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Land Conversion Project Planning: A Case in Qu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论文文献综述)
蒋可欣[1](2021)在《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以“5.12”地震后的直台羌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薛崇义[2](2020)在《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生态系统是具有强大自组织性的非线形复杂巨系统,煤层气持续开发的压力会引起系统内任意一个或多个子系统之间或内部相关因素的作用,从而对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人类面对这种威胁,需要采取积极的工程或非工程响应措施引导系统演化成为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的稳定有序社会生态系统,提高系统风险防范能力。沁水盆地是我国最早进行煤层气开发地区之一,也是煤层气开发投入最多、研究程度最高、代表性最强的地区之一。鉴于此,本文选取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层气开发、社会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安全、PSR和耗散结构的相关理论知识展开研究。本文在界定煤层气开发中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基础上,利用PSR框架初步分析煤层气开发中引致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压力、系统状态发生的变化以及人类采取的响应措施,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动态演化机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简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况,并介绍当前煤层气开发活动可能引发的主要社会生态系统风险和防范措施。其次,基于PSR框架详细分析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各层面的风险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三角模糊数和群决策DEMATEL法识别各层面内部的关键风险因素。然后,将Choquet积分算子与Brusselator模型的转义结合建立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动态演化模型,进而判定当前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风险演化路径。最后提出郑庄煤层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研究主要结论有:(1)结合PSR框架和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是系统状态在压力和响应的非线性作用下不断涨落的动态演化而形成的。该演化机理综合考虑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可清晰地定性表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在不同条件下的演化路径。(2)从开采活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因素三个维度选取13个指标表征系统的压力。从环境(水、大气、土壤)状态、社会经济状态、生物资源状态三个维度选取9个指标表征系统的状态。从管理技术和制度政策两个维度选取9个指标表征系统的响应,建立全面科学的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因素指标体系。(3)三角模糊数对专家语言变量进行量化处理,结合DEMATEL法,得到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该计算方法可以降低专家信息模糊性的影响并考虑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准确计算PSR各层面风险因素的综合影响力和判断因果类型,从而识别关键因素。(4)Choquet积分算子计算压力和响应评价值,结合Brusselator模型建立的系统风险动态演化模型,得到系统风险状态演化路径及其判定条件。该演化模型充分考虑因素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并定量描述了风险的演化过程,可以准确研判系统风险的动态演化路径。(5)社会经济类因素是压力层面中的重要因素,环保投资占比是响应层面的最关键因素,而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域的社会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和响应中,部分关键因素控制不力,响应层能量不足以推动系统的有序演化,不干预的情况下,社会生态系统无法满足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郑庄区块的社会生态系统状态面临恶化的风险。本文的研究可为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防范提供有力的依据。也可为其他资源开发区域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研究提供些许思路和方法。
杨青青[3](2018)在《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研究》文中认为扶贫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而财政资金是重要的扶贫资源来源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扶贫工作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扶贫模式,切实保证了政府动员最广泛的力量进行扶贫,大力推进了我国财政扶贫工作,但是也很大程度地忽略了贫困群众在反贫困过程中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扶贫工作吸纳了国际援助组织广泛使用的参与式理念和方法,在部分贫困地区开展以贫困群众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财政扶贫项目试点。参与式理念和方法在我国财政扶贫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扶贫项目的桎梏,给贫困群众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对优化扶贫资源配置、提高减贫效果、改善贫困地区面貌等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具体实践来看,我国的参与式财政扶贫主要集中于扶贫规划和部分贫困地区的零星试点项目,仍然存在贫困群众参与不足、扶富不扶贫等现象,深入分析根源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是在大量文献研究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首先,界定了贫困、反贫困、财政扶贫以及参与式扶贫这几个相关的概念;阐述了财政扶贫、参与式扶贫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我国财政扶贫现状和“参与式”在我国的实践探索,深入研究Q县参与式财政扶贫项目的实施背景、整体框架设计和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之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最后,在考察越南、印度两国的财政扶贫概况和世界银行在越南、印度两国参与式扶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析了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指导原则,从强化政府赋权意识、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杠杆作用、加大财政扶贫配套资源投入、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这五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参与式视角下完善财政扶贫的可行路径。
孙丕苓[4](2017)在《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是土地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近30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生产与生活活动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均存在不尽协调的矛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土地利用冲突日益凸显,如何应对土地利用冲突成为区域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界定土地利用冲突概念与内涵,借鉴生态学、地理学、土地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分类与强度测度方法体系,选取地处农牧交错带兼具京津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供水源地作用的环京津贫困带作为研究区,基于“3S”技术,融合遥感影像、站点观测、统计资料、实地调研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arkov-CLUE-S等模型方法,系统分析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模拟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可为土地利用管理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全球土地研究计划提供典型区域案例,有助于丰富和扩展土地变化科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范围。(1)根据国内外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相关成果,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界定土地利用冲突概念与内涵。生态安全视角下,土地利用冲突可理解为农业耕作、经济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安全空间的占用,主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生态安全空间之间的竞争、矛盾与不和谐的空间关系,即耕地、建设用地空间与生态安全空间之间的错配重叠。生态安全空间是指提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以及对外界干扰具有特殊敏感性或潜在自然灾害影响,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产生负面生态效应的区域,按其对人类开发和干扰敏感程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等级。