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为本是把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王宇轩[2](2021)在《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发展正处于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提质的重要阶段,人为本、渐进性、可持续、活态化的更新导向是已然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价值观。随着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规划的路径已经从宏大叙事的战略发展体系构建转向平民场景的日常生活场所营造。随着西安文化战略的实施与“网红城市”的崛起,顺城巷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空间载体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明城内大规模更新建设中,追求高端化和绅士化的城市环境空间的现象在顺城巷南北东三段越发突出。这种将外来的旅游者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异化日常公共空间的状况,促使顺城巷区段的在地居民逐渐被驱逐,失去建设生活空间的权力与渠道。顺城巷西段作为日常生活的发生器,已然面临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旅游消费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如何尊重其本体特色,提出日常生活视角下的街道更新策略体系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从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的系统认知入手,阐述理论的价值转变,并对其类型、特征与价值进行解读,把握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趋势,梳理其当代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日常生活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研究了在此背景下历史环境中的街道空间发展转向。第二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概述,首先对顺城巷的发展演变与更新历程进行梳理,而后选取顺城巷西段街道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片区进行整体性调研分析,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从而定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价值所在;同时进行顺城巷西段街道特征提取研究,为日常生活性街道的类型划分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根据日常生活的特征,将顺城巷西段街道分为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种类型进行日常生活方式、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调研。归纳总结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是策略提出部分,首先重构了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的价值基点、价值主体与更新原则,继而明确更新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然后从功能复合、场所开放、文化复愈、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整体性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类空间的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整体来说,文章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探讨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策略,其核心是在正视日常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对街道的共性问题与不同类型日常空间的特性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收集顺城巷的物质空间资料、记录场所的日常活动样态、深究街道衰败本质,为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贡献微薄之力。
王艺芳[3](2021)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公益、安全、优质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和全球性议题。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我国学前教育体制变革的目标,也是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如何?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存在哪些差异?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基于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需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遵循“界定核心概念——确定价值取向——建立理论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研制监测量表——监测发展水平”的思路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进行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指基于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理念,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面向全体3-6岁儿童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合理、办园规范、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准基本公共服务。基于西方和我国公共服务监测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及趋势,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提出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综合参考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经典成熟的公共服务监测模型,建立了涵盖功能、环节、价值目标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以公共性为基本价值,在功能上主要指向宏观区域公共利益和微观个体满意度的实现,在环节上包括“投入——分配——产出——结果”,在价值目标上要实现服务充分性、服务均衡性、服务公益性、服务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编制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利用三轮次德尔菲专家访谈法进行修订。基于建构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者编制了分别用于监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微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经过小样本试测与大样本施测,运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级反应模型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进行检验,得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有保障的监测量表以及经过实证检验与调整过的监测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的青岛市、江西省的上饶市、贵州省的贵阳市为样本省市,抽取75位教育行政人员、994位幼儿园教师、4155位幼儿家长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2019年相关客观教育统计数据获得客观绩效。