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特·格拉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沁园[1](2021)在《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二十世纪西班牙乃至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历史事件,西班牙内战(1936-1939)及战后佛朗哥独裁(1939-1975)成为当代西班牙政治、社会、文化裂变与重塑的源动力。如何再现西班牙社会演变进程中的内战记忆一直是战后西班牙文学创作的关注焦点,其关注度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战后西班牙社会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发展及其代际更替的共同作用下,内战记忆的文学演示呈现了从沉默到爆发、从言说个体记忆到重构集体记忆、进而至反思文化记忆的发展脉络。这一过程始终印刻着记忆主体的身份认同、记忆认知观以及价值观的演变。然而,目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于西班牙内战书写的某单一主题,研究范式呈现一定局限性,尚缺乏对内战书写发展的历时性全貌研究,也鲜有从记忆书写与身份认同及其价值功能维度对内战文学创作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以创作主体的代际差异及内战记忆社会话语的特殊发展轨迹为现实语境,历时性地概述内战记忆书写的嬗变历程并总结西班牙文学创作的时代特点。研究以记忆的文学演示模式为切入点,建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类型,聚焦内战文学爆炸时期的文学作品,剖析其中记忆书写的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价值取向,以期丰富记忆理论视阈下的文学研究,从而为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首先,作为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西班牙内战文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概括并评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拟解决的研究问题。此部分结合问题对记忆理论、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功能与价值进行梳理,相关梳理与论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体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在全局视域下概述了西班牙内战小说的发展进程及其历时性嬗变,从内战记忆话语演变以及创作主体双重视角总结内战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探讨其在记忆演示模式与主题呈现上的共性特点,为后续章节中的文本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章侧重分析再现书写模式下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记忆再现书写主要关注游离于集体记忆框架外的记忆,其目的在于发现并传承始终被宏大历史叙事遮蔽的鲜活个体或群体生命经历,挖掘记忆中人性与情感的光芒以抵抗历史黑洞。本章节通过分析《木匠的铅笔》和《沉睡的声音》,重点阐明内战个体经历中自我同一性的坚守以及自我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实现历程,探讨记忆再现书写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从而突出了特殊记忆载体对记忆微光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三章重点研究记忆重构所实现的身份认同及记忆的现时思考。受到代际交替影响,探寻与重构成为有关内战记忆的主要认知模式。记忆的重构书写不是记忆的重现,而是探寻记忆主体根据自我的内战历史认知以当下视角对过去记忆的解读与阐释,继而赋予记忆现实意义,这是记忆重构书写的先决条件。本章聚焦作品《萨拉米斯的士兵》和《冰冷的心》中的“探寻-重构”框架,重点分析这一书写模式呈现的多文体杂糅特点,探索记忆重构进程中身份认同的特殊内涵,突出重构书写双时空交互背景下记忆现时化思考对内战记忆构建的作用。第四章探究记忆书写的美学创新实践对西班牙内战书写和记忆文化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分析了其价值所在。记忆解构书写尝试突破传统记忆书写范式,采用元小说结构形成叙事与评论互动的模式,将焦点从记忆文学创作转移到审视记忆产生与意义生成过程,并运用互文性写作手法解构传统叙事权威。本章节通过作品《无望的昨日》和《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探讨记忆解构书写的特点,阐明作品通过运用反叙事、拼贴、戏仿等后现AI写作作手法,在历史与文学互文过程中凸显了记忆书写的虚构性,继而反思、批判当今西班牙内战记忆文化发展现状及意义。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此部分基于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嬗变发展的历时性概括,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内战记忆的重要媒介,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始终印刻着创作主体在内战认知观上的代际差异以及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演变历程。聚焦世纪交替之际内战文学爆炸背景下的记忆书写,本研究认为:在三种记忆书写模式视域下,西班牙内战小说在身份认同、记忆书写功能以及内战记忆认知方面实现了跨越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内战经历了从历史事件到文学事件,进而跃升至文化事件三个阶段。针对这个历程的西班牙内战书写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内战记忆对西班牙社会文化、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相关研究对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顾盼[2](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姜文莉[3](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艾伟[4](2021)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前世今生——我喜欢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立将近一百周年之际,我和几个朋友起愿,想梳理一下百年诺贝尔奖所走过的历程,考察一下这一百年来所评选的作家们都写过什么,并作出我们个人化的评判。我们认为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我们六个人合计了一下干了起来。我挑选了马尔克斯、海明威、萨拉马戈、莫里亚克、辛格、加缪等十四位获奖作家。后来这本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叫《孤独的慰藉——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回眸》。
