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山无公害标准化破“绿色壁垒”(论文文献综述)
张传喜[1](2018)在《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邳州作为我国大蒜主产地之一,是全国闻名的大蒜之乡和最大的优质白蒜产区,是全国主要大蒜出口基地和全国标准化优质白蒜生产示范县(市),“邳州大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现场评审,成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大蒜产业已经成为邳州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邳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论文以邳州大蒜产业为例,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描述邳州大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邳州大蒜产业发展的对策。邳州大蒜以其面积之大、产量之高、质量之优享誉国内外市场,其产业化体系日趋完整,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突出,形成集种植、冷储、初深加工、物流、贸易、检测研发、信息咨询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自2006年起,成功跻身于中国大蒜主产区之一。目前,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地大、品质优,市场行情好;二是产销业规模经营,加工业方兴未艾;三是品牌意识强、知名度高,竞争力显着提升;四是研发深度广、科技含量高,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建立;五是产业外向度高、集聚力强,出口总量全省领先。研究发现,邳州大蒜产业由于受国际市场和大蒜种植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企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品种退化严重,良种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大蒜市场行情暴涨暴跌,波动较大;国内市场竞争强、公共信息缺失,阴影效应逐步显现等。通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一是企业管理创新不足,始终沿用传统的分散管理体制;二是综合加工相对滞后,深加工企业偏少,档次偏低;三是良繁体系不够健全,很难满足邳州白蒜的发展需求;四是科研基础相对薄弱,人才资源瓶颈突出;五是品牌培育意识不强,难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六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蒜的质量。为了推进邳州大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制定大蒜产业整体规划思路,制定出台清晰的大蒜产业政策,完善大蒜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大蒜产业提档升级。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拿出具体对策:一是突出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二是突出规划布局,建设大蒜产业带;三是突出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四是突出市场建设,拓展销售空间;五是突出环境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六是突出政府引导,夯实发展基础;七世突出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形象;八世突出政策扶持,保障健康发展。
潘焯能[2](2014)在《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农业为对象,通过制定农业基础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卫生标准,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管理标准等,按照标准生产农产品的全过程。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增产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健康型的转变,追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成为广大消费者日益突出的要求。同时随着全球竞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际大市场,建设农业标准化已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珠海市斗门区是广东省的传统农业大区之一,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国内首个授牌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中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此课题研究,对促使对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监管缺位的思考,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重组提供基层经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观察、调研方法,研究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制度和组织建设滞后、市场配套体系不发达和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农业标准化政策实施的经验,找出加快发展制度和组织保障,辅之以市场调节和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旨在为斗门区农业寻求一条突围之路。
姚立新[3](2010)在《不同产地冬枣对比试验及冬枣标准化栽培研究》文中提出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 cv. Dongzao)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晚熟、鲜食枣品种。在冬枣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同产地争当“第一”、盲目引种、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在山东沾化、河北黄骅和沧县三地设立产地对比试验园,将选自不同产地(沾化、黄骅、庆云、沧县和乐陵)的冬枣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栽培,对冬枣果实和果核表型、果实营养组成、感官评价、抗寒性和光合生理指标等进行了连续4年的测定分析,探讨了冬枣产生差异及品质下降的真正原因;本文还进行了冬枣cDNA文库构建、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冬枣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并探索了冬枣杂交育种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多点、多年观测结果表明,在同一年份、同一试验园内,不同产地冬枣在果实和果核表型、果实营养组成和感官评价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而在不同年份、不同试验园之间,冬枣果实表型和品质各项指标差异显着。说明影响冬枣果实表型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而不是产地来源。就冬枣群体而言,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由于芽变和人工选择,仍存在着个别单株的差异。所以,冬枣改良的方向不是产地选择,而是单株选择。2.冬枣叶片N/P变化范围为11.11~13.54,属于N含量制约的植物类型。冬枣叶片N、P、K元素含量在7月~9月初比较稳定,这段时间是上述3种元素最佳营养诊断采样期。3.冬枣的光合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大,测定结果与测定时间、地点甚至部位等均有很大关系。沧州地区不同产地冬枣叶片Pn的日变化呈较为明显的不对称双峰曲线,年变化呈单峰曲线,冬枣为中午光合速率降低型植物。4.温度的骤变是可能引起冬枣冻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注意防护;冬枣在适生区栽植也要防止个别年份出现极端低温时遭受冻害;温度条件不适合的地区不可盲目引种,进行栽培时应采取保护措施。5个不同产地冬枣抗寒力有一定差别,但在不同指标间表现不一致。不同产地冬枣在沧州地区均能正常生长,无冻害发生。5.