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伟志:为了扞卫科学尊严(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隋从容[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刘红梅[3](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是历史的产物,家庭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审视家庭生活后的理性反思结果。家庭是社会机体的有机细胞,家庭文化是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和谐、家庭文化健康,个体人才能得到培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家庭才能真正发挥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现代性发育和市场经济的主导,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更深层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理念。传统的家庭及其文化已经在新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关系中遭到解体。个体面临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不断的出走,又一次次陷入对现代家庭寻找的徘徊困境中,家庭本身也面临价值观困境、伦理道德困境、家庭教育困境以及传承与断裂困境。进入新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文化去解决个体和家庭困境,去保障社会的良序发展。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点,以文化哲学作为观察视角,通过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家庭文化中的合理资源,试图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探索方向。唯物史观是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钥匙。家庭及其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符合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纵观中西方古代社会历史可以发现,家庭是人类早期共同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从动物式本性群居到自觉选择家庭作为生活方式,从无序的血缘婚家庭到现代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产生的每一步都和人们实践的重心“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分不开。对“两种生产”的需要直接产生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通过家庭实现了生存资料和生命的再生产,通过家庭交往实现人对自我的确认。与之相适应,家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具有满足人们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功能,作为生育单位家庭具有延续自身和种族生命的生产功能,同时家庭作为育人之器具有抚养和培育后代的功能。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两种生产”,也就决定了产生其上的家庭的性质。家庭文化则是人的本质在家庭生活中的显现,是人在具体的家庭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从必然的非自由状态走向人的自由解放的过程。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家庭文化在维护人的生存和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统治者意志中变成束缚人自由的工具,实现人的解放必然要从批判以买卖婚姻为实质的非自由的家庭文化开始,将人的解放作为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积极构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内容的家庭文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变迁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变迁分不开的。在人类早期家庭就是整个社会,婚姻制度就是社会制度。在社会生产能力低,生活范围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对家庭、对血缘、对伦理关系越是依赖,社会在结构上越是以血缘家庭为基础。一旦新的社会制度从私有财产中产生出来,私有财产可以通过财富支配他人进行劳动,阶级对立从中产生,随之发生阶级关系力量变革,血缘伦理组织社会将被国家阶级代替,家庭文化也要从传统血缘伦理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转变。中西方家庭文化的演变,是以自然经济向工业为主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动力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内容围绕所有制关系展开。先秦时期自给自足的农业性质,使得传统家庭文化属于典型的血缘伦理文化。家庭文化围绕血缘关系展开,具有伦理性、群体性、家庭本位性、父子关系主导性等主要特点。在《周易》和儒家文化中肯定男女两性关系,属于统治阶级意志下的家庭文化,带有明显的尊卑等级色彩;法家以刑法秩序规定家庭文化;道家打破儒家和法家的礼治和法治文化,以自然无为实现世俗解脱。近代工业萌芽和新文化思想的涌进,群体本位家庭开始向个性自由为主的个体家庭转变,这一思想在婚姻制度中得到巩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家庭文化得到高扬,但由于转型期的“悖论”存在境遇,人们在享有个体家庭文化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家庭文化的依托。个体家庭文化陷入异化、功利化、自由化的个体家庭文化境遇。西方家庭文化呈现从古希腊的城邦利益至上和中世纪的宗教家庭文化中解放出来,向资本主义个体家庭文化演进的面貌。柏拉图以城邦利益为目的消解自然家庭,亚里士多德从伦理正义的角度肯定城邦与家庭共同体的至善性,快乐主义从个体本性的快乐原则出发,肯定个体从家庭中获得快乐的正当性。中世纪宗教家庭文化以早期基督教的禁欲独身开始,经历阿奎那肯定以生育为目的的“圣事”婚姻,最终以“骑士之爱”为萌芽的个性之爱从宗教中觉醒结束。但真正的西方式的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是在私有制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开始。培根和卢梭则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立场,从自然人权的角度探索家庭文化属于个体本性自由范畴。康德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出发,将婚姻家庭纳入法权契约关系中,契约婚姻属于“有物权性质的对人权”的范围,是双方彼此占有的权利,对等的义务和权利是婚姻的本质。黑格尔将婚姻家庭文化视为伦理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存在,家庭文化具有伦理性的爱的性质,彼此互爱是家庭文化的最高目的,反对康德的物性契约理论。中西方家庭文化演进过程,反映出家庭文化从自然血缘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家庭文化方向转变,个体家庭文化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直接目的。对比发展过程可知,中西方家庭文化存在相通性。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血缘家庭作为最早的生活方式,家庭文化是命运、是权力、是利益共同体文化。从秩序的角度看,家庭文化是一种秩序文化。家庭的产生本身就是人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的过程,自然的男女分工和家庭角色分工本身就是人自我构建秩序的体现。从家庭文化的功能看,家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在承担生育教养后代的同时还要赡养父母。这是中西方家庭呈现的历史共性。有共性也就存在差异性,差异性是必然的存在。从家庭价值导向来说,中国家庭文化属于家庭本位导向群体利益,西方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倾向个体幸福。在家庭文化理念上,中国家庭文化更多的强调对宗族、家庭的责任,西方则更注重义务与权利的对等。从家庭文化模式看,中国宗法思想笼罩下家庭模式是以父子本位文化,以男性为尊注重男权思想。西方个体文化属于夫妻本位文化,家庭文化围绕夫妻关系展开,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平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是在各自的主导经济形式、社会政治结构、自然因素和文化精神理念下造就的,各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当前家庭文化自身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发育,都在指向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问题。面对新时代不可回避的家庭问题,汲取中西家庭文化思想的合理性精华,即为论文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在辨析家庭文化史与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资源的前提下,得出中西方家庭及其文化上既具有共通性又存在差异点。本文认为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要解决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既要承续人类以往的思想精华,又要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作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作为价值取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家庭文化探索中的理论指导,做到目的、价值和思想相融合。立足新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做到整合中西方家庭文化,以培养塑造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立个体人格为基点,达到家庭的良性存在与发展,从而稳定社会保障现代化发展。