殷明明[5](2019)在《新世纪十年德国文学在中国的出版论析》文中指出2001至2010年德国文学在中国的出版表现平稳。歌德、格林兄弟等经典作家的作品出版数量依然巨大;马丁·瓦尔泽、西格弗里德·伦茨、克里斯塔·沃尔夫等当代巨擘的作品进一步汉译;保罗·策兰、格奥尔格等中国读者不熟悉的作家得到了移译;尤迪特·海尔曼、雅克布·海因等新生代作家得到了引入。但出版热点不多,只有君特·格拉斯、赫塔·米勒等诺奖得主作品出版受到社会关注;成为畅销书的也只有施林克的《朗读者》等极少数。另外,德国戏剧和诗歌的出版薄弱,即使是格拉斯、米勒、瓦尔泽的戏剧或诗歌也难以得到全面的译介。
王敏佳[6](2018)在《2007-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的出版研究》文中指出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国际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其每年十月份的颁布都将在中国乃至全球掀起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狂潮。2012年我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中国又兴起了对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热潮。因此,大部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获奖后其作品销量会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这也就是所谓的“诺贝尔文学奖效应”。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旧有部分得主的作品反响平平。本文从这一差异性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作品在我国的出版现状和以往的译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为今后出版社引进、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以及其他奖项得主作品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新的思路。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畅销和不畅销得主及其作品的特点,以及畅销作品出版社的出版工作,以从作品、作家和出版社这三个方面总结出作品出现销量出现差异性的原因。使用跨学科研究法从出版工作、销售情况、读者接受这三个方面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的出版现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研究。在读者接受方面,对读者在阅读作品后的评价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python爬取了读者短评的高频词,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读者的评论视野出发去探估我国读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接受状况。旨在通过对读者的接受情况了解,对出版社以后出版引进版图书和其他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都有借鉴的意义。研究发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出现销量差异化这一问题,不仅有必然性的原因,即作品主题不贴近中国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不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同时也存在着出版社自身工作不到位的原因:营销推广单薄,国际化程度不高;过度依赖“诺贝尔文学奖效应”,没有主动打造品牌的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忽略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总结,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明星化,提高作者个人影响力;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产品化、品牌化;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希望为出版机构在今后引进和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或其他国际文学奖得主作品提供思路和启示。
范冬清[7](2017)在《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文中研究表明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一流大学的成长是一个相互支持、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尽管科学精英的汇聚能够促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是普遍得到承认的一个命题,然而,科学精英的汇聚如何促进大学的提升,一流大学的成长又如何推动科学精英的汇聚,即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的内在协同机理较少被系统阐述。当前无论是先发型国家还是后发型国家都在国家层面实施一流大学战略,对全球科学精英的竞争愈发激烈。理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一方面以科学精英的汇聚为切入口,能较好地呈现一流大学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重要影响要素;另一方面以高等教育强国,尤其是美国为例,阐释与归纳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对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研究表明,从历史视角来看,科学进入大学启动了现代大学的发展,科学精英的产生及汇聚助力研究型大学成长为一流。