(2)立足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区域自然地理及资源环境特征,诊断区域主要生态过程与生态问题,辨析区域关键生态过程和主导生态功能,借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利用GIS技术及CASA、RUSLE、RWEQ、InVEST等生态学方法模型,进行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以及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构建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将生态重要性空间格局与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进行叠加,根据等级最高原则,运用析取运算法,提取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等级最高的栅格单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不同等级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根据人类经济活动空间与不同等级生态安全水平空间的矛盾关系,辨识土地利用冲突的表征属性特征及表现形式,判识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和类型,运用判别矩阵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体系。基于不同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划定适宜的格网,综合集成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综合指数等方法模型,结合GIS叠置分析功能,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综合指数,测度土地利用冲突强度。(3)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空间统计等方法模型分析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1985-2015年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分异特征显着。①从土地利用冲突类型方面来看,1985-2015年耕地冲突面积先增大后减小,耕地极严重、严重冲突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坝上高原区、坝下西部地区和承德东部地区,在张家口张北、沽源、万全、怀安、阳原、蔚县和承德平泉、承德县境内分布集中;建设用地冲突面积持续增大,建设用地极严重冲突分布较为分散,各区县均为分布,严重、较严重冲突主要分布于张家口西部和承德南部地区,在张家口万全、怀安县和承德兴隆、围城县呈现小规模集聚,并呈现向山区扩展趋势。②从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方面来看,1985-2015年耕地冲突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耕地重度冲突区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坝下地区,在张家口怀安、阳原、蔚县境内集聚,并呈现向张家口西部、北部集聚趋势;高度、重度冲突区向坝上高原西部地区和承德东部地区集聚,集中分布于张家口康保、尚义县和承德隆化、承德县。建设用地高度、中度冲突区向市区及周边区域集聚,集中分布于张家口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万全县、怀安县和承德双桥区。③从土地利用冲突的地形梯度特征方面来看,耕地、建设用地冲突的地形梯度格局基本一致,低地形梯度区是耕地、建设用地极严重冲突和严重冲突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耕地、建设用地冲突强度差异显着。(4) 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分异演变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格网尺度上,地形条件、地理区位条件对土地利用冲突空间分异影响显着,地形位指数、距主要河流的距离、距主要道路的距离、距县城中心的距离、距乡镇中心的距离是影响土地利用冲突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在县域尺度上,有效灌溉率、自然灾害成灾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城镇化水平、第二三产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造林面积、生态退耕面积是耕地冲突强度时空分异的关键影响因子,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城镇化水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路网密度、生态退耕面积、政策种类数是影响建设用地冲突强度时空分异的关键因子。(5)设计土地利用规划、自然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4种土地利用情景,运用Markov-CLUE-S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结果发现,不同区县适宜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崇礼县适合采用土地利用规划情景,蔚县适合采用耕地保护情景,其余各区县都适宜采用生态保护情景;不同地形梯度区的理想土地利用情景有所不同,第1-5级地形梯度区适宜采用土地利用规划情景,第5-10级地形梯度区适宜采用自然发展情景,第11-15级地形梯度区四种土地利用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强度不存在明显差别。本研究从栅格、格网、县域行政单元尺度,开展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实现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定量化、定位化和精确化,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赵婉萍[5](2017)在《赋权视角下农村贫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研究 ——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扶贫实践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发展道路。自参与式扶贫模式引入到我国农村扶贫实践中,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参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参与式扶贫的理念与方法在社会上获得了普遍认可和接受,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参与式扶贫模式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的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发展困境,阻碍了农村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赋权理论为指导,在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以国家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仪陇县为例,通过分析仪陇县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实践现状,指出当前参与式扶贫模式存在着个体、组织和政治赋权障碍,并从个体、组织和政治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发展,提高我国的扶贫效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贫困、贫困治理、参与式扶贫模式以及赋权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赋权作为参与式发展的核心理念,对完善参与式扶贫模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对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做出了系统的阐述,着重分析了赋权理论应用于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四川省仪陇县参与式扶贫的实践现状进行介绍,在赋权视角下针对参与式扶贫模式的现状做了讨论分析,深层分析了参与式扶贫行动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系统的阐述了仪陇县参与式扶贫的具体实践情况;第四部分总结了当前仪陇参与式扶贫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当前参与式扶贫模式存在着个体赋权障碍、组织赋权障碍和政治赋权障碍;第五部分就农村贫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实践困境从个体、组织和政治三个赋权层次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第六部分对全文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罗亮玉[6](2014)在《基于参与式方法的“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油茶是目前国内油料市场主要的油料作物,湖南又是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湖南省林业厅特别重视油茶的发展,省林业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申请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发展油茶项目,满足市场需要,提高林农收入。本文基于参与式方法对“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进行了评价,得到“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进行风险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依据可测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充分性原则、最小性原则选出能够正确评价“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的风险指标,再根据目的性原则、兼顾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及系统整体性原则,通过头脑风暴法、Delphi法、基于回归方程指标筛选法等方法,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四轮筛选后得到“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确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0个,框架如下:①资金风险:贷款承贷及还贷风险、资金供应风险。②市场风险:产品竞争力风险、劳动力价格上涨风险。③自然与环境风险:火灾、病虫害。④工程建设风险:劳动力短缺风险、抚育管理风险。⑤社会风险:偷盗风险、产量下降风险。所筛选出来的指标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影响“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的风险因素。(2)评价了“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的风险。从市场风险分析,目前,国际国内食用油品市场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油茶籽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风险低。从技术方面分析,本项目技术条件成熟,不存在技术风险。影响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一是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二是产量的下降,三是森林火灾,四是汇率变动将会对承贷方造成不利,造成投资资金的逆差。国内物价市场可能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为项目结算带来极大的物价上涨风险。无论是从生产条件、产品市场,还是从科技支撑,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方面讲,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3)根据评价结果对“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出一些建议。