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媒体的传播优势与固有弱点(论文文献综述)
牛旻[1](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潘颖[2](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蔡露芹[3](2017)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出版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新媒体已成为影响和构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又无法独立承担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担。另一方面,由于以数字化媒体(数字电视)、社会化媒体(如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急剧地弱化。传统媒体面对着新媒体的强大冲击,纷纷采取各种方式渗透并进入新媒体,但是成效很微弱,虽然目前它凭借其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但其发展已经陷入生存困境。因而近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方都在走互动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极大地引发了学界、业界对二者融合的关注和探索兴趣。并且政府层面对二者融合的关注也与日俱增。社会受众在享受二者融合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是,由于媒体融合理念的模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机制的不同,对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认知的局限,以及现有媒体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大多局限于形式和内容上的嫁接,尚未能实现真正的融合。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江西省乃至全国,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激烈化,受众群体成分复杂,思想更趋于多元化,这对扮演维护社会稳定承担重要作用的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比较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特征、本质属性、从社会持续发展角度探索如何发挥新兴媒体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优势,融合传统媒体政策、数据资源和人员素质、深度新闻报道的优势,利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来共同塑造和全面影响处于改革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
王颖[4](2010)在《网络媒体的强势发展与传统媒体的生存机遇》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受众群体数量迅速增加。网络媒体凭借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全球性、及时性、多媒体形式传播的优越性,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观念,拓展了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受众数量,增强了传播效果。本文研究了网络媒体强势发展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机遇与策略。
孟庆军[5](2007)在《网络学习代价研究》文中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因此,改善学习成为全球性任务。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成为革新学习模式的重要“动力”。不能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确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我们看待学习的目光,也将影响学习的未来。但是,在信息时代,我们不仅关注学习的当前效果,更重视其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伴随着代价的付出,而这种代价是巨大的,制约着学习者的发展。本文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代价的根源及其影响。在理论方面,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代价理论多理论并存,并以社会交往理论作为研究主线,对网络学习代价问题展开研究。在实证方面,一方面吸纳一些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论据;另一方面本人以内蒙古赤峰学院的部分教师、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网络学院的网络学员和赤峰第二中学(高中)、赤峰第十一中学(初中)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网络学习代价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着重从如下几个维度展开:第一,问题的提出。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在促进学习方面确有其优势,但学习者似乎进入一种无批判的狂热境界,对网络学习代价没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代价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前提。网络学习需要交往和网络学习具有代价是本研究的基本观点。第三,网络学习交往环境的制约性。由于网络交往的不在场特征,亦即面对面交往的缺失和符号交往的简单化,导致学习者健康人格和对事物判断、理解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的影响。第四,网络伦理环境的无序性。网络空间交往主体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伦理空间呈无序态,这是网络交住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伦理困境。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无实体的交往,缺乏身体的道德担保容易导致网络学习者伦常松懈。第五,网络学习虚拟交往的局限性。虚拟的交往环境隐匿了人的身份,消解了现实环境中的角色义务,自主性学习异化为独立学习,缺失了竞争性人格的培养以及学习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第六,网络学习数字技术的负效应。人类在使物人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物化了,计算机与网络是把学习者的主体的、复杂的、创造的思维异化为客体的、简单的、重复的操作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造成了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身心等多重负面影响。第七,网络学习代价控制策略。网络学习的价值在于虚拟,而代价也在于虚拟。针对技术异化和面对面的学习交往缺失所导致的网络学习代价,必须实施必要的代价控制策略,以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第八,结语。技术异化和面对面交往缺失导致代价的产生,网络学习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要求而独立实现。网络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交互的过程。网络使学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性、对话的平等性、网络的交互性和虚拟性等,同时也由于现实中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缺失而导致学习者全面发展受到极大地限制。学习者可以利用计算机所提供的脑思维功能而辅助学习,同时也承担着计算机所带来的对学习者素质形成的负面影响。虚拟的网络世界改变了现实环境中人们在场交往方式的同时,也屏蔽了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份特征,必然要产生虚拟性角色与现实性角色的价值冲突。