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滋补脾阴方药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内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罗俊[1](2019)在《石菖蒲—益智仁精油提取工艺及精油吸嗅给药对AD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石菖蒲-益智仁精油的提取方法,省睡方水提液和精油的抗AD活性及机制。方法:(1)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进行石菖蒲-益智仁精油的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运用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精油成分-靶点网络、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作用通路网络图,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精油关键成分活性进行预测比较,指导精油提取方法的选择。(2)采用Aβ1-42复制的AD小鼠模型及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以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相关递质含量水平的改变,对省睡方水提液灌胃及精油吸嗅抗AD活性进行研究。(3)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省睡方水提液及精油干预后小鼠脑内能量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选取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及胰岛素通路关键分子1(IRS-1)为指标,观察省睡方防治AD的可能机制。结果:(1)通过GC-MS对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精油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5种,以醚类(54.70%)、烯类(25.82%)、酮类(2.88%)、醇类(1.68%)为主,超临界CO2萃取法共鉴定出49种,以醚类(37.97%)、烯类(20.26%)、酮类(16.81%)、烷类(7.40%)、醇类(0.92%)为主。(2)通过C-T-D网络的构建,依据degree(度值)分析发现,水蒸气蒸馏提取中度值在8以上的成分有14种,主要为醚、醇、烯类化合物(合计相对百分含量64.12%);超临界萃取中度值8以上的成分有10种,主要为醚、醇、烯类化合物(合计相对百分含量45.35%),而超临界中占比较大的烷类(7.40%)、酮类(16.81%)化合物仅发现茉莉酮(0.22%)具有抗AD的靶点。提示在抗AD活性预测中,醚、醇、烯类化合物起着重要的作用,且水蒸气蒸馏法相关成分的含量多于超临界,超临界提取虽能提取出更多种类的化合物,但与抗AD活性不呈正相关。(3)药效验证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跳台实验潜伏期显着收缩,错误次数显着增长(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缺失,DG区出现明显的老年斑沉积(P<0.05),ACH含量均显着下降,GABA,GLU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显着延长小鼠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跳台错误次数(P<0.01),明显降低定位航行小鼠逃避潜伏期(P<0.01,P<0.05),可以一定程度保护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减少DG区老年斑沉积(P<0.05,P<0.01),明显增加小鼠脑组织中ACH表达(P<0.05,P<0.01),减少GABA,GLU水平(P<0.01)。(4)免疫组化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LUT1含量均显着下降(P<0.01),IRS-1的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明显增加小鼠脑组织中GLUT1表达(P<0.05,P<0.01),减少IRS-1的表达(P<0.01)。结论: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所获得的石菖蒲-益智仁精油均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均具有潜在的防治AD的活性,通过吸嗅给药能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相应的验证,调控神经递质系统、淀粉样蛋白水平及能量代谢是石菖蒲-益智仁精油防治AD的机制之一。
周雯[2](2019)在《基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及肠道菌群的滋补脾阴方药对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表明在概念、临床范畴、发病条件等方面,情志与心理应激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情志致病学说与心理应激反应有着本然的一致性。随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率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逐年升高,心理应激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应激能提高糖耐量减低者发展成糖尿病的机率。糖尿病可引起大脑认知功能紊乱,表现出轻、中度的认知障碍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这种疾病即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严重者可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目前尚未发现DACD的特征性神经病理改变,多项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改变与AD相似。研究发现AD患者和动物脑内均发生蛋白质泛素化,依赖于E3连接酶,慢性心理应激通过增加泛素化及降解,能够引起认知功能损伤。提示情志所致的DACD可能与脑内蛋白质泛素化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慢性心理应激可使肠道内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等。肠道菌群的失调可导致T2DM及其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蛋白质组学能够在整体水平上对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研究,进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加快对疾病病理改变的认识。现在对于DACD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还很浅,对其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分析更少,而多个针对AD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蛋白质泛素化在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DACD脑内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其发病机理。平衡的肠道菌群不仅在宿主的新陈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抵御外来病原菌的侵袭。一旦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则宿主表现为疾病易感性。