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

真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

一、真正的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艳[1](2021)在《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一方面,补充对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选文的研究;另一方面,指出新诗意象教学应该从意象群层面出发,并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意义、教学角度和教学策略。绪论部分首先指明研究缘起,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并且,对统编本新诗选文、新诗意象群和新诗意象群教学进行文献研究并做出综述,把握研究现状。正文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对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进行界定,探究意象群与意象、意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新诗意象群与古典诗歌意象群进行比较,深入认识其特点。之后,把握新诗意象群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在整体上对课内现代新诗意象群进行观照,探究诗歌意象群艺术,寻找意象教学的角度。包括考察意象群对诗歌内容主题的建构,典型诗人的个性化意象群选择与呈现,哲理诗的意象群特点,以及意象群的组合方式与效果。从多个角度对诗歌意象群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群艺术技巧与思想情感。接着,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课堂教学过程为线索,交织教学思想、方法、内容和教学材料,确定四个大策略,即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读写结合,意象群创造性想象;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最后,以九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进行意象群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意象群角度解读诗歌、理解诗艺,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研究的最后,指明不足与可以进一步探究之处。

崔严之[2](2020)在《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朦胧诗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强大的存在,仅以现代派的纯艺术手法便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特殊且复杂,在诗学资源的获取上体现出中西交汇、“互文”的特征,其中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是象征诗学。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既勾连过去,又直逼未来,为新诗的不断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朦胧诗接受了传统象征诗学中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以及唐诗的隐喻遗风,实现了对古典文化的贯通。象征中的象征主义出现的晚近一些,起源于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一出现便引起全球的关注与效仿,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新诗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五十年代被迫暂停,造成三十年的文化断裂。新时期的朦胧诗再一次喷发巨大能量,在不同时空里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相呼应,在象征抒写上与戴望舒的意象化抒情、何其芳的通感式语言、艾青的形象性思维真正对接,凸显出朦胧诗隐含的象征情结与其审美意识的苏醒,推进象征主义内核中“纯诗”理论与“意象”的建设。朦胧诗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融汇和转化,对波德莱尔“契合”理论、非个人化等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对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洛尔迦的纯粹唯美的借鉴,促成了批判、怀疑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形成朦胧诗的象征意蕴。食指形成“窗含西岭千秋雪”诗歌写作风格,抒情色彩浓郁,结构方式工整,语言精练而有意味,拥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白洋淀诗群“三剑客”中芒克将小情思大升华,在反抗与皈依、抗争与绝望中守护自由的生命意志;根子用冷漠傲视世人的姿态呼唤出庄严的内心;多多则发起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叛逆于日常道德,用理性剖析时代以救赎人性,口语的节奏造出语义的奇特。朦胧诗的“今天派”更是在创作中讲求精炼、暗示与含蓄,把隐喻当成一种现实需要。北岛的诗歌想象奇特,情感丰盈庄严,富含象征意味,并且要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建立一个充满人道与正义的诗性世界,以反抗的姿态迎接与建立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顾城用孩子的趣语,孩童的稚气,建造着纯真梦幻的诗歌世界,其中一些意味深长的禅机理趣,直击人们心灵深处,希望通过美的寻找与表现来对付黑暗的现实、泯灭的自我、虚无的人性,张扬传统的文明与自然,用幻想来疗救痛苦的人类与自身心灵的巨创。舒婷用个性化感觉的意象形成诗歌内部审美的张力,其中一些对女性的思考,体现着舒婷的人本主义智慧,以她独特的言说方式展开她的力量,将世界与生活的秘密溶解在那些情绪体验上。总之,他们都是智力的空间的锻造者,用诗歌搭建自己的世界,不断化解那个时代裹挟的苦闷,对经验的历史和超验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刻的体悟与生命的理解。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三代诗在技法上抛弃了象征,使朦胧诗建构的象征世界在此时期轰然倒塌,象征开始没落,遗留下的是一个象征的废墟或象征的荒原。尤其在诗歌修辞话语的转换和象征体系的解构方面,各种支离破碎与不确定性、非原则性、非人性的结局也将“象征”推向了另外向度的文化体系中。

