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进步是无机盐工业发展的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李磊,许燕[2](2020)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新能源汽车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动力来源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主,其中正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及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性能、成本等关键问题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姚冬龄,张小平[3](2020)在《中国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进步》文中提出中国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始于1958年,先是引进国外技术,之后对该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生产实践、技术改进、扩大生产规模等,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介绍了过氧化氢生产方法在中国的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蒽醌法的发展过程和技术进步概况及其对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深远意义。重点阐述了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的技术改进,比如氢化工序使用的氢化催化剂由兰尼镍催化剂发展到载钯催化剂以及对氢化塔结构的改进、氧化工序对设备和流程的改进、对工作液溶剂的改进、制定生产安全措施等。概括了当前过氧化氢生产和技术进步的现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张莉[4](2020)在《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李比希的植物营养学说,土壤中的养分被作物吸收后,地力减弱,需要补充新的养分,保证作物生长需求。肥料对作物的增产至关重要,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肥料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土壤,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亟需改变传统施肥模式,实现肥料的精准施用。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水灌溉,节水省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迎来发展机遇。水溶肥料,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配套产品,绿色环保,符合国家肥料减施增效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水溶肥原料来源少,价格高,不能普遍适用于农作物。磷酸脲可为作物提供氮磷营养元素,但其养分含量低。聚磷酸铵作为一种水溶肥原料,氮磷营养成分含量高,施用安全性高,但国内产量低,尚未形成规模化。湿法磷酸和尿素合成磷酸脲的结晶过程及磷酸脲与尿素的聚合过程复杂,需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磷酸脲的结晶热力学磷酸脲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溶解度曲线拟合为Apelblat方程,溶解过程吸热、自发且快速。温度和搅拌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变窄,而冷却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增加。搅拌速率、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增加均使磷酸脲结晶诱导期减少。固液界面张力表明,磷酸脲的结晶过程为初级非均相成核。杂质均使溶解度、介稳区和诱导期增加。为减少工艺流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原料中Al3+、Mg2+、Fe3+及SO42-的摩尔浓度低于0.2%。(2)磷酸脲的结晶动力学根据测定的磷酸脲结晶液的悬浮密度、过饱和度、晶体体积形状因子以及粒度分布,采用矩量变换法计算出晶体生长速率和成核速率。粒度分析表明,磷酸脲晶体生长为粒度无关生长。采用1st Opt软件对数据拟合分析,得到成核及生长动力学方程。对动力学方程的分析表明,升高温度和增加过饱和度时,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增加,由于成核动力学方程中过饱和度指数较大,因此成核速率增长更快。晶体成核为二次成核,晶体生长过程为表面反应控制。晶体成核速率随悬浮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磷酸脲的制备湿法磷酸(w(P2O5)25.23%)合成磷酸脲的优惠工艺条件为,湿法磷酸与尿素摩尔比为1.05:1,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60 min,结晶时间为18 h,磷酸脲的产率为63.58%,产品中氮和五氧化二磷含量分别为17.2%和44.3%,符合工业磷酸脲的标准GB/T 27805-2011。FTIR和XRD分析表明,湿法磷酸成功合成了磷酸脲,磷酸脲成分和结构不变。热分析表明,磷酸脲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易储存。(4)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Al3+、Fe3+、Mg2+及SO42-均使磷酸脲的产率下降。杂质加入后,磷酸脲产品氮磷含量仍符合国家标准GB/T 27805-2011。Al3+、Fe3+、F-使磷酸脲粒度减小,晶体之间分散性差,而Mg2+及SO42-使晶体的分散性更好,透明度较高且形状规则。粒度分析表明,Al3+、Fe3+和SO42-使磷酸脲晶体粒度降低。