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铌电容器及其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庄奥[1](2021)在《导电丝素蛋白支架的构筑及神经轴突分化电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神经组织的缺陷及损伤修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使用神经组织工程支架引导神经修复的方法是自体移植手术的一条有效可行的替代途径,基于电刺激(ES)对神经修复的促进作用,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再生丝素蛋白(RSF)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具有突出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等特点,有望用于制备性能优良并具有独特优势的RSF/PEDOT类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但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分别选用RSF和PEDOT类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和导电功能体材料,提出了改进的化学氧化聚合沉积工艺及大分子插入嵌合新方法,制备了兼具良好的导电性、透明性及功能体和基体间粘附性的RSF/PEDOT类薄膜新材料,研究了各类工艺条件对制备的导电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其原理,并通过大鼠嗜络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的体外培养证明了导电膜在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具有微流体通道结构的导电RSF/聚(羟甲基-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OH)支架,并结合灌流培养方法及ES,评估了PC12细胞在该支架中的体外动态培养效果。本研究为RSF/PEDOT类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首先采用过硫酸铵(APS)作为氧化剂,引发羟甲基-3,4-乙烯二氧噻吩(EDOT-OH)单体在RSF表面的化学氧化聚合沉积反应。基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EDOT-OH水溶液中形成的胶束结构对该沉积作用的促进,制备了表面导电层规整、稳定的导电RSF/PEDOT-OH膜材料。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初始p H值,单体浓度均对RSF/PEDOT-OH膜的结构及性能有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RSF/PEDOT-OH膜的表面方块电阻(Rs)为3.28×105Ω/sq,对应电导率为6.1×10-3 S/cm,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PEDOT-OH导电层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表面亲水性。PC12细胞在RSF/PEDOT-OH膜上生长良好,优于RSF膜,表明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提高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并使其兼具良好的透明性,采用Fe Cl3替换APS作为氧化剂,利用SDS和Fe Cl3间的络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针对单一氧化剂体系制备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和透明性间的性能矛盾,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RSF表面化学氧化聚合沉积的复合氧化剂配方(APS和Fe Cl3),基于该体系中APS对Fe3+的再生以及聚合产物中来自不同氧化剂的离子所产生的静电吸引力,有效避免了导电层结构缺陷及过度沉积,在RSF表面沉积了结构规整的纳米级PEDOT-OH导电层,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RSF/PEDOT-OH膜材料的Rs为5.12×104Ω/sq,对应电导率为8.9×10-2 S/cm,在可见光区的最大透过率超过70%,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导电层与基体间的粘附性及表面亲水性。同时,PC12细胞可在该膜上很好地粘附、生长和分化,并实现活细胞的实时观察,基于膜表面的导电层结构可对PC12细胞进行有效ES,对其轴突分化产生正向诱导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改性RSF膜的导电性和透明性,本研究基于RSF的构象转变及大分子的插入嵌合作用,开发了一种通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水分散体对RSF薄膜进行一步改性的新方法,制备了透明导电RSF/PEDOT:PSS膜。经PEDOT:PSS水分散体/乙醇混合体系对RSF膜的浸泡处理,大分子可成功插入RSF膜表面,形成结构及性能稳定的透明导电层。体系中乙醇体积占比为70 vol.%时,RSF/PEDOT:PSS膜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Rs为3.83×103Ω/sq,对应电导率为1.003 S/cm,在可见光区的最大透过率超过80%,该突出性能使材料表面的电聚合沉积修饰及细胞的光刺激调控等应用成为可能。RSF/PEDOT:PSS膜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及导电层与RSF膜基体间的粘附性。基于膜表面的透明导电层结构可对PC12细胞进行有效ES培养及实时观察,产生轴突分化的正向诱导作用。为将改性后的导电RSF结构拓展到三维神经支架领域,本研究通过软光刻、模塑及粘合封装等工艺,制备了RSF微流体支架。最终制备了五段区域宽度依次为1750μm、885μm、720μm、630μm和520μm,高度为250μm的RSF微流体通道。将基于SDS胶束体系及复合氧化剂配方的化学氧化聚合沉积工艺拓展于微通道结构,成功制备了三维透明导电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支架两端湿态电阻达到2.35×105Ω。相比未经改性的RSF微流体支架,RSF/PEDOT-OH支架更利于PC12的粘附,表现出较好的神经细胞培养潜力。PC12细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预分化及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的动态灌流培养,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基于该导电微流体支架,每天对PC12细胞施加100 m V直流电信号刺激2.5 h,并持续两天后,细胞轴突数量增加。在该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PC12细胞能够保持良好生长的临界剪切力为4.57×10-3 Pa,该值可以反映这一支架中PC12细胞对支架材料表面的粘附力。综上所述,基于SF/PEDOT类材料在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制备的RSF/PEDOT-OH、RSF/PEDOT:PSS膜及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材料有望在神经修复、有机生物电子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其应用,为新型生物质医用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吴启航[2](2021)在《双向冷冻法组装构筑各向异性弹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往往受限于单一的结构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因此,将纳米材料组装成多尺度三维组装体是制备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途径。贝壳这类生物组织因其具有高度有序层状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基于此,通过对材料结构的各向异性设计是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双向冷冻技术是构造三维各向异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银纳米线(AgNWs)和海藻酸钠(SA)为实验组分,结合双向冷冻法来构筑具有三维有序层状结构的自组装材料,并将制得的自组装材料作为支架分别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环氧树脂进行灌注,最终制得的复合材料在柔性传感器领域以及工程领域中具有应用潜力。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本文基于双向冷冻法,以AgNWs和SA混合溶液为实验体系,经冷冻干燥后得到AgNWs-SA气凝胶。