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石油液化气体储罐填充的多孔金属材料的防火防爆机理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1](2021)在《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自由基反应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的影响,分析不同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的抑制机理,在自主设计的可燃气体爆炸密闭试验管道内进行不同类型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对预混烷烃类气体爆炸影响的实验研究,利用瞬态压力采集系统测试管道内爆炸超压变化规律,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爆炸产物定性定量分析;利用Chemkin-Pro软件结合爆炸实验参数分析影响气体爆炸关键中间自由基,以此为依据推导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的抑爆机理。烷烃类气体爆炸实验研究表明:铁磁性的铁丝和镍丝的抑制效果优于非磁性的铜丝、铝丝、铝合金材料,均有效降低了气体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其中铁丝的抑制效果最优,铜丝优于铝质材料,铝丝和铝合金网状材料较为接近。与烷烃类形成对比的是,铝合金阻隔防爆材料对乙烯气体无明显抑爆作用,其主要是由于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存在导致气体爆炸反应机理与烷烃类气体表现出较大差异。对烷烃类气体爆炸产物分析表明:填充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后,爆炸产物成分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减少,铝合金抑制它们生成作用最强,铁丝次之,铝丝最弱;铁丝促进了更多的烃类物质生成,特别是促进了由甲基自由基参与反应生成的烃类产物,如较大分子量的丁烷和异戊烷,同时促进生成乙烯、乙烷、丙炔等。铝质阻隔防爆材料下生成烃类的种类明显减少,铝合金材料抑制甲烷生成更强,铝丝抑制丙烯生成更强,同时促进了乙炔的生成。由爆炸反应机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通过Chemkin-Pro软件进行的产物反应速率、敏感性和主要反应路径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爆炸压力特征、爆炸产物成分等实验研究结果,认为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的填充有效促进自由基与材料的碰撞概率,加速自由基销毁,促进器壁效应有效抑制·H、·O、·OH生成,促进甲基等烃自由基生成并发生气相销毁反应,这种正反馈机制进一步使得产物中烃类物质增多,反应放热量减少,最终当能量不足以进一步引发烃类物质断键能量时,爆炸反应终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铁磁性金属阻隔防爆材料销毁·H、·O、·OH的能力和以及促进甲基、乙基等链终止反应作用强于非磁性材料的阻隔防爆材料,铝合金网状阻隔防爆材料对链引发和链传递反应的抑制优于铝丝,主要是其消耗·OH能力最强,促进异丙基生成丙基较强。
梁楠[2](2020)在《天然气液化储配调峰站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文中认为天然气与煤炭和石油一样,都是化石能源,但它的燃烧排放却比后两者对环境的污染小得多,是一种清洁能源,广泛应用在发电、工业生产、供热、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多个领域。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对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的需求大幅增长。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某些时候甚至会发生“气荒”的现象。因此,液化天然气(LNG)调峰可以有效地解决用气高峰期所导致的“气荒”。本文结合项目的基本情况,对天然气的市场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在经济上符合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社会经济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T市的环保节能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拟建项目各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具体结论如下:(1)拟建项目选择出一套工艺流程完善,先进可靠,设备设施质量好、消耗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少等优点的方案,确保项目技术上整体先进。(2)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等计算分析,拟建项目总投资为35737万元,装置运转后年均利润总额4543万元,项目在经济上是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3)拟建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可解决城市居民供气的调峰问题,缓解当地劳动就业压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利于共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4)对建设项目存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周尚勇[3](2020)在《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磁效应对预混可燃气体爆炸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石化企业频繁发生的爆炸、燃烧事故,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在油气储罐中填充阻隔防爆材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油气储罐本质安全措施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磁场效应可直接影响爆炸自由基基元反应,进而影响爆炸反应剧烈程度,因此,开展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磁效应对可燃气体爆炸特征影响规律及反应机理的系统研究,对气体爆炸危害防控理论研究和新型阻隔防爆材料的研