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诊断巨大腹主动脉瘤并髂总动脉广泛附壁血栓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瑜,季春艳[1](2021)在《超声造影诊断1例孤立性髂内动脉瘤并发髂外静脉及输尿管受压》文中认为髂动脉瘤常与腹主动脉瘤并发,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的孤立性髂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IIAA)发生率很低[1]。由于解剖的特殊性,早期IIAA患者的临床表现隐匿,可出现周围组织压迫的症状,但是,一旦突发破裂出血,死亡风险较高[2-4]。超声造影能够对其尽早地进行诊断,从而为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对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例超声造影诊断孤立性髂内动脉瘤伴髂外静脉及输尿管受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征及超声造影在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王慧,陈章颖,李梓伦,王冕,崔进,于楠,黄雪玲,常光其,王深明[2](2020)在《濒临破裂腹主动脉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濒临破裂腹主动脉瘤(IRAA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并经CDU诊断提示IRAAA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瘤体分型、瘤颈长度、最大径、附壁血栓、髂总动脉有无受累以及濒临破裂情况分析。利用CDU及CTA对术后患者进行1~12个月随访检查,评估手术效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结果 35例患者中,CDU诊断肾周型5例,肾下型30例;CTA诊断肾周型4例,肾下型31例。CDU误诊率为2.9%(1/35)。CDU发现IRAAA累及双髂总动脉21例,累及右髂总动脉3例,累及左髂总动脉2例,此结果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CDU对瘤体最大前后径、最大横径及附壁血栓厚度的测量与CTA测量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54,0.310及0.865)。CDU对瘤颈长度测量与CT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CDU显示3例瘤壁不连续,4例新月征,3例裂隙征,2例瘤壁局部囊袋状凸起,此结果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余23例患者CDU提示瘤壁局部菲薄。CTA提示21例瘤壁局部菲薄,2例无瘤壁菲薄征象。CDU误诊率为5.7%(2/35)。除3例未实施手术外,5例行开放手术(OR),27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利用CDU及CTA对术后患者于1、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所有患者人工血管及支架内血流通畅,5例患者出现少量内漏,其余患者瘤体内血栓形成,CDU与CTA随访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CDU对IRAAA瘤体大小、累及范围、濒临破裂情况等多角度分析判断,为IRAAA的筛查、诊断及术后随访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唐曼诗[3](2020)在《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影像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及检出率不断升高。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修复术及腔内修复术。对于解剖条件合适且预期寿命尚可的患者,以腔内修复术为首选治疗方式。尽管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较开放修复术创伤小、围术期死亡率低,但仍可发生内漏、支架移位、支架管腔狭窄、通路动脉血肿、髂动脉瘤或夹层形成、髂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并发症。以往常用的术后随访影像学方法有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虽然DSA对上述并发症的诊断较为准确,同时还能进行相应的介入治疗,但DSA及CTA除具有放射性及肾毒性之外,还不能用于对碘过敏的患者,MRA价格昂贵,且图像质量受支架材料影响较大。而超声检查具有无放射性、经济价廉、操作简便、超声增强剂无肝肾毒性等优势。目前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将超声应用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并发症检出,但系统性研究报道较少。第一部分目的:探讨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07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CTA、DSA、超声)资料,最终纳入246例有术后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包括超声或CTA或DSA,将超声检查结果与CTA及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上的价值。结果:术后定期影像随访患者246例,其中CTA检查162例,检出内漏36例,髂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61例,支架管腔狭窄22例,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形成20例,血肿35例,支架回缩1例;DSA检查25例,检出内漏12例,髂内外动脉狭窄闭塞3例,支架管腔狭窄6例,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形成6例,血肿1例,支架回缩1例;超声检查189例,检出内漏40例,髂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17例,支架管腔狭窄18例,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形成25例,血肿30例,支架重叠1例,支架回缩1例。