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均GDP,绿色GDP与幸福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黄莉[1](2021)在《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绿色技术、高端人才、环境资源、特色产业链等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和制度逐步落地,“绿色农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导方向。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投入,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相对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造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基本格局。因此,破除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发展阻碍要素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现代化转型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现象突出,农业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本积累,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和劳动力投入质量不断优化,使得各要素效率加速增长,农业内生技术进步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农业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引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受阻。显然,立足于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致力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研究我国农业资本深化与有偏技术进步匹配的绿色产出增长效应,对我国加速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遵循“理论借鉴→理论构建→现状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充分借鉴相关经典理论基础上,对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展开深入分解,形成理论框架;其次,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能值法以及SBM-Luenberger指数构建,考察农业资本深化、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演化特征与趋势;接着,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和BOX-COX转换,以及非线性似不相关回归估计,识别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有偏技术进步;再者,结合农业资本深化程度及其速度、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要素替代弹性等核算结果,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动能分解;然后,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验证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立足于我国绿色农业生产实践,以调整农业资本深化程度及其速度、增强资本和劳动要素绿色技术进步增长为目标,从政府支持、市场激励、社会配合等多维度提出促进要素结构和技术进步协同驱动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制度与政策措施。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理论上,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不仅可直接作用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而且两者可协同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推动绿色农业转型加速。基于两要素CES生产函数,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有偏技术进步受制于要素替代弹性、资本和劳动要素绿色技术进步增长差距的影响,进而使得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构成既包括农业资本深化程度及其深度的直接和调节效应,也包括资本和劳动要素绿色技术进步增长效率、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和协同影响。基于此,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动力关键在于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或间接效应以及两要素协同效应的影响,而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效用差异,进一步决定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动力转型成效。2.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现象突出,推动绿色农业GDP和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正向增长,但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和动力转型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农业劳动流失长期客观存在的背景下,全国和省际层面的农业资本深化及其速度不断加深,其中东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增幅最大。与此同时,通过能值法核算的中国绿色农业GD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持续性放缓;通过SBM-Luenberger指数核算的中国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近年来仅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东、中部地区显着下降;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效率值位于0-1之间,且以年均0.99%的速度呈现持续性下降趋势,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转型成效有待提高,尤其是东部地区;全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型效率值大多数处于1值以下,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转型动力不足。3.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有偏技术进步指数演化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有偏技术进步以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为主。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资本和劳动要素为互补关系,有偏技术进步指数演化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先后呈现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的驱动路径;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为替代关系,有偏技术进步指数的演化趋势相对稳定,技术进步多偏向资本,主要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在地区层面,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两种背景下的有偏技术进步指数均在2006年前后发生明显波动,具有显着的政策阶段性特征。2006年以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东部和西部地区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中部地区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东部和中部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西部地区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4.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效率、动力增长效率、转型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农业资本深化动能贡献程度显着优于有偏技术进步的动能贡献。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效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东、中部地区效率值普遍高于西部地区。从动能分解来看,其后期规模增长效率下降趋势源于资本技术进步增长和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的正向贡献下降,以及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的直接效应和农业资本深化与有偏技术进步协同效应的贡献增长不足。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的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长期为负值,主要在于劳动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有偏技术进步与农业资本深化的协同效应长期负向动能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强劲主要来源于资本技术进步增长、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的直接效应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的直接效应、有偏技术进步与农业资本深化的协同作用具有正向作用,西部地区各部分动能贡献均为负值。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和动力转型效率均在2004年至2007年间短期成效显着,但2007年以后持续下降,并由正转负,绿色农业转型成效和动力均不足,主要在于中、西部地区的转型问题突出。