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新的绿色建材产品 欧松板(论文文献综述)
曾文琳[1](2013)在《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自然灾害加剧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反思。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不断加快的同时,城市的居住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将低碳理念引入住宅室内设计既是需要也是趋势。本课题对低碳住宅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住宅室内低碳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低碳设计思维、低碳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低碳高效节能的施工方式、低碳环保节能材料四大部分;同时指出在我国国情下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要素主要体现在“室内空间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四个方面的结论。并指出低碳化的室内空间设计应从空间功能的分区以及储藏两方面进行研究;低碳化的室内装修设计对预制装配式施工以及室内装修材料中内墙装饰材料、饰面材料、地面材料、可循环再利用材料的选用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研究还显示低碳化的室内陈设设计主要针对低碳化家具设计和低碳化软装配饰设计展开研究,低碳家具作为低碳住宅室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传统家具更具环保节能等特性。低碳化的软装配饰设计应从功能、风格、材质、配色等方面对住宅室内设计做出分析研究;通过对室内物理环境设计中的人工照明以及自然采光、人性化的采暖方式、住宅室内降噪及隔音材料的分析,其良好平衡关系对低碳住宅室内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英国西格玛低碳排放住宅、中国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中国万科地产低碳住宅中粮万科长阳1号地项目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经典优秀案例的先进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住宅室内低碳设计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并指出了我国当前住宅室内低碳设计应从加强低碳理念的推广、建立完善的住宅室内低碳设计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低碳住宅激励制度三方面入手,同时也对我国当前住宅室内低碳设计发展趋势做出探讨和展望。最后,通过对住宅室内低碳设计全面的分析与归纳,完成了一套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实践方案。
贾毅[2](2012)在《新芽轻钢系统及其轻钢骨架几何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朱竞翔为首的新芽团队研发的新芽轻钢系统在汶川地震学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套由建筑师发展的高度整合的建造系统为乡村及城镇地区3层及以下建筑提供了一种新的建造可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新芽系统的4个实践项目研究,客观描述该系统的“建造速度及建筑品质同等优先”的核心特征及系统的发展过程。并从轻钢骨架几何形态方面为该系统演变提出新的可能,使新芽系统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范围。首先,将对新芽轻钢系统的缘起进行探究,发现国内外理论实践对系统的影响。其次,将通过对比的方法对新芽系统与活动板房的联系及区别进行研究,客观描述这套由活动板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芽系统的特征。第三,将对新芽系统所经历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客观描述其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阐述其轻钢骨架几何形态演变过程,提出新的演变可能并初步探讨这些可能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刘寒青[3](2012)在《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室内环境处于人类生态环境聚居体系中的微观层次,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活场景。现代室内设计中广泛运用了各种科技含量高的装饰材料,运用了各种新颖的设计手法,在创造舒适的奢华、赏心悦目的室内环境空间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纵观室内设计蓬勃发展的背后,一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们堪忧,那是我们不愿看到但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人类生活的室内空间环境中的质量和品质在无形中不断恶化,除了世界大环境污染引起的伤害与侵蚀外,室内空间中由于设计装饰和装饰材料的应用不当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这种现象不得不迫使人们对现有的现代科技文化背景下环境及生态破坏状态的沉静反思,同时伴随着的是“可持续设计”及“绿色设计”理念被提到日常日程中,如何用新的观念与思路来看待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如何把材料资源滥用的旧观念引向可持续利用的新观念;如何树立选用绿色材料的美学概念等等问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视觉焦点。本文主旨在通过对室内空间中可持续装饰材料美学的研究,唤起室内设计师在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重视和解决空间环境设计中尽量多地利用可持续的,可循环的,经济性的装饰材料,以营造舒适、健康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和生态化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唤醒当今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目前国外对建筑材料的可持续设计研究均已进入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设计行业也树立了相应的规范和规章制度,如美国LEED绿色组织的出现。绿色设计理念被设计师提倡尊重,在欧州的许多建筑室内设计机构中设计师门会习惯性地在设计项目中把绿色设计和可持续材料作为重点问题去思考和应用。但是,作为发展的中国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可持续绿色设计理念还处于学习认识和课题研究阶段,对室内装饰材料的规律性、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显得略微苍白与不足。本文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后,着力收集大量的相关领域理论文献素材及寻找实际设计案例,分别研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有关法律法规、评估体系、材料艺术美学与设计案例分析,希望通过对可持续装饰材料设计美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研究,结合实例分析和挖掘可持续型材料所具有的美学属性与运用规律,从设计美学、生态美学、符号学、材料美学,设计心理学等角度提出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美学应用与最佳的设计手法,通过实际的设计实践例证上述所作的研究分析与设计手法的可行性,最后综合系统地、针对性地总结可持续型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问题并提出自己观点,为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打下基础。