利用3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冬枣果实构建混合cDNA文库,从该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单克隆进行5’端单向测序,得到1060条EST序列,经过cross-match和CAP3软件处理后共获得628条Unigene。在Uniprot数据库中比较发现有534条Unigene与已知基因具有同源序列,占Unigene总数的85%。利用ESTPiper在线分析软件对Unigene进行GO功能基因分类,发现273条可以在“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细胞内组分”得到分类。鉴定出MYB转录因子、肉桂醇脱氢酶、甘露糖转运等与果实品质形成相关功能基因以及ACC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热激蛋白等与冬枣果实后熟相关功能基因。利用PERL程序对628条Unigene进行EST-SSR分析,结果表明在116条EST序列中包含有147个SSR,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为主要重复类型。6.在调查已有栽培技术和自己试验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课题组多年工作,结合生产实践,制定了《绿色食品(AA级)冬枣栽培技术规程(草案)》,为实施冬枣无公害栽培提供了依据和工作细则。7.冬枣人工杂交育种困难,本研究中杂交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冬枣坐果率低、种仁率低、胚败育,而且杂交时授粉时期晚、部分品种花期不遇,并遭遇绿盲蝽象危害等,应开拓枣树育种的新思路。
李玉祥[4](2008)在《潍坊市推广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标准化生产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并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水平普及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山东省潍坊市是我国农业标准化实施较早的地区。在发展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新鲜经验和成熟做法,从农业标准制定、制度建设、基地建设、质量体系认证到监督检测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和比较分析,对潍坊市农业标准化的起源、发展、成效、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政府行为、问题及对策等相关要素进行了考察,探讨总结了潍坊发展农业标准化的主要经验;初步调查了潍坊推进农业标准化中市民(消费者)、农民(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者)三个层面对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和意愿情况,找出影响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推广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加快推广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付光玺[5](2007)在《皖北地区实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方略研究 ——以临泉县特色农产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皖北地区属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临泉县作为皖北地区的典型代表,与其它市县在地理、气候、土壤、作物分布、农产品种类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本研究以临泉县两种特色农产品生姜、大葱为例,研究皖北地区实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方略。通过对临泉县两种特色农产品生姜、大葱标准化的个案分析,实地考察调研临泉县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分析困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大力加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构建统一有序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特色农产品标准化配套体系建设等三个实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方略。研究表明,临泉县具有较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产地环境较好,领导重视,在农业标准化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临泉地处欠发达地区,在管理观念和机制上还比较滞后,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还严重受制于资金短缺、管理体制僵化、龙头企业带动不强、生产基地规模不大、市场不活、农民素质不高等的困扰,潜在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结论认为:(1)特色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经济发展,摆脱落后局面,缩短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历史机遇和重要途径。(2)欠发达地区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大力加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主导产业,促进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3)欠发达地区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在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同时,创建企业化运行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平衡高效发展。分散的农民经纪人可以创建专业化营销合作社。(4)欠发达地区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积极构建政府指导下的多元投资体系,鼓励各类企业资金、外资和民间资金直接投资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形成农业标准化发展专项基金、直接资本投入、参股投入、优惠贷款等投资渠道。(5)欠发达地区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强力推进以物流基地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建设,以提高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化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6)欠发达地区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努力构建政府主管机构、农业经济组织和高校科研院所相互依托的技术推广体系。(7)欠发达地区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政府利用财政投入资金,鼓励大中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匹配投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实施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标准和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检测。