因此,在工业化生产中,应控制原料中Al3+、Fe3+、SO42-及F-的含量,提高磷酸脲产品的质量,获得颗粒大小均匀的晶体。(5)聚磷酸铵的制备以湿法磷酸制备的磷酸脲为原料合成聚磷酸铵(APP)的优惠工艺条件为:尿素与磷酸脲摩尔比为2.1:1,反应温度为210°C,反应时间为65 min。聚磷酸铵产品的聚合度为25.31,在25°C水中的溶解度为3.94 g·(100 g)-1,为可溶性物质。聚磷酸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68.13%,氮含量为13.72%。FTIR和XRD分析表明,制备的产品为Ⅰ型聚磷酸铵。热分析表明,聚磷酸铵易于常温储存。SEM分析表明,聚磷酸铵产品疏松多孔。(6)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降低p H值和升高温度有利于氮磷的释放。抛物线方程、Elvoich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均能拟合释放过程,其中,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最佳。氮磷元素释放过程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和p H值降低而降低,水解活化能处于聚磷酸盐的水解活化能范围。综上所述,磷酸脲的结晶过程机理研究丰富了磷酸脲的结晶理论,为工业生产磷酸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湿法磷酸成功合成出磷酸脲,省去对湿法磷酸的净化,优化传统工艺;以湿法磷酸合成的磷酸脲为原料制备的Ⅰ型聚磷酸铵,可溶于水;探究了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释放过程,为聚磷酸铵作为水溶肥施用提供指导,提高肥料利用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湿法磷酸的利用率,缓解高品质磷资源短缺,对水溶肥的推广及应用有重要意义。
陈湘根[5](2020)在《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铝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工业铝酸钠溶液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铝,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是有前景的技术路线。工业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浓度高、硅量指数低,着色物质种类多,影响种分过程和纯度提高。本文以工业铝酸钠溶液为原料,以脱硅热力学为基础,进行溶液的净化脱色,研究种分分解过程,并对产业化流程进行优化改进,生产出高纯氢氧化铝中间体,经焙烧得到高纯氧化铝。为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铝提供技术指导。研究了工业铝酸钠溶液的脱硅脱色机理。研究表明:加入CaO后,与铝酸钠溶液生成水合铝酸钙,进而与硅酸根离子生成水化石榴石从溶液中析出,实现脱硅。研究了水化石榴石生成条件和反应热力学,含钙化合物的脱硅能力次序为:CaO>3CaOAl2O3·6H2O>Ca(OH)2。着色物质主要为有机物和含铁物质,过滤可除去大分子有机物;加入CaO可除去小分子有机物及含铁物质。确定了加入CaO,同步脱硅脱色的净化工艺。开展了铝酸钠溶液种分制备氢氧化铝中间体的研究。利用合成铝酸钠溶液,考察了种分过程分解浓度、分解温度对杂质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碳酸氢钠为引发剂制备晶种,以净化后工业铝酸钠溶液为原料种分制备氢氧化铝,研究了温度制度、晶种添加量、添加剂等对杂质含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加入添加剂A或B,可以抑制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析出,提高溶液分解率,降低产品碱含量。种分时间为2436 h时,分解率可达55.29%,氢氧化铝平均粒径小于5μm,纯度达到99.90%以上。对产业化过程关键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对浮游物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氢氧化铝的白度;对晶种制备过程进行优化,形成活性晶种制备工艺,降低夹带杂质含量;采用两段种分分解工艺,控制种分过程杂质的析出,并辅以脱铁、筛分多级杂质脱除技术,降低了分解产品粒度和杂质含量;根据产品特点和过滤设备运行参数,对产业化过程过滤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采用浆液立式压滤工艺,以串联过滤洗涤技术、洗水在线控制技术、强化搅洗技术、多点多密度检测控制技术,大幅降低了产品附碱和电导率。经焙烧后得到的高纯氧化铝,白度大于96%,SEM粒度介于13μm,呈长柱状,杂质含量符合3N高纯氧化铝要求,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高纯氧化铝的目标。该论文有图47幅,表35个,参考文献75篇。
王孝峰,孙小虹[6](2020)在《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70 a以来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迅猛,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机盐生产、出口和消费国。分析了中国无机盐工业生产现状和进出口情况,指出行业存在大宗产品产能过剩、产品精细化率偏低、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率偏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节能减排任务重、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及发展方向。新能源用无机材料、无机粉体功能材料、5G通迅用无机材料、电子化学品和电镀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将是未来无机盐工业发展的热点。随着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会逐渐实现行业规模化、绿色发展与安全生产。
