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语或句子的语境意义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臻[1](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张文丽[2](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认为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张璐[3](2021)在《《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编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练习不光是在教学方面,在编写教材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练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以及使用语言交际的技能。第二语言教材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汉语学习者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练习,因此,培养能力的技能类教材,其编写的重点更需要放在练习题部分。但是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研究中对练习题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论文的研究也比较薄弱,认为学习者只要有东西练就可以了。《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第二版)自2012年出版后深受关注,使用面较广,是极具代表性的技能类教材,但教材中的练习题经过教师与学生长时间的使用与实践后,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通过考察与分析《发展汉语》初级口语上、下两册教材中练习题的编写内容与形式,总结练习题编写的优点与不足,给出有效合理的改进建议,并设计相应的改进练习,希望能为今后教材的编写和对外汉语教师在使用这本教材时提供一些可改进的方法与思路。教材练习的编写研究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指导,尽管教材的编写理论对练习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简单地套用,因为练习有着它自身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因此,练习的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科学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考察和分析了《发展汉语》初级口语上、下两册教材中的练习题,选取与本教材练习相适应的分类方法,从练习的内容方面,依据杨惠元老师“练习一条龙”中的分类方法,练习题分为语音、词语和句子、会话、成段表达四类要素型练习;从练习的形式方面,按照赵金铭先生对技能型练习的分类,分为理解性练习、机械性练习和活用性练习三类。依据以上分类方法,详细地统计和分析教材中的练习的题型与题量情况,研究其编写特点与规律。接着从实证的角度,发放调查问卷,并对一线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访谈,结合教材中练习题的考察情况,对问卷及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练习题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但是,任何一部教材中都会存在不足之处与值得改进的地方,教材的更新换代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解决的可行之策主要在于使用教材的教师,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并超越教材,主动选择并改变教材练习的内容与形式,扬长避短。练习题的改进建议主要从语音练习、会话练习、成段表达练习以及练习的文化因素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并以此作为设计改进练习的依据,分别从上、下册教材中选取一课的练习题进行改进设计,并详细地说明每一道练习题改进设计的理由。最后,针对练习题的改进设计,分析其优点以及不足。希望能为《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这本教材的练习编写提出可行性的修改建议,并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师使用本教材提供一些方法与思路。
姚四桂[4](2021)在《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违实表达指语言中采用不同语法手段表达与实际情况相反意义的一种语法表达方式。本文从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的关系出发,讨论现代汉语违实表达中的“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重点分析两种违实表达方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违实表达的整体特征和价值功能。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违实功能词语,分析违实功能词语的类型和违实义产生的语法条件,并总结规律;第二部分研究违实条件句的类型、前后件的真假情况、常见构式和影响违实义形成的因素;第三部分概括违实表达的整体特征和价值功能。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违实功能词语方面:共搜集50个违实功能词语,根据语义类型分为假装类、愿望未实现类、歪曲事实类、否定认识类、接近事实类、与常理或计划相悖类六种类型,各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各类违实功能词语的形成具有不同的语法语义条件。(二)违实条件句方面:根据语义特征,将违实条件句分为虚拟性违实条件句和现实性违实条件句两种类型;违实条件句前后件真假情况错综复杂,不同情况突出不同的语义表达重点;违实条件句具有三种常见构式,三种构式适用于大部分违实条件句;影响违实条件句形成的因素包括语境、时间指示词、否定和语气词,且各因素复合出现,共同影响违实句的形成。(三)违实表达具有四个显着特征,即句子蕴含否定意义、表达具有主观倾向性、能够传递感情色彩、违实语义凝固化。这些特征在两种违实表达类型中均有体现。(四)违实表达具有语义表达功能、认知功能和情感表达功能,这些功能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减少失误,提高决策的准确率和可行性。论文从句法语义条件、语义特征和价值功能等方面讨论现代汉语违实表达的两种典型表达方式,希望能够达到帮助理解违实意义、丰富违实研究成果、扩大违实研究范围的作用,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霍文博[5](2020)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始终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追求着一种更为简约的表达方式,不论是在具有物理属性的场景语境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同理,对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研究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本文所研究的“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就狭义上微博所提供的优选服务产品“热门微博”中的“电竞”版块内容而言的。它是虚拟空间里的交际语言单位,是在微博“热门·电竞”版块中使用着的言语产品。“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的言语行为方式从现实世界的场景语境迁入到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后形成的具象化产物,是一种自然流变的话语存在状态。“电竞”的娱乐性特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博主所采用的信息编码形式,决定着“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征以及语体特征。在生成性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一种线性材料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连续话语;在信息性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建构体;在功能性上,是言语交际与沟通的符号记录。本文以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交际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发布在微博平台“热门·电竞”版块上的语篇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旨在说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内容作者)发布在“热门微博”中“电竞”版块上的有关“电竞”信息的一系列连续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在信息编码方面,它是一个形式衔接、语义连贯的交际语言单位。