二战后科学精英从欧洲转向美国集聚,与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迅速发展相同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来自于中国与印度的S&E早期精英汇聚于美国的一流大学。美国是全球科学精英首选的目的地,也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欧洲多数发达国家同时显示出较高的迁入及迁出比例,欧洲大学在排名榜单上占据第二集团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将科学精英回流及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举措,处于积极追赶过程中。从科学精英与现代大学的交互机制来看,二者相互契合与匹配,科学精英产出社会资本、学术资本与物质资本,推动一流大学成长;一流大学通过政府稳定巨额的资助、良性的大学治理、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以及注重清除对家庭及个人迁移障碍等行为汇聚科学精英。从制度上看,学科制度上注重学科治理中的专业权力、强调R&D经费可用度、发展跨学科、鼓励科学文化,通过学科与院系的协同主体作用,在“底部沉重”的大学组织内实施有效汇聚,直接驱动学科发展与创新。大学制度上实施高效合理的招募引进、职业晋升、学术能力评价、捐赠讲席制度,既优化精英群体动态结构,又扩充工作岗位数量,使得大学达到成长的最优态。加之,移民、政治、经济、文化为科学精英提供宽松包容的环境,也为大学成长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在“双一流”背景下,须重构我国科学精英汇聚与研究型大学成长的关系,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目标。
白珍珍[8](2016)在《论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精神》文中认为君特·格拉斯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当代重要作家,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者,他对战时及战后的历史有着深刻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文本创作之中。总体观之,君特·格拉斯是一位具有新历史主义精神的作家,由《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组成的“但泽三部曲”便是其新历史主义精神的创作实践。本论文即以“但泽三部曲”为研究对象,主要根据新历史主义相关理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精神进行研究。本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一是对君特·格拉斯的创作概况进行了梳理,二是探究了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渊源和核心内涵,从而为主体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三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对君特·格拉斯的新历史主义精神进行探源。从个人成长经历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发现:成长经历引发了君特·格拉斯对权力话语书写的历史的质疑;流浪汉小说给予了他历史底层关照视角,关注复数小写历史的书写;教育小说培育了他开放性的思维,使文本在多声部对话的过程中消解所谓的“权威”叙事;对启蒙的反抗赋予他一种非理性精神,怀疑一切,并试图通过虚构的历史图景质疑“真实”的历史记载。第二章是梳理“但泽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精神的文本体现。第一节中君特·格拉斯建构了市民审视视角,展示了市民的盲目、麻木等,还原了历史真实。第二节讲述君特·格拉斯在文本中颠覆了英雄崇拜情结。第三节展现了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将创作活动同社会大背景相协调,运用神话、寓言、逸闻轶事将叙事的真实与虚构沟通,解构了宏大叙事。第三章是探究“但泽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精神的创作特征。本章从文本独特的创作手法入手进行分析,展现了具有新历史主义精神的作家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大胆探索。历史视角的个人化使历史视角的切入趋向于主体化,改变历史的客观实在。历史进程中偶然性的存在颠覆了正史,消解了崇高,否定了历史的必然性。理想追求的隐寓化使通过历史碎片寻找历史寓言和文化象征成为可能。第四章是挖掘“但泽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精神的书写意义。本章具体阐释了君特·格拉斯如何在社会文化与自我生活体验的合力下在文本中实现了自我塑型,并在文本与历史的交融中,深化了文本的反思主题。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个人成长经历与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君特·格拉斯能够具备新历史主义精神来反思历史,并运用独特的创作特征将历史重新书写,完成了自我的塑型并深化了文本的反思主题。
成龙[9](2016)在《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战争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在同一年,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溘然长逝。君特·格拉斯的离世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一大损失,世界和德国又少了一个不断拷问灵魂与罪责的良心。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涌现的极富才华的作家之一,并且笔耕不辍,至今80高龄仍在创作。他从一名学生作家,逐步成为日本文化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他一直在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为中日之间的文化和社会的交流努力奔走。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日本的文学家的战争角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和日本的知识界和文化界对战争的认识。