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在内燃机车上的应用

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在内燃机车上的应用

一、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在内燃机车上应用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戎泽波[1](2019)在《燃烧区结构对多孔介质内预混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多孔介质燃烧是一种燃烧效率高、热负荷调节比大、污染物排放低的新型燃烧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两段式多孔介质燃烧器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研究了燃烧区结构对多孔介质内的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包括:1、研究燃烧区厚度对多孔介质内的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从而找到燃烧区和预热区最佳的厚度比值,拓宽燃烧器稳定燃烧范围;2、研究燃烧区径向孔隙分布对多孔介质内的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改善多孔介质内出现的火焰面倾斜现象,同时使燃烧器更加高效和低污染排放。本文首先搭建由碳化硅(SiC)组成的双层泡沫陶瓷多孔介质燃烧器实验平台,通入甲烷和空气在不同燃烧区厚度和燃烧区径向孔径分布的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燃烧,测量了温度和污染物排放等燃烧特性。然后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使用FLUENT16.0软件建立了双层多孔介质燃烧器二维瞬态双温度数学物理模型,数值模拟了燃烧区厚度和燃烧区径向孔径变化对多孔介质内的稳定燃烧范围、污染物排放和辐射热效率等燃烧特性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燃烧区厚度的增大,燃烧器内的整体平均温度下降,NOx和CO出口质量分数逐渐减小;随着厚度比的增大,燃烧稳定区间先增大后减小,燃烧区和预热区厚度比值为3时,稳定燃烧区间最大;燃烧区厚度越薄出口辐射热效率越高,但是稳定燃烧区间很小。综合考虑,同等燃烧条件下,厚度比Lr=3,即燃烧区厚度是预热区厚度的3倍时,燃烧器燃烧效果最好,此时稳定燃烧区间最大,辐射热效率也比较高。(2)燃烧区径向孔径变化多孔介质模型有效的解决了火焰面倾斜的问题,拓宽了稳定燃烧区间,提高燃烧器整体温度水平,使燃烧器内的温度分布更均匀;相同工况下,内部加密的多孔介质模型的出口温度最均匀,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对于需要均匀地加热物体的工序,内部加密多介质模型是最好的选择。燃烧区径向孔径变化的两种加密的多孔介质模型均能提高燃烧器的辐射热效率,在当量比φ=1.0时,相比于无加密多孔介质模型,内部加密多孔介质模型的辐射热效率提高了 14%,外部加密多孔介质模型的辐射热效率提高了 10%。燃烧区径向孔径变化的两种加密的多孔介质模型均能降低CO的排放量,在当量比φ=1.0时,内部加密多孔介质模型能减少将近12%的CO排放量,外部加密多孔介质模型能减少大约7%的CO排放量。

程丽鹏[2](2017)在《红外热像仪的超高温度场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红外应用的扩展和探测器技术的发展,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功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红外热像仪为复杂环境中的超高温度场测量技术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针对超高温度场测量的应用需求,在红外辐射测温理论基础上,分析实现红外测温的关键技术,建立红外热像仪测温物理模型,实现了长波红外热像仪的超高温度场测量,并且整合出完整的红外热像仪温度场测量系统,并进行现场实验,达到较好效果。围绕红外测温的特殊需求,分析热像仪得到的辐射量情况,推演出可实现红外热像仪温度测量的方法。针对测温需求,本课题选择定制一款长波非制冷红外热像仪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标准辐射源黑体搭建辐射定标平台,并进行定制的热像仪性能初探。实验发现采取该热成像系统在较低温度出现探测器饱和情况。为解决问题提出添加衰减装置红外衰减片的方案扩展探测器的饱和阈值,进一步进行定标实验。由于热成像系统积分时间可调,建立一种简便的辐射定标模型,实现一次定标完成全部积分时间的标定。为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采取温度反演的方法计算测温误差,保证红外测温的精确度。考虑到红外热像仪的测温稳定性,进行相应的性能评估。结合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对定制红外热像仪的信号传递函数SiTF、噪声等效温差NETD、测温一致性和测温范围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证明该设备性能稳定,为该热像仪的使用和应用拓展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针对温压炸药爆炸温度场测量的特殊性,建立野外的红外测温模型,进行热像仪的精确测温研究,并进行爆炸现场实验。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采取待测温压PMX炸药和TNT参照实验的方法。为简化数据处理的繁琐操作,应用MATLAB开发专用的爆温测试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以实时爆炸数据为依据,直观地显示爆炸超高温度场的测试参数,可方便溯源和进行二次开发,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热像仪的应用领域。

张久斌[3](2016)在《高温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温度是影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性能和寿命关键的因素之一,实时监测和获取发动机各部件表面温度对安全监控和性能验证等应用都有重大意义。薄膜热电偶以其测量端体积小,热容量小、响应速度快、不干扰热流场,不破坏构件表面等特点,成为最准确的测温技术之一,已经成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温度测量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发动机叶片上研制薄膜热电偶,通常至少需要包括过渡层/绝缘层/传感层,才能保证在高温条件下把电信号引出。本论文作为发动机叶片上研制薄膜热电偶项目的前期工作,采用MEMS工艺在Al2O3陶瓷基底上研制了两种电极材料的高温薄膜热电偶,分别为Pt-Pd薄膜热电偶和Pt-PtRh13薄膜热电偶。首先根据热电偶原理,分别设计了薄膜热电偶的结构;结合微加工工艺和引线连接方式,确定和设计了掩模板图形;对薄膜温度传感器中的各层薄膜所用材料进行了选择和匹配,以确保温度传感器在高温下能持续工作。在优化关键单项制备工艺,包括溅射工艺、离子束刻蚀工艺、引线工艺等基础上,尝试了两种不同的薄膜热电偶制备工艺流程,即MEMS干法工艺、MEMS湿法工艺,在综合比较两种工艺过程的基础上,选择最优工艺制备了高温薄膜热电偶器件。搭建了测试平台,对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t-Pd薄膜热电偶在1300℃的寿命为20 min,且Pt和Pd的赛贝克系数之差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Pt-PtRh13薄膜热电偶在1300℃的寿命可达14 h,Pt和PtRh13的赛贝克系数之差随温度的改变基本维持恒定。研究了热结点尺寸和粘结层种类(Ta、Ti、Cr)对薄膜热电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热电偶的热电效应与热结点的面积无关;三种粘结层相比,以Ta为粘结层的薄膜热电偶在高温下的寿命最长。最后对薄膜热电偶得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在高温下,薄膜发生团聚现象,使整个热电偶的回路断路,从而使器件失效。

