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上海和深圳看中国引进外资新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唐曙倩[2](2020)在《1992年-2012年中国报业市场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报业经历了两轮市场化的洗礼,分别为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市场化和1992年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开始的又一轮市场化。如果说,第一次市场化旨在打破思想禁锢和开始报纸作为“商品”的尝试,那么第二次市场化则是全方位引入市场化的操作,来发展和繁荣整个报纸行业。在党管媒体的大环境下,党和政府的新闻政策是报业市场化的指针和规范。那么,从1992年开始至报业整体衰落的2012年的20年间,党和政府究竟是通过哪些政策、如何来把控报业市场化的节奏的?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此20年间相关政策的梳理,探究市场变革中决策层所施与的影响和决策特点。立足于政策学的工具理论,本文以1992年至2012年间关于报业市场化的代表性政策条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将其按照不同阶段和不同政策工具类型进行了政策运用特点的分析。根据市场化的阶段性特征,报业市场化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92-1995年,报业市场自由化及报业快速扩张阶段;1996-2005年,报业市场深入发展及结构调整阶段;2006-2012年,报业市场机制完善及报业转型阶段。而按照不同阶段采用的不同工具,将政策涉及的工具分为强制性工具(compulsory tools)、自愿性工具(voluntary tools)和混合型工具(mixed tools)三类,分别进行工具应用层面的政策内容分析和工具选择层面的内在动机分析。研究发现,在报业市场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工具的使用也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2-1995年的初期,以各类放松限制的政策文件为代表的自愿性政策工具发挥了最明显的振兴市场的效果;1996-2005年,建立在初步形成的报业市场基础之上,严密的规则建设紧锣密鼓地开展,强制性政策工具的使用成为了最显着的阶段性特征;2006-2012年,伴随着新的媒介形式的冲击,引导和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的任务使得混合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次明显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二十年间关于市场化的报业政策的工具分析,可以发现有关政策的发布和执行总体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自主实践先行,政策规划跟进;从掌控市场化到辅助市场化。
戴洪涛[3](2020)在《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模式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试图从现代经济学视角提出适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变革模式。家族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从现实情况看,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家族企业将普遍面临接班问题。但从全球范围看,家族企业的传承往往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国内外的事实深刻的表明传承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群体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着力从理论上破解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难题是当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难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理论界对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商科等领域,从现代经济学视角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笔者力图在创新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共有产权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三种传承模式提出相应的变革策略。并结合互联网新科技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应用,有针对性的提出融合区块链技术思想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变革的新模式。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国内外案例的分析进行深入的提炼和归纳。并结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现实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通过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系统总结,笔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目前的传承主要集中在一代创始人到二代继承人的阶段。这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家族企业创始人在企业传承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而通过对国外诸多家族企业传承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领域的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也有很大不同,这体现了企业传承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另外,虽然继承的产权设计非常重要,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并没有一个统一或者标准的产权设计模式可供选择。具体的传承模式之间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本文的另一个结论认为,不管是家族企业二代继承还是内部培养抑或是聘用外部职业经理人,这三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具体选择何种模式为主要依赖于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决策。而对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四种传承模式,笔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一定探索。但是否选择使用区块链技术,或者区块链技术如何使用,这些问题还要由企业自己来决定。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区块链技术已经展现出了巨大和深远的应用前景。这也启示中国的家族企业家要高度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善于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沈佳楠[4](2020)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当前的中国传统报业集团也遇到了刻不容缓的挑战,例如:纸媒的广告量骤减、盈利模式不清、受众粘度下降,这些都让其举步维艰。为了积极应对挑战,遵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方针政策,传统媒体开始接触新媒体技术,试图通过转型来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媒体转型就成为了我国媒介传播方式的一种全新方式。纵观我国纸媒转型发展的历史,转型的开始都是在报网融合中进行探索实践的,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运用以及内容追求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独创性,对我国传统报业转型的探索有着重要作用。笔者从现状、发展的背景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研究其转型探索的成功与否,通过具体的走访、问卷、采访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上海报业集团转型过程中的创新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归纳整理总结出上海报业集团转型成功相关经验加以借鉴,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上海报业集团的成功点入手对我国传统报业集团转型提出有建设性的策略和意见,也为我国报业集团转型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丁美玲(DINH MY LINH)[5](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在全球合作共赢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走出去”的影视战略。