秦险峰[7](2020)在《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制备铬盐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铬盐作为无机化工产品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传统的无钙焙烧工艺存在铬提取率较低及铬渣污染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威胁巨大。开发铬盐清洁生产工艺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铬铁矿液相氧化工艺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铬盐清洁生产工艺,其具有能耗低、浸出效率高等优势。为了提高浸出体系的固液分离效率和碱回用率,拓展铬盐产品生产工艺,本文提出一种铬铁矿液相氧化法制备铬盐的工艺,通过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强化了浸出过程中的多相传质过程,探究了其流场调控机理,实现了铬的高效浸出;根据浸出后混合浆料的性质,开发出了保温沉降的方式,实现了固液体系的高效分离,提高了碱回用效率;针对该工艺的中间产物—铬酸钡,提出了盐酸溶解还原法转化铬酸钡为三价铬盐,实现了铬盐平台产物多向产品开发,与前段各工序衔接形成了全新的铬铁矿液相氧化法制备铬盐的工艺。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根据强化铬铁矿加压浸出过程的需要,提出了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同等反应条件下,比传统的动态搅拌桨的铬浸出率高出约10%50%。对动静组合搅拌系统下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过程进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40min、铬铁矿粒度小于58μm、转速800 rpm、氧分压2.4 MPa、反应温度240℃、碱浓度60%(wt%)、碱矿比(质量)4:1的条件下,铬、铝浸出率均大于97%,浸出效率极高。动力学研究表明,铬、铝的浸出过程均受界面化学反应速率步骤控制,动力学方程为1-(1-X)13=kt,其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34.36 kJ·mol-1和30.69 kJ·mol-1,指前因子A分别为7.1 min-1和3.41 min-1。(2)对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强化浸出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静组合搅拌系统的流场分布非对称性增强,湍动能更小,桨叶尾涡更少,有效地打乱了流体的有序流动,减少了流域中的“打旋”现象,同时减小了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有利于搅拌槽内的能量传递,从而强化气-液-固三相传质。(3)针对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体系中固液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保温沉降的固液分离方法。对比研究了稀释过滤、离心分离、保温沉降三种固液分离方法在分离时间、液相碱浓度、反应渣干湿比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稀释过滤和离心分离相比,保温沉降可分别提高54%和73%的分离效率,同时保证分离后碱浓度可达到直接循环浸出的标准,同时发现沉降过程中铬、铝、碱在液相的分布变化有利于后续铬碱分离。沉降速度与液相粘度成反比,在分离时间最短的150℃下沉降90 min即可沉降完全,颗粒沉降速度为0.48 m/h,液相粘度为2.5 Pa·s。(4)以响应曲面法优化了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法转化铬酸钡中间体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程度分别为盐酸/铬酸钡物料配比>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以温度、液固比和盐酸/铬酸钡物料配比为自变量,铬转化率为响应值建立响应曲面模型,所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84.92+5.48X1-2.22X2+21.23X3+2.45X1X2-3.90X1X3+1.15X2X3+0.76X12+1.65X22-12.75X32,残差、方差及响应曲面分析均表明了此响应曲面模型对铬酸钡溶解还原实验的铬转化率预测值较为精准。在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95℃、盐酸/铬酸钡物料配比3.73:1、液固比8:1的条件下,铬转化率高于99%。(5)通过对铬铁矿浸出过程的循环实验,表明了循环浸出液中的铝含量始终约为1.65 g,且多次循环铬的浸出率均在96%左右,对铬的浸出无明显抑制作用;硅酸钠对保温沉降后洗渣液中的铝去除率为96%,且生成的硅铝酸钠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相比现有的氧化钙、氢氧化钙除铝法,效率更好且更环保;乙醇用量为3倍理论量时,Cr(VI)还原率为98%,反应后溶液pH值为0.75,以氢氧化钡调节溶液pH值为8.59可使Cr(III)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铬沉淀。
刘丽智[8](2020)在《秸秆气化炉裂解过程及流场分析》文中提出由于化石能源每年的消耗量巨大,许多科研机构开始走上探索新能源之路,提出了生物质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想法。我国秸秆能源的存储量十分丰富。秸秆气化技术可以将秸秆能源转化为可燃气体来代替日常所用的化石燃料,固定床下吸式气化炉是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气化设备。但是,目前对固定床气化炉的研究、设计在很多方面还依靠经验,很多气化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还没有被发现。