美国《教育周刊》调查认为:如果不正确使用计算机,会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而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说:“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决不可用计算机去“教”科学,去“教”人。利用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网络学习过程,阐述人与人交往对学习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强调教师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这是教育的重要所在。没有一种理论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教师可以离开教育舞台,电脑是最好的老师。网络提供了一种学习环境,但这种环境是以面对面交往缺失为代价,因而导致人的发展的不完整。代价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了获得一定的学习价值,也总要作出某种或某些放弃、付出或牺牲。没有代价就不可能有价值创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合理的代价思维。网络学习需要实施代价控制策略,即成本性代价限制策略和损失性代价控制策略。
熊琼,李绪友[6](2006)在《浅探网络媒体“先天优势”与“先天不足”》文中指出文章主要通过对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特征、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阐释了网络新闻传播先天优势与先天不足,以此为基础,浅探网络媒体发展前景。
叶小鸥[7](2006)在《浅议第四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其有效把握》文中提出作为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以其传播范围广泛、参与主体众多,实施方式灵活多样等显着优势成为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这种作用的实现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
曾超[8](2005)在《论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传播史上的重大革命都是由媒介变革引起,诸如语言、文字产生,报纸、广播、电视出现,互联网、手机诞生……新媒介出现同时给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深远影响。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逐渐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促使传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与电子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以国际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化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并相互产生了密切的联姻关系,由此引发的传播和社会的变革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对照历史上传媒进化的轨迹,传媒技术的进步、媒介自身的发展都为新媒体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当前互联网与手机联合、为用户(受众)拓展出的火爆短信服务市场中我们依稀看到,二者联姻无疑已显现出其作为新媒体存在的影子。以此新媒体出现为代表产生的媒体融合趋势不仅对大众传播各环节、而且对社会各层面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它同时颠覆了人们对传播的整体认知。互联网、手机联姻也使人类在“地球村”生活的梦想正逐步走向现实。
汪勇,晋群[9](2004)在《第四媒体的传播优势与固有弱点》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进入网络时代,第四媒体迅速崛起,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第四媒体有它的传播优势,但也有它的弱点,因此,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会消亡。
柯涛[10](2004)在《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发端于经济领域的变革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做为与社会现实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新闻媒体,必然敏锐的感觉到了这种冲击和变化。经济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得我国媒体首次直面生存危机,而政治环境的日趋宽松、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勃兴以及身处激烈变动环境中的公众对新闻信息的迫切需求和新闻媒体功能的多元化要求,又为我国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机遇。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媒体带着复杂的心态感受着变革带来的痛苦和机遇。而新闻娱乐化现象正是我国媒体应对变革,做出的积极而无奈的选择。本文试图透过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媒体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表象,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之中,探讨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二、第四媒体的传播优势与固有弱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媒体的传播优势与固有弱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出版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媒体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媒体的概念 |
2.1.2 媒体的分类 |
2.1.3 传统媒体的概念和优势 |
2.1.4 新兴媒体的概念和优势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大众传播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 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第3章 江西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
3.1 近年来江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 |
3.2 近年来江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
3.2.1 江西省以省委宣传部作为牵头部门开展的工作 |
3.2.2 江西省的主要业务部门开展的工作 |
3.2.3 江西省新闻单位所做的融合探索 |
3.2.4 江西省响应国家行动开展的版权保护行动 |
第4章 江西省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媒体融合观念不强、理念不新,存在“推着走”现象 |
4.2 体制机制不顺,“合而不融”的现象突出 |
4.3 媒体融合项目小而散,产品整体实力不强 |
4.4 优质内容不多、原创内容不多,核心生命力不强 |
4.5 媒体融合人才匮乏,用人机制急需完善 |
4.6 平台受制于人,技术壁垒尚未打破 |
4.7 盈利模式仍在探索,巨大的投入尚未带来稳定收益 |
第5章 推进江西省媒体融合发展的建议 |
5.1 明晰融合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
5.1.1 提高认识 |
5.1.2 加强顶层设计 |
5.2 加大对媒体融合的政策支持 |
5.2.1 出台扶持政策 |
5.2.2 简化审批程序 |
5.2.3 协调各方合作 |
5.3 提高媒体融合项目的竞争力 |
5.3.1 加大资金扶持 |
5.3.2 加大项目支持 |
5.3.3 借力资本市场 |
5.3.4 有效整合资源 |