从动能分解来看,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在2004年以后,仅有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农业资本深化速度的调节效应差异实现了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的推动;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动力转型效率在2004年以后,仅有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差异实现了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转型的推动。5.总体上,农业资本深化正向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动力,有偏技术进步发挥负向抑制作用,两者协同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但绿色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下的农业资本深化影响差异抑制绿色农业增长转型,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和协同影响有益于绿色农业增长转型。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动力的直接效应均为均正,但两者的协同作用下,有偏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由正转负,两者协同作用的影响系数仍然为正,总体上两者共同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和动力增长。然而,区域差异显着,东、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正向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影响系数为负;东、西部地区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动力增长影响系数为负,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的影响系数为负,两者协同作用下中部地区影响为负。对比分析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影响系数,传统产出下有偏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更突出,有利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农业资本深化差距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形成阻碍;农业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协同有利于绿色农业经济的增长转型。同样地,存在区域异质性。针对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转型,西部地区有偏技术进步差异的正向贡献突出,东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差异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中、西部地区两者协同效应差异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形成阻碍;针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动力增长转型,西部地区有偏技术进步差异的正向贡献突出,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差异、协同效应差异均严重阻碍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型。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理论方面,延伸了两要素CES生产函数在绿色农业层面的运用,构建农业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是对传统C-D生产函数“中性技术进步”的有效突破,形成了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的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结合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的现实背景和发展目标,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存在偏向性”假设条件下的两要素CES生产生产函数延伸至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中,搭建绿色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框架,从要素替代弹性、要素技术进步增长、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展开动能分解,并在梳理农业资本深化结构、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基础上,重点探究两者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二、在评价方面,构建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产出下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优化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下,技术进步是衡量农业绿色加速转型的重要指标,而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产出下的技术进步偏向性识别能够提升农业绿色投入—产出系统中技术进步效率研究的精准度与可靠性,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产出下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测算更符合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此外,为量化农业绿色转型政策目标,除了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即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外,本文采用绿色农业GDP与传统农业TFP比值作为绿色农业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指标,用绿色农业TFP和传统农业TFP比值作为绿色农业增长的动力转型效率指标,从而丰富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其三、在实证方面,借助两要素CES生产函数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展开动能分解,并实证检验了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一方面,本文遵循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以及两者综合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逻辑次序链条,从理论公式上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展开分解,以深入探究要素替代弹性、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各部分动能贡献差异。另一方面,运用动态面板模式和固定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增长动力的综合作用,并对比分析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效用差异。
王越[2](2021)在《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绿色GDP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模式对生态环境和能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与浪费,不利于经济的绿色发展。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带头引领和调节社会力量、改善和保障民生、完善政府职能、推动绿色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实现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持续的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然而,现在少有研究将绿色GDP和政府质量相结合,无法了解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同时,一些研究仅从绿色GDP体系构建等单方面展开研究,没有考虑到多要素、多角度结合。鉴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不仅探究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空间溢出效应,还加入科技创新指标,通过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科技创新在政府质量影响绿色GDP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政府质量影响绿色GDP的相关文献、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基于2004-2017年中国30个具有代表性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探究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分别分析政府质量对绿色GDP、政府质量对科技创新、及科技创新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二是对绿色GDP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绿色GDP整体和局部的空间集聚特征,发现中国省际绿色GDP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性和依赖性。三是实证研究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空间效应及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内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空间效应。