其类型主要有结构类型和文体类型。结构类型探究“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构成要素“正文”“标题”“补充信息”“信息来源”“话题分类”的组合方式以及博主与浏览用户的语言互动情形,包括单独型语篇和组合型语篇。文体类型关注博主发布“电竞”信息的文本形式,有告启类、新闻类、评价类和混合类之别。在语篇功能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既是互动式的娱乐媒介,又是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还是共享型的“电竞”营销工具。这其中,娱乐媒介是其基本功能。“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主要是通过语法词、增义词、词语模、汉字谐音词以及字母缩略语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在句法特征方面,被动句和同体过度能够显现出“电竞”赛事活动的竞技色彩。前者是语篇适应“电竞”赛事气氛由主动态转换为被动态的句法表征,后者则是娱乐性、主观情态性在句法上的形象体现。在语篇的组合方式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有回指、时空衔接和逻辑衔接这三种形式。回指包括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时空衔接包括时间衔接和空间衔接。逻辑衔接有的是双向关系,具体指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有的则是单向关系,包括说明关系、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在连贯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话题链带有“节点”标识,“节点”的分布能够显现语篇的连贯性。主位推进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分为一致型推进模式和派生型推进模式。此外,语篇的连贯性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层递性显现出来。在语用特性方面,互文性、主观情态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基本语用特性,阻拒性则是其特殊属性。在互文性当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内部语篇和内部语篇、内部语篇和外部语篇在互文上的各种关联,得出了显性互文和隐性互文的分类标准。在互文的表现形式方面,主要有“借”“省”“增”“仿”“译”五种。此外,元话语和互文链也是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观情态性的达成手段有语法手段和语义独立片段。语法手段是网络语言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同体过度、句末点号使用和副语言表义。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里,语义独立片段主要有交待式、凸显式、入话式。它们是主观情态性最重要的表达手段。阻拒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编码技巧的体现方式,其重点是“电竞”词语的陌生化以及“电竞”语言表达式的复杂化。通过考察发现,“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是“电竞”语体,是一种专门用于表述“电竞”内容的语体。在语篇中可用于表征“电竞”语体的手段主要是词语的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而作为补充的则是网络语言。“电竞”语体的特征包括“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的统一、义项动态赋予以及语篇多元派生等。这些特征是语体渗透的产物。在“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上存在着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路径差别,进而区分出外指型渗透与内指型渗透两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语体渗透,其过程和结果都能显现“电竞”语体高度的包容性。总之,“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希望实际探究得出的结论既可以清晰地阐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在语言组织方面的特点,还能够对“电竞”产业的用语规范和普及传播进行理论上的铺陈。
关永皓[6](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唐建华[7](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文中认为搭配是体现语言流利性与地道性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搭配习得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搭配中的重要类别“动名搭配”为研究对象,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习者自然输出的动名搭配包括正确部分和错误部分进行运用分析,以考察学习者对该类动词动名搭配的习得情况。然后,基于学习者对上述动名搭配的应用情况,反观汉语本体,阐释动名搭配形成的不同制约因素,为动名搭配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回归到动名搭配的教学实践,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并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包含八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思路等进行阐释。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生成词库理论、隐喻与转喻理论及语块教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语料库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第二章是搭配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搭配尤其是动名搭配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出本文的搭配概念不是国外传统的狭义搭配观,而是包含自由搭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在内的更广义的搭配观,并指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在对语料库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深度上有待加强。第三章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对动名搭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指出动名搭配是语言中动词项和名词项之间具有高频共现和相互期待关系的词语组合,并将动名搭配根据类推性强弱分为动名自由搭配、动名受限搭配和动名固定搭配三种类型。其中,动名受限搭配又可分为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与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同时,分析了动名搭配与语块的关系,认为语块是范畴概念,三种类型的动名搭配均属于语块,区别在于动名自由搭配是非典型语块,而动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是典型语块。其二,描写了 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择依据和在语料库中动名搭配的检索步骤。其三,阐述了对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进行对比分析的可行性。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主要根据不同动名搭配类型,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将学习者语料库中正确使用的动名搭配与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从搭配类型、动词义项、搭配名词语义类、搭配数目等维度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动名自由搭配习得效果较好,其次是动名受限搭配,再次是动名固定搭配。在动名自由搭配中,除个别动词外,学习者所使用的动词义项与本族语者差别不大。但搭配名词语义类对比显示二者仍存在差距,而且学习者对名词下位词的使用明显不足。另外,不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构成的动名自由搭配的习得不理想。在动名受限搭配中,由于其在开放性上不及自由搭配,在整体凸显性上不及固定搭配,导致学习者的动名受限搭配意识不强,在搭配各考察维度上与本族语者差距较大。另外,学习者对名词为目的、工具、处所、施事等宾语类型的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习得效果较差。