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展现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宏观发展指数、微观发展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的得分分别为87.19、77.94、84.68,且宏观发展指数高于微观发展指数,主观评价高于客观绩效;(2)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显着省际和城乡不均衡;(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家长满意度水平一般,政府职责满意度有待加强;(4)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对幼儿园收费实惠性、入园平等性、时间匹配性的评价存在冲突性,而一致认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旧存在、教育经费补贴过低、幼儿园质量较高;(5)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可以分为低认可度组、中认可度组和高认可度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可分为低满意度组、中满意度组和高满意度组,来自山东、城市、县城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有可能归属于高认可度组和高满意度组;(6)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存在多层次性与复杂性,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在幼儿园教师的年龄、教龄、第一学历、职务、编制、园所级别、省份、城乡存在显着差异,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家长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园所性质、园所级别、省份、城乡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省份、城乡、园所级别、职务、编制、户口类型等因素是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政府主导性、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弱势补偿性等,提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对策。综上所述,本研究明晰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监测的价值取向,构建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模型、监测指标与监测量表,分析了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本研究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及监测提供了理论奠基与实证支持,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邢露华[4](2020)在《郑州市公园绿地的均衡性评价与调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公园绿地是重要的城市公共资源,是人们休闲娱乐,提升城市形象和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公园城市理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地布局与人口分布的均衡性是衡量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调控城市公园供给的均衡性,保证城市居民公平的享有城市公园,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在城市扩张速度放缓,城市规划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从过去只关注数量到现在更关注质量的背景下,城市公园的均衡性布局直接影响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正义,城市规划应该从生产空间建设转向以居民生活空间为主的规划,重视城市内涵式发展,提升规划的质量。本文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主要从使用机会,服务水平,供需关系三方面分析公园绿地与居民人口的供需均衡性,并提出优化调控策略。其中使用机会主要从基于网络分析的可达性,区位熵和游憩机会指数来分析,服务水平主要由服务等级、服务重叠率和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来表征,供需关系则利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从公园侧和人口侧分析可达性,并评价各区公平性,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机会基于网络分析的可达性:以5min出行为标准,三种交通方式下可达性差异较大,惠济区可达面积比均最低,郑东新区均最高;惠济区公园的利用效率最低,可达性较差,这与该区内网路不完善,存在断头路、空白区,公园入口位置等因素有关。区位熵差距悬殊,郑东新区最高是金水区的154.1倍,人均公园面积是金水区151.7倍,公园与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绿地游憩机会指数:郑州主城区内绿地游憩机会指数均值为1.27,郑东新区最高为2.33,金水区最低为1,低于郑州主城区均值,居民享有度较低。(2)服务水平现状公园绿地在500、1000米服务范围内,管城区服务效率最差,郑东新区最好,结合2012版总规中新增居住区,在500、1000米范围内惠济区服务水平降幅最大为30%、44%,规划中忽略了新增绿地与新增居住区不匹配的问题。主城区公园服务覆盖重叠率为50.8%,郑东新区服务重叠率最高为72.9%,惠济区最低为 26.6%。主城区内公园绿地服务半径总覆盖指数为0.78,郑东新区最高为1.1,金水区最低为0.76,低于总体指标均值,新老城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均衡。(3)供需关系通过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从供需两侧计算可达性,得到郑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与居民人口之间的供需关系,其中郑东新区供大于需,公平性值较高,金水区、中原区、管城区、二七区、惠济区均为供小于需,公园绿地供给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需求。由数据分析得到结果,进而总结郑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优化调控策略,并进一步提出相关解决优化方案。该研究的结果将为今后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和公园绿地布局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为公园城市建设作出科学支撑。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董美慧[6](2020)在《服务设计语境下皖南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西递历史古镇为例》文中认为自十九大召开以来,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应不忘初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近几年,随着文化自信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作为历史文化承载者之一的皖南历史古镇,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大众旅游的热门目的地。皖南历史古镇不仅是徽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古镇重要派系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对于皖南历史古镇的保护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皖南历史古镇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十分尴尬,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古镇资源逐渐走向商业化、空心化、模式化、污染化等误区。部分皖南古镇因为管理措施不够专业,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激活古镇全部的价值。本文针对皖南历史古镇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概括,结合服务设计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方法,并以西递历史古镇为例进行具体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皖南历史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总结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基于文化保护的时代背景、游客数量的迅速增长、古镇古建筑趋于老化、服务需求的爆发这四个角度进行总结论述,提出服务设计语境下古镇合理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2)以西递历史古镇为例,对西递历史古镇中的居民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阐述古镇保护和开发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问题,遵循“人文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相应的保护开发策略。(3)以西递历史古镇为例,分析古镇在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接触点,将服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更细化的设计,提出文化IP开发、互联网智慧景区等适用于皖南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的优化方法,开拓了大众对古镇保护与开发的角度。
