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鼻咽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拔牙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罗静瑶[1](2021)在《探索中医舌象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显示,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在中国范围内排名第8,仅次于胰腺癌。头颈部肿瘤的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放疗敏感性较好,故放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会导致放疗延期、减量或中止,严重影响放疗疗效。其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最为常见的放疗不良反应之一,还会带来疼痛、抑郁、营养不良、鼻饲管等一系列问题,而目前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相对有限。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通常在放疗完成后2-4周内消失,如果能有效预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可便于及时实施干预,帮助患者完成治疗,提高个体化放疗的水平。而如今临床上缺乏高效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测指标。舌象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是人体气血汇聚之所,受各脏腑精气的荣养,故舌质的形质、色泽是脏腑气血津液的外在表现;舌苔系由胃气上蒸于舌而来,其变化主要受病邪和胃气的盛衰影响。中医认为放疗属热邪,会对人体的气血津液产生重大损伤,舌象可以反应人体的正邪情况和预后,故舌象有可能成为预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医指标。且舌象获取途径更具有便捷、无创等优势,是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良好切入点。研究目的: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前舌象分布和放疗中舌象变化情况,探索中医舌象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情况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为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害和提高放疗质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自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4月15日前瞻性收集中日友好医院放射治疗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友谊医院肿瘤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放疗科收治的64例符合纳排标准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主要收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治疗资料、舌象资料、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等。一般资料纳入了性别、年龄、体重、烟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患者自身因素,治疗资料纳入了诊断、治疗方案、合并用药等治疗相关因素。统计分析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的舌象类型及其他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经单因素分析结果P<0.1的因素和根据临床经验可能具有预测价值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讨论进入模型的舌象类型及其他相关因素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情况(保护因素还是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4例研究对象。1、放疗完成情况64例患者全部完成放疗计划,放疗完成率为100%。其中有5例放疗中断,放疗中断率为7.8%,中断原因有重度反射性皮炎1例,重度骨髓抑制1例,4级RIOM1例,患者情绪抑郁及体重大幅下降1例,原发灶肿块出血1例,其余患者均按原计划完成治疗。2、患者放疗前舌象分布情况舌色:淡白舌6例(9.4%),淡红舌29例(45.3%),红舌27例(42.2%),其他2例;苔色:黄苔19例(29.6%),白苔45例(70.3%);苔质:薄苔36例(56.3%),腻苔15例(23.4%),剥脱苔15例(23.4%);舌形:正常舌24例(37.5%),齿痕舌9例(14.1%),裂纹舌24例(37.5%),点刺舌9例(14.1%),其他6例。3、共有49例(76.6%)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16例(23.4%)无口腔黏膜炎。两组患者在淡白舌、淡红舌、黄苔、白苔、薄苔、腻苔、剥脱苔、正常舌、齿痕舌、裂纹舌、点刺舌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舌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放疗前化疗和吸烟史方面P<0.1。4、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红舌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明显相关,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红舌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丛薇[2](2020)在《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口腔黏膜的保护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作为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而且对靶区周围的正常口腔组织造成损伤。当前IMRT中普遍通过佩戴口腔支架增加靶区与舌部及口腔黏膜的空间距离,以达到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保护靶区周围口腔黏膜的目的,但制作口腔支架的各种材料和工艺流程都存在缺点及不足。本研究将个体化延长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口腔支架(以下简称PMMA口腔支架)与当前临床常用的铸模用高密度泡沫口塞(以下简称简易口塞)对比,探讨其在鼻咽癌IMRT中对口腔正常黏膜的保护效果。材料和方法以2017.12至2019.6威海市立医院放疗科行IMRT的4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制作PMMA口腔支架并在IMRT中佩戴,对照组(20例)制作简易口塞并在IMRT中佩戴,两组均给予IMRT及常规放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危及器官(舌尖、舌体、舌根)的照射剂量并收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1个月RIOM疼痛程度、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口干程度、味觉损伤程度等指标。