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蔡威熙[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85年以来的农业水价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始终面临“两难”问题:水价偏低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农田水利设施运营维护成本不足,水价提高会带来农户收入的减少,甚至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相较于传统农业水价改革单纯提高农业水价,2016年起全面推行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调综合施策,试图通过综合运用“一提一补”、“水权交易”等举措破解“两难”问题。本文综合运用资源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廓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解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理论参照点,揭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激励约束效应;回顾农业水价改革历程和成效,梳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构建水资源所有者、供水方、用水方三方行为互动分析模型,探析各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机理;以山东省的实践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进行评价;综合运用Meta方法、PSM方法测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情况;构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系统仿真模型,评估改革的效应,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程是在水资源所有者和供水方、用水方等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推进的,各主体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完善的制度安排是农业水价改革成功的前提,只有各相关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得到相应保障,改革才得以顺利进行。当前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较好地保障了供水方和水资源所有者的利益,但是,用水方的利益只在改革试点的局部地域和短时期内有一定保障,构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广泛推行和长久实施的潜在阻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容激励机制的实现,有赖于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的支持,通过将农业节水高价转入工业和城市用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形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良性循环。目前农业水权终端交易既面临市场机制不健全、交易途径有限、计量设施不完善等制度和技术难题,也受到小农户分散经营的限制。应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重点在严重缺水区、农业规模经营区等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探索水权的分解确认、交易形式、交易程序等,逐步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对于大部分区域,在农业节水分散于众多的农业用水户的情形下,为了节约水权转换成本,提升农业节余水权转换效率,重点探索实行水权回购制度。第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状况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市的改革进展在资金投入、政策实施、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和地方财政支持能力的差异。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量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经费缺口大,改革任务普遍较重,但农业县区一般经济能力有限,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的地方支持能力不足,改革面积和经费投入失衡。依靠农业水价提升收入补偿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成本和筹集精准奖补资金目前还难以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支持,数量有限、来源不稳定,资金短缺成为许多地区农业水价改革开展的制约因素。国家层面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为基层推进改革提供制度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应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倾斜,并探索经济发达区域在政策、资金、工程等方面对口支援。第三,尽管目前改革执行者和承受者均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措施总体评价较高,但是对于其核心环节“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权制度”的认可度并不高,普遍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依然主要依赖于工程设施建设和国家加大农田水利财政投入,市场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因而必须继续明确农业节水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的公益性定位,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同步配套与改革区域任务、财力相适应的终端计量设施,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合理核定供水成本、科学制定供水价格,构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责任明确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经费分担制度,逐步落实农业供水价格调整到位,从而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良性运行。第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能够促进农户节水行为响应。提高水价能够激励农户减少灌溉次数、采用节水技术、改种抗旱品种等节水行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提一补”、“水权交易”、“节水奖励”的制度设计,能够在提高农户节水技术采用意愿的同时降低弃灌风险。文化程度、节水技术培训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水价调整和奖补激励,增加农户收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预期效果有更为显着的影响。运用“一提一补”机制引导规模化与专业化节水,一方面,优先支持规模农户发展节水灌溉、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业灌溉集约化、规模化,提升用水效率与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提供灌溉服务补贴,鼓励规模农户为小农户提供灌溉服务,提高灌溉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从而有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对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约束。推进农地健康流转,增加农业收益,逐步创造农业水价水权交易机制能够发挥有效激励的制度环境。
