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分布的初步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曹明[1](2021)在《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保护地保护成效进行定量化评估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然而,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果缺乏系统的量化评估方法,同时影响保护成效的因素尚不明确,不利于管理人员制定针对化的保护措施。因此,本研究以秦岭区域为例,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2个方面,对秦岭区域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2015年的保护成效进行了评估,并从自然因素、管理因素、威胁因素3个方面识别了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为:(1)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方面,本研究基于Max Ent模型预测了秦岭区域21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适宜分布范围,采用ZONATION模型识别了珍稀濒危物种的核心栖息地,计算了2010-2015年保护区内外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的人类压力指数并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从而评估保护区对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栖息地人类压力指数在2010-2015年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大部分保护区(78.95%)人类压力指数有所增加,保护区内仍需加强对人类干扰的管控。但是,与保护区外珍稀物种核心栖息地2010-2015年人类压力指数变化相比,在保护区内外核心栖息地人类压力指数均增加的背景下,大部分(53.33%)保护区对人类压力增加起到了减缓作用,一定程度上对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起到了保护作用。(2)在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方面,本研究基于In VEST模型计算了2010-2015年秦岭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等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并通过倾向评分配比法对保护区内外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配对分析,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结果表明,秦岭区域2010-2015年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减少较为明显,但保护区总体对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的减少均起到了减缓作用;2010-2015年秦岭区域固碳量明显增加,且保护区固碳量增加较保护区外多。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对上述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起到了正向的保护效果。(3)在保护成效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从自然、管理、威胁等3个方面选取了潜在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效果的因素;并分别以自然保护区在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服务等4个方面的保护成效作为因变量,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识别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形状指数、平均高程对保护区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效果起主导作用,巡护人员数量也对保护区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有一定作用。降水量变化对水源涵养服务和固碳服务保护成效起到主导作用;温度变化对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成效起到主导作用。管理因素也对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有一定影响,资金投入对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保护效果影响最大,巡护人员数量对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效果影响最大。(4)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和增加巡护人员的数量,加强对人类干扰的管控,以提升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保护成效。同时,应定期进行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进一步探讨保护成效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从而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果。
郭继芳,周恩民,郭明,李先敏,何强利,朱慧男,杨晓俊,王卫珍[2](2020)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4月~11月,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采用公里网格法在保护区内共布设红外相机150部,对收回的123部相机中收集到的373段野猪独立有效视频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在7:00~19:00活动较为频繁,TRAI均大于5%,最高峰在10:00~11:00,低谷在22:00~4:00,说明野猪活动以白天为主。野猪主要在保护区海拔1 200~2 100 m的中低山地带活动,其活动高峰期为8月,其次为10月。
李博[3](2020)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科技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经济实现繁荣发展,城镇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然而人们对林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为了确保林业资源的完整,有效的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自然保护区。经过60多年建设,中国自然保护区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地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承载体。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对自然保护区的现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再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息息相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内含、涵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其建设以及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如何更好地发挥并转变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准确地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率,使管理得到优化和改进,值得我们深思。由于自然保护区涉及各种类型的保护地,其根据生态要素的类型和行政区划的界限进行划分,但是管理机构设立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顶层设计不完善、管理效率偏低、自然资源产权不够清晰,权责不清、多部门管理等体制性问题比较突出[2]。在当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中国迫切需要优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借鉴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在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实际状况,探索并优化生态文明事业中的管理。本文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管理引发的问题逐渐增多,导致自然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阻碍。本文通过举例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化适应新时期周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全面发展,已是周至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背景下,在系统分析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在优化和改进其管理后,可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率,解决权责混乱、职能重复等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经验对自然保护区目前的研究进行综合地分析,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利用理论基础,举例以周至保护区为具体研究对象,为优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出一定可操作性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节,其中第一章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进行论述,对我国和其他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方向与内容进行总结,并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第二章重点阐释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并举例陕西周至国家级保护区;第三章针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在发展建设过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章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成功经验并总结其代表性做法;第五章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科学理论和经验,结合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现实情况,根据问题提出几点建设建议,以期能从中得到启示和启发。