钱海平[4](2011)在《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是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1927-1937年的十年间更是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制度、从业者构成以及材料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论文以1927-1937年的十年间代表中国建筑界主流声音的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资料源,通过对《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刊载的部分论文的系统梳理和研究,从微观层面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从人(建筑从业群体)与物(技术和材料)的视角,在“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与“建筑技术体系和建材工业的现代转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论文简要回顾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在已确定的资料源的范畴内,确定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整体结构。其后,从办刊宗旨、内容导向、文献内容与类别、作者构成等方面全面分析和综合论述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在对比分析《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论述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从业群体、建筑观念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与特征;详细论述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这两个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最重要的新型建筑同业团体的发展状况,包括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的缘起、组织体系发展、对内及对外的公共职能,以及在业内外的影响等;详细论述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作为新型建筑同业团体,对于当时建筑从业群体职业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内容涉及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在推动从业者职业规范的建构、普及建筑专业知识,推行职业教育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对于此时期建筑从业群体(特别是建筑师群体)职业化发展状况的研究。以基础资料源所记载的近代中国建筑活动现象为基础,从建筑技术理论的引入及其成果应用、国内主要建材、设备制造及安装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建筑技术体系和主要建材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于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最后,在前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结语的形式简要概述研究成果,包括20世纪20、30年代新型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建筑从业群体的职业化发展、以及建筑技术体系和建材工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卢金山[5](2007)在《北新地板中国地板行业新概念》文中研究指明在经过20余年的迅速发展后,今天中国的木地板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在繁荣的表象背后,中国木地板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生变。在这
马航海[6](2007)在《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研究与评价》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但是,我国住宅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多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加剧;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寻找一种低能耗、高品质住宅体系,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目前,循环经济在国内开始升温,研究住宅业的循环经济问题,意义更为深远,更适应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轻钢结构住宅的应用和发展;对轻钢结构住宅常用结构体系做了详细的总结分析。对如何实现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我国今后发展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将面临的任务和实现方式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3R”原则的研究,得出轻钢结构住宅要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必须在设计和建造阶段采取清洁生产,即采用集成化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通过与现行住宅结构体系的综合对比分析,采甩全寿命周期思想,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eycling)三个实现途径为指针,对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体系构成、指标设置等进行了探讨。运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并通过MATLABE软件对数据进行了运算。评价结果表昵轻钢结构住宅符合循环经济倡导的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将对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雯[7](2007)在《北新欧松板推介会在沪举办》文中研究说明本报讯 4月13日,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了北新欧松板(OSB)产品推介会,推出了全新绿色板材——北新欧松板,标志着北新欧松板正式进军上海市场。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日趋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家庭装饰装修中绿色板材的使用。而北新欧松?