陈莎[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郭茹[3](2021)在《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规划以来,中国农业企业国际化步伐不断加速。“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鼓励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凸显了国家层面支持农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也昭示着农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进程逐步深化,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相继涌现,尤其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带来了众多难题。然而,已有农业企业“走出去”研究关注了东南亚、中亚等地区,但是少有研究针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中东欧国家是当前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同时也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必经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区域支点。尽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拥有良好的农业合作历史与现实基础,为农业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针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开展的研究相对不足,无法为农业企业面向该地区制定“走出去”战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基于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的系统扫描,研究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依据动态能力理论、制度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针对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多维度的量化分析,构建了基于环境扫描视角的战略决策矩阵,以期为农业企业制定与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相契合的“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引。首先,本研究应用关键词聚类分析与密度分析法全面梳理了环境扫描对战略决策的影响、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以及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献。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法回顾了农业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的发展历程,应用大数据分析法剖析了中国农业企业发展与“走出去”现状,并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投入现状、农业生产现状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目前缺少对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开展的针对性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现状;(2)中国农业企业选择中东欧国家“走出去”的潜在机遇;(3)中国农业企业选择中东欧国家“走出去”的潜在市场规模;(4)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可行的“走出去”战略。其次,依据焦豪等(2021)提出环境具有复杂性、模糊性与动态性特征,本研究将环境扫描过程分为市场环境分析、多维距离分析与合作潜力分析这三个阶段。上述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阶段的研究都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呈现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本研究选取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的面板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制度距离与资源互补性指标构建多维距离评价体系,通过回归分析讨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中制度距离与资源互补性对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在应用Arc GIS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经济规模动态性对双方农业合作潜力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中东欧国家在环境扫描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第一,在市场环境整体水平上,中东欧北部三国具有显着优势,其次为中东欧腹地四国,最后为中东欧南部九国。第二,在经济资源互补性上,中东欧腹地四国与中国经济资源互补性最强,其次为中东欧南部九国,最后为中东欧北部三国。第三,在技术资源互补性上,中东欧北部三国与中国技术资源互补性最小,其次为中东欧腹地四国,最后为中东欧南部九国。第四,在农业合作潜力方面,中东欧腹地四国与中国农业合作潜力最大,其次为中东欧南部九国,最后为中东欧北部三国。最后,基于环境扫描视角,从市场环境、多维距离、合作潜力三个构面入手,构建了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矩阵,分析了不同板块中东欧国家的市场环境现状、“走出去”机遇与挑战,面向农业企业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走出去”战略建议。通过矩阵分析,本研究提出中国农业企业在进入中东欧市场时,可以将中东欧腹地四国作为核心要塞,采取积极进取的“走出去”战略;将中东欧北部三国作为技术高地,采取创新合作的“走出去”战略;将中东欧南部九国作为自然资源平台,采取稳健进入的“走出去”战略。本研究将环境扫描应用于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领域,从识别和评估机遇(Sensing),以及捕捉机遇和获取价值(Sizing)角度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的微观基础。同时,为我国农业企业提升“走出去”战略决策能力,抓住中东欧市场潜在机遇提供科研支持。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包括:第一,本研究是国内首次针对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开展的研究。现有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研究更多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研究提供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主体,也丰富了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的本土化研究。第二,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包括市场环境分析、多维距离分析、合作潜力分析三个阶段的环境扫描框架,并对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基于环境扫描视角针对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开展的研究较少,这一框架与维度丰富了中国农业企业环境扫描研究的视角与思路。第三,本研究以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作为切入点,帮助中国农业企业搭建了基于环境扫描制定面向该地区“走出去”战略决策的实践路径。现有农业企业“走出去”研究更多关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本研究填补了现有研究中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的空白。第四,本研究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农业企业“走出去”面对中东欧市场大量非结构化环境信息的分析方法。应用多源信息融合的环境扫描方法可以提升农业企业环境扫描效果,为农业企业面向该地区“走出去”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张婷婷[4](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范晓鹏[5](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黄锦南[6](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冯佳[7](2021)在《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城市与工业经历了空前规模与超速的变革,无节制的快速生活不仅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其本身却成为城市问题的根源所在。慢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维护城市地方特色和提高城市物质及人文环境、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迅速从欧洲蔓延至全球范围。