张云涛[6](2005)在《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推广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农产品已由过去长期供应不足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变,农业生产目标也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向以质量提高为主转变。但是,近几年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质量安全事件接连发生。国际上,自我国入世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检测越来越严格,农产品因技术指标达不到进口国标准而屡屡受到封关、设限和退货,加工出口企业和广大农民受到沉重打击,损失惨重。在国内,随着化肥、农(兽)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有毒大米、有毒蔬菜、有毒猪肉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只有符合标准,才能拿到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而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就是推广农业标准化。推广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否尽快建立起符合农业产业化、国际化要求,符合地方实际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使之切实起到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和规范市场的作用,对深化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潍坊市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特殊意义。 本论文以潍坊市为例,研究农业标准化推广的问题,运用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研究成果,结合潍坊实际情况,通过问卷汇总和座谈调查等形式,找出影响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推广的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为潍坊市加快推广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陈瑞剑[7](2005)在《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及其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作为重要技术基础;规范农产品市场经济秩序和完善河南省农产品市场经济体系建设需要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作为必要的支撑;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设小康社会,确保消费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样需要完善的、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作为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向大范围,宽领域,高层次发展及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信息化、现代化,农业标准化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然而,农业标准化的深入实施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亟待我们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有通过对农业标准化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和掌握当今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新特点,才能适时地对农业标准化进行结构体系调整和系统优化,才能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深入不断的改革,以适应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本文在对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实施状况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针对河南省的省情和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现状,运用农业标准化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前人的观点深入削析了农业标准化的内涵,详细讨论了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阻碍农业标准化实施的本质原因,提出了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并对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体系建设以及农业标准化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现实的框架。
郑卫兵[8](2004)在《台州西兰花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台州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冬春季西兰花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6600多公顷,整个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种出口导向型产业,西兰花生产强烈地受到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西兰花的出口态势和台州西兰花产业的比较优势,指出台州发展西兰花产业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形成了很强的综合竞争力。 论文分析了台州西兰花的生产情况、市场行情和产业特点,指出台州西兰花产业具有市场开拓不断深入、营销网络充分发育、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产业化组织初步建成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滞后;缺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种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综合带动力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等。 论文针对台州西兰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促进西兰花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措施:(1)利用WTO规则,依靠科技创新,全面提高西兰花出口的综合竞争力。(2)实行全程技术与质量安全控制。(3)突破绿色技术壁垒。(4)提高流通体系运营效率,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5)拓展市场,培育“龙头”,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6)实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7)建构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体系。
饶贵珍[9](2004)在《湖北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技术壁垒对蔬菜国际贸易的阻碍日益突出,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研究发展概况和国外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情况以及我国蔬菜产品的标准,提出了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概念,论述了我国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深入到湖北省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就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湖北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主要存在着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督检测机制尚未形成、蔬菜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实用技术研究及其推广服务不到位、湖北蔬菜生产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等六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本文认为,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必须统筹兼顾,从广泛宣传引导、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健全监督检测机制、加强无公害基地建设和实用技术研究及推广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湖北蔬菜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二、铜山无公害标准化破“绿色壁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山无公害标准化破“绿色壁垒”(论文提纲范文)