袁龙[3](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敏[4](2019)在《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是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伟大的新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而屠格涅夫是其钟爱一生的作家。可以说,两位作家都是大自然的歌者,对自然有着温婉诗意的抒发。笔者在阅读两位作家的小说后发现,自然虽是他们诗性小说((?))的主要呈现,但两位作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均充盈着诗性,同时,作品中诗意与抒情同样因哲理的内涵而获得几分凝重与饱满。关于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的比较问题,国内外学者研究得还不很充分,二者的比较分析远没有展开,更谈不上系统深入,所以这种“诗性”在他们笔下是如何呈现的,在其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中又是怎样体现和阐发的,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等等,这些疑惑都引发了笔者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故以“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为题来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中俄文资料,并从整体出发把握两位作家小说创作中的诗性特征,通过对“诗性”的理解分析并运用文学比较法、历史分析法和文本细读法等来分析普里什文和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4章)、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绪论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两位作家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理由,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小说诗性的定义及内涵、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体裁风格的异同及二者小说诗性内涵的总体特征,由此得出自然描写、人物塑造以及作品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构成了两位作家小说诗性的主要内容特征。第二章中,笔者从两位作家整体的自然观、景物描写的功用及景物描写的象征意蕴来分析两位作家笔下大自然的异同。第三章对比分析两位作家笔下农民、女性及儿童形象的诗性塑造,探明普里什文对屠格涅夫人物形象刻画的继承与革新。第四章侧重研究两位作家小说中关于“普世之爱”和象征精神探索之“道路”的母题,并对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在这些主题中所折射出的哲学与美学思想观点上的异同予以分析。结语总结全文,对本论文所得结论予以呈现,确定屠格涅夫与普里什文可持续研究的空间,指出本论文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中不尽完善之处和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

陈芳芳[5](2019)在《越文化与艾青诗歌的审美选择》文中指出越文化是归属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区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它与艾青的诗歌创作有着莫大关联。大多数学者总是从时代因素、外来文化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艾青诗歌进行考察,而忽略掉独特的越地环境对艾青诗歌的作用。本文认为,每个人都有主动选择不同文化的权利。艾青于越文化环境中成长,在某种程度上,越文化可以说是艾青进行诗歌创作、吸收其他文学养液的文化基础。本文试图从越文化角度入手,致力于探讨艾青诗歌意象中的越文化因素,研究越文化反抗精神与艾青诗歌主题特色之间的关系,从中感受到越文化所给予艾青诗歌的力量之美,希冀能探知一个融合丰富性与独特性、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诗歌世界。艾青诗歌中具有大量意象,这些意象又都源于树木、村庄、池沼、田野等景物风光,以及乡村常见的动物、人物等。总之,植物在土地上生长,动物在土地中穿梭,劳动人民在土地里劳作。不管这些物象来自何处,一切都与土地息息相关。为何会形成此种特色呢?这源于越地多土多山的地理环境。同时,我们能从“路”“桥”“太阳”以及“土地”等意象中感受到越文化对艾青诗歌意象的介入,体味越文化鲜明的责任担当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和批判务实特质。反抗精神本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或多或少都具有的品格,但是文化精神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具有特殊性。越文化浸润下的反抗精神自有其独特个性,它介入并塑造了艾青诗歌的主题品格。越文化反抗精神通过艾青诗歌中的反抗主题、复仇主题和乡土批判主题显现出来。同时在论述中,笔者特意将艾青诗歌中的反抗精神与其他区域文化中的反抗精神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其诗反抗精神的特殊性。越地自古以来就盛行“节慨”之风。大禹与勾践的精神品质和个人气度是越地“慷慨以复仇,隐忍以成事”风气得以形成的原始基础。后来的有识之士大都胸怀理想,能为理想忍辱负重,同时又坚忍不拔,英勇抗争,复仇精神格外浓烈。地理和文化的发展变化成功造就越地的“节慨”之气,这是艾青诗歌“力感”的主要特色。艾青极力吸收越地的“节慨”精神,追求诗歌“力感”之美。他通过意象选取、动词运用、色彩搭配、句式变化等来强化诗歌的“力感”,并且强调真、善、美的结合,体现出其诗既崇高又极富激发性、战斗性的艺术价值。