以下吸式固定床秸秆气化炉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软件建立气化炉二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基于ANSYS软件中的Fluent模块对秸秆气化炉内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用随机轨道模型追踪秸秆颗粒运动,基于P1模型模拟气化过程的辐射传热过程,同时耦合化学反应,对下吸式秸秆气化炉气化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气化炉内流场分布进行分析,证明模拟所选气化模型的合理性。然后分析了气化炉炉膛宽度、秸秆颗粒粒径、空气当量比、水蒸气/秸秆质量比(S/B)对气化炉气化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气化炉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可燃气含量都会随着炉膛宽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气化炉炉膛宽度过小时,炉膛内温度过高会导致气化炉寿命减小。秸秆颗粒粒径达到40mm时,气化炉内温度迅速下降,会出现严重的秸挥脱挥发分不完全现象。空气当量比在0.28~0.30之间时气化效果最佳,空气当量比小于0.28由于O2含量少,会出现会挥发份燃烧不完全,炉内温度较低的现象。空气当量比大于0.30时,挥发分与焦炭燃烧完全,但过多的O2会稀释可燃气体。水蒸气/秸秆质量比会对气化炉的气化效率产生影响,水蒸气/秸秆质量比的增加会促焦炭与水煤气反应的反应速率,导致气化炉内温度降低,但会提高CO量。图38幅;表4个;参63篇。
李连成,应自卫,李星玥[9](2019)在《无机盐工业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无机盐工业的产业特点,阐明了无机盐工业从基础产品向材料产品的发展趋势。回顾了国外无机盐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中国无机盐工业经历发展、壮大的不同阶段。同时,指出目前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存在的资源稀缺与消耗过快、绿色发展与污染治理、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以及新市场拓展等突出问题,指出了中国无机盐工业存在的技术差距,并提出今后中国无机盐产业发展方向和建议。
白雪[10](2019)在《苦卤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及母液析盐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苦卤资源利用以生产氯化钾、硫酸钾、溴和氯化镁等产品为主,尚无高附加值镁盐产品。由于苦卤加工过程中资源回收率低,导致苦卤的综合利用率不足20%,而未利用的苦卤被排入大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急需开发新工艺来改善苦卤资源利用现状。本文以利用镁资源推动苦卤综合利用技术进步为出发点,进行了合成高附加值碱式硫酸镁晶须和后序母液分离工艺的研究。本文以苦卤为原料,液碱Na OH为沉淀剂合成153型碱式硫酸镁晶须[Mg SO4·5Mg(OH)2·3H2O,MOS],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液碱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液相组成和产品形貌的影响,并用XRD和SEM等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MOS合成条件为Mg2+与OH-摩尔比1:1.5,Na OH浓度4 mol/L,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 h。该条件下得到长度约为60~80μm,长径比最大约为200的扇形MOS晶须,通过实验数据模拟建立了MOS晶须的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显示MOS晶须的水热合成受晶体生长控制。制备MOS晶须后的母液蒸发浓缩,利用25℃时Na+,K+,Mg2+//Cl-,SO42--H2O五元介稳体系相图预测母液蒸发路径,实验结果与预测路径基本吻合。对析盐规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母液密度低于1.2607 g/cm3时,为Na Cl的主要析出阶段,密度高于此值,便有含钾的混盐共析,且随母液密度的增大固相析出速率明显提高。根据母液蒸发的析盐规律,设计了母液兑卤制备氯化钠和软钾镁矾并副产水氯镁石的新工艺,进而实现苦卤中镁、钾等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将母液中剩余镁离子转化为镁盐产品除去,简化了后续母液中钠盐和钾盐的分离过程。分别考察了母液与Na2CO3反应制备碱式碳酸镁和与Na OH反应制备氢氧化镁的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碱式碳酸镁的工艺中,镁离子转化率最高为97.82%,并且引入HCO3-和CO32-,而按照Mg2+/OH-摩尔比1:2制备氢氧化镁,镁离子转化率为100%且OH-反应完全。制氢氧化镁后的母液根据0℃和25℃时Na+,K+//Cl-,SO42--H2O四元体系相图、25℃和100℃时Na Cl-KCl-H2O三元体系相图,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和低温结晶分离出Na Cl,Na2SO4·10H2O和KCl。
二、技术进步是无机盐工业发展的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进步是无机盐工业发展的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及发展现状 |
2 锂电池钴酸锂材料 |
2.1 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性能特点 |
2.2 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
3 锂电池三元材料 |
3.1 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特点 |
3.2 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
4 锂电池锰酸锂材料 |
4.1 锂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性能特点 |
4.2 锂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
5 锂电池磷酸铁锂材料 |