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溢出效应并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四是探究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运用Bootstrap法检验科技创新在政府质量影响绿色GDP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五是政府质量对绿色GDP影响机制的优化策略。根据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可改进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绿色GDP的发展质量。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结论为:(1)相比以往数据,选择了更可量化性、可操作性指标并重新构建了绿色GDP指标体系。(2)既考虑了政府层面的改革,也考虑了市场、企业层面的创新,结合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将绿色GDP代替传统GDP加入实证分析。(3)通过空间效应将政府质量与绿色GDP结合,并加入科技创新的中介作用,可对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绿色GDP发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转换增长动力,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铁晓航[3](2021)在《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忽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数值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弊端。未将资源环境纳入核算体系,使得现有的国民生产总值受到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无法真正地反映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改善和优化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绿色GDP核算体系成为客观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为了客观地衡量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择四川省21个市(州)作为样本单元,运用资源环境价值损失法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依托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采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99─2018年绿色GDP的时空分异特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1)从绿色GDP核算结果看,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耗减因子为能源资源,其次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环境退化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污染治理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除2006年外,资源环境改善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寿命延长所创造的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园林生态效益整体呈下降趋势。(2)从时序演变分析看,无论是总值还是人均值,绿色GDP与传统GDP均保持同步上升趋势,其增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大小逐渐趋同。在绝对值上,绿色GDP与传统GDP、人均绿色GDP与人均传统GDP的差值逐年拉大,而在相对值方面,绿色GDP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在内部各账户中,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和资源环境改善价值,三者均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3)从空间分异看,人均绿色GDP在全省范围内差距较大,表现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绿色GDP指数表现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绿色GDP指数增速变化类型呈“L-H型>H-M型>M-H型>M-M型>H-L型>M-L型>L-M型”的规律。(4)从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来看,各市(州)均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发展过程。尽管四川省在2018年已初显绿色发展模式格局,但结合各市(州)近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当前四川省的发展模式还处于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的过渡阶段。
史先刚[4](2019)在《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飞速前进。城镇化建设虽然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结构的转型提升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但是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不协调、城市功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城市建设的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层出不穷。而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物质形态以及间接决定一个城市精神形态的关键是规划。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规划相对短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社会、文化、政策层面的因素。同样,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借助于规划,只有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中,引入项目规划中,从综合开发的视角定义和规划一个项目乃至于整个城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城市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在回顾前人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和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结合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抽象出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即结合新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宗旨,对新城区域内未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谋划和部署,最终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公平,人与自然协调的持续发展规划。基于城市综合开发视角,本文构建了包括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和政策子系统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遴选出每一个子系统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在对新城可持续规划评价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最终比选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距离的协调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新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基于以上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以郑州滨河国际新城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指标进行约简,构建了一套便于评价的简化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滨河国际新城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得出了郑州滨河国际新城在生态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政策层面及整个新城规划的优劣。并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李浩[5](2019)在《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研究》文中提出进入十三五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降为中高速,增长模式从规模粗放型升级为效率集约型,提高经济质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和趋势,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聚焦绿色经济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高绿色能源效率是中国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笔者重点研究分析了当前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为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节能战略、提高绿色能源效率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首先,笔者系统梳理了绿色能源效率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提出了绿色能源效率的测度思路,并从技术进步、经济规模、制度和产业结构四个层面分析了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其次,将相对绿色GDP作为产出指标,劳动力、物质资本、能源消耗量作为投入指标,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出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2000-2016年的绿色能源效率,从地区差异、时间演化和节能潜力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借鉴绿色GDP核算的思想,从环境污染排放和治理角度选出7个指标构建出绿色经济指数(GEI),来测算相对绿色GDP。