246例患者同时行CTA和超声检查120例,同时行超声、CTA及DSA检查25例。在同时行CTA和超声检查的120例患者中,CTA及超声检出内漏例数分别为36例、33例,髂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61例、17例,支架管腔狭窄21例、18例,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形成20例、25例,血肿35例、29例,支架回缩各1例;超声与CTA相比,在检出内漏、支架管腔狭窄、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及血肿形成上的准确率分别为89.2%、94.2%、80.8%及94.2%,漏诊率分别为22.2%、23.8%、45.0%及17.6%,误诊率分别为6%、2.2%、14.0%及1.2%,在检出髂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上的准确率为51.7%,漏诊率为83.6%,误诊率11.9%,在支架回缩的检出上,由于例数太少,未作统计分析。在同时行超声及DSA检查的25例患者中,超声及DSA检查出内漏分别为10例、12例,髂内外动脉狭窄闭塞1例、3例,支架管腔狭窄6例、6例,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形成5例、6例,血肿各1例,支架回缩各1例;超声与DSA相比,在检出内漏、支架管腔狭窄及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的准确率分别为84.6%、100%及83.3%,漏诊率分别为16.7%、0及16.7%,无误诊病例,在髂内外动脉狭窄闭塞、支架回缩及血肿的检出上,由于例数太少,未作统计分析。结论:1、与CTA相比,超声诊断内漏、支架管腔狭窄、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及血肿准确度较高;诊断髂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准确度较低。2、与DSA相比,超声诊断内漏、支架管腔狭窄及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准确度较高。3、超声由于无创、价廉、可重复、准确度较高等优点,可成为EVAR术后随访的主要方式。第二部分目的:总结EVAR术后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分析超声漏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术后同时作CTA及超声检查的患者120例、同时作DSA及超声检查的患者25例,对超声检出的内漏、支架管腔狭窄、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血肿的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分析超声漏误诊原因。结果:内漏的超声表现主要有:1、腹主动脉瘤体多较术前增大(主要为横径增大),腹主动脉壁与支架间见长条状低回声,低回声内有小片状无回声,2、小片状无回声内见红蓝交替的血流信号,3、腹主动脉腔内血流经支架上端或下端流入腹主动脉壁与支架间无回声内(Ⅰ型内漏);细条状血流经瘤体处腹主动脉壁流入腹主动脉壁与支架间无回声内(Ⅱ型内漏);腹主动脉腔内血流(支架内血流)经支架壁流入腹主动脉壁与支架间无回声内(Ⅲ型内漏),跨支架壁处彩色血流宽度1mm-2mm。Ⅱ型的供血动脉可以来源于肠系膜下动脉、腰动脉、髂内动脉等。支架管腔狭窄的超声表现主要有:1、支架管径变细,其内透声好或见点状低回声,2、支架内彩色血流束变窄,或见少许暗淡点状血流信号,甚至不能探及血流信号,3、变窄的彩色血流束流速增快,暗淡点状血流信号取样呈低速静脉样频谱。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的超声表现主要有:1、髂动脉腔内见带状中强回声,将髂动脉分为两个腔,或者髂动脉局部管径呈“梭形”扩张,2、真腔与假腔见血流注入或假腔内无血流信号,或者扩张的血管管腔内见红蓝交替的血流信号。血肿的超声表现主要有:1、髂总动脉内侧或腹主动脉中下段支架周边或腹股沟区软组织内异常回声,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以低回声为主,2、异常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与CTA或DSA检出结果相比,超声漏诊、误诊内漏例数分别为8例、5例,支架管腔狭窄5例、2例,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形成9例、14例,血肿6例、1例,其主要原因分析为:1、未仔细观察腹主动脉壁与支架间血流信号的来源,2、常规超声对低速、低流量血流观察困难,3、未重视腹主动脉瘤体扩张征象,4、肠道气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支架强彗星尾征干扰超声声像图观察,5、初学或诊断经验不足,6、超声仪器条件调节不佳。结论:EVAR术后内漏、支架管腔狭窄、术后髂动脉瘤或夹层、血肿的超声表现虽然复杂多样,但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较典型病例,超声表现仍具有一定特征性。虽然对典型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于表现不典型病例,初学者或缺乏经验者扫查过程中观察不仔细或机器条件调节不佳,可能发生漏诊或误诊。通过仔细观察图像,注意仪器调节,不断积累经验,可以避免部分患者漏诊、误诊,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孟菊,马思星[4](2017)在《髂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二例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例1:男,68岁,因左下腹疼痛伴腰痛6+月加重5 d入院,病人6+月前出现左下腹疼痛,为阵发性隐痛,放射至两肾区,持续时间约30 min,次数不规律,未予重视。5 d前腹痛较前加重,疼痛持续时间延长而就诊,入院时查左下腹膨隆、压痛,结合超声、CT等检查诊断为左侧髂内动脉瘤(internal iliac artery aneurysm,IIAA)并附壁血栓形成、破裂可疑,