王亚峰[4](2015)在《HXN3型内燃机车牵引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大功率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是我国远距离铁路货物运输中重要的运输载体,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HXN3是一款引进的采用交流传动技术的内燃机车,我国通过这些年的技术消化,逐渐掌握了其应用技术。本文以HXN3型内燃机车牵引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目标,重点研究机车中央控制组件CCU的硬件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硬件系统选用PowerPC作为控制组件的核心处理器,完成系统级任务处理和事件管理。按照功能模块化分,本论文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CPU、供电电源、电源保护监控、海量存储、时钟复位控制、RTC、温度检测、通信接口等模块单元。使用CPCI总线作为板级总线,数据传输量大,通讯速度快。为满足机车控制任务的实时性要求,便于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本论文采用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开发应用软件。数据存储和管理引入了文件系统操作,数据记录以文件的格式记录和导出,通过使用标准的函数接口,屏蔽了不同的存储设备差异,方便了后续数据分析。应用软件采用高内聚、低耦合的任务模块开发,软件结构清晰,任务简洁,实时性和可靠性高。本文基于100M/1000M以太网通信接口开发了配套的上位机监控软件Board Spy V1.0,调试人员可通过以太网实现对系统内部变量和参数进行实时观测、修改和记录。软件调试功能强大,使用灵活。设计的控制组件在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测试平台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组件能够满足国产化HXN3型内燃机车的实际控制要求,工作可靠,性能稳定。

于泽奇[5](2013)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船舶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工具,每年承担着世界贸易运输总量的90%以上,所以船舶航行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在实际航行中,由于轮机的一些机电设备,包括柴油机、发电机和空压机等长期运行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下,可导致设备内部的磨损和脱落,形成设备内部的缺陷和故障,给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了隐患。如何快速、安全的检测出设备故障成为重中之重。而新兴的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正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可以快速地探测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因此能轻松安全地找出设备潜在的故障问题。本文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的原理,并在已知的原理基础上,讨论建立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故障检测时缺陷和温度的理论模型,再结合实际船舶上的轮机设备的热像图,对船舶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做到防范于未然,对船舶航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由下列几个部分构成:(1)第1章主要讲解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史和技术特点及本文研究的意义;(2)第2章主要是对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进行说明,分析了红外热像仪的技术参数并探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原理;(3)第3章主要针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加以概括,介绍了红外无损检测的原理,并对红外热成像的应用领域加以举例;(4)第4章分析了设备内部缺陷诊断的一般方法和原理;(5)第5章是对船舶设备进行红外检测并分析结果;(6)第6章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胡雅倩[6](2013)在《汽油机排气歧管热模态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发动机升功率的提高使得关键零部件的热负荷不断增大。汽车的排气系统中,排气歧管通过螺栓与缸体进行装配,它在工作过程中与高温废气直接接触,承受着从常温到近千摄氏度高温的冷热交变热负荷作用,并且在交变热负荷及排气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现象。因而研究螺栓预紧力及温度效应对排气歧管的振动特性的影响是有必要的,对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基于某排气歧管有限元分析项目展开。主要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排气歧管模型进行热模态分析,对于螺栓预紧力、温度梯度分布不均匀、接触非线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设计简单的热模态试验,应用最小二乘复指数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来对仿真结果的精确性进行验证。热模态分析对结构共振及其破坏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首先考虑螺栓预紧力的作用,比较分析冷模态中螺栓预紧力对其频率与振型的影响,其次,考虑温度效应的影响,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与流体分析软件STAR CCM+间接耦合的基础之上,较准确的获得排气歧管的温度边界条件,比较分析了排气歧管处于常温的冷模态及温度作用下的热模态的频率与振型。最后根据排气歧管的工作状况,进行了排气系统热端模型的热模态分析,其间考虑了部件受温度影响的材料非线性、温度预应力、装配的接触非线性及螺栓预紧力等问题。通过以上结果分析表明,考虑非线性预应力及螺栓预紧力对排气歧管的热模态具有较大的影响,总体上会使频率降低且对结构振型的扭转刚度影响较大。通过LMS数据采集设备对排气歧管进行热模态试验测试。在排气歧管上布置11个测点,建立排气歧管的模态模型,用锤击法对排气歧管进行冷、热模态的频率以及振型的提取。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发现误差小于5%,证明了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的一致性,温度的升高会使排气歧管的固有频率下降。