①市场风险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加强工程建设全面质量管理,降低投资和经营成本。强化技术服务网络,加大科研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产品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②自然与环境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自然与环境风险有其不确定性,如病灾、虫灾、风灾、火灾、冰灾等自然灾害,可采用购买林业商业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加强与项目区县(市)林业局的合作,以当地现有的森林防火组织为依托,实施联防护林防火;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确保野外生活、生产用火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详细、责任到人的森林防火制度,加强日常巡山,尽量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③资金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采取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保证工程按质按期完成。④工程建设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优选优良品种,严格按照设计的技术标准施工,保证技术到位、管理到位。采取招投标制,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实行工程监理制,从造林设计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理,严格把好每道工序质量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⑤社会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项目业主要充分考虑林地经营者的利益,在保证经营者利益的前提下,寻求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或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益,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加强与项目区各级政府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做好林农的工作,协助业主维护林地的经营;同时,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应将项目贷款争取纳入农(林)业贴息贷款,降低投资和经营成本,增强项目的竞争能力。
于金娜[7](2014)在《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世界各国的林业实践来看,补贴制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降低林农经营风险、提高林农投资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因此实施补贴成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扶持林业的政策工具之一。鉴于国内外关于林业补贴标准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区域的差别,如热带雨林区、温带林区及草原等,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立地类型的造林,如山地造林、丘陵造林、平原造林等,以及造林类型,如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生态林等,所以即使这些研究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些结论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考虑到树种的差异对造林补贴的影响。在实践中,由于补贴标准制定不科学而导致了政策效率低且执行成本高,最终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合理的造林补贴标准,使其既符合政府追求的社会利益,也能兼顾林农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造林项目的效率、降低项目执行成本,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多数的林业补偿标准是由政府制定的,然后在补贴政策试点过程中,结合农户的诉求慢慢地调整补贴标准以优化补贴政策,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补贴的效率,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和效果,本研究引入自愿环境协议方法,在充分考虑受偿者及政府意愿的前提下,确定合理可行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从农户角度出发,政府给予的造林补贴标准要高于农户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即通过机会成本法和受偿意愿法权衡得出的造林补贴标准);从政府角度出发,其愿意支付的造林补贴标准最高额度是造林所实现的生态效益价值;在充分考虑两者补贴诉求的前提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自愿环境协议框架的政府—农户协商模型,来确定合理造林补贴标准,并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区域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基于此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机会成本、受偿者意愿、碳吸存效益内部化、自愿环境协议等方法,以边际农地上造林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项目补贴标准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补贴标准的核算方法,为建立和优化造林补贴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建立新的研究框架。首先,本研究分别利用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方法,分析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此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林农接受补贴的底限。对于农户进行农地造林而言,农户会选择造林的机会成本,是林农选择继续农地经营、转变为牧地经营或者直接撂荒等几种用途中收益最大用途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如果政府想激励农户进行造林,其给予的补贴就必须保证农户选择造林所是所有土地用途中收益最大的,通过该思路得到的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衡量林农可以接受的最低补贴。为了从主观上得到农户愿意接受的补贴标准,本研究还设计了农户受偿意愿调查问卷,以便获取农户主观上能够接受的最低补贴。最后,还对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因为考虑到受偿意愿具有主观性,且农户容易高估其受偿意愿,这里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机会成本作为基准。通过实证分析,在私人轮伐期内,如果期望农户参与造林项目,需要给予的补贴标准为2405元/公顷/年,为了使农户将私人轮伐期延长至社会最优轮伐期,农户的造林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其次,将森林的碳吸存效益价值化,分析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并以此标准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政府愿意支付补贴的最高限。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关于沙棘生长的相关信息,将沙棘林的固碳量进行价值化,得到实现碳吸存效益的最大化时的补贴标准净现值为39591.40元(2174元/公顷/年,共计34年),即为政府愿意支付的最高补贴标准。最后,基于林农和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确定自愿环境协议下的最优造林补贴标准。将当前环境管制方式中具有优势的自愿环境协议引入到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中,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这样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充分体现了协议双方的诉求及其意愿。在社会最优轮伐期内,测算得到农户在34年内的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而政府的补贴净现值为39591.40元,由于前者小于后者,因此关于造林补贴的自愿环境协议可达成。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林农和政府的诉求,经过双方协商,最终将造林补贴补贴净现值确定为双方的平均值即39408.78元,而具体的补贴方案为,1-21年按照农户的需求给予补贴2405元/公顷/年,而从22年至34年继续给予补贴1294元/公顷/年。按这样的补贴标准和补贴年限,可以保证农户不仅在21年内不采伐,甚至在21年至34年间仍然不采伐,最终可以保证造林项目政策目标的实现。该研究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沙棘,所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将自愿环境协议纳入造林项目中,为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研究的理论价值。该研究思路不仅仅考虑了政府的支付额度,而且更顾及到了造林主体的补偿诉求,由此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自愿环境协议具有自身无法超越的优点,但是该方法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建议政府在进行造林政策时需要做好前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谨慎地对待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以保证造林实现碳吸存效益的生态目标。