钟良听[5](2015)在《NF-κB抑制剂对兔腹主动脉瘤的抑制作用》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兔肾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模型,从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学、血液学等方面研究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AAA扩张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开发和应用相关药物治疗AA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兔30只,体重2.01±0.16 kg,采用氯化钙溶液浸润兔肾下腹主动脉段建立AAA模型,术后4 w对手术兔行剖腹检查,游标卡尺测量浸润段腹主动脉的直径,以浸润段腹主动脉扩张超过其近端正常腹主动脉直径50%作为造模成功标准,计算扩张率。术后4 w时将确认造模成功的25只兔,随机分为5组,即PDTC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体重),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PDTC用1 mL生理盐水配制成悬浮液灌服,生理盐水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用药4 w,另取未行手术兔5只,常规饲养,作为实验正常对照。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实验兔用药前及用药后1 w、2 w、3 w、4 w血常规参数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血液循环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束牺牲实验动物,开腹观察AAA的形状、大小、及钙化程度;截取浸润段腹主动脉,采用HE染色评价PDTC治疗前后动脉瘤壁炎性细胞浸润及弹力纤维降解情况。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判定为差异显着性。结果1.本实验应用氯化钙溶液浸润法成功建立兔AAA模型,30只兔分批建模,4周后共25只造模成功,成瘤率96.15%。术前、术后4周25只成模兔腹主动脉直径分别为1.29±0.29 mm和2.83±0.19 mm,平均扩张率为111.08%。2.用药4周后瘤体直径:空白对照组瘤体直径为3.81±0.29 mm,生理盐水组瘤体直径为3.86±0.34mm,与用药前相比瘤体直径极显着增大(p<0.01);pdtc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直径为3.05±0.14mm、2.99±0.20mm、2.97±0.10mm,pdtc各组瘤体直径与用药前相比均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变化,pdtc各组均极显着减小(p<0.01)。3.血常规参数:pdtc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周pdtc低剂量组wbc显着降低(p<0.05),lym极显着降低(p<0.01),gran无显着性变化;pdtc中剂量组wbc、lym极显着降低(p<0.01),gran显着降低(p<0.05);pdtc高剂量组wbc、lym、gran极显着降低(p<0.01)。用药后2周pdtc低剂量组wbc极显着降低(p<0.01),lym、gran显着降低(p<0.05);pdtc中剂量组wbc、lym、gran极显着降低(p<0.01);pdtc高剂量组wbc、lym、gran极显着降低(p<0.01)。用药后3、4周pdtc低、中、高剂量组wbc、lym、gran极显着降低(p<0.01)。pdtc各剂量组与基础值比较,pdtc低剂量组用药2周wbc无显着性差异,用药3周gran无显着性差异,用药1周lym无显着性差异;pdtc中剂量组wbc、lym用药1周无显着性差异,gran用药2周无显着性差异;pdtc高剂量组用药1周wbc、lym、gran均无显着性差异。4.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结果显示,用药4周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与用药前比较,il-6、tnf-α含量均极显着性升高(p<0.01);pdtc低剂量组il-6极显着性降低(p<0.01),而tnf-α含量无显着性降低;pdtc中剂量组il-6、tnf-α含量均极显着性降低(p<0.01);pdtc高剂量组il-6显着降低(p<0.05),而tnf-α含量无显着性降低。5.mmp-9含量:结果显示,用药4周后,pdtc低、中、高剂量组与用药前比较,mmp-9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6.腹主动脉病理学观察:正常腹主动脉壁无炎性细胞浸润,氯化钙浸润形成腹主动脉瘤后瘤壁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集中于中膜和外膜;血管中膜弹性纤维降解、断裂,平滑肌细胞减少或消失。用药4周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动脉壁炎性细胞浸润进一步增多;pdtc各剂量组中膜弹性纤维开始重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平滑肌细胞增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NF-κB抑制剂PDTC能降低血液中炎性细胞数,从而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减轻动脉壁炎性细胞浸润;减少IL-6、TNF-α和MMP-9的表达量,延缓中膜平滑肌细胞减少和弹性纤维降解,从而抑制腹主动脉瘤瘤体继续膨胀。
王延福,蔺新梅[6](2014)在《腹主动脉瘤误诊致破裂死亡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般资料:患者男,74岁。自述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脚趾疼痛,继而末梢脚趾发紫,经对症治疗未能缓解,且出现胃肠道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门诊彩超提示:左下肢足背动脉管腔内透声性欠佳,可见散在小强光点,彩色血流充盈欠佳。遂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于2013年11月13日收住入院。查体:血压150/100mmHg,,心率74次/分,率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