人体许多疾病如T2DM的发生发展都与肠道菌群的失调有关系,肠道菌群在T2DM的发生与转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大量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与认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影响宿主的行为,比如认知功能损伤、抑郁和焦虑等。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治疗DACD的有效措施。中医学认为DACD属于“消渴”合并“健忘”或“呆症”。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战丽彬教授依据清代·吴澄《不居集》中记载的资成汤加味而成滋补脾阴方药(ZiBu PiYin Recipe,ZBPYR)。该方不仅能改善临床患者健忘、呆症等认知障碍的症状,而且还能改善脾阴虚痴呆大鼠、老龄大鼠、自发性糖尿病肥胖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s,ZDF)大鼠、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诱发的糖尿病大鼠以及db/db小鼠的认知功能。综上,本研究一是观察ZDF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表现及情志应激是否促进了DACD的发生发展;二是基于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寻脑内和情志应激所致DACD发病、ZBPYR干预作用紧密相关的泛素化蛋白质和生物学通路,以期为研究情志应激所致DACD的发病机制以及ZBPYR的治疗机制提供新线索;此外,基于16S rRNA技术,我们动态观察了情志应激所致DACD及ZBPYR干预后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阐明ZBPYR对肠道菌群的动态调节作用。一、理论研究本章较为系统地对情志与DACD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对中医学、现代医学对DACD的认识及治疗的现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对“从脾论治”ZBPYR治疗DACD的理论、情志应激所致DACD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向的探讨,为“脾主思藏意”,“思伤脾、脾失藏意”引起DACD的理论内涵和基础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本章研究为论文的设计和系统研究提供基础。二、实验研究目的:1.观察ZBPYR对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对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全脑组织进行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寻找出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3.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了解与DACD发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ZBPYR的可能作用靶点;4.阐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并初步分析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丰度改变与mRNA水平变化的关系;5.动态观察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ZBPYR的调节作用。方法:瘦型同窝大鼠(Lean Zucker rat,LZ)为对照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ZDF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ZDF)、糖尿病模型+情志组(ZDFP)、糖尿病模型+情志+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PZ),共4组。1.通过监测随机血糖(Random blood glucose,RB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SI)、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O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nsulin tolerance,ITT),观察4组大鼠的糖尿病状态和ZBPYR的干预作用。通过检测皮质酮,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是否被激活。2.通过行为学实验,包括旷场、避暗以及水迷宫实验,观察4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ZBPYR的干预作用。3.利用Label-free联合LC-MS/MS技术进行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4.通过GO分类注释、KEGG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5.在蛋白水平上,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验证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结果可靠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初步分析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丰度改变和mRNA水平变化的关系。6.基于16S rRNA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分析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度和多样性,寻找ZBPYR作用的肠道菌群靶点。结果:1.ZDF组大鼠每周的RBG均明显升高,葡萄糖机能受损,存在糖耐量异常和外周胰岛素抵抗;情志应激加重了大鼠的葡萄糖机能受损和外周胰岛素抵抗;给予ZBPYR治疗后,大鼠葡萄糖耐量得到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减轻。情志应激显着升高了大鼠的皮质酮水平,ZBPYR治疗能够显着降低其水平。2.在旷场实验中,ZBPYR治疗显着升高了大鼠的正中格停留时间、中央格穿梭以及直立次数,有增加大鼠运动总距离的趋势。在避暗实验中,ZBPYR治疗有延长大鼠潜伏期的趋势。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接受ZBPYR治疗后的PZ组大鼠训练第5天的潜伏期明显缩短。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ZBPYR治疗有增加大鼠寻找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时间、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的趋势。在Morris水迷宫可视化平台实验中,4组大鼠的游泳距离和寻找可见平台的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共鉴定到1,680个泛素化位点,1,620个泛素化肽段,842个泛素化蛋白质。与LZ组比较,在ZDF组发现56个上调及14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ZDF组比较,在ZDFP组发现69个上调及58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ZDFP组比较,在PZ组发现52个上调及12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此外,在上述两两比较中,发现16个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4.