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法的立法目的和主要内容

科普法的立法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科普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吴柯苇[1](2022)在《“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理念转化与体系完善——以《科普法》为例》文中指出以法治理念和方法调整科技法律关系是科技立法的核心,科技立法内含科技事务发展性特征和法治安定性追求之间的逻辑张力。中国科技立法属于后发集中型立法模式,带有较强的宣誓性、回应性、引导性和底线把控性历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立法体系化和法治化成就显着,也存在局部供需失衡和理念单一的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应从体系完善的传统理念转向兼顾体系逻辑和效能提升的综合进路,同时兼顾科技政策开放性和科技立法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应以修改《科普法》等科技核心立法为手段,巩固科技法治的正确历史选择、培育科技创新社会意识和科技法治文化基础。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陆瑛[3](2014)在《浅谈公民科学素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文中指出本文从《十八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方案》)着手,通过分析科学技术普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目标,进一步阐明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实现更为强调生态文明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任福君,任伟宏,张义忠[4](2013)在《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分析了建立健全科普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迫切性,对我国现有的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指出了现有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制完善、政策制定、政策措施执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义忠,任福君[5](2012)在《我国科普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普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部门科普法制建设在诸多领域逐步展开,地方科普法制建设也广泛开展。《科普法》颁布实施我国十年来,我国科普法制建设全面深入发展,部门科普法制日渐系统和完善,地方科普法制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深入展开,科普关键领域和新兴的领域的科普法制建设方兴未艾。

张义忠,任福君[6](2012)在《我国科普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科普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部门科普法制建设在诸多领域逐步展开,地方科普法制建设也广泛开展。《科普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我国科普法制建设全面深入发展,部门科普法制日渐系统和完善,地方科普法制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深入展开,科普关键领域和新兴领域的科普法制建设方兴未艾。

赵小平[7](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张金声[8](2012)在《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一)——纪念《科普法》颁布1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10周年。总结《科普法》实施以来建立的历史功绩,同时,期待今后科普法制建设将要实现的历史超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崔建平[9](2010)在《回顾《科普法》出台的背景与过程(一)》文中指出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而《科普法》的起草工作是从2001年1月正式启动的,到2011年1月恰好10周年。《科普法》制定和颁布,体

刘扬[10](2010)在《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法律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可以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全球环境下,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为了适应这种趋势,2006年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来推动科学素质工程建设。《纲要》提出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类重点人群,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其中,未成年人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科学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大幅度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当前,我国出台了许多与提高科学素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由于缺乏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立法现状的分析和问题的讨论,缺乏相关系统研究,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科学素质行动没有完备的法律支撑,不能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文的写作目标就是结合相关法学理论,分析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立法状况,找出存在的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出提升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对策。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从科学素质的概念和范围出发,分析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特殊性和法学基础;第二,通过系统梳理目前我国及辽宁省关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立法,找出法律保障需要完善的地方;第三,比较各国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实践做法,总结它们的优点,为完善辽宁省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立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第四,分几个方面提出提高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相关法律建议。

二、科普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普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理念转化与体系完善——以《科普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科技立法与国家发展规划
2 科技立法体系分析:科技立法的历史成就与阶段需求
    2.1 科技立法的发展现状
    2.2 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立法供需调节
3 科技立法对策分析:有限形式化理念下的体系完善
    3.1 立法形式有限性原理推导与科技立法体系完善方向
    3.2 科技立法有限形式化理念变革下的体系完善进路
    3.3 科技立法有限形式化理念下 《科普法》对观与检视
        3.3.1 《科普法》基本定义和原则条款的科学化
        3.3.2 《科普法》实施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体系化
4 结语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梳理
    2.1 宪法保障基础初步确立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保障基础基本建立
    2.3 支持和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2.4 科普相关的“十二五”规划中, 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逐渐加大
3 建设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议
    3.1 修订和完善《科普法》, 制定《科普法实施细则》
    3.2 推动文化产业政策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适用
    3.3 推动地方条例或规章的制定与完善
    3.4 细化《科学素质纲要》中关于发展科普产业的政策措施
    3.5 研究制定规范明确的科普认定制度, 促进科普税收优惠制度的落实
    3.6 制定可操作性强、执行便捷的科普产业税收优惠办法
    3.7 制定《热点焦点科普应对办法》, 推动应急科普产业发展
    3.8制定符合科普实际的科普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办法, 支持科普研发与创新

(7)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一)——纪念《科普法》颁布1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顾《科普法》出台前的河北探索
二、总结《科普法》建立的历史功绩
    (一) 有力地推进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 为加强科普工作和发展科普事业确立了基本的法律制度。
    (三) 为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了法律支持。
    (四) 促进一批地方科普法规出台, 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
    (五) 为发挥科协组织的科普主力军作用、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格局提供了法律保障。

(9)回顾《科普法》出台的背景与过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背景
二、国内调研
三、国外考察
    1、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多元分散。
    2、非政府组织是科普的主要社会力量。
    3、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科普的重要阵地。
    4、重视科普场馆的建设。
    5、注重对科普人才的培养。
    6、政策法规的保障。

(10)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法律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创新点
第二章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概述
    2.1 科学素质的内涵
        2.1.1 科学素质的概念
        2.1.2 科学素质的范围
    2.2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特殊性
        2.2.1 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
        2.2.2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内容的特殊性
        2.2.3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手段的特殊性
    2.3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研究的法学基础
        2.3.1 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理论
        2.3.2 发展权理论
    2.4 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4.1 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2.4.2 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进行法律规制的可行性
第三章 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立法现状
        3.1.1 根本基础——《宪法》
        3.1.2 直接依据——《科普法》
        3.1.3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3.2 辽宁省关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地方立法
        3.2.1 地方性法规
        3.2.2 规范性文件
    3.3 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相关法律的不足
        3.3.1 教育投入的法规不健全
        3.3.2 科普组织的规范需完善
        3.3.3 科普设施、场馆的规定不具体
        3.3.4 大众媒体的责任待规范
        3.3.5 网络环境的监管需立法
第四章 外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4.1 外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
        4.1.1 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投入
        4.1.2 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组织和活动
        4.1.3 博物馆等科普场地的管理
        4.1.4 大众媒体的宣传
        4.1.5 网络的利用和规范
    4.2 外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启示
        4.2.1 对教育投入的法制化
        4.2.2 规范和鼓励科普组织发展
        4.2.3 博物馆等科普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法制化
        4.2.4 设定大众媒体的责任
        4.2.5 整顿网络环境的立法
第五章 提高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对策
    5.1 完善科学教育投入机制
    5.2 规范科普组织管理办法
    5.3 完善科普场馆管理制度
    5.4 明确媒体科普宣传责任
    5.5 规范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网络环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科普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理念转化与体系完善——以《科普法》为例[J]. 吴柯苇. 中国科技论坛, 2022(02)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浅谈公民科学素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A]. 陆瑛.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4]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J]. 任福君,任伟宏,张义忠. 科普研究, 2013(01)
  • [5]我国科普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A]. 张义忠,任福君. 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2
  • [6]我国科普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张义忠,任福君. 科普研究, 2012(03)
  • [7]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8]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一)——纪念《科普法》颁布10周年[J]. 张金声. 科协论坛, 2012(04)
  • [9]回顾《科普法》出台的背景与过程(一)[J]. 崔建平. 科协论坛, 2010(12)
  • [10]辽宁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 刘扬. 沈阳工业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科普法的立法目的和主要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