陈瑛[4](2020)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个重要会议中均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标志着这个从21世纪初出现在我国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开始进入国家力量主导的建设实践。2015年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在同心勠力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是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凝聚向心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安定的现实需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解读近年来国家层面与民族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在提及牢固树立或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都要求必须增强认同,并且在不断总结提升中形成完整的“五个认同”表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进一步将之丰富为“九个坚持”。从“八个坚持”升级“九个坚持”,习近平同志都阐述了对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拳拳嘱托,应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重要着力点。分析相关主题的既有文献,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和内涵界定见解颇丰,其中都论及“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关系,但对认同的价值指向和其类型及位序却未尽一致。建构学说体系和开展理论阐释有必要厘清基本概念和中心内容,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化提炼仍有研究空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共同体思想和认同理论,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并对其开展了理论确认。以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民族政策的变迁和民族工作的成效为脉络分析核心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新社会新中国七十年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从公平正义向平等正义调适、民族政策设计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向、民族工作从专注少数民族事务向多领域交集融通,认同建构在实践和话语体系两个层面不断延展和深入,从内地到边疆,从少数民族到广大民众,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多样认同的整合。从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公共社会资源配置和民族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对核心认同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以及探索在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以政治互信、经济共建、社会互助和价值共识增强核心认同为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研究。
欧阳倩烨[5](2020)在《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思路》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伪科学事件对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等都产生了多重影响,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领域也无法置身事外。虽然伪科学事件具有社会危害性,然而从反面来看,伪科学事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本研究源于对社会与教育关系的思考,旨在探究社会中存在的伪科学事件对学生的影响,力图从理论上论证伪科学事件作为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所内蕴的教育价值以及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实践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实现伪科学事件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来探讨以上问题,具体概括如下: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和主要研究问题,对伪科学事件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梳理,为研究后续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也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论述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从“教育本体作用是满足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发展需要”的视角出发,结合具体的伪科学事件案例,探讨伪科学事件内蕴的“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提升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怜悯心和激发学生改造社会的勇气”这四方面教育价值。第三部分,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采访一线教师,试图发现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问题与阻碍因素。首先,提出访谈提纲的设计思路,阐释访谈提纲的内容。其次,根据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思考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阻碍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诸多因素。第四部分,提出有效实现伪科学事件教育价值的基本思路。其中,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人文关怀的目的性原则、多学科审视的融合性原则、内容选择的层次性原则、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原则、教学评价的包容性原则。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对教育内部而言,学校创建伪科学事件资源库,教育工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发探究伪科学事件,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编写伪科学事件教学案例,加强学生对伪科学事件的认知。此外,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并且鼓励教师申报各级相关课题,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
张文汇[6](2019)在《现阶段我国社会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经历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深、覆盖最广的转型与变迁,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经济提速换档、结构持续调整,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交织,传统矛盾和新兴矛盾叠加,农业化向工业化再向信息化转型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突显,并在基层呈现高发态势,尤其是现阶段不平衡、不协调及不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系列矛盾问题,冲击着基层的稳定,防范化解基层风险任务艰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国家的长治久安取决于基层的稳定与否,探索建立行之有效地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对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维护基层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基层矛盾治理是以地方党委政府的管控为主,化解方式法治含量较低,相应的制度支撑乏力,单纯的体制内维稳解决方式使基层矛盾治理陷入困境,面临转型与变革。研究探索新时代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必须正视现代化转型这一背景,置身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中,立足对我国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中国当下实际问题”,坚持“中国意识”,将基层矛盾治理的时代性、创新性与中国基层的本土性相结合,推动其创新发展。深化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研究,旨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探讨,为中国基层矛盾治理提供借鉴方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尝试。在研究分析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把“社会人”作为基层矛盾化解机制运行的立点,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综合运用依法依德、法德结合的方式处理矛盾纠纷的合理性,提出中国特色法治体系指导下的多元化解矛盾协同机制的建构,即建立以预防为导向、以疏通为重点、以调解为中心、以保障为基础的四大协同机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突显基层矛盾治理的“中国特色”。本文有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导论部分首先阐明问题提出的缘由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社会矛盾及其化解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西方国家的矛盾治理实践进行简要概括;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概述了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对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难点与不足之处进行说明,对本文的研究新意等加以说明。