刘林林[7](2012)在《自动变速箱换挡电磁阀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飞速发展,城市车辆密度不断加大,自动变速箱在汽车上的应用也不断扩大。而换挡电磁阀在自动变速箱里处于一个关键位置,大部分自动变速箱故障与换挡电磁阀失效有关。因此对电磁阀的检测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研发一种能够快速、精确、简单易操作的电磁阀检测系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换挡电磁阀自动测试系统,为了能准确、快速检测电磁阀性能好坏,在结合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对这种测试系统进行认真详尽的调查,结合电磁阀及液压系统的相关控制工程理论,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数据通讯技术,基于delphi7.0软件和方法,作者开发出了一套企业型换挡电磁阀检测系统。本文研究目的是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之上,改变落后的人工电磁阀性能测试方法,检测电磁阀在液压系统中不同的油压的调节机理下的动态响应过程,以及实现在不同的供电电压、频率、占空比等控制信号作用下绘制其性能曲线并与相关要求作比较。作者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具体需求,首先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可行性方案,然后详细设计了检测台和工装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可视化软件实现系统,建立了一个换挡电磁阀自动测试系统,它不但能够快速、准确、直观地实现检测,并具有较高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系统能够模拟换挡电磁阀实际工作环境,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电压、电流等控制信号,并实时自动化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电压、电流等参数。然后将采集数据传输到工控机,按照解析后的数据绘制出相应的响应曲线,可以将数据以图表形式打印输出,再将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对电磁阀性能给出综合评价。论文还给出全文总结,展望今后的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同时指出了该系统研发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该检测台已成功应用于某企业实际生产中,应用过程中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易用,检测精度高,采用自动装夹减少拆装,严格保证了出厂电磁阀的质量,大大降低了维修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

李晨光[8](2012)在《汽车红外测温仪》文中研究说明红外测温作为一种重要的测温手段,尤其在对运动目标的测温及无法接触表面的测温中有着其它测温无法替代的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现代发动机强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常见的高负荷运转的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很多危害如:发动机的充气系数下降;发动机燃烧不正常;机油变质;供油系易发生气阻;点火系工作不正常等。加之夏天部分天气过热,更严重的容易引起发动机自燃。因此考虑设计一款红外测温系统,实时的、精确的检测汽车发动机温度,并显示于汽车仪表盘中。本文首先介绍了红外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发展过程、特点。接着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了汽车红外测温仪,包括光学系统部分的设计,红外探测器器件的选择,温度补偿和信号的处理等。制作了汽车红外测温仪,将发动机和车外温度同时显示于仪表盘中,特别是当水冷系统出故障无法显示温度时,可以用此红外测温系统实时监测发动机工作状态,防止汽车自燃。并且构建实验平台,在室外温度为零下5℃左右时对应水温表温度刻度值,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汽车发动机的温度,记录并分析数据。但此次设计成果还是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本人在以后会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以完善。

姚运坤[9](2012)在《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火灾事故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轨道交通车辆上的电气设备、电源配线、接触器和继电器等控制电器常因短路、接触电阻增加等原因异常发热,严重的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具有危害性大,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各车辆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客车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开展车辆电气火灾事故研究,总结事故规律,建立事故模型,并采取技术和管理的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对于车辆段防止车辆电气火灾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客车电气火灾事故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电气火灾事故的6个模式,即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增大、漏电、产生电火花和电弧、电器设备使用不慎等,并介绍和分析了相关的典型案例。其次在将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机、环和管理四个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控车辆电气火灾事故的“1-2-2”综合防控模型,即以消除设备隐患为目标,定期检修和在线监控并重,管理和技术并举。检修时,探索状态修体制,提高设备质量,突出预防,以质量保安全;运用时,强化监控,以技术手段监控设备状态。最后,论文全面介绍、分析和总结了三种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即乘务员定时巡检系统,配电柜自动测温系统和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全面介绍三种·监控系统的原理、功能、结构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

