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立式独柱平台的TMD减震控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心蓬[1](2020)在《基于遗传算法的负刚度装置与结构优化设计与布置》文中研究指明在众多结构振动控制方式中,被动控制是目前实际应用最多的振动控制技术,其优点有可靠的控制效果、维护要求低、无需外部信号能源输入等。现有的被动控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存在残余变形导致震后结构需要维护、阻尼器耐久性差、阻尼器对结构产生附加荷载等问题。负刚度控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被动控制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刚度,对控制结构的剪力响应和加速度响应都有较好控制效果。本文基于遗传算法,利用MATLAB中的Gatbx遗传算法工具箱和Benchmark模型,针对一种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negative stiffness device,NSD)对其轨道母线方程进行优化设计和负刚度结构进行布置优化,通过对优化前后结构地震加速度与位移进行时程分析,论证优化结果。利用遗传算法对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的轨道母线方程进行优化:设定初始种群规模为20,进化代数为20,采用Gabtx遗传算法工具箱和Benchmark模型,并编写遗传算法优化程序对负刚度装置轨道母线方程优化,优化结束后对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优化前后结构地震位移与加速度进行时程分析。优化结论:通过优化轨道母线方程的轨道幅值A和频率ω,结构的位移减震率达到24%,利用遗传算法对负刚度装置轨道母线方程能的优化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地震下的位移响应,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利用遗传算法对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的结构布置进行优化:设定初始种群规模为20,进化代数为20,采用Gabtx遗传算法工具箱和Benchmark模型,并编写遗传算法优化程序对负刚度装置的结构布置进行优化,优化结束后对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优化前后结构地震位移与加速度进行时程分析。优化结论:通过优化轨道式负刚度装置的结构布置,结构位移减震率达到20%,利用遗传算法对负刚度装置的结构布置的优化能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地震下的位移响应,确保结构的安全性。综上,通过利用遗传算法对分别对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轨道的设计与结构布置优化,受控结构的位移减震率有明显的提升(轨道设计优化位移减震率:24%,结构位置优化位移减震率:20%),优化在保证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自身对加速度控制效果优势的情况下,明显加强了其对位移响应的控制效果。
姜鹏[2](2019)在《黏滞阻尼器的损伤对悬索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建造趋向超高、大跨等高难度结构。面对更加苛刻的结构需求,刚度和阻尼不断降低,建筑对外部荷载的敏感性更高,这就推进了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便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中,黏滞阻尼器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许多建筑控制的首选,但因为其自身构造原因,黏滞阻尼器普遍存在漏液问题,所以,黏滞阻尼器损伤对结构振动控制的影响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一典型双塔悬索桥为例,利用Adin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引入了非线性间隙单元,建立了可模拟损伤的阻尼器计算模型。对受控桥梁模型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和不同损伤工况下的动力时程分析。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结构振动控制进行了概述,包括其发展历程、分类及各种控制形式的特点;阐述了国内关于外阻尼器损伤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建立了一座双塔悬索桥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跨度为150米+460米+150米,塔高102米。其次,介绍了结构被动耗能体系,具体说明了附加阻尼对最大位移和耗散能量等地震反应的影响,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阻尼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建立了黏滞阻尼器计算模型,并引入非线性间隙单元用以模拟阻尼器损伤,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选定了模拟参数,模型对不同损伤程度的阻尼器均能有效描述其滞回性能。最后,在悬索桥有限元模型中分别模拟了环境振动和Northridge波激励下,黏滞阻尼器不同损伤等级时的振动控制效果,分析了阻尼器损伤程度对位移控制和阻尼器出力等参数的影响。
徐永梅[3](2017)在《海洋平台减振的模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在外部波浪力和自激波浪力作用下的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研究了海洋平台的主动反馈H∞模糊控制方法.首先,针对外部波浪力扰动下的海洋平台,考虑平台质量和主动质量阻尼器质量的参数摄动建立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其次基于并行分布补偿方法设计了一种主动反馈H∞模糊控制方法,得到了模糊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H∞性能.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将该方法与经典的主动反馈H∞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方法能更好地改善平台的控制效果,而且进一步降低了所需的控制力.第二,研究了海洋平台纯滞后反馈H∞模糊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第一部分建立的模糊模型,在控制过程中人为地引入时滞,设计了一种纯滞后反馈H∞模糊控制方法.其次给出了该模糊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H∞性能.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将该方法与前面设计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纯滞后模糊控制方法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同时所需控制力也明显减少.第三,研究了海洋平台时滞反馈鲁棒H∞模糊控制方法.首先针对受非线性自激波浪力和外部波浪力扰动的海洋平台,通过T-S模糊方法逼近非线性项,得到了海洋平台不确定性系统的T-S模糊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时滞反馈鲁棒H∞模糊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模糊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H∞性能.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将该控制方法分别与经典的时滞反馈H∞控制方法,纯滞后反馈H∞模糊控制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在不确定性系统下,时滞反馈鲁棒H∞模糊控制方法比经典的时滞反馈鲁棒H∞控制方法以及纯滞后反馈鲁棒H∞模糊控制方法更好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效果,同时该方法也降低了所需控制力;(ii)在标称系统下,时滞反馈H∞模糊控制方法比经典的时滞反馈H∞控制方法和纯滞后反馈H∞模糊控制方法更显着地降低了平台的振动幅度,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所需控制力.