5.1 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性能特点 |
5.2 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
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流制备方法对比 |
7 锂离子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
8 结语 |
(3)中国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发展过程[1-2] |
2 中国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技术进步 |
2.1 工艺技术的进步 |
2.1.1 氢化工序[3-4] |
2.1.2 氧化工序 |
2.1.3 萃取工序 |
2.1.4 后处理工序 |
2.1.5 工作液[5-11] |
2.2 氢气来源 |
2.3 DCS在过氧化氢生产装置上的应用 |
2.4 安全 |
3 中国过氧化氢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4)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酸脲的概述 |
1.2.1 磷酸脲的性质 |
1.2.2 磷酸脲的应用 |
1.2.3 磷酸脲的制备 |
1.3 磷酸脲的制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磷酸脲的制备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磷酸脲的制备国内研究现状 |
1.4 聚磷酸铵的性质及用途 |
1.5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外研究现状 |
1.5.2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磷酸脲结晶热力学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测定磷酸脲溶解度 |
2.2.3 测定磷酸脲结晶介稳区 |
2.2.4 测定磷酸脲结晶诱导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磷酸脲溶解度 |
2.3.2 磷酸脲结晶介稳区 |
2.3.3 磷酸脲结晶诱导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磷酸脲结晶成核及生长速率的测定 |
3.2.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磷酸脲晶体成核动力学模型 |
3.3.2 磷酸脲晶体生长动力学模型 |
3.3.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磷酸脲制备工艺开发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磷酸脲的制备研究 |
4.2.3 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研究 |
4.2.4 磷酸脲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法磷酸法 |
4.3.2 浓缩湿法磷酸法 |
4.3.3 湿法磷酸法 |
4.3.4 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 |
4.3.5 磷酸脲的表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聚磷酸铵制备工艺开发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聚磷酸铵的制备研究 |
5.2.3 聚磷酸铵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磷酸铵的制备工艺 |
5.3.2 聚磷酸铵的表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磷酸铵中氮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2 聚磷酸铵中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3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动力学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铝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高纯氧化铝性能与用途 |
1.3 高纯氧化铝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铝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6 论文结构 |
2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3 工业铝酸钠溶液净化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水化石榴石生成条件和反应热力学分析 |
3.3 拜耳法铝酸钠溶液深度脱硅过程研究 |
3.4 铝酸钠溶液的净化脱色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铝酸钠溶液种分制备氢氧化铝中间体 |
4.1 引言 |
4.2 合成铝酸钠溶液种分制备氢氧化铝 |
4.3 工业铝酸钠溶液种分制备氢氧化铝 |
4.4 种分氢氧化铝产品粒度分布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5 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铝产业化研究 |
5.1 高浓度铝酸钠溶液净化技术产业化研究与优化 |
5.2 高活性晶种制备技术产业化研究及优化 |
5.3 种分分解技术产业化研究与优化 |
5.4 产品过滤、洗涤产业化研究与优化 |
5.5 高纯氧化铝产品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现状 |
2 中国无机盐工业生产概况 |
3 中国无机盐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
4 行业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建议及展望 |
5.1 发展建议 |