陈见影[8](2014)在《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总体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渭北旱塬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在全国最新的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归晋陕甘高原沟壑区。渭北旱塬小流域干旱缺水,农业开垦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比较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对于渭北旱塬生态环境恢复、保持已取得的治理成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专门研究渭北旱塬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较少,尤其缺乏基于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及主体当地村民感知度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本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陕西渭北旱塬区淳化县的秦庄沟流域,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出发,将满足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小流域系统要素禀赋、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和注重小尺度区域空间分异的新思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可确保当地村民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协调,促进当地尽早摆脱贫困、满足生计需求和改善人居环境,有效解决水土保持中常常出现的措施维护难、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通过9次野外实地调查,在采样分析、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资料统计等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次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的科学概念;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综合治理历程,界定了当前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其综合治理正处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改良阶段;论述了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方式、对比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同阶段主要治理措施和实施方式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性的表现;在匹配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现阶段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2.鉴于以往小流域治理研究中,资料相对缺乏,涉及治理要素相对一致,且已经形成传统治理经验模式这一现实,作者深入秦庄沟流域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并对不同地类土壤及地表径流、井水(浅层地下水)、雨水、窖水等采样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水资源科学计算,得出了该小流域可利用和调控的水资源总量:通过调查、高分辨率数据解译、核实和校对以往的土地利用图,编制出了2011年基准年土地利用等图件,获取了准确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律等信息;对包括人口、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措施、农户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小流域素禀赋在微小尺度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并较详细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的规律,找出了这些差异的原因。3.对小流域主体分析,得出当地村民参与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对秦庄沟流域所有1897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入户访谈、村干部访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咨询等获得水土保持认知方面的详实资料;从工程、农业、生态、水资源利用、农业产业、人居环境和管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设定了28个有较普遍意义的具体措施,对治理前和治理后村民的期望、感知度和满意情况,利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模型,首次对秦庄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村民感知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当地村民对谷坊、梯田、淤地坝、林草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感知度很高并且非常认可,反映出以前林草措施在该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设计的科学性和良好效益性;对饮水安全、淤地坝肩道路、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等关乎民生的措施,感知度与期望有显着差异。通过利用IPA方法研究村民对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感知度,不仅为水土保持措施社会效益分析提供了依据,更为渭北旱塬区村民参与式综合治理的理论模式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4.以2011年为基准年,根据匹配性研究提出的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特征以及当地村民感知度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功能和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要素因子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方法(System Dynamic Model),编写了51个模型参量方程和11状态方程,首次设计了秦庄沟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治理SD子模型和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SEE--SD模型(Society-Ecology-Economy System Dynamic Model);在Vensim软件支持下,运行小流域SEE-SD模型,优化调整各种参量,依据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3个优化调整综合治理方案;并结合优选方案,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生活,集中坡改梯和提高植被覆盖重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促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求质量的渭北旱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5.基于秦庄沟流域系统要素禀赋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利用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渭北旱塬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成果,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优质果业模式、绿色农产品模式、杂果基地模式、满足生计需求模式、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及村民参与治理模式等9种符合实际的治理模式;并在研究小流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禀赋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不同综合治理模式的目标、适用具体区域或村组以及各种模式实施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陈世栋[9](2014)在《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造成了强烈的破坏。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我国政府以举国之力推动了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限时三年的灾后重建运动,一方面迅速积聚了大量投资和建设项目改善了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体系,另一方面也整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主导灾后重建与发展型灾后重建成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突出特征,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灾害应对机制,即以国家推动的发展应对灾害。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发展时代的中国灾害应对模式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首先,灾后恢复重建运动是一个多元进程。它起始于国家层面的重建规划,并在地方政府层面以项目建设的方式推进实施,而在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层面则主要呈现为征地拆迁。从内容来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并不限于片段的灾害毁损的恢复,而是关涉更宽泛的发展进程:经济增长刺激、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管理改革等等。其次,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导致了受灾地区乡村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这种影响甚至超过地震灾害影响本身。由于重建规划赋予的不同定位以及分类重建措施的实施,受灾地区的村庄或被消失或被改造,村庄人口在享受更多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也被更牢固地锁入生产-消费社会体系之中。维系乡村共同体的社会关系也在灾后重建运动中受到国家资源输入的瓦解,而被重新组合为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纳入国家的管控体系。再次,灾后重建运动的推进依赖于强盛国家的资源动员、突生机制运作以及消解抗争等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对灾害话语和灾害应对实践的叙事构建,将灾后重建与发展元叙事绑缚在一起,支撑了国家主导的发展型灾后重建的合法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所呈现的样态正是发展时代灾害应对的一个深刻案例。无论是将其归置于中国的发展背景还是全球灾害应对实践中进行延展审视,都可以发现,继贫困、环境之后,灾害应对已经成为发展机器的另一个边疆。在其拓殖进程中,同样形成了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对受灾乡村地区的双重霸权。因此,从后发展研究的视野去重新审视灾害应对实践,重建社会或许应该成为消解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双重霸权的矫正之路。