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以化工企业常见的发生爆炸事故的H2/Air、CH4/Air、C3H8/Air、C4H10/Air气体爆炸反应介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金属铝丝、铜丝、镍丝、铁丝四种阻隔防爆材料对预混可燃气体爆炸抑爆性能的评价实验,并且开展了外加磁场对可燃气体爆炸反应特征影响规律的研究,本论文还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技术和CHEMKIN-PRO数值模拟软件对金属丝阻隔防爆材料对可燃气体爆炸反应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H2/Air预混气体爆炸实验中,四种金属丝阻隔防爆材料的抑爆性能无明显差异;在CH4/Air、C3H8/Air预混气体爆炸实验中,铁磁性金属铁丝、镍丝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优于非磁性金属铝丝、铜丝阻隔防爆材料,且随着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和分子量的增大,这样的现象更加明显;在空管道的情况下,外加磁场对预混气体爆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填充金属铁丝阻隔防爆材料的基础上,外加磁场对预混气体爆炸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爆炸产物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和基于CHEMKIN-PRO数值模拟分析的机理研究发现:阻隔防爆材料加强了C3H8/Air预混气体爆炸生成烃类物质的支链反应,促进了C2H4、C2H6的生成;减弱了C3H8与氧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捕捉和销毁HCO?自由基,减弱HCO?+O2→HO2?+CO基元反应;在减少CO、CO2生成的同时,显着减弱爆炸能量的释放,因此抑制了C3H8/Air预混气体的爆炸反应。研究表明,铁磁性金属材料的磁效应加强了对HCO?自由基的捕捉和销毁;在空管道外加直流电磁场,对预混可燃气体爆炸反应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填充金属铁丝阻隔防爆材料后,外加直流电磁场进一步的抑制了可燃气体爆炸反应。
员亚龙[4](2020)在《多孔聚丙烯材料制备及其对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燃气体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火灾和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对可燃气体爆炸防护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开展了多孔聚合物材料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为多孔非金属材料在阻隔防爆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制备出了一种具有高效阻隔防爆性能的多孔聚丙烯材料,对其热稳定性、耐火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气体爆炸测试平台系统,探究了多孔聚丙烯阻隔防爆材料的内径、填充位置和填充长度等因素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对火焰传播图像、火焰传播速度、爆炸压力和爆炸上升速率等参数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多孔聚丙烯阻隔防爆材料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抑制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聚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阻燃剂,提升了材料热解反应后的残炭率,将其从易燃材料转变为难燃材料,阻燃级别达到了V-0级,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和有害气体的释放量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聚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耐火性能和阻燃性能,采用该比例下的阻燃剂配方制备了不同规格的多孔聚丙烯阻隔防爆材料。(2)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传播特性进行了探究,火焰锋面偏向管道上壁面传播,锋面速度呈加速、波动、加速和减速趋势,管道末端监测到的爆炸压力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峰值最大。填充多孔聚丙烯阻隔防爆材料后,随着材料内径的减小,管道内的爆炸压力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明显降低,内径最小时,管道末端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分别降低了57.48%和75.71%;材料的填充位置距离起爆装置越近,对管道爆炸压力的降低越明显,填充在管道前端时,管道末端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分别降低了66.11%和82.45%;固定材料填充的初始位置后,随着填充长度的增加,对管道内爆炸压力的抑制效果相近,填充6m的多孔聚丙烯阻隔防爆材料时,管道末端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分别降低了73.42%和86.75%;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火焰和爆炸冲击波有明显抑制效果。多孔聚丙烯阻隔防爆材料因其独特的骨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消耗大量链式反应中的自由基,加快热量向外界传递,起到吸波减震的作用,从而抑制了火焰和爆炸冲击波的传播。
张淑淑,邢志祥,张健[5](2018)在《储罐内流体边界层填充多孔材料后的流动分析》文中认为现有文献关于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内填充多孔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通过Fluent 6.3建立了多孔介质中湍流流动的二维模型,多孔材料采取边界层填充以及不同的填充厚度,对储罐内液化天然气的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无多孔材料填充时液化天然气流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储罐边界层内填充多孔材料可使罐体两边的流动强度较弱,中间的流动强度较强,两侧滚动圈的滞留区面积比中间滚动圈大,同时可减弱流动强度,延迟压力出口有质量流出的时间,减少液体蒸发量,减少下层液体积聚的能量,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翻滚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储罐内填充多孔材料抑制LNG翻滚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