孙彤[4](2017)在《负刚度减震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众多结构振动控制方式中,被动控制以其可靠的控制效果、维护要求低、无需外部信号和能源输入等特点受到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是目前实际应用最多的振动控制技术。目前被动控制方案大多会增加结构刚度,对结构位移响应控制效果较好的同时牺牲了对加速度响应的控制。此外,现有的被动控制还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例如残余变形、震后维护、阻尼器耐久性、安装后对结构产生附加荷载等问题。负刚度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刚度,对剪力响应和加速度响应都有较好控制效果,负刚度控制增加的位移可以通过安装适当的阻尼器进行控制。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如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耐腐蚀等,是制作高性能阻尼器的理想材料。本文利用负刚度装置和SMA阻尼器的特性,设计了负刚度减震系统,并对其在楼房和桥梁中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并通过振动台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循环加载得到不同弹簧预压缩量下负刚度装置的滞回曲线;通过扫频试验测试了负刚度装置的频响性能。提出了负刚度装置的设计方法,建立了轨道式负刚度装置的理论模型,并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2)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维SMA阻尼器,并在万能试验机上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20℃室温环境中,在不同加载频率和不同幅值的正弦激励下,分别测试了 SMA丝不同初始应变时阻尼器的滞回性能。对阻尼器扭转性能也进行了测试。建立了多维SMA阻尼器的理论模型,并对其在周期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不同幅值下的模拟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将轨道式负刚度装置和多维SMA阻尼器配合使用,构成负刚度减震系统,提出了负刚度减震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3)针对第二阶段Benchmark高速公路桥模型设计了负刚度减震系统,采用Simulink程序编制了模拟程序,研究了其在Benchmark高速公路桥问题中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6条地震波作用下,负刚度减震系统的控制效果与半主动控制的效果相当,以被动的方式实现了半主动的控制效果。(4)针对智能隔震Benchmark楼房问题设计了负刚度减震系统,并研究了其对Benchmark隔震模型的控制效果。研究了负刚度系统在七条地震波下的控制效果,并与被动、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负刚度控制对位移、加速度和基底剪力等响应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他三种控制方案。
肖宇维[5](2013)在《轻型TLP垂向振动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陆地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海上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海上石油的产量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TLP(“Tension Leg Platform”,张力腿平台),是一种适应于深海作业,性能优良的海洋平台,其具有如下优势:1、适用水深范围为200-2500米。2、可使用干井口,适用于采油平台。3、安装维护费用较低。本文在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浅海的轻型TLP,这种轻型TLP,造价相对导管架平台更加低廉,且可重复使用。TLP具有半顺应半刚性的结构特性,其平面内的运动(横荡、纵荡、艏摇)为顺应性,平面外的运动(横摇、纵摇、垂荡)则近似刚性。应用于深水的TLP,其垂直方向的运动周期较短,为2-4秒,而轻型TLP垂向运动周期更短。TLP的这种结构特点,产生了一些其他海洋平台所不具备或不常见的运动响应,如高频垂向振动springing(弹振)和ringing(鸣振)。TLP的这种垂向运动响应,很容易造成平台本体以及张力腿的疲劳和损伤,必须要加以研究和控制。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是一种智能材料,它能够在强磁场的作用下从牛顿流体变化为粘塑性流体。用磁流变液制作的耗能器具有能耗低、出力大、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阻尼力连续可调及价格便宜,并可方便地与微机控制结合等优良特点。研究表明,恰当的安装磁流变阻尼器控制效果比被动控制效果好,甚至可以超过主动控制的效果。本文拟采用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MR阻尼器)对轻型TLP的垂向振动进行半主动控制。首先利用多体水动力软件AQWA软件,计算平台在频域下的一阶、二阶波浪力和水动力参数,然后通过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利用AQWA所求出的水动力参数进行频域到时域下的转换,对平台的垂向波浪响应进行数值计算。选取线性二次型(LQR)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和限界Hrovat半主动最优控制算法,通过对安装了磁流变阻尼器的TLP的垂向半主动控制进行数值模拟,并与采用LQR算法的主动控制以及未安装任何控制装置的无控状态进行对比,以考察其控制效果。
胡月华[6](2013)在《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海洋平台的主动减振控制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对海洋平台进行主动控制的过程中,时滞现象可能出现在由执行器建立主动控制力的控制信道上.因此,本文研究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镇定问题和H∞输出反馈控制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不确定海洋平台系统的鲁棒H∞输出反馈控制问题.第一,研究了非线性自激波浪力作用下含定常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系统的镇定控制方法.为了减小系统的振动幅值,提出了两种状态反馈镇定控制方案.一个方案是对于不考虑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系统所设计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与非线性控制器相比,在状态反馈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力和系统的振动幅值都大大减少;与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和积分滑模控制器相比较,所需要的控制力则明显降低.另一个方案是基于积分不等式设计的,可利用锥补算法求解的时滞相关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与状态反馈控制器相比,时滞相关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对控制时滞具有较小的保守性.另外仿真表明它能够显着改善海洋平台的控制性能.第二,研究了非线性自激波浪力和外部扰动力作用下含时变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系统的H∞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积分不等式给出了时滞相关H∞输出反馈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然后利用锥补算法求解控制器增益矩阵.其次,当不考虑控制时滞时设计了一个H∞输出反馈控制器.最后,讨论了考虑参数摄动下的海洋平台系统的鲁棒H∞输出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H∞输出反馈控制器相比较,时滞相关H∞输出反馈控制器能显着改善海洋平台的控制性