5.4 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加强业内培训 |
5.4.2 培育后续人才 |
5.4.3 大力引进人才 |
5.5 推动内容和技术两翼齐飞 |
5.6 加强管理巩固壮大网上舆论阵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网络学习代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网络学习的界定 |
(二) 网络学习代价的涵义 |
(三) 网络学习现状及发展 |
二、问题的研究意义 |
(一) 网络学习社会观的认知 |
(二) 网络学习辩证观的构建 |
(三) 网络学习模式观的确立 |
三、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一章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
一、基本观点 |
(一) 网络学习具有代价 |
(二) 网络学习需要交往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调查法 |
(三) 比较法 |
三、研究视角 |
(一) 社会学视角 |
(二) 哲学视角 |
四、基本框架 |
(一) 网络学习代价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论文的层次结构 |
第二章 网络学习交互环境的制约性 |
一、网络交互宜境与交互困境 |
(一) 网络交往宜境 |
(二) 网络交往困境 |
二、网络学习信息传递局限性 |
(一) 社会交往是信息传递方式 |
(二) 网络学习不在场交往弊端 |
第三章 网络学习伦理环境的无序性 |
一、网络环境的无序性及其后果 |
(一) 网络不良信息充斥网络学习环境 |
(二) 网络不良信息妨碍学习者的学习 |
二、网络学习主体道德失重 |
(一) 网络道德环境的自律与他律缺失 |
(二) 虚拟性角色与现实性角色的冲突 |
第四章 网络学习虚拟交往的局限性 |
一、自主性学习障碍 |
(一) 自主性学习的内涵 |
(二) 网络自主性学习的交往局限 |
二、学习过程的竞争性缺失 |
(一) 竞争性是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
(二) 主体学习活动需要竞争性行为 |
(三) 网络学习过程缺失主体竞争性 |
三、网络学习评价信度和效度缺失 |
(一) 网络学习的评价模式 |
(二) 网络学习环境的“屏蔽效应” |
(三) 网络学习评价中社会比较缺失 |
第五章 网络学习数字技术的负效应 |
一、学习者语言素养的弱化 |
(一) 网络学习去口语交互的弊端 |
(二) 网络学习去书写交互的弊端 |
二、学习者知识认知的局限 |
(一) 知识建构的数字化局限 |
(二) 知识学习的技术制约性 |
三、学习者身心健康的损害 |
(一) 电脑对学习者身体的负面影响 |
(二) 网络对学习者心理的负面影响 |
第六章 网络学习代价解决策略 |
一、网络学习代价思维 |
(一) 代价合理性和背理性 |
(二) 网络学习价值与代价 |
二、网络学习代价控制 |
(一) 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
(二) 网络学习成本性代价限制 |
(三) 网络学习损失性代价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浅探网络媒体“先天优势”与“先天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新闻的定义 |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 |
三.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缺憾 |
四.浅探网络媒体发展前景 |
(7)浅议第四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其有效把握(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四媒体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
二、第四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其显着优势 |
1. 通过第四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 可以使监督范围更加宽广 |
2. 通过第四媒体, 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舆论监督, 提高舆论监督的有效性 |
3. 第四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在方式上更加灵活有效 |
三、对第四媒体舆论监督的有效把握 |
1. 积极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第四媒体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
2. 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去占领第四媒体的舆论阵地 |
3. 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协作, 取长补短, 共同发挥作用 |
4. 加强第四媒体的监督和管理, 积极引导和帮助网 |
(8)论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人类传播史上的媒介革命及影响 |
第一节 语言、文字引发的第一次传播革命及影响 |
第二节 报纸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引发的第二次传播革命及影响 |
第三节 广播电视引发的第三次传播革命及影响 |
第四节 对引发第四次传播革命的新媒体的思考 |
第二章 互联网、手机及其联姻成的新媒体发展及特点 |
第一节 媒介与大众传媒的相关界定 |
第二节 互联网的出现、发展 |
第三节 手机与手机短信的出现、发展 |
第四节 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在传播技术上产生的新特点 |
第三章 互联网与手机联姻成的新媒体对大众传播及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简单阐释 |
第二节 互联网、手机联姻成新媒体的争议、前景 |
第三节 互联网与手机联姻对大众传播各环节的影响 |
第四节 互联网与手机联姻对大众传播依托的社会产生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新闻娱乐化的概念和表现 |
1.1 新闻娱乐化的概念 |
1.2 新闻娱乐化的种种表现 |
2 新闻意识的复苏--新闻娱乐化的前提 |
2.1 “新闻荒” |
2.2 我国媒体“新闻意识”的觉醒 |
2.3 我国媒体“新闻主体”地位的确立历程 |
3 “经济指挥棒”之下的娱乐之舞 |
3.1 媒介环境:从“温室”到“风吹雨打” |
3.2 新闻娱乐化-经济压力下的“异向”转变 |
3.3 娱乐经济的影响 |
4 政治--“官方意志”的默许 |
4.1 艰难的改革之路 |
4.2 “解压阀” |
5 大众文化-新闻娱乐化的温润土壤 |
5.1 大众文化的概念 |
5.2 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 |
5.3 媒体与大众文化的“姻亲” |
6 “第四媒体”--推波助澜 |
6.1 “第四媒体”的传播优势 |
6.2 网络的一代 |
7 受众:新闻娱乐化的需求 |
7.1 “文化堕距” |
7.2 “求异”和“从众”心态的加强 |
7.3 “欲望的受众” |
7.4 “懒惰的受众” |
结论 |
四、第四媒体的传播优势与固有弱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2]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出版集团为例[D]. 蔡露芹. 南昌大学, 2017(02)
- [4]网络媒体的强势发展与传统媒体的生存机遇[J]. 王颖. 新闻爱好者, 2010(23)
- [5]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 孟庆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4)
- [6]浅探网络媒体“先天优势”与“先天不足”[J]. 熊琼,李绪友. 中国西部科技, 2006(36)
- [7]浅议第四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其有效把握[J]. 叶小鸥.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 [8]论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D]. 曾超. 广西大学, 2005(06)
- [9]第四媒体的传播优势与固有弱点[J]. 汪勇,晋群. 滁州学院学报, 2004(04)
- [10]新闻娱乐化根源探析[D]. 柯涛. 郑州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