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语义透明度较低,认知难度较大,导致学习者存在回避使用的问题,其搭配数目也远低于本族语者。第五章主要对语料库中错误使用的动名搭配进行偏误分析。在逐个分析10个动词的动名搭配偏误后,本文指出不同动名搭配类型并未呈现独特的偏误规律。无论是动名自由搭配、受限搭配还是固定搭配,其偏误均可归为词汇、句法和语用偏误三类。词汇偏误主要包括近音词、近形词、近义词(包括同译词、同素单双音节词等)以及同一语义场的相关词等引起的词汇混淆。句法偏误主要有助词误用、补语误用、语序偏误、词语漏用或冗余等。语用偏误指学习者因不了解动名搭配的使用条件而造成的与语境不符的情况,如在正式语境中用非正式搭配等。本章最后对学习者的动名搭配偏误进行了分层次归因,包括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其中,表层原因除了包括母语负迁移等常规因素外,本文认为媒介语负迁移也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而深层原因在于学习者未建立起汉语动名搭配的概念认知系统。第六章主要是结合学习者的动名搭配习得偏误反观汉语本体,探讨汉语动名搭配的独特制约因素,以启发汉语动名搭配教学。本文认为,动名搭配类型不同,所受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每种类型的动名搭配都包含其表层组合机制和深层生成机制。具体而言,动名自由搭配中的动名语义契合,名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其组合主要受句法和语义限制,属于纯粹类型选择;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特点是,动名语义契合,其名词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但并非所有满足动词语义要求的名词均可与动词搭配,这表明此类搭配除受句法、语义限制外,也受语言惯用等规约因素的制约,也属于纯粹类型选择;而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在表面上动名语义不契合,但出于凸显焦点信息的语用动机和语言经济性的双重需要,动词会强迫利用名词的关涉信息或其功用角色来满足其对名词的语义要求,且语用动机和语言的经济性并不是非常规受限搭配成立的充分条件,规约原则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搭配,使其既具强阐释性,又有弱预测性,属于类型强迫选择。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深层生成机制则是转喻认知方式。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出自历史典故,由本义引申出隐喻义,使得该类搭配中隐喻义的使用比本义的使用更常规化。由此可知,语言具有理据和规约双重原则,即理据原则体现的生成性与规约原则体现的程式性是语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但在二者发生冲突时,理据原则服从于规约原则。第七章主要结合语言的双重原则提出动名搭配教学建议。规约原则意味着将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动名搭配当作语块整体习得,理据原则意味着可适度阐释动名搭配产生理据。由于规约原则高于理据原则,本文提出既要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又要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其中,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主要包括加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入、引起学习者对其注意、强化整体习得意识和在句子语境中增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出四个环节。而对于动名搭配的理据阐释,主要关注易混淆词辨析、语义阐释以及与句法规则的结合等方面。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梳理主要内容,重申了主要观点和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语料库对比分析全面考察学习者对相关动词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方法和内容提供借鉴;结合以名词语义特征分析为中心的生成词库理论和隐喻与转喻理论探讨不同类型动名搭配的产生机制,丰富和深化了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研究;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对两种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希望能为对外汉语动名搭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张欢[8](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陆野[9](2020)在《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来华留学预科生这一特殊的汉语学习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预科教育的特点,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个案跟踪研究、归因分析、认知诊断、构建模型、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规律、特征、成因、认知、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基础性研究是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先导调查、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编撰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通过实施问卷调查,收集、处理、分析数据深入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具体展开研究(1)关注预科学生个体因素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还选取成功预科生作为个案,对其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采取跟踪、记录、访谈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追溯研究对象运用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时的心理活动和使用轨迹。(2)归因分析重点关注预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师、教材、课外语言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揭示外部因素与词汇学习策略的具体因果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3)认知诊断研究通过文献法确定预科生汉语学习的认知属性和层级关系,编制出反映这些认识属性的测验题目,并使用特定的认知诊断模型分析测试结果,从而定量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4)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特征模型。本研究将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静态描写转换为动态模型,通过对特征模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论证进一步考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行机制和体系。(5)运用教学实验法,通过“假设—设计—实施—观察—结果—论证”等一系列环节验证该模型是否能有效提高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水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和建议。本研究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对比现行的预科词汇教学大纲,着重探讨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定位和标准、任务和原则、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完成本研究由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并组建由预科教育、预科生、预科教师三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性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机制。本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翟忆文[10](2020)在《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汉语初级词汇教学设计 ——以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模态教学方式在汉语教学中日渐常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模式是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的一种多模态教学方式,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与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模态选用不当、PPT课件构建中的设计不当有关。