我国慢城建设通常借助旅游开发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慢旅游项目为生活忙碌的人群提供宜居且适合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华阴市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西岳华山闻名全国,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但因长期受城景分离发展模式的影响,加之华阴市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的缺失,造成华山庞大的游客群体只观华山不问华阴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科学合理选址基础上打造华阴国际慢城,既能填补城市功能空缺,促进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又能拓展华山旅游服务基地,运用慢城理念引导游客从“快旅游”转向“慢休闲”,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本文首先在研究慢城起源及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慢城理念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从宏观层面论述慢城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在中观层面辨析慢城与传统城镇建设的区别及特点,解读关于慢城的四点误区。其次,通过探讨慢城规划的方法及内容为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奠定基础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对比中外慢城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慢城的发展趋势及建议。通过归纳国际慢城的建设准则,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要点构建中国慢城的规划导则,总结得出慢城要在总体层面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和总体风貌构建、专项层面进行慢行交通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慢游系统规划的内容要点。最后,对华阴慢城进行合理选址,剖析区域发展条件和现状条件,辩证华山风景名胜区与华阴国际慢城之间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客源共享、快慢互补的逻辑关系。从需求整合、生态融合、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及旅游整合五方面对项目进行构思与定位,并分别从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综合交通、慢行系统、慢游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配套和景观系统等方面提出规划内容要点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颜翔琦[8](2021)在《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近几年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落实,有关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重塑乡村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乡村旅游也成了中国偏远落后地区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地处中国西南内陆贵州省施秉县的黑冲社区,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缓冲区,其优美且独一无二的白云岩喀斯特和喀斯特峰林等自然景观,以及作为山地乡村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基础。然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里的乡村景观规划不同于一般的乡村。一方面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相关保护条例,作为遗产地缓冲区的黑冲社区相关景观建设活动受限;另一方面特殊的地表、地下二元三维侵蚀环境导致这里存在地表水土流失和地下漏失的问题,不仅影响黑冲社区的乡村环境和生态发展,同时也会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保护和发展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造成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破坏,并一定程度上实现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防治,是该地区乡村景观建设面临的的首要难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景观、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等内容的基础研究,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入手,以研究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和相关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为主要内容,探求研究区乡村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平衡关系,形成一条适合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与发展模式,具体如下:(1)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社区居民的农业活动、日常生活等行为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漏失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区的乡村生产景观以农田景观、现代农业景观、林果景观为主,通过研究区的农田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设计,发展研究区的新型农业,减少社区居民对单一农田的依赖,从而缓解传统农业活动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问题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创意农业、文创农业等形式加快研究区的产业发展。(2)社区参与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原则,社区发展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区的乡村生活景观以重塑社区公共空间为重点,通过建筑院落、公共绿地、街巷等空间的景观设计,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场所,从而增强社区居民对场地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研究区社区对乡村景观建设及遗产地保护管理的自主性,促进研究区乡村景观发展,更好地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阻控。(3)植物种植设计是研究区乡村生态景观的主要内容。根据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关保护原则,研究区树种筛选以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为主,并从乡村景观设计的角度在研究区内进行合理配置,以此加强研究区的生态恢复,进一步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阻控。(4)随着研究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除社区居民之以外,游客的相关旅游活动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比重也会日益增加。在研究区乡村“三生”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设计,主要以科普教育景观设施设计为主,通过相关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景观设计加强社区居民和游客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以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实现研究区水土流失—漏失的“防”、“治”相结合。
