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高校“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洪晓楠,戢虹雨[1](2021)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探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其主要经验是:坚持党性原则,以教材建设为基础,抓牢思政课主渠道,拓展课堂教学形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新时代"三进"工作要坚持守正为本、借鉴经验、利用条件、创新发展,即加强教材建设,推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肖鹏[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教育因其具有极度重要性而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的社会事业,它在抓牢意识形态教育领导权,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团结、培育社会认同、推动个人成才过程中的强大功用,一直都是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的摇篮,尤其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人才竞争的角力场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成为某些域外国家的强劲竞争者,他们为了扭转其在竞争中的颓势和比较优势的日渐丧失,进而对我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和攻击,而高校又是其重要对象。新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等教育网络化的持续发展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在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域外思想、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方便之门进入高校,加之国内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效开展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本选题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史实,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透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其所取得的成效和有益经验,考究其现实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尝试探求应对策略,以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王爱莲[3](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一套用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与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局限于高校范围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领域,还关涉能否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系列定位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保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以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是课程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课程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返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的发展道路发现,与课程体系在规模数量等外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如表现出:“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困境、课程活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理论说服力不佳等问题。而通过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既少且又比较零散。基于此,本文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文除导论、后记以外,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理论概述。重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认识、概念考证和原理挖掘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同时协调外部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的课程发展模式,是课程发展思路与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历史沿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就是课程外延与内涵相互掺杂、共同推进的历史。依据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布的课程指示与方案,大体可将课程建设史划分为五大阶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的课程体系发展很不稳定。“52体系”是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套课程方案,采取向苏联学习的方式,构建起课程发展的雏形;“61体系”则开启了“中国化”与“去苏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课程方案日益规范成熟,方案实践力度日益增强,并显现出方案更替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其中,“85方案”融合了“两课”课程内涵;“98方案”对课程进行了统一地精简设置,更加体现课程权威性和丰富性;“05方案”下,课程规模继续扩张,并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独立办学机构组建等维度推动课程总体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课程内生动力、提高教学实效等成为课程建设的紧迫课题。第三章,问题研判。基于“为什么”的考量,尝试站在客观立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与问题研判。重点从历史诉求中分析为什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从现实关系与认识误区的研判中进一步理清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审思中,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采以理性态度,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而是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发展的长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负重托与使命,推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学情特点,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为课程内涵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又可提供现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而“00后”大学生(研究生多是“95后”)表现出的新风貌、新特点、新需求,以及他们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惑需要释疑解惑的事实,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学情基础。第五章,优化策略。重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怎么办”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规律”和“八个相统一”原则,极力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与规律僭越,从原则规范上确保发展导向的科学性;其次,需从课程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着手,抓关键、厚基础、破瓶颈、保动力、强弱项,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的动力支撑作用,弥补科学评价的发展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发展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后,须强化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和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盘活,形成国家、社会、高校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积极推进课程发展建设。
王娜[4](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坎坷与坦途并存。一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史,折射出新中国70年来时代的变迁、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青少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新中国同向同行,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又极不平凡的道路,历经了形成与曲折发展时期、停滞徘徊时期、恢复与发展时期、继续加强与改进时期、深化与整体推进时期、改革与创新发展时期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等都随着形势的变迁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培养目标看,实现了从工具性的政治需要向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性转变,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不断延伸发展,育人的真正意义不断被挖掘,“立德”与“树人”的内在关系得到根本体现;从课程体系看,实现了从“52方案”“61方案”“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的深刻调整,经历了从政治理论课到“两课”的并驾齐驱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再到全课程育人的过渡,课程体系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日益增强,逐渐走向完备化;从教师队伍建设看,经历了从弱小到壮大,并不断走向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过程;从教材编写看,经历了从借鉴苏联模式到脱离苏联模式、编写具有中国特色教材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从而激励着我们不断花大气力解决问题。只有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其中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创新。7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为今后思政课发挥好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第一位的,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坚强保证;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为根本遵循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想航标;坚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