马丽[7](2012)在《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滑模H∞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海洋平台是用于油气勘探、开采、运输和储存的大型海洋结构物。由于受到波浪、风、冰和地震等外部载荷,以及平台结构本身特性所引起的非线性自激波浪力的持续作用,海洋平台处于不断振动之中。剧烈的振动会降低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海洋平台减振控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海洋平台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研究一直是热点课题之一。本文研究了海洋平台系统主动减振控制中的基于观测器的反馈控制方法和滑模H∞控制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不确定海洋平台系统的鲁棒滑模H∞控制方法。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研究了非线性自激波浪力下海洋平台减振控制中基于观测器的主动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海洋平台系统的全维状态观测器和基于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并得到了观测器和控制律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律的有效性。第二,研究了海洋平台主动减振控制中的滑模H∞控制方法。首先,给出了非线性自激波浪力和外部干扰下的海洋平台简化模型,得到了主动滑模H∞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性条件;并进一步讨论了考虑参数摄动下的海洋平台系统的鲁棒滑模H∞控制律的设计方法;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i)与滑模控制器比较,系统在滑模H∞控制器作用下的位移更小,且所需的控制力也更少;ii)虽然系统在滑模H∞控制器和H∞控制器作用下的位移最大响应幅值相差甚微,但是前种控制器所需的控制力要明显小于后种控制器。第三,基于时滞的正作用研究了海洋平台减振控制中的时滞滑模H∞控制方法。首先,通过人为地在控制通道中引入时滞,研究了基于滑模H∞控制的时滞控制律设计方法,得到了时滞滑模H∞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性条件;然后,研究了参数摄动下的不确定海洋平台系统的鲁棒时滞滑模H∞控制律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i)通过人为地在控制通道中引入时滞,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改善系统减振效果;ii)与时滞滑模控制器和时滞H∞控制器比较,时滞滑模H∞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戴纳新[8](2012)在《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结构振动控制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减震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而近年来将磁流变(MR)、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压电陶瓷(PZT)等智能材料引入其中,为建造大震不倒的结构提供了光辉灿烂的前景,也为振动控制的研究平添了无穷的活力。目前对MR阻尼器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和成熟,故有必要加强对其它半主动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本文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压电陶瓷(PZT)两种智能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三种压电复合变摩擦阻尼器,它们充分利用PZT的正、逆压电效应和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以及SMA丝出力大、性能稳定的特性,结合摩擦阻尼器的简单构造,改善了现有压电阻尼器的性能,力图推进压电阻尼器的实用化进程。在电场作用下,变形被约束的叠层压电陶瓷驱动器能够瞬间提供可控的驱动力(即逆压电效应),而且控制系统简单可靠,这些特点为其实用化提供了方便。利用这个特点,分别研发了水平面内无方向性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和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与圆形隔震橡胶支座协调工作,能够在水平各个方向提供可控的摩擦阻尼。对安装有新型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压电自发电的智能隔震系统的理论构想。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新型的压电阻尼器和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制作了其实验室比例的模型。分别进行了压电陶瓷出力性能试验、SMA丝材料性能试验和两种新型阻尼器的动力性能试验:压电驱动器出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开始阶段预压力的增加能提高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出力,但随着约束钢架被预压得越来越紧密,压电驱动器出力趋于稳定。阻尼器性能试验主要研究其动力特性,研究了施加固定预压力(对应于“被动关”状态)和同时施加预压力和变电压下阻尼力(对应于半主动控制状态)的特性,特别是研究了双向滑动时压电摩擦阻尼器的动力特性,还测试了大行程下SMA丝提供的阻尼力特性。结果表明,SMA丝能够在隔震层位移较大时,提供很好的复位力。智能阻尼器半主动和被动状态下的可控阻尼力稳定,滞回性能在低频段基本不随加载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双向滑动时,起滑阶段x、y方向初始刚度相差较大,滑移稳定后双向的动力特性稳定。(2)由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构造复杂,而且两种智能材料(叠层压电驱动器和SMA丝)都在贡献阻尼力时导致阻尼器变形,而目前研究中基于单向胡克定律的压电可调正压力计算公式已经不再适用。所以,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智能阻尼器可调阻尼力计算模型和带电压参数的形状系数计算公式。通过Ansys分析还证明了长行程的压电复合阻尼器中,压电正压力偏心,对可调阻尼力的影响非常小,并推导了可调阻尼力偏心影响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优化了复合智能阻尼器的刚度参数。(3)对基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高位层间隔震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以一14层的高位(第9层)层间隔震实际工程为算例,进行了限幅最优半主动控制和被动开、关控制以及最优电压控制的比较分析,首先确定了加层隔震抗震加固的智能隔震结构的控制效果评价指标,应用限幅最优控制策略和最优电压被动控制策略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电压被动控制能取得半主动控制非常接近的控制效果,有效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别是隔震层的层间位移)。