通过调节混合体系中AgNWs的浓度与SA的浓度,得到四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气凝胶。得益于高度有序的层状结构,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各向异性性能。制得的气凝胶其电导率最高可达110.6S/m,电导率各向异性差异最高可达4倍,在压缩应变为30%时,压缩应力各向异性差异最高可达5.8倍,同时制得的气凝胶还表现出光热效应各向异性。2.以制得的各向异性气凝胶为支架,在其三维网络中灌装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制得各向异性复合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在50%应变下,压缩循环500圈后其应力损失仅为7.5%,且在30%压缩应变下,其压缩应力各向异性差异最高达3倍。电机械性能测试表明,水凝胶的电阻会随压缩应变的大小而变化,在压缩应变为50%时,电阻相对变化率可达55.1%。将其设计成传感器可以通过电信号实现对外力的刺激方向以及人体关节运动变化的检测,表明制得的水凝胶具有在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潜力。以制得的各向异性气凝胶为支架,在其三维网络中灌装环氧树脂,制得的纳米复合环氧树脂相较于纯环氧树脂,其断裂韧性提高了33.3%,其电导率最高可达110.5S/m,而导电各向异性差异最高达3.81倍,同时还具有在不同湿度和温度环境下导电性能稳定的优点,制得的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工程领域。
吴霖林[3](2020)在《生物质基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物质能的充分利用与开发不仅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及全球环境的恶化。生物质多孔碳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且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强、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可以脱除食品中的霉菌和色素、调控包装中的气体浓度,更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能够广泛应于与储能、交通、电力、通信等领域。然而海藻类生物质多孔碳的研究报道却很少。本文以生物质海带为碳源,通过水热碳化和直接碳化后活化这两种方法制备了形貌、性能不同的杂原子自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水热碳化法制得的多孔碳为球状形貌,催化剂硫酸的添加量对碳微球的结构和性能影响较大,其中CMS-15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最大,分别为522.85 m2/g和0.31 cm3/g。除此之外,硫酸的添加使得碳微球的硫原子含量有所增加,但氧原子含量降低。由于水热碳化法制得的碳微球比表面积和总孔容较小、内阻较大,所以电化学性能比较差。相比之下,直接碳化和KOH活化相结合制得的活性碳为块状海绵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更为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更加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其中PC-800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最大,分别为2088.31 m2/g和1.38 cm3/g。研究结果表明PC-700的电化学性能最好:0.1 A/g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最高达192 F/g;当电流密度增至10A/g时,活性碳PC-700的比电容衰减至120 F/g,其电容保持率为62.5%,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在1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充放电后,活性碳PC-700的库伦效率及电容保持率均高达99%左右,说明该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本文制备的海带基多孔碳在吸附及储能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邱恒睿[4](2020)在《碳材料复合镍钴氢氧化物电极用于超级电容器》文中指出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纳米带(MWCNTs-GONRs)由于具有独特的3D交联结构,能够将CNTs和GONRs的性能整合在一起,因此能够完美的展现出自身卓越的特性。而GQD是一种小尺寸石墨烯碳点,因其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及量子限制和边界效应,故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将以上述碳材料作为碳源,通过多种实验思路(设计阵列分层结构或是对碳材料进行预处理而获得功能化的掺氮碳材料再用于复合)和不同的制备方法合成用于高性能的电极并用于超级电容器。同时,也采用了多种表征手段和检测方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热法具有操作简易、易控结晶形貌的优点,本项实验中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分别制备得丝绒状的MWCNTs-GONRs/α-Ni(OH)2电极(MW-Ni)、纳米针阵列的MWCNTs-GONRs/Co3O4电极(MW-Co)和松树状核壳阵列结构的MWCNTs-GONRs/Co3O4/Ni(OH)2电极(MW-Co-Ni)。这种分层/核壳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离子的扩散并增加电极中的活性位点,进而增强电化学性能。它们在1A g-1时比电容分别为1713.2、846.2和2654.7 F g-1,同时也具备能够耐受数千次循环的优越稳定性。在组装器件后,MW-Ni//AC、MW-Co//AC和MW-Co-Ni//AC分别具有41.23、38.23和74.85 Wh kg-1的最大能量密度及在大电流密度下的高循环稳定性。(2)微波法具有加热均匀、反应快捷、便于控制的优点,在本项实验中我通过选取不同的组氨酸功能化碳材料并采用微波法一步合成了花球状的组氨酸官能化石墨烯量子点/Ni-Co LDH(His-GQD/LDH)和组氨酸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纳米带/Co-Ni LDH(His-MW/LDH)复合材料。通过表征可以看出His-GQD/His-MW均匀地散布在LDH表面。组氨酸功能化碳材料和LDH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电导率,从而赋予复合材料His-GQD/LDH和His-MW/LDH高的比电容(1 A g-1时分别具有1526和1674 F g-1)和令人满意的循环稳定性(82.36%和83.33%的电容保持率)。而组装成器件后的His-GQD/LDH//AC和His-MW/LDH//AC分别具有48.89和39.47 W h kg-1的最大能量密度,在10 A g-1的大电流下历经6000次循环后器件的电容保持率未曾有较大损耗,仍能保持90%以上。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通过微波法制备组氨酸官能化的碳衍生物与镍钴LDH复合的实用实验方法。
孔梦乐[5](2020)在《钙钛矿/还原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化石燃料的枯竭,发展高储能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开发高储能材料的关键是制备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及高电击穿强度的介电材料。目前很难找到一种材料,既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和高电击穿强度,同时具有聚合物良好的柔韧性、机械强度及热稳定性。聚酰亚胺是一类具有综合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但是其介电常数较低,可在聚酰亚胺中添加特殊的物质来提高其介电常数,因此本论文通过溶液混合的方式,在聚酰亚胺中掺杂了与其有较好相容性的钙钛矿和氧化石墨烯,制备了一系列高介电聚酰亚胺基复合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采用过饱和重结晶法合成高质量的钙钛矿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发现CsPbBr3粉末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其特征峰在峰位、峰高和相对位置上与标准卡片JCPDS18-0364相吻合。并且通过热重分析曲线可知,CsPbBr3粉末具有较优异的热学性能,氮气氛围下5%分解温度为598℃,在热亚胺化过程中稳定存在。