5 PLUG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系14-569的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3.2 细胞学鉴定 |
3.2.1 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检测 |
3.2.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分析 |
3.3 原位杂交结果 |
3.4 品系14-569中小麦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
3.5. 分子标记分析 |
4 讨论 |
4.1 品系14-569中的3St染色体 |
4.2 品系14-569中的1BL.1RS染色体 |
4.3 品系14-569中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 |
4.4 品系14-569的研究利用价值 |
4.5 关于品系14-569的进一步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普通小麦异附加系重要性状的评价与鉴选及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异源染色体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
1.1.1 小麦异附加系的研究与利用 |
1.1.2 六倍体小黑麦的研究与利用 |
1.1.3 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1.2 小麦抗旱性评价 |
1.2.1 小麦抗旱性评价方法 |
1.2.2 小麦抗旱性评价指标 |
1.2.3 小麦近缘种属及异源染色体种质的抗旱性 |
1.3 小麦氮、磷效率的研究 |
1.3.1 小麦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指标 |
1.3.2 小麦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指标 |
1.3.3 小麦近缘种属及异源染色体种质的氮、磷效率研究 |
1.4 小麦条锈病、矮腥黑穗病抗性研究 |
1.4.1 小麦条锈病抗性的研究 |
1.4.2 小麦矮腥黑穗病抗性研究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异源染色体附加对普通小麦农艺及光合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苗期根系性状 |
2.2.2 农艺性状 |
2.2.3 光合性状 |
2.2.4 品质性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麦异附加系的抗旱性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
3.2.2 不同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
3.2.3 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2.4 基于产量抗旱指数(DI)的评价 |
3.2.5 基于多性状的抗旱隶属函数值(MFVD)的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异附加系苗期氮、磷效率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氮、磷处理下的表型 |
4.2.2 MN及LN处理下的植株总干重 |
4.2.3 小麦异附加系的氮吸收效率 |
4.2.4 小麦异附加系的氮利用效率 |
4.2.5 MP及LP处理下的植株总干重 |
4.2.6 小麦异附加系的磷吸收效率 |
4.2.7 小麦异附加系的磷利用效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异源染色体种质的条锈病与矮腥黑穗病抗性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条锈病抗性鉴定 |
5.2.2 矮腥黑穗病抗性鉴定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鉴定与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新种质核型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 |
6.2.2 黑麦特异分子标记的检测 |
6.2.3 新种质的农艺性状评价 |
6.2.4 新种质的光合性状评价 |
6.2.5 新种质的籽粒品质性状评价 |
6.2.6 新种质成株期的条锈病抗性评价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种质材料的筛选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长穗偃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
1.1.1 植物学分类 |
1.1.2 地理分布 |
1.1.3 生物学特性 |
1.1.4 染色体组构成 |
1.2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1 部分双二倍体的选育 |
1.2.2 异附加系的选育 |
1.2.3 异代换系的选育 |
1.2.4 易位系的选育 |
1.2.5 转移到普通小麦中的长穗偃麦草抗性基因 |
1.3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细胞学鉴定 |
1.3.3 生物化学检测 |
1.3.4 原位杂交检测 |
1.3.5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4 小麦白粉病基因的评价及利用 |
1.4.1 小麦抗白粉病主效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定位 |
1.4.2 小麦白粉病数量抗性 QTL 的定位 |
1.4.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组成及特异分子标记筛选 |
2.2.2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在小麦遗传背景中的传递特点 |
2.2.3 小麦-长穗偃麦草优异种质系的筛选鉴定 |
2.2.4 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技术路线 |
3.3 试验地点 |
3.4 试验方法 |
3.4.1 农艺性状调查 |
3.4.2 抗病性鉴定 |
3.4.3 细胞学观察 |
3.4.4 DNA 提取 |
3.4.5 原位杂交 |
3.4.6 SSR-PCR |
3.4.7 RAPD-PCR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组成分析 |
4.1.1 长穗偃麦草有丝分裂染色体原位杂交鉴定 |
4.1.2 长穗偃麦草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分析 |
4.1.3 长穗偃麦草的分子标记分析 |
4.2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在小麦遗传背景中的传递 |
4.2.1 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 F_1 |
4.2.2 杂种 F_2的染色体构型特点 |
4.2.3 不同杂种世代偃麦草染色体的分离趋向 |
4.2.4 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染色体间的易位 |
4.2.5 不同自交和回交后代性状的分离特点 |
4.3 小偃麦种质系的鉴定 |
4.3.1 小偃麦种质系的主要性状特点 |
4.3.2 八倍体小偃麦的染色体构成分析 |
4.3.3 NX 系列小偃麦的染色体构成特点 |
4.3.4 87074 系列小偃麦的染色体构成分析 |
4.4 小偃麦易位系 SN0224 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4.4.1 SN0224 及其亲本的性状特点 |
4.4.2 SN0224 的细胞学和原位杂交鉴定 |
4.4.3 SN0224 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
4.4.4 SN0224 抗白粉病基因的 SSR 连锁标记分析 |
4.4.5 SN0224 抗白粉病基因的标记定位 |
4.4.6 分子标记的验证 |
5 讨论 |
5.1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组成 |
5.2 八倍体小偃麦外源染色体组成 |
5.3 原位杂交的应用评价 |
5.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应用评价 |
5.5 小偃麦种质材料的应用价值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小麦育种现状 |
1.1.1 我国小麦育种历史回顾 |
1.1.2 我国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
1.2 小麦远缘杂交 |
1.2.1 小麦基因源 |
1.2.2 小麦远缘杂交概况 |
1.2.3 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的创制及应用 |
1.2.4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材料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