刘正霄,李东群,田成,杨霞丽,冯可,蔡小录,李育鹏,贺巧妮,李俊清[4](2020)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的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按照网格法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36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累积7 83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 915张,共鉴定出32种鸟类和兽类物种,隶属8目18科,其中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的物种分别有2种、4种和3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的为羚牛(Budorcas taxicolor)(IRA=36.81);夏季(7.68)和秋季(7.81)物种拍摄率大于春季(4.65)和冬季(4.30),不同季节拍摄到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不同海拔段物种拍摄率、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不具有明显差异。濒危物种中的羚牛不同海拔段拍摄率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拍摄物种与相机位点之间相关性较强,这与相机位点附近的生境条件有关。研究结果初步掌握了老县城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种类组成、相对多度及分布状况,为未来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李园园,郭明,胡崇德[5](2020)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路径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自然教育路径是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功能规划,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太白山8条自然教育路径,并介绍了每条自然教育路径的位置、长度、主要特点及适合的教育对象,对今后开展自然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李爽[6](2018)在《四川省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努力,大熊猫保护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但生境的丧失与破碎化仍是威胁其持续生存的主要因素。小河沟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区,但关于大熊猫生境利用方面的系统、细化研究相对较少,制约着该区内的大熊猫保护工作。为了解森林采伐后,在恢复时间较短且人为干扰较少的条件下,大熊猫的生境利用有着什么样的特征,本文以小河沟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区内大熊猫利用生境,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生境,以及人工林环境进行野外调查,从植物群落特征(包括微生境、休息点和取食竹三个尺度)、同域分布野生动物的生境利用和对人工林的利用三个方面,对区内大熊猫的生境利用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了解该区内大熊猫的生境需求,并讨论区内人工林能否满足大熊猫的生境需求,以期为其生境保护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的结果主要包括:1.从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方面来看,在微生境方面,大熊猫利用的生境具有郁闭度相对比较低,竹子密度相对比较高,灌木距离相对比较小的特征;在休息点方面,大熊猫对休息点的利用与竹子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取食竹方面,大熊猫对于竹子的取食高度在距离地面半米以上。良好的遮蔽条件和充足的竹子资源是大熊猫生境利用的重要条件,在生境保护中应注意林木和竹子的保护。2.大熊猫、羚牛以及川金丝猴在生境利用上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存在不同之处,大熊猫生境中的郁闭度与乔木密度都比较小,竹子盖度与密度都比较大。与羚牛、川金丝猴相比较,大熊猫对环境的要求更高,在保护中应给予更多关注。3.在人工林样方中没有发现大熊猫的活动痕迹,与大熊猫利用的生境相比较,人工林环境的特征是:乔木密度比较大,但灌木密度和竹子密度却比较小。人工林难以满足大熊猫的生境需求,大熊猫的生境恢复应该充分考虑其自身对生境的需求。
吴逊涛,卜书海,李先敏,李琦,薛华,郭继芳[7](2017)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研究,在保护区的黄柏塬(秦岭南坡)和蒿坪(秦岭北坡)安装了22台红外相机,19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384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62张,其中67.3%为拍摄到兽类的照片,23.8%为鸟类,7.0%为工作人员,1.9%为其他人员。共监测到野生动物6目14科24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8种,拍摄频次较高的动物是羚牛、野猪、小麂和血雉。各种动物四季活动规律不同,不同海拔、不同季节所拍摄动物的拍摄率也不同,同时,利用红外相机研究了大熊猫、金丝猴、野猪等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监测中观测到大熊猫好奇玩相机、梳理毛发、倒立撒尿、采食开花的竹子和金丝猴下地活动;野猪以采食、走动和站立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45.2%、37.9%和15.3%;羚牛以站立、采食和走动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57.1%、31.0%和7.1%。监测结果有助于了解野生动物的行为活动和种群动态,为后期的科研工作及保护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李佳[8](2017)在《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量观测事实表明,气候变暖对物种地理分布、种群动态、物候特征(产卵期、迁徙期、迁徙距离等)、进化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且这些影响在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剧烈。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温度升高2℃(升高2℃被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UFCCC)定义为“危险”温度),全球将有15%-35%物种灭绝,这无疑将会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严峻挑战。尽管气候变化对生物灭绝程度和速度的预测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气候变暖加速生物灭绝的现状和趋势已经被广泛证实。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制定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已成为政府、生态学家和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调查技术监测研究区域濒危物种活动节律和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拟解决以下几个科学问题:(1)濒危物种如何调整自身行为来适应其生存的周围环境条件变化,从而形成某种时间分配以及行为节律模式;(2)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大熊猫脆弱性,为大熊猫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主要濒危物种分布格局变化,评估当前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保护成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大熊猫春季拍摄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3月份拍摄率最高;大熊猫每日活动高峰期出现在下午14:00-20:00,低谷出现在20:00-02:00,白天活动概率为55.43%,夜间为44.67%;春季大熊猫活高峰期的环境温度(8.28±7.61℃)要显着(Z=-2.48,P=0.013)高于活动低谷期(20:00-24:00;00:00-12:00)的环境温度(3.97±6.91℃);大熊猫活动主要在1 400-2 000m的中等海拔区间。春季大熊猫50%活动范围面积为66.79 km2,而冬季50%活动面积仅22.85 km2。(2)羚牛年活动具有2个明显的高峰期,出现在4月和11月,活动低谷出现在1月;羚牛日活动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分别出现在上午06:00-10:00和下午16:00-18:00;红外相机拍摄到羚牛活动时记录到的平均环境温度表明,羚牛生活在-2.08±5.00℃到17.43±4.76℃之间;羚牛具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每年4-6月和10-12月具有两次往上迁移现象,即春夏季迁移和秋冬季迁移,最低海拔1 055m,最高海拔2 927m,年平均海拔1 977.31±353.90 m;羚牛季节间活动范围差异显着,冬季活动范围最大(50%K,151.92km2)、春季(50%K,116.41km2)和秋季(50%K,102.31km2)次之、夏季活动范围面积最小(50%K,39.17km2)。