第一章对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作以阐释。本文以基层矛盾为研究对象,以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建构为研究目的,社会矛盾及其化解的相关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在社会矛盾涵盖范畴的界定上,明确中微观层面的社会矛盾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概念把握上,对比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社会问题内涵与外延,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国基层、基层矛盾、基层治理、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等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第二章主要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基层矛盾的基本形态,引入风险社会理论,对社会转型期的主要特点进行阐述,深入分析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对我国基层矛盾的种类及发展的基本态势进行概括解读,分析现有基层矛盾的性质特点,剖析基层矛盾多发高发的源头归因,以期在构建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三章对当前我国基层矛盾化解的具体制度安排作以阐释。阐述了基层矛盾化解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及基层稳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历史维度理清我国现有的调解制度和信访制度的发展脉络,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仲裁、信访等化解基层矛盾的方式的制度设计加以概括分析,评述其现存的问题、困境及发展的价值转向。第四章是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现状与挑战。采用客观审慎的态度,对建立在调解基础上的矛盾化解机制的实践探索进行深入研判,客观分析当前基层矛盾化解机制主要特征,概述其在理念、实践和理论等三个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指出与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存在的差距,并分析网络化对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构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完善基层矛盾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的任务依然繁重。第五章是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创新发展。阐明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健全完善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过程,应立足于现实国情,在建构过程中,要避免以刚性维稳目标,避免在化解过程中片面追求矛盾的平息而忽略其对社会发展的预警和正向激励作用。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创新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对其遵循原则及建构理念、建构路径等进行探讨分析。现阶段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创新发展应当在法治框架内,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建构新时代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应首先明确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及基层自治组织在化解机制中的职能作用,定位党委政府在矛盾化解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执政自信,增强体制内容纳和应对基层矛盾的能力。同时,积极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大力培树公民法治意识,强化法治引领,向社会组织“放权”,推动党委统领、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建设“有为政府”,打造“有效社会”。并以此为基点,完善相应动态调适的制度体系,构建基层矛盾协同化解机制,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多元多维共建共治共享总体格局,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马金保[7](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了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位置。由此,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在这一导向的指引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相并列的新领域。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以此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成就斐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以民生建设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理论原点,以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价值诉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民生建设的思想观点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态度、价值立场、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实践措施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形成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过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国社会民生建设的基本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化和实践路径,其基本内容有: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根本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政治保障;培育民生文化、发展文化民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民生、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生建设的优先领域。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就业质量、增加人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建构及其强大的、能动的指导性,得益于其特有的理论品格,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和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还为国际民生发展和世界民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向鹏[8](2019)在《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改革开放的顺利实现,解决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落脚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犯罪的重要类型,我国学者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的研究还只停留在个别问题的讨论上,本文以社会性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从犯罪学、刑法学及统计学等多视角开展研究工作,尝试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处女地”,对我国犯罪学理论无疑是一种丰富和提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一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性弱势群体;第二章分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第三章剖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第四章探究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理念和治理政策;第五章探寻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模式及路径。社会性弱群体现在已成为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不同学科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界定不尽相同,研究重点也不一样。从犯罪学视角界定社会性弱势群体,以“权利”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一个人若要正常生活或者正常发展,必须要享有一些最基本的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平等权等。若一类人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未能享有上述权利,而这类人若要享有这些基本权利需靠国家保护,或者需社会保护才能得以实现(这类人没有明显的生理缺陷,具有基本的劳动能力,但这类人的素质普遍不高),则这类人就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等。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通常犯罪类型划分标准包括:犯罪性质、犯罪经历、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研究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主要依据犯罪人享有的权利不平等为标准对犯罪进行类型划分。