实验结果两组患者HI和C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计算舌的不同部位的平均受照剂量(Dmean),实验组舌根部为23.725±16.055 Gy,舌体部为20.976±14.441 Gy,舌尖部为21.810±15.109 Gy;对照组舌根部为26.626±16.276Gy,舌体部为32.445±10.896 Gy,舌尖部为35.297±11.393Gy,两组患者在舌体部及舌尖部的Dmean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舌根部Dmean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软腭、咽后壁、舌尖、舌体、舌根部黏膜的损伤程度,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程度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颊黏膜、下颊黏膜、硬腭区黏膜损伤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8分疼痛的数量分别为3、4、10、2、1、0,对照组为0、1、7、2、8、2,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照组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味觉损伤和口干症状,但实验组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佩戴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可在不影响IMRT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舌体及舌尖受照剂量,降低软腭、咽后壁、舌尖、舌体、舌根部RIOM及口干、味觉损伤等IMRT并发症,从而起到保护口腔正常黏膜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庞苏红[3](2020)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中发生放射性口腔炎提供相关经验与证据,有助于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高危患者,及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纳入2018年05月2019年10月于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资料收集表,对患者进行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吸烟、BMI、TNM分期、口腔PH值、口腔卫生情况、使用抗生素、化学药物治疗及使用口腔保护剂方面等临床指标。采用SPSS24.0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9例研究对象,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共有146例(86.4%),无口腔黏膜炎23例(13.6%);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中,I级口腔黏膜炎14例(9.6%),II级口腔黏膜炎58例(39.7%),III级口腔黏膜炎68例(46.6%),IV级口腔黏膜炎6例(4.1%)。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饮酒、婚姻状态、职业性质及医疗支付方式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吸烟和受教育程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疾病分期、口腔情况、合并化疗、黏膜保护剂及口腔PH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和白细胞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085,95%CI=1.012-1.615,P=0.023)、吸烟(OR=1.274,95%CI=1.095-2.007,P=0.008),口腔卫生情况越差[良(OR=1.223,95%CI=1.098-2.077,P=0.006;差(OR=1.367,95%CI=1.024-2.890,P=0.012)]及口腔PH值[7.0(OR=1.728,95%CI=1.4202.541,P=0.003)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明显相关,是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8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吸烟、口腔卫生情况、口腔PH值是影响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在对放射性黏膜炎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及健康教育,以降低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陈豪[4](2020)在《增液汤加味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阴虚火旺型口腔干燥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增液汤加味对鼻咽癌放疗后阴虚火旺型口腔干燥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统计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之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住院的6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口腔干燥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整个疗程8周内,试验组予服用增液汤加味+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单药含服,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口腔干燥症的改善情况。结果:(1)试验组口腔干燥症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的VAS评分及KPS评分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3)两组治疗前后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增液汤加味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干燥的症状,临床应用安全。
唐倩林[5](2019)在《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配的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湘西自治州州人民医院肿瘤一科进行首次放疗并且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40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放疗期间两组均予以常规口腔护理,禁辛辣刺激饮食,两组患者均于放疗第一天开始给药。对照组为康复新组,于每日早、中、晚餐后及睡前含服10-15ml康复新液,每次含药时间不少于3分钟,含服后半小时不进食或饮水。观察组为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康复新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使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2-3喷/次,若口腔内出现多处糜烂或溃疡,可多角度喷洒,每个溃疡面2-3喷。