张淑淑,邢志祥,钱辉,张健[6](2018)在《液化天然气储罐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清洁能源,但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液化天然气在储运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事故,且后果影响极为严重。分析了液化天然气的事故类型及发生机理,总结了液化天然气储罐主动和被动安全防护的几种方式,并对储罐内部填充多孔材料抑制事故发生的研究做了简单介绍,为有效控制液化天然气储罐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邢志祥,张淑淑,汪李金,张莹[7](2018)在《储罐中心区填充多孔材料对LNG流动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提出通过Fluent 6.3建立了多孔介质中湍流流动的二维模型,选取储罐中心区填充多孔材料并采用不同的填充厚度,对储罐内液化天然气(LNG)的流动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无多孔材料填充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储罐中心区内填充多孔材料可使罐体两边的流动强度较强,中间的流动强度较弱,中间滚动圈的滞留区面积比两侧滚动圈大,同时可降低流体平均流速,减少液体蒸发量,减少下层液体积聚的能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翻滚事故的发生。
孙谞[8](2016)在《石油化工燃爆气体铝合金抑爆材料失效和再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对石化行业防止易燃易爆气体爆炸常用的铝合金抑爆材料的长期服役状态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了沉积、结垢降低抑爆性能效应,开发了铝合金抑爆材料清洗、再生和抑爆性能评价技术,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多个石化企业长期服役材料沉积结垢情况研究,包括不同储罐中材料结垢情况、同一储罐中不同位置材料结垢情况、抑爆材料本身结垢情况三个方面。通过测试分析,揭示了材料的结垢情况和规律。2、对使用了五年以上材料表面所含污垢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组分主要除烷烃以外,还含有多种含氧化合物,含磺酸根和含氮化合物等;不溶性有机组分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硫元素含量分别达到15.86%、4.38%、1.64%、1.18%;热分析仪测出污垢有机物总含量达到35.3%;污垢中含有水溶性阴离子F-, Cl-, NO3-, SO42-,其中以SO42-的浓度最高;污垢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Fe3+、Al3+、Ca2+的含量较多,对检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分析材料污垢的成因。3、开发了超声波清洗材料新技术,同时针对污垢成分研发了专用清洗剂A,并对其化学清洗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室中对材料的最佳清洗频率为25kHz、最佳功率为3kW、以及清洗剂A的最佳浓度使用量为2%。清洗前后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表明,抗拉强度维持在270MPa左右,材料的拉伸性能没有改变;清洗前后材料金相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铝合金晶粒尺寸和数目基本没有改变,合金结构未遭到破坏。4、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多种材料抑爆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洗净材料和新材料对火焰的抑制作用效果优良,明显优于使用多年后未清洗的旧材料。洗净材料和新材料都可以将甲烷/空气混合气爆炸传播速度分别降低为未清洗旧材料和未添加材料的1/3和1/6;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讨论了铝合金材料的抑爆机理5、分别利用封闭管道和自行研制的专利检测装置,对新材料、旧材料和洗净材料在石油化工燃爆气体中的抑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污垢导致抑爆性能失效作用十分明显;在重质油品中(如柴油)的失效作用比在轻质油品中(如汽油)更加严重;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开发清洗技术可使严重污染旧材料的抑爆性能恢复。
邢志祥,张成燕[9](2013)在《多孔材料在阻隔防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燃易爆的化学品无论是在储存还是在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抑制危险化学物品火灾爆炸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HAN阻隔防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多孔材料展示其优良的防爆性提供平台。针对国内外阻隔防爆研究形势,分别对多孔材料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多孔材料的防爆机理做了简单概括;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多孔材料在阻隔防爆应用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内外现有的多孔阻隔防爆材料使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高建村,庞磊,孟倩倩[10](2013)在《HAN阻隔防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给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本质安全不爆炸(HAN)阻隔防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HAN阻隔防爆技术的基本概念及阻隔防爆机理,评述国内外关于HAN阻隔防爆材料的应用现状、阻隔防爆机理的研究现状、阻隔防爆材料防爆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现状,并提出HAN阻隔防爆技术研究领域内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切实可行的HAN阻隔防爆材料性能评价及测试方法,为使HAN阻隔防爆技术更加实用、高效,要不断完善和整合各类研究手段及方法,要以定量和通用方法为核心。