最后,从空间计量学的角度,对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空间收敛性分为σ收敛、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本文所得如下主要结论:(1)中国绿色能源效率值在2000-2016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绿色能源效率历年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的绿色能源效率历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尤甚。绿色能源效率由东向西明显呈梯度下降,每年的全局Moran’sI指数都显着大于0.1,表现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2)西部地区的宁夏、青海、新疆、贵州、内蒙古五省和中部地区的山西是中国节能的重点省市,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省市,其节能潜力均在70%以上;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广东节能工作成效显着,其节能潜力分别仅为-12.59%、0、8.70%。(3)绿色能源效率的标准差在东部、中部全国范围内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在西部前期上下起伏,后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这表明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内部的绿色能源效率差异随时间正逐渐缩小,存在σ收敛,而西部地区内部的绿色能源效率差异在后期随时间而逐渐拉大,不存在σ收敛。(4)绿色能源效率在东部地区存在β绝对收敛;在中、西部地区不存在β绝对收敛,有扩大的趋势。说明由于经济规模、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政策制度等因素的不同,三大地区的绿色能源效率随时间不会收敛到相同的稳态水平。(5)绿色能源效率在东部、中部、西部和全国范围内都存在β条件收敛。说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规模的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开放政策的实施,三大地区绿色能源效率都将收敛到各自稳态的水平。对比各地区收敛系数绝对值,发现中部(0.188)>东部(0.126)>西部(0.028),表明中部地区的绿色能源效率将最先回归到其稳态水平,接着是东部地区,最后为西部地区。(6)技术进步因素中的授权专利数(T)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绿色能源效率提升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技术进步因素中的R&D投入,对西部地区绿色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中部地区绿色能源效率的提升为显着的负向作用,对东部地区绿色能源效率的提升虽然也为负向作用,但不显着;经济规模因素中的人均GDP对东部地区绿色能源效率提升有显着正向作用,对西部地区的绿色能源效率提升有显着的负向作用;政策制度因素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绿色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对全国和中部地区绿色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显着的负向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加强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市场竞争;(3)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4)加快节能布局,强化国家能源战略。
赵潜[6](2019)在《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文中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的概括性衡量。由于以往GDP未将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的价值纳入核算体系,所以所得结果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增长状况,因此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即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价值的国内生产总值。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国家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发展战略的中心力量,探讨如何使湖北省的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有利于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早日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标和任务。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并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阐述该指标以及其中各部分的含义。接下来,基于第一部分对于绿色GDP的阐述,由于其中环境损害价值部分涉及到对各环境指标的影子价格的核算,所以运用LSA估值方法,解释影子价格,为通过幸福感数据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定价奠定理论基础。主要方法是以湖北省城镇居民幸福感为研究对象,匹配湖北省区县一级环境污染数据,建立有序Logit模型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居民幸福感研究数据来源于CHIP2013年的最新数据,环境污染数据包括空气污染数据(NO2、PM10)、水污染数据(COD、NH3-N)与城市生活垃圾(waste)数据。本研究的贡献之一在于,单独对湖北省的环境污染物进行定价,并且采用区县一级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各环境污染物与居民幸福感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地,根据LSA估值方法,即环境商品的系数和收入的系数可以被用来估计环境商品的支付意愿(WTP),我们得出6种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并纳入到对湖北省绿色GDP的测算中。在进行绿色GDP的核算中,以往的研究是从绝对量的角度进行环境污染成本的核算,本研究的贡献之二在于从变动量的角度将环境污染成本纳入到绿色GDP的核算中,计算出相应年份的环境污染成本较上一年份的变动量,从而对2008-2016年间湖北省绿色GDP变动量进行核算,判断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是否偏离了可持续发展轨迹。研究发现,2008-2016年间,湖北省绿色GD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2009-2011年、2012-2014年间,湖北省绿色GDP呈现回落趋势,结合弱可持续性理论,说明在这两个期间,湖北省经济发展偏离了可持续发展轨迹。而关于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的原因,在于湖北省的空气污染成本存在增大趋势,且其变动幅度超过了当年GDP的变动幅度。
周星宇[7](2019)在《我国省及省以下福利测算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目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而居民的目光也从单一聚焦实体经济,扩大为聚焦资源、环境、福利等问题。为了聚集人才来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各地都推出各种“人才新政”。重点发展省市有着高GDP,有着众多医疗、教育、基建等优质资源,这会极大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但恰恰在这些区域,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消费不平等、高强度的工作等一系列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此时,只用GDP来衡量区域的居民生活福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扭曲。本文采用2013年微观调查数据(CHIP)主要测算了我国不同省份、不同县市的农村与城市居民终身福利水平,该测算因子涵盖了预期寿命、消费、闲暇、消费不平等与闲暇不平等五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福利的思想出发,运用消费等价计算出不同省份与城市的居民终身福利因子,并分析因子内在构成关系,主要得出了七个结论,回答了三个问题。重点结论如下:(1)人均GDP是一个区域福利水平较好的度量,与福利因子具有相关性,但只关注人均GDP会对福利水平的测量带来偏差。(2)北京的福利水平远超大部分的省份与城市,抽样省份的福利水平均不及北京的1/2,而除去极高与极低的省份外,大部分省份的福利差异并不大。(3)抽样省份中,闲暇的省份平均水平为0.69,而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闲暇水平不一定也高。(4)收入更高的省份,消费不平等程度与政府消费水平往往容易更高等,但是发达省份与县市的高消费、高收入带来的客观福利是确实存在的。
郭玲玲,武春友,于惊涛,曲英[8](2017)在《中国绿色增长模式的动态仿真分析》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经济、资源、环境、生活、政策子系统参数的调控,预测人均绿色GDP、资源环境成本、生态安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国民幸福指数以及研发效率等变量的动态趋势,模拟得到四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问题的日益严重将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干预与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生产与使用起到约束作用;方案4:协同发展模式以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低的经济损失、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代表了快速增长低消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即绿色的增长模式.