2、通过溶液共混在聚酰亚胺中加入钙钛矿CsPbBr3,获得不同比例的CsPbBr3/PI复合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探究钙钛矿CsPbBr3粉末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可见,经过高温亚胺化后的复合薄膜中钙钛矿晶体的X射线衍射峰仍稳定存在,沿(002)晶面取向生长,并且PI对CsPbBr3晶粒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通过对介电性能的测试发现,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随着CsPbBr3粉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0%含量的CsPbBr3/PI介电常数为5.58(1kHz),约为PI薄膜的2倍,但是其介电损耗小于0.018(1kHz),这是因为两相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利于分散。3、在聚酰亚胺中加入CsPbBr3和氧化石墨烯,通过溶液共混、涂膜成型、高温亚胺化后得到一系列CsPbBr3/rGO/PI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钛矿CsPbBr3粉末在三相复合薄膜中稳定存在并保持较好的结晶度;氮气氛围下,复合薄膜的5%热失重温度(T5%)提高至542℃,800℃的残碳率为36.01%;三相薄膜的拉伸强度为102.59131.87MPa,断裂伸长率为6.187.13%;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最高为175.47(1kHz),最大储能密度可达3.61J/cm3。
王飞[6](2020)在《磷化镍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构筑新型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们地球面临巨大的能源挑战,化石燃料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日益加剧,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何将可持续能源接入到混合能源体系中,是当前能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能源的开发、能源的存储和高效利用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众多的新能源储能设备中,超级电容器因具有比锂电池/燃料电池高的功率密度和长的循环寿命,且具有比传统电容器高的能量存储能力,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分析制约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因素,从而设计和制备了磷化镍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再匹配合适的碳基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来构筑新型不对称超级电容器,以此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交织堆积的Ni(OH)2·0.75H2O纳米片,进而低温磷化处理得到了3D自支撑Ni5P4纳米花球。Ni5P4纳米花球的交织纳米片层可以促进电解质和电子快速转移,形成的3D自支撑的纳米花球可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而有助于容量保持。归因于其独特性结构,Ni5P4材料表现出高比容量和优异的容量倍率性能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基于Ni5P4纳米花正极和活性炭(AC)负极组装的Ni5P4//AC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434 W kg-1下显示出25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即使在1685 W kg-1的高功率密度下仍保持高达16.8 Wh kg-1的能量密度。2、由硝酸镍辅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原位“吹塑”高温热解合成镍纳米粒子修饰的蜂窝状多孔碳(Ni-HCPC),随后通过低温磷化作用制备得到Ni2P纳米颗粒均匀嵌入碳纳米片骨架(Ni2P-HCPC)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的碳纳米片骨架不仅可以提供快速的导电通道而且可以防止Ni2P纳米粒子的大量团聚。因此,将Ni2P-HCPC作超级电容器正极,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达116 mAh g-1。此外,将Ni-HCPC材料进行KOH活化和酸蚀刻得到高度交联的蜂窝状多孔碳纳米片骨架(A-HCPC)负极材料,进一步匹配Ni2P-HCPC正极组装成了新型的Ni2P-HCPC//A-HCPC不对称超级电容器(ASC)。该Ni2P-HCPC//A-HCPC ASC在2 M KOH电解液中具有大的工作电压(1.7 V)和高的能量密度(32 Wh kg-1)以及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经过8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有98%的初始电容保留)。由同一种前驱体(Ni-HCPC)出发,分别经过低温磷化和酸刻蚀法制备高性能正、负电极材料,这种新颖的合成策略可进一步开发出高性能金属化合物自装饰的多孔碳纳米材料应用于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中。3、首先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T-Nb2O5纳米线,再通过水热生长Ni(OH)2纳米花包覆在T-Nb2O5纳米线表面,最后通过低温磷化制备得到Ni2P包覆T-Nb2O5纳米线(T-Nb2O5@Ni2P)复合材料。T-Nb2O5纳米线在体系中充当结构导向剂可定向生长分层的超薄Ni(OH)2纳米片,进而磷化制备得到多孔磷化镍(Ni2P)纳米薄片,从而提供高电导率,大表面积和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由于T-Nb2O5@Ni2P核-壳异质结构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和协同作用,其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当电流密度为1 A g-1时,可以获得105 mAh g-1的高比容量。此外,基于T-Nb2O5@Ni2P复合材料正极和活性炭(AC)负极组装的新型T-Nb2O5@Ni2P//AC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在453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具有30.2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并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留率为90%。
石蕊英[7](2019)在《蒽醌/石墨烯复合物和蛋清衍生碳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非对称电容器综合了不同的电荷存储机制,可展现出优异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设计和制备具有突出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是获得高性能非对称电容器的关键。本文分别设计和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有机醌类分子/石墨烯复合材料和超高比表面积的生物质衍生碳材料,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关系,并首次揭示了醌类分子/石墨烯之间空间电荷层的存在,进一步以所制备的生物质衍生碳为电容材料,构建了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容器。本文探索了新型有机小分子蒽醌-2-磺酸钠(AQS)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并采用一步水热法将其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制备了高导电性的AQS@rGO三维凝胶结构复合材料。AQS中的-SO3-基团具有优异的亲水性,不仅促进了AQS与rGO在分子水平上的均匀复合,还可以抑制rGO片层的再堆叠。因此,AQS@rGO复合物在1 A g-1时比电容达567.1 F g-1,并展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1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约89.1%)。此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AQS与石墨烯之间是通过π-π相互堆叠实现复合的,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了空间电荷层,极大地促进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荷在复合物上的转移和AQS赝电容的发挥。论文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蛋清衍生的活性炭(a-EW-NaCl)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NaCl作大孔模板并催化石墨化,再辅以KOH活化,制备得到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积(3898 m2 g-1)和高石墨化程度的蛋清衍生碳(a-EW-NaCl)。