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等,由于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等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平等,对他们犯罪可以作为一种犯罪类型来进行研究,也即是本文研究的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本文研究思路为探究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的个性犯罪,总结这些个性犯罪现象、规律及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进一步研究社会性弱势群体类型化犯罪现象、规律及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从而达到遏制和减少犯罪的目的。目前我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呈现出犯罪人年龄低龄化的趋势,且文化程度不高,在犯罪前没有工作或以临时工和散工为主,性格存在缺陷,犯罪后不知后悔所占的比例较高。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抢劫和盗窃为主,二是经济损失较大。就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特征而言,有的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对公权力部门不满,进而报复社会,有的因自己的工资被拖欠,而伤害或杀害企业老板,还有的因经济问题和情感问题引发犯罪。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人以判重刑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发泄途径不畅通,产生仇恨心理;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性失业,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贫富差距过大等因素造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在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上,要体现公平、人本主义、禁止歧视,进行倾斜保护及增强权利保障理念;在治理政策上,摒弃“严打”的方式,注重社会支持政策,形成以“社会支持为主,以打击为辅”的治理政策。在治理模式上,现有的治理模式存在不足,应采用“公众参与”的新治理模式,从社会性弱势群体在犯罪前情景预防、犯罪后的刑事应对及其他社会治理路径等方面对其犯罪进行治理。在犯罪前情景预防的具体路径包括增加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和降低犯罪刺激、减少犯罪诱因;在犯罪后的刑事应对表现为加强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刑事法律保护,包括在立法上、刑事司法上的对策,对被害人救助措施的完善;社会政策治理路径包括健全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其排泄路径,保障其平等权;打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鼓励社会性弱势群体就业,保障其生存权、劳动权;调整社会结构,确保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机会公平,实现其受教育权、发展权;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等内容。通过对社会性弱势群体在犯罪前进行情景预防、犯罪后的刑事应对及其他社会治理路径对其犯罪进行治理,其目的是保护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权利,从根本上遏制和预防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发生。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路径如下图所示: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实质上是人权保障问题。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形势严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他们的权利保障不够,是社会制度方面的缺陷与影响所造成的,对他们的关爱与支持不够。这促使我们反思,我们应当全力维护他们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友爱。
王青平[9](2017)在《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文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倡导“共建共享”话语体系下,贯彻党的民生为本执政理念是基层政府基本的职责。但在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基于“理性经济人”逻辑,利用权力优势,奉行疲软、工具主义为表征的“为执行而执行”,甚至以民生改善的正当性为借口,滋生自利行为,从中牟取物质利益,换言之,部分基层政府执行者在执政素养和执政理念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论题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场域,围绕基层民生为本理念养成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1)在研究思路上,依照“问题提出——现状梳理——理论分析——实践考察——路径探讨——深化主题”的逻辑谋篇布局,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多学科知识,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置于民生改善与建设的执行过程进行考察,突出执行纠正偏差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力图避免空洞、抽象、狭义化的理解。(2)在研究内容上,对基层、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等核心概念进行厘定,从结构、学科层面分析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学理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政府学说及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以党对基层干部一以贯之的民生观教育为着力点,按照历史的脉络,概括出不同阶段“求生存”、“盼温饱”、“共建共享”的民生内涵,提出强化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实践依据。从角色定位、责任履行等角度揭示影响因素,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等解释性变量,从分层与分化的利益博弈等方面剖析造成困境的原因,剖析解决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何以必要的现实性问题。从创设民生为重的政治生态、夯实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树立民生为先的责任意识层面,构建解决民生为本理念在基层政府养成何以可为的优化路径。(3)在研究结论上,推动民生为本理念在基层由他律走向自律,打造融行政人格、制度内涵、伦理关怀为一体的基层责任政府,矫正执行中的偏差,提升基层干部自觉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意识、水平与能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与目的。(4)在创新点及深化研究方向上,不仅分析现行体制框架下基层政府整体的行为逻辑,更注重基层干部自身内在素养的考察——解决“现有”与“应有”的差距。这一缘于又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具体应用与拓展,论证并丰富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这一命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理价值,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丰富性及发展过程的与时俱进性,决定了论题的研究必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姚进忠[10](2017)在《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数量大问题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对象。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是当前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能力为导向对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和制度安排进行研究,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探索性地引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可行能力为本的残疾人需要研究框架。研究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围绕可行能力的五个核心维度(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经济参与、心理健康、福利保障),对厦门市残疾人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展开实证调研,运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文献档案法收集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实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功能空间多维度考察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与审视现行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运行的状况,分析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与需要满足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张力,探讨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满足缺失与制度设置缺位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残疾人福利制度如何转型以充分满足现实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基于研究发现对可行能力概念进行本土的扩展讨论。通过分析,本研究发现:一、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政治参与方面,残疾人对于选举这样的政治参与表现的很冷漠,认为这种形式可有可无;而在利益诉求上,残疾人则有着强烈的欲望,可是他们却无法获得有效的利益表达的指导,呈现一种随机和混乱的迷茫状态。