(4)进行了安装压电-SMA摩擦阻尼器的钢框架隔震模型结构(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智能阻尼器的主要构件(压电套筒、约束钢架和SMA丝调节阀)都能在隔震层与圆形隔震垫协调工作,提供水平任一方向的可控阻尼力。比较分析了不同地震波输入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控制效果,特别是研究了隔震层位置不同时(基础隔震、首层隔震),智能隔震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和相应的控制策略都是非常有效的:被动开、关控制和最优电压控制均能减小结构的响应,最优电压控制不仅费效比是最好的,而且能充分发挥压电-SMA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获得很好的控制效果,特别是大幅减少了隔震层的位移,对层间隔震结构而言,不仅仅提高了隔震结构性能,而且也减少了P-Δ效应引起的弯矩和剪力,提高了层间隔震系统的可靠性。(5)对于偶然偏心作用导致结构的地震扭转响应,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中的SMA丝能够提供抗扭拉力和阻尼,抵抗偶然偏心的作用。数值分析和振动台实验都证明,当压电-SMA复合阻尼器安装在结构平面位置的中心时,偶然偏心不会导致结构有明显的扭转振动。而一般的智能阻尼器都要求布置在结构平面位置的四周来抗扭,以牺牲半主动控制力为代价。(6)提出了一种压电自发电的变摩擦阻尼器和相应的智能层间隔震系统的理论构想。以隔震层地震波输出激励为发电激振力,设计了强制式叠层压电发电装置,推导了地震激励下发电装置发电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两质点层间隔震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证明了压电自发电智能隔震系统的可行性
林治丹[9](2009)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减震控制》文中认为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国内许多实际的隔震工程都采用了橡胶隔震器与地下室悬臂柱串联的结构方案。这种隔震结构具有隔震层空间大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由于悬臂柱柱身变形及串联系统的p-△效应对隔震器的承载力和复位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如果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这种不利影响就会更加突出。本文从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角度出发,对串联隔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笔者所在研究团队的努力之上,本文拟在串联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中加入减震控制器,形成一种新型的隔震结构振动控制体系。针对串联隔震结构振动控制体系,建立了其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应用序列最优控制算法对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的串联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振动控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时程分析,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讨论:首先,本文研究了串联隔震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表明,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体系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也分析出隔震层位移大的特点。其次,针对串联隔震结构隔震层悬臂柱进行了参数分析。在柱子截面尺寸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串联隔震结构隔震层悬臂柱的高度,得到串联隔震结构的频率随着悬臂柱高度的增加而适当降低;在柱子高度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悬臂柱的截面尺寸,得到串联隔震结构的频率随着截面尺寸的增大而适当增大。再次,针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串联隔震结构减震控制问题,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提出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本文实现了该算法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通过对一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某学校教学楼地震反应控制分析表明,该体系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学楼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提高串联隔震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分析,表明该控制算法是稳定的,并且在相平面响应轨迹中的收敛速度是较快的,稳定性较好。最后,介绍了串联隔震结构模型试验。论述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主要结论。
赵忠华[10](2009)在《海洋平台局部振动测试与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陆地上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开始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采,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储量还很丰富,因此全世界的海洋平台的数量大大增加。海洋平台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而且造价非常高,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导致结构的疲劳和损伤,降低平台的实用性和生存能力,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因此它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平台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平台上的设备等对平台的局部振动的影响。本文以三亚的崖城13-1平台为例,崖城13-1平台有两处平台局部振动较为剧烈,一是海水冷却交换器的排水管管口振动引起的,另一处是压缩机的振动引起的,本文主要以研究压缩机振动引起的平台局部共振为主。在压缩机与平台的连接处以及压缩机附近振感较强的位置布置了部分测点,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得了这部分测点的加速度信号,经过两次频域积分得出这部分测点的位移时程曲线,通过傅里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得到这几个测点的部分振动频率,与平台的固有频率对比,得出各测点的某一阶振动频率接近平台的某一阶固有频率,确定平台的振动是由压缩机的振动引起的共振。随后又利用ANSYS建立了压缩机局部振动平台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了平台的固有频率,证实了由测试数据所推断的结果。本文还在平台的海水冷却交换器停机的时候对交换器的排水管管口进行了敲击试验,利用所测得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得出了排水管的固有频率。本文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利用ANSYS建模分析加以证实结果的准确性,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二、自立式独柱平台的TMD减震控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立式独柱平台的TMD减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遗传算法的负刚度装置与结构优化设计与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控制概述 |