王海兰[10](2011)在《乔木体水分的测试技术及其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陆地范围内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中树木的新陈代谢与水息息相关。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需水量的增加,人类各种开发活动的加剧,全球可利用水资源所面临的压力也有增无减。另一方面,树木本身的用水量也并非越多越好,采取科学的节水技术,实时检测出树木体内的含水量,实现按需供水已成为植物学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以植物介电特性为切入点,对基于驻波率原理(Standing Wave Ratio—SWR)的乔木体水分测试技术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深入的性能研究,验证了基于驻波率原理的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可用于实时检测乔木茎体的含水率。概括起来,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植物生理学知识,乔木体水势、茎流速率和茎体含水率都是衡量乔木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而乔木体水势、茎流速率的测量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本论文在分析乔木茎体含水率与其水势、茎流速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乔木茎体含水率与其水势、茎流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了乔木茎体含水率的日变化趋势。2)通过对植物介电特性的理论分析,论证了利用驻波率技术测试乔木茎体含水率的可行性。3)将双针等长式结构的乔木茎体水分探头看成是平行传输线的特殊形式,从标准传输线特征阻抗入手,提出了双针等长结构的乔木茎体水分探头的特征阻抗数学模型;借助高频仿真软件HFSS和有机溶液模拟试验等,确定了传感器的探针结构参数。4)通过室内烘干试验分析了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测试性能,验证了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良好一致性。在项目的资助下,本文将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与国际先进的木材水分仪(韩国生产,型号GMK-1010)进行性能对比分析试验、以及在室外正常生长的白玉兰树上长达两年的季节性监测试验中,论证了基于SWR原理的乔木茎体水分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论证了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测量的优越性。5)通过本论文设计的乔木茎体水分实时监测系统来监测室外活立木的茎体含水率,利用德国生产的SF-L型径流计同步观测茎流速率、美国wescor公司生产的PSYPRO型叶水势仪同步监测叶水势等验证了乔木茎体含水率与其水势、茎流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正确性。总之,本论文的研究为实时、准确地提取乔木茎体含水率,按照植物的生命需求进行灌溉,为乔木体正常生长发育、节水技术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在内燃机车上应用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在内燃机车上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燃烧区结构对多孔介质内预混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型气体燃烧技术简介
    1.3 多孔介质的燃烧理论和技术
        1.3.1 多孔介质材料
        1.3.2 多孔介质燃烧理论
        1.3.3 多孔介质燃烧器的应用
    1.4 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1.4.1 多孔介质排列方式的研究进展
        1.4.2 多孔介质特性参数的研究进展
        1.4.3 多孔介质内化学反应机理与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1.4.4 多孔介质操作参数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燃烧区厚度和孔隙分布对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
    2.1 引言
    2.2 双层多孔介质燃烧器的实验装置
        2.2.1 燃烧器主体
        2.2.2 供气部分
        2.2.3 测量部分
    2.3 实验过程
        2.3.1 燃烧区厚度对多孔介质内燃烧特性影响
        2.3.2 燃烧区径向孔隙分布对多孔介质内燃烧特性影响
    2.4 实验结果
        2.4.1 燃烧区厚度对多孔介质内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2.4.2 燃烧径向孔隙分布对多孔介质内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层多孔介质内预混燃烧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双层多孔介质燃烧的数学模型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3.2.2 网格划分和网格无关性验证
        3.2.3 控制方程
        3.2.4 边界条件
    3.3 Fluent中的双温度模型修改
    3.4 计算结果
        3.4.1 气固温度分布特性
        3.4.2 入口流速的影响
        3.4.3 壁面散热损失的影响
        3.4.4 组分质量分数变化
        3.4.5 污染物排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烧区厚度对燃烧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燃烧区厚度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4.2.1 建立模型
        4.2.2 燃烧区厚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4.2.3 燃烧区厚度对燃烧稳定区间的影响
        4.2.4 燃烧区厚度对辐射热效率的影响
        4.2.5 燃烧区厚度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4.3 预热区厚度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烧区径向孔隙分布对燃烧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双层多孔介质燃烧器内火焰面倾斜现象