社会参与方面,残疾人在社会参与意识中表现出强烈的渴望,但却表述的很隐晦,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需要要被满足存在各种障碍,因而他们在行动上只能无奈接受止步不前。经济参与方面,残疾人的需要主要呈现在就业环境改善和就业能力提升两个方面。他们的经历让他们强烈地需要一个具有公平包容性的就业环境;在就业能力提升上,他们渴望政府和社会可以给他们一个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的培训平台和机会。心理健康方面,残疾人在心理调节方面的需要表现较为内敛,从其话语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强的调节需要,但并没有很强烈地向社会表达,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需求是加强援助体系建设。福利保障方面,当前在残疾政策的可及性上,残疾人渴望消除获得性门槛,能够较为顺利支持残疾人生活;在惠及面上,残疾人希望福利政策可以适度扩展,弥补一些福利真空。二、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现状剖析发现,福利制度安排的理想建构与现实样态存在差异。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安排的应然状况上,国家基于公平优先、尊重人权的政策理念,以公民权利为理论指引,设置各类各级残疾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政策,但在有些维度上仍存在制度空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设置虽然没有明确地具体设置有关提升与扩展残疾人可行能力的制度,但在政策文本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增能意向。国家期待通过促能型的政策,努力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服务目标。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的实然运作状况上,基于经济文化社会的现实,各服务主体在促进提升残疾人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经济参与、心理建设和福利保障这五个方面各有所特色:宏观设置与微观作为互动,保证与推动残疾人政治参与;环境改造与平台建设多维作为,协助与扩展残疾人社会参与;重点突破与全面服务,促进与提升残疾人经济参与;专业引入带动基层自我探索,援助与支持残疾人心理建设;普惠性与针对性结合,提高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三、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下剖析对照残疾人需要和服务供给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安排在福利分配基础、福利给付形式、福利组织输送和福利目标导向都存在一定的困境,一定程度影响当前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供给质量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这些困境的出路就是对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以可行能力的提升为引导,结合调研的数据提炼,残疾人社会福利改革的可能角度是:个性化走向、优势化导向、整体性治理和生态性思维。从针对性服务提供、能力建设、体系整合、家庭视角的引入进行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与服务体系改革与调整。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供给状况、供需张力与转型可能性的呈现中有强烈的家庭要素,需要和供给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立足于这样的研究发现,将可行能力放置于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延伸的探讨,尝试将可行能力从个人延伸至家庭进行运用,并对家庭可行能力从家庭政治参与能力、家庭社会交往、家庭经济能力、家庭凝聚力、家庭风险应对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解析与实践的操作化,由此提出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满足的政策践行方向。
二、邓伟志:为了扞卫科学尊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伟志:为了扞卫科学尊严(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面临的四重困境 |
一、价值观困境 |
二、道德伦理困境 |
三、家庭教育困境 |
四、传承与断裂困境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中的家庭及其文化理论 |
第一节 家庭与“两种生产” |
一、家庭的产生是“两种生产”的结果 |
二、家庭功能是“两种生产”的展开 |
三、家庭本性是“两种生产”属性的显现 |
第二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本质 |
一、家庭文化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 |
二、家庭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
三、家庭文化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 |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解放 |
一、扬弃异化的资本主义家庭文化 |
二、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 |
三、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国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家庭文化 |
一、《周易》中的家庭文化观念 |
二、儒家以礼建设家庭文化 |
三、道家以自然之道建设家庭文化 |
四、法家以刑法建设家庭文化 |
第二节 工业探索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一、思想解放层面中的家庭文化 |
二、制度保障中的家庭文化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转型期的家庭文化 |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悖论存在境遇 |
二、个体自觉与当代家庭文化 |
三、家庭文化的新样态新特点 |
第三章 西方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希腊家庭文化 |
一、城邦利益上的家庭文化 |
二、城邦与家庭融合层面的家庭文化 |
三、快乐主义的家庭文化 |
第二节 自然与商品经济共存基础上的中世纪家庭文化 |
一、早期基督教家庭文化 |
二、信仰与理性结合下的家庭文化 |
三、个体觉醒下的家庭文化 |
第三节 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近代家庭文化 |
一、自然人性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二、契约法权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三、伦理精神实体存在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第四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 |
第一节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 |
一、共同体文化上的共性 |
二、秩序文化上的共性 |
三、育人文化上的共性 |
第二节 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性 |
一、价值导向差异: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
二、文化理念差异:家庭责任与个体权利 |
三、文化模式差异:父子文化与夫妻文化 |
第五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的探源 |
第一节 中西方主导经济形式的根源 |
一、农业经济 |
二、商业经济 |
第二节 中西方社会政治结构的根源 |
一、宗法制度上的家国一体 |
二、民主制度上的家国分离 |
第三节 中西方理性精神的根源 |
一、理性精神的基点不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
二、理性精神的目标不同:他人与个体 |
第四节 中西方自然环境的根源 |
第六章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 |
第一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指导原则 |
一、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原则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原则 |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原则 |
第二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三重维度 |
一、家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维度 |
二、家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维度 |
三、家庭文化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维度 |
第三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基点 |
一、家庭文化的整合 |
二、独立人格的培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
四、理论支持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支持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 |
第一节 具有独特时空性的中国话语“民族” |
一、民族概念的源流 |
二、中国话语“民族”概念解读 |
第二节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
一、“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和发展 |
二、具有多维属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认同 |
一、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本内容 |
二、“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逻辑关系 |
第一节 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