1.3 负刚度控制概述 |
1.3.1 负刚度控制理论简介及研究现状 |
1.3.2 负刚度控制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与遗传算法简介 |
2.1 负刚度装置与其力学模型 |
2.1.1 负刚度控制理论 |
2.1.2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工作原理 |
2.1.3 NSD力学模型 |
2.2 遗传算法简介 |
2.2.1 遗传算法发展与现状 |
2.2.2 遗传算法概念 |
2.2.3 遗传算法的特征 |
2.2.4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2.2.5 基本遗传算法的数学模型及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遗传算法的负刚度装置轨道优化设计 |
3.1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轨道曲面母线方程 |
3.1.1 优化目标 |
3.1.2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的母线方程 |
3.2 优化变量 |
3.3 编码 |
3.3.1 二进制编码方式 |
3.3.2 二进制编码过程 |
3.4 适应度函数 |
3.4.1 适应度函数的作用 |
3.4.2 适应度函数的满足条件 |
3.4.3 确定优化适应度函数 |
3.5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3.5.1 选择算子 |
3.5.2 交叉算子 |
3.5.3 变异算子 |
3.6 遗传算法优化母线方程 |
3.6.1 遗传算法主程序 |
3.6.2 Benchmark模型 |
3.7 数值分析 |
3.7.1 优化参数与工程概况 |
3.7.2 优化结果 |
3.7.3 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遗传算法的负刚度装置结构优化布置 |
4.1 NSD位置优化建模 |
4.1.1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位置情况 |
4.1.2 编码 |
4.1.3 适应度函数 |
4.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4.2.1 选择算子 |
4.2.2 交叉算子 |
4.2.3 变异算子 |
4.3 遗传算法优化NSD位置主程序 |
4.4 数值分析 |
4.4.1 优化参数与工程概况 |
4.4.2 优化结果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1.1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轨道母线方程设计的优化 |
5.1.2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结构位置的优化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格式说明 |
附录B 遗传算法主程序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黏滞阻尼器的损伤对悬索桥抗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振动控制简介 |
1.3 阻尼器退化国内外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2 结构被动耗能体系概述 |
2.1 附加阻尼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2.1.1 对最大位移的影响 |
2.1.2 对耗散能量的影响 |
2.2 被动阻尼器 |
2.2.1 摩擦阻尼器 |
2.2.2 金属滞回阻尼器 |
2.2.3 黏滞阻尼器 |
3 典型黏滞阻尼器的损伤建模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 |
3.2.1 Maxwell模型 |
3.2.2 Voigt模型 |
3.2.3 Wiechert模型 |
3.3 本文使用的计算模型 |
3.4 本文使用的桥梁有限元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阻尼器损伤对桥梁响应影响的参数研究 |
4.1 环境振动分析 |
4.1.1 位移影响分析 |
4.1.2 阻尼器最大出力分析 |
4.1.3 频率振型分析 |
4.2 Northridge波激励分析 |
4.2.1 引言 |
4.2.2 位移影响分析 |
4.2.3 阻尼器变形和出力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海洋平台减振的模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模糊控制理论 |
1.4 符号定义及主要引理 |
1.4.1 符号定义 |
1.4.2 主要引理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2 海洋平台的主动反馈H_∞模糊控制方法 |
2.1 引言 |
2.2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海洋平台T-S模糊动态建模 |
2.3 主动反馈H_∞模糊控制器设计 |
2.4 数值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3 海洋平台的纯滞后反馈H_∞模糊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海洋平台T-S模糊模型 |
3.3 纯滞后反馈H_∞模糊控制器设计 |
3.4 数值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海洋平台时滞反馈鲁棒H_∞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海洋平台T-S模糊建模 |
4.3 时滞反馈鲁棒H_∞模糊控制器设计 |
4.3.1 不确定性系统的时滞反馈鲁棒H_∞模糊控制器设计 |
4.3.2 标称系统的时滞反馈H_∞模糊控制器设计 |
4.3.3 经典的时滞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4.4 数值仿真 |
4.4.1 海洋平台标称系统的仿真结果 |
4.4.2 海洋平台不确定性系统的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负刚度减震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负刚度控制理论基础 |
1.2.1 负刚度控制简介 |
1.2.2 负刚度控制机理 |
1.2.3 负刚度控制研究现状 |
1.3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特性及应用 |
1.3.1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 |
1.3.2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
1.3.3 形状记忆合金在其他领域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设计和建模 |
2.1 引言 |
2.2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设计及工作原理 |
2.3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理论模型 |
2.4 负刚度装置设计方法 |
2.4.1 强化点确定 |
2.4.2 虚拟屈服点设计 |
2.4.3 NSD出力幅值设计 |
2.5 轨道式NSD模型数值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3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振动台研究及数值模拟 |
3.1 试验装置 |
3.2 轨道式负刚度装置振动台试验 |
3.2.1 拟静力试验 |
