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孩子照片做广告是否侵权(论文文献综述)
吕忠梅[1](2020)在《应“民意”保“民生”济“民权”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文中研究指明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在法律人看来,凡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都是为社会生活中最基础、最典型的行为制定的规则;而以"民"命名的法律,则意味着立法必须以充分体现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利益诉求、保障人民权益为
李梦佳[2](2020)在《论版权与形象权的冲突与协调——以美国法规则与案件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的版权法立足于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形象权则侧重于保护自然人对其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被商业使用的控制权。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协调版权与形象权的冲突备受关注。美国法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鼓励当事人通过合同授权的方式来对版权和形象权的冲突作出安排。但涉及合理使用的特殊情形时,自然人的形象权将受到一定限制。对于原作品之上的衍生品,美国法发展出更为细分的规则,主要依据衍生品与原作品的相关程度来判断是否构成对形象权的侵犯。美国法为版权和形象权提供的冲突协调之道,有利于为我国提供参考与借鉴,以助推人格的商业化利用得到更为充分完善的发展。
屈哲[3](2016)在《网络广播的话语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网络广播的话语权推动了公共话语权的有利发展,伴随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普及化,中国的网络广播已呈现多样化发展,参与者不断增多,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让外界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产业找到转型发展契机,更可能开创出崭新的发展模式。在网络广播的自媒体平台中,延伸出远程音乐点播功能、多领域收听功能和个性化定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上传讲座、有声书、娱乐等多元化内容,用户能与自媒体工作者在线互动,还能参与经营个人电台。在网络广播趋势发展中,负面影响也在逐渐凸显,应如何消除网络广播中的话语霸权、符号暴力等极端衍生物,让网络广播更加健康发展,仍需研究者不断探索。本研究将运用次级资料分析法、实际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研究,以网络广播话语权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现状作为基础。从时间轴的角度,来梳理网络广播话语权的演变过程。从深入理解的角度,来挖掘网络广播话语权的构成要素。笔者通过观察其发展问题、监管问题和运营问题,根据这三个方面给予相应的对策引导措施。希望能够借由这份研究,对网络广播话语权的运用具有实际借鉴意义,笔者期待民众能够准确而熟练的掌握网络广播话语权,让网络广播给参与者带来更加便利而舒适的生活体验。
李文静[4](2016)在《分众时代的传播变革及设计介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们正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互联网和物联网构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调,数字技术的进步,加剧了大众传播时代以来个体从公共空间中的脱离状态;分众传播的多点交换和去中心化的信息模式,使社会资源分配、组织机构、生产方式向着扁平化结构发展;工业革命后机器化大生产所造就的消费社会,正逐渐导向按需制造、追求生活品质的传统价值回归;生产和制造物质产品的社会正在向"基于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演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种新的"平等互动可广泛参与的知识共享方式"在逐渐建立中;它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行为的主体,改变过去设计中传统授受关系的单向性和被动性,让个体能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设计活动中去。本文将以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作为坐标轴,以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为参考项,回溯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数字设计的发展历史,沿着建立在手工劳作基础上的手工艺制造-造物传统、大机器生产时代的设计-消费膨胀、以及正在发生的基于数字和互联网的设计-服务新改变,努力寻绎到分众传播时代之于大众传播时代、人际传播时代的各时代设计特征、设计主体、设计程序、设计群体、组织方式的变化,并在这个过程中探求未来设计发展方向的可能性。文章将从6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第1章导论中概括了本选题的最初缘起和选题意义,并对主要研究问题、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从传播角度切入设计问题的基本研究路径;第2章从设计、传播与社会生产的总体关系上,对人际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分众传播时代的设计特征和设计介入进行概要性的阐述;之后第3、4、5章主要是对这三个传播时代的信息传递特征和设计问题的论述,包括了人际传播时代的设计意匠与类型设计、大众传播时代的设计业态与身份设计、分众传播时代的设计人群与共享设计;在第6章中,借用量子物理学中的"叠加"状态来描述我们目前所处的走向分众传播时代的路口上,设计所面对的未来的可能性,以及在不远的将来,设计作为连接人类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桥梁,也需要承担起的公共责任,以及人文关怀和道德引导的重任。
高颖[5](2016)在《论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法律保护问题》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商家利用知名人士的姓名,进行商业活动,从而达到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效果,以便推销或推广自己的产品,获取经济型利益,产生了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问题。我国应当承认姓名权的商业化使用,在此基础上,应当完善我国法律,以规制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现象。