路源[9](2021)在《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助力农业发展,促进构建农业现代化新农村,我国正逐渐加快设施农业的普及速度。多种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设备均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但由于农业地区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粗放落后等限制因素,导致农业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而且能源成本偏高,设施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而将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系统与设施农业生产三者相结合,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实现多能源梯级利用,有助于提升能源整体的使用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与消纳灵活性,从而可减少设施农业用能费用与运行成本。本文就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优化调度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当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以及综合能源系统等相关内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建立了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可再生能源供能系统以及各能源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农村设施农业能耗费用与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建立了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型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以能源系统耗能及运行费用最低、风光就地消纳率最大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当地分时电价、能源设备运行等方面的约束条件,采用提出的改进优化算法对能源设备出力进行优化调度。通过对优化结果分析得出,所提优化方法对减少设施农业产业园区能源系统能耗及运行费用以及提高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具有明显效果。最后考虑到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的农业负荷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提出了一种计及可调节农业负荷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两级优化调度方法。在该方法中,建立可调节农业负荷数学模型并提出农作物适宜生长温度综合指标后,以园区内风光就地消纳率最大为目标,对设施农业中可调节负荷进行单目标优化作为该优调度化方法的一级优化;而利用一级优化得出的负荷数据,以能源系统能耗及运行费用最低、风光就地消纳率最大为目标对能源设备出力的多目标优化作为该优化调度方法的二级优化。通过对算例优化得出的结果可知,提出的两级优化调度方法可积极调动园区内的可调节农业负荷,并且与能源设备出力优化相配合,可提高园区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李梦[10](2021)在《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技术效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兴旺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及乡村振兴实施中的重要内容,新疆独特的光热、品质、地缘优势,为该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新疆南疆地区凭借丰富稳定的光热资源,发展设施园艺成本低廉,逐渐演变成该产业优势发展区域及南疆民众增收的“亮点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目前是南疆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当地经济,种植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发掘利用资源,打开市场的选择,在设施园艺的发展中,提质增效是重点的关注面。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文献阅读并进行整理评述,确定文章基础框架与思路,并对文中所运用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简明介绍;第二部分就新疆及其南疆地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规模、主栽品种、技术应用及经营模式进行梳理,进一步解析当前设施园艺产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基于南疆四地州典型区设施园艺实地调研所获的396份问卷,对数据展开全面的整理分析,筛选出具代表性经营模式,统计数据分析不同经营组织模式的投入产出结构及经济效益;第四部分实证分析样本数据的技术效率,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不同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再利用Tobit回归,分析不同经营模式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经营模式的投入产出结构分析,在投入上,农户成本最高,龙头企业模式和合作社模式都比较低;销售收入上,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虽农户生产的销售额比较高,但其劳动力成本较高,所以利润还是处于最低水平,相反合作社投入比农户少,因此利润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优于农户自营模式;龙头企业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虽然其固定资产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人工投入都高,但其销售额也较高,综合起来利润是最好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阶段DEA测算结果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效率值为0.834、0.748、0.612,规模报酬都呈递增态势;第二阶段SFA发现,区域经济发展(高标准基地建设)、设施西红柿生产补贴和技术培训对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第三阶段去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综合技术效率值从高到低顺序依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但综合技术效率值均有所下降,农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下降值分别为0.196、0.015和0.013,农户下降较为明显。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下,采用Tobit回归模型检验导致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发现,决策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设施西红柿种植收入占比对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种植年限对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负向影响。通过对设施园艺不同模式之间的投入产出比较分析与技术效率测算,在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益和技术效率基础之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1)科学合理布局,就近建立售卖市场,打造其本土产品,再发挥其观光旅游,释放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渐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设施园艺是集高技术高劳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者需具备专业技能与素质方可顺利开展生产,提高生产者的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能提升其生产效率;(3)引导农户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模式,农户有效参与到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中,也是设施园艺生产经营模式的关键一步;参与到新型经营模式下,可攻克在独自生产过程中所遇问题,引导农户参与的过程中,也是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帮助农户改变传统生产方式;(4)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创建优良生产环境,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较强的管理技能可以显着提高设施园艺生产技术效率,同时也会极大程度上调动各类主体从事设施园艺生产的积极性。