在此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影视从内容和技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得海外观众再次被中国影视的魅力所征服。越南作为中国邻邦,且两国关系历来友好,加上越南在新世纪提出了促进“融入国际文化”的策略,使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中国影视如何“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位越南留学生,对此我感受颇深。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影视投资“精品”制作与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在越南引起了观赏中国影视的新潮流。我们在通过“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接受”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发现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观看选择模式主要有“发散效应”、“明星效应”、“舆论效应”等几种。相比之下,电视剧比电影的传播与接受效果更明显一些。对此,本文从传播学中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中国影视的传播与接受实践作了符号学分析。除了绪论和结语,具体分为五章:一是描述21世纪新时代下影视发展的大背景,诸如世界各国影视合作交流共赢、新媒体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二是基于时代的变迁,梳理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全面的艺术革新,包括西方格式化的创作、精品大制作的推进、视觉效应与画面刺激感的加强等。一方面,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更加关注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和人对命运的主动权问题,但另一面看又多少忽视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从中反映出21世纪中国影视的一种新追求,从原来的人物心理演绎向特效画面感转移。三是考察发生变革了的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如何被接受。具体从播放形式、影视作品的组成要素以及审美观三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了越南观众对上世纪中国影视的原有印象。四是进一步探索人们在行为层面上的接受,同时揭示这些年越南人在精神文化、经济生活方面的改变,从中描绘出社会文化在新时代变化的全景。五是考察中国影视承载的深层的价值观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效果,按照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分析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解读方式与接受效果,以此推断中国影视业传播与发展的前景。
蒋海玲[6](2017)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 ——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金融中心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的交互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与进化。本文试图用演化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理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规律,主要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与动态竞争的角度,运用演化金融地理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方法分析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内部决定因素、发展的原因与外部推动力,探讨金融资源在空间的布局和企业的上市空间选址,从新的视角探寻国际金融中心培育与提升路径选择。本文首先探讨在集聚经济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提出在集聚机制下,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经济资源三种资源的形成和集聚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必备要素,三种资源在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系统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自组织系统。以卢森堡国际金融中心的商业服务产业与金融业数据分析为据,检测其内部集聚效应的存在,从知识溢出效应和金钱外部性二个效应论证集聚机制下金融集群的形成过程。其次,从金融系统演化和系统优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条件与动因。以东京国际金融中心为例,从金融供应、金融需求、地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其演进的过程,指出金融发展中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再次,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动态比较,选取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选址数据与产业变量为硬指标,分析公司上市地点的选址偏好,比较上市地点的金融属性、地理属性,分析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要素与动态竞争关系,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在竞争的空间结构中具有专业化和互补化的趋向。最后,综述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结合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提出国际金融中心的提升路径选择,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试验田。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的分析范式,总结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采用了金融地理学的相关方法论探讨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集群、演进过程和定位问题,建立相关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模型,从金融属性和地理属性两方面探讨金融活动分布重心的空间布局变化。主要的分析方法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数据和相应的指标设计,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MNL模型分析和聚类分析,探寻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提升,提出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具体提升路径与政策。
邵靖[7](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张鹏[8](2013)在《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地方部门在对外关系中的参与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现象。而学科特点造成的中国内外政治结合型研究不足,以及中国内外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化需要,都使得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地方参与研究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同时,大量外事档案、政府文件、统计数据的存在以及相关论着的涌现,使利用社会科学方法开展这项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提出,地方参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程度与深度,取决于中国央地、内外、地地三组关系的变化。为全面理解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理论部分的研究。对于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而言,已有的多层治理理论与功能主义理论都有提倡竞争性合作的问题,潜在的政治社会学解释则无法提供清晰的问题解决进路,而且现有理论多基于对西方国家对外关系的考察与辨析。在批判上述三种一般解释的基础上,将地方部门作为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行为体”,提出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这一解释,是在继续和坚持承认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前提下,以中央对地方的对外事务授权有限为原则,将地方提升到作为对外关系的一类“有限”参与主体,并以对外关系发展中央地、内外、地地的合作最大化为目标,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注重国家的国内-国际综合治理观形成。