        5.2.1 火焰面倾斜现象的出现
        5.2.2 火焰面倾斜的原因
        5.2.3 火焰面倾斜现象的解决方案
    5.3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5.3.1 燃烧区径向孔隙分布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5.3.2 燃烧区径向孔隙分布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5.3.3 燃烧区径向孔隙分布对辐射热效率的影响
        5.3.4 燃烧区径向孔隙分布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2)红外热像仪的超高温度场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温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高温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1.2.2 红外测温发展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2 红外温度测量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
    2.1 红外热像仪辐射测温理论基础
    2.2 红外测温关键技术分析
        2.2.1 热像仪的系统结构
        2.2.2 红外热像仪测温物理模型
        2.2.3 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实现
    2.3 本章小结
3 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
    3.1 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
        3.1.1 辐射定标原理
        3.1.2 辐射定标实验
        3.1.3 定标数据处理方式
        3.1.4 辐射量测量
        3.1.5 定标数据处理
    3.2 超高温度测量解决方案
        3.2.1 红外衰减片的选择
        3.2.2 超高温辐射定标
        3.2.3 定标模型的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红外热像仪性能评估
    4.1 红外成像系统性能参数
        4.1.1 信号传递函数(SiTF)
        4.1.2 噪声等效温差(NETD)
        4.1.3 测温一致性
        4.1.4 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SiTF测试
        4.2.2 NETD测试
        4.2.3 测温一致性测试
        4.2.4 测温范围(黑体为标准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压炸药爆炸温度场测试
    5.1 红外热像仪的测温模型
        5.1.1 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
        5.1.2 爆炸目标测量
        5.1.3 火球辐射温度反演
    5.2 红外热像仪的精确测温
        5.2.1 发射率确定
        5.2.2 大气光谱透过率计算
    5.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5.4 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5.4.1 软件总体设计
        5.4.2 软件各模块介绍与实现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温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现代航空发动机温度测试技术
        1.2.1 示温漆
        1.2.2 热辐射式高温计
        1.2.3 热色液晶测温法
        1.2.4 薄膜热电偶
    1.3 薄膜热电偶的性能和结构特点
        1.3.1 薄膜热电偶的性能特点
        1.3.2 薄膜热电偶的结构特点
    1.4 薄膜热电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课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高温薄膜热电偶的理论与设计
    2.1 薄膜热电偶工作原理
        2.1.1 薄膜热电偶的基本原理
        2.1.2 热电偶重要定律
    2.2 高温薄膜热电偶的设计
        2.2.1 高温薄膜热电偶的结构设计
        2.2.2 薄膜热电偶的结构设计
        2.2.3 薄膜热电偶的掩膜版设计
    2.3 材料选取
        2.3.1 薄膜热电偶基底
        2.3.2 薄膜热电偶电极材料
        2.3.3 薄膜热电偶的粘结层
        2.3.4 薄膜热电偶的保护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温薄膜热电偶的制备
    3.1 衬底的前处理
    3.2 溅射工艺
        3.2.1 热电偶敏感层薄膜溅射工艺
        3.2.2 Cr/Cu种子层溅射工艺
        3.2.3 Al_2O_3 保护层溅射工艺
    3.3 光刻工艺
    3.4 离子束刻蚀
    3.5 引线
    3.6 高温薄膜热电偶的不同制备流程
        3.6.1 MEMS干法工艺制备薄膜热电偶
        3.6.2 MEMS湿法工艺制备薄膜热电偶
    3.7 工艺流程中的其他步骤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薄膜热电偶的性能研究
    4.1 薄膜热电偶的测试过程
    4.2 Pt-Pd薄膜热电偶的性能测试
        4.2.1 不同热结点面积的薄膜热电偶比较
        4.2.2 薄膜热电偶与传统丝状热电偶的比较
        4.2.3 薄膜热电偶的失效分析
    4.3 Pt-PtRh13 薄膜热电偶的测试结果
        4.3.1 不同粘结层的薄膜热电偶的比较
        4.3.2 薄膜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的对比
        4.3.3 薄膜热电偶多次热循环的重复性
        4.3.4 薄膜热电偶的高温失效分析
        4.3.5 Al_2O_3 保护层对薄膜热电偶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4)HXN3型内燃机车牵引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面临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2.1 牵引控制系统软件平台
        2.1.1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2.1.2 VxWorks系统基本原理
        2.1.3 系统常用组件
        2.1.4 集成开发环境Wind River Workbench
    2.2 上位机监控软件平台