二、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户用水行为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3 理论分析 |
2.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 |
2.3.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与利益相关者分析 |
3.1 农业水价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1 无偿和低价供水阶段(1949-1984 年) |
3.1.2 农业水价改革起步阶段(1985-2005 年) |
3.1.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2006 年以来) |
3.2 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与困境 |
3.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 |
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互动分析 |
3.4.1 农业水价改革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 |
3.4.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目标差异 |
3.4.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分析 |
4.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分析 |
4.1.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 |
4.1.2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2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及利益保障分析 |
4.2.1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 |
4.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分析 |
4.2.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利益相容性缺陷 |
4.3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 |
4.3.1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主体评价方法 |
4.3.3 相关主体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2 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驱动因素 |
5.2.1 Meta分析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2 Meta分析结果 |
5.3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偏好分析 |
5.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5.4.1 研究方法 |
5.4.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实证分析 |
5.4.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仿真模拟 |
6.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型构建 |
6.1.1 确定系统边界及结构 |
6.1.2 建构系统因果关系图 |
6.1.3 绘制存量流量图 |
6.2 变量方程赋值 |
6.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2 指标权重确定及变量方程赋值 |
6.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评价结果分析 |
6.4 情景模拟及仿真结果分析 |
6.4.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拟 |
6.4.2 各子系统效应仿真模拟 |
6.4.3 模型检验 |
6.4.4 参数情景设置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 |
7.2.2 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 |
7.2.3 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分担机制 |
7.2.4 完善“一提一补”机制,提升灌溉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地 |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4.2 研究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空间韧性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
2.2.5 文献评述 |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
4.4 小结 |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
6.3.1 情景基础界定 |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
6.4 建模 |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
6.6 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
7.2.1 生计指数 |
7.2.2 综合丰度 |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3)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1 动态能力理论 |
2.1.2 制度理论 |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4 核心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环境扫描对战略决策影响研究 |
2.2.2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相关研究 |
2.2.3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概况 |
3.1 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发展历程 |
3.1.1 初步探索阶段 |
3.1.2 巩固发展阶段 |
3.1.3 全面深化阶段 |
3.2 中国农业企业发展及“走出去”现状 |
3.2.1 中国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
3.2.2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现状 |
3.3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
3.3.1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 |
3.3.2 中国农业生产现状 |
3.3.3 中国农业投入现状 |
3.4 中东欧国家农业发展现状 |
3.4.1 中东欧国家农业资源禀赋 |
3.4.2 中东欧国家农业生产现状 |
3.4.3 中东欧国家农业投入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评价 |
4.1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 |
4.1.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4.2 市场环境评价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影响分析 |
4.2.1 政治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文化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4.3 数据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1 BP神经网络模型选择依据 |
4.3.2 数据选取与标准化处理 |
4.3.3 样本集指标权重与期望输出值的确定 |
4.3.4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与训练 |
4.4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市场环境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维距离分析 |
5.1 多维距离内涵 |
5.2 多维距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5.3 多维距离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政治制度距离 |