杨依婷[6](2019)在《《大堰河-我的保姆》文本解读40年(1979-2018)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经典作品,历来学者们的解读层出不穷。1979年诗歌首次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其解读也从文学界延伸至语文教育界。由于时代背景和理论发展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诗歌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以1979年为界,结合历史文化语境,可以将《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解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是:一、内容上的价值重估与形式上的审美回归(1979年-2000年)二、内容上的多元探索和形式上的深入挖掘(2001年-2018年)。基于此,本论文试图对1979年至2018年期间《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文本解读作出研究,利用文献综述法、比较阅读法等研究手段,考察不同阶段诗歌在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解读情况,并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诗歌以往解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读建议,以期在纵向上完成对诗歌解读脉络的梳理,在横向上完成对诗歌解读内容的研究。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展开。其中正文部分分三章进行研究。引言首先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背景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历来诗歌文本解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学术着作和学位论文等解读资料对诗歌在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解读分别做了综述,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简要的说明。正文分为三章节。前两章节分别从两个阶段对诗歌40年期间的文本解读进行了研究。其中每个阶段又分别包括了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两个不同领域,重点考察了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美学风貌等方面的解读情况。第一章,是诗歌文本解读研究的第一阶段(1979年-2000年)。在文学界,诗歌思想内容的解读从“阶级出身论”转向“阶级对立论”,诗歌价值得到了重估,诗歌的艺术特色解读呈现出审美回归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创作风格、修辞手法、特殊句式等方面;在语文教育界,教材的编排显示出了知识点碎片化的特点,教学内容的解读滞后于文学解读。第二章,是诗歌文本解读研究的第二阶段(2001年-2018年)。在文学界,诗歌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更多元的探索,具体表现在诗歌主题的解读褪去了政治色彩,女权主义说、家庭伦理解构说、国家批判说出现,诗歌在艺术特色方面引入了修辞学、宗教文化、接受美学等知识,解读更为深入;在语文教育界,教材的编排张扬了人文精神,教学内容上注重方法论的运用和学生情感的培养,解读更贴合教学实际。第三章,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诗歌以往解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读建议,具体包括对诗歌与《祝福》《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比较阅读,对诗歌“紫色的灵魂”再探索,最后总结语文核心素养下对中学语文新诗教学的启示。结语对诗歌在1979年至2018年文本解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困惑、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刘正忠[7](2019)在《李广田《诗的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广田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汉园三诗人”之一,还是散文领域的行家里手。不仅如此,他在小说创作、教育理论、民间文学整理研究等方面皆有建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李广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多面手。从1941年开始,任教于西南联大的李广田一边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将文学的重心转向理论研究与批评写作。其时,针对文坛现状和作家作品创作,他写出了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为肯定他的研究实绩,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曾动情地将他与李健吾、李长之合称为1940年代文学批评界的“三李”。其中,1944年12月由重庆开明书店出版的《诗的艺术》是他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也是其一生中惟一专门评析新诗的理论及批评文章合集。在《诗的艺术》中,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中国新诗创作现场进行文艺批评,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诗的艺术》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前人“肩膀”之上,回到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深入探讨、确认与总结该着作的贡献。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4章。绪论主要概述学术界对《诗的艺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以此为基础,阐释笔者研究路径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从本体论视角出发,对《诗的艺术》的新诗本体探求进行整体关照。第二章采用细读法对《诗的艺术》的新诗文本批评进行综合考察。第三章言说与分析《诗的艺术》的论诗特色。第四章阐释并总结《诗的艺术》所作出的学术贡献。最后,对李广田《诗的艺术》与本论文主要观点及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同时简要回顾当代新诗发展及问题,从而审视《诗的艺术》的当下价值与启示。