生物信息学方法: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主要位于细胞、细胞器以及细胞膜;细胞过程、单生物过程、生物调节、多细胞生物过程和代谢过程是其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LZ组和ZDF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10条,包括胰岛素分泌、胰腺分泌、cAMP信号通路等;ZDF组和ZDFP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11条,包括cAMP信号通路、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胰岛素分泌等;ZDFP组和PZ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21条,包括内吞作用、多巴胺能突触、cAMP信号通路等。通过使用IntACT数据库发现LZ组与ZDF组、ZDF组与ZDFP组、ZDFP组与PZ组分别存在79、51、59个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5.通过使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验证选取的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型亚基 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Ⅱ subunit alpha,Camk2α)、钠/钾转运 ATP 酶亚基 β-1(Sodium/potassium-transporting ATPase subunit beta-1,Atp1b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o)亚基α(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G(o)subunit alpha,Gnao1)、磷酸丙糖异构酶 1(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1)4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其结果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结果一致。qPCR结果表明,ZDF组Camk2α mRNA表达较LZ组明显降低,PZ组Camk2α mRNA表达较ZDFP组显着上调。Atp1b1 mRNA、Gnao1 mRNA、Tpi1 mRNA的表达变化与蛋白质水平变化趋势相一致,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6.肠道菌群分析: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给予ZBPYR可动态降低Chao1、ACE指数。在门水平上,所有样品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且丰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动态变化。在属水平上,各组样品中优势菌属为乳酸杆菌属;萨特氏菌属、罗氏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乳酸杆菌属等随时间的变化菌属丰度发生了动态变化。样品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和UniFrac距离组间/组内差异比较分析能够看出ZDF组、ZDFP组样品与LZ组样品很好地分离,而PZ组样品分布于ZDF组与ZDFP组之间,表明ZBPYR可调节DACD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结论:1.自发性糖尿病肥胖ZDF大鼠符合DACD的行为学改变,是良好的DACD动物模型。情志应激促进和加重了DACD的发生发展。ZBPYR除了能改善DACD大鼠的RBG升高等糖尿病特征外,还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情志应激激活了ZDF大鼠的HPA轴,ZBPYR能够抑制HPA轴的激活。2.应用Label-free联合LC-MS/MS的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构建了LZ大鼠和ZDF大鼠的泛素化蛋白质图谱,奠定了深入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与DACD相关性的基础;发现200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DACD发病相关,127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情志应激相关,以及可能是ZBPYR作用的16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靶点。3.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了大鼠全脑组织中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的GO分类、KEGG通路和蛋白质网络相互作用,为DACD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和ZBPYR的治疗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4.通过使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证实了本次实验中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可靠性。qPCR结果提示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不完全源于mRNA的变化。5.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ZBPYR能显着性改善失调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动态降低Chao1、ACE多样性指数。人和大鼠微生物在门的组成上是相同的。从动态发展过程看,ZBPYR可升高乳酸杆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属、Anaerostipes属丰度;可降低Allobaculum、另枝菌属、变形杆菌属、粪球菌属丰度。ZBPYR能显着调节情志应激所致DACD引起的益生菌和致病菌紊乱。
孙铮,战丽彬,姜如娇,隋华,梁丽娜,李照[3](2016)在《滋补脾阴法对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滋补脾阴法改善大鼠糖尿病脑病及其线粒体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脑病组(DM组),滋补脾阴组(ZBPYR组),健脾益气组(BZYQ组)和滋补肾阴组(LWDH组)。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JC-1和DCFH标记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高低、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ZBPYR组水迷宫潜伏期低于DM组(P<0.01),BZYQ和LWDH组与DM组无统计学差异ZBPYR组△Ψm高于DM组(P<0.05),BZYQ和LWDH组△Ψm较DM组无统计学意义;DM组ROS高于ZBPYR组(P<0.05),与BZYQ和LWDH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ZBPYR提高△Ψm,降低ROS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梁丽娜,战丽彬,胡守玉,隋华,郑路平,李照,张福良[4](2015)在《糖尿病脾阴虚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及滋补脾阴方药调节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调节糖尿病脾阴虚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糖尿病组,脾阴虚组,糖尿病脾阴虚组,糖尿病脾阴虚+滋补脾阴方药组共5组。