(1)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技术路线图 |
六.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七.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蒜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一. 农业产业化理论 |
二. 农业产业结构理论 |
三. 农业产业带理论 |
第二章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现状 |
一. 中国大蒜产业基本概况 |
二. 邳州大蒜产业基本状况 |
三.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特点 |
第三章 邳州大蒜产业化发展状况 |
一. 邳州大蒜产业化发展优势 |
二. 邳州大蒜产业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
三. 邳州大蒜产业化的成效 |
第四章 邳州大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邳州大蒜产业存在的问题 |
二、邳州大蒜产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 |
一. 强化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 |
二. 做好规划布局,建设大蒜产业带 |
三. 走精深加工之路,延长产业链条 |
四. 突出市场建设,拓展销售空间 |
五. 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完善监管制度 |
六.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
七. 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树立品牌,提升形象 |
八.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大蒜产业健康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2.1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基本情况 |
2.1.1 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
2.1.2 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
2.1.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 |
2.1.4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初见成效 |
2.2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薄弱 |
2.2.2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市场配套少 |
2.2.3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人才队伍规模小 |
2.3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制度和组织建设滞后 |
2.3.2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市场配套体系发展缓慢 |
2.3.3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人才缺乏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政策执行的经验和启示 |
3.1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意义 |
3.2 农业标准化政策在国外执行的经验 |
3.3 农业标准化政策在国内执行的概况 |
第四章 提升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 |
4.1 发展健全农业标准化工作制度和组织 |
4.1.1 健全农业标准化工作制度 |
4.1.2 加大农业标准化的财政支持力度 |
4.1.3 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
4.1.4 整合土地资源 |
4.1.5 深化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
4.1.6 做高做深生态农业园 |
4.1.7 发展多种合作推广模式 |
4.2 加强市场调节能力 |
4.2.1 打造畅通的销售渠道 |
4.2.2 整合信息化平台 |
4.2.3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制度 |
4.3 培养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 |
4.3.1 提供农业标准化知识和培训服务 |
4.3.2 深化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不同产地冬枣对比试验及冬枣标准化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现状和立题依据 |
1.1 冬枣的品种特性 |
1.1.1 食用和营养价值 |
1.1.2 经济价值 |
1.1.3 生态价值 |
1.1.4 育种价值 |
1.2 冬枣的引种栽培与适应性研究 |
1.3 果树矿质营养分析研究概况 |
1.4 果树光合生理研究概况 |
1.4.1 主要研究方向 |
1.4.2 影响果树光合生理的环境因素 |
1.5 植物抗寒性研究概述 |
1.5.1 植物抗寒性鉴定 |
1.5.2 低温胁迫与植物生理生化机能变化 |
1.6 cDNA文库构建与EST-SSR分析研究概述 |
1.6.1 cDNA文库的构建与应用 |
1.6.2 EST-SSR及其在果树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7 冬枣无公害防治和标准化栽培研究进展 |
1.7.1 无公害栽培、无公害果品的含义 |
1.7.2 无公害冬枣生产技术 |
1.7.3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1.7.4 果实裂果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
1.8 果树杂交育种研究概述 |
1.9 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1.9.1 立题依据 |
1.9.2 研究意义 |
1.9.3 技术路线 |
2 不同产地冬枣果实表型和品质差异研究 |
2.1 不同产地冬枣果核与果实表型差异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3 不同产地冬枣矿质营养对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试验园土壤矿质营养对比分析 |
3.2.2 不同产地冬枣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对比分析 |
3.2.3 不同产地冬枣果实矿质营养含量对比分析 |
3.2.4 不同试验园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不同产地冬枣光合特性对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基地情况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产地冬枣叶绿素含量对比分析 |
4.2.2 不同产地冬枣净光合速率-光响应规律对比分析 |
4.2.3 不同产地冬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对比分析 |
4.2.4 不同产地冬枣净光合速率年变化分析 |
4.2.5 不同试验园冬枣净光合速率对比分析 |
4.2.6 不同产地冬枣荧光特性对比分析 |
4.3 小结 |
5 不同产地冬枣抗寒性对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相对电导率测定 |
5.1.2 发芽率测定(生长恢复法) |
5.1.3 枝条失水率测定 |
5.1.4 枝条水分饱和亏缺测定 |
5.1.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5.1.6 田间调查 |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相对电导率 |
5.2.2 发芽率测定(生长恢复法) |
5.2.3 枝条失水率与水分饱和亏缺 |
5.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 |
5.2.5 田间调查 |
5.3 小结 |
6 冬枣果实cDNA文库的构建、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 冬枣果实cDNA文库构建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冬枣果实EST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6.3.1 冬枣果实总RNA的提取 |