二、用于石油液化气体储罐填充的多孔金属材料的防火防爆机理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石油液化气体储罐填充的多孔金属材料的防火防爆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自由基反应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研究 |
1.2.2 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机理研究 |
1.2.3 抑爆机理探究技术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阻隔防爆材料抑爆行为研究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步骤 |
2.3 不同材料下相同填充表面积的实验结果 |
2.3.1 甲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2 乙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3 丙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4 正丁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5 乙烯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4 讨论与分析 |
2.4.1 不同气体实验结果对比 |
2.4.2 不同阻隔防爆材料实验结果对比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软件选取 |
3.2 数学模型基本理论 |
3.3 数值模拟方法 |
3.3.1 气相动力学 |
3.3.2 热力学 |
3.4 反应机理的确定 |
3.5 模拟求解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与数值模拟综合分析 |
4.1 丙烷爆炸产物成分分析 |
4.2 丙烷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主要产物反应速率 |
4.2.2 主要产物敏感性 |
4.2.3 主要产物反应路径 |
4.3 实验与数值模拟综合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2)天然气液化储配调峰站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调峰方式研究综述 |
1.3.2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相关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2.1.1 建项目经济技术分析理论 |
2.1.2 经济效益分析理论 |
2.2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
2.2.1 环保效益分析理论 |
2.2.2 综合效益分析理论 |
第3章 调峰站建设项目概况 |
3.1 项目概况 |
3.2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
3.2.1 建厂条件 |
3.2.2 厂址方案 |
3.3 生产保障 |
3.3.1 建设基础 |
3.3.2 用水保障 |
3.3.3 用电保障 |
3.3.4 通讯保障 |
3.3.5 采暖通风及空调 |
3.4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
3.4.1 天然气净化工艺 |
3.4.2 天然气液化工艺 |
3.4.3 LNG储罐 |
3.4.4 LNG气化器的选择 |
3.4.5 工艺过程说明 |
3.5 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 |
3.5.1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
3.5.2 职业安全防范措施 |
3.5.3 消防 |
3.5.4 拟建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
3.5.5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及方案 |
第4章 经济效益分析 |
4.1 财务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 |
4.1.1 财务分析内容 |
4.1.2 财务分析方法 |
4.2 财务经济效益分析 |
4.2.1 投资估算范围 |
4.2.2 投资分析 |
4.2.3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
4.2.4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
4.2.5 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 |
4.2.6 利润总额及分配 |
4.2.7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4.2.8 不确定性分析 |
4.3 建设项目经济效益 |
第5章 社会影响分析 |
5.1 社会效益 |
5.1.1 提供调峰气源 |
5.1.2 环境影响分析 |
5.1.3 税收及就业 |
5.2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磁效应对预混可燃气体爆炸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燃气体爆炸特征 |
1.2.2 可燃气体爆炸机理研究 |
1.2.3 可燃气体爆炸抑爆技术 |
1.2.4 磁场效应对预混气体爆炸影响规律研究 |
1.2.5 CHEMKIN软件发展历程简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金属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研究 |
2.1 实验装置及基本操作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内容 |
2.2.1 金属铝丝阻隔防爆材料抑爆实验 |
2.2.2 金属铜丝阻隔防爆材料抑爆实验 |
2.2.3 金属镍丝阻隔防爆材料抑爆实验 |
2.2.4 金属铁丝阻隔防爆材料抑爆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金属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的差异 |