5.3.2 社会文化制度距离 |
5.3.3 经济资源互补性 |
5.3.4 技术资源互补性 |
5.4 多维距离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影响分析 |
5.4.1 多维距离评价方法 |
5.4.2 变量选取 |
5.4.3 理论模型 |
5.4.4 实证检验 |
5.5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维距离评价结果分析 |
5.5.1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维距离评价结果 |
5.5.2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资源互补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维距离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潜力测度 |
6.1 农业合作潜力内涵 |
6.2 农业合作潜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选取 |
6.2.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6.3 农业合作潜力测度模型构建 |
6.3.1 理论模型 |
6.3.2 数据处理 |
6.4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潜力测度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环境扫描视角的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 |
7.1 基于环境扫描视角构建战略矩阵模型 |
7.1.1 三维战略矩阵模型可行性 |
7.1.2 三维战略矩阵模型决策逻辑 |
7.2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矩阵模型分析 |
7.2.1 数据处理 |
7.2.2 战略矩阵模型结果分析 |
7.3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扫描结果综合分析 |
7.3.1 中东欧腹地四国——核心要塞 |
7.3.2 中东欧北部三国——技术高地 |
7.3.3 中东欧南部九国——自然资源平台 |
7.4 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建议 |
7.4.1 中东欧腹地四国——积极进取战略 |
7.4.2 中东欧北部三国——创新合作战略 |
7.4.3 中东欧南部九国——稳健进入战略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导致慢城发展模式的出现 |
1.1.2 慢城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思路 |
1.1.3 华阴市建设国际慢城的需求与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
1.3.2 国内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慢城理念及相关研究 |
2.1 慢城定义及内涵 |
2.1.1 慢城定义 |
2.1.2 慢城内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田园城市理论 |
2.2.2 宜居城市理论 |
2.2.3 健康城市理论 |
2.2.4 生活圈理论 |
2.2.5 慢旅游理论 |
2.3 慢城理念及其适用性解释 |
2.3.1 慢城适用对象 |
2.3.2 慢城理念误区 |
2.3.3 慢城建设特点 |
2.3.4 慢城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 |
2.4 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
2.4.1 体现人本思想 |
2.4.2 促进健康老龄化 |
2.4.3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 |
2.4.4 建设高质量小城镇 |
2.4.5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
2.5 慢城实践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 |
2.5.1 实行健康生活方式 |
2.5.2 凸显城市文化特色 |
2.5.3 营造宜居公共空间 |
2.5.4 打造独特景观风貌 |
2.5.5 公众政策理念普及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慢城规划内容及方法探索 |
3.1 国内外慢城案例分析研究 |
3.1.1 国外慢城案例分析 |
3.1.2 国内慢城案例分析 |
3.1.3 国内外慢城发展模式比较 |
3.1.4 中国慢城发展趋势及建议 |
3.2 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
3.2.1 国际慢城标准及准则 |
3.2.2 中国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
3.3 总体规划层面 |
3.3.1 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
3.3.2 城市总体风貌构建 |
3.4 专项层面规划 |
3.4.1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
3.4.2 慢游系统规划 |
3.4.3 慢城景观系统规划 |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阴国际慢城可行性分析 |
4.1 项目缘起及选址 |
4.1.1 项目缘起 |
4.1.2 上位规划解读 |
4.1.3 项目选址 |
4.2 区域条件认知 |
4.2.1 区域发展格局 |
4.2.2 区域交通条件 |
4.2.3 区域资源分析 |
4.3 现状条件认知 |
4.3.1 用地布局情况 |
4.3.2 现状交通条件 |
4.3.3 现状建筑分析 |
4.3.4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
4.4 与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关系 |
4.4.1 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
4.4.2 客源共享关系 |
4.5 综合分析 |
4.5.1 慢城建设的环境基础 |
4.5.2 慢城建设的现实条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 |
5.1 构思及定位 |
5.1.1 发展构思 |
5.1.2 慢城理念融合 |
5.1.3 发展定位 |
5.2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内容 |
5.2.1 功能结构分析 |
5.2.2 用地布局规划 |
5.2.3 综合交通规划 |
5.2.4 慢行系统规划 |
5.2.5 慢游系统规划 |
5.2.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2.7 市政设施配套 |
5.2.8 景观系统规划 |
5.3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5.3.1 慢城品牌营销 |
5.3.2 政策法律法规保障 |
5.3.3 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乡村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家乡村景观建设相关政策解读 |
1.4.4 世界自然遗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5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漏失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景观结构及特点 |
2.3 研究区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 |
2.3.2 旅游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
2.3.3 社区发展矛盾 |
2.4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依据 |
2.4.1 国际公约、指南及决议 |
2.4.2 国内相关法律 |
2.4.3 国内相关行政法规 |
2.4.4 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
2.5 研究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3.1.1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
3.1.2 荷兰羊角村乡村景观 |
3.1.3 德国欧豪村乡村更新 |
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2.1 重庆武隆仙女山归原小镇乡村景观设计 |
3.2.2 德阳市高槐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
3.2.3 江苏三台山风景名胜区 |
3.3 小结 |
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内容 |
4.1 乡村生产型景观 |
4.1.1 农田景观 |