一、认同的内涵 |
二、认同的特征 |
第二节 “五个认同”的结构关系 |
一、普遍意义上的五个认同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五个认同 |
第三节 核心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滋养根基 |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承载本体 |
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爱国情怀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治保障 |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动力之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发展和巩固 |
第一节 民族政策的形成和功能 |
一、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
二、民族差异化政策的存在 |
三、民族政策的变化影响认同的发展 |
第二节 奠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 |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
第三节 形成:改革开放后三十五年 |
一、民族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
二、首要的问题是发展 |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
第四节 巩固:广义民族工作时期 |
一、民族法制体系日趋完善 |
二、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
三、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阻滞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代发展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 |
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教训和镜鉴 |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
二、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
第三节 民族政策价值设计与实现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民族政策设计中价值取向滞后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实施中价值取向失衡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强核心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一节 包容共治的政治建设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
第二节 互利共建的经济发展 |
一、均衡与同步: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
二、互助与互利:共赢性的区域协调发展 |
第三节 公平共享的社会政策 |
一、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平等正义:民族社会政策的价值归宿 |
第四节 团结和谐的共有精神家园 |
一、发挥优势打牢思想基础 |
二、补齐短板维护文化安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伪科学事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伪科学事件和科学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伪科学事件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伪科学事件与教育关系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文献的局限与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 |
第一节 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 |
一、伪科学事件的肇事者提供虚假信息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促进学生求真精神的养成 |
第二节 提升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
一、伪科学事件中理性的缺失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提升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
第三节 升华学生的怜悯心 |
一、伪科学事件的肇事者缺乏怜悯心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升华学生的怜悯心 |
第四节 激发学生改造社会的勇气 |
一、伪科学事件具有社会危害性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激发学生改造社会的勇气 |
第三章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访谈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半开放式访谈问题的具体内容及分析 |
第二节 从访谈资料审视“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问题 |
一、教师对伪科学事件辨识模糊 |
二、教师对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探究意向不高 |
三、教师缺乏关于将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设计能力 |
第三节 阻碍“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诸多因素 |
一、片面的科学教育观忽视社会中的伪科学事件 |
二、学校对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探索缺乏支持力度 |
三、教师对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全面 |
第四章 实现伪科学事件教育价值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合理地选择伪科学事件 |
一、选择社会广泛关注的伪科学事件 |
二、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伪科学事件 |
三、选择已产生连锁反应的伪科学事件 |
第二节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人文关怀的目的性原则 |
二、多学科审视的融合性原则 |
三、内容选择的层次性原则 |
四、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原则 |
五、教学评价的包容性原则 |
第三节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途径 |
一、学校创建伪科学事件资源库 |
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探究伪科学事件 |
三、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探究伪科学事件 |
四、编写伪科学事件的教学案例 |
五、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现阶段我国社会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观点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
(三)选题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我国基层 |
二、社会矛盾 |
三、社会治理与基层治理 |
四、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
一、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二、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 |
四、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第三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 |
二、列宁的阶级斗争观点 |
三、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思想 |
第四节 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
一、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提出 |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发展 |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当前我国社会基层矛盾的表现及成因 |
第一节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社会稳定 |
一、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
二、社会转型期的主要表现与特点 |
三、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分析 |
第二节 基层矛盾的现实考察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 |
二、基层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三、基层矛盾的性质分析 |
第三节 基层矛盾的成因探究 |
一、基层矛盾的产生机理 |
二、基层矛盾的原因分析 |
三、基层矛盾的发展态势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社会基层矛盾化解的具体制度安排 |
第一节 基层矛盾化解的必要性分析 |
一、引领社会转型升级 |
二、促进基层治理创新 |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第二节 我国的调解制度 |
一、调解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因 |
二、中国共产党调解制度的发展演进 |
三、调解制度的功能作用 |
第三节 我国的信访制度 |
一、信访制度的历史演进 |
二、信访制度的价值分析 |
三、信访制度的建构与转向 |
第四章 我国社会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建设现状 |
第一节 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现状分析 |
一、化解机制的基本架构 |
二、化解机制的特征 |
三、化解机制的价值分析 |