5.2 行业展望 |
(7)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制备铬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铬盐行业发展状况 |
1.2.1 铬资源现状及矿石组成 |
1.2.2 氢氧化铬的制备及用途 |
1.3 铬盐生产工艺 |
1.3.1 有钙焙烧法 |
1.3.2 无钙焙烧法 |
1.3.3 酸性浸出法 |
1.3.4 熔盐液相氧化法 |
1.3.5 亚熔盐液相氧化法 |
1.4 固液分离方法 |
1.4.1 过滤分离 |
1.4.2 离心分离 |
1.4.3 重力沉降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意义 |
2 铬铁矿碱浸过程强化及动力学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分析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铬铁矿的表征分析 |
2.2.2 两种搅拌系统的浸出效率对比实验结果 |
2.2.3 动静组合搅拌系统中的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过程强化研究 |
2.3 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1 铬铁矿浸出反应过程 |
2.3.2 固液反应控制步骤 |
2.4 动力学方程拟合 |
2.5 小结 |
3 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强化搅拌槽内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研究 |
3.1.1 几何模型与计算流域 |
3.1.2 模型方法与边界条件 |
3.1.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流体流动轨迹 |
3.2.2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速度分布 |
3.2.3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速度等值面分布 |
3.2.4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湍动能分布 |
3.2.5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桨叶尾涡结构 |
3.3 小结 |
4 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浓碱体系的固液分离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浸出体系组成及反应渣粒度 |
4.2.2 稀释过滤效果 |
4.2.3 离心分离效果 |
4.2.4 保温沉降效果 |
4.2.5 三种固液分离方式效果对比 |
4.2.6 沉降动力学研究 |
4.3 小结 |
5 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法转化铬酸钡中间体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单因素实验 |
5.2.2 响应曲面优化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铬酸钡工艺 |
5.3 小结 |
6 铬铁矿液相氧化法制备铬盐全流程工艺研究 |
6.1 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液中铝的去除研究 |
6.1.1 清水区的铝含量对循环浸出过程的影响 |
6.1.2 硅酸钠除铝 |
6.2 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铬酸钡中间体的后续工艺补充 |
6.2.1 不同乙醇用量对Cr(VI)的还原效果及反应后溶液p H的影响 |
6.2.2 Cr(III)的沉淀转化制备氢氧化铬产品 |
6.2.3 含钡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
6.3 铬盐产品及副产物的表征分析 |
6.3.1 粒度分析 |
6.3.2 XRD衍射分析 |
6.3.3 表面形貌分析 |
6.4 全流程工艺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秸秆气化炉裂解过程及流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生物质气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物质气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生物质气化研究现状 |
1.3 秸秆气化装置及气化原理 |
1.3.1 固定床气化炉 |
1.3.2 流化床气化炉 |
1.3.3 气流床气化炉 |
1.3.4 秸秆气化原理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秸秆气化数值模型建立 |
2.1 CFD概述 |
2.2 气相基本方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3 气固两相流模型 |
2.4 湍流模型 |
2.5 化学反应与燃烧模型 |
2.5.1 热解模型 |
2.5.2 均相反应模型 |
2.5.3 气固非均相模型 |
2.6 辐射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秸秆气化炉气化过程模拟及流场分析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 网格划分 |
3.3 初始及边界条件 |
3.3.1 假设条件 |
3.3.2 边界条件 |
3.4 流场分析 |
3.4.1 颗粒脱挥发分模型比较 |
3.4.2 温度场分布特性 |
3.4.3 湍流动能分析 |
3.4.4 颗粒粒径及组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秸秆气化炉气化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气化炉炉膛宽度对气化性能的影响 |
4.2 秸秆颗粒粒径对气化性能的影响 |
4.3 空气当量比对气化性能的影响 |
4.4 水蒸气/秸秆质量比(S/B)对气化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无机盐工业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机盐工业产业特点 |