童玉云,王家平,李迎春,闫东,袁曙光,杨青,姜华,王雪刚[7](2010)在《影像学检查在带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及夹层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后的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治疗(特别手术)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影像学信息。方法:对102例采用带膜支架血管内置入治疗主动脉瘤及夹层的超声、MRI、CT、DS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CT、MR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2.6%、98.0%和97.5%,特异度分别为98.2%、100%和100%。结论:超声、CT、DSA、MRI在诊断主动脉瘤及夹层各有优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
王肇鑫[8](2010)在《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价值;比较3D成像中VRT自由切割成像及CTVE与其他不同后处理方法的对腹腔干以上水平内膜破口的显示率;在主动脉夹层累及腹腔干水平时,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材料和方法资料收集主要来源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09日拟诊及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163例;均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1、163病例中,主动脉夹层患者87例,其中De Bakey I型19例,De Bakey II型5例,De Bakey III型63例;真性动脉瘤19例,11例伴附壁血栓;假性动脉瘤3例,大动脉炎4例,主动脉粥样硬化伴附壁血栓4例,其他如肺动脉血栓,肺部炎症,胸膜粘连增厚,胆囊结石、胆囊炎,肠梗阻等非主动脉病变患者9例,未见明显阳性病变者37例。2、横断面图像与五种后处理方式在内膜破口显示能力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对内膜破口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横断位结合CTVE,VRT自由切割成像、MPR、横断面、VR、MIP。3、腹腔干水平某分支由假腔供血或受累时,通常亦可见真腔由再入口向相应分支供血,再入口边缘内膜朝向动脉分支处,而各分支由真腔供血时不会见到再入口,综合各分支血供状况及再入口分布对39例主动脉夹层真假腔鉴别与全程观察或术中证实相符。结论1、64层螺旋CT横断面及其各种后处理成像技术能快速,准确,无创,全面对主动脉病变做出诊断。2、CTVE能立体直观的显示破口位置结合横断位图像可提高对破口显示率; VRT自由切割成像对破口显示率较VR明显提高,与MPR有相同效果,甚至更优于MPR。3、腹腔干水平各分支的供血情况以及再入口分布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并有助于发现该区域的再入口。
郝桂纯[9](200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老年人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先天性结构异常或后天性病变使动脉壁变薄、局限或弥漫性向外扩张和膨出,形成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和各种损伤是腹主动脉瘤发生的主要因素,该病比较常见且发病隐匿,一旦发生破裂,病死率很高,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彩超筛查早期检出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意义。
辛群[10](2008)在《超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瘤壁运动和组织特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一、研究背景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以腹主动脉某段局限性退化扩张,最终无法承受血流冲击导致瘤壁破裂的一种高危性疾病,90%以上的破裂者发生猝死。临床上,一般认为当瘤体的最大直径超过5-6cm,年增长>1cm时需要外科治疗。但实际临床研究显示,单纯靠直径来作为手术指征并不准确。充分认识腹主动脉瘤即时的信息和预测以后的变化趋势,才有助于认识疾病的转归和改进临床治疗方法。所以研究腹主动脉瘤何时何处“破裂”,推断其破裂风险性,成为辅助临床诊治腹主动脉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超声技术在观察动脉管壁脉动方面较其他影像检测手段有明显的优势。能否通过超声检测直接或间接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管壁的力学和组织特征,从而为腹主动脉瘤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二、研究内容1、M型超声对健康动物组与健康人群组腹主动脉前后壁运动特征的研究采集健康犬组、健康猪组、健康人类组腹主动脉的M型超声图像,测量动脉前壁振幅(da)、后壁振幅(dp)、收缩期管壁直径(Ds)、舒张期管径(Dd),取其平均值。并分别计算各组数值:前壁振幅/舒张期直径(da╱Dd),后壁振幅/舒张期直径(dp/Dd)。2、背向散射积分技术研究腹主动脉瘤腔内血栓的特性分析运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观察腹主动脉瘤的腔内血栓,计算IBS积分。并与血栓病理相结合,了解血栓组织特征与积分值的关系。采集29例腹主动脉瘤的腔内血栓背向散射积分数据。并取得4例血栓标本,作HE与纤维素染色。