其次,是比较研究方面。通过中西在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方面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与代表联邦制国家的德国进行比较,提出政治关系与法律关系这两种央地关系传统,和央地协力与央地竞合这两类有限参与适用,从而厘清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之组织特点、历史流变和运行逻辑。最后,在案例研究部分,使有限参与的解释贯穿于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国际化、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以及地方发展与国际组织在华活动等研究。并通过上述四个案例,从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两个大的观察视角,既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形式与现状,又进一步验证绪论部分提出的,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存在央地协力的政策倾向;中国在内外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了国内国际制度建设的不断优化;地方多样性蕴含着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可能的地地合作三个研究假设。
宋承国[9](2010)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联系的不断加强,期货市场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些年来,以期货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越来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金融服务领域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期货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提升其服务本国经济的市场功能,是经济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历史发展相比较,发掘出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可供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促进意义。中国期货市场萌芽并初创于晚清时期,先后经历了民国时期的艰难发展、共和国成立后的长期断层、改革开放后的重建以及在当代的再发展等若干历史阶段。百余年来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它是制度变迁的缩影,是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不断冲撞与融合的反映。因此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本文首先立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并由此展开。将中国期货市场纳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其发展历程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历史发展的制度原因,总结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并为今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其次,在充分挖掘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三个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纵向研究和梳理,揭示了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动因、发展变化情况、影响和意义,并对其发展规律、特征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使得晚清、民国和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的期货市场成为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尤其是对共和国成立后期货市场的断层和重建时期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揭示了当代中国期货市场重建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再次,本文在对近代以来期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梳理的同时,还借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监管、市场的特点与不足等方面展开了横向地分析和研究。不仅研究了近代以来华商与洋商两个期货市场、物品期货与证券期货两类交易品种、期货与现货两种交易方式,还对不同制度条件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包括市场组织结构、制度规则、交易和行市)、市场监管(包括国家立法、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国际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总结了期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中国人现代化努力的重要成果,而且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发展的高层次体现。然而作为重要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服务现货市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体现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其次,制度的变迁对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期货市场的断续兴衰与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休戚与共。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市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造成期货市场发展的迟滞乃至断层;再次,期货市场的创新和监管也非常重要。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和配置资源的功能,是服务现货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中国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尽早建立起包括金融期货和期权期货在内的完整的期货品种结构。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市场监管的制度建设,控制市场风险,防范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和过度投机导致的功能失效和对经济的破坏。制度创新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莹[10](2007)在《总部经济发展与中国FDI引进》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正在加紧重组或转移其公司总部。过去跨国公司习惯于重组或转移其独立的分支机构,以保持全球总部的稳定;现在,在寻求竞争优势的关键时刻,跨国公司倾向于重新规划总部设置,如建立区域总部、重置总部职能或者干脆转移全球总部。总部经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经济概念,近十年来发展迅猛。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的迁移、聚集,总部经济的发展为一些国家或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新加坡、香港,己经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回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设立,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东道国带来许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利益。首先它的存在是对东道国引资环境的肯定,可以为东道国带来更高的GDP产出和高额的税收收入;其次,它还可以为当地雇员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引进与高层决策功能相配套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同时,如果跨国公司将研发职能也转到区域总部,那么由于技术的外溢性还可以迅速提高东道国的科技发展水平。目前,总部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城市经济转型以及创造就业需求、提高税收收入等方面所产生的强大魅力已经充分展现,这也赢得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和青睐。