郭玲玲[9](2016)在《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面对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己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绿色增长作为一种新型的增长方式在21世纪初应运而生,强调“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同时,又防止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自然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完全符合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目标与要求,因此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与快速的传播。近年来,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各国政府以及各国际组织纷纷开始制定政策、法规与行动方案来推进绿色增长实践,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绿色新政”的竞争。为推动绿色增长,中国政府已相继开展了建设“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低碳城市”试点和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谋求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更是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表明了中国政府走绿色增长道路的决心。尽管中国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鉴于此,本文将绿色增长研究聚焦在绿色增长程度评价与实现路径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影响绿色增长的因素有哪些?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构建?绿色增长程度如何测量?如何寻求实现绿色增长的有效路径?为此,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所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首先,对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在现有文献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生活质量、自然资产、生态环境与政策支持五个维度海选了65个指标构成了中国绿色增长评价指标集。在对海选指标进行初筛之后,采用相关分析与变精度粗糙集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保证了同一准则层内的指标信息没有重复且对评价结果具有显着影响。为避免因过度依赖客观数据而造成误删,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理性分析,选择性补充了2个高频指标,从而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准则层、19个指标的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针对绿色增长程度具有动态性、多维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构建了结合TOPSIS与灰色关联理论的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模型,并利用我国2001-2012年经济、资源、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变量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2001-2012年我国绿色增长程度与水平,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增长程度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准则层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绿色增长程度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同时,自然资产与政策支持准则层的波动性增长影响了整体水平的稳定性,导致中国绿色增长程度出现了短期下滑。最后,对中国绿色增长实现路径进行选择研究。绿色增长是一个由众多不同属性子系统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巨系统,要想更为准确地寻求它的实现路径,需从系统、动态的角度进行剖析。以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社会经济、生活质量、自然资产、生态环境与政策支持等子系统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各变量指标间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主要参数的调控,模拟得出四种情景下的绿色增长实现路径,即自然发展模式、高速发展模式、保护发展模式与协同发展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路径四:协同发展模式的效果较好,它兼顾了经济-资源-环境-生活-政策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快速增长且低消耗、低污染的增长方式,为我国经济的绿色增长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发展模式。
周知,迟国泰,章穗[10](2014)在《基于次约束的区县科学发展评价及其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为依据,构建了包括经济、生态、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五个方面的区县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综合评价中引入次约束,建立了基于次约束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并对大连市区县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不同区县在有、无次约束下评价结果排序差异的对比,找出影响区县科学发展的关键准则层及关键准则层下的关键指标.通过对同一区县在有、无次约束时排序位置的变化,得到影响该区县科学发展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对区县科学发展的影响最大,社会发展不是影响区县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人均GDP,绿色GDP与幸福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均GDP,绿色GDP与幸福指数(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3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1.4 绿色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业资本深化的相关研究 |
2.2.2 有偏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
2.2.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 |
3.1.2 农业资本深化 |
3.1.3 有偏技术进步 |
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系统:基于CES生产函数 |
3.2.1 绿色农业产出的生产函数构建 |
3.2.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 |
3.2.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技术进步效率 |
3.2.4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偏技术进步识别 |
3.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分解:基于CES生产函数 |
3.3.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动能分解 |
3.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动能分解 |
3.3.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动能分解 |
3.4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4.1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影响机理 |
3.4.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机理 |
3.4.3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和演化特征 |
4.1 农业资本深化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1.1 农业资本的现状及演化特征分析 |
4.1.2 劳动力的现状及演化特征分析 |
4.1.3 农业资本深化的现状及演化特征分析 |