2.3.2 不同可燃气体对金属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加直流电磁场对可燃气体爆炸特征影响规律研究 |
3.1 实验装置及基本操作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内容 |
3.2.1 甲烷、丙烷、丁烷爆炸实验 |
3.2.2 不同浓度的C_3H_8/Air爆炸实验 |
3.2.3 外加直流电磁场与金属磁性耦合作用实验 |
3.3 讨论分析 |
3.3.1 外加直流电磁场对不同可燃气体爆炸反应的影响规律 |
3.3.2 外加直流电磁场对不同体积分数丙烷爆炸反应的影响规律 |
3.3.3 外加直流电磁场与金属磁性耦合效应对丙烷爆炸反应的影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阻隔防爆材料抑制丙烷气体爆炸的机理研究 |
4.1 实验装置及基本操作 |
4.1.1 实验装置 |
4.1.2 研究方法 |
4.2 爆炸产物的检测分析 |
4.2.1 爆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
4.2.2 爆炸物理参数与产物组分变化的关系 |
4.3 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4.3.1 数值模拟研究动力学模型确定 |
4.3.2 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的抑爆机理研究 |
4.3.3 磁效应对金属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4)多孔聚丙烯材料制备及其对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燃气体爆炸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可燃气体爆炸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多孔材料阻隔防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聚丙烯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阻燃聚丙烯材料的制备 |
2.3.1 阻燃聚丙烯试样的制备 |
2.3.2 多孔聚丙烯阻隔防爆材料的制备 |
2.4 材料性能测试 |
2.4.1 测试手段 |
2.4.2 测试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爆炸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
3.1 引言 |
3.2 实验平台 |
3.2.1 爆炸测试管道系统 |
3.2.2 配气及点火系统 |
3.2.3 数据采集系统 |
3.2.4 高速摄影系统 |
3.2.5 同步控制系统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材料 |
3.3.2 火焰传播速度计算 |
3.3.3 实验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孔聚丙烯材料对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传播特性分析 |
4.2.1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火焰特性分析 |
4.2.2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压力特性分析 |
4.3 材料内径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 |
4.3.1 不同材料内径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填充位置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 |
4.4.1 不同填充位置实验方案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填充长度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 |
4.5.1 不同填充长度实验方案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多孔聚丙烯材料阻隔防爆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5)储罐内流体边界层填充多孔材料后的流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孔材料填充储罐内液体流动计算模型的建立 |
1.1 物理模型 |
1.2 数学模型 |
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1.4 相关参数介绍 |
1.4.1 孔隙率和孔径[8] |
1.4.2 渗透率K和Forchheimer系数[9] |
1.4.3 压差 |
2 结果分析 |
2.1 储罐内无多孔材料填充的液化天然气流动情况 |
2.2 多孔材料填充厚度H为1.0 m时的液化天然气流动情况 |
2.3 多孔材料填充厚度H为1.5 m时的液化天然气流动情况 |
2.4 多孔材料填充厚度H为2.0 m时的液化天然气流动情况 |
2.5 多孔材料填充厚度对液化天然气流动情况影响分析 |
3 结论 |
(6)液化天然气储罐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液化天然气的事故类型 |
2 液化天然气储罐主动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 保温绝热防护措施 |
2.2 压力防护措施 |
2.3 惰性气体抑爆措施 |
2.4 预防LNG翻滚的措施 |
3 液化天然气储罐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
3.1 围护措施 |
3.2 消防冷却水防护措施 |
3.3 泡沫覆盖措施 |
3.4 干粉灭火措施 |
3.5 移动式灭火器材灭火措施 |
3.6 隔热物质覆盖措施 |
3.7 隔震减震措施 |
4 液化天然气储罐内部阻隔防护技术的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7)储罐中心区填充多孔材料对LNG流动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填充多孔材料的储罐内液体流动计算模型的建立 |
1.1 物理模型 |
1.2 数学模型 |
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1.4 相关参数介绍 |
2 储罐内LNG流动特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2.1 储罐中心区无多孔材料填充时储罐内LNG的流动情况 |
2.2 储罐中心区多孔材料填充厚度为1m时储罐内LNG的流动情况 |
2.3 储罐中心区多孔材料填充厚度为1.5m时储罐内LNG的流动情况 |
2.4 储罐中心区多孔材料填充厚度为2m时储罐内LNG的流动情况 |