1.2.5 小麦近缘物种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1.3 滨麦研究进展 |
1.3.1 滨麦基因组研究进展 |
1.3.2 滨麦与小麦杂交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八倍体小滨麦 M842-16×硬粒小麦 D4286杂交后代材料的 GISH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09JX24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2.2.2 09JX25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2.2.3 09JX26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2.2.4 09JX27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2.2.5 09JX28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2.3 讨论 |
2.3.1 GISH 鉴定滨麦染色体探针的选择 |
2.3.2 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 Ns 染色体组成 |
2.3.3 杂交后代外源遗传物质稳定性 |
第三章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0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细胞学分析 |
3.2.2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 GISH 分析 |
3.2.3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 FISH 和 FISH/GISH 分析 |
3.2.4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染色体组成的 SSR 分析 |
3.2.5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外源染色体的同源群归属 EST-STS 分析 |
3.2.6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农艺性状分析 |
3.3 讨论 |
3.3.1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细胞学遗传稳定性 |
3.3.2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外源染色体的分析 |
3.3.3 重复序列在远缘杂交后代材料染色体组成分析中的应用 |
3.3.4 EST-STS 引物在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的细胞学分析 |
4.2.2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的 GISH 分析 |
4.2.3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染色体组成的 SSR 分析 |
4.2.4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外源染色体同源群归属的 EST-STS 分析 |
4.2.5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农艺性状分析 |
4.3 讨论 |
4.3.1 多重异代换系的选育和应用 |
4.3.2 EST-STS 特异标记的可靠性 |
4.3.3 特异条带测序结果的验证 |
4.3.4 滨麦中胁迫响应蛋白基因的发掘 |
第五章 小滨麦后代材料的 FISH/GISH分析以及 EST-STS的应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4 个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的 FISH 和 GISH 分析 |
5.2.2 部分小滨麦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所属同源群的 EST-STS 分析 |
5.3 讨论 |
5.3.1 利用重复序列分析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优缺点 |
5.3.2 EST-STS 引物的通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沙融山羊草特异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向普通小麦的转移及其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特性 |
1.1.1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 |
1.1.2 小麦籽粒蛋白质特性 |
1.1.3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定位及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
1.2. 小麦近缘物种HMW-GS研究现状 |
1.2.1 小麦近缘植物 |
1.2.2 小麦近缘属物种中HMW-GS的发掘 |
1.3 近缘物种外源遗传物质向普通小麦的转移与利用 |
1.3.1 外源遗传物质向普通小麦转移的方式 |
1.3.2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运用 |
1.4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细胞学鉴定 |
1.4.3 生物化学标记 |
1.4.4 分子标记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远缘杂交及其F_1代自交、回交种子的获得 |
2.2.2 谷蛋白检测分析 |
2.2.2.1 谷蛋白提取 |
2.2.2.2 SDS-PAGE分析 |
2.2.3 形态学观察 |
2.2.4 细胞学观察 |
2.2.4.1 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观察 |
2.2.4.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2.2.5 SSR分析及其特异片段克隆 |
2.2.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2 SSR引物筛选 |
2.2.5.3 SSR特异扩增片段的验证 |
2.2.6 沙融山羊草HMW-GS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
2.2.6.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6.2 基因组DNA的PCR特异性扩增 |
2.2.6.3 特异性片段的验证 |
2.2.7 杂交后代沙融山羊草HMW-GS变异分析 |
2.2.7.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7.2 杂交后代沙融山羊草HMW-GS基因特异性扩增 |
2.2.7.3 特异性片段的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F_1的产生及其回交结果 |
3.2 杂种F_1的形态学观察 |
3.3 亲本和杂种F_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
3.4 SSR引物筛选及杂种验证 |
3.5 沙融山羊草HM-GS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 |
3.6 杂交后代沙融山羊草x型HMW-GS变异分析 |
3.7 杂交和回交后代种子SDS-PAGE分析 |
4. 讨论 |
4.1. 沙融山羊草与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属间杂种的产生 |
4.2. 杂种F_1的鉴定以及HMW-GS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
4.3 远缘杂交后代种子HMW-GS的遗传变异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中的专利目录 |
申请中的国家发明专利信息 |
(9)小麦高抗条锈病新品系98-1054系列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近缘种属优良种质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2 黑麦基因资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2.1 黑麦基因资源研究进展 |
1.2.2 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3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1.3.1 形态学标记 |
1.3.2 细胞学标记 |
1.3.3 原位杂交 |
1.3.4 生化标记 |
1.3.5 分子标记 |
1.4 小麦条锈病研究进展 |
1.4.1 小麦条锈病概况 |
1.4.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
1.4.3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评价与利用 |