        2.2.1 VS2010 MFC多线程技术
        2.2.2 同步套接字编程
        2.2.3 监控软件需求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牵引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3.2 控制系统处理器选型
    3.3 系统硬件设计
        3.3.1 中央处理单元设计
        3.3.2 复位单元设计
        3.3.3 存储单元设计
        3.3.4 通信接口设计
        3.3.5 辅助信息单元设计
        3.3.6 系统电源设计
        3.3.7 电源监控设计
        3.3.8 浪涌保护设计
    3.4 AD/DA、I/O板操作
    3.5 本章小结
4 牵引控制系统应用层软件开发
    4.1 VxWorks内核剪裁配置
    4.2 VxWorks网络通信设计
        4.2.1 基于双缓存队列的多任务网络通信
        4.2.2 应用层网络数据包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4.3 VxWorks周期任务调度实现
        4.3.1 周期任务特点
        4.3.2 VxWorks下周期任务调度设计
    4.4 应用程序的自启动设计
    4.5 冗余备份启动设计
    4.6 应用程序升级设计
    4.7 系统函数及变量的远程调试调用
    4.8 控制端上位机软件开发
        4.8.1 多线程的同步套接字设计
        4.8.2 数据包分类、投递机制
        4.8.3 数据显示刷新存储机制
        4.8.4 上位机软件功能介绍
    4.9 本章小结
5 牵引控制系统测试实验
    5.1 系统开发调试
    5.2 周期任务验证
    5.3 AD/DA,I/O板卡测试实验
        5.3.1 AD/DA板卡测试实验
        5.3.2 I/O板卡测试实验
    5.4 上位机软件批量数据通信测试实验
        5.4.1 网络通信速度测试
        5.4.2 上位机实时绘图测试
    5.5 应用程序升级测试
    5.6 冗余备份启动测试
    5.7 温度测试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
    1.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点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的基本原理
    2.1 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原理
    2.2 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参数
        2.2.1 工作波段
        2.2.2 光学镜头
        2.2.3 探测器
        2.2.4 温度测量范围
        2.2.5 热灵敏度NETD
        2.2.6 温度精度
        2.2.7 图像帧频
        2.2.8 红外窗口
    2.3 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
        2.3.1 黑体红外辐射规律
        2.3.2 实际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2.4 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的误差分析
        2.4.1 影响表面发射率的因素
        2.4.2 大气透射率误差的影响
        2.4.3 背景辐射的影响
        2.4.4 环境温度误差的影响
        2.4.5 辐射温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故障诊断
    3.1 缺陷的识别与定量化检测
        3.1.1 缺陷的位置、类型检测
        3.1.2 缺陷的深度检测
        3.1.3 缺陷面积大小检测
    3.2 红外无损检测
        3.2.1 红外无损检测的原理
        3.2.2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
        3.2.3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
    3.3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3.4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实例
        3.4.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防火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3.4.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安全防护系统中的应用
        3.4.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4.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3.4.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设备内部缺陷诊断
    4.1 探测原理
    4.2 设备内部缺陷的热传递规律
    4.3 对物体内部红外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5.1 红外热像仪的选定
    5.2 轮机机电设备的红外检测
        5.2.1 船舶柴油机的红外检测
        5.2.2 电机的红外检测
        5.2.3 分油机的红外检测
        5.2.4 空压机的红外检测
        5.2.5 电力系统的红外检测
        5.2.6 配电屏的红外检测
        5.2.7 高压油泵的红外检测
        5.2.8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红外检测
    5.3 模拟故障的诊断
        5.3.1 船舶电气系统的故障模式
        5.3.2 风机分电箱的模拟故障诊断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汽油机排气歧管热模态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热模态分析常用有限元工具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第2章 模态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
    2.1 模态分析的有限元理论
    2.2 试验模态分析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独立排气歧管冷热模态分析及对比
    3.1 排气歧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 排气歧管冷模态分析
    3.3 排气歧管热模态分析
    3.4 排气歧管频率评价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体排气系统热端模态分析
    4.1 排气系统的结构及功用
    4.2 排气系统热端结构及简化模型