a-EW-NaCl在0.1 A g-1时比容量可以达到118.8 m Ah g-1,并具有优异的倍率和循环稳定性。进一步将a-EW-NaCl与Fe3O4@C组装得到了非对称锂离子电容器,该器件在2547 W kg-1功率密度下获得了124.7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本论文的工作内容为制备高性能的双电层电容材料和赝电容电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于组装高性能非对称器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陈立钦[8](2013)在《低价铌氧化物电解电容器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解电容器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轻量化、微型化等优点,广泛受到市场的认可。铝电解电容器价格低廉,但容量误差较大、耐高温性能较差、可靠性低。钽电解电容器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由于钽资源较为短缺,使得钽电解电容器的价格较高。铌与钽的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相近,且铌资源的储量为钽的数百倍,因此,人们希望使用铌作为新型的电容器基材。但使用纯铌作为阳极基体的电解电容器,其可靠性和搁置性能等方面较钽电容差。铌的低价氧化物,特别是NbO,适合作为电容器的阳极材料,并可以有效抑制阳极氧化膜中的氧迁移,使电容器更加稳定,性能明显优于以纯铌作为阳极材料的电解电容器。因此,研究低价铌氧化物电解电容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市场意义。现阶段关于低价铌氧化物电解电容器的研究大都尚未进入产业化阶段。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线的环境,利用钽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对低价铌氧化物电容器进行工艺探索和机理研究。主要针对成型、烧结、赋能热处理、热分解被膜和阴极引出工艺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在赋能、热分解等较重要的生产工序后,对低价铌氧化物电容器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分别采用不同的压制密度和烧结温度制备NbO阳极体,研究这两个工艺条件对电容器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出较优化的工艺参数。采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对赋能后的阳极体进行热处理,研究它们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获得较好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着重对热分解被膜工艺进行了研究,制备得到二氧化锰填充良好、电解质膜层致密且均匀的电容器。阳极体在不同比重的硝酸锰溶液中浸渍后,对所形成二氧化锰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所形成二氧化锰的形态、大小、位置与电容器电性能的关系。对整个热分解被膜过程中不同比重硝酸锰溶液的浸渍作用进行了解释,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更精确地进行控制。同时,对热分解被膜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浸渍顺序,在不同比重的硝酸锰溶液中交替浸渍-热解,获得晶粒结合更紧密的二氧化锰层;对于比重较小的硝酸锰溶液的浸渍-热解过程可采用干式环境进行分解。在热分解被膜后、浸渍石墨前采用偶联剂溶液(KH550)进行表面处理,增强二氧化锰层与石墨层的结合力,减小电性能在长时间搁置后的变化率。分别采用苯甲醇类化合物和水作为胶体石墨的分散剂,研究浸渍这两种不同的石墨溶液对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臧涛[9](2012)在《氧化铌电解电容器制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解电容器以其轻型化,微型化以及各方面电性能优良的特点,自从其上市就受到市场的认可。钽电容的电性能都非常优良,但是钽资源的短缺使得钽电解电容器的价格居高不下,铝电解电容器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其容量误差较大,耐高温性不好,长时间存放容易失效,各方面的电性能都不好。而铌在世界上的储量是钽的几十倍,其电性能已经可以做到钽电解电容相持的水平。而以纯铌为基体的铌电解电容器已经证明在搁置性能方面有致命的缺陷,以一氧化铌为基体的电解电容器在理论上有望改善其缺点,成为下一代取代钽电解电容的电容器,实践证明确实如此。所以研究氧化铌电解电容器有很好的科研价值和市场意义。氧化铌电解电容器和钽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流程相类似,所以本文是在钽电容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并利用钽电容生产线对氧化铌电解电容器展开的研究。本文主要对氧化铌电容器的成型工艺、化成工序工艺以及热分解工艺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压制密度与阳极块电性能的关系,研究阳极块压制密度对产品电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找出最佳压制密度,应用于生产;粉末流动性对阳极体的成型有决定性的影响,利用成型坯体的表面形貌分析了原料粉末对粉末流动性的影响;热处理对产品漏电流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单独设计热处理温度试验来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阳极体漏电流的影响,并优选出了最佳的热处理温度;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化成工序的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并利用方差分析方法优化出适合生产的最佳化成工序工艺参数;热分解前段工序即比重最轻的硝酸锰溶液对阳极体容量引出率有莫大的影响,在实验中一直出现经过热分解后容量引不出来的问题,这里着重研究了比重最小的硝酸锰溶液浸渍次数对容量引出率的影响并做了相关参数优化,同时也在钽电容中间形成电压设置规律的基础上,设计7组实验探索出了氧化铌电解电容器中间补形成电压对产品漏电流的影响队率,并找出了较好的中间形成电压序列。
周蓉[10](2010)在《宜春市钽铌产业深入发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宜春市钽铌矿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是江西省宜春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就今后宜春市钽铌产业如何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二、铌电容器及其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铌电容器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导电丝素蛋白支架的构筑及神经轴突分化电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
1.2.1 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简介 |
1.2.2 电刺激在神经修复领域的意义 |
1.2.3 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
1.3 SF支架研究进展 |
1.3.1 SF及SF组织工程支架研究简介 |
1.3.2 SF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
1.3.3 导电SF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
1.3.4 SF微流体组织工程支架 |
1.4 PEDOT材料研究进展 |
1.4.1 PEDOT的结构和性质 |
1.4.2 PEDOT在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3 导电SF/PEDOT复合材料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APS单氧化剂体系制备导电RSF/PEDOT-OH膜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RSF溶液的制备 |
2.3.2 RSF薄膜的制备 |
2.3.3 导电RSF/PEDOT-OH膜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SDS胶束的粒径分布测试 |
2.4.2 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测试 |
2.4.3 RSF膜在不同环境中的降解性测试 |