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起始因子2的α亚单位(e IF2α)、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变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GRP78 mRNA表达变化,评价滋补脾阴方药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大鼠下丘脑p-PERK、p-e IF2α、GRP78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均增加(P<0.05),糖尿病脾阴虚+滋补脾阴方药组较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减弱(P<0.05),e IF2α蛋白水平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脾阴虚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大鼠下丘脑GRP78 mRNA表达较空白组均增强(P<0.05),糖尿病脾阴虚+滋补脾阴方药组下丘脑GRP78 mRNA与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比较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大鼠下丘脑中发生内质网应激,滋补脾阴方药具有减轻内质网应激的作用。
孙铮,战丽彬,孙晓昕,郑路平,解伟,王健[5](2015)在《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预防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ZBPYR1)和滋补脾阴方药预防组(ZBPYR2)。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皮质线粒体超微结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yto C表达。结果:1 DM组较Con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ZBPYR1组学习记忆能力较DM组改善(P<0.05),ZBPYR2组较DM组改善较为明显(P<0.01)。2 DM组皮质线粒体数量较Con组减少(P<0.05),线粒体形态发生肿胀、变形、嵴走向紊乱、模糊甚至溶解;ZBPYR干预后上述结果得到改善,且ZBPYR2组较DM组线粒体数量增多(P<0.05)。3 DM组胞浆中Cyto C较Con组增强(P<0.01),ZBPYR干预后Cyto C表达减弱。结论:ZBPYR调节皮质区线粒体形态、数量的变化,阻止线粒体中Cyto C向胞浆中释放,提高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
宫晓洋,战丽彬,隋华,梁丽娜,王健[6](2015)在《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脑内NMD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NR1、NR2A、NR2B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NMDAR亚单位NR1、NR2A、NR2B m RNA在各脑区的表达状况作相应的检测。结果:痴呆组以及脾阴虚痴呆组大鼠NMDAR亚单位NR1、NR2A、NR2B m RNA在各脑区表达均明显减弱下调(P<0.05);ZBPYR治疗组NMDAR亚单位NR1、NR2A、NR2B m RNA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使用ZBPYR治疗的大鼠NMDAR m RNA的表达水平在各脑区均明显上调,这表明ZBPYR以提升NMDAR m RNA的方式,使得NMDAR蛋白的含量显着增多,而发挥其抗痴呆作用。
梁丽娜,战丽彬,郑路平,胡守玉,闫云,隋华,张福良[7](2014)在《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胰岛素信号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滋补脾阴方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线索。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糖尿病组(DM),脾阴虚组(pi),脾阴虚糖尿病组(piDM),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ZBPYR)5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观察下丘脑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及蛋白激酶C(PKC/Akt)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以判定胰岛素信号传导是否出现障碍。结果:DM组、pi组、piDM组p-IRS-1ser表达较Cont组增加(P<0.05),DM组、piDM组p-Akt表达减弱(P<0.05)。ZBPYR组p-IRS-1ser较DM组、piDM组减弱(P<0.05),p-Akt表达较DM组、piDM组增加(P<0.05)。结论:DM组、pi组、piDM组大鼠下丘脑中胰岛素信号未正常向下传导,可能发生了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ZBPYR具有纠正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的作用。
胡守玉,梁丽娜,战丽彬,郑路平,余丹,张福良[8](2014)在《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大脑皮质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脾阴虚糖尿病大鼠大脑皮质磷酸化(p)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起始因子2α-亚单位(eIF2α)、p-eIF2α、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变化,探讨脾阴虚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发病机制及滋补脾阴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脾阴虚组、脾阴虚糖尿病组(病证组)、脾阴虚糖尿病+滋补脾阴方药组(治疗组)。采用高脂喂养4周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灌服伤阴药方法建立脾阴虚糖尿病模型。治疗组给予滋补脾阴方药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5 d,取大脑皮质。采用Western Blot、RT-PCR方法观察PERK、eIF2α、p-eIF2α、GRP78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组、脾阴虚组、病证组PERK、p-eIF2α蛋白表达及GRP78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糖尿病组、病证组GRP78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治疗组上述分子表达较糖尿病组、病证组均减弱(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参与脾阴虚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的发病,滋补脾阴方药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改善学习记忆障碍。