吴文瀚[6](2015)在《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就广告而言,消费、艺术与媒介的嵌合性动态发展是造成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作为过程研究,本论文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三十余年的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广告艺术形态视域的关照。认为中国广告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迅速成熟,其发展经历了从再现商品、表现消费到表征文化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广告发展的接轨与同步,而其自身也因之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文由绪论、正文与趋势分析三部分构成。绪论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时空压缩背景;作为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复合体的艺术形态与广告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再现理论、表现理论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表征理论的结合作为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与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文本综述,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在广告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得以呈现,其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如何建构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流变研究作为历时性研究,首先是分期的问题,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时间节点表达引入到消费、艺术与媒介三者共同构建的嵌合式互动的关系逻辑中,结合中国广告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经历了1982-1992的社会文化复苏期、1993-2000的商品化表现期、2001-2007的符号化表达期与2008后的文化表征期的四个时期。第三、四、五章,就1982至2007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表达进行分析。在前文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引入关系研究的方法,结合编年记叙,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进行共时性比照,将艺术的再现理论与表现理论作为创作机制引入到对不同时期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分析中,寻找广告在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作用与广告自身艺术形态流变的表达规律。2008后,中国社会的新全面转型使得广告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广告的艺术再现与表现功能逐步被广告的文化表征功能超越。正文第六章,首先结合场域理论,从消费、文化与传播的三维关系构建入手,对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符号化表征的心理生成机制——记忆的再造:包括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图像化拟真下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空间拼贴中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与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等。最后,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重归于艺术形态文本研究之中,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主体在经历了从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到语态文本的流变后,情态文本伴随着公益广告的勃兴重新回归,但其回归的依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大国视角下文化力的重新构建。结论部分,提出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与发展构想。认为未来中国广告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体现出包容性、贴合性与敏感性的新特征;在内容表达上将表现为理念先于产品的趋势;在广告艺术创作领域将呈现为体验与联动的结合;在广告价值核心方面,将呈现从人性化到人格化的转变;在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方面,将呈现从仿真到拟真的趋势。作为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物质的依赖,向更加纯粹的精神层面跃升。
曹子兰[7](2014)在《对美术培训中心运行管理走向的人种志考察 ——以上海市Y美校为个案》文中指出本文是以上海市Y美校为研究对象的质性研究报告,旨在通过研究分析其运行管理的走向。在社会的迅速发展中,美术类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备受重视,但该类专业从业人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缺口大、对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具有较大的不可替代性,从新手到成熟需要较长的周期,就会使得该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跨度大,所以美术类毕业生平均工资较高,且职业发展前景明朗。基于各方面的因素的考虑,都导致艺考越来越热,取得这块“敲门砖”的难度势必日益增高。绝大多数艺考生必须通过校外培训(即本研究所指的美术培训中心,或也被称为美校)的途径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可以说,这类校外的美术培训中心承担着本该由学校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对于艺术生能否顺利考取意向院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现实情况,本文拟对美术培训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进行研究。而且在对美术培训中心的考察中可以发现,这类机构的有效运行并不能照搬中小学学校教育的模式,又鉴于美术培训的特殊专业要求,也没有其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照搬,所以该类机构务必自寻生路,找到适合自身运行管理模式才能得以顺利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发、观察法、访谈法、人种志研究方法,对上海市Y美校的运行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其目前管理困境的瓶颈所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参与运行管理的人员通常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经历,管理经验欠缺,管理理论匮乏,大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希望可以为Y美校的运行管理走向提供策略上的指导,也为类似的民办教育机构的运行管理发展走向提供参考。