在这一部分中,德国作家的四种战争角色和日本作家与战争的联系分别得到分析和论述,同时本章还谈到了战后70年间德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在反思战争方面的努力。第二部分阐述成长于这种战争观氛围的君特·格拉斯和大江健三郎的生平对其战争观的影响,以及格拉斯与大江的文学交流。第三部分介绍两位作家的战争观的共同点,主要在于战争罪责反思和对法西斯余毒的批判上,阐明无原则的跟风和根深蒂固的等级思维是造成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统治的重要原因,另外探究了两位作家对战后纳粹余毒的批判,同时概述二人对存在主义的共同接受。第三部分介绍两位作家战争观的差异,主要围绕相反的乌托邦观念和战争观的表达方法论述。本章明确君特·格拉斯的反乌托邦战争观和童话叙事是其战争观的主要特点;而大江健三郎的战争观蕴含于其乌托邦理想和现代神话的构建上。最后本文重申了人类呼唤和平、拒绝战争的理想,点明了文学在维护和平方面的可能性,对两位作家不懈的努力表达敬佩。
崔智慧[10](2016)在《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兽性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带给人们对于战争和生命的思考,对于存在的思考,对于价值与意义的思考等等。作家以二战作为切入口,展现那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或活在二战阴影下的当代人们的存在状况。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即是如此,从二战的炮火中生存下来,始终以二战为元素讲述故事,从最早成名的《铁皮鼓》关于一个侏儒对于世界的反抗,到生命最后写成的自传《剥洋葱》对于自己在二战中到二战后的现在生活每个阶段的透视,他作为当代德国最重要的作家,始终将笔端对准二战,对准战争中以及战争后德国的存在状态、德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创伤和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传统人与动物关系的颠覆,对于传统人物描绘的摒弃,致力于发现新的异类存在,挖掘人物背后潜藏的兽性,这些都是研究格拉斯塑造的奇特角色和兽性世界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君特·格拉斯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证本文观点,即战争状态下人的兽性以及人与动物关系的倒置。第一方面,是从小说中人物在战争影响下所体现出来的兽性行为作为研究重点,探讨战争大背景下异化的人群;第二部分讲述小说中动物所存在的巨大意义,对事件带来的关键性转折和影响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颠覆性;第三部分讲述作者写作始终围绕家乡但泽,人物和环境都互有交错,互文性使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完整的世界。最后,在这样一个战争状态下的但泽,有着凭借兽性发泄欲望的异化的人群,和有着颠覆性力量、在与人关系中处于上风和引导作用的动物,这不仅仅是但泽这个小世界的写照,也是作者对于大世界和深入观察和领悟。具体框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人类兽性发泄的世界”。战争岁月下,人是异化的,兽性的激发使人类自身蒙受了巨大灾难。格拉斯将笔触瞄准释放兽性、施暴的人群,关注其对于世界的毁灭和自身内心感受的变异。人类在战争状态下呈现出类似的兽性,但是具体而言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行为展现又是不同的,根据小说中的人物发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完全抗拒世界,凭动物本能行事,以全部行为做出反抗,这种行为明显而直接,行动与目的一目了然,但也最容易向世界妥协。(2)对世界展现敌意,以弱者的态势对世界发起进攻,发泄兽欲,微小但致命。(3)融入世界,但更想掌控世界,主宰世界,广泛而深刻。第一种方式就是《铁皮鼓》中奥斯卡的写照,他从拒绝世界到最终的回归世界,代表着兽性的逐渐消退和对世界的妥协,《局部麻醉》中的曾经肆意破坏、毁灭世界的撒灰派头目也渐渐地经过时光和岁月成为一名教师,并极力劝解学生不要重蹈覆辙,他不仅对世界妥协,甚至已经表现出与世界的合作态度;第二种方式就是《狗年月》中的马特恩,他向世界施虐式复仇,宣泄没有被满足的欲望,这是弱者的选择;与之相对的就是第三种,也是小说《狗年月》中的阿姆泽尔,他从最开始的模仿世界到戏仿世界直到最后的创造世界完全体现的是强者的意志,马特恩和阿姆泽尔的强弱关系和施虐受虐的关系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对于世界的发泄方式也根据自身的强弱变化有所区别。第二部分,“动物主宰的世界”,相较于小说中人物所具有的兽性本能,动物反而表现出更多的超脱于兽性之外的特质,在战争期间人类沦为兽性的受奴役者,而动物则可以安稳地靠自身强大的求生意志度过,并且在关键事件中能起到关键作用。在战争中动物比人类更能获得生的权利,以及生存的意义。这也是作者竭力想要展现的状态。在小说中,相较于人类对世界消极无意义的抵抗和复仇,动物更能从具体行动中改变世界,动物在小说中不仅引导事件还能创造世界。同时在与人的交往和关系中,动物的地位也不断上升,甚至能够超越人类,占据强势地位,《狗年月》中狗引导事件,到《母鼠》中母鼠创造新世界,《比目鱼》中动物成为预言者,引导人类的行为。所有这些小说中动物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和强化,反而人类则是消极的弱者。如果说《铁皮鼓》描述的是充满兽性的人,《狗年月》描述的是人与狗相互较量、动物可以成为事件的关键的话,那么《母鼠》则描绘了人和动物在抗争中动物的全面胜利。这三部作品在主题上和内容上呈现出一个递进关系。战争中动物的地位远高于人,人的兽性表现在对于世界的反抗和复仇,但都是失败的,动物本能则指引动物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不同于人对于世界直接的反抗,动物更趋向于选择有利的形势,并在这种形势下逐步掌握事件走向,达到控制的目的。人的兽性和动物的本能是不同的。人的兽性强调对外部世界的发泄,而发泄导致人的损害和以及对世界的最终服从;动物的本能则指引它们进行有益的探索,找到与世界交流的正确方式,趋利避害,甚至最终主宰世界。第三部分,“互文性——相互关联的世界”。作者始终将笔端对准但泽,小说“但泽三部曲”是以但泽为背景书写,其中的人物形成一幅画卷,不断贯穿在他作品的始终,后来的《局部麻醉》、《比目鱼》、《母鼠》、《蟹行》中都能看到三部曲中人物的身影,有的甚至历经岁月,展现出另外的精神气质和风貌。作者以一隅的变化捕捉到了世界的细微或者深刻变动,讲述朗富尔,讲述这个作者曾经失去过的小城,讲述随着世界变化呈现不同姿态的小城,或者反向通过小城的人事变迁来展现世界,关注世界,这也是作者不断选择其作为背景的原因。这样的互文性写作方式一方面体现出作者西西弗斯的原则,另一方面小说的互文使作者笔下的世界变得完整而丰满,地点的相对统一,交错的人物关系形成一个社会,这个小社会也映射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大世界。