黄一卓[9](2012)在《中医脾阴学说古今文献研究与其学术源流探析》文中认为目的:收集古今脾阴相关文献及历代中医药名家对脾阴阐述内容,进行系统整理,理清脾阴学说的起源、发展及其内涵;收集当代文献中的脾阴虚证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治则治法、常用药物;对脾阴虚证医案数据库的分析结果,结合当代相关文献,阐述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则方药等。以期为脾阴虚证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提供参考。方法:确立关键词、增补关键词,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按纳入标准选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条文再整理导入word文档,建立excel表格数据库,列出所需要内容,将选用条文内容录入数据库,最后采用SPSS19.0对录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来源,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期刊作为补充,检索1978年1月到2012年3月与脾阴相关的文献,建立excel表格数据库,最后采用SPSS19.0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对收录的中医古医籍条文进行整理。共收录228本古医籍中的647条条文。对古医籍进行分析得出,脾阴学说的发端在南宋时期,脾阴学说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在明清。论述脾阴内容较多的主要着作是《周慎斋遗书》、《本草述钩元》、《神农本草经疏》、《冯氏锦囊秘录》、《续名医类案》等;论述脾阴内容较多的医家是黄元御、周慎斋、王泰林、陈士铎、冯兆张、缪希雍、唐宗海等;对条文进行整理,得出与脾阴相关的病种约27病种;整理出古医籍中常用滋补脾阴药物36种;整理出脾阴虚证慎用或禁用药物12种;选取22个有方名、组成并明确是滋补脾阴的古方进行分析,得出古方中滋补脾阴的主要药物是:甘草、山药、人参、白术、白芍、茯苓、扁豆、莲肉等。2.对当代脾阴虚医案数据库进行分析。共收录161个医案,症状1471个,分析得出在当代医案中脾阴虚证的主要症状是(以统计频次高低排序):神疲乏力、消瘦、口干、食少、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干结、不欲饮、便溏、面色萎黄、手足心热、口渴、咽干、便秘、烦躁、唇干、失眠、欲饮、腹泻、面色无华;舌象:舌红、舌淡红;苔象:少苔、少津、或无苔;脉象:脉细数、脉细、脉无力或脉细弱。本文统计分析结果与教材和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发现,本文统计分析结果可以为进一步规范、修正脾阴虚证的定义提供数据依据。对当代脾阴虚医案中药物进分析,共246种药物,1656药次,得出补脾阴方剂中的主要药物是:山药、茯苓、扁豆、麦冬、太子参、白术、莲肉、白芍、甘草、玉竹、薏苡仁等。古今选方用药比较发现:(1)滋补脾阴药物山药、茯苓、扁豆、莲肉、白术、白芍、甘草仍占重要地位。(2)选方中甘草相对选用率下降,山药选用率上升,山药成为当代医家选用滋补脾阴的第一药。(3)麦冬、太子参、玉竹、薏苡仁等药物的选用率上升。(4)古方选药少而精(3.4药/方),当代每方选药较多(10.3药/方)。结论:1.脾阴的内涵:指脾布散精中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脂膏等物质,滋养五脏。脾阴虚是引起脾阴损伤的各种致病因素下的机体状态。2.脾阴虚的主要病因:先天不足、饮食不节、五志过极、失治误治、劳役过度等。3.脾阴虚证的主要症状:神疲乏力、消瘦、口干(或口渴、咽干)、欲饮或不欲饮、食少、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干结(或便溏或便秘)、面色萎黄、手足心热、烦躁、唇干、失眠、腹泻、面色无华;舌象:舌红、舌淡红;苔象:少苔、少津、或无苔;脉象:脉细数、脉细、脉无力或脉细弱。4.脾阴虚证的治法:甘淡养阴、甘寒滋润、祛邪气复脾阴、健胃阳化脾阴等。5.常用补脾阴的方剂:资成汤、理脾阴正方、中和理阴汤、一味薯蓣饮、醴泉饮、六神散等。6.滋补脾阴常用的药物:山药、茯苓、扁豆、麦冬、太子参、白术、莲子、白芍、甘草、玉竹、薏苡仁等。
梁丽娜[10](2012)在《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滋补脾阴方药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已成为许多国家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据报道201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2.85亿,2030年将增加到4.39亿,其中95%为T2DM。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增长迅速,据统计中国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920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48亿,位居世界第二。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发生AD。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糖尿病患者罹患AD的风险更高。调查发现受试者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形成痴呆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两倍,糖尿病患者可提前3年出现痴呆。对此,科学界提出了“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这一概念,或称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ACD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可能与脑胰岛素抵抗、脑血管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氧化应激、非酶性蛋白糖基化、炎性反应以及钙离子稳态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传统观念认为胰岛素的敏感器官主要是肝脏、脂肪以及骨骼肌等外周组织,但是在海马和皮质这些与学习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部位也发现了胰岛素受体。虽然脑内胰岛素的来源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证明来自外周循环的胰岛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脑内也可内源性地产生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与脑内广泛分布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PI3K/Akt通路,引导胰岛素信号向下传导。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引起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增强,继而激活其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3, PI3K),诱导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Akt)的磷酸化,这一途径中任一分子发生异常都可能阻碍胰岛素信号向下传导,引起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导致胰岛素效能下降,诱发胰岛素抵抗。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报道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诱发胰岛素抵抗。