汤砺锋[8](2014)在《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属于较少被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也都没有特别多的文献资料对此进行专题研究。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资源交换在中国电视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互联网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当下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平台与全媒体的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对比国外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依据、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新闻交换的理论基础,从新闻生产与新闻交换、新闻生产的结构特征和场域特征入手,结合组织传播学理论,市场新闻业理论,特别是麦克玛纳斯市场新闻业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在对中国电视新闻市场格局分析中,笔者提出了,由于原有的四级办台的格局被打破,省级电视台特别是上星频道,从技术上完全可以达到中央电视台的覆盖范围。不完全的市场结构与新媒体技术的双重挤压,从而使得电视新闻整个生态发生了变革,不仅体现在新闻竞争格局的多元化,还体现在媒介层级的淡化、传播渠道的立体化,更多的是体现在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和受众时间的碎片化。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案例分析基础上,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最早产生是在欧广联,笔者首先对欧广联、亚广联等世界上最主流的六大电视新闻交换网络进行案例研究,特别是亚广联的发展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随后对中国四大主要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进行现状分析,四大电视新闻交换网络因为各自定位不同,都采用了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产生的最后结果也有极大的差别。纵观国内外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有一个特点不容忽视,就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有了根本的发展,改变了以前那种交换机制,用网络拓扑结构和CDN加速技术装备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才在实际工作和运转中得到保证。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全面提升的关键。而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原来禁锢在传统电视台的政策劣势迟早被冲破,市场化下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才能真正的走向繁荣。,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进行研究。将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放在整个电视新闻生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从业人员、现状以及电视新闻交换生产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的发展规律,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交换的发展战略和途径。采取平台开放、多媒体互动,多屏呈现、用市场化运营策略等方式,促进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有质的飞越。3.提出了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资源整合策略,根据不同所处的市场位置,利用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的不同做法,从而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收视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4.通过对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网络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使得当前电视新闻面临的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逐一浮出水面,并且明确提出资源整合能力就是媒介生产力。5.首次对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进行广泛调研和访谈,以资源整合能力和交换能力,提出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突破的战略、路径和策略。
严城[9](2010)在《论人格权的衍生利益 ——以人格标识的商业利用为中心》文中指出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所体现的利益,我国向来认为属于人格利益,应由人格权加以保护,而人格权依传统见解是以保护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惟随着科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转变,人格标识在现代生活中已成为一项重要财产,具体展现在商业广告或商品化等商业行为上。据此人格标识也具有财产价值,该项财产利益属于人格权的衍生利益。为正确认识人格标识的商业利用所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自当重点考察如下四项内容:(1)权利定性;(2)侵害救济;(3)权利得否继承以及权利得否排他性让与;(4)正当使用的抗辩。为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应充分考察两大法系的发展历程,并充分评价我国现行立法的得失之处,同时通过对我国法院在此领域已审决的个案进行实证分析,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法制变革。美国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将人格标识上的财产价值自原本的“隐私权”中独立出来,另承认“公开权”这一得自由转让与继承的独立的新型财产权。德国法则将人格标识上的财产价值纳入人格权范畴,透过侵权损害赔偿、不当得利返还等请求权保护人格标识上的财产价值。德国联邦法院晚近的判决己肯认人格权的财产内容可继承。法国法则于精神性人格权外发展出财产性人格权,其法律性质与美国公开权大致相当。我国相关立法和司法将未经许可商业利用他人人格标识的行为定性为人格权侵权行为,从而被害人只能以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寻求救济,由此产生了法律的扭曲适用情况,且未妥适评价人格标识的财产价值。通过考察各国法律,本文得出不论各国法制以怎样的名义保护人格权的衍生利益,其共性特征都在于通过类推版权的权利构造理论,建构各自的法律理论。权衡诸多因素,我国宜采用类似于日本的方案,即直接移植公开权制度,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制选择。据此,结合我国新《侵权责任法》,围绕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损害的计算方式以及侵权抗辩等方面详细阐述公开权制度在我国的具体建构。