何通艳[10](2013)在《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整村推进参与式反贫困项目为代表,参与式反贫困实践在我国己初具规模,参与理念也逐渐成为扶贫领域的主流思想。但从反贫困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贫困人群参与不足(或无积极性,或无参与机会),扶贫主体走过场、搞形象工程,扶富不扶贫等有悖参与式扶贫要义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参与困境,目前的研究还比较粗浅。从财政角度来看,尽管扶贫资源不断多元化,但财政资金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扶贫资源,在扶贫资金总额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扶贫工作仍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参与式扶贫中发挥何种角色,以及如何处理政府部门与基础群众之间的关系,使其利于参与式反贫困的推进,成为了绕不开的话题。本文将以藏区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宗教、制度角度出发,探析不同扶贫项目下参与主体的特征及参与的影响因素,积极构建适应藏区具体情况的参与式反贫困方式,以提高财政扶贫效率。论文由六章内容组成,每章的具体结构及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论文的研究意义。2.国内外的文献综述。3.论文的结构安排和内容介绍。4.研究方法。5.对数据来源的介绍。6.预期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参与式反贫困理论的一般分析。第一节,重点介绍了“参与式反贫困”提出的理论背景。从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多学科的理论入手,分析了藏区推行参与式反贫困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论证了基层群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在选择参与还是不参与,能否实质性参与等问题上所面临的系列困境。第二节,解读“参与式反贫困”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对“参与”、“参与式反贫困”的定义,并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方式。第三节,重点分析参与式反贫困的构成要素。引入约翰.克莱顿.托马斯等学者的分析方法,将公共政策参与要素划分为参与主体、参与环节、参与方式三个组成部分,作为分析参与式反贫困的分析工具和对象,认为每个要素都需要经过精心确定和选择,才能发挥出“参与”的最佳效果。第四节,分析了藏区参与式反贫困中,参与要素应该具备的特点。第三章、藏区反贫困的历史演化。第一节,从民族文化特征、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市场经济条件等方面,立体式地展现了西藏自治区及四省藏区作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节,以西藏自治区为典型代表,回顾了西藏、四川藏区、青海藏区、甘肃藏区、云南藏区各区自解放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其中,重点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反贫困历程,将其划分为1978年以前、1978-1993年、1994-2000年、2001-2012年四个阶段,并对其他藏区做了总括性介绍。第三节,对藏区反贫困的总体性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第四节,多角度分析了藏区完善参与式反贫困的重要性。第四章、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现状分析——以F县为考察重点。该章是论文的重点之一,首先介绍了研究的重点考察对象——F县的扶贫概况,论证将其作为考察整个藏区反贫困窗口的合理性。第二节,笔者选取了藏区极具代表性的几个扶贫项目,并根据这些项目在F县的具体实施情况,从参与视角对其进行了解析。首先,介绍了“异地育人”项目。介绍了异地育人项目背景,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藏区特殊的地缘性特征、扶贫项目本身的特征,指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并就参与的重要主体以及参与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次,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的“社会低保”项目。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维学科视角,阐释了过度参与同样无法得到满意的参与效果。认为,对极端贫困人口的利益保障,需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性,对参与主体进行必要隔离或引导议题讨论方向。再次,分析了当地的农牧民住房改建项目,重点分析了贫困人口在该项目参与过程中,获益较少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介绍了当地的产业扶贫状况。在高度肯定藏区产业扶贫成就的同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指出,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的能动性。第三节,对藏区参与式反贫困进行了整体性的评价。第四节,在项目分析基础上,继续深化了对参与要素的认识。第五章、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该章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政府行政机制、地方政府财力方面,探讨了影响藏区参与式反贫困模式建立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中不乏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它们将对藏区参与式反贫困带来促进效应或阻碍作用,因而也将成为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措施的重点关注对象。第六章、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思考。第一节,提出了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指导原则。第二节,从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可行路径,包括提高反贫困信息的透明度;降低各方的参与成本,提高其参与积极性;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理念;提高参与各方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第三节,从制度建设方面,探讨如何完善藏区的参与式反贫困。首先,改革教育体制,增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以增强其反贫困项目的适应性。(1)通过制度规范,促使基层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去”;(2)完善政府部门的考核标准以及考核时间。考核标准的设立宜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时间的选择上,应对藏区制定一个3-5年的规划期,降低考核频率。再次,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除了强调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外,还强调继续完善最基层的转移支付制度,以提高资金流向的均匀性和透明度。第四节,探讨了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技术手段。笔者在现有扶贫考核指标上,继续完善了贫困家庭瞄准指标,以及有助于提高项目质量的考核指标。本文经过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对藏区参与式反贫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认为在以下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1.多学科视野认识藏区的参与式反贫困。为了从理论方面更深入地探讨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扶富不扶贫”现象,笔者不仅多角度论证了参与式反贫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以及成本-收益理论,诠释了贫困人口难以在公共决策中获得理想收益的原因,并通过实证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从藏区的地缘、人文、习俗出发,解释了藏区参与式反贫困中,贫困人口处于劣势地位的深层次原因并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政府部门等权威力量在参与过程中的协调、组织作用,强调政府部门需正确选择参与要素,必要时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将非贫困人口隔离出去,为贫困人口的参与创造一个隔离圈,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的发言权和政策影响力。2.深入认识参与主体的内部分化。基层群众、贫困人口的内部结构、内部利益分化,在现有参与式反贫困研究中得到的关注还很少,这也是目前对参与式反贫困讨论的简单化、单一化,讨论方式固定化的具体表现。要找到参与式反贫困中,参与热情不够、监督机制乏力等现象的解决办法,有必要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特征,尤其是其内部存在的结构性。笔者从扶贫项目自身特征出发,诠释参与主体的内部结构性和内部利益分化特点,认为该现象主要源于扶贫项目自身的特点,即同一个项目对不同公众造成的影响不同。笔者在托马斯的“相关公众”基础上,继续将其细分为“正相关公众”和“负相关公众”、“强相关公众”和“弱相关公众”。指出,根据项目影响范围和作用力方向,参与群体可被细化为不同的相关公众群体,不同群体对特定项目的关注程度具有差异性,这将为选择合适的监督主体提供思路和参考,以解决监督乏力等现象。3.探讨微、宏观民主在参与式反贫困中的契合点。笔者着重探讨了宏观代议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状态下,权力在各参与主体间的合理配置。笔者认为,基层民众在项目参与中的实质性决策权得以落实的前提,即降低政府部门分享权力的成本,而改变用以考核政府部门业绩的考核指标的形成方式,将成为降低这种成本的关键之一。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考核标准,更为有效。另外,在考核时间方面,无论从考核时间长度还是考核频率来看,藏区都需要一个更为灵活、富有弹性的时间。4.完善提高扶贫质量的指标。笔者根据原有的扶贫考核指标,增设了两项指标。(1)增设“家庭有效劳动力比率”指标,以提高对藏区贫困家庭的瞄准精度。认为,该比率如果落入区间[0,0.5],家庭的负担就较高。比率值越接近于0的家庭,就越是政府需要关注的对象。同时,以“5%最低收入家庭收支平衡比”作为考察贫困家庭生活状态的指标,该指标大于等于1为宜。(2)优化扶贫项目质量的考核指标。如,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中,增设“田野式农业技术培训次数/农业技术培训总次数”、“订单式培训次数/培训的总次数”两项技能培训考核指标。
二、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Land Conversion Project Planning: A Case in Qu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Land Conversion Project Planning: A Case in Qu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论文提纲范文)
(2)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煤层气开发中社会生态系统风险 |
2.1.1 煤层气开发中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界定 |
2.1.2 PSR模型 |
2.1.3 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PSR框架 |
2.2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演化 |
2.2.1 耗散结构理论 |
2.2.2 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 |
2.2.3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生态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煤层气开发引发的主要社会生态系统风险 |
3.2.1 对大气的影响 |