袁缨[8](2004)在《温暖安静的绿色家园》文中研究表明为期4天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绿色建材展,11月2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11月26日,记者来到展会现场,只见展览大厅内,一个一个展位整齐排列,无不被浓浓的“绿色”包裹着。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金隅集团、北新集团、山东泰山
刘鑫[9](2004)在《东易日盛装饰集团发展战略案例与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国市场化运营的企业(自然企业)在其发展中的阶段性和与各阶段相应的发展战略;并以一个处于第二发展阶段的典型企业 – 东易日盛装饰集团的发展战略为重点进行了案例的撰写和案例分析。从而为中国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顺利完成发展的阶段性跨越,从而做强做大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设想。论文结构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在前言部分首先定义并分析了中国自然企业的三阶段发展模型、各阶段的战略特点及其对于现实企业战略实践的意义,着重分析了其中的第二阶段并提到了案例目标公司东易日盛;案例主体部分是东易日盛装饰集团的发展战略案例,包括:东易日盛的发展历史、家装行业的概述、东易日盛发展战略的回顾和现状、东易在战略层面所面临的挑战等等;案例分析部分包括对家装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对东易日盛在第二阶段发展战略的全方位分析和对策。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它是企业主体和环境的互动,涵盖了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营销和财务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本文试图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和分析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出生动的诠释;并通过三阶段模型将各种要素整合,给“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陷入迷惘的企业提供一个从时间和空间上都能给自己的发展提供鸟瞰的理论高台。本文的意义在于:三阶段模型给企业的战略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和分析框架;对于东易日盛的案例和分析给此模型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现实印证;家装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也给有关专业人士提供了一种有启发意义的见解。有趣的是,本文通过对于家装行业的内部、外部的综合分析,大胆地作出了一个预测:正处于飞速增长时期的家庭装修行业会在未来消失 – 与其它相关企业融合为一个“泛家居产业”;而这会给上万的家装公司带来最终的、实质性的影响。当然这个预测的准确与否还尚待时间来验证。
蒋洋,邓玉庭,杨家骥[10](2002)在《环境友好型墙地材料及整体房屋——兼谈北新集团的绿色建材及住宅产业化》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和建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是建材生产大国,但实际上很多高档建材却严重依赖进口,原因就在于高能耗、高资源消耗、档次低、高污染,而且功能少或单一、与环境的协调性差。面对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考验,政府各部委近年来颁布了各项政策法规以引导建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全新的绿色建材产品 欧松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新的绿色建材产品 欧松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2 低碳理念及相关概念 |
2.1 低碳理念的基本内涵 |
2.2 其他相关概念 |
2.2.1 生态设计 |
2.2.2 可持续设计 |
2.2.3 绿色设计 |
2.2.4 低碳设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3 住宅室内设计的低碳理念 |
2.3.1 住宅低碳化室内设计 |
2.3.2 低碳住宅 |
2.4 住宅室内低碳化技术体系 |
2.4.1 住宅室内低碳设计思维 |
2.4.2 住宅室内低碳再生能源 |
2.4.3 住宅室内低碳高效节能的施工 |
2.4.4 住宅室内低碳节能环保材料 |
3 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要素 |
3.1 住宅室内低碳化空间设计 |
3.1.1 空间功能合理分区 |
3.1.2 空间功能的储藏 |
3.2 住宅室内低碳化装修设计 |
3.2.1 预制装配式施工 |
3.2.2 室内装修材料的选用 |
3.3 住宅室内低碳化陈设设计 |
3.3.1 低碳家具设计 |