放疗期间每天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口腔疼痛情况,在放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第42天及放疗结束时由本科室两名接受过培训的医师评估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情况及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放疗前以及放疗结束时的体重;在放疗前和放疗结束时让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在放疗第7天、第14天、第35天、第42天和放疗结束时,观察组与对照组RIOM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天、第28天时,观察组RIOM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初次发生RIOM的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放疗第7天,第14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RIOM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天,第28天,第35天,第42天和放疗结束时,观察组RIOM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第7天、第14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天、28天、35天、42天和放疗结束时,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放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体重减轻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生存质量方面,放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领域之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在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及失眠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气促、腹泻、便秘、经济困难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康复新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推迟了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减轻了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和疼痛程度,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王楠[6](2019)在《活血养阴解毒汤联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活血养阴解毒汤联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临床观察中有患者因未按要求检查、治疗或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原因予以剔除,其中治疗组剔除4例,对照组剔除5例,得到最终的有效例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6、25例。治疗组予以中药活血养阴解毒汤联合西医对症处理,对照组仅西医对症处理。8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的口干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等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口干症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疗组患者有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无加重病例,总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0.00%(14/25)。经秩和检验两组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治疗组VAS评分为36.08±2.12,对照组为45.11±3.2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口干程度、补水饮食、睡眠质量等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VA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对照组在随身带水、补水饮食、饮食方式以及牙齿健康等方面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改善口干症状方面,治疗组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口干症。(2)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证候积分为6.07±2.96,对照组为13.59±6.16,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有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患者有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16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6.00%。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在改善味觉异常、吞咽困难、咽痛和大便干结等中医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两组都可改善口干症状,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3)在改善KPS评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4.61%,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为提高18例,稳定4例,降低4例。对照组生活质量变化为提高8例,稳定8例,降低9例。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治疗KPS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不良反应方面比较: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养阴解毒汤联合西医对症处理能够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患者的口腔状况,在降低患者VAS评分、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改善中医相关症状、改善KPS评分等方面疗效明显,说明活血养阴解毒汤联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有一定疗效,为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提供临床思路。
刘凤[7](2019)在《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营养支持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杀死肿瘤细胞,大大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同步放化疗也明显增加了治疗不良反应,其中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问题尤为突出。后者可导致放化疗风险增加,甚至治疗中断,结局恶化。本研究结合系统评价与临床实证数据,旨在探讨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营养支持对患者急性反应,生存质量和生存结局等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第一部分:进行了一项关于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指标和副反应发生率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初检出相关中英文文献共82篇,最终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17篇文献。对文章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干预虽不能直接起到抗肿瘤及消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对于患者的临床结局有着有益的影响。