4.1.2 农作物种植景观 |
4.1.3 林果景观 |
4.1.4 现代农业景观 |
4.2 乡村生活型景观 |
4.2.1 乡村聚落景观 |
4.2.2 传统建筑景观 |
4.2.3 现代建筑景观 |
4.2.4 公共空间景观 |
4.3 乡村生态型景观 |
4.3.1 河流 |
4.3.2 水塘 |
4.3.3 沟渠 |
4.4 乡村旅游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
4.4.1 交通设施 |
4.4.2 休憩设施 |
4.4.3 卫生设施 |
4.4.4 照明设施 |
4.4.5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
4.4.6 住宿设施 |
4.4.7 餐饮设施 |
4.4.8 公共设施 |
4.5 小结 |
5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黑冲社区乡村景观设计 |
5.1 项目概括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区位分析 |
5.1.3 场地现状分析 |
5.2 现状问题分析 |
5.2.1 社区景观营造的缺失 |
5.2.2 植物种植景观单一 |
5.2.3 缺少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景观设计 |
5.2.4 社区营造相关水平较低 |
5.3 研究区乡村旅游规划SWOT分析 |
5.3.1 优势 |
5.3.2 劣势 |
5.3.3 机遇 |
5.3.4 威胁 |
5.4 总体规划 |
5.4.1 设计定位 |
5.4.2 规划策略 |
5.4.3 规划原则 |
5.5 功能分区 |
5.6 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
5.6.1 生产景观规划 |
5.6.2 生活景观规划 |
5.6.3 生态景观规划 |
5.7 相关旅游设施专项设计 |
5.7.1 交通规划 |
5.7.2 停车场 |
5.7.3 休憩设施 |
5.7.4 公共设施 |
5.7.5 照明设施 |
5.7.6 标识信息系统设施 |
5.7.7 住宿餐饮设施 |
5.7.8 科普教育设施 |
5.8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施农业研究现状 |
1.2.2 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
1.2.3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1.2.4 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及其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基本结构 |
2.3 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数学模型 |
2.3.1 风力发电数学模型 |
2.3.2 光伏发电数学模型 |
2.3.3 沼气热电系统数学模型 |
2.3.4 储能设备数学模型 |
2.3.5 电制热和电制冷数学模型 |
2.3.6 空气源热泵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计及风光就地消纳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
3.1 引言 |
3.2 综合能源优化调度多目标函数 |
3.3 能源供需及能源设备运行约束条件 |
3.3.1 平衡约束条件 |
3.3.2 不平衡约束条件 |
3.4 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算法 |
3.4.1 基本正余弦优化算法 |
3.4.2 基于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型正余弦算法 |
3.5 算例仿真及结果分析 |
3.5.1 算例仿真基础数据及参数 |
3.5.2 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计及可调节负荷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两级优化调度方法 |
4.1 引言 |
4.2 设施农业可调节负荷数学建模 |
4.2.1 电排灌设备数学模型 |
4.2.2 空间电场设备数学模型 |
4.2.3 LED补光灯数学模型 |
4.2.4 物理杀虫灯数学模型 |
4.2.5 温室大棚热负荷数学模型 |
4.3 农作物适宜生长温度综合指标 |
4.4 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两级优化调度方法 |
4.4.1 一级优化调度方法 |
4.4.2 二级优化调度方法 |
4.5 算例仿真及结果分析 |
4.5.1 算例仿真基础数据及参数 |
4.5.2 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10)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技术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对设施园艺产业的研究 |
1.3.2 农业投入产出相关研究 |
1.3.3 农业技术效率测度方法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设施园艺 |
2.1.2 技术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生产要素理论 |
2.2.2 农业资源配置经济学理论 |
2.2.3 产业竞争理论 |
2.2.4 技术效率评价理论 |
第3章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概况 |
3.1 新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新疆设施园艺主要设施类型与规模 |
3.1.2 新疆设施园艺主栽品种 |
3.2 南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规模及其分布 |
3.2.1 生产规模 |
3.2.2 南疆主栽设施园艺品种 |
3.3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介绍 |
3.3.1 典型主栽种植模式介绍 |
3.3.2 经营模式 |
3.4 南疆设施园艺技术发展现状 |
3.4.1 节水灌溉技术 |
3.4.2 病虫害防治技术 |
3.4.3 无土栽培技术 |
3.5 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1 人工成本不断攀升 |
3.5.2 化肥农药过度施用 |
3.5.3 标准化生产滞后 |
3.5.4 冷链设施建设薄弱 |
3.5.5 产品精深加工有待加强 |
第4章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
4.1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投入产出调查 |
4.1.1 样本点选择及调研方式 |
4.1.2 调研主要内容 |
4.1.3 农户家庭禀赋与种植情况的统计描述 |
4.2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产业不同经营模式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
4.2.1 南疆设施园艺主要生产组织模式 |
4.2.2 南疆典型区不同经营模式投入产出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经营模式技术效率测算 |
5.1 模型构建 |
5.1.1 技术效率模型构建 |
5.1.2 技术效率模型差异构建 |
5.2 数据来源 |
5.3 指标设定与描述分析 |
5.4 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5.4.1 第一阶段DEA分析 |
5.4.2 第二阶段SFA分析 |
5.4.3 第三阶段DEA分析 |
5.5 技术效率差异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科学合理布局 |
6.2.2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
6.2.3 引导农户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模式 |
6.2.4 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蔡威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3]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D]. 郭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7]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D]. 冯佳. 西北大学, 2021(12)
- [8]基于水土流失-漏失阻控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黑冲社区为例[D]. 颜翔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9]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研究[D]. 路源.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技术效率比较研究[D]. 李梦. 塔里木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