2.4.4 RSF/PEDOT-OH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2.4.5 RSF/PEDOT-OH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测试 |
2.4.6 RSF/PEDOT-OH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7 RSF/PEDOT-OH膜的导电层稳定性测试 |
2.4.8 RSF/PEDOT-OH膜的亲水性测试 |
2.4.9 RSF/PEDOT-OH膜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RSF/PEDOT-OH膜的改性原理 |
2.5.2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RSF/PEDOT-OH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3 氧化剂用量对RSF/PEDOT-OH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4 初始pH值对RSF/PEDOT-OH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5 单体浓度对RSF/PEDOT-OH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6 RSF/PEDOT-OH膜的电化学性能 |
2.5.7 RSF/PEDOT-OH膜的导电层稳定性 |
2.5.8 RSF/PEDOT-OH膜的亲水性 |
2.5.9 RSF/PEDOT-OH膜的生物相容性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FeCl_3/APS复合氧化剂体系制备透明导电RSF/PEDOT-OH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RSF溶液的制备 |
3.3.2 RSF薄膜的制备 |
3.3.3 透明导电RSF/PEDOT-OH膜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透明性测试及表征 |
3.4.2 RSF/PEDOT-OH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3.4.3 RSF/PEDOT-OH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测试 |
3.4.4 水中PEDOT-OH产物的形貌测试 |
3.4.5 RSF/PEDOT-OH膜及水中PEDOT-OH产物的元素成分分析测试 |
3.4.6 RSF/PEDOT-OH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7 RSF/PEDOT-OH膜的导电层粘附性测试 |
3.4.8 RSF/PEDOT-OH膜的亲水性测试 |
3.4.9 基于透明导电RSF/PEDOT-OH膜的PC12细胞培养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基于FeCl_3氧化剂体系制备RSF/PEDOT-OH膜及其性能 |
3.5.2 基于复合氧化剂体系制备RSF/PEDOT-OH膜及其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PEDOT:PSS一步法制备透明导电RSF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部分 |
4.3.1 RSF薄膜的制备 |
4.3.2 RSF/PEDOT:PSS膜的制备 |
4.3.3 RSF/PEDOT:PSS膜的相分离后处理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RSF/PEDOT:PSS膜的导电性、透明性测试及表征 |
4.4.2 RSF/PEDOT:PSS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4.4.3 RSF/PEDOT:PSS膜的表面,截面结构形貌测试 |
4.4.4 RSF/PEDOT:PSS膜的元素成分分析测试 |
4.4.5 RSF/PEDOT:PSS膜的结晶结构测试 |
4.4.6 RSF/PEDOT:PSS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7 RSF/PEDOT:PSS膜的导电层粘附性测试 |
4.4.8 RSF/PEDOT:PSS膜的亲水性测试 |
4.4.9 基于RSF/PEDOT:PSS膜的PC12细胞培养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SF/PEDOT:PSS膜的改性机理分析 |
4.5.2 RSF/PEDOT:PSS膜的性能分析 |
4.5.3 RSF/PEDOT:PSS膜的PC12细胞电刺激培养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导电RSF微流体支架中的细胞动态培养及神经轴突电调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部分 |
5.3.1 RSF微流体支架的参数设计 |
5.3.2 RSF微流体支架的制备 |
5.3.3 RSF微流体支架的导电改性 |
5.3.4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的PC12细胞培养 |
5.4 测试与表征 |
5.4.1 RSF薄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5.4.2 SU-8 光刻胶阳模和PDMS阳模的微通道尺寸表征 |
5.4.3 RSF微流体支架的通道结构表征 |
5.4.4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的导电性表征 |
5.4.5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的导电层形貌表征 |
5.4.6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内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表征 |
5.4.7 细胞灌流培养液的密度与粘度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SU-8 阴模及PDMS阳模的尺寸表征 |
5.5.2 有微通道图案RSF膜的成型温度分析 |
5.5.3 RSF微流体支架的尺寸表征 |
5.5.4 RSF/PEDOT-OH导电微流体支架的改性结果 |
5.5.5 RSF/PEDOT-OH导电微流体支架中的PC12细胞粘附 |
5.5.6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的PC12细胞分化培养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授权)专利 |
致谢 |
(2)双向冷冻法组装构筑各向异性弹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三维纳米组装体的研究进展 |
1.2.1 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
1.2.2 在电池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
1.2.3 在弹性导体以及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 |
1.3 三维纳米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 各向异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制备各向异性材料的方法 |
1.4.2 各向异性材料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材料表征的主要设备 |
第三章 各向异性导电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银纳米线的制备 |
3.2.2 各向异性银纳米线-海藻酸钠导电气凝胶(ASAA)的制备 |
3.2.3 各向同性银纳米线-海藻酸钠导电气凝胶(ISAA)的制备 |
3.2.4 银纳米线和气凝胶结构的表征 |
3.2.5 气凝胶的机械性能表征 |
3.2.6 气凝胶的导电性能表征 |
3.2.7 气凝胶的光热效应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各向异性导电气凝胶(ASAA)的设计 |
3.3.2 各向异性导电气凝胶(ASAA)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各向异性气凝胶构筑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各向异性导电水凝胶(ASAH)的制备 |
4.2.2 ASAH的结构表征 |
4.2.3 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表征 |
4.2.4 ASAH的电机械性能表征 |
4.2.5 各向异性导电复合环氧树脂(ASAE)的制备 |
4.2.6 ASAE的结构表征 |
4.2.7 ASAE的导电性能表征 |
4.2.8 ASAE的弯曲力学性能表征 |
4.2.9 ASAE的预裂纹弯曲力学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SAH的设计 |
4.3.2 ASAH的结构表征 |
4.3.3 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测试 |
4.3.4 ASAH_2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测试 |