武建锋[10](2010)在《形象权的创设与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运用了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形象权的概念、形象权存在的理论基础、形象权的性质、形象权的主体与客体、形象权的内容与限制,并在分析其他国家保护形象权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我国现有的形象权保护模式及其局限性,最后提出我国应建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讨论形象权的理论基础。在这部分内容中,首先介绍了形象权的起源;其次分析了形象权的概念,笔者将形象权定义为:真实人物形象与虚构角色形象进行商业性利用的独占性财产权利;再次着重讨论了形象权存在的理论基础,笔者的观点是:形象权的基础应为自由意志论与利益平衡理论的结合,自由意志论解决了形象权的权利来源问题,利益平衡理论给我们指明了形象权制度建设的方向;最后分析了形象权的性质,笔者将形象权定性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利。第二章讨论形象权的主体与客体。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是形象权的主体问题,本文区分真实人物形象权与虚构人物形象权分别介绍了二者的主体,其中对非名人是否有形象权、影视作品中谁应享有虚构人物形象权进行了专门的讨论;第二是形象权客体问题,笔者认为人物形象权的客体是通过姓名、声音、肖像等有形形式表征出来人物形象,其本身是无形的;第三是形象权客体的载体问题,本文区分真实人物形象权与虚构人物形象权分别介绍了它们客体的载体,主要讨论了姓名、肖像和声音这三类人物形象要素。第三章讨论形象权的内容与限制。在这部分内容中,首先讨论了形象权的内容,形象权包括权利的行使与权利的保护两方面内容,即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其次讨论了形象权的限制,对形象权的限制主要包括言论自由之限制、公序良俗之限制、合理使用之限制、权利穷竭之限制和保护期限之限制。第四章讨论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构建。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是国外形象权的保护状况,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日本和德国对形象权的保护现状;第二是分析我国形象权现有保护模式及其局限性,我国对人物形象的保护一般采用人格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综合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第三是我国形象权保护模式的选择,结论是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建立独立的形象权法律制度;最后是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立法进程规划,我国立刻建立形象权制度还有很多障碍,但我们应制定形象权制度的建设规划,尽早建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
二、用孩子照片做广告是否侵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孩子照片做广告是否侵权(论文提纲范文)
(1)应“民意”保“民生”济“民权”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论文提纲范文)
回应民意,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
保障民生,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 |
救济民权,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合法权益实现 |
(2)论版权与形象权的冲突与协调——以美国法规则与案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形象权制度的基本涵义 |
三、版权与形象权的冲突与分歧 |
(一)版权与形象权冲突在司法中的表现 |
(二)版权与形象权冲突的原因 |
1.版权法301条款规定版权具有优先性 |
2.州法不得阻碍联邦法立法目的实现 |
四、版权与形象权的协调与平衡 |
(一)协调之基础:理论基础的高度相似性 |
(二)协调之手段:通过合同授权进行协调,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
(三)特殊情形:合理使用情形下,形象权应受到限制 |
五、衍生品开发中版权与形象权的协调规则 |
(一)衍生品与原作品高度相关,原作品授权范围可以覆盖至衍生品,不构成形象权侵权 |
(二)衍生品与原作品相关度低,原作品授权范围不能覆盖至衍生品,构成形象权侵权,需对版权人进行一定限制 |
(三)例外情形:若衍生品对形象的使用可能影响自然人的职业生涯,则对形象权的保护优先于版权 |
六、结语 |
(3)网络广播的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第二节 文献概述 |
一、网络广播概述 |
二、话语权概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次级资料分析法 |
二、实际观察法 |
三、深度访谈法 |
第一章 网络广播话语权的演变过程 |
第一节 了解期:媒介融合,搭建平台 |
一、媒介融合是必然趋势 |
二、受众话语权的需求提升 |
三、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互换 |
第二节 信服期:提升音质,用户至上 |
一、优化声音元素,提升听众体验 |
二、拓展声音来源,突破主播方式 |
三、满足审美需求,拓展声音特色 |
第三节 接受期:建立社群,筛选听众 |
一、社群构建的推动作用 |
二、内容分众化的呈现方式 |
三、“长尾”节目的隐含效应 |
第二章 网络广播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话语权的语言属性 |
一、语言表达的背景性 |
二、语言能力的思想性 |
三、语言构成的想象性 |
第二节 话语权的知识属性 |
一、传播内容的感性化理解 |
二、参与构思的知性化判断 |
三、知识价值的理性化思辨 |
第三节 话语权的表达属性 |
一、非家居化的收听途径 |
二、智能化的收听渠道 |
三、个人化的收听方式 |
第三章 网络广播话语权的社会价值 |
第一节 网络广播话语权与社会事务 |
一、广播众筹平台的社会效应 |
二、公益性新媒体的深远影响 |
第二节 网络广播话语权与公共服务 |
一、排解心理问题的时效性功能 |
二、碎片化内容的差异性投放 |
三、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步性功能 |
第四章 网络广播话语权的局限分析与引导对策 |
第一节 发展问题:话语权的分配不均 |
一、局限分析:“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 |
二、对策引导:创业者与决策者携手共进 |
第二节 监管问题:话语权的非理性表达 |
一、局限分析:“守门人”的监管失职 |
二、对策引导: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 |
第三节 运营问题:话语权的内容匮乏 |
一、局限分析:节目同质化严重,人才资源匮乏 |
二、对策引导:培养专业人才,创新节目内容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分众时代的传播变革及设计介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提出 |
1.1.1 时代背景 |
1.1.2 主要问题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选题意义 |
1.3 基本文献检索 |
1.3.1 基于技术和媒介的文化重塑 |
1.3.2 新媒介情境下的设计变化 |