此外,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 stress,ERS)也可以通过引起JNK的活化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胞质区域,是哺乳动物细胞重要的Ca2+贮存器,同时也是蛋白质合成与翻译后修饰,多肽链正确折叠与装配的重要场所。ERS是细胞的一种应激反应过程。糖饥饿、钙平衡紊乱、糖基化抑制、二硫键合成减少时,内质网微环境改变,蛋白质折叠受到影响,导致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堆积于内质网内,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response,UPR)。但是,关于ERS在DA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DACD的确切病理变化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DACD脑中病理变化与AD相似。T2DM患者脑组织存在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淀粉样斑块的密度与T2DM病程密切相关。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糖尿病鼠不但存在学习、记忆障碍,其脑部神经元也出现了AD的特异性病理学改变: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及tau的异常磷酸化,及由其导致的神经元细胞退化。在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发现额皮质APP、β-分泌酶和Aβ蛋白表达增加,并在大鼠神经元胞浆中发现Aβ沉积增加。有研究表明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可以影响Aβ的产生和降解。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下游效应器之一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自噬的抑制剂,在淀粉样蛋白β(Aβ)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 IDE)是Aβ的主要降解酶之一,它在降解胰岛素的同时可降解Aβ。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糖尿病大鼠及脾阴虚糖尿病大鼠海马中发生ERS,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分子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增加,说明胰岛素信号转导受阻,糖尿病大鼠及脾阴虚糖尿病大鼠海马中发生了胰岛素抵抗。但是,胰岛素抵抗是否是由ERS诱导的仍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我们发现糖尿病大鼠及脾阴虚糖尿病大鼠海马中总Aβ增加,虽然已有证据表明胰岛素与Aβ代谢之间密切相关,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Aβ增加是否与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有关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观察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皮质、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的下丘脑中ERS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变化,结合体外实验,进一步深入探讨ERS与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对Aβ代谢的影响。目的:以脑内质网应激激活JNK诱导脑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为切入点,探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通过观察ZBPYR对内质网应激、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及Aβ的影响探讨ZBPYR的作用机制,明确ZBPYR的作用靶点,为从脾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交融,丰富完善脾藏象理论及脾本质研究,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线索和新思路。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糖尿病组(DM)、脾阴虚组(pi)、脾阴虚糖尿病组(piDM)和滋补脾阴方药组(ZBPYR),共5组。1.在成功建立各种模型后,首先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及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皮质、下丘脑中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p-PERK、p-eIF2α、eIF2α、GRP78蛋白表达变化及GRP78mRNA水平变化,以验证各组大鼠皮质和下丘脑中是否发生内质网应激。2.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皮质、下丘脑中ERS与胰岛素信号通路桥梁分子JNK的变化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p-IRS-1、IRS-1、p-Akt、Akt的变化,以验证各组大鼠皮质和下丘脑中是否发生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3.以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毒胡萝卜素刺激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发生,然后再给予JNK抑制剂SP600125,观察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p-IRS-1、IRS-1、p-Akt、Akt的变化,以验证内质网应激是否可通过激活JNK诱导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4.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皮质Aβ1-42及Aβ1-40的变化,及p-mTOR、mTOR、p-P70S6K、P70S6K、自噬标志分子LC3Ⅱ以及IDE的变化寻找Aβ1-42及Aβ1-40的变化的原因。结果:1. DM组、piDM组大鼠皮质、下丘脑p-PERK、p-eIF2α蛋白表达较cont组均增强(P<0.05),ZBPYR组较DM组、piDM组减弱(P<0.05);DM组、piDM组GRP78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较cont组增加(P<0.05),ZBPYR组较DM组、piDM组减弱(P<0.05),eIF2α蛋白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M组、piDM组大鼠皮质、下丘脑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p-IRE1α、p-JNK1、p-JNK2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p-IRS-1、p-Akt蛋白表达较cont组均增加(P<0.05),ZBPYR组较DM组、piDM组均减弱(P<0.05),IRS-1、Akt蛋白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体外实验结果显示Tm处理4h、Tg处理12h时p-IRE1α、p-JNK1、p-JNK2表达达到峰值,给予Tm处理4h或Tg处理12h时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p-IRS-1增加、再给予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后抑制p-IRS-1的表达,p-Akt蛋白表达增加。