    4.3 整体排气系统热端模态分析
    4.4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排气歧管热模态试验
    5.1 模态试验系统的建立
    5.2 热模态试验流程
    5.3 冷模态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热模态试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自动变速箱换挡电磁阀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有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科研机构的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来源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换挡电磁阀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2.1 相关技术原理及项目需求分析
        2.1.1 换挡电磁液压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2.1.2 项目需求分析
    2.2 检测方法的研究
        2.2.1 电磁阀阀芯动作电压检测方法研究
        2.2.2 电磁阀本身电学特性检测的研究
        2.2.3 泄露量检测方法研究
        2.2.4 压力流量之间关系的测定
        2.2.5 工件表面温度和油温的检测
        2.2.6 占空比与压力检测
    2.3 RS232数据传输原理
        2.3.1 RS232简介
        2.3.2 RS232信号传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挡电磁阀检测系统的设计
    3.1 换档电磁阀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3.2 测试系统结构设计和硬件选型
        3.2.1 控制台的设计
        3.2.2 气路及夹具设计
        3.2.3 液压系统设计
        3.2.4 电路控制系统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4.2 系统数据库平台
        4.2.1 数据库选择
        4.2.2 数据库设计
    4.3 系统模块的划分和设计
        4.3.1. 系统信息和参数设置
        4.3.2 数据采集及自动化控制
        4.3.3 数据查询显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挡电磁阀检测系统实现
    5.1 检测系统实物图
    5.2 电磁液压阀检测系统功能实现
        5.2.1 检测系统的主界面
        5.2.2 阀芯动作电压检测
        5.2.3 电流采集
        5.2.4 泄漏检测
        5.2.5 流量检测
        5.2.6 压力检测
        5.2.7 表面温度检测
    5.3 查询打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与探讨
致谢
参考文献

(8)汽车红外测温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红外测温技术概述
    1.2 国内外红外测温的发展史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红外测温理论基础
    2.1 红外辐射的物理量
    2.2 红外辐射基本定律
    2.3 红外辐射测温原理
第三章 汽车红外测温仪设计
    3.1 设计原理与分析
    3.2 光学系统设计原理与计算
    3.3 温补设计原理与计算
    3.4 电路设计
    3.5 总体设计
第四章 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4.1 实验平台
    4.2 实验数据
    4.3 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9)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火灾事故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车辆电气火灾事故设备故模式及综合防控模型
    2.1 车辆电气火灾事故的设备故障模式
        2.1.1 短路
        2.1.2 过负荷
        2.1.3 接触电阻过大
        2.1.4 电火花和电弧
        2.1.5 漏电
        2.1.6 电器使用不当
    2.2 车辆电气火灾事故防控综合防控模型
        2.2.1 车辆电气火灾事故综合原因分析
        2.2.2 车辆电气火灾事故防控“1-2-2”模型
第3章 电气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电气设备检修制度浅析
        3.1.1 电气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3.1.2 电气设备状态修检修制度
    3.2 专项检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2.1 专项检查存在问题剖析
        3.2.2 解决专项检查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4章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4.1 乘务员巡检系统
        4.1.1 红外测温仪
        4.1.2 示温贴片
        4.1.3 射频识别系统
    4.2 车辆配电柜自动测温系统
        4.2.1 车辆配电柜温度自动测温系统的功能
        4.2.2 车辆配电柜温度自动测温系统硬件设计
        4.2.3 车辆配电柜温度自动测温系统接口设计
    4.3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4.3.1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程和特点
        4.3.2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4.3.3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使用流程
第5章 监控效果及监控方式对比分析
    5.1 三种监控系统的使用效果
        5.1.1 乘务员巡检系统使用效果
        5.1.2 配电柜自动测温系统使用效果
        5.1.3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使用效果
    5.2 三种监控系统的对比分析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乔木体水分的测试技术及其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乔木体水分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乔木茎体水分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植物含水率的几种计算方法
        1.3.2 直接法