1.3.3 历史时期的划分方式 |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结构 |
第2章 设计、传播与社会生产 |
2.1 信息传播媒介划分 |
2.2 时代划分与基本设计特征 |
2.2.1 人际传播时代 |
2.2.2 大众传播时代 |
2.2.3 分众传播时代 |
2.3 社会共享趋势与设计 |
2.4 设计介入方式 |
2.4.1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设计 |
2.4.2 作为联结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桥梁的设计 |
2.4.3 作为社会发展推动力的设计 |
第3章 人际传播时代:设计意匠与类型设计 |
3.1 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时代 |
3.1.1 以口语为主的日常交流 |
3.1.2 被宗教和统治阶层掌握的文字 |
3.2 设计意匠 |
3.2.1 美·用合一的意匠 |
3.2.2 创·造合一的意匠 |
3.2.3 人·物合一的意匠 |
3.3 等级森严的设计组织形式 |
3.3.1 物勒工名的工匠负责制 |
3.3.2 层级管理制度 |
3.4 类型设计 |
3.4.1 遵循阶级的身份设计 |
3.4.2 遵循范式的模块设计 |
第4章 大众传播时代:设计业态与身份设计 |
4.1 占据强势地位的大众传播媒介 |
4.1.1 印刷媒介 |
4.1.2 广播和电视电影 |
4.1.3 媒介对于社会认知的强势塑造 |
4.2 由工业生产和大众传播所构筑的"稳定"生活 |
4.2.1 商品目录规定好的生活图景 |
4.2.2 由设计品建构的身份信息 |
4.2.3 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的设计审美改变 |
4.3 设计业态 |
4.3.1 设计师的职业化 |
4.3.2 设计专业教育的形成 |
4.3.3 从手工业行会到设计协会 |
4.4 反思:机器生产催生的消费社会 |
4.4.1 设计对消费社会的促进 |
4.4.2 中国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 |
4.4.3 过度消费的恶果 |
第5章 分众传播时代:设计人群与共享设计 |
5.1 建立在数字技术上的传播方式 |
5.1.1 自媒体与数字传播 |
5.1.2 网络集群 |
5.1.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
5.2 后知识产权时代 |
5.2.1 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一般方式 |
5.2.2 知识所有权的确立 |
5.2.3 知识产权的消解 |
5.3 新技术条件下的设计发展 |
5.3.1 大数据 |
5.3.2 数字技术 |
5.3.3 3D打印 |
5.4 设计共享与服务 |
5.4.1 设计共享——重建公共话语 |
5.4.2 服务设计——重塑人与物的关系 |
5.5 设计主体身份碎片化 |
5.5.1 个人"智"造 |
5.5.2 设计协同 |
5.6 设计人群与设计社区 |
5.6.1 开源制造和设计人群 |
5.6.2 作为新组织形态的设计社区 |
第6章 面向未来的设计 |
6.1 "叠加"状态下的设计未来 |
6.2 设计的公共责任 |
6.3 设计的人文关怀 |
6.4 设计的道德引导 |
6.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论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法律保护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现象及内涵 |
二、我国法律对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规制 |
(一)人格权法对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规制 |
(二)商标法对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规制 |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规制 |
三、域外法律对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保护 |
(一)德国对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保护 |
(二)美国对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保护 |
四、我国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法律保护完善 |
(6)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呈现 |
1.1.1 时空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特殊场域 |
1.1.2 艺术形态: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的复合体 |
1.1.3 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指向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综述 |
1.3.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综述 |
1.3.2 再现、表现与表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构建 |
1.3.3 从关系研究到文本研究,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主体路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动因与分期 |
2.1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 |
2.1.1 作为广告目的的消费 |
2.1.2 作为广告外化媒介的艺术 |
2.1.3 作为广告话语权利工具的媒介 |
2.2 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内在依据 |
2.2.1 温饱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实用化 |
2.2.2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复合化 |
2.2.3 全面小康型消费初期模式——消费的符号化 |
2.2.4 全面小康型消费发展期模式——消费的表征化 |
2.3 社会文化艺术变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外部动因 |
2.3.1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萌芽与复苏 |
2.3.2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转向 |
2.3.3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勃兴 |
2.3.4 大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群体话语与个体话语表达的交混 |
2.4 媒介转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形式依托 |
2.4.1 传统媒体的混合应用 |
2.4.2 城市化背景下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网络媒介的初步 |
2.4.3 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探索 |
2.4.4 移动终端下的个体化表达 |