程晓泽[7](2020)在《基于空间正义的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正义现象日益突出,城市的活力正逐渐丧失,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生活场所,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容器。如何在平衡主体利益的同时构建活力化街道空间成为关注热点。本文试图探寻空间正义与空间活力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从空间正义的视角提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从而为街道空间生产及设计提供支持,营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具有活力的街道空间。这种方式更好的传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城市街道更新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不断进行更新改造的西安历史明城区,如何构建平等且富有生命力的街道空间成为当前明城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的首要问题。本文选取历史明城区内融合民族文化与本土地域文化的典型地段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空间生产为研究视角解读空间正义的概念进而提出空间正义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空间正义与空间活力的辩证关系分析,得到基于空间正义的街道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其次,对西安回坊学习巷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再次,依据学习巷街道空间特点及活力构成要素确定街道空间评价内容,以POE理论为基础确定评价方法,对学习巷街道的社会活动、物质空间以及制度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并从空间正义的是视角对学习巷街道空间活力展开分析;最后,基于空间正义对学习巷街道制度体系、社会生活以及物质空间环境三个层面提出提升策略。旨在通过对西安回坊学习巷街道空间活力的研究,发掘街道空间生产与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正义问题,探讨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街道空间活力构成要素,以学习巷街道空间活力调查分析为依据提出活力提升策略。并对明城区之后的街道空间更新改造提出积极建议,从而促进明城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为未来老城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蔡洁[8](2020)在《基于社会创新理论的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信息化、工业化时代的推动下,大城市逐渐出现“虹吸效应”,一二线城市以更多发展机会吸引年轻一代的流入,越来越多想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独自在大城市打拼。他们的居住条件较差,社交圈子狭小,且由于社会发展与城市特征背井离乡独身到大城市打拼,经济压力很大,还受到当地居民的排斥,由于个人发展与缺乏社交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工作生活压力也很大,还必须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这导致群体心理失衡、内心集体性焦虑现象加剧,反差感、无助感和孤独感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空巢”青年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政府、组织、企业以及所有公民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的研究基于社会创新理论的方法和思维,以社区协作的视角介入“空巢”青年的社交问题,立足于青年公寓这一已有的租住环境,重新构建青年群体与其他社群间的关系网络,通过服务设计的方式解决“空巢”青年社交少的现实问题,以全新的研究角度为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探索了新途径。本研究首先对"空巢"青年的形成原因和青年公寓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整理。同时对社会创新理论的研究,对社会创新的创新概念、发展过程、价值、主体、流程、创新方式进行整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社会创新与社区协作的关系,总结出社会创新介入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的4个关注点,即以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而非局限去青年群体,以构建关系网络为设计内容,通过参与式设计的方法,以获得认同感为设计价值。其次,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参与式观察法、情景访谈法对青年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社交需求进行全方面的调研,得出青年群体的社交倾向、社交问题与社交场景。同时结合青年公寓与社区环境的调研分析,找出了机会点,得出订餐服务系统、场地租用服务系统和活动组织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最后,本研究根据设计的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蓝图,确立了用户角色和使用场景,并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从而设计了青年公寓共享厨房的服务程序、场地和运营策略。社会创新的设计方法下,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满足青年群体生理心理双重需求,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群间的对话,以此让青年群体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缓解“空巢”青年的社会问题。
杜婉婧[9](2020)在《用服务设计构建互联网公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服务业务的转型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公益的传播借助互联网的海量用户和低成本的大量宣传,互联网公益以自身的社交属性在社会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公益的形式也由传统形式向“互联网+公益”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互联网公益的发展中,与人、对象、过程、环境息息相关,运用服务设计理论通过对互联网公益用户的感觉需求、交互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自我需求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分析公益过程中的接触点、体验质量、公益模式形成原因等。论文运用服务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与互联网公益结合作为研究方向,并以服务模式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产品功能、产品结构、产品形态与人产生的互动行为展开的。首先通过对互联网公益与互联网的关系,从多个维度相关基础理论,并将服务设计相关理论贯穿到互联网公益之中,总结出互联网公益的几种模式,最终确定了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在设计实践阶段,用“设计”以产生社会的影响创造设计的价值,全面呼吁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及进行帮助活动,并将公益观点与需求转化为可被量化的指标,呼吁用设计艺术连接世界,用自身力量与公益相关联。