3.2.2 对水资源的影响 |
3.2.3 对土壤的影响 |
3.2.4 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
3.2.5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风险防范措施 |
3.3.1 大气污染的防范 |
3.3.2 水资源污染的防范 |
3.3.3 土壤和生物资源的保护 |
3.3.4 社会经济风险的防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风险因素分析 |
4.1 风险因素的构成 |
4.1.1 压力层面 |
4.1.2 状态层面 |
4.1.3 响应层面 |
4.2 风险因素的指标选取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的确定 |
4.3 风险因素的分析 |
4.3.1 群决策DEMATEL法 |
4.3.2 中心度计算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的演化 |
5.1 风险演化模型的建立 |
5.1.1 Choquet积分算子 |
5.1.2 Brusselator模型 |
5.2 风险演化路径及其判定条件 |
5.2.1 风险演化路径 |
5.2.2 判定条件 |
5.3 计算与判定结果的分析 |
5.3.1 实证计算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6.1 控制三废排放以减轻系统压力 |
6.2 提高环保投入以提升响应层能量 |
6.3 健全管理机制以引导系统有序演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贫困 |
1.3.2 扶贫 |
1.3.3 财政扶贫资金 |
1.3.4 参与式扶贫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不足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财政扶贫的理论基础 |
2.1.1 公共财政理论中的财政扶贫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财政扶贫理论 |
2.1.3 管理学理论中的财政扶贫理论 |
2.2 参与式扶贫的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公众参与理论 |
2.2.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3 我国财政扶贫及“参与式”的实践探索 |
3.1 我国财政扶贫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3.1.1 我国财政扶贫发展阶段 |
3.1.2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规模和结构 |
3.1.3 我国财政扶贫运行管理机制 |
3.2 “参与式”在我国财政扶贫的实践探索 |
3.2.1 “参与式”在我国财政扶贫的应用阶段 |
3.2.2 我国参与式财政扶贫的特点 |
3.2.3 我国参与式财政扶贫的实践总结 |
4 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项目:基于Q县的案例分析 |
4.1 Q县参与式财政扶贫项目实施背景 |
4.2 Q县参与式财政扶贫项目的整体框架设计 |
4.2.1 总体要求 |
4.2.2 各部门(组织)职责分工 |
4.2.3 项目实施流程及工作内容 |
4.2.4 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
4.3 Q县参与式财政扶贫项目实施:以X村屯级路硬化为例 |
4.3.1 宣传动员 |
4.3.2 项目申报与公示 |
4.3.3 项目招标与实施 |
4.3.4 项目监测与评估 |
4.3.5 项目后期管理 |
4.4 项目小结 |
5 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
5.1 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实施效果 |
5.1.1 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
5.1.2 贫困群众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 |
5.1.3 干群关系和谐,群众满意度较高 |
5.2 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存在问题 |
5.2.1 政府赋权意识有待深入 |
5.2.2 贫困群众参与积极性有待加强 |
5.2.3 参与成本相对较高 |
5.2.4 绩效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6 国外参与式财政扶贫实践经验 |
6.1 越南参与式财政扶贫 |
6.1.1 越南财政扶贫概况 |
6.1.2 以社区为基础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
6.1.3 A乡参与式扶贫援助项目 |
6.2 印度参与式财政扶贫 |
6.2.1 印度财政扶贫概况 |
6.2.2 农村区域扶贫项目 |
6.2.3 B州“水资源加强”项目 |
6.3 国外实践经验总结 |
6.3.1 重视基层组织和民众的参与 |
6.3.2 注重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透明性 |
6.3.3 加强扶贫项目的培训 |
7 参与式视角下完善财政扶贫的建议 |
7.1 参与式视角下完善财政扶贫的指导原则 |
7.1.1 公平化 |
7.1.2 效率化 |
7.1.3 制度化 |
7.2 参与式视角下完善财政扶贫的可行路径 |
7.2.1 强化政府赋权意识 |
7.2.2 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参与 |
7.2.3 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杠杆作用 |
7.2.4 加大财政扶贫配套资源投入 |
7.2.5 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方案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土地利用冲突概念与内涵 |
2.2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分类研究 |
2.3 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原因研究 |
2.4 土地利用冲突评价与案例研究 |
2.5 土地利用冲突管理研究 |
2.6 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方法 |
2.7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3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分类与强度测度方法体系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五章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分类与强度测度 |
5.1 环京津贫困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2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分类 |
5.3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测度 |
第六章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6.1 土地利用冲突时序变化特征 |
6.2 土地利用冲突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
6.3 土地利用冲突地形梯度时空分异 |
6.4 土地利用冲突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情景模拟 |
7.1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
7.2 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 |
7.3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的地形梯度差异 |
第八章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调控与管理研究 |
8.1 土地利用冲突分区目标与原则 |
8.2 土地利用冲突分区方案 |
8.3 土地利用冲突分区调控 |
8.4 土地利用冲突综合调控路径与管理对策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赋权视角下农村贫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研究 ——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关于贫困的相关研究 |
2. 关于赋权理论的相关研究 |
3. 关于参与式扶贫的相关研究 |
4. 对目前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 参与式扶贫 |
1. 参与式扶贫的概念 |
2. 参与式扶贫的主要特征 |
(二) 赋权及其价值取向 |
1. 赋权的提出及内涵 |
2. 赋权的价值取向 |
(三) 赋权理论应用于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 必要性分析 |
2. 可行性分析 |
三、仪陇县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 四川省仪陇县概况 |
(二) 仪陇县参与式扶贫行动主体构成 |
1. 贫困群体 |
2. 政府 |
3. 社会组织 |
(三) 仪陇县参与式扶贫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 |
1. 权力关系:话语权和决策权的下放 |
2. 责任关系: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担 |
3. 利益关系:利益冲突和共同利益诉求的存在 |
(四) 仪陇县参与式扶贫的具体实践 |
1. 个体赋权: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意识和发展能力 |
2. 组织赋权: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扶贫互助社 |
3. 政治赋权:提出村务管理“五权模式” |
四、仪陇县参与式扶贫模式的成效及实践困境 |
(一) 仪陇县参与式扶贫模式的成效 |
1. 群众的参与意识有效提高 |
2. 贫困群体的自主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
3. 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得到较大提高 |
4.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
(二) 仪陇县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实践困境 |
1. 个体赋权的障碍:能力不足和角色不清 |
2. 组织赋权的障碍:缺乏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 |
3. 政治赋权的障碍:制度和法律支撑不足 |
五、赋权视阈下农村贫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的优化路径 |
(一) 个体赋权:提高参与式扶贫行动主体的参与程度 |
1. 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 |
2. 增强扶贫行动主体的参与能力 |
(二) 组织赋权:构建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 |
1. 完善参与机制 |
2. 建立沟通机制 |
3. 构建学习机制 |
4. 规范项目管理机制 |
(三) 政治赋权: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律支撑 |
1. 建立联动统合的参与式扶贫制度 |
2. 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
3. 完善社会组织相关政策法规 |
六、结语 |
(一) 本文主要结论 |
