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对阴道出血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胡霓霓,吴燕燕,秦露露,陈琳[1](2021)在《新生化颗粒改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化颗粒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早期药物流产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收集新生化颗粒(研究组)对比空白组(对照组)干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3月。使用Cochrane手册指南中的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同时对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2 513例患者(研究组患者1 272例,对照组患者1 2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方案可显着提高患者的完全流产率(RR=1.14,95%CI=1.11~1.18,P <0.000 01)、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正常率(≤7 d)(RR=2.19,95%CI=1.34~3.56,P=0.002)和阴道出血量正常率(≤平素月经量)(RR=1.37,95%CI=1.30~1.44,P <0.000 01),缩短患者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WMD=-4.24,95%CI=-4.48~-4.00,P <0.000 01)、月经复潮时间(WMD=-3.44,95%CI=-4.22~-2.65,P <0.000 01)和孕囊排出时间(WMD=-2.48,95%CI=-2.70~-2.25,P <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化颗粒能有效改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孕囊排出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未来需要质量更高、方法学更完备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新生化颗粒对早期药物流产效果的干预作用。
卢周彤[2](2021)在《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疗效,以期寻求临床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方法,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妊囊排出后予除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观察、随访患者的药流完全流产率、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月经复潮情况,以及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有64例病人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总完成率为96.9%,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未随访到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无患者因不耐受药物而脱落。2.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3.6%,治疗组与对照组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治疗组药流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故除膜逐瘀汤在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上有显着疗效。3.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治疗组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长平均为12.55±3.01天,对照组为14.94±2.84天,从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总体阴道出血时长较对照组短(P=0.002﹤0.05);说明除膜逐瘀汤可以有效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4.药流后阴道出血量比较:阴道出血量根据阴道出血记录卡(根据PBAC法制定)计算阴道出血积分,治疗组阴道平均出血积分为45.35±3.352,对照组为47.67±4.329;除膜逐瘀汤可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P=0.018﹤0.05)。5.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对比:治疗组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长较对照组短(P=0.047<0.05);除膜逐瘀汤可缩短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6.药流后月经复潮量对比:复潮月经量少于平时经量者治疗组有8例,对照组有10例;相当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20例,对照组有17例;多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4例;除膜逐瘀汤对药流后月经复潮量没有显着影响(χ2=0.608,P>0.05)。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血、尿、粪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检查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两组治疗方法均具有安全性。结论:除膜逐瘀汤能够有效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有效。同时在缩短药流后患者月经复潮时间有显着疗效,对药流后复潮月经量没有显着影响。
李倩男[3](2020)在《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失去活性且滞留于宫腔内未排出,临床又称稽留流产。临床工作中,常选用清宫术或药物流产来促使停育胚胎排出。但是,由于稽留流产患者胚胎停育时间过长,妊娠组织机化粘连,部分患者胚胎位置靠近宫角,部分患者子宫结构先天性异常,增加了清宫过程中吸宫不全、漏吸、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此外,清宫术为有创性操作,容易引起宫腔感染、宫颈粘连、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后续问题,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女性的生理健康和生育需求。近年来,药物流产成功治疗稽留流产的案例被国内外广泛报道。药物流产为无创性操作,不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对后续受孕影响小,花费少,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2020年1月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发布的《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治疗专家共识》也肯定了药物流产的价值。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也随之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死亡胚胎长期留存于宫腔中,与子宫壁机化粘连,影响妊娠物排出。但是,当稽留流产发生后,机体可自动识别死亡胚胎,继而分泌一系列物质促进子宫收缩,将其排出体外。有报道显示,对早孕期的胚胎停育患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物自行排出者接近80%。本研究旨在探讨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为提高胚胎停育患者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提供科学的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孕早期胚胎停育住院药流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月经周期、排卵日或者首次发现孕囊的时间核算其实际末次月经时间;根据发现胚胎停育时的阴超核算其实际胚胎大小{胚胎天数=孕囊平均直径(mm)+30或[胎芽长度(cm)+6.5]*7}。胚胎停育时间=药流时停经天数-实际胚胎天数。按其胚胎停育时间将其分为3组:第1组(n=104例)为胚胎停育时间≤7天;第2组(n=89例)为胚胎停育时间为8-14天;第3组(n=163例)为胚胎停育时间>14天。2.方法:3组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150mg分次口服的方法,同时序贯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于药流当天观察药物流产的效果。