张强[10](2020)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智慧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契合的新形态,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和智慧体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理念与模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体育消费新的增长点和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呼应着场馆服务业提供更多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国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体育场馆如何在政府财力有限和现有设施工艺薄弱的状态下,构建新时代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机制,提升其建设标准化、运营数字化、应用人本化水平,实现人与运动、场馆智慧互连。本研究不仅能加深社会各界对智慧体育场馆治理的理解,对于加快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解决长期困扰场馆运营的根本性痛点,满足消费受众的体验新需求和辅助智慧城市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的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分析,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三层系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五种实现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模式,设计了四类场景营销的类型,通过构建智慧体育场馆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6个省份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协同体。从体育场馆发展历程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能设施的应用形成的先进发展理念,是体育场馆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较之互联网+场馆、智能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场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其鲜明的特征。智慧体育场馆利用新技术实现人与场馆的感知互联,通过具有认知、判断、应对的智能方式深度整合资源和促进公众运动参与,在体育场馆各个环节实现高效便捷的创新应用,优化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智慧体育场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其服务体验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在场馆情境中产生良好的耦合效应,推动场馆全面升级服务形态。从协同管理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智慧体育场馆是以新技术为基础,以追求服务、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典型特征,通过整合体育场馆及相关资源推进服务应用创新,从而实现场馆服务功能的升级优化。(2)研究构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拓展和完善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价值探索。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智慧体育场馆的关联,辨析了智慧体育场馆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界定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功能与价值、发展目标和关键要素。创新性地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架构,具体由技术层、资源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其中技术层位于系统的底层,包括作为场地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智能硬件和数据库等;资源层处于系统的中间层,包括智慧运营、资源集成和智慧社会等;应用层处于系统的最顶层,包括新型营销系统、智慧服务和统一应有等。(3)坚持分类指导,统筹设计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根据场馆的规模、区位条件和运营特点有所不同,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城市“地标性”休闲娱乐中心;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区域性”全民健身热力区;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节点式”运动健康服务点。从错位发展、技术创新、应用导向、加强合作以及治理转变等角度提出建设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可持续健康发展。(4)智慧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多样,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场馆公共服务能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体育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研究认为智慧体育场馆在提高运营能力,优化人力资本、降低能耗成本、实现快速复制等方面优势明显。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包括政府投资运营、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和场馆协会纽带模式五种模式。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并非一劳永逸,要注意正确认识体育场馆的信息化、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分析挖掘场馆数据价值、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等问题。提出政府加强财政投入、转变观念推动场馆智慧运营、尽快酝酿场馆智慧运营方案、合理选择智慧场馆运营模式、妥善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发展策略。(5)根据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打造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为尽快摆脱体育场馆收入渠道单一,依赖政府拨款的局面,场馆运营机构需要主动求变,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跨界思维进行场景营销互换和体育消费链接。研究根据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寻求深度变革的发展目标、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炼出注重情绪释放的娱乐型场景、强调寓教于乐的教育型场景、倡导空间差异化的审美型场景和满足精神调剂的移情型场景四类智慧营销的体验场景,以推动体育场馆智慧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提档升级。(6)构建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诉求。本文通过初步构建指标结构,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咨询,形成了 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设计了“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调查”问卷,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北、江西6个省份60座体育场馆作为调查对象,从供给侧了解体育场馆的建设期望和诉求,通过IPA分析明确智慧体育场馆应优先改进的项目,提出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发展规划。(2)强化政策引领,形成政策体系,研制出台《关于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制定专项激励政策,制定奖励、补贴和扶持政策。(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市场合作,建议将智慧体育场馆改造分期、分段进行分解,适当让渡部分经营权益吸引企业参与场馆智慧化改造与运营。(4)研制相关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科学编制建设指南以及数据接口标准等规范。(5)因地制宜建设,促进长效运营,划分智慧体育场馆功能版块,有规划、有重点、有策略的确保建设体系、步骤的完整性。(6)盘活人力资源,“引智借脑”从创意、营销等行业选聘人才,“自我造血”对场馆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与轮训。
二、以人为本是把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人为本是把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日常生活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2 街道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3 西安顺城巷地段与城墙空间保护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日常生活的概念认知及基础研究 |
2.1 日常生活的内涵解读 |
2.1.1 日常生活的内涵 |
2.1.2 日常生活的特征 |
2.1.3 日常生活的演进 |
2.1.4 日常生活的价值 |
2.2 日常生活方式的嬗变 |