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立足“设计”的相关理念,本文以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初级汉语综合课中词汇部分的教学设计为例来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汉语教学设计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本文首先梳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及框架、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框架以及多模态PPT演示教学的教学模式三方面的相关概念。接着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总结出笔者任教孔院汉语初级综合课堂词汇教学环节中与模态使用和教学方法相关的问题:课堂选用模态多呈交叠冗余或排斥抵消关系;教学方法单一;忽视汉字认读和书写练习等。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多模态理论应用于笔者所任教孔院汉语初级词汇教学的可行性与用好多模态教学方式的必要性。接着通过对相关问卷结果分析总结出摩洛哥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视觉型、活跃型、感悟型和序列型,其中以视觉型最为突出。随后针对摩洛哥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词汇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围绕笔者任教孔院现用教材《HSK标准教程2》展开教学设计并给出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以两种形式呈现:依据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学方法及模态选用与组合的整体设计;针对第12课《你穿得太少了》中词汇部分的教学设计实例。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本研究以笔者一学年较为成功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全面总结了教学中受到学生和同事肯定的教学方法与模态组合,最后以一篇教学实例展现。希望能为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的初级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途径,为新手教师的课前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二、词语或句子的语境意义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词语或句子的语境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
2.1.1 语法修辞视角 |
2.1.2 概念整合视角 |
2.1.3 关联理论视角 |
2.1.4 认知拓扑视角 |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
3.2 研究手段 |
3.2.1 眼动追踪技术 |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
3.3.1 字谜初选 |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流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行为数据 |
4.3.2 眼动数据 |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行为数据 |
5.3.2 眼动数据 |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被试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仪器 |
6.2.5 实验流程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行为数据 |
6.3.2 眼动数据 |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实验被试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流程 |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行为数据 |
7.3.2 脑电数据 |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超常组合型 |
(二) 想象联想型 |
(三) 言外之意型 |
(四) 动态变化型 |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异化译法 |
二、归化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对等译法 |
二、变通译法 |
三、批注译法 |
四、点义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引文献 |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
(3)《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1.对外汉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
2.练习的相关研究 |
3.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一)学习理论基础 |
(二)练习编写理论 |
(三)教材评估理论 |
二、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设置考察 |
(一)要素型练习题统计分析 |
1.语音练习 |
2.词语和句子练习 |
3.会话练习 |
4.成段表达练习 |
(二)技能型练习题统计分析 |
1.理解性练习 |
2.机械性练习 |
3.活用性练习 |
三、《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使用调查状况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4.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访谈 |
1.访谈目的 |
2.访谈对象 |
3.访谈内容与结果 |
(三)总结与分析 |
1.教材练习题编写的优点 |
2.教材练习题编写的不足 |
四、《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改进建议与设计 |
(一)《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编写的改进建议 |
1.语音练习增加语音语调练习项目,改变练习形式 |
2.会话练习增强题目指向性,注重可操作性 |
3.成段表达练习构思框架化和组合训练具体化 |
4.练习内容体现时代性,增加文化浸润力度 |
(二)上册《明天最高气温10 度》练习设计改进 |
(三)下册《我要一张去桂林的卧铺票》练习设计改进 |
(四)练习设计改进的优点与不足 |
1.优点 |
2.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4)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汉语违实表达研究综述 |
1.2.1 古代汉语违实句的研究 |
1.2.2 现代汉语违实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 |
2.1 违实功能词语的界定 |
2.1.1 定义 |
2.1.2 判定标准 |
2.1.3 收词过程 |
2.2 违实功能词语的类型 |
2.2.1 假装类 |
2.2.2 愿望未实现类 |
2.2.3 歪曲事实类 |
2.2.4 否定认识类 |
2.2.5 接近事实类 |
2.2.6 与常理或计划相悖类 |
2.3 词语违实义形成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1 假装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2 愿望未实现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3 歪曲事实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4 否定认识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5 接近事实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6 与常理或计划相悖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违实条件句 |
3.1 定义 |
3.2 违实条件句的类型 |
3.2.1 虚拟性违实条件句 |
3.2.2 现实性违实条件句 |
3.3 违实条件句的真假分布 |
3.4 违实条件句的构式 |
3.4.1 “假设连词+否定词a,b” |
3.4.2 “假设连词a,b”式 |
3.4.3 “早知道a,b”式 |
3.5 违实义形成因素分析 |
3.5.1 影响违实义形成的因素 |