3.3.2 低碳软装配饰设计 |
3.4 住宅室内低碳化物理环境设计 |
3.4.1 人工照明以及自然采光 |
3.4.2 人性化的采暖方式 |
3.4.3 住宅室内降噪及隔音材料 |
4 住宅室内低碳设计案例分析 |
4.1 英国首例投入批量制造的西格玛低碳排放住宅 |
4.2 中国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 |
4.3 中国万科地产低碳住宅——中粮万科长阳1号地项目 |
4.4 国外先进经验与可借鉴之处 |
4.4.1 工业化预制技术 |
4.4.2 建材产品和系统认证 |
4.4.3 低碳节能住宅室内设计示范 |
4.4.4 低碳技术和生活方式同等重要 |
5 我国当前住宅室内低碳设计应对策略及发展趋势 |
5.1 我国当前住宅低碳室内设计应对策略 |
5.1.1 加强低碳理念的推广 |
5.1.2 建立完善的住宅室内低碳设计评价机制 |
5.1.3 建立有效的低碳住宅激励制度 |
5.2 我国当前住宅室内低碳设计发展趋势 |
5.2.1 传统住宅室内设计将向住宅室内低碳设计转型 |
5.2.2 住宅室内低碳设计标准化 |
6 住宅室内低碳设计实践 |
6.1 住宅室内低碳化的空间设计 |
6.2 住宅室内低碳化的装修设计 |
6.3 住宅室内低碳化的物理环境设计 |
6.4 住宅室内低碳化的陈设设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新芽轻钢系统及其轻钢骨架几何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新芽轻钢系统概念 |
1.1.2 系统概念 |
1.1.3 缘起 |
1.2 轻钢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轻钢建筑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轻钢建筑发展现状 |
1.2.3 国内轻钢建筑发展遇到的问题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框架、方法 |
1.4.1 研究的框架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新芽轻钢系统的缘起 |
2.1 概述 |
2.2 木构建筑气球系统(BALLOON SYSTEM)对新芽系统的影响 |
2.2.1 气球系统特征 |
2.2.2 气球系统对新芽系统的影响 |
2.3 活动板房对新芽系统的影响 |
2.3.1 活动板房优点 |
2.3.2 活动板房缺点 |
2.3.3 活动板房对于新芽系统的影响 |
2.4 其他建筑师的思想及作品的影响 |
2.5 小结 |
3 新芽轻钢系统特征研究 |
3.1 广泛的适用范围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
3.2 建筑师背景的设计团队及高度整合的设计策略 |
3.3 工业化的快速建造 |
3.3.1 预制装配的建造 |
3.3.2. 严格的模数控制 |
3.3.3 简捷的交接方式 |
3.4 适宜的造价 |
3.5 结构与围护一体化的设计方法 |
3.6 生态可持续发展 |
3.7 丰富的空间形态 |
3.7.1 平面形态 |
3.7.2 建筑外表皮的应用 |
3.8 小结 |
4 新芽轻钢系统发展研究 |
4.1 选址的多元化 |
4.2 层数 |
4.3 结构 |
4.4 基本构件及交接的改进 |
4.4.1 基础 |
4.4.2 墙板系统 |
4.4.3 楼地面系统 |
4.4.4 窗户 |
4.5 功能的变化 |
4.6 轻钢骨架几何形态的演变 |
4.6.1 几何形态演变现状 |
4.6.2 几何形态演变分析 |
4.7 小结 |
5 新芽系统轻钢骨架几何形态演变研究 |
5.1 几何形态演变研究的必要性 |
5.2 几何形态演变的研究范围 |
5.3 基本几何形态的演变 |
5.3.1 基本几何形态演变可能 |
5.3.2 基本几何形态演变研究 |
5.4 组合形态的演变 |
5.4.1 组合形态演变可能 |
5.4.2 组合形态演变研究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 1 四川崇州鞍子河保护区接待站采访记录 |
附录 2 工业预制装配简史 |
附录 3 四川广元剑阁下寺小学建造过程记录 |
附录 4 四川盐源县泸沽湖达祖学堂建造过程记录 |
附录 5 云南剑川美水小学建造过程记录 |
附录 6 四川崇州鞍子河保护区接待站建造过程记录 |
(3)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可持续装饰材料发展的趋势 |
1.2.2 可持续装饰材料是室内空间高品质的生活向往 |
1.3 应用研究的重点与特色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文献查阅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归纳分析法 |
1.4.4 实证研究法 |
1.5 研究范围与框架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可持续装饰材料发展运用相关理论与现状 |
2.1 关键词定义释义 |
2.1.1 可持续设计 |
2.1.2 可持续装饰材料 |
2.2 国外相关理论与现状研究 |
2.2.1 可持续装饰材料设计运用之源 |
2.2.2 相关理论 |
2.3 国内相关理论与现状研究 |
2.3.1 可持续设计与中国传统材料设计观 |
2.3.2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综述 |
2.4 可持续装饰材料的基本表情 |
2.4.1 生态审美性 |
2.4.2 “平民”实用性 |