6.3.2 cDNA文库的构建 |
6.3.3 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7 冬枣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研究 |
7.1 冬枣绿盲蝽象植物源农药防治研究 |
7.1.1 材料与方法 |
7.1.2 结果与分析 |
7.2 冬枣裂果病防治研究 |
7.2.1 材料与方法 |
7.2.2 结果与分析 |
7.3 冬枣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调查 |
7.3.1 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
7.3.2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
7.4 绿色食品冬枣栽培技术规程 |
7.5 小结 |
8 冬枣杂交育种初探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3 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4)潍坊市推广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标准和标准化 |
2.1.2 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化 |
2.2 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
2.2.1 基本理论、原理 |
2.2.2 农业标准化原理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推广的现状分析 |
3.1 国际农业标准化现状 |
3.1.1 国际性标准化组织 |
3.1.2 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国际标准体系 |
3.1.3 发展趋势 |
3.1.4 发达国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正面效果 |
3.1.5 发达国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负面效应 |
3.2 国内农业标准化历程和现状 |
3.2.1 我国农业标准化进程 |
3.2.2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 |
3.2.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
3.2.4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潍坊市推广农业标准化现状分析 |
4.1 潍坊市农业发展现状 |
4.2 潍坊市推广农业标准化现状 |
4.2.1 制度建设情况 |
4.2.2 监督检测能力建设情况 |
4.2.3 基地建设情况 |
4.2.4 质量体系认证情况 |
4.3 潍坊推广农业标准情况的调查分析 |
4.3.1 对市民的调查分析 |
4.3.2 对农民的调查分析 |
4.3.3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的调查分析 |
4.4 案例:安丘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建设调查 |
第五章 潍坊市推广农业标准化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
5.1 土地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 |
5.2 农民素质不高 |
5.3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 |
5.4 农业标准化宣传和认识力度不够 |
5.5 市场因素的影响 |
5.6 监管因素的影响 |
5.7 投入不足的影响 |
第六章 加快潍坊市推广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搞好协调 |
6.2 建立标准化推广网络和管理体系 |
6.3 建立投入、扶持政策等保障体系 |
6.4 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
6.5 建立标准化推广实施体系,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 |
6.6 建立健全标准化检验监测体系,加强监管 |
6.7 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新阶段新形势必须重视推广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
7.2 世界农业标准化推广的经验对于研究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7.3 从潍坊分析,我国推广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有深层次的原因 |
7.4 潍坊推广农业标准化必须多方联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皖北地区实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方略研究 ——以临泉县特色农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研究现状 |
1.1 标准与标准化 |
1.2 农业标准与农业标准化 |
1.3 特色农产品与特色农产品标准化 |
2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 |
2.1 国际农业标准化机构介绍 |
2.2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状况 |
2.3 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开展农业标准化研究是应对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扩大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需要 |
1.2 开展农业标准化研究是满足国民食品安全的需要 |
1.3 开展农业标准化研究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安徽临泉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现状分析 |
1.1 临泉概况 |
1.2 临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发展优势 |
1.3 临泉县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现状 |
1.4 临泉县两种特色农产品生姜、大葱标准化问题的个案调查 |
2 实现临泉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方略思考 |
2.1 大力加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主导产业 |
2.2 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构建统一有序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
2.3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特色农产品标准化配套体系建设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已投稿论文 |
(6)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推广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综述 |
2.1 农业标准化的定义 |
2.2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
第三章 现阶段推广农业标准化的理论意义 |
3.1 推广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应对农产品国际化市场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
3.2 推广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
3.3 推广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3.4 推广农业标准化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
4.1 国际农业标准化的进展情况 |
4.2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五章 潍坊市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5.1 潍坊市农业发展状况 |
5.2 潍坊市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5.4 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