2.5 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2.5.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1992、2000与2007 |
2.5.2 广告史视域下的中国广告发展 |
2.5.3 消费、艺术与媒介共同作用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3 现实商品的图景再现:中国社会文化复苏期的广告艺术形态呈现(1982-1992) |
3.1 广告的复苏:反思与柔化中的热情1982-1985 |
3.1.1 文化的反思与情感的柔化,1982 |
3.1.2 思索与融汇之初,1983 |
3.1.3 热情与理想的实践,1984 |
3.1.4 反叛与西化的暗流,1985 |
3.2 图景再现:“西北风”的谢幕与商品文化的“一把火”1986-1989 |
3.2.1 在现实与魔幻中的“一无所有”,1986 |
3.2.2 平和中的沉郁与轻薄,1987 |
3.2.3 孤独城市中的明星闪烁,1988 |
3.2.4 “感觉”的没落与底层关注,1989 |
3.3 广告内涵的扩展:抚慰与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0-1992 |
3.3.1 渴望的抚慰与台湾之潮,1990 |
3.3.2 小人物的喜乐与逐渐远去的乡村,1991 |
3.3.3 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2 |
4 表现消费:商品化初期社会情感的广告的艺术形态表达(1993-2000) |
4.1 商品光环下社会情感的广告艺术表现1993-1996 |
4.1.1 缠绵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1993 |
4.1.2 失衡的抚慰与喧闹的物质,1994 |
4.1.3 都市的欲望与传统的回归,1995 |
4.1.4 价值观的博弈与民族自觉的复现,1996 |
4.2 大时代与小个体的广告艺术表现1997-2000 |
4.2.1 回归的东方之珠:现实与回忆交织,1997 |
4.2.2 群体的远去与大时代下小个体的自我重塑,1998 |
4.2.3 世纪末的温情与娱乐的“穿越”,1999 |
4.2.4 网络的新世纪:娱乐与青春的“革命”交织,2000 |
5 消费符号的博弈:消费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2001-2007) |
5.1 消费文化的符号生成:接轨、全球化与娱乐化2001-2003 |
5.1.1 全球化的魅影与广告的先知,2001 |
5.1.2 数字、影像与文化身份的再造,2002 |
5.1.3 膨胀的城市中伤痛的抚慰与娱乐化的陶醉,2003 |
5.2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融合的尝试与草根崛起2004-2007 |
5.2.1 网络虚拟与生态现实的联合表达,2004 |
5.2.2 媒介融合的尝试与商品文化解构下的韩流汹涌,2005 |
5.2.3 城市化中无望的传统文化与草根自觉,2006 |
5.2.4 自我意识移动表达的初步与家国民族的再确立,2007 |
6 表征文化:新全面转型背景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文本指向(2008后) |
6.1 新全面转型: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发生机制 |
6.1.1 经济与消费的双重转型——从工业投资到消费拉动 |
6.1.2 文化转型——大国气质中社会文化心理的重塑 |
6.1.3 传播方式转型——移动终端背景下传播方式的个体化与个性化凸显 |
6.2 记忆的再造: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符号化表征 |
6.2.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 |
6.2.2 图像化拟真: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 |
6.2.3 从现实环境到数字虚拟的空间拼贴: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 |
6.2.4 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艺术形态表征 |
6.3 从情态文本到语态文本:中国广告长城奖与黄河奖的文本指向 |
6.3.1 文化传统的广告情感再现——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情态文本指向 |
6.3.2 城市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放大——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意态文本指向 |
6.3.3 草根的反抗——中国广告长城奖的语态文本指向 |
6.3.4 回归情感——中国广告黄河奖的情态文本新指向 |
7 结语:中国广告艺术表达的趋向与构想 |
7.1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 |
7.1.1 广告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新特征 |
7.1.2 理念先用产品:广告艺术内容表达的趋势 |
7.1.3 体验与联动:广告艺术创作的趋势 |
7.1.4 从人性化到人格化:广告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 |
7.1.5 从仿真到拟真: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的趋势 |
7.2 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形态表达构想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7)对美术培训中心运行管理走向的人种志考察 ——以上海市Y美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美术培训中心生存的需要 |
(三) 来自于笔者对实践的思考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美术培训中心 |
(二) 运行管理走向 |
(三) 人种志研究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内外关于校外培训机构运行管理的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一) 关于影子教育的研究综述 |
(二) 关于私立教育机构运行管理的研究综述 |
(三) 国外对校长领导力的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研究综述 |
(二) 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研究综述 |
(三) 关于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老大”的Y美校之诞生记 |
一、“老大”的家庭与美术的渊源 |
(一) 父亲对“老大”美术启蒙教育的深远影响 |
(二) “老大”与两个弟弟的绘画童年承载了梦想的画笔 |
(三) 为了家族艺术的传承“老大”让儿子也学画画 |
二、从“北漂”一族到创办Y美校的心路历程 |
(一) 漫漫求学路中的苦与乐 |
(二) 创业初期的艰难岁月 |
(三) 从艺术设计培训到电脑培训再到Y美校的波折 |
三、Y美校助力实现梦想 |
(一) “我愿意承担一个企业家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
(二) 要把美校做成“百年老店” |
(三) 爱学生,更爱艺术教育,这是支撑他坚守美校的全部动力 |
(四) Y美校的立体呈现 |
第三章 Y美校运行管理的酸甜苦辣 |
一、Y美校运行管理的日常呈现 |
(一) “老大”的一天 |
(二) 教务S老师的工作状态 |
(三) Y美校班级的日常运转 |
(四) Y美校教学管理中的“创新行为”尝试 |
二、这“一亩三分地”到底该怎么管理? |
(一) 进退维谷令“老大”忧心忡忡 |
(二) “老大”寄希望于员工自我管理 |