鼻咽癌患者放疗营养干预组的肱三头肌皮皱厚度[MD=1.741,95%CI(1.287,2.194),Z=7.53,P<0.001]、体质量[MD=5.647,95%CI(4.505,6.789),Z=9.69,P<0.001]、血红蛋白[MD=1.741,95%CI(0.901,2.582),Z=4.06,P<0.001]、白蛋白[MD=3.762,95%CI(1.324,6.199),Z=3.02,P=0.002]、营养风发生率[RR=0.493,95%CI(0.246,0.987),Z=2.42,P=0.015]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了本科2003年5月至2018年5月进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共346人,所有患者均通过鼻咽镜活检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均进行了根治性放疗,部分患者进行了同步化疗。按照是否进行营养干预将346名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分析营养干预的近期效果和生存结局。结果显示:营养干预组在BMI、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不良反应(吞咽疼痛和骨髓抑制)、KPS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生存率要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全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营养干预组,各项营养指标下降明显较少,放化疗的顺应性及耐受性均增强,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干预组的生存率提高。因此推荐鼻咽癌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进行全程的营养支持治疗。
杨致欢[8](2018)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龋齿发生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鼻咽癌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多发的头颈部肿瘤之一,目前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调强放射治疗因能在有效提高肿瘤靶区剂量的同时显着降低正常组织的受量而成为目前鼻咽癌放疗技术的主流。随着患者生存率的显着提高,口干、皮肤黏膜反应、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脑病等放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放射性龋齿也是放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却较少受到关注。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与放射性龋齿发生的相关性,尤其是剂量学因素的影响,提出可能的剂量限定条件及预防措施。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鼻咽+颈部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共169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在口腔科进行放疗前口腔检查,并记录放疗前的牙齿情况,放疗结束后按要求规律随诊并在各个时间点记录龋齿发生情况。除正常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外,将上、下牙床(包括牙齿)区分并单独作为危及器官进行勾画。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中采集并记录腮腺和上下牙床的剂量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将可能与影响放射性龋齿发生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是否化疗、是否吸烟、腮腺和上下牙的剂量学数据(如Dmin,Dmax,Dmean)等因素逐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向前法(Forward法)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放射性龋齿发生的可能因素,并分析放射性龋齿的发生与这些可能因素的关系,尤其是剂量学因素的影响,提出可能的剂量限定条件及预防措施。结果:169例鼻咽癌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男性124例,女性45例,中位年龄48岁(1779岁),中位随访时间18.23个月(3.2838.67个月),全组患龋率28.99%(49/169),牙患龋率为4.38%(196/4475),龋牙率为13.17%(196/1488),失牙率为62.70%(933/1488),补牙率为24.13%(359/1488),全组患者的龋均为8.54±6.80。根据龋齿的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发生龋齿组和未发生龋齿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42)、是否吸烟(p=0.049)和上牙列的平均剂量(p=0.047)是影响放疗后放射性龋齿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本研究中,放射性龋齿的发病率为28.99%,其发生与年龄、是否吸烟和上牙列的平均剂量呈正相关,性别、T、N、M分期、临床分期、是否化疗、腮腺Dmin、Dmax、Dmean、上牙列Dmin、Dmax、下牙列Dmin、Dmax、Dmean不是放射性龋齿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放射性龋齿的发生率,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生存质量,建议尽可能降低牙齿受量、戒烟等措施。
黄伟,钱梦,谢鸣[9](2017)在《肿瘤放射治疗配合中药增效减毒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放射治疗(放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其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和发展,仍无法避免其不良反应。提高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减轻其不良反应是当前面临的课题。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放疗中配合中医药不仅在改善和控制临床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远期生存率、提高对放疗的增敏作用及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等方面有显着疗效;而且在减轻放射性炎症损伤、拮抗骨髓抑制改善外周血象、减轻消化系统毒性等方面也有明显作用。放疗与中医药结合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王雅宁[10](2016)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skull base,ORN)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策略及预防措施,为今后临床工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9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病例,并经病理诊断排除肿瘤复发。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镜检查结果,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并发症防治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7例以鼻颅底骨质坏死为主,2例以颞骨坏死为主,其中3例伴有糖尿病。所有患者均经过多次内镜下坏死骨质清理(2-7次/人),3例曾行责任血管栓塞。2例糖尿病患者(28.57%)随访1年后分别因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呼吸肌麻痹死亡。余患者3例随访2-4年,3例1年多,1例8个月。其中4例患者术前的头痛、恶臭、反复出血等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内镜下术腔完全上皮化,粘膜呈均匀淡红色,无溃疡及死骨裸露;3例患者术腔反复发生感染,多次手术后坏死范围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目前仍在保守治疗和追踪观察中,其中1例为糖尿病。结论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表现(CT,MRI)、内镜特征可以做出临床诊断,确诊还有赖于病理结果。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效果最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在内镜下彻底清理坏死的骨质及粘膜,既可以最小限度的损伤正常组织,又能彻底切断感染源。术后辅以强力的抗生素治疗,内镜下定期换药以及局部用药处理等,积极控制全身基础性的疾病,如糖尿病等。虽然手术对于控制和缓解病情有明显作用,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后骨坏死仍有可能缓慢发展,因此对患者术后长期的随访及观察很有必要,以便于急早发现新的坏死灶。对于有可能发生鼻腔口腔大出血的患者,应时刻做好责任血管栓塞的准备。血管栓塞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及出血次数,降低其死亡率。广泛性颅底感染坏死伴放射性颅脑损伤,或者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者预后较差。颅内感染及全身器官衰竭为其主要死因。