        1.3.3 间接法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乔木茎体水分传感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乔木茎干的宏观构造及水分分布差异
        2.1.1 乔木茎干的宏观构造
        2.1.2 乔木体内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分分布差异
    2.2 乔木体的介电特性
        2.2.1 介电常数
        2.2.2 影响乔木介电特性的因素
        2.2.3 相对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分析
    2.3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其水势、茎流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模型
        2.3.1 模型的建立
        2.3.2 模型的数值求解
    2.4 基于驻波率(SWR)原野的乔木体水分测试技术
    2.5 乔木茎体水分传感技术的探针阻抗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探针结构参数的研究
    3.1 乔木茎体水分探头的电场分布
    3.2 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探针长度的理论分析
    3.3 探针结构的HFSS软件仿真试验
        3.3.1 HFSS的计算方法
        3.3.2 运用HFSS仿真探针结构变化时电极的电场分布
        3.3.3 试验小结
    3.4 BD-Ⅱ型传感器探针结构的有机溶液模拟试验
        3.4.1 试验方法
        3.4.2 试验步骤
        3.4.3 试验结果
        3.4.4 试验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BD-Ⅱ型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4.1 烘干标定实验
        4.1.1 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一致性分析
        4.1.2 树种对传感器测试测试性能的影响
    4.2 样木的直径、长度对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的性能影响
        4.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BD-Ⅱ型传感器与木材水分仪的性能对比分析
        4.3.1 试验材料
        4.3.2 分析方法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监测室外白玉兰树茎体含水率试验
        4.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4.2 试验结果和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其水势、茎流速率的变化关系模型的验证
    5.1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茎流速率的变化关系模型验证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验环境
        5.1.3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4 试验结果和分析
        5.1.5 相关性分析
    5.2 乔木茎体含水率与水势的变化关系模型的验证
        5.2.1 试验目的
        5.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5.2.3 试验结果和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乔木体水分监测系统的设计
    6.1 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6.2 下位机硬件设计
        6.2.1 DS1302与单片机
        6.2.2 AT45DB161D与单片机
        6.2.3 MAX186与单片机
        6.2.4 AT24C512与单片机的连接
    6.3 下位机软件设计
        6.3.1 主函数
        6.3.2 系统初始化
        6.3.3 任务进程TASK1
        6.3.4 任务进程TASK2
        6.3.5 任务进程TASK3
        6.3.6 底层驱动程序
    6.4 上位机设计
        6.4.1 系统主对话框界面
        6.4.2 数据接收设置对话框图
        6.4.3 时间设置对话框
    6.5 运行结果部分图例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四、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在内燃机车上应用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烧区结构对多孔介质内预混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D]. 戎泽波. 东北大学, 2019(02)
  • [2]红外热像仪的超高温度场测量技术研究[D]. 程丽鹏. 中北大学, 2017(08)
  • [3]高温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久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HXN3型内燃机车牵引控制系统研究[D]. 王亚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5]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 于泽奇.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5)
  • [6]汽油机排气歧管热模态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D]. 胡雅倩.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7]自动变速箱换挡电磁阀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林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4)
  • [8]汽车红外测温仪[D]. 李晨光. 长春理工大学, 2012(02)
  • [9]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火灾事故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姚运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10]乔木体水分的测试技术及其监测系统的研究[D]. 王海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在内燃机车上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