汤艳娟[8](2019)在《论晓雪的诗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晓雪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白族诗人、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尤以诗歌见长。晓雪的诗歌创作生涯长达数十年,发表的诗歌数量颇丰并以其独特的风格特色自成一家。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他的行迹、情感、人生理想、文学理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西南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尤其是聚居于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的生活。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全面阅读晓雪的诗歌,并搜集相关材料,结合晓雪的童年记忆、成长经验、工作经历、文人交游、文学渊源等情况,从诗歌内涵、艺术特色、民族元素等方面对晓雪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概括了选题的缘由,其次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最后梳理了现有的有关晓雪作品的研究状况与成果,指出目前关于晓雪作品的研究尤其是诗歌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分析了晓雪诗歌的内涵。在全面阅读晓雪诗歌之后,将他的诗歌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了五大类:歌颂伟大祖国、吟咏大好河山、述说民间故事、描绘民族风情、赞美真挚爱情。在分析各类诗歌的过程中简单总结了晓雪诗歌的创作阶段:1956到1966年、1979年至今。第二章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晓雪诗歌的3个艺术特色:质朴的语言、独特的意象、鲜明的主题。晓雪的诗歌创作时间特别久,长达数十年,但其语言的质朴清新、明白晓畅和爱与美主题的鲜明统一从未改变过。此外,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云南高原意象体系,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3个核心意象。第三章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民族元素。作为白族诗人的晓雪首先继承了白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其次也汲取了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营养成分。这与晓雪个人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此前学者们多着重分析晓雪诗歌中的白族元素,本章则既系统分析了晓雪的本民族元素,也分析了汉族元素与除白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

吴晓东[9](2019)在《1940年代的中国诗论图景》文中指出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战争语境贯穿了整个20世纪40年代,十余年间的诗学形态也与战争环境有一种内在的同构关系。抗战历史时段的中国版图被切割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个地域,也为40年代的诗学图景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三个地区既分享了某种相似的历史氛围、诗学元素和理论特质,也同时表现出较大的诗学差异性,进而顺延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贯穿了整个1940年代的诗学历史。基于这种诗学取向的驳杂性和丰富性,本文的写作采取片论的方式,尝试聚焦"民族形式与大众化""抒情的放逐""诗的形象化""乡土抒情""长诗与史诗""新的综合""以肉体去思想"以及"诗人论"等具体议题,以期多方位地呈现40年代诗论的繁复图景。