刘丹[5](2019)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新时代“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当下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青年强则国家强”,新形势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能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速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系统地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现有成果,结合当下高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现状,发现仍有需要改善和加强之处。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研究如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第一部分从纵向厘清“三进”工作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脉络,阐明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从横向对其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重大意义进行具体阐述;第三部分以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据,综合分析“三进”工作在保障机制、教材体系、课堂教学和头脑认知方面的实效性;第四部分探讨践行的有效路径,从构建长效保障机制、优化系统“进教材”、创新生动“进课堂”和提升扎实“进头脑”来提高“三进”工作的针对性。
潘博博[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关系着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摆在首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意义在于以增强大学生“获得”的主观感受为导向,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体而言,即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增加有效教学供给满足大学生对知识增长、思想进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与期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增强获得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旨追求,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性需求,它回应了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数次改革,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显着增强。回顾改革发展历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有四: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二是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三是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实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谱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崭新篇章有着重要意义。
谭晓玲[7](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马妮[8](2016)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如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主要着眼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党组织建设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党组织内部开展调查访谈,综观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典党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对我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途径。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和创新点三个方面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正文部分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相关概念和科学内涵。第二章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推进与经验。简要概述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列举一系列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典型案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第三章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分析。在深入分析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是当前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从群众路线、服务理念角度出发,探讨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了工作成效保障机制,以及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反馈。最后是结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简单综述,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的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践行群众路线、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础单位,因此,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当前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保障,是有待党的建设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郭红军[9](20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研究综述》文中认为近年来,理论界开展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表现在理论界关于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研究、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研究、关于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研究等方面,也表现在理论界对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整体性研究方面。
刘希娟[10](2004)在《深化高校“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文中指出
二、深化高校“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高校“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演进历程 |
1.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提出 |
2.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丰富 |
3.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发展 |
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史经验 |
1.遵循党性原则,保障正确方向 |
2.以教材建设为契机,发挥教材基础作用 |
3.以课程改革为依托,抓牢思政课主渠道 |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拓展课堂教学形式 |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守正创新 |
1.坚持守正为本 |
2.用好现有资源 |
3.推动创新发展 |
四、结 语 |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解读及其价值分析 |
一、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涵义、载体和意义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思政课(公共政治课)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新步入正轨阶段(1978 年—1984 年) |
(一)清除“文革”遗毒的消极影响 |
(二)重申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 |
(三)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针 |
(四)改革教材内容及思政课程设置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规范阶段(1985 年—1997 年) |
(一)实践发展倒逼思政课改革 |
(二) “85”方案的内容及新特点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思发展阶段(1998 年—2004 年) |
(一) “98”方案关于思政课课程的设置 |
(二) “中特理论”思想的“三进”过程 |
(三)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
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前进阶段(2004 年—2011 年) |
(一) “05”方案对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 |
(二)教材编写管理的官方化、权威性 |
(三)马工程建设的学科支撑实践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提升、巩固阶段(2012 年至今) |
(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
(二)教材体系不断发展 |
(三)教学方法逐渐丰富、教学载体多样发展 |
(四)教学环境持续改善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经验 |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以课程、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 |
(三)政策保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重要擎引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一)全球化、网络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渠道 |
(二)部分思想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 |
二、国内社会思潮冲击 |
(一) “重理轻文”思想消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
(二)历史虚无主义曲解历史、消解认同 |
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冲击“五个认同” |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考验制度优越性 |
(二)其他具体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五个认同”资源的流失 |
四、网络化新媒体运用带来的困境 |
(一)互联网+教育的冲击 |
(二)新媒体教学带来的震荡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的不足 |
(一) “第一课堂”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作用逐渐弱化 |
(二)思政课教材体系内容设计仍未解决的“两个问题” |
(三)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同向同行问题 |
(四)教育方式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协同不够 |
(五)学生意识与教育目标间的冲突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思考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
(二)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 |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措施 |
(一)建立健全反意识形态渗透常态机制 |
(二)加强社会思潮引领 |
(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 |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变能力 |