2.5 储罐中心区多孔材料填充厚度对储罐内LNG流动情况的影响分析 |
3 结论 |
(8)石油化工燃爆气体铝合金抑爆材料失效和再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化工易燃气体防爆行业要求 |
1.2 烃类气体燃烧机理 |
1.2.1 甲烷气体燃烧化学反应机理 |
1.2.2 丙烷气体燃烧化学反应机理 |
1.2.3 正己烷、异辛烷燃烧化学反应机理 |
1.3 铝合金抑爆材料简介 |
1.3.1 国外抑爆材料的发展 |
1.3.2 国内抑爆材料的发展 |
1.4 铝合金抑爆材料的阻隔防爆机理 |
1.4.1 物理阻隔机理 |
1.4.2 化学防爆机理 |
1.5 抑爆材料抑爆性能实验研究现状 |
1.6 使用铝合金抑爆材料出现的问题 |
1.7 超声波清洗技术简介 |
1.7.1 超声波清洗技术 |
1.7.2 超声波清洗原理 |
1.8 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主要技术路线 |
1.8.1 研究的内容 |
1.8.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
1.8.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 |
2.1 铝合金抑爆材料结垢情况的调研 |
2.2 铝合金抑爆材料的结垢物质检测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 铝合金抑爆材料表面结垢清洗条件的探究 |
2.3.1 清洗方案的研究 |
2.3.2 清洗时间的研究 |
2.3.3 最佳清洗频率的研究 |
2.3.4 最佳清洗功率的研究 |
2.3.5 清洗剂效果的研究 |
2.3.6 清洗剂最佳清洗浓度研究 |
2.4 铝合金抑爆材料的材料性能测试 |
2.4.1 铝合金抑爆材料金相结构的测试 |
2.4.2 铝合金抑爆材料的拉伸强度的测试 |
2.5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材料抑爆性能的分析 |
2.5.1 实验仪器,试剂 |
2.5.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2.6 利用封闭管道对材料抑爆性能检测 |
2.6.1 用于检测材料抑爆性能的实验仪器、试剂 |
2.6.2 利用封闭管道检测抑爆性能的实验 |
2.7 利用发明专利测试材料抑爆性能实验 |
2.7.1 铝合金抑爆材料抑爆性能测试装置专利 |
2.7.2 整件铝合金抑爆材料抑爆性能测试实验步骤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铝合金抑爆材料结垢规律的调研结果 |
3.2 材料沉积结垢物质的分析与结果 |
3.2.1 可溶有机成分的分析结果 |
3.2.2 水溶性阴离子含量测定结果 |
3.2.3 金属离子成分的测定结果 |
3.2.4 不溶有机物的测定结果 |
3.2.5 有机物总含量的检测结果 |
3.3 超声波清洗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 |
3.3.1 最佳清洗频率的研究结果 |
3.3.2 最佳波清洗功率的研究结果 |
3.3.3 清洗剂效果的研究结果 |
3.3.4 清洗剂的选择和化学机理的分析 |
3.3.5 清洗剂最佳清洗浓度的研究结果 |
3.4 抑爆材料的材料性能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分析抑爆性能结果 |
3.5.1 甲烷/空气混合气爆炸高速摄像结果与分析 |
3.5.2 填充新抑爆材料甲烷/空气混合气爆炸高速摄像结果与分析 |
3.5.3 填充旧抑爆材料甲烷/空气混合气爆炸高速摄像结果与分析 |
3.5.4 填充清洗后抑爆材料甲烷/空气混合气爆炸高速摄像结果与分析 |
3.6 铝合金抑爆材料的抑爆性能检测实验结果和分析 |
3.6.1 封闭管道设备的容积测定实验 |
3.6.2 封闭管道对材料抑爆性能的检测 |
3.6.3 丙烷/空气混合气为介质检测铝合金抑爆材料抑爆性能 |
3.6.4 清洗后抑爆材料对易燃爆液体的抑爆性能验证 |
3.7 利用发明专利测试抑爆性能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10)HAN阻隔防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HAN阻隔防爆材料应用现状 |
2 HAN阻隔防爆机理研究现状 |
2.1 试验研究 |
2.2 理论分析 |
2.3 数值模拟研究 |
3 HAN阻隔防爆材料防爆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现状 |
4 讨论与展望 |
5 结论 |
四、用于石油液化气体储罐填充的多孔金属材料的防火防爆机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自由基反应影响及机理研究[D]. 王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02)
- [2]天然气液化储配调峰站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D]. 梁楠.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2)
- [3]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磁效应对预混可燃气体爆炸影响的研究[D]. 周尚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4]多孔聚丙烯材料制备及其对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D]. 员亚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储罐内流体边界层填充多孔材料后的流动分析[J]. 张淑淑,邢志祥,张健. 石油机械, 2018(05)
- [6]液化天然气储罐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J]. 张淑淑,邢志祥,钱辉,张健.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02)
- [7]储罐中心区填充多孔材料对LNG流动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J]. 邢志祥,张淑淑,汪李金,张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01)
- [8]石油化工燃爆气体铝合金抑爆材料失效和再生技术研究[D]. 孙谞.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6(12)
- [9]多孔材料在阻隔防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邢志祥,张成燕.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3(12)
- [10]HAN阻隔防爆技术研究进展[J]. 高建村,庞磊,孟倩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