2.2.1 居住生活方式 |
2.2.2 交通出行方式 |
2.2.3 消费生活方式 |
2.2.4 闲暇生活方式 |
2.3 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 |
2.3.1 意识层面 |
2.3.2 空间层面 |
2.3.3 社会层面 |
2.4 日常生活与街道更新 |
2.4.1 国外街道更新实践 |
2.4.2 国内街道更新实践 |
2.5 日常生活与街道空间互动 |
2.5.1 街道空间的定义与属性 |
2.5.2 日常生活下的街道类型 |
2.5.3 街道空间日常回归导向 |
2.6 本章小结 |
3 顺城巷西段的历史演进及现状特征分析 |
3.1 顺城巷的更新历程 |
3.1.1 顺城巷空间本体历史演变 |
3.1.2 居民小规模的更新: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 |
3.1.3 政府企业主导更新:20 世纪90 年代至2010年 |
3.1.4 上下并行自主更新:2010 年至今 |
3.2 顺城巷当下角色 |
3.2.1 顺城巷及周边区域现状概况 |
3.2.2 顺城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角色定位 |
3.2.3 顺城巷西段的角色定位 |
3.3 顺城巷西段现状概述 |
3.3.1 顺城巷西段的物质空间整体特征 |
3.3.2 顺城巷西段的社会空间行为特征 |
3.3.3 顺城巷西段的现实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顺城巷西段街道调查研究 |
4.1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查方法 |
4.1.3 调查要素 |
4.2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日常公共空间分类研究 |
4.2.1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空间分类依据 |
4.2.2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3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4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定义 |
4.3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行为活动分析 |
4.3.1 活动主体 |
4.3.2 活动类型 |
4.3.3 活动密度 |
4.3.4 活动空间 |
4.3.5 日常行为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
4.4 顺城巷西段街道物质空间要素分析 |
4.4.1 功能业态 |
4.4.2 平面形态 |
4.4.3 街道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周边建筑 |
4.4.6 公共场所 |
4.4.7 环境设施 |
4.4.8 物质空间要素调查结果分析 |
4.5 顺城巷西段街道现状研究总结 |
4.5.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日常生活的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 |
5.1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价值体系重构 |
5.1.1 站点回归 |
5.1.2 原则确立 |
5.2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的目标及路径 |
5.2.1 更新目标 |
5.2.2 实施路径 |
5.3 顺城巷西段街道整体性更新策略 |
5.3.1 功能复合:整合日常需求 |
5.3.2 场所开放:扩容公共空间 |
5.3.3 文化复愈:建立文化地图 |
5.3.4 公众参与:搭建共治机制 |
5.4 顺城巷西段街道针对性更新策略 |
5.4.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日常生活演进及概念理论研究总结 |
6.1.2 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现状特征与当下角色总结 |
6.1.3 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的策略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街道居民日常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顺城巷西段街道立面照片 |
(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三、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 |
第二节 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历程分析 |
二、研究内容分析 |
三、研究作者分析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指标体系 |
第五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措施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经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二、管理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三、政治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四、评价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
二、“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选择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与确立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确立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与修订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修订 |
第五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研制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编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修订 |
一、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二、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三、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四、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评价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第六章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 |
第一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理念与设计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基本理念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方案设计 |
第二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指数分析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潜在类别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的差异分析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四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讨论与结论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 |
三、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存在显着省际与城乡不均衡 |
四、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政府职责的满意度有待加强 |
五、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具有冲突性与一致性 |
六、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影响因素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
第七章 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把握起点:明晰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与政府主导性 |
一、明确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 |
二、发挥各级政府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性 |
第二节 抓住要点: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 |