2 国际无机盐工业发展进程 |
2.1 无机盐工业发展初期 |
2.2 无机盐工业发展繁盛时期 |
2.3 无机盐工业精细化发展 |
3 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 |
3.1 无机盐工业成长期 |
3.2 无机盐工业快速发展过程 |
4 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
4.1 资源稀缺与消耗过快 |
4.2 绿色发展与污染治理 |
4.3 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4.4 挖掘新兴趋势, 开拓新领域 |
5 中国无机盐工业在技术上的差距 |
5.1 通用工程技术 (单元操作) |
5.2 装备和控制系统 |
5.3 成套技术 |
5.4 基础研究 |
6 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方向 |
(10)苦卤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及母液析盐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苦卤资源概况 |
1.1.1 苦卤资源现状 |
1.1.2 苦卤化工现状 |
1.1.3 苦卤综合利用新工艺 |
1.1.4 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
1.2 无机镁盐功能材料 |
1.2.1 碱式硫酸镁晶须 |
1.2.2 碱式碳酸镁 |
1.2.4 氢氧化镁晶须 |
1.3 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相图研究 |
1.3.1 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相图的研究意义 |
1.3.2 水盐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
1.3.3 稳定相平衡研究现状 |
1.3.4 介稳相平衡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2 各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 表征方法 |
2.3.1 XRD表征 |
2.3.2 SEM表征 |
2.3.3 固相鉴定 |
第三章 水热法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 |
3.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工艺 |
3.2 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适宜条件 |
3.2.1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3 液碱浓度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 扇形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形成机理 |
3.4 水热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动力学研究 |
3.4.1 结晶原理 |
3.4.2 结晶动力学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脱镁母液蒸发析盐规律及工艺研究 |
4.1 预测母液蒸发析盐路径 |
4.2 实际蒸发过程 |
4.2.1 实际析盐路径 |
4.2.2 密度与蒸发率的关系 |
4.2.3 密度与液相和固相组成的关系 |
4.3 制备软钾镁矾的工艺路线 |
4.3.1 理论依据 |
4.3.2 工艺过程及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脱镁母液制备碱式碳酸镁和氢氧化镁及后序分离工艺 |
5.1 碱式碳酸镁的制备 |
5.1.1 碱式碳酸镁的制备方法 |
5.1.2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
5.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 氢氧化镁的制备 |
5.2.1 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
5.2.2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
5.3 母液利用工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技术进步是无机盐工业发展的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李磊,许燕. 中国锰业, 2020(05)
- [3]中国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进步[J]. 姚冬龄,张小平. 无机盐工业, 2020(06)
- [4]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D]. 张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5]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铝研究及工业应用[D]. 陈湘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王孝峰,孙小虹. 无机盐工业, 2020(04)
- [7]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制备铬盐工艺研究[D]. 秦险峰.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8]秸秆气化炉裂解过程及流场分析[D]. 刘丽智.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无机盐工业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J]. 李连成,应自卫,李星玥. 无机盐工业, 2019(07)
- [10]苦卤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及母液析盐工艺的研究[D]. 白雪. 河北工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