3.2.2 动力试验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拟静力试验 |
3.3.2 动力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负刚度减震系统中的SMA阻尼器 |
4.1 引言 |
4.2 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 |
4.2.1 Tanaka本构模型 |
4.2.2 Liang&Rogers本构模型 |
4.2.3 Brinson本构模型 |
4.2.4 Graesser-Cozzarelli本构模型 |
4.3 多维SMA阻尼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
4.3.1 多维SMA阻尼器构造 |
4.3.2 多维SMA阻尼器工作原理 |
4.3.3 功能特点 |
4.4 多维SMA阻尼器试验及数值模拟 |
4.4.1 试验概况 |
4.4.2 考察指标 |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4 理论模型 |
4.4.5 数值模拟 |
4.5 负刚度减震系统的优化设计 |
4.5.1 受控结构运动方程 |
4.5.2 目标函数 |
4.5.3 受控结构模型 |
4.5.4 优化过程及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Benchmark模型的负刚度减震系统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速公路桥Benchmark模型的负刚度控制 |
5.2.1 Benchmark模型介绍 |
5.2.2 评价指标 |
5.2.3 地震输入 |
5.3 负刚度减震系统参数设计 |
5.4 控制效果 |
5.5 八层智能隔震Benchmark楼房模型的负刚度控制 |
5.5.1 Benchmark楼房模型 |
5.5.2 隔震系统模型 |
5.5.3 评价指标 |
5.5.4 地震输入 |
5.6 负刚度减震系统参数设计 |
5.7 控制效果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轻型TLP垂向振动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TLP 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1 传统型 TLP |
1.2.2 Mini TLP |
1.3 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研究的意义 |
1.4 结构振动控制的发展状况 |
1.4.1 被动控制 |
1.4.2 主动控制 |
1.4.3 半主动控制 |
1.4.4 混合控制 |
1.5 海洋平台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状况 |
1.5.1 海洋平台结构被动控制 |
1.5.2 海洋平台结构主动控制 |
1.5.3 海洋平台结构半主动控制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张力腿平台水动力数值计算原理 |
2.1 前言 |
2.2 物面条件和速度势 |
2.3 格林函数法 |
2.4 频域内的运动响应 |
2.5 时域内的运动响应 |
2.6 二阶力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AQWA 的轻型张力腿平台型式研究 |
3.1 AQWA 简介 |
3.2 AQWA 各模块性能及相互联系 |
3.3 张力腿平台水动力分析 |
3.3.1 AQWA 分析流程 |
3.3.2 AQWA 理论概述 |
3.3.3 AQWA 中轻型张力腿平台模型的建立 |
3.3.4 AQWA-LINE 频域计算结果 |
3.3.5 II 型 TLP 水动力参数 |
3.4 轻型 TLP 垂向运动周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
4.1 磁流变液的基本组成 |
4.2 磁流变液流变机理 |
4.3 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原理 |
4.4 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模型 |
4.4.1 Bingham 模型 |
4.4.2 Bouc-Wen 模型 |
4.4.3 修正的 Bouc-Wen 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动控制算法 |
5.1 半主动控制策略 |
5.2 线性二次型(LQR)经典最优控制 |
5.2.1 结构的状态方程 |
5.2.2 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 |
5.2.3 最优控制的求解 |
5.2.4 Riccati 方程的简化 |
5.2.5 性能泛函的最优值 |
5.2.6 受控系统的稳定性 |
5.2.7 控制输入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轻型 TLP 垂向振动控制数值分析 |
6.1 前言 |
6.2 无控状态下的垂向振动 |
6.2.1 一阶和二阶波浪力作用下的垂向振动 |
6.2.2 仅考虑一阶波浪力作用下的垂向振动 |
6.3 主动控制下的垂向振动 |
6.4 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
6.4.1 安装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振动控制方程 |
6.4.2 半主动控制算法 |
6.4.3 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数值分析 |
6.5 三种状态下的控制效果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海洋平台减振控制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
1.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时滞系统稳定性概论 |
1.3 鲁棒H_∞控制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预备知识 |
2.1 符号定义 |
2.2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基本理论 |
2.3 Lyapunov稳定性概念及基本定理 |
2.3.1 Lyapunov意义下的稳定性 |
2.3.2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2.4 时滞系统概念及Lyapunov-Krasovskii稳定性定理 |
2.5 主要引理 |
3 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镇定控制 |
3.1 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数学模型 |
3.2 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3.3 时滞依赖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3.4 仿真结果 |
3.4.1 海洋平台参数 |
3.4.2 控制时滞对海洋平台性能的影响 |
3.4.3 时滞相关状态反馈控制器作用下的海洋平台的性能 |
3.5 结论 |
4 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鲁棒H∞输出反馈控制 |
4.1 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H∞输出反馈控制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时滞相关H∞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4.1.3 数值仿真 |
4.1.4 结论 |
4.2 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鲁棒H∞输出反馈控制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时滞相关鲁棒H∞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滑模H∞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海洋平台减振控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 滑模变结构控制 |