2 立题依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条锈病抗性鉴定 |
3.2.2 植物总DNA的提取 |
3.2.3 PCR检测 |
3.2.4 特异性扩增片段的克隆 |
3.2.5 细胞学检测 |
3.2.6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3.2.7 麦醇溶蛋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条锈病抗性调查 |
4.2 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 |
4.3 黑麦SSR引物扩增结果 |
4.4 特异性扩增片段克隆结果 |
4.4.1 黑麦特异性重复序列pSc20H扩增片段克隆结果 |
4.4.2 黑麦SSR引物特异性扩增片段克隆结果 |
4.5 细胞学检测结果 |
4.5.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 |
4.5.2 Giemsa C-带分析 |
4.6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
4.7 麦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新品系98-1054系列含有抗条锈病新基因 |
5.2 新品系98-1054系列中存在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的实验证据 |
5.3 新品系98-1054系列基因组中黑麦DNA序列与抗病性的表达 |
5.4 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的诱导 |
5.5 综合应用多种鉴定技术鉴定小麦—黑麦易位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远缘杂交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1.1.1 远缘杂交的概念和意义 |
1.1.2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利用 |
1.2 小麦近缘植物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1.2.1 小麦基因源 |
1.2.2 小麦近缘植物的种类 |
1.2.3 小麦近缘植物远缘杂交 |
1.3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中间材料的选育和研究 |
1.3.1 小麦和近缘属植物双二倍体的合成 |
1.3.2 小麦异附加系 |
1.3.3 异代换系 |
1.3.4 易位系 |
1.4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材料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1.4.1 形态标记 |
1.4.2 细胞学标记 |
1.4.3 生化标记 |
1.4.4 DNA 分子标记 |
1.5 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体的部分同源性 |
1.6 华山新麦草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二体异附加系的筛选及分子细胞学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供试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学观察 |
2.3.2 DNA 提取 |
2.3.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细胞学镜检 |
2.4.2 根尖基因组原位杂交 |
2.4.3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I)基因组原位杂交 |
2.5 讨论 |
2.5.1 异附加系的选育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2.5.2 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第三章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中外源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关系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DNA 质量检测 |
3.2.2 华山新麦草与普通小麦间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3.2.3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中外源染色体的部分同源关系 |
3.2.4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 A-PAGE 的鉴定 |
3.3 讨论 |
3.3.1 华山新麦草N 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染色体间部分同源关系 |
3.3.2 确定普通小麦中外源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间部分同源关系的特异遗传标记 |
第四章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大穗多花种质B46 的选育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B46 的选育及田间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4.2.2 B46 染色体组成分析 |
4.3 讨论 |
4.3.1 大穗多花种质的创制和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4.3.2 多种遗传标记综合鉴定大穗多花种质中外源遗传物质的应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从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筛选出11 个二体异附加系 |
5.2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中外源染色体部分同源关系的确定 |
5.3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选育出的大穗多花种质 B46 为二体异附加系 |
5.4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DNA 提取及EST-SSR 电泳所用主要试剂的配制 |
附录2:原位杂交所用试剂及配方 |
附录3:77 对EST-SSRs 引物序列及位点 |
附录4:醇溶蛋白提取和电泳主要试剂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小麦-黑麦“单体附加法”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染色体结构重排鉴定与籽粒硬度基因分析[D]. 余智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普通小麦中国春背景异染色体系的筛选与鉴定[D]. 殷月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D]. 昝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4]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14-569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 孔令攀.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5]普通小麦异附加系重要性状的评价与鉴选及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鉴定[D]. 刘彩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6]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种质材料的筛选鉴定[D]. 何方.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7]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 庞玉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8]沙融山羊草特异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向普通小麦的转移及其遗传变异分析[D]. 赵全志.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7)
- [9]小麦高抗条锈病新品系98-1054系列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 毛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10]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 张文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