一、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
二、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
第三节 回归终点:办人民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一、保障弱势家庭儿童优先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二、强化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郑州市公园绿地的均衡性评价与调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四十年来的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
1.1.2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强度、密度、尺度 |
1.1.3 城市公园空间配置与城市居民分布的空间错位 |
1.1.4 供给空间的刚性约束 |
1.1.5 新冠疫情对城市空间的观念变革 |
1.2 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园绿地概述 |
2.1.2 可达性理论 |
2.1.3 空间均衡性理论 |
2.1.4 空间公平的相关理论 |
2.1.5 城市公园供给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
2.2.2 公园绿地空间配置均衡性研究 |
2.2.3 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公平性研究 |
2.3 研究进展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自然概况 |
3.1.1 气候条件 |
3.1.2 地形特征 |
3.2 人文概况 |
3.3 城区概况 |
3.3.1 郑州市公园历史发展概况 |
3.3.2 郑州市公园现状 |
3.3.3 影响公园布局的因素 |
3.4 数据来源 |
3.4.1 公园绿地数据来源 |
3.4.2 居住区与人口数据 |
3.4.3 其他数据 |
3.5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3.5.1 使用机会 |
1) 可达性 |
2) 区位嫡 |
3) 游憩机会指数 |
3.5.2 服务水平 |
1) 服务等级 |
2) 服务重叠率 |
3) 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C0) |
3.5.3 供需分析 |
1)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
2) 公平性分析 |
4 郑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均衡性分析 |
4.1 使用机会 |
4.1.1 可达性 |
4.1.2 区位嫡 |
4.1.3 基于可达性的区位熵 |
4.1.4 游憩机会指数 |
4.2 服务水平 |
4.2.1 服务等级 |
4.2.2 服务重叠率 |
4.2.3 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
4.3 供需分析 |
4.3.1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供需分析 |
4.3.2 公平性分析 |
5 城市公园绿地优化调控策略 |
5.1 优化调控原则与途径 |
5.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
5.1.2 整体性原则 |
5.1.3 交通系统的优化 |
5.2 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2.1 开放专属绿地为公属绿地 |
5.2.2 增加路网密度 |
5.2.3 合理规划新增用地 |
5.2.4 增建街头微绿地 |
5.3 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5.3.1 提高公园空间的视线可达性 |
5.3.2 塑造安全的管理和服务环境 |
5.3.3 增加标识、卫生类辅助型服务设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服务设计语境下皖南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西递历史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历史古镇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历史古镇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服务设计国外研究现状 |
1.3.4 服务设计国内研究现状 |
1.3.5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础概念和理论研究 |
2.1 皖南历史古镇概念界定 |
2.1.1 皖南历史古镇特色 |
2.1.2 形成条件 |
2.1.3 区分类别 |
2.1.4 皖南历史古镇的经营模式 |
2.2 服务设计的基础概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皖南历史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
3.1 皖南历史古镇保护和开发现状 |
3.1.1 皖南历史古镇保护现状 |
3.1.2 皖南历史古镇开发现状 |
3.2 服务设计在皖南历史古镇保护与开发建构 |
3.2.1 服务设计视域下皖南历史古镇保护建构 |
3.2.2 服务设计视域下皖南历史古镇开发建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西递历史古镇为例服务设计的应用分析 |
4.1 西递历史古镇概况 |
4.1.1 西递历史古镇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 |
4.2 西递历史古镇保护和开发的调查 |
4.2.1 西递历史古镇居民和访客情况调查分析 |
4.2.2 西递历史古镇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
4.2.3 西递历史文化古镇开发调查分析 |
4.3 服务设计语境下西递历史古镇保护问题 |
4.4 服务设计语境下西递历史古镇开发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西递历史古镇保护与开发的服务设计实践研究 |
5.1 西递历史文化古镇服务设计要素 |
5.1.1 西递历史古镇游客需求分析 |
5.1.2 西递历史文化古镇服务定位分析 |
5.1.3 服务设计接触点分析 |
5.1.4 西递历史古镇SWOT分析 |
5.2 西递历史古镇服务优化设计 |
5.3 服务设计语境下西递历史古镇保护和开发策略 |
5.3.1 服务设计语境下西递历史古镇保护策略 |
5.3.2 服务设计语境下西递历史古镇开发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1 |
附录2 调查问卷2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成果 |
致谢 |
(7)基于空间正义的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源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2.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5.1 空间正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3 街道空间活力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4 西安回坊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基于空间正义的街道空间活力基础理论研究 |
2.1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生产视域下的空间正义 |
2.1.2 空间正义的实质 |
2.1.3 空间正义理论的实践框架 |
2.2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街道空间活力构成要素探究 |
2.2.1 街道空间活力的概念与特征 |
2.2.2 空间正义与空间活力的辩证关系 |
2.2.3 空间正义视角的街道空间活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条件 |
3.1 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的区位 |
3.2 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的历史沿革 |
3.2.1 唐代初期 |
3.2.2 唐末明初 |
3.2.3 清至民国 |
3.2.4 建国以后 |
3.3 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的现实特征 |
3.3.1 学习巷片区的社会生活特征 |
3.3.2 学习巷片区的地方文化特征 |
3.3.3 学习巷片区的管理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回坊学习巷街道空间活力调查 |
4.1 学习巷街道空间活力调查内容 |
4.2 学习巷街道社会活动研究 |
4.2.1 街道空间活动类型 |
4.2.2 学习巷街道中典型行为活动分析 |
4.3 学习巷街道物质空间调查 |
4.3.1 街道区位分析 |
4.3.2 用地布局分析 |
4.3.3 交通可达性分析 |
4.3.4 功能多样性分析 |
4.3.5 街道空间尺度及比例分析 |
4.3.6 街道建筑界面分析 |
4.3.7 街道环境设施分析 |
4.3.8 历史文化建筑 |
4.4 学习巷街道空间制度体系研究 |
4.4.1 学习巷街道更新历程 |
4.4.2 学习巷街道管理维护 |