(三) “不了解”导致“老大”难以驾驭90后学生 |
(四) “没有固定的老师成为我最大的困扰” |
(五) “让S老师离职,我也非常的无奈”——一个被家长“逼”走的教务 |
三、Y美校运行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 |
(一) 运行管理模式生搬硬套乱借鉴 |
(二) Y美校未形成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
(三) 美校规章制度朝令夕改 |
(四) 兼职教师教学经验匮乏 |
(五) “老大”对教师的培训与激励流于形式 |
第四章 Y美校运行管理困境的归因分析 |
一、Y美校缺乏清晰的运行管理模式定位 |
(一) 教务S老师缺乏责任感 |
(二) 教学计划经常被突发事件打乱 |
(三) 班级成员流动大增加了班级管理难度 |
(四) 没有灵魂人物的团体 |
二、管理者缺乏领导力致使美校发展受阻 |
(一) 工作人员之间缺乏团队凝聚力 |
(二) 良莠不齐的兼职教师队伍更换频繁 |
(三) 忽视教学评价导致师生茫然失措 |
三、家长及学生中普遍存在“上帝情结” |
(一) 家长与学生皆有严重的“上帝”观念 |
(二) 被动的管理方式导致师尊大打折扣 |
(三) 被滥用的消费者权利 |
四、民办培训组织自身的局限 |
(一) 缺乏正式的组织评定标准 |
(二) 运行管理模式受制于学校教育系统 |
(三) 教师职称晋升通道的缺失 |
第五章 调整Y美校运行管理走向的建议 |
一、多角度全方位优化运行管理模式 |
(一) 制定岗位职责制度并一以贯之 |
(二) 摒弃工作室式的管理思维 |
(三) 落实分班制度 |
二、提升管理者对学校的领导力 |
(一) 着手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培训 |
(二) 尝试教师包班制 |
(三) 完善Y美校运行管理评价制度 |
(四) 学校变革中须坚持自身优势 |
三、美校管理者以身作则促进Y美校发展 |
(一) 根据学生需求实施教学内容 |
(二) 主动改变现有师生关系 |
(三) 家校沟通与内部沟通并重 |
展望 |
一、制定符合自身城市文化的运行管理模式 |
二、形成与学校教育系统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 |
三、建立与学校教育系统相通的职称评定方法 |
四、设计统一的民办教育组织评级指标体系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观察日志表 |
附录三、针对Y美校同学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中国电视新闻的竞争格局分析 |
第一节、新闻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失衡 |
一、一个核心,多重格局 |
二、市场效率低,分配不公 |
第二节、新媒体技术催生下的电视新闻生态变革 |
一、新闻竞争格局趋向多元 |
二、媒介层级趋向淡化 |
三、新闻传播渠道趋向立体 |
四、新闻生产主体趋向多元 |
五、电视新闻市场趋向碎化 |
六、媒介市场行为趋向竞合 |
第三章 电视新闻交换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广播电视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
一、国外广播电视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
二、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
第二节、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的机制分析 |
一、层级供稿 |
二、协议供稿 |
三、个别交易 |
四、电视新闻交换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电视新闻交换平台的技术实现方式 |
一、网络拓扑结构与功能模块 |
二、兼容性和开放性的运作原则 |
三、系统功能 |
第四章 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浅层次合作造成新闻交换的效力不足 |
一、缺乏新闻产品的深加工,媒体投入不足 |
二、平台封闭,类型单一 |
第二节、新闻资源分配不公与有限商业化新闻生产 |
一、传统行政划分下的体制性障碍 |
二、资源分配不公与有限化商业竞争 |
三、行政管理和产业运作的矛盾 |
四、缺乏有效的版权交易机制 |
第三节、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介偏见给电视新闻交换带来的障碍 |
第四节、传统媒体的跨区域经营和本地化属性矛盾激化 |
第五节、新闻交换的多用途论和无用论 |
第六节、新闻生产的脱域带来的同质化问题 |
一、新闻生产的形态变革 |
二、新闻交换带来的同质化加剧 |
第五章 中国电视新闻交换路径分析 |
第一节、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竞争战略 |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 |
二、差异化战略 |
三、目标集聚战略 |
第二节、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构建的路径——建立统一开放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易体系 |
一、构建网络平台集聚新闻资源 |
二、以版权交易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
三、减少准入障碍,实现开放运行 |
第三节、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资源整合策略 |
一、融合式内容生产策略 |
二、立体化传播策略 |
三、市场化运营策略 |
四、区域性、个性化发展策略——地方电视新闻发展之道 |
第四节、电视新闻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
一、央视新闻中心全媒体战略分析 |
二、上海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全媒体战略 |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的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
第一节、研究结论 |
一、建立统一开放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易体系 |
二、构建立体化多元传播策略 |
三、电视新闻交换平台将会带来电视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
四、理顺版权机制,实现准商业化操作 |
第二节、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第三节、结语 |
附录一 中国电视新闻生产状况调查分析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人格权的衍生利益 ——以人格标识的商业利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因 |
一、人格形象的商业化现象 |
二、法律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一、规范的正当性基础 |
二、规范的模式选择 |
三、规范的效力范围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及其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以人格标识为研究中心 |
二、本文的研究范围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何谓人格标识 |
第一节 符号经济与人格标识 |
第二节 人格要素与人格标识 |
第三节 人格标识上的二元利益 |
第四节 可被商业利用的人格标识的主要形态 |
一、姓名 |
二、肖像 |
三、声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为人格权衍生利益辩 |