随着各个国家之间在引进外资方面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具有条件的国家,特别是那些缺乏自然资源或有地域限制的国家,都在试图通过吸引跨国公司建立地区总部来达到促进外资流入、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在我国,赵弘(2004)率先提出总部经济的概念,并对总部经济的发展背景、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评价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极倡导总部经济的发展。其后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在整理有关文献及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总部经济在实践中的特征,将其定义为:多个企业管理总部(Head Quarter)或者功能总部为某区域特有的资源优势所吸引而聚集于该区域,在这些区域中企业管理总部通过集群化发展产生出很高的投入产出效应,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现象在中国的出现,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由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促使区域资源配置和企业组织结构发生的较为深刻的变革。从国际上看,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基本上都是大公司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所在地。在我国,几乎每个月都有跨国公司将区域总部移师上海、北京,一些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己初具规模。跨国公司总部、国内企业集团总部也呈现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之势,同时这些城市中企业生产制造加工基地也在不断向外迁移。总部经济逐步成为一种利用外资的新模式,不少地区都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大背景下,发展总部经济,在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将给我国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总部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升温已经引起许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都把总部经济纳入地方发展战略,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相继出台了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集团总部的激励政策。目前,我国FDI流入速度已开始趋缓,如何提升对高附加值FDI的吸引力,如何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从而吸引更高质量的直接投资,如何看待、理解和把握总部经济的发展进程将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许多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例如:总部经济的形成的必然性、总部经济理论对于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作用,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发展总部经济会为我国引进FDI带来益处或者可能的福利损失、是否会带来进一步的地区经济失衡,区域政府的激励政策与跨国公司总部设立之间的相关性,地区应当通过何种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各地区政府为了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否会陷入提供激励政策的囚徒困境等等。由于目前关于“总部经济”的研究并没有全面展开,尤其是把总部经济与FDI引进结合考虑的研究更是欠缺,专门的文章或书籍也比较欠缺。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在此方面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部经济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总部经济的定义,并对FDI引进中东道国的政策目标、工具及影响进行理论综述与分析,重点分析了政策激励与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关系。在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形成的动因和影响总部设立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博弈模型分析区域政府为吸引总部资源采用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战略调整及发展趋势,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为例分析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概括和特点,特别是总部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对FDI引进的作用和意义。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政策演变,重点论述目前我国对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激励政策及政策特点、政策效果。最后,对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展望,深入分析总部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并对我国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二、从上海和深圳看中国引进外资新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上海和深圳看中国引进外资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1992年-2012年中国报业市场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新闻政策 |
2.报业市场化 |
3.政策工具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及文本分析法 |
2.报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工具视角分析 |
二、报业市场化改革政策工具应用的阶段性分析 |
(一)1992-1995 年:报业市场自由化及报业快速扩张阶段 |
1.工具应用概述 |
2.自愿性工具:报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快速扩张 |
3.强制性工具:报业改革体系规划及规则建构 |
4.混合型工具:产业报告的“暗示”与领导人讲话的“明示” |
(二)1996-2005 年:报业市场深入发展及结构调整阶段 |
1.工具应用概述 |
2.自愿性工具:报业资本化运作及转企改制尝试 |
3.强制性工具:报业市场和人员管理及报业集团建设 |
4.混合型工具:确定改革合法性,内容市场化及提供改革支持 |
(三)2006-2012 年:报业市场机制完善及报业转型阶段 |
1.工具应用概述 |
2.自愿性工具:大规模转企改制的推广及报纸退出机制的完善 |
3.强制性工具:报业发展规划及特殊时期报业政策 |
4.混合型工具:调整重大事件报道政策及引导报业转型 |
三、报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一)1992-1995 年:市场化新阶段的探索 |
1.报业发展:市场新环境和受众新要求 |
2.工具选择:复杂环境下的市场工具运用 |
3.工具运用:兼顾两种效益的尝试 |
(二)1996-2005 年:市场化深入阶段的变革 |
1.报业发展:业外资本入局和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
2.工具选择:报业质变中的强制性工具运用 |
3.工具运用: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磨合 |
(三)2006-2012 年:市场化深入阶段的变革 |
1.报业发展:市场转型期的危机与应对 |
2.工具选择:报业转型期的混合型工具支持 |
3.工具运用:变化格局中的适应与改变 |
四、结论 |
(一)报业市场化改革各阶段的政策工具总体应用情况 |
(二)报业市场化改革政策工具运用的总体思路 |
1.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 |
2.自主实践先行,政策规划跟进 |
3.从掌控市场化到辅助市场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全文的结构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家族 |
二、企业 |
三、家族企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框架 |
一、家族企业传承的高失败率原因探析 |
二、本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三、方案设计 |
第三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动荡间断期 |
第二节 1978年到1988年——艰难探索期 |
第三节 1988到2002年——稳定成长期 |
第四节 2002到2012年——跨越发展期 |