杜璇[10](2015)在《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指出十九世纪美国着名诗人和评论家惠特曼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草叶集》,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犹如闪亮的明珠,闪耀着民主精神的光芒。作者惠特曼因首创自由体诗而被誉为美国诗歌的“自由体之父”,其诗歌作品从内容到体式皆给中国现代诗坛带来勃勃生机,甚至掀起了自由体诗歌的创作热潮。然而,学术界对于他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研究还很不足。本文通过深入梳理中国现代诗人对惠特曼作品的接受状况,阐述其诗学精神和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发生的根源和途径,探讨和探寻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变异现象以及此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以期为人们更深入的了解惠特曼诗歌精神的传播情况,为当下诗歌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鉴镜。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至第四章、结语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交代选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与学术史价值、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对这些方面做了整体且充分的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到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考察和发掘中国现代诗人在惠特曼诗歌精神的启迪下所形成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的具体的诗歌作品。第一章详细考察惠特曼体现民主精神的诗歌对中国新诗诗人产生的影响。现代诗人受到惠特曼诗歌民主精神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对所谓上层社会权威人物的趋炎附势和屈膝献媚,而普遍以全新的标准看待底层民众,对农民、工人、妇女等平民的劳动品质的赞美、灵魂深处的挖掘、优美品格的呈现成为现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此外,在惠特曼诗歌中,平民以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所进行的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契合了在民族战争和阶级革命中的民众奋勇抗敌、渴求自由的希冀,所以,惠特曼体现民主精神的诗歌为中国现代诗人进行革命战争诗歌的创作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本章结合本土语境,探究惠特曼诗歌的民主精神被工具化的原因。现代诗人把惠特曼诗歌精神工具化、本土化是受现代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倾向的影响,惠特曼的诗歌精神备受到我国诗人的青睐一方面说明了惠特曼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坛的强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国诗人在接受惠特曼诗歌影响的时候不是亦步亦趋的,而是适应本土语境的需要,呈现的选择—一契合——创造这一思路。第二章考察惠特曼体现自然观的诗歌对于中国现代诗人创作的启迪。体现惠特曼浓烈炽热情感的诗歌撞击了中国现代很多诗人的心灵并陶冶了他们的人文情操。受到惠特曼熏陶的现代诗人以舒畅自然、雄伟豪迈的风格描写的是大自然宏观气象中浩大无垠、磅礴大气的自然之物,构筑的是气势宏大的现代诗歌意象空间,表现的是充满动与力精神的特征,流露的是渴望民众吸取这种自然雄壮的伟力以突破世俗规范,扩展主体生命的精神情绪。这和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静穆之美的山水田园诗作相比,是迥然不同的审美形态,这种转变和诗人对惠特曼诗歌的反复阅读和借鉴是分不开的。惠特曼体现自然观念的诗歌给中国现代诗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情趣的转变,更深入的推动了中国诗人现代文化心理的转型,极大的扩展了新诗拓荒者的诗歌话语资源,开拓了他们的诗学视野,进一步的为中国现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想象的审美环境和诗情空间。第三章主要考察惠特曼诗歌的个性精神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表现。宣扬个性意识、提倡个性自由、要求情感解放的惠特曼诗歌精神契合了当时中国新诗诗人尤其是新青年们欲求实现自由恋爱的理想,进一步点燃了中国社会“个性解放”的火把,对中国新诗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章从对自我价值的歌颂、对个性的肯定、对“灵肉一致”价值观的褒奖、对情感价值的高扬这四个层面详细论述惠特曼诗歌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诗歌创作的陶冶。中国现代诗歌作品推崇“灵肉一致”的爱情、强调个性自由、张扬自我的特点折射出惠特曼个性思想的印记。惠特曼作为极富个性精神的诗人,他儿童般的天真、英雄般的激情、浮士德式的叛逆的性格受到中国现代诗人的热烈欢迎,中国现代诗人塑造出的要求自身情感解放、同时为国家命运负责的个体形象深入人心,这和他们对惠特曼诗歌精神的译介和宣传是有紧密联系的,但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本土语境的制约,惠特曼的同性性爱观受到中国现代诗人的冷淡甚至误读。第四章阐释惠特曼的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惠特曼由于打破了英国格律诗体的束缚,大力提倡口语入诗,并开创了风靡全球的自由奔放的诗风,被誉为美国的“自由体诗歌之父”。惠特曼的口语入诗和自由化诗体的创作主张和做法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异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新诗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一方面我们认为惠特曼的口语入诗和自由诗式的主张对中国现代诗人革新传统诗体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对我国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和成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诗人对惠特曼体诗存在着误读,导致新诗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弊端。最后是结语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行如何两个方面的思考:首先,我们试图从现代性的视域出发,回顾惠特曼诗歌观念、诗歌精神、诗歌体式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的历史,由此揭示出中外文学影响和交流的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其次,在我们关注惠特曼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者的影响的基础上,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中国文学得以完成现代转型,焕发出的生命活力与惠特曼的影响是有一定关联的。

二、真正的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正的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论文提纲范文)