第二节 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化解机制的法治化难题 |
二、化解机制的现实性差距 |
三、化解机制的理论支撑乏力 |
第三节 基层矛盾化解机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社会形势发生新变化 |
二、网络化发展带来新挑战 |
第五章 现阶段我国社会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必须遵循的原则与理念 |
一、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
二、注重情理法的有机融合 |
三、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 |
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
第二节 构建基层矛盾治理新格局 |
一、强化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 |
二、培育社会参与意识 |
三、完善多维治理系统 |
第三节 健全基层矛盾化解协同机制 |
一、矛盾排查预警机制 |
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三、矛盾调处反馈机制 |
四、社会救济救助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整体性研究 |
1.2.2 主要观点述评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生成逻辑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生的基本内涵、层次结构和历史形态 |
2.1.2 民生问题、民生保障与民生建设 |
2.1.3 民生思想、民生观和民生理论 |
2.2 中国民生思想的历史逻辑 |
2.2.1 古代民生思想 |
2.2.2 近代民生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逻辑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3.2 列宁的民生思想 |
2.3.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
2.4.1 改革开放前的民生探索 |
2.4.2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问题 |
2.4.3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历程 |
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1 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 |
3.1.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前提 |
3.1.3 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4 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举措 |
3.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3.2.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2.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3.2.3 就业是民生之本 |
3.2.4 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 |
3.3.1 “三为民”思想是基本原则 |
3.3.2 社会和谐是衡量尺度 |
3.3.3 科学发展是重要路径 |
3.3.4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
3.4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
3.4.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
3.4.2 形成“民生三感”的价值追求 |
3.4.3 民生建设的三大攻坚战 |
3.4.4 社会政策要托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1 发展经济是根本路径 |
4.1.2 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
4.1.3 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 |
4.1.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 |
4.2.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4.2.2 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
4.2.3 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4.2.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2.5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4.2.6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
4.2.7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品格 |
5.1 坚持价值导向上的人民性 |
5.1.1 为人民服务 |
5.1.2 以人为本 |
5.1.3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5.2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 |
5.2.1 从群众观点到群众路线 |
5.2.2 从解决温饱到“七有” |
5.2.3 民生建设永远在路上 |
5.2.4 因势而新的辩证思维 |
5.3 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 |
5.3.1 民生建设主体全员参与 |
5.3.2 民生建设内容逐渐丰富 |
5.3.3 民生建设目标日趋明确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实践检验和历史贡献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实践检验 |
6.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概念 |
6.1.2 评估体系构建 |
6.1.3 结果分析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历史贡献 |
6.2.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
6.2.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3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6.2.4 铸牢了党的执政基础 |
6.2.5 为全球民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案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概述 |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界定 |
一、不同学科对弱势群体的界定 |
二、弱势群体界定遵循的原则 |
三、从犯罪学的角度界定弱势群体 |
四、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犯罪学界定 |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状况 |
一、数量大,占的比例非常高 |
二、遭受各种歧视 |
三、一些制度与法律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保护存在漏洞 |
四、社会性弱势群体权益受损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不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象考察 |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个性犯罪实证研究 |
一、农民工犯罪现象及特点 |
二、城市贫困群体犯罪现象及特点 |
三、农村贫困群体犯罪现象及特点 |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共性特征和规律 |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人的共性特征和规律 |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行为特征 |
三、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目的和动机特征 |
四、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人以判重刑为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性弱势体犯罪原因剖析 |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个性原因 |
一、农民工犯罪原因 |
二、城市弱势群体犯罪原因 |
三、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 |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共性原因 |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宏观原因 |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微观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理念与治理政策 |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理念 |
一、公平理念 |
二、“人本主义”的理念 |
三、禁止歧视,倾斜保护理念 |
四、权利保障理念 |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有的治理政策 |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以“严打”为主导的治理政策 |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严打政策的合理性 |
三、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严打政策的弊端 |
第三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政策的选择 |
一、社会支持政策的内涵 |
二、社会支持政策的功能 |
三、社会支持政策选择的必要性 |