第五节 2012年至今——成熟稳定期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几种模式 |
一、子承父业 |
二、内部培养 |
三、引进职业经理人 |
第二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因素 |
一、一代创始人的决策 |
二、意外事件 |
三、子女意愿及能力 |
四、政商关系与营商环境 |
第三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共性问题 |
一、企业创新能力缺乏 |
二、对传承认识不足 |
三、安全感缺乏 |
四、财务作假较为突出 |
第四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挑战 |
一、合规性监管的加强 |
二、信贷风险加剧 |
三、商业模式变革 |
四、代际冲突加剧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家族企业传承的国际经验研究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美国家族企业传承案例分析 |
三、美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二节 日本 |
一、日本家族企业概况 |
二、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三节 德国 |
一、德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四节 韩国 |
一、韩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探索 |
第一节 二代继承人模式的变革 |
一、提前规划布局 |
二、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 |
三、提升子女接班意愿 |
第二节 内部培养模式的变革 |
一、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
二、给予接班人充分信任 |
三、用制度化解风险 |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模式的变革 |
一、为风险做好预案 |
二、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 |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变革策略 |
第四节 基于创新视角的传承模式研究 |
一、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 |
二、平衡各方利益建立自律的企业生态 |
三、高度重视技术变革的风险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变革的深层思考 |
第一节 家族企业传承的前期准备 |
一、提前规划企业传承方案 |
二、培育核心价值理念 |
三、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 |
第二节 积极应对传承中的可能风险 |
一、对企业财务采取保守态度 |
二、避免家族内部冲突 |
三、进行合理的股权设计 |
第三节 让企业发展造福社会 |
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
二、保持创业精神 |
三、让资本充满活力 |
四、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上海报业集团在融媒体背景下的现状以及转型意义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上海报业集团的概述 |
二、“融媒体”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上海报业集团的现状分析 |
一、组织结构发生转变 |
二、传播媒介发生转变 |
三、新闻内容发生转变 |
四、媒体战略发生转变 |
第三节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的意义 |
一、有助于把握主流方向 |
二、有利于了解发展格局 |
三、有利于整合拓展新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报业集团在融媒体背景下的转型实践 |
第一节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的特征和必要性 |
一、转型的初期特征 |
二、转型期的不确定因素 |
三、转型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的原因 |
一、内在原因 |
二、外在原因 |
第三节 融媒体背景下转型的方式 |
一、融媒路径 |
二、技术路径 |
三、产业路径 |
第四节 转型的创新点 |
一、打造新媒体平台 |
二、多渠道创新运营模式 |
三、投入资本引进新技术 |
四、统一品牌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报业集团转型影响的调查 |
第一节 对界面和澎湃两大APP进行分析 |
一、澎湃APP |
二、界面APP |
第二节 走访相关工作人员 |
第三节 对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问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发展 |
第一节 遇到的问题 |
一、互联网的冲击 |
二、报业的盲目转型 |
第二节 传统报业的转型对策 |
一、法律保障 |
二、采编保障 |
三、人才保障 |
第三节 我国传统报业的未来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研究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学者对国产影视作品在国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二、越南学者对国内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 |
三、中越两国对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四、中越两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概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影响21世纪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政策 |
一、中国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政策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走出去”政策 |
三、21世纪越南融入国际经济与文化的政策 |
四、越南电影法:规范化电影进口政策 |
第二节 中越媒体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评论 |
一、中国媒体对越南传播中国影视的评论 |
二、越南媒体对中国影视的评论 |
第三节 从传播渠道角度考察 |
一、21世纪中国电影在越南影院放映情况 |
二、21世纪中国电视剧在越南商业化电视频道播映情况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网络传播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变化及在越南的传播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叙事手法的创新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新变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表演风格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摄影风格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布景风格 |
四、21世纪初中国影视服装与道具风格 |
第三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的类型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传播的代表作与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的接受度 |
一、21世纪初越南观众的观影选择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播放方式及其效果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对越南观众观影习惯的影响 |
第二节 从传播效果看越南观众接受中国影视的情况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类型的认知度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不太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第三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接受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演员之美的接受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美术设计的接受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越南观众的影视艺术观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接受看越南大众文化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文化经济的刺激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电影消费经济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引导越南观众的购物新潮流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影响越南人旅游倾向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观众生活习惯的重要影响 |