1.3 H_∞控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预备知识及其主要引理 |
2.1 时滞系统模型 |
2.2 稳定性概念及基本定理 |
2.2.1 稳定性定义 |
2.2.2 稳定性判定定理 |
2.3 线性矩阵不等式简介 |
2.3.1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一般表示 |
2.3.2 标准的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 |
2.4 主要引理 |
3 基于观测器的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主动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海洋平台数学模型 |
3.3 主动控制律设计 |
3.4 实例仿真 |
3.4.1 无控制情形 |
3.4.2 主动控制情形 |
3.5 小结 |
4 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滑模H_∞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滑模H_∞控制 |
4.3.1 滑模H_∞控制律的设计 |
4.3.2 实例仿真 |
4.3.3 结论 |
4.4 不确定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鲁棒滑模H_∞控制 |
4.4.1 鲁棒滑模H_∞控制律的设计 |
4.4.2 实例仿真 |
4.4.3 结论 |
4.5 小结 |
5 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时滞滑模H_∞控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时滞滑模H_∞控制 |
5.2.1 时滞滑模H_∞控制律的设计 |
5.2.2 实例仿真 |
5.2.3 结论 |
5.3 不确定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鲁棒时滞滑模H_∞控制 |
5.3.1 鲁棒时滞滑模H_∞控制律的设计 |
5.3.2 结论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减震控制的研究进展 |
1.2.1 被动控制系统 |
1.2.2 主动控制系统 |
1.2.3 半主动控制系统 |
1.2.4 智能控制系统 |
1.2.5 混合控制系统 |
1.3 隔震研究概况 |
1.3.1 基础隔震 |
1.3.2 层间隔震 |
1.4 智能材料与智能隔震 |
1.4.1 智能传感材料 |
1.4.2 智能驱动材料 |
1.4.3 智能结构与智能隔震 |
1.5 压电材料 |
1.5.1 压电效应 |
1.5.2 压电陶瓷的主要特性 |
1.5.3 压电发电 |
1.6 压电智能控制 |
1.6.1 压电智能主动控制 |
1.6.2 压电智能混合控制 |
1.6.3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
1.6.4 压电摩擦阻尼器的优点 |
1.7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研发与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叠层压电驱动器的力学性能 |
2.2.1 叠层压电陶瓷本构关系 |
2.2.2 叠层压电驱动器 |
2.3 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设计 |
2.3.1 工作原理与构造 |
2.3.2 压电套筒的构造 |
2.3.3 阻尼器机械系统 |
2.4 压电阻尼器变形的初步分析 |
2.4.1 变形计算 |
2.4.2 压电阻尼器的紧固力与阻尼力 |
2.5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试验研究 |
2.5.1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 |
2.5.2 叠层压电驱动器的出力性能试验 |
2.5.3 摩擦材料变形对可调正压力的影响 |
2.5.4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2.5.5 双向滑动时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设计分析和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SMA阻尼器的研究概况 |
3.3 复合阻尼器的整体设计 |
3.3.1 复合阻尼器工作原理 |
3.3.2 协同工作设计要求 |
3.4 SMA材料性能试验 |
3.4.1 SMA丝的选用 |
3.4.2 SMA丝的超弹性性能训练 |
3.5 SMA复合阻尼器的设计 |
3.5.1 SMA丝数量的确定 |
3.5.2 SMA丝的安装 |
3.5.3 SMA丝调节阀与夹紧装置 |
3.6 复合阻尼器的有限元分析 |
3.6.1 复合阻尼器的有限元建模 |
3.6.2 阻尼器不同行程下的变形分析 |
3.6.3 复合阻尼器几何参数优化 |
3.6.4 压电驱动器可调正压力计算 |
3.6.5 复合阻尼器形状系数 |
3.6.6 有限元变形分析的试验验证 |
3.7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3.7.1 预压力的施加与计算 |
3.7.2 试验夹具与阻尼器的安装 |
3.7.3 压电-SMA智能阻尼器性能试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 |
4.1 引言 |
4.2 半主动装置阻尼力计算模型 |
4.2.1 成熟的半主动控制装置的阻尼力计算模型 |
4.2.2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力 |
4.3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力计算模型 |
4.3.1 压电摩擦阻尼器单向摩擦力模型 |
4.3.2 双向耦合摩擦力模型 |
4.3.3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阻尼力模型 |
4.4 智能隔震运动方程 |
4.4.1 多质点平动体系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
4.4.2 基础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
4.4.3 层间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
4.4.4 结构阻尼矩阵 |
4.4.5 智能隔震系统的状态空间法 |
4.5 智能隔震控制策略 |
4.5.1 智能隔震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
4.5.2 主动控制器的设计 |
4.5.3 半主动控制策略 |
4.5.4 最优电压控制策略 |
4.6 高位层间隔震的设计与智能隔震仿真分析 |
4.6.1 高位层间隔震工程实例 |
4.6.2 大吨位压电智能阻尼器的模拟与隔震层的布置 |
4.6.3 普通结构与隔震比较和仿真参数的确定 |
4.6.4 半主动控制仿真分析 |
4.6.5 压电阻尼器有、无SMA丝分析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压电-SMA阻尼器的模型结构智能隔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与分析 |
5.1 试验的建立 |
5.1.1 模型结构的设计 |
5.1.2 振动台与传感器 |
5.1.3 阻尼器的安装与调试 |
5.2 试验研究的内容 |
5.3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模型结构的动力参数 |
5.3.2 白噪声试验在对阻尼器刚度的分析 |
53 .3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试验结果 |
5.4 基础隔震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电压下结构动力特性 |
5.4.2 X方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 |
5.4.3 在45°方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 |