(二) 本文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参与式方法的“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风险研究概述 |
1.3.2 参与式方法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系 |
2.2.3 气候 |
2.2.4 土壤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3.1 行政区划及人口 |
2.3.2 交通与通讯 |
2.3.3 经济发展状况 |
2.4 油茶发展现状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资料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风险评价指标的筛选 |
4.1.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
4.2.1 资金风险 |
4.2.2 市场风险 |
4.2.3 自然与环境风险 |
4.2.4 工程建设风险 |
4.2.5 社会风险 |
4.3 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
4.4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评价 |
4.5.1 评价方法 |
4.5.2 评价结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市场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
5.2.2 自然与环境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
5.2.3 资金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
5.2.4 工程建设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
5.2.5 社会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区域简介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简介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造林补贴的理论基础 |
2.1 造林补贴的概念界定 |
2.1.1 造林 |
2.1.2 补贴 |
2.1.3 补贴标准 |
2.2 补贴标准确定的相关理论 |
2.2.1 受偿意愿 |
2.2.2 机会成本 |
2.2.3 自愿环境协议 |
2.2.4 碳吸存与最优轮伐期管理 |
2.3 国内外造林补贴政策的经验总结 |
2.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3.1 机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
3.2 基于机会成本的造林补贴标准分析框架 |
3.2.1 研究假设 |
3.2.2 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型 |
3.3 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农户耕还林补贴诉求 |
3.3.1 沙棘的生长函数及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3.3.2 沙棘的价格函数 |
3.3.3 沙棘非木质林产品的收益 |
3.3.4 沙棘的种植、维护及采伐成本 |
3.3.5 舍饲养羊的收益与成本 |
3.3.6 种植业及打工收益 |
3.3.7 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及敏感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偿意愿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4.1 受偿意愿法的应用 |
4.2 林农的受偿意愿分析 |
4.2.1 研究方法和问卷设计 |
4.2.2 农户的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
4.2.3 农户对生态效益及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 |
4.2.4 农户受偿意愿分布 |
4.3 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分析模型构建 |
4.3.2 实证结果 |
4.4 受偿意愿的有效性分析 |
4.4.1 受偿意愿与机会成本的比较 |
4.4.2 受偿意愿分析的有效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碳吸存效益内部化的政府造林补贴诉求 |
5.1 森林碳吸存效益的重要性 |
5.2 基于碳吸存效益造林补贴的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最优轮伐期及政府决策模型 |
5.3 基于碳吸存视角的吴起县退耕还沙棘补贴标准 |
5.3.1 基于碳吸存的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5.3.2 最优轮伐期的敏感性分析 |
5.3.3 基于碳吸存的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政府-农户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1 自愿环境协议的产生及应用 |
6.2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分析框架 |
6.2.1 假设前提 |
6.2.2 理论框架构建 |
6.3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吴起县造林补贴标准 |
6.3.1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项目运行机制 |
6.3.2 造林补贴项目自愿环境协议达成的条件 |
6.3.3 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4 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5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1.4 研究内容 |
1.1.5 研究方法 |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
1.2.1 理论依据 |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模式内涵 |
1.3 相关文献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治理模式 |
1.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被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章 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与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分析 |
3.1 小流域治理与经济社会相互关系 |
3.1.1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
3.1.2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 |
3.1.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防灾减灾 |
3.1.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当地村民生活 |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研究 |
3.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意义 |
3.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界定 |
3.2.3 匹配性分析法 |
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1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础 |
3.3.2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方法 |
3.3.3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
3.3.4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5 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
3.3.6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阶段界定 |
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表现 |
3.4.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性分析 |
3.4.2 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
3.4.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表现 |
第4章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分析 |
4.1 小流域要素禀赋 |
4.1.1 小流域要素禀赋的定义 |
4.1.2 要素禀赋的分类 |
4.1.3 要素禀赋的特征 |
4.1.4 要素禀赋指标体系 |
4.2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分析 |
4.2.1 土壤分析 |
4.2.2 水资源禀赋 |
4.2.3 水土流失 |
4.2.4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特征 |
4.3 土地利用 |
4.3.1 测定方法 |
4.3.2 土地利用现状 |
4.3.3 土地资源数量结构 |
4.3.4 土地利用禀赋特征 |
4.4 经济结构禀赋 |
4.4.1 人均土地面积、产业及产值 |
4.4.2 坡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4.4.3 灌溉农业 |
4.5 社会要素禀赋 |
4.5.1 社会要素禀赋测度 |
4.5.2 生活要素禀赋 |
4.5.3 村容要素禀赋 |
4.5.4 社会要素禀赋特征 |
4.6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研究 |
4.6.1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内涵 |
4.6.2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4.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分析 |
第5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主体感知度分析 |
5.1 综合治理与主体关系分析 |
5.1.1 小流域主体 |
5.1.2 综合治理与主体的关系 |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 |
5.2.2 村民感知度分析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
5.3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研究方法 |
5.3.1 感知度测评系统 |
5.3.2 感知度测评系统的确定 |
5.3.3 信度分析、样本数及T检验 |
5.3.4 确定指标 |
5.3.5 感知度调查问卷设计 |
5.3.6 村民感知度测评数据获取与搜集 |
5.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分析 |
5.4.1 信度及样本特征 |
5.4.2 村民对以往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感知度 |
5.4.3 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素的村民感知度 |
5.4.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的IPA分析 |