二、君特·格拉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君特·格拉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西班牙内战小说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目前研究局限性及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西班牙小说内战记忆书写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佛朗哥时期: 萌芽与初步发展 |
一、内战期间: 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分裂下的记忆书写 |
二、1940-50年代: 个体生存的现实主义书写 |
三、1960年代: 由现实主义向自我叙事转向 |
第二节 民主过渡时期: 内战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
一、过渡时期(1975-1978): 个体记忆的自我书写 |
二、民主巩固时期(1978-1996): 代际交替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的重生 |
第三节 世纪之交(1996-2008): 新时期内战小说的兴起 |
一、世纪之交: 内战记忆之争 |
二、内战小说爆炸: 内战书写的代际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记忆再现书写: 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 |
第一节 “记忆微光”的再现 |
第二节 《木匠的铅笔》: 记忆再现与身份探寻 |
一、木匠的铅笔: 多重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
二、“执权者”埃尔瓦: 身份的混沌与重塑 |
三、“战败者”达·巴尔卡: 身份的坚守与抗争 |
四、囚犯群体: 抵抗记忆政治的共同体 |
第三节 《沉睡的声音》: 内战记忆再现与女性主体身份认同 |
一、沉默: 历史记忆中的边缘地位 |
二、日记: 内战记忆书写载体与精神传承 |
三、个体成长与女性群像: 创伤记忆与身份追寻 |
小结 |
第三章 记忆重构: 历史的现时化思考与阐释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重构书写 |
第二节 《萨拉米斯士兵》: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文学探险 |
一、非虚构修辞的应用 |
二、历史探寻与自我认同 |
三、记忆的现时化审视 |
四、“塞尔卡斯效应” |
第三节 《冰冷的心》: 家族记忆映像中的“两个西班牙” |
一、揭开尘封已久的家族历史记忆 |
二、重构家庭记忆中的身份认同 |
三、家庭记忆: 国家历史记忆的隐喻 |
小结 |
第四章 记忆解构: 内战记忆文化的批判与反讽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解构书写 |
第二节 《无望的昨日》: “行进式”小说的创作解构 |
一、元小说结构与互文性解读 |
二、寻找“批判性读者” |
第三节 《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 |
一、书写与评论的平行互动 |
二、集体遗忘下的记忆消解 |
三、批判性改写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世纪十年德国文学在中国的出版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年间德国文学在中国出版概况 |
二、十年间德国文学非小说类在中国出版情况论析 |
三、十年间德国小说在中国出版情况论析 |
四、新世纪十年德国文学在中国出版的缺憾 |
(6)2007-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的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选题研究的意义和范围 |
1.2 同类选题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创新点 |
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及其在我国的出版现状 |
2.1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 |
2.2 2007-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代表作在我国的出版概述 |
2.3 2007-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的出版研究 |
2.3.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版权引进 |
2.3.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翻译工作 |
2.3.3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营销推广 |
3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市场的销售传播情况研究 |
3.1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在我国的销售情况分析 |
3.1.1 亚马逊中国2000-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销售情况榜单分析研究 |
3.1.2 出版畅销作家作品的出版机构分析 |
3.2 “诺贝尔文学奖效应”下作品销售不平衡状态分析 |
3.2.1 作品:主题、语言风格、情节的重要性 |
3.2.2 读者评论视野中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
3.2.3 影响我国读者接受的因素 |
3.3 对出版机构、出版人的启示 |
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
4.1 出版机构的图书出版 |
4.1.1 版权引进滞后 |
4.1.2 缺少专业翻译人才队伍 |
4.1.3 营销推广单薄,国际化程度不高 |
4.1.4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
4.1.5 未对作品进行用户分析,受众定位不清晰 |
4.2 作家本身影响力及与读者的交流 |
4.2.1 过度依赖“诺贝尔文学奖效应”,缺乏品牌意识 |
4.2.2 作者与读者之间缺少沟通 |
4.3 读者及评论对图书出版的影响 |
4.3.1 制造虚假评论 |
4.3.2 忽视读者反馈 |
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出版的对策 |