4.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2.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2.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2.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偏技术进步识别 |
4.3.1 实证设计 |
4.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4.3.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要素替代弹性分析 |
4.3.4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技术进步效率分析 |
4.3.5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有偏技术进步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ES生产函数的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资本与技术视角 |
5.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动能分解 |
5.1.1 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CES生产函数核算 |
5.1.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动能分解 |
5.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动能分解 |
5.2.1 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CES生产函数核算 |
5.2.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动能分解 |
5.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效率的动能分解 |
5.3.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效率的动能分解 |
5.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转型效率的动能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研究设计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6.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农业资本深化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2 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3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分析 |
6.4.1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对比分析 |
6.4.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对比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综述 |
1.2.2 政府质量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综述 |
1.2.3 科技创新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GDP |
2.1.2 政府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
2.2.3 SEEA核算理论 |
2.2.4 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 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 |
3.2 政府质量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 |
3.3 科技创新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质量对绿色GDP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模型设定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实证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省际空间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4.3.3 省际空间面板效应分解结果分析 |
4.3.4 分地区空间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4.4 中介效应模型介绍 |
4.4.1 逐步法 |
4.4.2 Bootstrap法 |
4.5 中介模型设定 |
4.6 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4.7 基于Bootstrap法的中介检验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质量对绿色GDP影响机制的优化策略 |
5.1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5.2 完善市场化机制 |
5.3 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
5.4 提高腐败治理能力 |
5.5 完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3)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合评述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构建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资源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绿色GDP核算概况 |
2.2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 |
2.2.1 构建原则 |
2.2.2 核算体系框架 |
2.3 绿色GDP核算方法 |
2.3.1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方法 |
2.3.2 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方法 |
2.3.3 资源环境改善收益核算方法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 |
3.1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3.1.1 能源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3.1.2 耕地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3.1.3 水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3.1.4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
3.2 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 |
3.2.1 污染治理成本 |
3.2.2 环境退化价值 |
3.2.3 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
3.3 资源环境改善价值核算 |
3.3.1 寿命延长创造的收益 |
3.3.2 园林生态效益 |
3.3.3 资源环境改善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
3.4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结果 |
4 四川省绿色GDP时空分异特征 |
4.1 四川省绿色GDP时间尺度分析 |
4.1.1 各账户时间尺度分析 |
4.1.2 绿色GDP时间尺度分析 |
4.2 四川省绿色GDP空间格局分析 |
4.2.1 绿色GDP空间格局分析 |
4.2.2 人均绿色GDP空间格局分析 |
4.2.3 绿色GDP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4.3 四川省绿色GDP变化类型空间分异格局 |
5 四川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
5.1 协调发展度模型 |
5.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5.3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时空关联格局 |
5.3.1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时间关联格局 |
5.3.2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关联格局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快建立完善通用的国家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制度 |
6.2.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发展绿色产业 |
6.2.3 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
6.2.4 加大力度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现状 |