一、上世纪中国影视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社群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
第三节 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对21世纪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一、两国官方舆论对越南观众接受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二、越南观众对于媒体宣传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三、越南观众对改善中国影视宣传方式的期待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前景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承载的核心价值观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个人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三、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第二节 从价值观认同看21世纪初中国影视被越南观众接受与排斥的原因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的价值观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被接受的一种符号学分析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进入越南遇到的困难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前景的展望 |
一、越南人接受中国影视与他国影视的比较 |
二、21世纪初越南与中国影视市场的比较 |
三、中国影视在越南继续传播与接受的预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评价调查问卷 |
2.访谈提问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 ——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演化经济地理学文献综述 |
1.2.2 国际金融中心内涵及其演化文献综述 |
1.2.3 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相关实证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理论视角的创新 |
1.4.2 实证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演化机制 |
2.1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历程 |
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 |
2.2.1 理论研究 |
2.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集聚机制下的三种资源整合 |
2.2.3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不同路径 |
2.3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实例分析 |
2.3.1 引言 |
2.3.2 经验模型 |
2.3.3 结果与结论 第三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化机制 |
3.1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与理论 |
3.1.1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化历史 |
3.1.2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化理论 |
3.2 国际金融中心的空间发展动因 |
3.2.1 发展动因 |
3.2.2 小结 |
3.3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演化的动态分析——以东京为例 |
3.3.1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化 |
3.3.2 结论 第四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动态竞争演化 |
4.1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演化概述 |
4.1.1 基于演化金融学的动态竞争分析 |
4.1.2 动态竞争指标的选取:硬指标、软指标 |
4.2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市场动态竞争演化 |
4.2.1 资本挂牌的经济地理学分析——以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比较为例 |
4.2.2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证券上市比较分析 |
4.2.3 数据和方法 |
4.2.4 结果:选择地点的决定性因素 |
4.2.5 结论:金融中心的竞争是趋向专业化与互补化 |
4.3 提高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途径分析 第五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提升路径选择 |
5.1 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规律 |
5.1.1 国际金融中心的萌芽与发展 |
5.1.2 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趋势 |
5.2 国际金融中心的提升路径选择 |
5.2.1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 |
5.2.2 培育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 |
5.3 上海自贸区——国际金融中心的试验田 |
5.3.1 自贸区的集聚效应将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
5.3.2 自贸区的建设将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
5.3.3 自贸区的完善是提高上海金融竞争力的关键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 |
6.3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
6.3.1 整合各类集聚资源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
6.3.2 吸引国际金融资本的注入以提高有效的金融需求 |
6.3.3 创造高效的金融市场与监管环境以提供有效的金融供给 |
6.3.4 利用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互补化动态竞争关系提升金融竞争力 |
6.3.5 加快税收制度改革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成的内生性动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工作 致谢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
第二节 定位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四节 论证设想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中国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 |
第一节 多层治理理论的解释 |
第二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解释 |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的一般解释 |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中国传统与西方经验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中的地方角色 |
第二节 西方联邦制国家的地方与对外关系:以德国为例 |
第三节 中西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内而外的地方参与 |
第一节 中国地方全球联系的发展与特征(2001-2011) |
第二节 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地方全球联系与责任 |
第三节 周边外交及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 |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国内资源整合的内容与方向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外而内的地方参与 |
第一节 中国地方的国际组织能力 |
第二节 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研究 |
第三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沪项目调研 |
第四节 由外而内的国际合作中地方发展的新契机 |