4.3.5 ASAH_2电机械性能测试 |
4.3.6 基于ASAH_2的传感器设计应用 |
4.3.7 ASAE的制备 |
4.3.8 ASAE的结构表征 |
4.3.9 ASAE弯曲力学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生物质基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1.2.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1.3 生物质基多孔碳简介 |
1.3.1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的概念 |
1.3.2 生物质基多孔碳及其分类 |
1.3.3 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
1.3.4 生物质多孔碳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创新及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多孔碳电极材料物化性能的表征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3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5 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BET)分析 |
2.3 多孔碳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
2.3.1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扣式电容器的组装 |
2.3.2 循环伏安测试(CV) |
2.3.3 交流阻抗测试(EIS) |
2.3.4 恒流充放电测试(GCD) |
2.3.5 倍率测试 |
2.3.6 循环寿命测试 |
3 基于水热法的海带基碳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2 海带基碳微球的物化性能表征 |
3.2.1 扫描电镜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拉曼光谱分析 |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2.5 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BET)分析 |
3.3 海带基碳微球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3.1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扣式电容器的组装 |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碳化活化法的海带基活性碳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2 海带基活性碳的物化性能表征 |
4.2.1 扫描电镜分析 |
4.2.2 X-射线衍射分析 |
4.2.3 拉曼光谱分析 |
4.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2.5 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BET)分析 |
4.3 海带基活性碳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3.1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扣式电容器的组装 |
4.3.2 循环伏安分析 |
4.3.3 交流阻抗分析 |
4.3.4 恒流充放电分析 |
4.3.5 循环寿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碳材料复合镍钴氢氧化物电极用于超级电容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超级电容器的简介及构成 |
1.2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及分类 |
1.3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及应用 |
1.3.1 超级电容器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
1.3.2 超级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机遇 |
1.3.3 超级电容在军用设备领域的应用 |
1.3.4 超级电容在运动控制领域的应用 |
1.4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1.4.1 碳电极材料 |
1.4.2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
1.4.3 导电聚合物材料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
2.2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2.3 材料的表征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5 能谱仪(EDS) |
2.3.6 拉曼光谱(Raman) |
2.3.7 氮气吸附/脱附(BET) |
2.3.8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循环伏安测试方法 |
2.4.2 交流阻抗测试方法 |
2.4.3 恒电流充放电以及循环稳定性测试方法 |
3 MWCNTs-GONRs与 MW-NF基底的制备及表征 |
3.1 MWCNTs-GONRs的合成与MW-NF基底的制备 |
3.2 MWCNTs-GONRs及 MW-NF基底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3.2.1 XRD分析 |
3.2.2 SEM分析 |
3.2.3 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分析 |
4 MW-Ni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MW-Ni电极的制备 |
4.2 MW-Ni电极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4.2.1 XRD和 XPS分析 |
4.2.2 Raman分析 |
4.2.3 BET分析 |
4.2.4 SEM和 TEM分析 |
4.3 MW-Ni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3.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4.3.2 恒流充放电及循环稳定性分析 |
4.3.3 交流阻抗测试分析 |
4.4 MW-Ni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MW-Co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5.1 MW-Co电极的制备 |
5.2 MW-Co电极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5.2.1 XRD和 XPS分析 |
5.2.2 Raman分析 |
5.2.3 BET分析 |
5.2.4 SEM和 TEM分析 |
5.3 MW-Co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5.3.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5.3.2 恒流充放电及循环稳定性分析 |
5.3.3 交流阻抗测试分析 |
5.4 MW-Co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MW-Co-Ni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6.1 MW-Co-Ni电极的制备 |
6.2 MW-Co-Ni电极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6.2.1 XRD和 XPS分析 |
6.2.2 Raman分析 |
6.2.3 BET分析 |
6.2.4 SEM和 TEM分析 |
6.3 MW-Co-Ni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6.3.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6.3.2 恒流充放电及循环稳定性分析 |
6.3.3 交流阻抗测试分析 |
6.4 MW-Co-Ni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His-GQD/LDH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7.1 His-GQD/LDH电极的制备 |
7.2 His-GQD/LDH电极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7.2.1 XRD、FT-IR和 XPS分析 |
7.2.2 Raman分析 |
7.2.3 BET分析 |
7.2.4 SEM和 TEM分析 |
7.3 MW-Co-Ni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7.3.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7.3.2 恒流充放电及循环稳定性分析 |