1.1.2 合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难点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
2.1.2 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
2.1.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2 理论回顾 |
2.2.1 系统论 |
2.2.2 可持续发展 |
2.2.3 城乡规划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1 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 |
3.1.1 城市开发的内涵 |
3.1.2 城市综合开发内涵 |
3.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2.1 新城发展规划内涵 |
3.2.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1 面向社会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2 面向经济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3 面向自然环境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4 面向文化特色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5 面向政府政策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特点 |
4.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1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单个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4.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构建 |
4.3.2 生态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3 社会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4 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5 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6 政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特点 |
5.2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确权 |
5.2.1 主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2 客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3.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4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4.1 协调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4.2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以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为例 |
6.1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的基本概况 |
6.1.1 滨河国际新城社会环境规划概况 |
6.1.2 滨河国际新城经济环境规划概况 |
6.1.3 滨河国际新城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
6.1.4 滨河国际新城文化环境规划概况 |
6.2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3 各子系统及规划指标的评价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协调性评价 |
6.3.1 各子系统的发展评价 |
6.3.2 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 |
7.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地位 |
7.1.1 坚持系统的、长期的和全局的指导思想 |
7.1.2 重视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
7.2 经济子系统 |
7.2.1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
7.2.2 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 |
7.2.3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7.3 社会子系统 |
7.3.1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7.3.2 注重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 |
7.4 生态子系统 |
7.4.1 自然资源利用 |
7.4.2 自然环境保护 |
7.5 文化子系统 |
7.5.1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
7.5.2 运用恰当的实践方法 |
7.6 政策子系统 |
7.6.1 可持续发展政策 |
7.6.2 公众参与与过程监督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主要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B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专家调查问卷I |
C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调查问卷II |
D 主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E 客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F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G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H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J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能源效率的概念 |
1.2.2 能源效率的评价指标 |
1.2.3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 |
1.2.4 从“绿色”角度测度全要素能源效率 |
1.2.5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能源效率的相关概念、理论与影响机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能源生产率与能源效率 |
2.1.2 绿色能源效率 |
2.1.3 东、中、西部划分说明 |
2.2 相关理论 |
2.2.1 空间计量经济学 |
2.2.2 经济收敛理论 |
2.3 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 |
2.3.1 技术进步因素 |
2.3.2 经济规模因素 |
2.3.3 政策制度因素 |
2.3.4 产业结构因素 |
第3章 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3.1 产出指标:相对绿色GDP |
3.1.1 环境污染的地区差异 |
3.1.2 绿色经济指数(GEI指数) |
3.1.3 相对绿色GDP |
3.2 投入指标 |
3.2.1 能源投入 |
3.2.2 资本投入 |
3.2.3 劳动力投入 |
3.3 基于Super-SBM绿色能源效率的测度 |
3.3.1 模型介绍 |
3.3.2 绿色能源效率的测度 |
3.4 绿色能源效率的结果分析 |
3.4.1 绿色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分析 |
3.4.2 绿色能源效率的时间演化分析 |
3.5 节能潜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绿色能源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
4.2 绿色能源效率σ收敛 |
4.3 绿色能源效率β绝对收敛 |
4.4 绿色能源效率β条件收敛 |
4.4.1 控制变量 |
4.4.2 β条件收敛结果分析 |
4.5 绿色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和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一章 可持续性经济评估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可持续发展 |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经济准则 |
第二节 可持续性经济理论分析 |
一、弱可持续性理论 |
二、强可持续性理论 |
三、两种可持续性经济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弱可持续性指标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衡量分析 |
一、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测算 |
二、真实储蓄 |