3、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健康人群组和腹主动脉瘤组的动脉管壁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的研究采集健康人群组、腹主动脉瘤组的腹主动脉短轴二维动态图像,进入Syngo VVI工作站分析。测量动脉短轴各节段收缩期速度峰值(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并取各节段测值的平均值,Smax取正负最大应变之差。4、将超声数据与血液动力学分析相结合,探讨人类好发腹主动脉瘤的原因第一部分:测定健康犬及健康人群组腹主动脉各段动脉压,采集各组腹主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频谱图像。讨论人类较其他哺乳动物好发腹主动脉瘤的原因。第二部分:采集健康人群组的腹主动脉、颈总动脉、股总动脉短轴二维动态图像,进入Syngo VVI工作站分析。测量各段动脉前壁收缩期速度峰值(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并取平均值。同时采集三处动脉的血流彩色多普勒频谱图像。讨论腹主动脉较人体其他部位动脉好发动脉瘤的原因。5、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预测,提出新的变量采集健康人群组、腹主动脉瘤组的腹主动脉短轴二维动态图像,进入Syngo VVI工作站分析。测量各点收缩期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Smax取正负最大应变之差。提出新的变量:X=Smax/Vs。并计算X值。三、结果1、三组结果显示在肾下腹主动脉,动脉前壁振幅明显高于后壁,管壁振幅与管径呈正相关,而与体重无关。前壁振幅占动脉直径10%左右,后壁4%左右。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2、根据腔内血栓厚度最大处的IBS值,可以分成均质型和非均质型。而均质型均在小的动脉瘤中,且血栓厚度也较薄,但血栓的IBS值却相差很大。非均质型血栓均见于较大的腹主动脉瘤,近管壁血栓IBS值高,离散度大;近管腔血栓IBS值低。3、健康组Vs各壁之间(除前壁与前侧壁,后壁与后侧壁之间),两两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前壁、前侧壁高于后壁、后侧壁;Smax各壁之间(除前壁与前侧壁,后壁与后侧壁之间),两两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前壁、前侧壁高于后壁、后侧壁;SRmax(除前壁与前侧壁,后壁与后侧壁之间),两两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前壁、前侧壁高于后壁、后侧壁;腹主动脉瘤组Vs、Smax、SRmax前壁、后壁之间,入口及出口腹主动脉截面均高于最大径截面,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腹主动脉瘤组前后壁Vs、Smax、SRmax均显着低于正常组对应管壁。4、(1)正常犬收缩压自胸主动脉至髂总动脉逐渐升高;平均动脉压肾下腹主动脉高于其他各段。正常人压力变化同正常犬。正常人组肾下腹主动脉远端存在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正常猪组未见到反向血流。(2)健康人群组腹主动脉前壁Vs、Smax、SRmax高于颈总动脉及股总动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股总动脉与颈总动脉间显着差异。腹主动脉远端、股总动脉均可见舒张期反向血流,颈总动脉未见反向血流。5、健康对照组中前点X值明显低于其他点,左点与右点之间无显着差异。腹主动脉瘤组中三处短轴各点X值比较无一致性。计算个体腹主动脉瘤瘤壁破裂可疑点的X值,与临床研究意义相符。四、结论1、动脉前后壁振幅不等,且前壁运动强度明显高于后壁,与我们临床上观察到的腹主动脉瘤多向前壁膨出的特点相符。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力学在腹主动脉瘤发病中的意义。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近端瘤径的运动与Ⅰ型内漏的关系有待于随访研究。充分认识动脉前后壁不同的运动强度,对于新型支架的设计同样有参考价值。2、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研究腹主动脉瘤腔内血栓方面是可行的,可以为血栓的病理状况提供一定信息。该技术对于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长期随访有临床价值,囊内血栓的特征与内漏发生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的研究。3、速度向量技术被证明在腹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瘤的研究中是可行的,可以准确得到动脉管壁任意一点的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对于管壁准确的勾勒是关键,应尽量减少人为的误差。4、(1)人类肾下腹主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缺陷是与生俱来的,且与人类后天的形态发育及生活方式密切。人类尾部的退化是区别与其他哺乳动物的解剖学特点,直立行走和脑力劳动发达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哺乳动物的行为学特点,这是人类腹主动脉瘤高发于其他哺乳动物的原因。(2)在人体自身,主动脉管壁所受平均应力高于外周动脉,以及分叉处持续的剪切力变化是肾下腹主动脉高发于其他部位的作用因素。5、首次提出新的变量X=Smax/Vs,将瘤壁受力与组织特性二者结合分析。计算个体腹主动脉瘤瘤壁破裂可疑点的X值,与临床研究意义相符。准确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二、超声诊断巨大腹主动脉瘤并髂总动脉广泛附壁血栓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诊断巨大腹主动脉瘤并髂总动脉广泛附壁血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造影诊断1例孤立性髂内动脉瘤并发髂外静脉及输尿管受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资料 |
2 讨论 |
(3)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髂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二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