(五)夯实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地位 |
(六)重视学生工作,矫正学生观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事关”的战略定位 |
(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论断 |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现实思考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梳理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 |
二、内涵式发展 |
(一)内涵式发展的语义分析 |
(二)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探源 |
(三)内涵式发展的理路拓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 |
(一)概念反思 |
(二)理论内涵 |
(三)基本特点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局的稳固 |
(二)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解决 |
(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的方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沿革 |
一、“52体系”阶段 |
(一)“52体系”的课程雏形 |
(二)“52体系”的课程发展 |
二、“61体系”阶段 |
(一)“61体系”的课程建设 |
(二)“61体系”的曲折发展 |
三、“85方案”阶段 |
(一)“85方案”前的课程恢复 |
(二)“85方案”的课程部署 |
(三)“85方案”的课程发展 |
四、“98方案”阶段 |
(一)“98方案”的课程部署 |
(二)“98方案”的课程发展 |
五、“05方案”阶段 |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课程建设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课程新发展 |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是课程建设的历史前提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
(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四)保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 |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研判 |
一、历史维度的发展诉求问题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提高教学实效 |
(三)激发内生动力 |
(四)促进改革创新 |
(五)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二、现实维度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问题 |
(一)思政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
(二)“高效教”与“有效学”的关系 |
(三)内生动力和外力扶植的关系 |
(四)内容守正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
(五)思政课教师特殊性和高校教师一般性的关系 |
三、主观维度的思想误区问题 |
(一)对“关键课程”地位的认识不足 |
(二)对课程发展建设的不自信态度 |
(三)对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模糊认识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想保证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为学理依据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利支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支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支撑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底气支撑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文化源泉 |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
(二)浸润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 |
(三)获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学情 |
(一)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
(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依循“三大规律” |
(三)遵循“八个相统一” |
二、优化课程内部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一)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 |
(二)紧抓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 |
(三)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 |
(四)激发科学研究的有效动力 |
(五)注入现代信息技术新活力 |
(六)补齐科学评价的发展短板 |
三、获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
(一)依靠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依托社会环境的有利氛围 |
(三)挖掘高校平台的育人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互关系分析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形成与曲折发展时期(1949-1966) |
2.1 1949年至196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2.1.1 培养目标:除旧布新,培育新人 |
2.1.2 课程设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主要课程 |
2.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2.2.1 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
2.2.2 各院校开设课程因校制宜,体现差异性 |
2.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2.3.1 过于借鉴苏联模式,自主创新性不足 |
2.3.2 片面强调政治的现象开始出现,政治挂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严重受挫时期(1966-1978) |
3.1 1966年至197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3.1.1 培养目标:培养为阶级斗争服务的青年 |
3.1.2 课程设置:以毛泽东着作为基本教材 |
3.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3.2.1 重视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的结合 |
3.2.2 打破唯成分论,为广大工农敞开知识的大门 |
3.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3.3.1 片面鼓吹“突出政治”,智育遭到严重忽视 |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数量缺、水平低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恢复与发展时期(1978-1992) |
4.1 1978年至199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4.1.1 培养目标: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 |
4.1.2 课程设置: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全面恢复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确立与发展 |
4.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4.2.1 重视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
4.2.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水平 |
4.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4.3.1 对德育重要性的相对忽视 |
4.3.2 对外部消极环境缺乏有力回应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继续加强与改进时期(1992-2002) |
5.1 1992年至200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5.1.1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
5.1.2 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走向规范化 |
5.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5.2.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5.2.2 持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教育走向规范化 |
5.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5.3.1 学习任务繁重与学生接受度之间的矛盾凸显 |
5.3.2 学生发展需求高与教师水平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加深 |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深化与整体推进时期(2002-2012) |
6.1 2002年至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6.1.1 培养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
6.1.2 课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确立并不断发展 |
6.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6.2.1 整体建构课程内容,突出系统性 |
6.2.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力支撑思政课教学 |
6.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6.3.1 思政课教学“育人共同体”还未完全形成 |
6.3.2 思政课教学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发展(2012-至今) |
7.1 2012年-至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7.1.1 培养目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7.1.2 课程设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
7.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7.2.1 构建大思政格局,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7.2.2 坚持用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实现合力育人 |
7.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7.3.1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 |
7.3.2 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
8.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8.1 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确保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方向 |
8.2 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为根本遵循,确保思政课建设与之同向同行 |
8.3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8.4 坚持正确的育人目标,推动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统一 |
8.5 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