3.5.2 违实条件句形成的复合系统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违实表达特征与功能分析 |
4.1 违实表达特征分析 |
4.1.1 蕴含否定意义 |
4.1.2 主观倾向性 |
4.1.3 传递情感色彩 |
4.1.4 违实语义凝固化 |
4.2 违实表达功能分析 |
4.2.1 语义表达功能 |
4.2.2 认知功能 |
4.2.3 情感表达功能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界说 |
2.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内涵 |
2.1.1 “微博”和“语篇” |
2.1.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 |
2.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类型 |
2.2.1 结构类型 |
2.2.2 文体类型 |
2.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功能 |
2.3.1 互动式的娱乐媒介 |
2.3.2 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 |
2.3.3 共享型的“电竞”商务营销工具 |
第三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与句法特征 |
3.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 |
3.1.1 语法词 |
3.1.2 增义词 |
3.1.3 词语模 |
3.1.4 谐音词 |
3.1.5 字母缩略语 |
3.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句法特征 |
3.2.1 被动句 |
3.2.2 同体过度 |
第四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
4.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 |
4.1.1 回指 |
4.1.2 时空衔接 |
4.1.3 逻辑衔接 |
4.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连贯 |
4.2.1 话题与连贯 |
4.2.2 主位推进与连贯 |
4.2.3 语气与连贯 |
第五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性 |
5.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互文性 |
5.1.1 互文性表征 |
5.1.2 互文的表现形式 |
5.1.3 互文的特殊形式 |
5.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主观情态性 |
5.2.1 达成主观情态性的语法手段 |
5.2.2 语义独立片段 |
5.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阻拒性 |
5.3.1 “电竞”词语陌生化 |
5.3.2 “电竞”信息表达式复杂化 |
第六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特征与渗透 |
6.1 “电竞”语体特征 |
6.1.1 “电竞”术语与“电竞”用语的统一 |
6.1.2 义项动态赋予 |
6.1.3 语篇多元派生 |
6.2 “电竞”语体的渗透 |
6.2.1 “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 |
6.2.2 “电竞”语体渗透的类型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问卷概要 |
1.3.2 问卷问题说明 |
1.3.3 问卷调查结果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
2.2 衔接与连贯 |
2.2.1 衔接 |
2.2.2 连贯 |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
2.3.1 语篇连贯 |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1 照应视角 |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
3.1.3 连接视角 |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1 “被”字句的范围 |
3.3.2 “被”字句的日译 |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4.1 语序变化 |
3.4.2 常位与殊位 |
3.4.2.1 主谓殊位 |
3.4.2.2 定语 |
3.4.2.3 状语 |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
3.5.2 主位推进模式 |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1 小句经验功能 |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2.1 重复 |
4.2.2 同义性衔接 |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 关联翻译理论 |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2 语境 |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3 研究展望 |
图目 |
表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
日本语要约 |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7)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背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 国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1. 搭配概念的界定研究 |
2.1.2. 动名搭配的定量研究综述 |
2.1.3. 搭配的定性研究综述 |
2.2. 国内搭配研究综述 |
2.2.1. 英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2. 汉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3. 对外汉语教学界搭配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动名搭配”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语料操作步骤 |
3.1.“搭配”概念的厘定 |
3.1.1. 搭配与词、短语的关系 |
3.1.2. 搭配与熟语的关系 |
3.1.3. 搭配与离合词的关系 |
3.1.4. 搭配与语块的关系 |
3.1.5. 搭配与类联接的关系 |
3.2. 动名搭配的界定与分类 |
3.2.1. 动名搭配的界定 |
3.2.2. 动名搭配的分类 |
3.3. 不同动名搭配类型的特点 |
3.4. 动名搭配习得的考察内容 |
3.5.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取依据和步骤 |
3.6. 语料库介绍 |
3.6.1. 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介绍 |
3.6.2.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介绍 |
3.6.3. 语料库间的可比性分析 |
3.6.4. 语料库检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3.7 小结 |
第四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正确动名搭配对比分析 |
4.1.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正确动名搭配的个案分析 |
4.1.1. “吃”+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2. “喝”+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3. “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4. “打”+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5. “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6. “放”+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7. “开”+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8. “坐”+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9. “走”+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10. “跑”+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2.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正确习得的逐类分析 |
4.2.1. 自由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2. 受限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3. 固定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及相关偏误分析 |