(5)NF-κB抑制剂对兔腹主动脉瘤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及药品 |
1.1.3 实验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AAA模型制作 |
1.2.2 分组及给药 |
1.2.3 血常规指标测定 |
1.2.4 ELISA法测定外周循环血液中TNF-α、IL-6、MMP-9 含量 |
1.2.5 组织病理学分析 |
1.2.6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氯化钙溶液浸润腹主动脉后血管的变化及动物生存状态 |
2.2 兔腹主动脉直径变化及扩张率 |
2.3 兔腹主动脉大体形态学变化 |
2.4 白细胞参数变化 |
2.5 血液循环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 |
2.6 MMP-9含量变化 |
2.7 腹主动脉病理组织学变化 |
3 讨论 |
3.1 腹主动脉瘤模型制作方法及实验动物的选择 |
3.2 氯化钙浸润法制作AAA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
3.3 PDTC对兔白细胞参数的影响 |
3.4 PDTC对TNF-α、IL-6 的影响 |
3.5 PDTC对MMP-9 的影响 |
3.6 PDTC作用下腹主动脉大体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
4 结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致谢 |
(7)影像学检查在带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及夹层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和检查方法 |
1.2.1 超声检查 |
1.2.2 CT扫描及血管成像 |
1.2.3 MR扫描及血管成像 |
1.2.4 DSA |
1.3 手术方法 |
1.4 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超声检查 |
2.2 CT检查 |
2.3 MRI检查 |
2.4 DSA检查 |
2.5 超声、CT、MRI结果比较 |
3 讨论 |
(8)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进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老年人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筛查对象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超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瘤壁运动和组织特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名词解释 |
前言 |
第一章 M型超声对腹主动脉前后壁运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对腹主动脉瘤腔内血栓的特性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腹主动脉运动及组织特性中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人类好发腹主动脉瘤的原因 |
第一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个体化预测——新的变量的提出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参加会议学习 |
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超声诊断巨大腹主动脉瘤并髂总动脉广泛附壁血栓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造影诊断1例孤立性髂内动脉瘤并发髂外静脉及输尿管受压[J]. 王瑜,季春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02)
- [2]濒临破裂腹主动脉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分析[J]. 王慧,陈章颖,李梓伦,王冕,崔进,于楠,黄雪玲,常光其,王深明. 中华医学杂志, 2020(32)
- [3]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D]. 唐曼诗.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髂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二例诊治体会[J]. 孟菊,马思星. 腹部外科, 2017(06)
- [5]NF-κB抑制剂对兔腹主动脉瘤的抑制作用[D]. 钟良听. 贵州大学, 2015(02)
- [6]腹主动脉瘤误诊致破裂死亡病例分析[J]. 王延福,蔺新梅. 医疗装备, 2014(07)
- [7]影像学检查在带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及夹层中的临床应用[J]. 童玉云,王家平,李迎春,闫东,袁曙光,杨青,姜华,王雪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04)
- [8]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D]. 王肇鑫. 苏州大学, 2010(02)
- [9]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老年人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意义[J]. 郝桂纯. 天津医药, 2009(06)
- [10]超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瘤壁运动和组织特性研究中的应用[D]. 辛群. 第二军医大学, 2008(01)
标签:腹主动脉瘤论文; 动脉瘤论文; 主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论文; 动脉血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