7.3.3 交流阻抗测试分析 |
7.4 MW-Co-Ni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8 His-MW/LDH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8.1 His-MW/LDH电极的制备 |
8.2 His-MW/LDH电极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8.2.1 XRD和 XPS分析 |
8.2.2 Raman分析 |
8.2.3 BET分析 |
8.2.4 SEM和 TEM分析 |
8.3 His-MW/LDH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8.3.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8.3.2 恒流充放电及循环稳定性分析 |
8.3.3 交流阻抗测试分析 |
8.4 His-MW/LDH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钙钛矿/还原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介电性质和理论模型 |
1.1.1 电介质及其极化机理 |
1.1.2 介电性质 |
1.1.2.1 介电常数 |
1.1.2.2 介电损耗 |
1.1.2.3 介电击穿强度 |
1.1.2.4 最大储能密度 |
1.1.3 材料的介电理论模型 |
1.2 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 |
1.2.1 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
1.2.2 聚酰亚胺的合成 |
1.2.3 聚酰亚胺的性能 |
1.2.4 聚酰亚胺基高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4.1 陶瓷填料改性聚酰亚胺基高介电复合材料 |
1.2.4.2 导电填料改性聚酰亚胺基高介电复合材料 |
1.2.5 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应用 |
1.2.5.1 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 |
1.2.5.2 在电气工业领域的应用 |
1.2.5.3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 氧化石墨烯简介及其应用 |
1.3.1 氧化石墨烯概述 |
1.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3.3 氧化石墨烯的性能及应用 |
1.4 钙钛矿简介及其应用 |
1.4.1 钙钛矿概述 |
1.4.2 钙钛矿的制备 |
1.4.3 钙钛矿的性能及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CsPbBr_3/PI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钙钛矿CsPbBr_3粉末的制备 |
2.2.4 聚酰胺酸(PAA)的制备 |
2.2.5 CsPbBr_3/PI复合薄膜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sPbBr_3/PI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 |
2.3.2 CsPbBr_3/PI复合薄膜的形貌表征 |
2.3.3 CsPbBr_3/PI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 |
2.3.4 CsPbBr_3/PI复合薄膜的热学性能 |
2.3.5 CsPbBr_3/PI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sPbBr_3/rGO/PI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sPbBr_3/rGO/PI复合薄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sPbBr_3/rGO/PI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 |
3.3.2 CsPbBr_3/rGO/PI复合薄膜的形貌表征 |
3.3.3 CsPbBr_3/rGO/PI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 |
3.3.4 CsPbBr_3/rGO/PI复合薄膜的热学性能 |
3.3.5 CsPbBr_3/rGO/PI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6)磷化镍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构筑新型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
1.1.1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和挑战 |
1.1.2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 |
1.1.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储能机理 |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炭基材料 |
1.2.2 导电聚合物基材料 |
1.2.3 金属氧化物基材料 |
1.2.4 纳米复合材料 |
1.2.5 新型材料 |
1.3 选题的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Ni_5P_4纳米花构筑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材料结构分析表征方法 |
2.2.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2.2.4 电极材料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i_5P_4纳米花微结构表征 |
2.3.2 Ni_5P_4纳米花状结构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2.3.3 Ni_5P_4//AC ASC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模拟凝胶吹塑构筑蜂窝状多孔碳支撑磷化镍纳米颗粒材料应用于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电极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i_2P-HCPCs的合成设计与微结构表征 |
3.3.2 Ni_2P-HCPCs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3.3.3 A-HCPC负极材料的表征 |
3.3.4 Ni_2P-HCPC//A-HCPC不对称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交错的Ni_2P纳米片包覆T-Nb_2O_5纳米线构筑高性能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电极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Nb_2O_5@Ni_2P的合成设计与微结构表征 |
4.3.2 T-Nb_2O_5@Ni_2P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3.3 T-Nb_2O_5@Ni_2P//AC不对称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蒽醌/石墨烯复合物和蛋清衍生碳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非对称混合电容器概述 |
1.2.1 水系非对称混合电容器概述 |
1.2.2 锂离子电容器概述 |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设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形貌表征方法 |
2.4 物理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
2.5 电化学表征方法 |
2.5.1 极片的制备方法 |
2.5.2 扣式电池组装 |
2.5.3 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基于蒽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水系非对称电容器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AQS@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2.1 AQS@rGO复合材料和rGO的制备 |
3.2.2 AQS@rGO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3.2.3 AQS@rGO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 |
3.2.4 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 |