四、社会支持政策为主、严打为辅的治理政策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模式及路径 |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模式 |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有的治理模式 |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模式的选择 |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路径 |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有的治理路径 |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路径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的学术进展 |
1.2.2 国外研究的知识图谱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解决主要问题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厘定 |
2.1.1 基层的政治表征 |
2.1.2 基层政府的题域界定 |
2.1.3 民生为本的概念分析 |
2.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结构化解读 |
2.2.1 内在基本要素: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 |
2.2.2 外部主体层次:政府与民众 |
2.2.3 结构化分析的功能与价值 |
2.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理论分析 |
2.3.1 学科视角: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多维分析 |
2.3.2 理论借鉴:“政在养民”与人民主权论思想 |
2.3.3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府学说及公共服务理论 |
2.4 本章小节 |
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实践考察与教育机理 |
3.1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历史考察 |
3.1.1 革命阶段:民生解放“求生存” |
3.1.2 建政时期:民生发展“盼温饱” |
3.1.3 改革开放:民生幸福“共建共享” |
3.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教育机理 |
3.2.1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教育的内容 |
3.2.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教育的途径 |
3.2.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教育的机制 |
3.3 本章小节 |
4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剖析 |
4.1 角色与身份认同的困境 |
4.1.1 角色认知模糊 |
4.1.2 政策执行偏差 |
4.1.3 服务意识不强 |
4.2 责任履行的困境 |
4.2.1 责任履行能力有待提升 |
4.2.2 责任履行机制亟需完善 |
4.2.3 责任履行制度环境尚未完善 |
4.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之困的原因剖析 |
4.3.1 城市偏好的生成与固化 |
4.3.2 传统行政文化惯性桎梏 |
4.3.3 分层与分化的利益博弈 |
4.4 本章小节 |
5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路径探讨 |
5.1 营造民生为先的制度氛围 |
5.1.1 凸显政治语境的民生内涵 |
5.1.2 优化惠民政策的执行空间 |
5.1.3 转换民生改善的行政范式 |
5.2 夯实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 |
5.2.1 建立民生生态系统的共生机制 |
5.2.2 完善基层政府责任能力评估机制 |
5.2.3 健全基层政府民生绩效的评价机制 |
5.3 重塑民生为重的行政人格 |
5.3.1 强化权为民所用的内在约束 |
5.3.2 树立情为民所系的责任意识 |
5.3.3 深化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认同 |
5.4 本章小节 |
6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学研究情况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10)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残疾群体规模扩大 |
二、残疾社会观念变迁 |
三、残疾福利制度转型 |
四、残疾福利供给困境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社会福利中的残疾研究 |
一、残疾概念的演进研究 |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理念演变研究 |
三、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研究 |
第二节 社会福利中的需要理论 |
一、社会福利中需要涵义争论 |
二、社会福利中需要类型争论 |
三、需要满足的路径研究 |
第三节 可行能力的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 |
一、可行能力的理论起源 |
二、可行能力的概念与理论发展 |
三、可行能力框架下福利状态的实证研究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定性方法的选择 |
二、定性方法中的资料收集 |
三、定性方法中的资料分析与整合 |
四、研究资料的信度与效度 |
五、残疾人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节 章节安排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需要 |
第一节 残疾人政治参与需要 |
一、残疾人形式化的选举投票需要 |
二、亟需表达与回应的利益诉求需要 |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参与需要 |
一、残疾人隐约的社会参与强意识 |
二、残疾人无奈消极的社会参与弱行动 |
第三节 残疾人经济参与需要 |
一、残疾人公平就业环境建构的需要 |
二、实用性的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需要 |
第四节 残疾人心理建设需要 |
一、待唤的残疾人心理求助需要 |
二、残疾人专门心理援助体系建设的需要 |
第五节 残疾人福利保障需要 |
一、残疾人福利保障政策实施的合理优化需要 |
二、残疾人福利保障项目的扩展需要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供给 |
第一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的应然设计 |
一、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供给制度设置 |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供给制度设置的特点 |
第二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的实然运作 |
一、残疾人福利提供体系构建梳理 |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的现实运作 |
三、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现实运作的特点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困境与改革 |
第一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制度困境剖析 |
一、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分配基础两难 |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给付形式之惑 |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组织输送之困 |
四、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导向偏差 |
第二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制度改革论证 |
一、残疾人福利供给的个性化走向 |
二、残疾人福利供给的优势化导向 |
三、残疾人福利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四、残疾人福利供给的生态性思维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讨论:可行能力的扩展 |
第一节 残疾人需要呈现与供给的家庭化 |
一、残疾人需要呈现中的家庭元素 |
二、残疾人福利供给中的家庭元素 |
三、残疾作为家庭事务的对话 |
第二节 基于家庭的可行能力扩展与残疾人需要满足 |
一、中国人生活中的家庭概念 |
二、基于家庭的可行能力理论对话 |
三、残疾人个体一家庭可行能力转化与需要满足 |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呈现 |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现状 |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供需困境剖析与改革走向 |
四、可行能力的扩展讨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附录 |
附录1 残疾人访谈概况表 |
附录2 残疾人相关服务人员访谈概况表 |
附录3 残联系统工作人员概况表 |
附录4 残疾人访谈提纲(访谈提纲1) |
附录5 残疾人服务人员访谈提纲(访谈提纲2) |
附录6 残联系统工作人员访谈提纲(访谈提纲3) |
附录7 残疾人社会政策文件列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
四、邓伟志:为了扞卫科学尊严(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D]. 刘红梅.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D]. 陈瑛.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思路[D]. 欧阳倩烨.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现阶段我国社会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 张文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D]. 马金保. 西北大学, 2019(02)
- [8]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研究[D]. 向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D]. 王青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10]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D]. 姚进忠. 南京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