第六章 加快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推广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
6.1 总体思路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及其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 |
1.3 研究的可行性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6 主要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及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 |
2.1 标准、标准化、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综合标准化 |
2.1.1 标准的概念和分类 |
2.1.2 标准化的概念 |
2.1.3 农业标准化的内涵 |
2.1.4 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
2.1.5 农业综合标准化 |
2.2 农业过程中的标准化体系 |
2.2.1 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及其区别 |
2.2.2 农业检测监督体系 |
2.2.3 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
2.2.4 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
3.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概况、河南省面临问题及制因分析 |
3.1 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概况 |
3.1.1 实施农产品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
3.1.2 各种农产品、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分工明确 |
3.1.3 农业标准体系完整,各环节标准配套、统一、层次科学、实用性强 |
3.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健全,监管得力 |
3.1.5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健全,成效显着 |
3.1.6 在生产企业普遍推行 HACCP体系,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
3.1.7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健全 |
3.2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差距、存在的问题及本质原因分析 |
3.2.1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已取得的成绩 |
3.2.1.1 制定和完善了一批农业地方标准 |
3.2.1.2 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建设 |
3.2.1.3 加大了农业标准化推广和实施的力度 |
3.2.2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差距和存在的问题 |
3.2.2.1 管理机构设置方面 |
3.2.2.2 资金支持方面 |
3.2.2.3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
3.2.2.4 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测体系建设 |
3.2.2.5 推广实施体系建设 |
3.2.2.6 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
3.2.3 阻碍河南省推行农业标准化的本质原因分析 |
3.2.3.1 思想观念的约束 |
3.2.3.2 生产力水平的约束 |
3.2.3.3 生产方式的约束 |
3.2.3.4 标准化技术的约束 |
3.2.3.5 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方面的约束 |
4. 河南省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标准化体系构建 |
4.1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
4.2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体系构建 |
4.2.1 河南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
4.2.1.1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的目的、原则 |
4.2.1.2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的框架 |
4.2.1.3 当前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和要求 |
4.2.1.4 农业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
4.2.1.5 农业综合标准体系表 |
4.2.2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检测监督体系建设 |
4.2.2.1 农业监督检测体系的构成 |
4.2.2.2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构建 |
4.2.2.3 严格农产品质量控制流程,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
4.2.3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
4.2.4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建设 |
4.2.4.1 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
4.2.4.2 推广网络建设 |
4.2.4.3 推广模式多样化 |
4.2.5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
4.2.5.1 加强农业标准化执法体系建设 |
4.2.5.2 加强农业标准化研究体系建设 |
4.2.5.3 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建设 |
4.2.5.4 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4.2.5.5 农业标准化物流体系建设 |
4.2.5.6 投资保障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8)台州西兰花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西兰花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
1.1 西兰花简介 |
1.2 我国西兰花生产情况 |
1.3 西兰花对日出口竞争态势分析 |
1.3.1 日本西兰花生产、消费状况 |
1.3.2 中美西兰花对日出口竞争力比较 |
1.4 制约西兰花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
1.4.1 种子依靠进口,缺乏适合出口的专用品种 |
1.4.2 国际市场受制,国内市场容量不能迅速提升 |
1.4.3 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不适应产业化生产 |
第二章 台州西兰花产业现状分析 |
2.1 台州西兰花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台州西兰花产业发展规模 |
2.1.2 台州西兰花的生产水平 |
2.1.3 台州西兰花种植效益分析 |
2.2 台州西兰花市场行情分析 |
2.2.1 台州西兰花市场价格走势 |
2.2.2 台州西兰花市场行情特点 |
2.3 台州西兰花产业的特点 |
2.3.1 市场开拓不断深入 |
2.3.2 营销网络充分发育 |
2.3.3 龙头企业正在崛起 |
2.3.4 产业化组织初步建成 |
2.4 台州西兰花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2.4.1 自然资源优势 |
2.4.2 经济技术优势 |
2.5 台州西兰花产业存在的问题 |
2.5.1 加入WTO后的挑战大于机遇 |
2.5.2 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滞后 |
2.5.3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差,集约化程度低 |
2.5.4 缺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缓慢 |
2.5.5 种植结构单一,产品综合利用力弱 |
2.5.6 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弱 |