第四节 绿色GDP指标的组成部分理论分析 |
一、环境污染成本 |
二、资源耗减价值 |
三、时间价值 |
第二章 基于幸福感定价的环境污染成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环境污染成本测算 |
一、环境资本评估方法 |
二、评估方法差异分析 |
第二节 幸福感定价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本理论框架 |
二、效用形式 |
第三章 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分析 |
第一节 湖北省适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背景原因分析 |
一、中部崛起战略与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湖北省交通地理优势区位与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湖北省传统GDP增长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分析 |
一、自然资源消耗现状 |
二、环境污染现状 |
三、技术进步现状 |
第四章 基于幸福感的环境产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假设提出与模型建立 |
一、假设提出 |
二、计量经济模型建立 |
三、数据来源及解释 |
四、变量选择及处理 |
第二节 核心变量设计及处理 |
一、空气污染数据的独特点 |
二、水污染 |
三、城市生活垃圾污染 |
四、幸福感数据 |
第三节 基于幸福感的环境产品定价的回归结果 |
一、有序Logit模型回归结果 |
二、定价计算 |
第五章 湖北省绿色GDP测算及其可持续发展轨迹判断 |
第一节 测算方法创新 |
一、环境污染成本测算方法 |
二、资源损耗测算方法 |
第二节 湖北省绿色GDP核算结果分析 |
一、湖北省湖泊资源损耗值计算 |
二、湖北省环境污染成本值计算 |
三、绿色GDP核算结果分析 |
四、从经济可持续角度判断可持续发展轨迹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 |
一、2009-2011 年间湖北省空气污染问题 |
二、2012-2014 年间湖北省空气污染问题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推行绿色能源消费 |
二、加强政府绿色管理力度建设 |
三、加强机动车排污管理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省及省以下福利测算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 |
1.3.3 可行性分析 |
1.4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福利的定义 |
2.2 福利测算的文献分析 |
2.2.1 改进GDP核算 |
2.2.2 人类发展指数法(HDI) |
2.2.3 可行能力法 |
2.2.4 经济福利测量法 |
2.3 本文福利指标选取依据 |
2.4 研究小结 |
第三章 简略寿命表与福利模型 |
3.1 简略寿命表 |
3.1.1 简略寿命表简介 |
3.1.2 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方法 |
3.2 福利相关模型 |
3.2.1 福利的理论模型 |
3.2.2 福利的计算模型 |
3.3 估计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省级层面福利测算及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福利计算相关指标 |
4.1.3 数据筛选 |
4.2 部分省份福利分析比较 |
4.2.1 整体福利分析 |
4.2.2 福利与收入分析 |
4.2.3 具体的分解项分析 |
4.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省以下层面福利测算及分析 |
5.1 省会城市的福利比较 |
5.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5.1.2 省会城市实证结果分析 |
5.2 省内县市的福利比较-以广东省为例 |
5.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5.2.2 省内县市区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增长的内涵界定 |
1.2.2 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 |
1.2.3 绿色增长测度与评价 |
1.2.4 绿色增长的实现路径 |
1.2.5 现有研究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 |
2.1 绿色增长的概念及特征 |
2.2 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
2.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2.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2.2.3 指标体系的框架 |
2.3 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模型构建 |
2.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2.3.2 绿色增长程度的TOPSIS-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
2.4 绿色增长实现路径评价模型构建 |
2.4.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选择 |
2.4.2 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的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分析思路与框架 |
3.2 海选指标与解释说明 |
3.2.1 社会经济准则层 |
3.2.2 生活质量准则层 |
3.2.3 自然资产准则层 |
3.2.4 生态环境准则层 |
3.2.5 政策支持准则层 |
3.3 初筛指标与定量筛选 |
3.3.1 相关分析筛选 |
3.3.2 变精度粗糙集筛选 |
3.4 理性补充分析补充指标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绿色增长程度的测度与评价 |
4.1 分析思路与框架 |
4.2 中国绿色增长程度的测度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组合权确定 |
4.2.3 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计算 |
4.3 中国绿色增长程度变化趋势的评价分析 |
4.4 准则层变化趋势的评价分析 |
4.5 准则层发展等级的评价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的选择分析 |
5.1 分析思路与框架 |
5.2 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经济增长 |
5.2.2 资源消耗 |
5.2.3 污染排放 |
5.2.4 政策扶持 |
5.2.5 结论与启示 |
5.3 中国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的系统结构分析 |
5.3.1 系统边界确定 |
5.3.2 因果反馈关系 |
5.4 中国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型参数确定 |
5.4.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5 中国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的仿真分析 |
5.5.1 实现路径的设计假设 |
5.5.2 实现路径的仿真模拟 |
5.6 中国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的比较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建议 |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人均GDP,绿色GDP与幸福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D]. 黄莉. 西南大学, 2021(01)
- [2]政府质量对绿色GDP的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D]. 王越.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 铁晓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D]. 史先刚. 重庆大学, 2019(01)
- [5]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研究[D]. 李浩.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D]. 赵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我国省及省以下福利测算及分析[D]. 周星宇. 厦门大学, 2019(08)
- [8]中国绿色增长模式的动态仿真分析[J]. 郭玲玲,武春友,于惊涛,曲英.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08)
- [9]中国绿色增长程度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郭玲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10]基于次约束的区县科学发展评价及其实证[J]. 周知,迟国泰,章穗. 系统工程学报,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