二、口腔鼻咽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拔牙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腔鼻咽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拔牙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探索中医舌象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现代研究 |
一、HNC与放疗 |
二、RIOM概述 |
三、RIOM发病机制 |
四、RIOM的危害 |
五、RIOM的危险因素 |
六、RIOM预测因子研究进展 |
七、RIOM分级量表 |
八、RIOM的预防与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文献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与中医舌象 |
一、RIOM的中医病机 |
二、中医舌象的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探索中医舌象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对象 |
二、资料采集 |
三、随访计划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一、各项资料分布情况 |
二、单因素分析 |
三、RIOM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讨论 |
一、各项资料分布特点分析 |
二、红舌是HNC患者发生RIOM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三、放疗前接受化疗是HNC患者发生RIOM的独立危险因素 |
四、放疗前或放疗中联合耙向治疗对RIOM发生的影响 |
五、中医药防治RIOM |
六、患者放疗过程中舌象变化情况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口腔黏膜的保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研究背景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临床资料 |
2.1.4 仪器设备 |
2.2 支架的制作 |
2.2.1 PMMA口腔支架的制作 |
2.2.2 铸模用高密度泡沫口塞的制作 |
2.3 放疗定位与计划设计 |
2.3.1 体位固定 |
2.3.2 放疗定位 |
2.3.3 勾画原则 |
2.3.4 IMRT计划设计 |
2.4 常规治疗 |
2.5 评价标准 |
2.5.1 均匀性指数和适形指数 |
2.5.2 黏膜损伤评分 |
2.5.3 疼痛反应分级 |
2.5.4 味觉分级 |
2.5.5 口干评分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CI、UI比较 |
3.2 口腔危及器官受照体积比较 |
3.3 黏膜损伤程度比较 |
3.4 口腔黏膜疼痛水平比较 |
3.5 味觉评分对比 |
3.6 口干评分对比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NPC患者IMRT并发症 |
1.1 全身反应及防治措施 |
1.1.1 免疫下降 |
1.1.2 骨髓抑制 |
1.2 .局部反应及防治措施 |
1.2.1 放射性皮炎 |
1.2.2 急性放射性腮腺炎 |
1.2.3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
1.2.4 放射性脑脊髓病 |
1.2.5 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 |
1.2.6 张口受限 |
1.2.7 口腔内并发症 |
2 口腔内并发症的发生机制 |
2.1 口咽黏膜反应—RIOM |
2.2 放射性味觉损伤 |
2.3 口干 |
2.4 牙周组织损伤 |
2.5 放射性龋病 |
3 口腔内放射性损伤的防治措施 |
3.1 标准化口腔护理 |
3.2 药物治疗 |
3.2.1 常规用药 |
3.2.2 中成药-口炎清颗粒 |
3.2.3 西药-重组人白介素11(rIL-11) |
3.3 口腔内防护装置 |
3.3.1 软木塞口塞 |
3.3.2 铸模用高密度泡沫口塞 |
3.3.3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支架 |
3.3.4 热塑膜口含器 |
3.3.5 3D打印个体化口腔放疗支架 |
3.3.6 金属口腔支架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
鼻咽癌YNM分期(2017UICC/AJCC第八版) |
样本信息采集表 |
放疗后口干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3)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鼻炎癌概念及治疗 |
1.1.2 口腔黏膜炎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现状 |
1.1.3 口腔黏膜炎的危害 |
1.1.4 口腔黏膜炎的诊断与测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患者自身因素 |
1.2.2 口腔卫生状况 |
1.2.3 吸烟 |
1.2.4 与放疗有关的因素 |
1.3 口腔黏膜的预防与治疗 |
1.3.1 口腔护理 |
1.3.2 免疫调节药物 |
1.3.3 口腔黏膜保护剂 |
1.3.4 营养支持 |
1.3.5 健康宣教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场所 |
2.3 研究对象 |
2.3.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判定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剔除标准 |
2.3.5 样本量计算公式 |
2.4 研究工具/观察指标 |
2.5 调查方法 |
2.6 统计学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科研伦理 |
2.8.1 患者遵循自愿原则 |
2.8.2 研究者遵循保密原则 |
2.8.3 研究者遵循不伤害原则 |
2.9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结果 |
3.1 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情况 |
3.1.1 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
3.1.2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 |
3.2 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 |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3.3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多因素分析 |
3.3.1 变量的共线性诊断 |
3.3.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经调强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 |