后分别于3天后、1个月后、3个月后复查彩超,了解宫腔残留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孕产次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流当天有效率比较:药流当天3组患者的药流有效率分别为98.1%、94.3%、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用药后妊娠物娩出过程比较:第1组、第2组患者的妊娠物娩出时间分别为2.42±1.576h、2.73±1.24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的妊娠物娩出时间为4.68±1.943h,明显大于前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分别为11.51±5.085d、12.76±3.044d、17.44±7.2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分别为4.62±2.325分、5.51±1.683分、5.79±2.742分,第2组、第3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与第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3组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药流后3天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1组和第2组患者的宫腔残留发生率分别为23.5%、2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为44.8%,明显高于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药流后1个月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1组、第2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分别为1 0.8%、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为28.7%,明显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药流后3个月宫腔残留情况比较:3组患者的宫腔残留率分别为7.8%、7.2%、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第1组药流后不同时间宫腔残留情况比较:与药流后3天相比,第1组患者药流后1个月、药流后3个月的宫腔残留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第2组药流后不同时间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2组患者药流后1个月的宫腔残留率与药流后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后3个月的不全流产率低于药流后3天、药流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第3组药流后不同时间宫腔残留情况比较:第3组患者药流后3天、药流后1个月、药流后3个月的宫腔残留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药物流产是治疗稽留流产的有效手段。2.胚胎停育时间不影响药流有效率。3.胚胎停育时间影响药流后宫腔残留率:胚胎停育时间越长,药流后宫腔残留率越高。4.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疗药流后宫腔残留。
常聪聪[4](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现代中医药防治药流后阴道出血用药规律及新方应用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分析现代中医药防治药流后阴道出血的用药规律;观察新处方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研究:检索1989年04月~2018年03月收录于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及万方医学数据库的有关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其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组方。2.临床观察:依据传统中医的辨证用药规律,对组方进行重新拟定并应用于临床。结果:1.文献研究:从搜集的900余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07篇,共169首中药方剂,包含中药124味,分析出药物归类、频次、归经及常用药对,通过聚类所得8个全新处方。2.临床观察部分:用药后缩短止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总有效率均为96.7%。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1)。宫腔残留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1.通过对药流后阴道出血相关文献中处方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出其药物性味以温性、甘味为主,归经多属肝、心、脾经,具体分布情况与病机证候等均相符。以药测证,本病病机主要为瘀血阻滞经络胞宫,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2.所得全新处方在临床上辨证加减运用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黄艳[5](2019)在《新生化汤口服液、缩宫素和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药物流产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有效、安全、简便的非手术疗法,但是药物流产主要的副作用是药流不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甚至出血量大。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良和子宫内膜修复障碍。中医药在促进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排出、子宫内膜修复而达到止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采用的中药新生化汤口服液制剂是在传统名方生化汤的基础上,经加减配方后制成的口服液,主要用于孕妇正常产后或药物流产后治疗,目前缺乏和其它药物的疗效比较。本研究通过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中医证候等情况,比较分析了新生化汤口服液与益母草和缩宫素的疗效,为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提供优质方案。方法:选取本院正常早孕行药物流产的患者,年龄20-35岁,停经36-47天,经尿检、B超证实怀孕,同意药物流产,并且没有禁忌症。首先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进行药物流产,待孕囊排出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缩宫素组,益母草组和新生化汤口服液组四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空白组(46例)胚囊排出后不予任何处理。缩宫素组(46例)于胚囊排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10U一次。益母草组(52例)给予益母草颗粒,每次1袋,每天早、晚二次热水冲服,共7日。新生化汤口服液组(56例)给予本院新生化汤口服液制剂,每次25ml,每天早晚二次温热后服用,共7日。患者分别于流产后第7天和第14天进行复诊,检测血液中孕酮和HCG的变化;B超检测宫腔内有无残留物以及子宫大小。所有患者记录阴道流血天数、流血量(与月经量比较多少)以及从胚囊排出至月经复潮时间、月经持续时间及月经量。另外,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中医症候疗效标准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进一步确定疗效。各组间对上述指标进行相互比较。结果: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各组间有明显差异,新生化汤口服液组仅7.02±1.68天,益母草组8.75±1.51天,缩宫素组10.97±1.46天,空白组12.46±1.54天,新生化汤组和益母草组明显少于缩宫素和空白组(P<0.01),新生化汤组和益母草组间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将阴道流血天数按照≤7天为显效,8-14天为有效,空白组显效率17.39%,有效率82.60%;缩宫素组显效率36.96%,有效率63.04%;益母草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各占50%;新生化汤口服液组显效率为66.07%,有效率为33.93%,治疗效率最好。