小结 |
结论 把握对外关系“落地”的时代特征 |
图表及访谈手记目录 |
参考文献 |
德文类 |
英文类 |
中文类 |
后记 |
(9)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源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情况 |
四、论文结构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晚清政府时期 |
二、北洋政府时期 |
三、国民政府时期 |
第二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组织与结构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 |
三、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交易与行市 |
第三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监管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国家立法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行政监管 |
三、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行业自律 |
第四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特点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发展的评价 |
第二章 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期货市场的断层 |
第一节 期货市场断层局面的形成 |
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闭 |
二、对北京、天津交易所的改造 |
三、改造的性质及其历史影响 |
第二节 期货市场断层的经济制度原因 |
一、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二、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三节 七十年代对境外期货市场的有限利用 |
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 |
二、境外期货交易的实践性突破 |
三、国家领导人对资本主义市场理论及期货理论的思考 |
第三章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重建 |
第一节 期货市场重建的制度供给 |
一、宏观经济制度的变革 |
二、市场主体的微观基础 |
第二节 建立中国期货市场的理论论争与突破 |
一、期货市场姓"资"姓"社"之争 |
二、中国建立期货市场的时机与利弊之争 |
三、对于对期货市场投机问题的论争 |
四、理论上的总结和突破 |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重建与初创 |
一、期货市场重建前的国际环境 |
二、期货市场重建的缘起及决策 |
三、期货市场重建的历史进程 |
四、期货市场重建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期货试点及无序发展阶段(1992年-1994年) |
二、清理整顿阶段(1994年-2000年) |
三、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 |
一、期货市场的组织与结构 |
二、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规则 |
三、期货市场的交易及行情 |
第三节 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 |
一、期货市场的国家立法 |
二、期货市场的行政监管 |
三、期货市场的自律监管 |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
一、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 |
二、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外期货市场的比较及若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外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比较 |
一、中外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的比较 |
二、中外期货市场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比较 |
三、中外期货市场创新能力的比较 |
四、中外期货市场监管的比较 |
五、期货市场本国经济贡献率及国际期货市场影响力比较 |
第二节 国际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特征 |
一、期货市场的虚拟性日趋明显 |
二、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
三、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权日益重要 |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历史条件 |
一、自由活跃的市场经济 |
二、持续不断的市场创新 |
三、有效而又适当的市场监管 |
第四节 制度创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建设 |
二、期货市场的培育制度建设 |
三、期货市场的开放制度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图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总部经济发展与中国FDI引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 研究现状及总部经济的理论内涵 |
2.1 研究现状 |
2.2 FDI 引进中的东道国政策:目标、工具及影响 |
3. 地区总部的产生与总部经济形成 |
3.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制度产生的背景 |
3.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形成及功能 |
3.3 影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因素及政策激励效应的模型分析 |
3.4 从设立地区总部到总部经济的形成 |
4. 总部经济在我国的实践及现状分析 |
4.1 跨国公司在华的战略调整及发展趋势 |
4.2 我国总部经济发展 |
4.3 我国部分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情况——以北京、上海为例 |
5. 总部经济对经济发展及FDI 引进的意义 |
5.1 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 |
5.2 总部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
5.3 总部经济对FDI 引进的意义 |
5.4 总部经济的负面效应 |
6. 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政策分析 |
6.1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政策演变 |
6.2 我国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激励政策 |
6.3 我国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激励政策的特点 |
7. 我国发展总部经济优化FDI 结构的建议 |
7.1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前景与展望 |
7.2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
7.3 中国总部经济进一步发展应当注意的问题 |
7.4 中国总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上海和深圳看中国引进外资新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1992年-2012年中国报业市场化政策研究[D]. 唐曙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D]. 戴洪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融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D]. 沈佳楠.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丁美玲(DINH MY LINH).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6]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 ——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视角[D]. 蒋海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8]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D]. 张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9]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 宋承国. 苏州大学, 2010(11)
- [10]总部经济发展与中国FDI引进[D]. 王莹.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