2.4.3 创意趣味性 |
2.4.4 本土地域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性格解构 |
3.1 形态美(造型角度) |
3.1.1 材料形态中的点 |
3.1.2 材料形态中的线 |
3.1.3 材料形态中的面 |
3.2 虚实美(空间角度) |
3.2.1 光影穿插 |
3.2.2 疏密交织 |
3.3 原真美(肌理角度) |
3.3.1 功能型肌理 |
3.3.2 装饰型肌理 |
3.4 色彩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手法 |
4.1 可持续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分类 |
4.2 可持续装饰材料的创新手法 |
4.2.1 叠合法 |
4.2.2 曲折法 |
4.2.3 解构法 |
4.2.4 编织法 |
4.2.5 排列法 |
4.2.6 废旧物艺术再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及其应用设计的可行性 |
5.1 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及其应用设计的发展趋势 |
5.2 设计实践——书吧室内设计 |
5.2.1 实践概述 |
5.2.2 设计方案 |
5.2.3 实践小结 |
第六章 小结与后续研究 |
6.1 思考与小结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资料源的确定 |
1.1.3 研究命题及意义 |
1.2 有相关研究述要 |
1.2.1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期刊 |
1.2.2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从业群体 |
1.2.3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技术和材料 |
1.3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概况 |
2.1 近代上海新闻出版业的兴盛 |
2.2 《中国建筑》(1932.11-1937.4) |
2.2.1 《中国建筑》办刊宗旨及文献着录特征 |
2.2.2 《中国建筑》文献内容分析 |
2.3 《建筑月刊》(1932.11-1937.4) |
2.3.1 《建筑月刊》办刊宗旨及文献着录特征 |
2.3.2 《建筑月刊》文献内容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建筑从业群体的组织化发展:新型建筑同业团体 |
3.1 建筑从业群体的变化与发展 |
3.2 中国建筑师学会发展概况 |
3.2.1 学会的办会宗旨、章程及组织机构概况 |
3.2.2 学会组织发展概况 |
3.3 海市建筑协会发展概况 |
3.3.1 协会的办会宗旨、章程及组织机构概况 |
3.3.2 协会组织发展概况 |
3.4 建筑同业团体的公共职能 |
3.4.1 建筑同业团体的对外职能 |
3.4.2 建筑同业团体的对内职能 |
3.5 小结 |
第4章 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 |
4.1 职业规范的建构 |
4.1.1 职业化概述 |
4.1.2 建筑师职业的功能定位 |
4.1.3 建筑师执业行为的规范 |
4.2 职业技术标准的建立 |
4.2.1 建筑师业务文件的规范化 |
4.2.2 建筑设计流程及其内容的完善 |
4.2.3 营造厂业务文书的规范与建筑名辞的统一 |
4.3 建筑专业知识的宣传、普及 |
4.3.1 《中国建筑》的相关内容 |
4.3.2 《建筑月刊》的相关内容 |
4.4 建筑职业教育的推行 |
4.4.1 正基建筑工业补习学校 |
4.4.2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
4.5 小结 |
第5章 建筑技术体系与建材工业的现代转型 |
5.1 建筑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5.1.1 结构技术的理论研究 |
5.1.2 结构技术的实践应用 |
5.2 建筑材料与构造技术的发展 |
5.2.1 建筑材料的研究 |
5.2.2 建筑构造技术的发展 |
5.3 建筑物理 |
5.3.1 建筑声学的研究 |
5.3.2 建筑照明设计 |
5.3.3 建筑保温、隔热技术 |
5.4 建材工业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
5.4.1 民族水泥工业的发展机遇和困境 |
5.4.2 民族钢铁工业的蹒跚起步 |
5.4.3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的发展 |
5.4.4 建筑设备制造及安装行业 |
5.5 小结 |
结语 |
6.1 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发展 |
6.1.1 本土建筑师群体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
6.1.2 中国建筑师学会的产生与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 |
6.1.3 上海市建筑协会的产生与营造商群体的转型 |
6.2 建筑技术体系与建材工业的发展 |
6.2.1 建筑技术演进 |
6.2.2 内忧外患下建材工业的发展与掣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建筑师学会章程 |