4. DM组、piDM组大鼠海马、皮质可溶性与不可溶Aβ1-42均高于cont组,ZBPYR降低了DM组和或piDM组海马、皮质可溶性与不可溶Aβ1-42的表达,DM组、pi组、piDM组大鼠皮质不可溶Aβ1-42均高于cont组,ZBPYR降低了DM组和piDM组皮质不可溶Aβ1-42的表达。各组大鼠海马、皮质p-mTOR、mTOR、p-P70S6K、P70S6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M组、piDM组各组大鼠海马、皮质自噬标志分子LC3Ⅱ蛋白表达降低,IDE蛋白表达降低,而ZBPYR则抑制LC3Ⅱ以及IDE的降低。结论:1.内质网应激的发生是糖尿病、脾阴虚、脾阴虚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变化的特征之一,是诱导脑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的始动因素。滋补脾阴方药通过干扰PERK信号途径减轻脑内质网应激。2.内质网应激通过激活JNK诱导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促进糖尿病大鼠及脾阴虚糖尿病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滋补脾阴方药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抑制JNK活化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提高学习记忆能力。3.脑组织中Aβ1-42增加可能是糖尿病大鼠、脾阴虚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变化,自噬及胰岛素降解酶可能参与调控Aβ1-42的降解。滋补脾阴方药能够减少Aβ1-42,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及IDE的表达有关。
二、滋补脾阴方药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内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滋补脾阴方药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石菖蒲—益智仁精油提取工艺及精油吸嗅给药对AD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镇心省睡益智方及石菖蒲-益智仁精油的选择依据 |
3 吸嗅给药的选择依据 |
4 Aβ1-42复制AD模型及APP/PS1 双转基因AD模型 |
5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基于糖、脂和能量代谢探讨脾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1 糖脂代谢与AD |
1.1 糖代谢与AD |
1.2 脂代谢与AD |
2 能量代谢与AD |
2.1 线粒体与AD |
2.2 胰岛素系统与AD |
3 脾与代谢 |
3.1 脾与糖脂代谢 |
3.2 脾与能量代谢 |
4 健脾中药在AD中的应用 |
4.1 调节糖脂和能量代谢 |
4.2 调节Tau蛋白磷酸化 |
4.3 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
4.4 调节神经生长因子 |
4.5 调节神经递质 |
5 小结 |
第二章 石菖蒲-益智仁精油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石菖蒲-益智仁精油提取的工艺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石菖蒲-益智仁精油提取工艺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石菖蒲-益智仁精油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的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 |
3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菖蒲-益智仁精油对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第一节 石菖蒲-益智仁精油对Aβ1-42复制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石菖蒲-益智仁精油对APP/PS1 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菖蒲-益智仁精油对APP/PS1 小鼠脑组织中葡萄糖转运体1、胰岛素通路关键分子IRS-1 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2)基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及肠道菌群的滋补脾阴方药对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情志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
一、中医情志致病理论的概述 |
二、“思伤脾、脾失藏意”引起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
第二节 中医学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及治疗 |
一、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名认识 |
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主要病因和病机认识 |
三、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及治疗 |
一、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 |
二、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 |
三、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四、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五、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策略 |
第四节 “从脾论治”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理论研究 |
一、中医脾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
二、“从脾论治”滋补脾阴方药组成和剂量 |
三、滋补脾阴方药方解 |
第五节 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探讨与建立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滋补脾阴方药对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全脑的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滋补脾阴方药的干预作用 |
一、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全脑的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二、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全脑差异泛素化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三 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全脑差异泛素化蛋白质的验证和相关基因mRNA水平检测及滋补脾阴方药的干预作用 |
第三节 滋补脾阴方药对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肠道菌群的动态调节作用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本课题受如下资金资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滋补脾阴法对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仪器 |