(1)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四)主要理论基础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特点与教学价值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
    (二)现代新诗意象群的特点
    (三)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价值
二、教材中的新诗意象群特点与教学角度探究
    (一)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中的意象群特点
    (二)个性化意象群:艾青的“土地”意象群
    (三)哲理诗的意象群:审美意象与哲学思辨的融合
    (四)意象群结构技巧:意象组合
    (五)意象群个案分析: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三、新诗意象群教学策略
    (一)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
    (二)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
    (三)创作新诗,意象群创造性想象
    (四)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
四、意象群教学设计——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群教学为例
    (一)课标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文本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课时
    (九)教学方法:朗读法、文本细读、比较阅读、读写结合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 朦胧诗的象征资源
    2.1 传统象征诗学的借鉴:对古典文化的贯通
        2.1.1 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
        2.1.2 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
        2.1.3 晚唐诗歌的隐喻遗风
    2.2 国外理论的接受:对西方象征主义的融汇和转化
        2.2.1 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
        2.2.2 后期象征主义的借鉴
        2.2.3 批判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2.3 象征抒写的对接:对中国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2.3.1 象征抒写的对接
        2.3.2 隐含的象征情结
        2.3.3 审美意识的苏醒
3 象征诗学遗产
    3.1 西方象征主义
        3.1.1 法国波德莱尔:形式的布局
        3.1.2 英国艾略特:普遍的对应
        3.1.3 西班牙洛尔迦:非逻辑现象
    3.2 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3.2.1 戴望舒:意象化抒情
        3.2.2 何其芳:通感式语言
        3.2.3 艾青:形象性思维
    3.3 象征主义内核
        3.3.1 非个人化
        3.3.2 纯诗理论
        3.3.3 意象建设
        3.3.4 契合特质
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4.1 食指:“窗含西岭千秋雪”
    4.2 白洋淀诗群
        4.2.1 芒克:自由的生命意志
        4.2.2 根子:庄严的内心嚎叫
        4.2.3 多多:文化语言的挑战
    4.3 今天派诗群
        4.3.1 北岛:英雄的主体自我
        4.3.2 顾城:童话的生命乐园
        4.3.3 舒婷:个性的感觉意象
    4.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4.4.1 智力的空间
        4.4.2 隐喻的需要
        4.4.3 苦闷的象征
5 象征的荒原
    5.1 朦胧诗的精神蜕变——第三代诗歌
        5.1.1 第三代诗歌五副面孔
        5.1.2 第三代诗与朦胧诗的比较
    5.2 象征的荒原
        5.2.1 修辞话语的转换
        5.2.2 象征体系的解构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二、意象派的影响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何谓小说诗性
    第一节 诗性的由来
        一、诗、诗人以及诗性的定义
        二、小说诗性内涵
    第二节 普里什文小说对屠格涅夫体裁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屠格涅夫“散文诗”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的主要内容特征
        一、对自然诗性之美的继承
        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对命运的关注
        三、对理想人性与理想世界的渴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自然的诗性之美
    第一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自然观的异同
        一、整体自然观的呈现
        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三、关于大自然的死亡与个性存在问题
    第二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景物描写特点分析
        一、景物描写的思想艺术功用
        二、景物描写是民族心理及精神风貌的写照
        三、景物描写伴随着对宇宙的认知
    第三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景物描写的象征意蕴
        一、对“太阳”的意象分析
        二、关于景物色彩的意象分析
        三、作家笔下庄园与花园的象征意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人物形象的诗性塑造
    第一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农民形象的诗性塑造
        一、与自然相依相融的农民形象
        二、农民的精神境界与道德追求
        三、农民的个性化与时代性特征
    第二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诗性塑造
        一、对理想女性的塑造
        二、对反抗女性的塑造
        三、对新女性的塑造
    第三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儿童形象的诗性塑造
        一、儿童诗意的内心世界
        二、儿童的民族性特征
        三、儿童的“成长”主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哲学与美学思想探微
    第一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爱”的诠释
        一、爱的行为方式
        二、爱情与幸福的交织
        三、爱的普世与救赎
    第二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道路”母题的分析
        一、个体生命的斗争之路
        二、主人公的迷失与信仰之路
        三、知识分子的漫游之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书目