附录2 中国建筑师学会公守诫约 |
附录3 建筑师业务规则 |
附录4 上海市建筑协会章程 |
附录5 1930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
附录6 1932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
附录7 1933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轻钢结构住宅的应用与发展 |
1.2.1 轻钢结构住宅的特点 |
1.2.2 轻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 |
1.3 循环经济 |
1.3.1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1.3.2 循环经济的内涵 |
1.3.3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
1.3.4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况 |
1.3.5 循环经济——全新的发展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 |
2.1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
2.1.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 |
2.1.2 多层轻钢框架体系 |
2.1.3 无比钢住宅体系 |
2.2 轻钢结构住宅的维护结构 |
2.3 表面处理 |
2.3.1 防腐处理 |
2.3.2 防火处理 |
2.4 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
2.4.1 发展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必然性 |
2.4.2 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实现方式 |
2.4.3 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集成化 |
3.1 集成技术 |
3.2 集成住宅 |
3.2.1 集成住宅的体系 |
3.2.2 轻钢结构集成住宅的生产流程 |
3.3 轻钢结构集成住宅生产的技术特征 |
3.4 轻钢结构集成住宅实例 |
3.4.1 地纬轻钢结构体系 |
3.4.2 北新薄板钢骨住宅体系 |
3.4.3 世纪宅 |
3.5 发展轻钢结构集成住宅的现实意义 |
3.6 发展轻钢结构集成住宅的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钢结构住宅评价指标的选择 |
4.1 轻钢结构住宅的循环经济分析 |
4.1.1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4.1.2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发展原则 |
4.1.3 轻钢结构住宅与循环经济 |
4.2 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
4.2.1 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评价原则 |
4.2.2 轻钢结构住宅循环评价体系矩阵图 |
4.2.3 轻钢结构住宅循环评价指标的设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评价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确定权值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东易日盛装饰集团发展战略案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第一章 中国自然企业的三阶段发展 |
1.1 概念提出 |
1.2 理论阐述 |
1.3 相关文献回顾: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1.4 企业在发展阶段中面临的制度因素的制约 |
1.5 企业在第二阶段中战略上的机会主义陷阱 |
1.6 理论小结 |
1.6.1 理论效用 |
1.6.2 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困难和战略要点 |
1.7 研究目的 |
案 例 部 分 |
第二章 家装产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家装产业的定义 |
2.2 中国家装产业的历史和现状 |
2.3 家装产业的市场基本现状 |
2.3.1 家装产业的主要厂商 |
2.3.2 家装产业的替代品生产商 |
2.3.3 家装产业的顾客特点 |
2.3.4 家装产业的市场特点 |
2.3.5 家装市场的发展趋势 |
2.4 产业综述 |
第三章 东易日盛背景介绍 |
3.1 东易日盛装饰集团简介 |
3.2 东易小史 |
3.3 公司业务流程简介 |
第四章 东易日盛的发展战略 |
4.1 公司的组织结构 |
4.1.1 组织结构简述 |
4.1.2 组织结构特点 |
4.2 东易日盛的经营战略 |
4.2.1 定位家装 |
4.2.2 品牌化战略 |
4.2.3 高端市场定位 |
4.2.4 标准化战略 |
4.2.5 “设计领先”战略 |
4.2.6 环保战略 |
4.3 公司的运营管理系统 |