1.4 方法 |
1.4.1 动物造模并分组 |
1.4.2 学习记忆测试 |
1.4.3 脑组织制备 |
1.4.4 线粒体提取 |
1.4.5△Ψm检测 |
1.4.6 线粒体ROS检测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较 |
2.2 中药治疗对DM脑病大鼠皮质△Ψm的影响 |
2.3 中药治疗对DM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ROS的影响 |
3 讨论 |
(4)糖尿病脾阴虚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及滋补脾阴方药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 |
1.1动物 |
1.2试剂与仪器 |
1.3药物 |
2方法 |
2.1分组与给药 |
2.2Westernblot观察GRP78、p-PERK、p-eIF2α、eIF2α蛋白表达变化 |
2.3RT-PCR观察GRP78mRNA |
2.4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各组大鼠下丘脑p-PERK、p-eIF2α、eIF2α、GRP78蛋白表达比较 |
3.2各组大鼠下丘脑GRP78mRNA表达比较 |
4讨论 |
(6)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脑内NMD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实验药物 |
1.3主要试剂 |
1.4主要仪器 |
1.5建立脾阴虚痴呆模型 |
1.6行为学测试及观察指标 |
1.6.1跳台测试 |
1.6.2 Morris水迷宫测试 |
1.7药物干预 |
1.8样品制备 |
1.9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 |
1.9.1总RNA的提取及定量 |
1.9.2逆转录反应(RT) |
1.9.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1.10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脾气虚模型阶段 |
2.2脾阴虚模型阶段 |
2.3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 |
2.3.1跳台测试 |
2.3.2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 |
2.4注射Aβ1-40后,NMDAR#m RNA在大鼠海马、纹状体、大脑皮质、下丘脑各脑区的表达情况 |
2.5 ZBPYR对脾阴虚痴呆组大鼠的大脑皮质、纹状体、海马、下丘脑各脑区的NMDAR#m RNA表达的影响 |
3讨论 |
(9)中医脾阴学说古今文献研究与其学术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脾阴学说的况 |
(一)脾阴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 |
(二)中医学教材中脾阴理论论述概况 |
基于中华医典对脾阴学说的古文献研究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古医籍的选择与检索方法 |
(三)文献的录入与分析 |
(四)结果分析 |
古医籍中历代医家论述与脾阴学说相关的内容 |
(一)古医籍中历代医家论述与脾阴相关的疾病 |
(二)古医籍中常用滋补脾阴的药物 |
(三)脾阴虚证用药注意事项与禁忌 |
(四)古医籍中常用滋补脾阴方剂 |
(五)古医籍中滋补脾阴代表方剂分析 |
当代脾阴虚证医案的统计分析 |
(一)当代文献脾阴虚证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
(二)脾阴虚证医案数据库结果分析 |
(三)对脾阴虚证医案数据库分结果的讨论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滋补脾阴方药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脾阴虚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内质网应激及滋补脾阴方药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脑内质网应激诱导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及滋补脾阴方药调控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脑胰岛素信号对淀粉样蛋白代谢的调控及滋补脾阴方药对其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 |
参编书籍 |
参与课题 |
本课题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四、滋补脾阴方药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内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石菖蒲—益智仁精油提取工艺及精油吸嗅给药对AD的作用研究[D]. 罗俊.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基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及肠道菌群的滋补脾阴方药对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 周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滋补脾阴法对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的影响[J]. 孙铮,战丽彬,姜如娇,隋华,梁丽娜,李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08)
- [4]糖尿病脾阴虚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及滋补脾阴方药调节作用研究[J]. 梁丽娜,战丽彬,胡守玉,隋华,郑路平,李照,张福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8)
- [5]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预防作用机制[J]. 孙铮,战丽彬,孙晓昕,郑路平,解伟,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08)
- [6]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脑内NMD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 宫晓洋,战丽彬,隋华,梁丽娜,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06)
- [7]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胰岛素信号的调控作用[J]. 梁丽娜,战丽彬,郑路平,胡守玉,闫云,隋华,张福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01)
- [8]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大脑皮质内质网应激的影响[J]. 胡守玉,梁丽娜,战丽彬,郑路平,余丹,张福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01)
- [9]中医脾阴学说古今文献研究与其学术源流探析[D]. 黄一卓. 大连医科大学, 2012(01)
- [10]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滋补脾阴方药的调控作用研究[D]. 梁丽娜. 大连医科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