(5)越文化与艾青诗歌的审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艾青诗歌意象中的越地色彩
    (一)越地风土与艾青诗中的意象群落
    (二)异地、异域意象中的越地风土
    (三)越文化对艾青诗歌意象的介入
二、越文化反抗精神与艾青诗歌的主题特色
    (一)越文化与艾青诗歌的反抗主题
    (二)越文化与艾青诗歌的复仇主题
    (三)越文化与艾青诗歌的乡土批判主题
三、越文化与艾青诗歌艺术构造中的“力感”之美
    (一)越文化与艾青诗歌“力感”的主要特色
    (二)越文化与艾青诗歌“力感”的表现特征
    (三)越文化与艾青诗歌“力感”的艺术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堰河-我的保姆》文本解读40年(1979-201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79年-2000年:内容上的价值重估与形式上的审美回归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
    第二节 文学界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解读研究
        一、思想内容解读
        二、艺术特色解读
        三、美学风貌解读
    第三节 语文教育界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解读研究
        一、教材编排分析
        二、教学内容解读
    第四节 本阶段的解读特征
第二章 2001年-2018年:内容上的多元探索和形式上的深入挖掘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
    第二节 文学界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解读研究
        一、思想内容解读
        二、艺术特色解读
        三、美学风貌解读
    第三节 语文教育界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解读研究
        一、教材编排分析
        二、教学内容解读
    第四节 本阶段的解读特征
第三章 语文核心素养下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第一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与《祝福》《阿长与山海经》的比较阅读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与《祝福》的对比
        二、《大堰河——我的保姆》与《阿长与山海经》的对比
    第二节 “紫色的灵魂”试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李广田《诗的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诗的艺术》的现状概述
    二、研究《诗的艺术》的路径方法
    三、研究《诗的艺术》的创新之点
第一章 《诗的艺术》的本体探求
    一、新诗本体与《诗的艺术》本体探求背景
    二、新诗本体探求的基本质素:内容与形式
    三、新诗本体探求的思想路径:唯物辩证法
    四、新诗本体探求的价值诉求:圆融与和谐
第二章 《诗的艺术》的文本批评
    一、精益求尽的诗艺探析:诗的艺术
    二、沉思的诗的洞幽烛微:沉思的诗
    三、聆听时代美妙之音:诗人的声音
第三章 《诗的艺术》的论诗特色
    一、针对性与对话性
    二、形象性与通俗性
    三、印象性与朴实性
第四章 《诗的艺术》的学术贡献
    一、研究思考当时中国新诗现状及发展
    二、诗人艺术体认与奠基批评言说基础
    三、丰富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批评空间
结语: 完成与未完成的跋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论晓雪的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晓雪诗歌的内涵
    第一节 歌颂伟大祖国
    第二节 吟咏大好河山
    第三节 述说民间故事
    第四节 描绘民族风情
    第五节 赞美真挚爱情
第二章 晓雪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语言的质朴
    第二节 意象的独特
    第三节 主题的鲜明
第三章 晓雪诗歌的民族元素
    第一节 晓雪诗歌的白族元素
    第二节 晓雪诗歌的汉族元素
    第三节 晓雪诗歌的其他少数民族元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晓雪作品研究文章目录索引

(10)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
    三 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反思
    四 本文的研究设想和学术目标
第一章 惠特曼诗歌的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惠特曼诗歌对民主精神的召唤
        一 民主的圣使:赞美推崇民主的伟人
        二 民主的圣徒:平民精神的崛起和扩展
    第二节 战争中呼唤人性的自由
        一 对自由的呐喊
        二 国际自由主义精神的影响
第二章 惠特曼的自然观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之力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第二节 惠特曼式的泛神论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第三章 惠特曼诗歌的个性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惠特曼诗歌的个体意识对中国诗人的启发
        一 新诗对自我价值歌颂的深入
        二 新诗中个体意识觉醒的推动
    第二节 惠特曼影响下的中国新诗情感美学
        一 新诗对“灵肉一致”的升华
        二 新诗对纯真爱情的热烈崇尚
第四章 惠特曼的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惠特曼口语入诗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一 新诗对口语入诗的借鉴
        二 现代诗人对口语入诗的主观接受
    第二节 惠特曼诗体的自由化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一 新诗对自由体诗的吸收
        二 现代诗人对自由体艺术特质的主观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四、真正的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D]. 徐艳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D]. 崔严之.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D]. 杨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5]越文化与艾青诗歌的审美选择[D]. 陈芳芳.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大堰河-我的保姆》文本解读40年(1979-2018)研究[D]. 杨依婷. 扬州大学, 2019(02)
  • [7]李广田《诗的艺术》研究[D]. 刘正忠. 云南大学, 2019(03)
  • [8]论晓雪的诗歌[D]. 汤艳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1940年代的中国诗论图景[J]. 吴晓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0]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D]. 杜璇. 南京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真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