4.4 公司的人才战略: |
4.5 企业文化 |
4.6 东易日盛的市场扩张战略 |
4.6.1 直销店 |
4.6.2 外埠自营直属分公司 |
4.6.3 特许连锁经营 |
第五章 东易日盛的营销战略 |
5.1 装修市场的战略细分 |
5.2 产品定位战略 |
5.3 产品组合策略 |
5.4 市场渗透战略 |
5.4.1 市场教育 |
5.4.2 联合(关联)营销 |
5.4.3 概念营销 |
5.5 营销沟通策略 |
5.5.1 卖场客户沟通 |
5.5.2 网上的客户沟通 |
5.5.3 专家咨询活动 |
5.5.4 内部刊物和书籍 |
5.5.5 家装课堂 |
5.5.6 客户金融 |
第六章 东易日盛的所面临的挑战和战略调整 |
6.1 环境的变化与东易日盛面临的问题 |
6.1.1 家装市场的变化及其给东易的客观挑战 |
6.1.2 东易日盛自身所面临的主观问题 |
6.2 东易日盛的应对举措和战略远景设想 |
6.2.1 东易日盛现行的一系列战略性的应对举措 |
6.2.2 东易日盛的战略远景设想 |
6.3 变革所带来的新挑战 |
6.3.1 公司的运营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 |
6.3.2 员工的心态转化 |
6.3.3 战略调整中员工的思想意识亟待转变 |
第七章 家装产业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
7.1 家装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 |
7.1.1 影响家装行业的政治法律要素(Politics) |
7.1.2 影响家装行业的经济要素(Economy) |
7.1.3 影响家装行业的社会文化要素 (Society & Culture) |
7.1.4 影响家装行业的科技要素(Technology) |
7.1.5 家装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小结 |
7.2 家装产业的成本规模分析 |
7.2.1 家装行业成本规模特点 |
7.2.2 行业成本规模分析 |
7.3 家装市场的价值链分解分析 |
7.3.1 各环节的概念界定和关系 |
7.3.2 家装市场的价值链流程 |
7.3.3 市场价值链分析 |
7.4 横向产业比较和纵向趋势分析 |
7.4.1 横向产业比较 |
7.4.2 纵向趋势分析 |
7.5 结论:家装的产业战略发展趋势预测 |
第八章 对于东易日盛现状的战略分析和评价 |
8.1 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文献回顾: |
8.1.1 何谓企业发展战略 |
8.1.2 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产品-市场模型” |
8.2 东易日盛的发展战略要略 |
8.2.1 简述 |
8.2.2 经营战略评述 |
8.2.3 “公司战略”评述: |
8.3 小结与思考 |
8.3.1 构成东易日盛发展战略的深层因素 |
8.3.2 对处在第二阶段的公司进行战略分析的思维框架 |
第九章 东易日盛未来发展战略的分析和对策 |
9.1 东易日盛的发展战略趋势中的核心问题 |
9.1.1 东易日盛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9.1.2 发展战略上的多元化与机会主义陷阱 |
9.1.3 家装成品化战略分析 |
9.1.3 组织结构和公司体制的缺陷 |
9.2 对于东易日盛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 |
9.2.1 关于多元化战略的建议 |
9.2.2 关于家装成品化战略的建议 |
9.2.3 关于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改革的建议 |
9.2.4 关于营销方面的建议 |
9.2.5 其它建议 |
结 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声明 |
个人简历 |
四、全新的绿色建材产品 欧松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研究[D]. 曾文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9)
- [2]新芽轻钢系统及其轻钢骨架几何形态演变研究[D]. 贾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3]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美学研究[D]. 刘寒青. 浙江理工大学, 2012(02)
- [4]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 钱海平. 浙江大学, 2011(07)
- [5]北新地板中国地板行业新概念[J]. 卢金山. 中国建材, 2007(05)
- [6]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研究与评价[D]. 马航海. 长安大学, 2007(02)
- [7]北新欧松板推介会在沪举办[N]. 刘雯. 中国建设报, 2007
- [8]温暖安静的绿色家园[N]. 袁缨. 中国建材报, 2004
- [9]东易日盛装饰集团发展战略案例与分析[D]. 刘鑫. 清华大学, 2004(03)
- [10]环境友好型墙地材料及整体房屋——兼谈北新集团的绿色建材及住宅产业化[J]. 蒋洋,邓玉庭,杨家骥. 新材料产业,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