3.2.5 AQS@rG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3 rGO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3.1 rGO材料的制备 |
3.3.2 rGO材料的形貌表征 |
3.3.3 rGO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4 AQS@rGO//rGO水系非对称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蛋清衍生碳的有机系非对称电容器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蛋清衍生碳材料a-EW-NaCl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2.1 蛋清衍生碳材料a-EW-NaCl的制备 |
4.2.2 蛋清衍生碳材料a-EW-NaCl的形貌表征 |
4.2.3 蛋清衍生碳材料a-EW-NaCl的物理化学表征 |
4.2.4 蛋清衍生碳a-EW-NaCl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3 负极材料Fe_3O_4@C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4.3.1 负极材料Fe_3O_4@C颗粒的制备 |
4.3.2 负极材料Fe_3O_4@C颗粒的形貌表征 |
4.3.3 负极材料Fe_3O_4@C颗粒的结构表征 |
4.3.4 负极材料Fe_3O_4@C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4 EW-NaCl//Fe_3O_4@C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低价铌氧化物电解电容器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电解电容器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与生产工艺 |
1.2.1 电解电容器的结构 |
1.2.2 电解电容器的性能参数 |
1.2.3 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 |
1.3 文献综述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仪器设备 |
2.4 实验主要研究方法 |
2.4.1 阳极制造工艺研究 |
2.4.2 赋能热处理工艺研究 |
2.4.3 热分解被膜工艺研究 |
2.4.4 阴极引出工艺研究 |
2.4.5 微观组织结构与形貌 |
2.4.6 电容器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阳极制备工艺研究 |
3.1 基本原理 |
3.2 研究思路和工艺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过程中的外观与性能变化 |
3.3.2 压制密度对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及其优化 |
3.3.3 烧结温度对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 |
3.3.4 产品特性实验 |
3.4 小结 |
第4章 赋能热处理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原理及工艺方法 |
4.2.1 研究原理 |
4.2.2 工艺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热分解被膜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原理及工艺方法 |
5.2.1 研究原理 |
5.2.2 工艺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浸渍-热解过程中 MnO2的微观结构 |
5.3.2 浸渍顺序和次数对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
5.3.3 具体生产环境中的热分解气氛 |
5.4 小结 |
第6章 阴极引出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原理及工艺方法 |
6.2.1 偶联剂表面处理 MnO2电解质层 |
6.2.2 浸渍不同类型石墨的性能研究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偶联剂层对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
6.3.2 水性和油性石墨的效果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氧化铌电解电容器制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电解电容器简介 |
1.2.1 电解电容器结构 |
1.2.2 电解电容器的性能参数 |
1.2.3 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概述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4.1 阳极制造工艺研究 |
1.4.2 阳极块赋能工艺(化成工序)研究 |
1.4.3 热分解工艺(被膜工艺)研究 |
1.5 实验主要研究方法 |
1.5.1 阳极制造工艺研究 |
1.5.2 阳极块赋能工艺(化成工序)研究 |
1.5.3 热分解工艺(被膜工艺)研究 |
1.5.4 微观组织形貌(SEM) |
1.5.5 电容器性能测试方法 |
1.5.6 阳极块烧结 |
1.5.7 赋能工艺条件 |
第2章 阳极制造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本原理 |
2.3 研究思路和工艺方法 |
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粉末流动性对阳极块成型的影响 |
2.4.2 压制密度对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及其优化 |
2.5 小结 |
第3章 阳极块赋能工艺(化成工序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本思路和研究原理及方法 |
3.2.1 基本思路 |
3.2.2 研究原理 |
3.2.3 研究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热处理温度实验 |
3.3.2 化成工序参数优化实验 |
3.3.3 恒压时间的影响试验 |
3.4 小结 |
第4章 热分解工艺(被膜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分解工艺流程 |
4.3 热分解工序主要工艺分析 |
4.3.1 硝酸锰溶液对热分解工艺的影响分析 |
4.3.2 烘干炉中的蒸汽环境对热分解工艺的影响 |
4.3.3 硝酸锰溶液的分解速度对热分解工艺的影响 |
4.3.4 中间形成液对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 |
4.3.5 中间形成电压对电解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浸渍次数对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选择 |
4.4.2 中间形成电压的确定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铌电容器及其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导电丝素蛋白支架的构筑及神经轴突分化电调控的研究[D]. 庄奥. 东华大学, 2021(01)
- [2]双向冷冻法组装构筑各向异性弹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 吴启航.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生物质基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吴霖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碳材料复合镍钴氢氧化物电极用于超级电容器[D]. 邱恒睿.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5]钙钛矿/还原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孔梦乐.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磷化镍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构筑新型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D]. 王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蒽醌/石墨烯复合物和蛋清衍生碳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D]. 石蕊英. 清华大学, 2019(02)
- [8]低价铌氧化物电解电容器的制备工艺研究[D]. 陈立钦. 清华大学, 2013(12)
- [9]氧化铌电解电容器制造工艺研究[D]. 臧涛. 清华大学, 2012(01)
- [10]宜春市钽铌产业深入发展探讨[J]. 周蓉.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