8.6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简要评析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相关解析 |
2.1 “三进”工作的提出及其发展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内涵 |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
2.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 |
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 |
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理论依据 |
2.3.1 主体接受认同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 |
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实践基础 |
2.4.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的成果 |
2.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内容、原则和意义 |
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主要内容 |
3.1.1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3.1.2 新时代背景和科学体系 |
3.1.3 理论特征和人格魅力 |
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基本原则 |
3.2.1 准确性原则 |
3.2.2 主体性原则 |
3.2.3 学以致用性原则 |
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重大意义 |
3.3.1 指导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3.3.2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
3.3.3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4.1.1 调查问卷情况说明 |
4.1.2 调查对象有效控制 |
4.1.3 调查整体情况分析 |
4.1.4 数据分析方法介绍 |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调查结果 |
4.2.1 “三进”工作开展状况调查结果 |
4.2.2 “进教材”调查结果 |
4.2.3 “进课堂”调查结果 |
4.2.4 “进头脑”调查结果 |
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保障机制健全程度 |
4.3.2 教材完善程度 |
4.3.3 课堂教学效果 |
4.3.4 头脑认知程度 |
第五章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有效路径 |
5.1 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
5.1.1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 |
5.1.2 实行考评奖惩机制 |
5.1.3 实施综合素质学分制 |
5.2 优化系统“进教材” |
5.2.1 提高新版教材使用率 |
5.2.2 倡导使用辅导教材 |
5.2.3 不断完善教材体系 |
5.3 创新生动“进课堂” |
5.3.1 划分教学层次,加强课前准备工作 |
5.3.2 培养教学队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5.3.3 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其认知水平 |
5.3.4 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多媒体为手段 |
5.3.5 坚持主阵地建设,重视多渠道发展 |
5.4 提升扎实“进头脑” |
5.4.1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
5.4.2 完善实践教学机制 |
5.4.3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论文 |
四、报纸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核心概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内涵解析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影响因素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三、社会认知理论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主要特性 |
一、预设性 |
二、内隐性 |
三、互通性 |
四、变动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阶段回溯 |
一、恢复探索阶段:1978 年至1985 年 |
二、调整提升阶段:1985 年至1998 年 |
三、完善丰富阶段:1998 年至2005 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5 年至2012 年 |
五、深化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获得感主旨分析 |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 |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根本性需求 |
三、回应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增强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积极健康 |
二、大学生群体政治立场正确坚定 |
三、大学生群体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 |
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第二节 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 |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二、构建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促进机制 |
三、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
第三节 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尊重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性 |
三、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整体性 |
第四节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 |
一、及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和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归纳演绎法 |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
(二)列宁的党建思想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 |
(一)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的党建思想 |
(三)江泽民的党建思想 |
(四)胡锦涛的党建思想 |
(五)习近平的党建思想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内涵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二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推进与经验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提出与推进 |
(一)初步探索阶段 |
(二)总结提高阶段 |
(三)实践推广阶段 |
二、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典型案例 |
(一)遵义红花岗区:“三进”强基础,“三民”惠民生 |
(二)广东佛山:“五带五对接”党员志愿服务活化党群关系 |
(三)青海省海西州: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夯实藏区执政基础 |
(四)青海西宁城中:“365”党代表工作室搭起群情民意"连心桥" |
(五)郑州二七区:“三强一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
(二)加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设 |
(三)健全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
(四)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
第三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分析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一)社会转型快 |
(二)群体多样性 |
(三)利益差异化 |
(四)问题凸显期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服务平台不够完善 |
(二)服务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
(三)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
(四)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
(五)服务载体和阵地存在薄弱环节 |
(六)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尚未健全 |
第四章 当前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顶层设计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要求与基本原则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题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 |
(五)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路径 |
二、完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 |
(一)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
(二)健全服务制度,突出服务重点 |
(三)完善服务机制,形成服务保障 |
(四)提升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
(五)丰富工作载体,提高服务实效性 |
三、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反馈机制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衡量标准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界关于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研究现状 |
二、理论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研究概况 |
三、理论界关于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研究简况 |
四、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三进”工作的研究情况 |
四、深化高校“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经验与启示[J]. 洪晓楠,戢虹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D]. 肖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 王爱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D]. 王娜.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研究[D]. 刘丹.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6]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D]. 潘博博.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7]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D]. 马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研究综述[J]. 郭红军. 广西社会科学, 2011(01)
- [10]深化高校“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J]. 刘希娟.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