阴道流血量各治疗组均少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新生化汤组阴道出血量最少,与缩宫素组和益母草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组中医疗效的结果对比显示:益母草组和新生化汤口服液组均好于缩宫素组(P<0.05和P<0.01),而且各组孕妇于流产前和流产后第7天和14天分别检测血液孕酮和HCG含量。药物流产前各组孕酮和HCG含量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流产后各组孕酮和HCG含量于第7天和第14天均依次显着下降,流产前、第7天和第14天各组自身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药流7天后孕酮的比较,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缩宫素组比较,益母草组和新生化汤口服液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母草组与新生化汤口服液组间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药流14天后孕酮的比较中,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流7天后HCG各组之间相互比较:与空白组比较,缩宫素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益母草组和新生化汤口服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缩宫素组比较,益母草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新生化汤口服液组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益母草组与新生化汤口服液组也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在药流14天后HCG的比较中,与空白组比较,缩宫素组、益母草组、和新生化汤口服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缩宫素组比较,益母草组与新生化汤口服液均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益母草组与新生化汤口服液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三径的比较,各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自身比较治疗后子宫长、宽、高三径以及三径之和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间子宫长、宽、厚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没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三径之和均小于空白组,新生化汤制剂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间相互比较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化汤口服液在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减轻中医证候,促使流产后子宫恢复方面,效果优于益母草和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顾爱玲,王小红,缪玲[6](2019)在《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及对血清HIF-1α、VEGF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稽留流产(MA)的效果及对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MA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流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生化颗粒。比较两组流产效果及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2.7%)与对照组(83.9%)比较无差异(P>0.05),胚胎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两组血清HIF-1α、VEGF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时,两组阴道出血停止者血清HIF-1α、VEGF低于阴道出血未停止者,且在未停止者中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MA效果确切,可促进胚胎排出,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并减少阴道出血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HIF-1α、VEGF水平有关。
彭思菡,林潮荣,吕梦亮,陈凤英[7](2018)在《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早期药流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早期药流及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欲行药物流产的早期妊娠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脱花煎。分别对比2组流产效果、尿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蜕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人数占比(98. 04%)显着高于对照组(80. 40%)。观察组尿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而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蜕膜PCNA蛋白表达强阳性人数占比显着低于对照组(33. 33%),而弱阳性人数占比(66. 67%)显着高于对照组(17. 6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以及体温升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药流可显着提高流产成功率,且能有效缩短尿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降低蜕膜PCNA蛋白表达。安全性较好。
杨毕康[8](2018)在《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结局中有不全流产,继续妊娠以及流产后较长时间阴道出血的发生。因此,对影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及具体机制的探索,有助于指导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地用药于不同人群,提高药物终止早期妊娠成功率。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影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和产次对流产结局影响的具体机制,以及药流后临床应用复方短效避孕药(优思明)对流产结局的影响,为提高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对本院计划生育门诊进行药流产的64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进行调查。第一部分收集流产后绒毛样本(不同组别的经、初产妇60例),对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survivin)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第二部分药流后加用复方短效避孕药,随访阴道出血时间和流产结局。实验结果(1)经产妇绒毛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较初产妇高。(2)米非司酮组绒毛组织中Bax增强,Bcl-2、survivin表达降低。(3)药流后加服优思明,阴道出血量减少,流产成功率增高。结论(1)经产妇绒毛组织survivin表达增强,抑制米非司酮凋亡作用,导致流产失败率的增加。(2)米非司酮增强Bax的表达和抑制Bcl-2和survivin表达,促进细胞凋亡。(3)药物流产后口服优思明可以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提高流产成功率。