5.1. 偏误动名搭配语料的提取过程说明 |
5.2.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 “吃”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2. “喝”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3. “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4. “打”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5. “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6. “放”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7. “开”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8. “坐”的动名搭配错误分析 |
5.2.9. “走”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0. “跑”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3.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偏误动名搭配的逐类分析 |
5.3.1. 动名搭配中的词汇偏误 |
5.3.2. 动名搭配中的句法偏误 |
5.3.3. 动名搭配中的语用偏误 |
5.4.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原因分析 |
5.4.1. 动名搭配偏误的表层原因 |
5.4.2. 动名搭配偏误的深层原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形成的制约因素 |
6.1. 动名搭配产生的制约因素 |
6.2. 动名搭配理据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1. 生成词库理论 |
6.2.2. 隐喻与转喻理论 |
6.2.3. 物性结构与隐喻、转喻理论的关系 |
6.3. 动名自由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 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1. 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2. 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5. 动名固定搭配的制约因素 |
6.6. 小结 |
第七章 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的教学启示 |
7.1. 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 |
7.1.1. 语块相关理论 |
7.1.2. 语块教学相关理论 |
7.1.3. 动名搭配语块教学的设想 |
7.2. 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 |
7.2.1. 动名搭配易混淆词的辨析 |
7.2.2. 动名搭配的语义阐释 |
7.2.3. 动名搭配在使用中的句法规则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
0.2.1 条件句 |
0.2.2 条件标记 |
0.2.3 语义范畴 |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
0.4 语料的选择 |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
1.1 逻辑关系分析 |
1.2 句法分析 |
1.2.1 句法组成 |
1.2.2 句法位置关系 |
1.2.3 句法表现 |
1.3 语义分析 |
1.3.1 偏句语义分析 |
1.3.2 主句语义分析 |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
1.4 语用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2.2.1 多省略形式 |
2.2.2 有标记的否定 |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
2.2.4 多受事主语句 |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
2.3.2 接谓词性成分 |
2.3.3 接体词性成分 |
2.3.4 单独成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3.2.1 高指称性 |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
3.2.4 表示可能假设 |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插图清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缘由及目的 |
1.2.1 选题缘由 |
1.2.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1.5.2 认知理论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研究综述 |
1.6.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1.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调查工具 |
2.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4 调查工具的信效度 |
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2.3.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 |
2.3.2 来华留学预科生个体差异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 |
2.3.3 不同汉语水平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
2.3.4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4 结论 |
2.4.1 主要发现 |
2.4.2 研究结果对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三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
3.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个案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3.1.1 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2 个案研究的实际应用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实施 |
3.2.3 研究对象 |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3.1 记忆策略 |
3.3.2 认知策略 |
3.3.3 补偿策略 |
3.3.4 元认知策略 |
3.3.5 社交/情感策略 |
3.4 结论 |
3.4.1 研究对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选择 |
3.4.2 个案研究结果对预科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归因分析 |
4.1 预科汉语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1 预科强化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2 预科分层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3 预科阶段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4 预科课后辅导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2 预科考评体系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2.1 每两周一次的单元测试及反馈 |
4.2.2 预科教师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3 预科教材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3.1 预科教材的编排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3.2 预科教材的使用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第五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认知诊断研究 |
5.1 认知诊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目标 |
5.2.2 研究对象 |
5.2.3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2 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整体认知情况 |