5.5 模型结构首层隔震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在45°方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与分析 |
5.5.2 在x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与分析 |
5.5.3 阻尼器不同电压下的频域分析 |
5.6 试验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供电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层间隔震系统的理论研究 |
6.1 引言 |
6.2 压电能量收集技术 |
6.2.1 压电能量收集的基本原理 |
6.2.2 压电发电的研究进展 |
6.2.3 压电发电的主要性能参数 |
6.2.4 大功率压电发电 |
6.3 单片压电陶瓷能量收集系统 |
6.3.1 单片压电陶瓷发电系统 |
6.3.2 单片压电陶瓷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 |
6.4 叠层压电陶瓷能量收集系统 |
6.4.1 叠层压电陶瓷堆发电装置 |
6.4.2 叠层压电堆式发电装置机电耦合数学模型 |
6.4.3 自发电装置参数分析 |
6.5 基于自供电压电阻尼器的智能层间隔震系统 |
6.6 智能层间隔震控制仿真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农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科研) |
(9)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减震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概况 |
1.2.1 结构控制的定义及分类 |
1.2.2 被动控制系统 |
1.2.3 主动控制系统 |
1.2.4 半主动控制系统 |
1.2.5 混合控制系统 |
1.2.6 控制算法 |
1.2.7 影响控制效果的因素 |
1.3 串联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 |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4.2 课题的来源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动力模型及响应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串联隔震结构动力模型 |
2.3 串联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
2.4 串联隔震结构隔震层悬臂柱的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最优控制算法 |
3.1 引言 |
3.2 受控串联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
3.3 序列最优控制算法 |
3.3.1 目标函数的序列脉冲化 |
3.3.2 序列最优控制的极值条件 |
3.3.3 最优控制力的表达式 |
3.4 最优控制算法的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减震控制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双向水平地震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减震控制仿真分析 |
4.2.1 隔震层控制效果分析 |
4.2.2 上部结构控制效果分析 |
4.3 控制力分析 |
4.4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隔震结构的试验探讨 |
5.1 引言 |
5.2 试验目的 |
5.3 试验内容 |
5.4 试验模型 |
5.4.1 上部结构 |
5.4.2 底部结构 |
5.4.3 隔震装置 |
5.5 试验设备与采集系统 |
5.6 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 |
5.7 试验步骤 |
5.8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5.8.1 锤击试验 |
5.8.2 扫频振动台试验 |
5.9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10)海洋平台局部振动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振动控制的发展现状 |
1.3 振动控制方法 |
1.3.1 被动控制 |
1.3.2 主动控制 |
1.3.3 半主动控制 |
1.3.4 混合控制 |
1.4 研究进展与展望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
1.5.1 主要工作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海洋平台振动测试与分析理论基础 |
2.1 振动理论 |
2.1.1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
2.1.2 共振 |
2.1.3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
2.2 信号分析理论 |
2.2.1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2.2.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
2.2.3 频域积分原理 |
第三章 工程实例 |
3.1 实例情况介绍 |
3.2 试验仪器设备 |
3.2.1 加速度传感器 |
3.2.2 电荷放大器 |
3.2.3 网络数据采集仪 |
3.3 测点分布情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4.1 压缩机部分各测点数据的频谱分析 |
4.1.1 加速度信号分析 |
4.1.2 位移时程曲线 |
4.1.3 频谱分析 |
4.2 排水管的固有频率分析 |
第五章 ANSYS模拟 |
5.1 ANSYS模型 |
5.2 分析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改进措施 |
6.3 本文还需完善的工作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自立式独柱平台的TMD减震控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遗传算法的负刚度装置与结构优化设计与布置[D]. 于心蓬.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黏滞阻尼器的损伤对悬索桥抗震性能的影响[D]. 姜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海洋平台减振的模糊控制方法研究[D]. 徐永梅. 中国计量大学, 2017(03)
- [4]负刚度减震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 孙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8)
- [5]轻型TLP垂向振动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研究[D]. 肖宇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6]含控制时滞的海洋平台振动系统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D]. 胡月华. 中国计量学院, 2013(03)
- [7]海洋平台减振系统的滑模H∞控制方法研究[D]. 马丽. 中国计量学院, 2012(02)
- [8]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D]. 戴纳新. 湖南大学, 2012(05)
- [9]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减震控制[D]. 林治丹. 兰州理工大学, 2009(11)
- [10]海洋平台局部振动测试与分析[D]. 赵忠华. 天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