郭维维[9](2016)在《低剂量米非司酮/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止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全避孕新途径、新技术及新型绝育技术的研究”课题内容之一,本中心为分中心之一。本研究将月经延迟7天内的妇女用低剂量的米非司酮或者低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催经止孕,观察催经止孕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的副反应和阴道出血情况,选出最适的催经止孕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剂量。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或宝坻人民医院本人自愿接受药物终止妊娠并且符合特定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102名月经推迟7天内的受试者,本研究为随机双盲的比较性研究,每位受试者均接受标有相应的药物编号的药瓶中的药物,药瓶中的药为三种配伍方案中的一种(前期研究发现,米非司酮150mg、100mg、50mg分别配伍米索前列醇200μg用于月经推迟7天的早孕,流产失败率过高,超过警戒值,后经过剂量调整后开始本研究)。方案一:米非司酮100mg顿服,36-48小时后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方案二:米非司酮150mg顿服,36-48小时后口服400μg米索前列醇,方案三:米非司酮200mg顿服,36-48小时后口服200μg米索前列醇。根据妇产科B超、阴道出血和尿HCG情况对流产结果做出判定。所有受试者研究结束后进行揭盲,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应用描述性分析法计算率、构成比、均数等,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催经止孕效果:三种方案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0.9%、90.6%、90.3%,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案的不全流产率分别为9.1%、6.3%、3.2%,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案中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的6小时内胎囊排出率分别为:48.5%、56.2%、64.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案中服用PGE后6小时内排出胎囊者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37.2min、212.6min、192.8min,其中方案一与其它两种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方案一胎囊组织排出更快。2.米非司酮的副反应:服用米非司酮后三种方案出现的不良反应占前三位的均为恶心、腹痛、腹坠,其中恶心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42.2%、34.4%、38.7%,但三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米索前列醇的副反应: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三种方案出现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2.4%、56.3%、67.7%,占前三位的均为恶心、腹痛、腹坠,分别为39.4%、34.4%、32.3%,但三种方案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所有受试者的阴道出血总发生率为97.9%。三种方案中服用RU486后就开始阴道出血的受试者的平均开始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服用RU486后23.9小时、21.8小时、26.7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案中受试者观察期间平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分别为:8.7天、9.8天、9.8天,三种方案的平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三种方案均有较高的完全流产率和较低的不全流产率,因此本研究中三种低剂量米非司酮或者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的配伍方案用于终止月经推迟7天的早期妊娠均有效。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妊娠妇女,无非妊娠妇女,因此,低剂量米非司酮或者低剂量米索前列醇对于催经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2.三种方案中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致,并且低于相关研究中所报道的发生率。3.三种方案的阴道出血时间相类似,而且三种方案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较短。综上,三种方案在降低药物剂量的基础上,可以保持较高的流产率,同时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并且在月经推迟7天内的早期就可以应用,这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黄宜红[10](2014)在《生化汤辅助常规西药辨治药物流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辨证治疗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加用生化汤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流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42例,不完全流产2例,无失败病例;对照组完全流产34例,不完全流产8例,失败2例。实验组显效40例,好转4例,总有效100%;对照组显效31例,好转9例,总有效90.91%。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方面实验组均小于(短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月经恢复时间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高,临床疗效明显,患者阴道出血少且出血时间和孕囊排出时间短,耐受性更为优良,因此可作为药物流产的辅助药物。
二、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对阴道出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对阴道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化颗粒改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与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完全流产率: |
2.3.2 阴道出血持续时间: |
2.3.3 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正常率(≤7 d): |
2.3.4 阴道出血量正常率(≤平素月经量): |
2.3.5 月经复潮时间: |
2.3.6 孕囊排出时间: |
3 讨论 |
(2)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与诊断标准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伦理学要求的临床研究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2.1 64 例患者年龄比较 |
2.2 64 例患者停经天数比较 |
2.3 64 例患者孕次比较 |
2.4 64 例患者产次比较 |
3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3.1 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 |
3.2 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
3.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对比 |
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
5 安全性指标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药流不全的认识 |
1.1 药流后异常出血机制探讨 |
1.2 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 |
1.3 西医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办法 |
2 瘀血与药流不全的关系 |
3 中医药提高药流流产完全率的方法 |
3.1 联合验方 |
3.2 联合自拟方 |
3.3 联合外治法 |
4 除膜逐瘀汤的组方原则及分析 |
5 除膜逐瘀汤方药的现代药理分析 |
6 除膜逐瘀汤提高药物流产完全率可能作用机理 |
7 选择米索前列醇口服组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8 临床疗效分析 |
8.1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
8.2 64 例患者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的分析 |
8.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比较 |
9 安全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
10 存在问题 |