5.3.3 预科生词汇习得的认知掌握模式的基本情况 |
5.4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及教学建议 |
5.4.1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 |
5.4.2 教学建议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用法”的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构建 |
6.1 “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与预科教育 |
6.1.1 “基于用法”的理论基础 |
6.1.2 预科教育对于“基于用法”语言理论的现实需要 |
6.2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
6.2.1 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研究背景 |
6.2.2 “基于用法”的词汇学习策略理论 |
6.2.3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
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教学实验 |
6.3.1 实验目的 |
6.3.2 实验对象 |
6.3.3 实验设计 |
6.3.4 课堂教学实录 |
6.3.5 课堂教学记录 |
6.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
7.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 |
7.1.1 预科汉语词汇的教学任务 |
7.1.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7.2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研究 |
7.2.1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背景 |
7.2.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
7.2.3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展望 |
7.3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原则 |
7.3.1 结合汉语的特点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
7.3.2 利用语言环境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
7.3.3 注重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实用性 |
7.4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
7.4.1 词汇的展示 |
7.4.2 词汇的讲解 |
7.4.3 词汇的练习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 |
附录2: 预科生汉语词汇测试 |
附录3: 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认知诊断测验 |
附录4: 《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5课单元测试卷(词汇部分) |
致谢 |
(10)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汉语初级词汇教学设计 ——以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2.1 多模态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2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 |
1.2.3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以及国际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多模态外语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多模态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多模态的概念 |
2.1.2 多模态与多媒体 |
2.2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
2.2.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 |
2.2.2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综合框架 |
2.3 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设计框架 |
2.3.1 模态的类型与搭配 |
2.3.2 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
2.3.3 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中模态之间的关系 |
2.3.4 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中模态选择的原则 |
2.3.5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模式 |
第三章 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初级词汇教学相关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 模态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及分析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设计 |
3.1.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初级词汇教学设计 |
4.1 多模态理论应用于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初级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4.1.1 教学条件的可行性 |
4.1.2 教学内容的可行性 |
4.1.3 教学对象的可行性 |
4.2 多模态理论应用于摩洛哥哈桑二世孔院汉语初级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4.2.1 孔子学院发展角度 |
4.2.2 教师角度 |
4.2.3 学生角度 |
4.3 多模态理论指导下摩洛哥哈桑二世孔院汉语初级词汇教学的整体设计 |
4.3.1 前期分析 |
4.3.2 教学目标阐述 |
4.3.3 教学环节设计 |
4.4 第12课《你穿得太少了》词汇教学设计实例 |
4.4.1 教学内容 |
4.4.2 教学目标 |
4.4.3 教学程序 |
4.4.4 教学步骤 |
4.5 教学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所罗门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阿语版) |
附录二: 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教师词汇教学的模态使用及课堂反馈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三: 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教师词汇教学的模态使用及课堂反馈调查问卷(法语版) |
附录四:针对二年级三班学习者的多模态词汇教学方式的访谈大纲(中文版) |
附录五: 《HSK标准教程2》词汇分类统计表 |
附录六: 《HSK标准教程2》词汇教学内容分析表 |
附录七: 《HSK标准教程2》词汇教学目标编排表 |
四、词语或句子的语境意义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2]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编写研究[D]. 张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研究[D]. 姚四桂. 河北大学, 2021(02)
- [5]“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D]. 霍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1)
- [6]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7]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D]. 唐建华. 山东大学, 2020(09)
-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9]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陆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汉语初级词汇教学设计 ——以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 翟忆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