2.5.7 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带领产业的龙头企业与人才 |
2.5.8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检测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
2.5.9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2.5.10 营销体制与流通机制不健全 |
第三章 台州西兰花产业组织化的实证分析 |
3.1 西兰花产业组织化的内容 |
3.1.1 对市场的整合 |
3.1.2 建立产业协会 |
3.1.3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 |
3.2 台州西兰花产业组织化的实证分析(以临海上盘为例) |
3.2.1 临海市上盘镇西兰花产业组织的演进历程 |
3.2.2 推广前景 |
3.2.3 亟需解决的问题 |
第四章 台州西兰花产业的发展对策 |
4.1 全面提高西兰花出口的综合竞争力 |
4.1.1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 |
4.1.2 全面利用WTO规则,提高竞争力 |
4.1.3 提高出口的综合竞争力 |
4.2 实行全程技术与质量安全控制 |
4.2.1 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
4.2.2 种子种苗技术体系 |
4.2.3 病虫害测报与综合防治体系 |
4.2.4 技术创新体系 |
4.2.5 质量检测管理体系 |
4.2.6 企业HACCP质量管理体系 |
4.3 突破绿色技术壁垒 |
4.3.1 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 |
4.3.2 培养具国际水准的绿色人才 |
4.3.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助国际力量,抵制歧视性措施,以保证我国环保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
4.3.4 加强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
4.3.5 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出口贸易伙伴国的多元化 |
4.3.6 利用WTO规则,反对进口国的“绿色壁垒” |
4.3.7 运用绿色外交策略,加强对外磋商与谈判 |
4.4 提高流通体系运营效率,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 |
4.4.1 提高流通体系运营效率 |
4.4.2 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 |
4.5 拓展市场,培育“龙头”,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 |
4.5.1 面向进口大国,拓展全球化多元化市场 |
4.5.2 加快开发国内消费市场 |
4.5.3 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培育龙头企业 |
4.5.4 开发高效的种植模式,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 |
4.6 实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 |
4.6.1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出口协调机制 |
4.6.2 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灵活、协调的管理体制 |
4.7 建构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体系 |
4.7.1 强化农业国内支持措施,改善农业发展条件 |
4.7.2 构建全方位信息服务平台 |
4.7.3 建立质量安全体系,积极应对技术壁垒 |
4.7.4 细化目标市场研究,建立预测预报系统 |
参考文献 |
(9)湖北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国内外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发展概况及国外蔬菜标准化生产情况 |
第二章 几个基本概念及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
2.1 本文几个基本概念 |
2.2 我国蔬菜产品标准 |
2.3 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
第三章 湖北蔬菜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概况 |
3.1 湖北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于绝大部分蔬菜的生长发育 |
3.2 湖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但不是蔬菜强省 |
3.3 湖北省无公害蔬菜发展概况 |
第四章 湖北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
4.1 调查研究方法和调研内容 |
4.2 湖北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尚未形成 |
4.3 湖北蔬菜的“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
4.4 无公害蔬菜管理混乱,市场准入和监督检测机制尚未形成 |
4.5 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实用技术研究不够及其推广服务不到位 |
4.6 比较效益低,投入不足,也制约了湖北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实行 |
4.7 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不利于蔬菜标准化生产的组织实施 |
第五章 湖北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对策研究 |
5.1 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氛围 |
5.2 依靠政府支持,培育“绿色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
5.3 加强执法管理,提高检测水平,形成市场监督检测机制 |
5.4 建立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 |
5.5 加强蔬菜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实用技术研究 |
5.6 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铜山无公害标准化破“绿色壁垒”(论文参考文献)
- [1]邳州大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张传喜.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2]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问题研究[D]. 潘焯能.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3]不同产地冬枣对比试验及冬枣标准化栽培研究[D]. 姚立新.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4]潍坊市推广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 李玉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5]皖北地区实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方略研究 ——以临泉县特色农产品为例[D]. 付光玺.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6]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推广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D]. 张云涛.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7]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及其体系建设研究[D]. 陈瑞剑. 河南农业大学, 2005(07)
- [8]台州西兰花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郑卫兵. 浙江大学, 2004(03)
- [9]湖北蔬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饶贵珍.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标签:绿色壁垒论文; 冬枣论文; 农产品论文; 邳州论文;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