11 今后研究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全流产临床处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现代中医药防治药流后阴道出血用药规律及新方应用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防治药流后阴道出血用药规律研究 |
1.数据资料 |
1.1 处方来源 |
1.2 文献选择标准 |
2.数据分析 |
2.1 分析软件 |
2.2 原始数据库建立 |
2.3 数据分析 |
3.结果 |
3.1 药物种类分析 |
3.2 药物频次分析 |
3.3 高频药物药性分析 |
3.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防治药流后阴道出血方剂组方规律 |
3.5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药物核心组合分析及新方分析 |
4.结论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新方应用临床观察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用药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数据处理 |
3.结果 |
讨论 |
1.文献研究讨论 |
1.1 药物归类及频次分析 |
1.2 性味归经分析 |
1.3 组方规律结果分析 |
1.4 类聚处方讨论 |
2.临床研究讨论 |
2.1 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 |
2.2 本研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治则治法及方药分析 |
2.4 新方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2.5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中西医认识及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常用中药名词术语规范化表格 |
附表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相关操作界面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新生化汤口服液、缩宫素和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的选择 |
1.1 病例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药物 |
3 研究方法 |
4 检测指标 |
4.1 药物流产后出血天数 |
4.2 药物流产后出血量 |
4.3 盆腔B超检查 |
4.4 中医症候评分 |
4.5 孕酮和HCG检查 |
4.6 月经复潮时间 |
4.7 凝血四项及血红蛋白检测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各组年龄比较 |
2 各组孕次比较 |
3 各组停经天数比较 |
4 各组妊娠大小比较 |
5 各组出凝血功能和血红蛋白比较 |
6 各组出血天数比较 |
7 各组出血量比较 |
8 各组中医症候效果比较 |
9 各组孕酮比较 |
10 各组HCG比较 |
11 各组子宫三径比较 |
12 各组月经复潮时间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及对血清HIF-1α、VEGF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流产效果比较 |
2.3 完全流产者胚胎排出及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
2.4 完全流产者治疗前后血清水平比较 |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7)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早期药流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流产效果判定标准 |
3.2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标准 |
3.3 流产效果对比 |
3.4 尿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对比 |
3.5 蜕膜PCNA蛋白表达情况对比 |
3.6 早期药流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
4 讨论 |
(8)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语说明 |
绪论 |
第一部分 产次对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结局影响的凋亡研究 |
前言 |
材料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优思明对药物流产成功率和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低剂量米非司酮/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止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
1.2 研究所使用药物 |
1.3 随访和结果处理与判定 |
1.4 统计方法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药物流产结果 |
2.3 服用PGE后6小时内胎囊排出情况 |
2.4 服用RU486后的不良反应 |
2.5 服用PGE后的不良反应 |
2.6 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
3 讨论 |
3.1 RU486的作用机理 |
3.2 PGE的作用机理 |
3.3 本研究中所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催经止孕的剂量探讨 |
3.4 低剂量米非司酮或者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经止孕 |
3.5 RU486和PGE终止早孕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和机理 |
3.6 米非司酮与异位妊娠 |
3.7 米非司酮与异位妊娠 |
4.结论 |
4.1 三组的流产效果 |
4.2. 服用RU486和PGE后的副反应 |
4.3. 服用RU486和PGE后的阴道出血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生化汤辅助常规西药辨治药物流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实验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流产情况观察 |
2.2 疗效观察 |
2.3 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月经情况观察 |
3 讨论 |
四、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对阴道出血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化颗粒改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系统评价[J]. 胡霓霓,吴燕燕,秦露露,陈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07)
- [2]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D]. 卢周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胚胎停育时间与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研究[D]. 李倩男.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数据挖掘现代中医药防治药流后阴道出血用药规律及新方应用临床研究[D]. 常聪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5]新生化汤口服液、缩宫素和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D]. 黄艳. 青岛大学, 2019(03)
- [6]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及对血清HIF-1α、VEGF影响[J]. 顾爱玲,王小红,缪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05)
- [7]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早期药流效果的影响[J]. 彭思菡,林潮荣,吕梦亮,陈凤英. 现代中医临床, 2018(06)
- [8]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D]. 杨毕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低剂量米非司酮/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止孕的临床研究[D]. 郭维维.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10]生化汤辅助常规西药辨治药物流产的临床研究[J]. 黄宜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