5.1 出版机构的图书出版 |
5.1.1 前移版权引进战线,建立专业团队 |
5.1.2 设立翻译精品策略 |
5.1.3 丰富营销推广形式 |
5.1.4 精确受众画像 |
5.1.5 适应读者,提高读者 |
5.2 作家本身影响力及与读者的交流 |
5.2.1 作者明星化,作品产品化 |
5.2.2 构建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
5.3 读者及评论对图书出版的影响 |
5.3.1 编辑履行“把关人”职责 |
5.3.2 持续重视读者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概念界定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一流大学成长中科学精英汇聚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个人—组织契合理论 |
一、P-O fit理论概述 |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 |
一、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概述 |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三节 组织资本与个人资本理论 |
一、组织资本理论概述 |
二、个人资本理论概述 |
三、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产生与汇聚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
一、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确立 |
二、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产生与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一、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二、科学精英的产生与流动 |
第三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世界一流大学集群的形成 |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
二、科学精英在美国的集聚状况 |
三、黄金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科学精英汇聚促进一流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科学精英社会资本提升大学声誉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与一流大学的契合关系 |
二、科学精英声誉机制助推大学成长为一流 |
第二节 科学精英学术资本实现大学职能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的科研 |
二、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研究生及职业生涯早期科学家培养 |
第三节 科学精英物质资本助力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驱动一流大学在创新联动中捕获发展机会 |
二、科学精英通过教学与科研促使大学获得不菲物质资本 |
第四章 一流大学吸引科学精英汇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对一流大学R&D的巨额资助 |
一、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动机 |
二、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力度 |
三、付费背景下政府促进科学精英朝一流大学集聚的机制 |
第二节 良性的大学治理 |
一、一流大学搭建良性治理架构以吸引及挽留科学精英 |
二、一流大学平衡学术商业化与科研自主以保护科学精英少受干扰 |
第三节 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 |
一、一流大学与科学精英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人才集聚 |
二、科学精英之间的互惠关系有利于人才类聚 |
三、科学精英在一流大学达到一定阈值会稳定类聚行为 |
第四节 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 |
一、家庭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
二、个人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
三、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的途径 |
第五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学科制度分析 |
一、学科治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专业权力的发挥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
二、学科资助:R&D经费可用度与科学精英集聚存在正向相关 |
三、学科构建:跨学科(IDR)推动科学精英集聚 |
四、学科运行:科学文化与院系管理文化的共生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
第二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大学制度分析 |
一、科学精英招募引进制度 |
二、科学精英学术职业晋升与薪酬制度 |
三、科学精英学术能力评价制度 |
四、一流大学私人捐赠讲席制度 |
第三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环境分析 |
一、科学精英汇聚的跨国格局及动因分析 |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精英移民制度分析 |
三、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政治环境分析 |
四、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经济环境分析 |
五、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文化环境分析 |
第六章 科学精英汇聚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实证分析 |
一、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情况 |
二、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国际比较 |