5.4.5 IPA分析法得出的结论 |
第6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与方案优化调控 |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6.1.1 系统动力学及相关概念 |
6.1.2 建模原则 |
6.1.3 建模步骤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SEE--SD模型的必要性 |
6.3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建模步骤 |
6.4 SEE--SD模型构建 |
6.4.1 SEE--SD模型逻辑结构 |
6.4.2 积量流量图 |
6.5 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SEE--SD模型 |
6.5.1 SEE--SD模型 |
6.5.2 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模拟 |
6.6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优化调控 |
6.6.1 生态治理优化调控 |
6.6.2 经济治理优化调控 |
6.6.3 社会治理优化调控 |
6.7 SEE--SD模型综合调控结果 |
6.8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
第7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7.1 建立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分类原则及方法 |
7.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
7.2.1 各村的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7.2.2 分类的结果 |
7.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3.1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指导思想和原则 |
7.3.2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适宜区 |
7.3.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4 生态农业模式 |
7.4.1 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
7.4.2 生态农业模式目标 |
7.4.3 生态农业模式 |
7.5 经济治理具体模式 |
7.5.1 设施农业模式 |
7.5.2 优质果业模式 |
7.5.3 绿色农产品模式 |
7.5.4 杂果基地模式 |
7.6 满足生计需求模式 |
7.6.1 安全饮水 |
7.6.2 道路交通 |
7.6.3 防灾减灾 |
7.7 人居环境改善模式 |
7.7.1 垃圾处理 |
7.7.2 污染处理措施 |
7.8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7.8.1 参与式 |
7.8.2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
8.3 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田野介绍 |
第二章 灾后重建的多元进程 |
第一节 国家规划:灾后重建的起点 |
第二节 项目建设:地方政府的接力,规划蓝图的具体化 |
第三节 征地拆迁:基层政府与村民的共同体验 |
第三章 灾后重建的村庄叙事 |
第一节 板村:伤于灾害,死于重建 |
第二节 柴村:在重建中艰难重生 |
第三节 树村:分类重建视野下的群像 |
第四章 灾后重建的推进机制 |
第一节 资源动员:政治、政策与资金 |
第二节 机制保障:对口支援与产业园区建设 |
第三节 消解抗争: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互动 |
第五章 讨论:灾害应对与发展 |
第一节 灾害应对的背景: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灾害应对:发展的另一个边疆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灾害应对及其归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参与式反贫困的文献综述 |
1.2.3 国内藏区反贫困的文献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评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内容介绍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1 地缘性的历史比较分析法 |
1.4.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法 |
1.4.3 案例分析与归纳演绎结合法 |
1.5 数据来源 |
1.6 预期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6.1 预期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参与式反贫困理论的一般分析 |
2.1 “参与式反贫困”提出的理论背景 |
2.2 参与式反贫困的内涵 |
2.3 参与式反贫困的构成要素 |
2.3.1 参与主体 |
2.3.2 参与核心 |
2.3.3 参与环节 |
2.3.4 参与方式 |
2.4 增强藏区参与式反贫困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
2.4.1 对“社会公众”结构性特征的准确把握 |
2.4.2 对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
2.4.3 对“赋权”前提的正确认识 |
2.4.4 对参与环节和方式的正确理解 |
3. 藏区反贫困的历史演化 |
3.1 “藏区”的概念界定 |
3.1.1 藏区的民族构成与行政区划 |
3.1.2 藏区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
3.1.3 藏区的市场经济条件 |
3.2 藏区反贫困的历史回顾 |
3.2.1 西藏自治区 |
3.2.2 四川藏区 |
3.2.3 青海藏区 |
3.2.4 甘肃、云南藏区 |
3.3 藏区反贫困工作的总体性特征 |
3.3.1 藏区反贫困工作呈阶段性 |
3.3.2 藏区反贫困方式呈政府推动性 |
3.3.3 藏区反贫困结果的政府意志性 |
3.4 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引入 |
3.4.1 贫困人口和地区的异质性使然 |
3.4.2 提升扶贫效率和质量的必备条件 |
3.4.3 增进官民互信的必要手段 |
3.4.4 藏区公民社会发育的必然要求 |
4. 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现状分析——以F县为考察重点 |
4.1 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考察重点——F县概况 |
4.2 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现状分析——案例的深度解析 |
4.2.1 异地育人规划项目 |
4.2.2 社会低保项目 |
4.2.3 农牧民新居改建项目 |
4.2.4 产业扶贫项目 |
4.3 对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现状的评析 |
4.4 深化认识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参与要素 |
4.4.1 社会公众的内部分化 |
4.4.2 相关公众的动态变化 |
4.4.3 参与权利的可分割性 |
4.4.4 有效参与的条件完备性 |
5. 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理环境因素 |
5.2 社会文化因素 |
5.3 政府行政机制因素 |
5.3.1 考核机制与参与机制的冲突 |
5.3.2 基层自治权威的异化 |
5.4 地方政府财力因素 |
6. 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思考 |
6.1 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指导原则 |
6.1.1 最大最小化公平原则 |
6.1.2 效率原则 |
6.1.3 制度化原则 |
6.1.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6.2 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可行路径 |
6.2.1 提高反贫困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
6.2.2 降低参与主体的参与成本 |
6.2.3 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逆向工作路线和理念 |
6.2.4 培养参与主体的参与意识 |
6.2.5 提高参与主体的参与能力 |
6.3 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制度建设 |
6.3.1 改革教育体制,增强公民文化教育 |
6.3.2 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增强反贫困项目的适应性 |
6.3.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6.4 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技术手段 |
6.4.1 完善考核指标,提高政府对扶贫项目质量的关注度 |
6.4.2 完善考核指标,提高政府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Land Conversion Project Planning: A Case in Qu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论文参考文献)
- [1]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以“5.12”地震后的直台羌寨为例[D]. 蒋可欣.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2]沁水盆地郑庄煤层气开发区社会生态系统风险演化研究[D]. 薛崇义.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参与式视角下财政扶贫的研究[D]. 杨青青.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8)
- [4]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研究[D]. 孙丕苓.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5]赋权视角下农村贫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研究 ——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D]. 赵婉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6]基于参与式方法的“湖南省油茶发展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 罗亮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7]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D]. 于金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8]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陈见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 [9]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D]. 陈世栋.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D]. 何通艳.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