4.2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 |
4.2.1 年龄 |
4.2.2 吸烟 |
4.2.3 口腔卫生情况 |
4.2.4 口腔PH |
4.2.5 抗生素的使用 |
4.2.6 化疗 |
4.2.7 口腔黏膜保护剂的使用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次研究结论 |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及相关改进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增液汤加味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阴虚火旺型口腔干燥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方法 |
2.1 随机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内容 |
2.4 统计分析 |
2.5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药物选择 |
1.2 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分组 |
1.2.3 给药方法 |
1.2.4 治疗方法 |
1.2.5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观察指标 |
1.2.6 伦理原则 |
1.2.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病例收集情况 |
2.2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观察结果 |
2.2.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比较 |
2.2.2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初发时间的比较 |
2.2.3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的比较 |
2.3 两组口腔黏膜炎疼痛程度结果 |
2.4 两组放疗前后体重的变化结果 |
2.5 EORTC QLQ-C-30 量表评估结果 |
3 讨论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3.2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观察结果分析 |
3.2.1 发生率的比较 |
3.2.2 初发RIOM时间的比较 |
3.2.3 不同时间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的比较 |
3.3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疼痛程度的比较 |
3.4 患者放疗前后体重的变化 |
3.5 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 |
4 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欧洲癌症研究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核心量表QLQ-C30 |
附录二:Karnofsky人体功能状态评分表 |
(6)活血养阴解毒汤联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 |
第二部分 方法 |
1.随机分组 |
2.给药方法 |
3.观察内容 |
4.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 |
2.西医疗效比较 |
3.中医疗效比较 |
4.KPS评分疗效结果 |
5.安全性分析 |
6.典型病案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综述 |
参考文献 |
(7)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营养支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基本内容 |
1.3 研究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
第二章 鼻咽癌患者营养干预研究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3 结果 |
3.3.1 基本情况描述 |
3.3.2 主要结局指标的比较 |
3.3.3 生存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研究小结 |
4.1 主要结论及临床意义 |
4.2 研究局限性 |
4.3 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龋齿发生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背景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肿瘤放射治疗配合中药增效减毒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对肿瘤放疗的增效作用 |
1.1 改善和控制临床症状, 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
1.2 提高对肿瘤放疗的增敏作用 |
1.2.1 单味中药 |
1.2.2 复方中药 |
1.3 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 |
1.4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1.5 提高远期生存率 |
2 中医药对肿瘤放疗的减毒作用研究 |
2.1 减轻放射性炎症损伤 |
2.1.1 放射性胃肠炎 |
2.1.2 放射性肺损伤 |
2.1.3 放射性食管炎 |
2.1.4 放射性皮炎 |
2.1.5 放射性口咽炎 |
2.2 减轻骨髓抑制, 改善外周血象 |
2.3 减轻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中医学对放疗不良反应的病因病机认识 |
3.2 针对放疗不良反应的中医辨证治疗 |
3.3 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0)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口腔鼻咽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拔牙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中医舌象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性研究[D]. 罗静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口腔黏膜的保护效果研究[D]. 丛薇. 青岛大学, 2020(01)
- [3]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D]. 庞苏红. 南昌大学, 2020(08)
- [4]增液汤加味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阴虚火旺型口腔干燥症的临床研究[D]. 陈豪.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D]. 唐倩林. 吉首大学, 2019(02)
- [6]活血养阴解毒汤联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热毒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楠.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营养支持的研究[D]. 刘凤. 东南大学, 2019(01)
- [8]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龋齿发生影响因素分析[D]. 杨致欢.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5)
- [9]肿瘤放射治疗配合中药增效减毒的临床研究进展[J]. 黄伟,钱梦,谢鸣. 中国药师, 2017(08)
- [10]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D]. 王雅宁. 泰山医学院,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