4.5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学习巷街道空间活力分析 |
4.5.1 制度体系未能有效激发街道空间活力 |
4.5.2 日常生活融合度不高 |
4.5.3 物质空间环境未能满足使用者的潜在需求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正义的西安回坊学习巷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
5.1 基于空间正义的学习巷街道制度体系完善策略 |
5.1.1 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
5.1.2 社区自治组织管理框架 |
5.1.3 拓宽学习巷居民参与的方式 |
5.2 基于空间正义的学习巷街道社会生活重建 |
5.2.1 社区空间中的日常交往 |
5.2.2 邻里关系的促进 |
5.2.3 合理应对老龄化与空巢家庭 |
5.3 基于空间正义的学习巷街道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策略 |
5.3.1 完善街道空间的公共设施与绿化景观 |
5.3.2 街道空间尺度恢复 |
5.3.3 提升街道空间交通安全性 |
5.3.4 提升商业品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归纳与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思考与启示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社会创新理论的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空巢”青年 |
1.2.2 社交厨房的理念 |
1.2.3 青年公寓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青年公寓的研究现状 |
1.3.2 社会创新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空巢”青年与青年公寓 |
2.1 “空巢”青年 |
2.1.1 “空巢”青年的概念 |
2.1.2 “空巢”青年的产生原因 |
2.1.3 “空巢”青年的心理问题 |
2.2 青年公寓 |
2.2.1 青年公寓的概念 |
2.2.2 青年公寓的优点 |
2.2.3 代表性青年公寓 |
2.3 青年公寓公共厨房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社会创新的理论研究 |
3.1 社会创新理论概述 |
3.1.1 社会创新的定义 |
3.1.2 社会创新的起源与发展 |
3.1.3 社会创新的本质和价值 |
3.2 社会创新过程与方法 |
3.2.1 社会创新的主体 |
3.2.2 社会创新的流程 |
3.2.3 社会创新的方法 |
3.3 社会创新介入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的可能性 |
3.3.1 社会创新与社区协作的关系 |
3.3.2 社会创新方法介入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的关注点 |
第四章 社会创新下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策略 |
4.1 服务设计策略与流程 |
4.2 青年群体社交需求研究 |
4.2.1 基本情况调研 |
4.2.2 社交需求调研 |
4.3 青年公寓社区环境研究 |
4.3.1 人——利益相关者 |
4.3.2 物——青年公寓配置 |
4.3.3 环境——社区环境 |
4.4 机会点与设计策略 |
4.4.1 订餐服务系统 |
4.4.2 场地租用服务系统 |
4.4.3 活动组织服务系统 |
第五章 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实践 |
5.1 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蓝图 |
5.1.1 共享厨房服务设计蓝图 |
5.1.2 用户分析与角色确立 |
5.1.3 利益相关者地图 |
5.1.4 服务场景的确立 |
5.2 服务设计输出 |
5.2.1 服务平台搭建 |
5.2.2 服务原型设计 |
5.2.3 青年公寓场地设计 |
5.2.4 运营策略设计 |
5.3 服务设计评估测试与修改 |
5.3.1 服务设计可用性评估测试 |
5.3.2 服务设计修改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课题局限与展望 |
附录 A “空巢”青年基本情况访谈大纲 |
附录 B 青年群体社交需求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用服务设计构建互联网公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公益的兴起 |
1.1.2 服务设计的发展 |
1.1.3 实习经历简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4.1 互联网公益事业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
1.4.2 互联网公益事业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
1.4.3 服务设计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
1.4.4 服务设计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互联网公益与服务设计基础理论概述 |
2.1 互联网公益的概述 |
2.1.1 互联网公益的界定及发展 |
2.1.2 互联网公益与其它领域 |
2.1.3 互联网对公益的重要性 |
2.2 服务设计基本概念 |
2.2.1 服务设计的概念 |
2.2.2 服务设计的工具 |
2.2.3 服务设计的原则 |
2.2.4 服务设计的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公益模式中的服务设计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思路 |
3.1.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3.1.2 研究工具 |
3.2 互联网公益服务案例分析 |
3.2.1 案例一:支付宝“蚂蚁森林”研究 |
3.2.2 案例二:微博公益“微公益”平台研究 |
3.2.3 案例三:“水滴筹”平台研究 |
3.3 案例交叉分析 |
3.3.1 社交互动方式的差异 |
3.3.2 公益参与方式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4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互联网公益设计策略和模式研究 |
4.1 服务设计介入互联网公益模式研究 |
4.2 服务设计理念下互联网公益模式 |
4.2.1 轻量感的互联网公益服务模式 |
4.2.2 互动协作的互联网公益服务模式 |
4.2.3 触动参与的互联网公益服务模式 |
4.2.4 自我输出的互联网公益服务模式 |
4.3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互联网公益设计策略 |
4.3.1 娱乐生态参与化设计策略 |
4.3.2 信息聚势共享化设计策略 |
4.3.3 经济共创创新化设计策略 |
4.3.4 监管反馈即时化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服务设计理念下互联网公益设计实践 |
5.1 设计实践主题确定 |
5.2 设计实践调研 |
5.2.1 现状调研 |
5.2.2 用户需求分析 |
5.3 服务设计介入互联网公益模式设计实践 |
5.3.1 方案1:“破壳”设计任务公益平台 |
5.3.2 方案2:“艺创造”设计品交易公益平台 |
5.3.3 方案3:“艺术挑战”公益游戏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场馆相关概念 |
2.1.2 体育场馆信息化 |
2.1.3 互联网+场馆 |
2.1.4 智能体育场馆 |
2.1.5 智慧体育场馆 |
2.1.6 场景营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3 体验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比较分析研究 |
3.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状 |
3.1.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总体情况 |
3.1.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实困境 |
3.1.3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探析 |
3.3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经验借鉴 |
3.3.1 美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2 英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3 荷兰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4 日本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4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比较分析 |
3.4.1 智慧体育场馆的主导方式比较 |
3.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对象比较 |
3.4.3 智慧体育场馆的设施改造比较 |
3.4.4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比较 |