第一节 从人格、人格权概念的起点看人格标识上财产利益的归属 |
一、人格技术的实在法意义 |
二、人格保护的近代法危机和人格权的兴起 |
三、从人格权和人格标识间的关系界定看人格标识上财产利益的归属 |
第二节 从"人之组成"的认知看人格标识上财产利益的归属 |
一、关于精神性人格要素固有性强弱的学说之争及其评析 |
二、关于人格要素外在化与否的学说之争及其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较法上的考察之(一)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人格权衍生利益法律保护概览 |
一、英国法规范模式 |
二、澳大利亚法规范模式 |
三、加拿大法规范模式 |
四、美国法规范模式 |
第二节 英国仿冒侵权对人格权衍生利益的保护 |
一、商誉 |
二、虚假陈述 |
三、损害 |
四、抗辩事由 |
第三节 澳大利亚仿冒侵权对人格权衍生利益的保护 |
一、商誉 |
二、虚假陈述 |
三、损害 |
第四节 加拿大盗用人格标识侵权对人格权衍生利益的保护 |
一、盗用人格侵权的创设 |
二、盗用人格侵权的发展 |
第五节 美国公开权对人格权衍生利益的保护 |
一、隐私权的确立 |
二、公开权的承认 |
三、公开权的诞生——判例、学说与立法的协力 |
四、公开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较法上的考察之(二) |
第一节 大陆法系人格权衍生利益保护概览 |
一、法国法 |
二、德国法 |
三、意大利法 |
四、荷兰法 |
五、西班牙法 |
六、日本法 |
第二节 法国法对人格权衍生利益的保护 |
一、姓名权 |
二、肖像权 |
第三节 德国法对人格权衍生利益的保护 |
一、姓名权 |
二、肖像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人格权衍生利益的法律保护体系及其评价 |
第一节 我国人格权衍生利益的立法概况及其评价 |
一、《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的具体规定及其简要评价 |
二、特别法的具体规定及其简要评析 |
第二节 我国人格权衍生利益的司法保护概况及其评价 |
一、典型判例概览 |
二、所选样本的统计分析表与分析结论 |
三、言论自由与商业使用的司法审查基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格权衍生利益的权利构造模式 |
第一节 两大法系着作权的权利构造论 |
一、着作权一元论的权利构造论 |
二、着作权二元论的权利构造论 |
三、两大法系国家着作权构造的比较和评价 |
第二节 人格标识上的权利构造论 |
一、人格权一元论的规范模式 |
二、大陆法系二元论的规范模式 |
三、英美法系二元论的规范模式 |
四、比较与超越:我国人格标识上权利的二元论构造之基 |
第三节 我国人格标识上的权利构造论 |
一、我国学术界的各种学术主张 |
二、学术评价与变革之道: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 |
第四节 自我建构还是法律移植 |
一、利益化还是权利化 |
二、为公开权法律移植的可行性辩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公开权制度建构的未来设想 |
第一节 公开权的本体论构造 |
一、公开权的主体 |
二、公开权的商业使用方式 |
三、公开权的可转让性 |
四、公开权的可继承性 |
五、公开权许可使用之同意的解释 |
第二节 侵害公开权的私法救济体系 |
一、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与消除危险 |
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 |
三、不当得利 |
四、越权管理 |
第三节 正当使用的抗辩 |
一、公开权行使的限度:权利的冲突与衡平 |
二、有价值的新闻报导 |
三、艺术和科学的利益 |
四、作为言论自由组成的商业言论 |
五、有重大信息价值的商品 |
六、戏仿 |
七、权利穷竭原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详细摘要 |
(10)形象权的创设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形象权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形象权的起源 |
第二节 形象权的概念 |
第三节 形象权存在的理论根基 |
一、劳动理论下的形象权 |
二、自由意志论下的形象权 |
三、利益衡平理论下的形象权 |
第四节 形象权的性质之争 |
一、新型人格权说 |
二、知识产权说 |
三、无形财产说 |
四、无形财产说的补充——人物形象价值的来源 |
第二章 形象权的主体与客体 |
第一节 形象权的主体 |
一、真实人物形象权的主体 |
二、虚构人物形象权的主体 |
第二节 形象权的客体 |
一、形象权的客体 |
二、形象权客体的载体 |
第三章 形象权的内容与限制 |
第一节 形象权的内容 |
一、积极权利 |
二、消极权利 |
第二节 形象权的限制 |
一、言论自由之限制 |
二、公序良俗之限制 |
三、合理使用之限制 |
四、权利穷竭之限制 |
五、保护期限之限制 |
第四章 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国外形象权的保护状况 |
一、美国对形象权的保护 |
二、日本对形象权的保护 |
三、德国对形象权的保护 |
第二节 我国形象权现有保护模式及其局限性 |
一、我国目前对形象的保护现状 |
二、我国现有保护模式的局限 |
第三节 我国形象权保护模式的选择 |
一、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完善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三、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形象权的本质的要求 |
四、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市场行为规范化的需要 |
五、确立形象权制度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权利意识 |
第四节 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立法进程规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用孩子照片做广告是否侵权(论文参考文献)
- [1]应“民意”保“民生”济“民权”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J]. 吕忠梅. 中国政协, 2020(10)
- [2]论版权与形象权的冲突与协调——以美国法规则与案件为视角[J]. 李梦佳. 电子知识产权, 2020(05)
- [3]网络广播的话语权研究[D]. 屈哲.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分众时代的传播变革及设计介入问题研究[D]. 李文静.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7)
- [5]论姓名权被商业化使用的法律保护问题[J]. 高颖. 法制博览, 2016(07)
- [6]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D]. 吴文瀚. 武汉大学, 2015(01)
- [7]对美术培训中心运行管理走向的人种志考察 ——以上海市Y美校为个案[D]. 曹子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8]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D]. 汤砺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9]论人格权的衍生利益 ——以人格标识的商业利用为中心[D]. 严城. 黑龙江大学, 2010(10)
- [10]形象权的创设与保护[D]. 武建锋. 中国政法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