三、我国一流大学综合性人才竞争力国际比较 |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成败 |
一、系统思考:科学精英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成败 |
二、驱动之驱动:我国研究型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背景及路径分析 |
三、间接之驱动:科学精英汇聚愿景是我国大学改革的源动力 |
第三节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实现科学精英汇聚的关键 |
一、改善大学内部治理,打造利于精英汇聚的扁平式生态 |
二、完善大学外部治理,打造有利于精英汇聚的保护式生态 |
三、打破学术界-产业界行业分隔,营造利于精英汇聚的开放式生态 |
第四节 科学精英队伍的国际化是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必由之路 |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科学精英国际化的现状 |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可能解决路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论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君特·格拉斯的新历史主义思想探源 |
第一节 成长经历引发对历史的质疑 |
第二节 流浪汉小说启迪的底层叙事 |
第三节 教育小说培育的开放性思维 |
第四节 启蒙思想激发的非理性精神 |
第二章 “但泽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精神的文本体现 |
第一节 建构了市民审视视角 |
第二节 颠覆了英雄崇拜情结 |
第三节 沟通了叙事的真实与虚构 |
第三章 “但泽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精神的创作特征 |
第一节 历史视角的个人化 |
第二节 历史进程的偶然化 |
第三节 理想追求的隐寓化 |
第四章 “但泽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精神的书写意义 |
第一节 作者的自我塑型 |
第二节 反思的主题深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战争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外研究现状 |
0.1.1 国外的君特·格拉斯研究现状 |
0.1.2 国外的大江健三郎研究现状 |
0.2 国内研究概述 |
1 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战争观的历史社会背景 |
1.1 德日文学家的战争角色 |
1.1.1 德国文学家的战争角色 |
1.1.2 日本文学界与侵略战争的关联 |
1.2 德日文学家在战后初期的战争观 |
1.2.1 “集体罪责”与“选择性遗忘” |
1.2.2 “一亿总忏悔”与战后派 |
1.3 战后德日知识分子反对军国主义复辟过程概述 |
1.3.1 德国与日本知识分子的民主与护宪运动 |
1.3.2 “68”学生运动与反安保运动 |
1.3.3 教科书与历史记忆 |
2 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经历与其战争观的形成 |
2.1 君特·格拉斯的战争经历与他的战争观 |
2.2 大江健三郎的生平经历与战争观 |
2.3 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交流 |
3 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的战争观之间的共同点 |
3.1 揭露侵略战争根源,反思侵略战争罪责 |
3.1.1 格拉斯的小市民罪责话语 |
3.1.2 等级制度——日本侵略战争的罪孽之源 |
3.2 对战后新纳粹和右翼流毒的批判 |
3.3 存在主义色彩的战争观 |
3.3.1 君特·格拉斯与加缪的荒谬观 |
3.3.2 大江健三郎对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接受 |
4 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战争观的差异 |
4.1 君特·格拉斯的反乌托邦意识与童话叙事 |
4.1.1 君特·格拉斯的反乌托邦意识 |
4.1.2 君特·格拉斯战争观的童话表达 |
4.2 大江健三郎的乌托邦意识与神话叙事 |
4.2.1 大江健三郎的乌托邦反战观 |
4.2.2 大江健三郎战争观的神话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兽性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人类兽性发泄的世界 |
1.从拒绝世界到回归世界——兽性的释放 |
2.施虐与受虐——强者和弱者的游戏 |
3.向死的兽欲——毁灭式存在 |
二、动物主宰的世界 |
1.动物引导事件 |
2.动物创造新世界 |
3.动物本能的延伸 |
三、互文性——相互关联的兽性世界 |
1.事件的互文性 |
2.角色的互文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君特·格拉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D]. 张沁园. 山东大学, 2021(11)
- [2]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4]魔幻现实主义的前世今生——我喜欢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 艾伟. 广州文艺, 2021(02)
- [5]新世纪十年德国文学在中国的出版论析[J]. 殷明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07)
- [6]2007-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我国大陆的出版研究[D]. 王敏佳. 南京大学, 2018(01)
- [7]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D]. 范冬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论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精神[D]. 白珍珍. 扬州大学, 2016(02)
- [9]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战争观比较研究[D]. 成龙. 辽宁大学, 2016(02)
- [10]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兽性世界[D]. 崔智慧. 西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