3.4.5 智慧体育场馆的验收评估比较 |
3.5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启示 |
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构建研究 |
4.1 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 |
4.1.1 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 |
4.1.2 智慧体育场馆的功能与价值 |
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 |
4.3 智慧体育场馆的关键要素 |
4.3.1 服务主体要素 |
4.3.2 服务本体要素 |
4.3.3 服务客体要素 |
4.3.4 信息空间要素 |
4.3.5 技术应用要素 |
4.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
4.4.1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理论机理 |
4.4.2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
4.5 智慧体育场馆的动力机制 |
4.5.1 内部动力 |
4.5.2 外部动力 |
4.5.3 动力机制 |
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研究 |
5.1 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1.1 建设目标 |
5.1.2 建设思路 |
5.1.3 关注重点 |
5.1.4 建设内容 |
5.2 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2.1 建设目标 |
5.2.2 建设思路 |
5.2.3 关注重点 |
5.2.4 建设内容 |
5.3 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3.1 建设目标 |
5.3.2 建设思路 |
5.3.3 关注重点 |
5.3.4 建设内容 |
5.4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策略 |
6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分析研究 |
6.1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本质 |
6.2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优势 |
6.3 智慧体育场馆的运营实现路径 |
6.3.1 政府投资运营模式 |
6.3.2 企业投资运营模式 |
6.3.3 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模式 |
6.3.4 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模式 |
6.3.5 场馆协会纽带模式 |
6.4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应注意的问题 |
6.4.1 正确认识体育场馆信息化 |
6.4.2 场馆智慧运营需在规划阶段考虑 |
6.4.3 注意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 |
6.4.4 充分挖掘和分析场馆数据价值 |
6.4.5 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保障 |
6.4.6 加强技术与管理型人才引进及培养 |
6.5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为例 |
6.5.1 黄龙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 |
6.5.2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化改革的背景 |
6.5.3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特点 |
6.5.4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启示 |
6.6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策略 |
7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分析研究 |
7.1 体育场馆服务营销现状 |
7.1.1 场馆营销意识亟待加强 |
7.1.2 用户营销需求把握不准 |
7.1.3 场馆营销模式较为单一 |
7.1.4 服务营销品牌特色不强 |
7.1.5 市场营销保障机制不足 |
7.2 信息技术对场馆营销的影响 |
7.2.1 智能终端改变体育消费习惯 |
7.2.2 移动网络改善场馆交易方式 |
7.2.3 在线推送延伸刺激多元消费 |
7.3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的作用 |
7.3.1 场景营销连接用户消费轨迹 |
7.3.2 信息技术助力识别潜在市场 |
7.3.3 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效果 |
7.3.4 实现多维度场景消费创新 |
7.4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路径 |
7.4.1 注重场景营销体验的本质 |
7.4.2 跨界思维的创新模式选择 |
7.4.3 场馆场景营销的主要类型 |
7.5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策略 |
8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研究 |
8.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 |
8.1.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 |
8.1.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8.1.3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8.1.4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8.1.5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8.1.6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确立 |
8.2 智慧体育场馆评价分析研究 |
8.2.1 “重要性”评价结果 |
8.2.2 “表现性”评价结果 |
8.2.3 IPA分析评价结果与讨论 |
8.2.4 总结 |
8.3 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 |
9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9.3.1 研究的局限 |
9.3.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智慧体育场馆初选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 |
附录3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4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录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6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场馆—运营机构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人员名录 |
附录8 专家成员构成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以人为本是把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D]. 王宇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D]. 王艺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郑州市公园绿地的均衡性评价与调控策略研究[D]. 邢露华.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服务设计语境下皖南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西递历史古镇为例[D]. 董美慧.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7]基于空间正义的西安回坊学习巷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D]. 程晓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社会创新理论的青年公寓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策略研究[D]. 蔡洁.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用服务设计构建互联网公益模式研究[D]. 杜婉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10]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D]. 张强. 苏州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