(3)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大熊猫脆弱性结论:秦岭地区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为4810km2;预测到2050年,预测秦岭地区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为4 529km2;预测到2050s年,大熊猫适宜生境海拔将向更高海拔地区转移,转移约30m;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已建自然保护区覆盖61.73%适宜生境面积,尚有1 840.61km2的大熊猫适宜生境处于保护区之外;在2050s年气候条件下,保护区覆盖了59.23%适宜生境面积,尚有1 846.55km2的适宜生境未被保护;到2050s年,当前分布在城固、太白和洋县的987 km2大熊猫适宜生境将会成为生境脆弱区域,适宜生境约丧失20.52%。同时,基于本研究脆弱性评估结果,就未来大熊猫应对气候变化的保护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新建和调整自然保护区、建立生境迁移廊道、增强物种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大熊猫监测。(4)气候变化将导致秦岭地区4个濒危物种适宜分布面积均减少,川金丝猴适宜生境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约51.22%;当前秦岭地区适宜生境较高的区域(大于或小于3个物种)总面积为4 662km2,约占秦岭地区总面积的7.89%,到2050s适宜生境较高的区域面积将大幅减少,总面积为2 453km2,约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4.15%;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加当前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分布区域外围适宜生境的风险;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了4 037.42km2的适宜生境,约占濒危物种适宜生境总面积48.58%,到2050s年,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了3 186.65km2的适宜生境,约占濒危物种适宜生境总面积52.54%。同时,提出5个保护空缺区域,可成为秦岭地区建设新自然保护区的备选区域,以便完善整个秦岭保护体系。
隋向茄[9](2016)在《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空间途径探究 ——以厚畛子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重要物种和生态环境的集中地,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求逐渐高涨,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以及相关建设诉求也十分普遍。然而,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作为非一般性的生态空间物质载体,其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对于生态旅游的理论体系目前也是一个新研究方向,前人研究甚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构建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空间规划方法为目的,通过文献引证、实地调研、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等方法梳理自然保护区发展脉络,探讨多自然保护区的不同于其他保护区的特点。结合并借鉴一般性规划设计方法,提出适用于此类型地域的生态旅游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厚畛子镇生态旅游规划做实证研究。本论文研究框架共分为六个章节[2],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详细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并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综述,首先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综述,并探讨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其次,总结并归纳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的特殊性,为其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的提出做好基础性分析及理论铺垫。最后探讨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讨论其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提供合理的前提条件。第三章是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探讨,首先讨论对比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方法与一般性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的异同,以王朗实例做借鉴研究,结合一般性方法,得出多自然保护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方法及内容。第四章,以厚畛子镇作为具体研究基地,介绍并分析厚畛子镇的概况及特点。第五章将厚畛子镇与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相结合,做实证研究。第六章为文章结论部分,概括性的归纳了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并提出展望。论文为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该论文创新点有二:一是提出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概念,二是为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这种特殊地域的旅游规划提供了规划方法。
曹凤麟[10](2016)在《秦岭太白山蝉次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蝉次目昆虫包括蝉总科(蝉)、角蝉总科(叶蝉和角蝉)和沫蝉总科(沫蝉)三个类群。目前为止,中国关于该类昆虫的研究集中在分类学、行为学以及农林业害虫防治方面,而有关其多样性研究则较为有限。秦岭主峰太白山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高大的山体使得南、北坡气候、生境等形成显着差异,动植物种类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发声显着变化。鉴于此,本文针对太白山的蝉次目昆虫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蝉次目昆虫共计73种,其中包括角蝉总科49种(叶蝉科34种、角蝉科15种),沫蝉总科18种,蝉总科6种。叶蝉分布最为广泛,在整个山体各个植被带均有分布;沫蝉与角蝉分布于海拔2500m以下,蝉科昆虫则仅分布于海拔1600m以下。通过采用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对太白山不同生境林带蝉次目昆虫多样性、物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蝉次目昆虫多样性逐渐下降,均匀度也逐渐下降。在低海拔地区,蝉次目昆虫种类、种群数量、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而在高海拔地区则相反。另外,太白山南坡的蝉次目昆虫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北坡同海拔地区。基于Jaccard指数及SPSS20.0(IBM,Armonk,NY,USA)聚类分析对不同林带蝉次目昆虫相似性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蝉次目昆虫的多样性组成及分布与海拔高度和林带变化密切相关。在高海拔林带,同坡向的临近林带种类组成相似性较高;但在低海拔,不同坡向的相同林带种类组成相似性较大。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的蝉次目昆虫区系成分比较复杂,东洋种、古北种以及广布种混合存在,其中以广布种最多(33种),东洋种次之(31种),古北种最少(9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4.6%、43.2%、12.2%。该结果表明,在太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蝉次目昆虫以“东洋界-古北界”广布种及东洋种成分为主。
二、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分布的初步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分布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 |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
1.2.3 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现状 |
1.2.4 自然保护地评估研究现状总结与难点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1.7 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指标体系构建 |
2.2.2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 |
2.2.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评估 |
2.2.4 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代表性物种核心栖息地识别 |
3.1.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分析 |
3.2 结果 |
3.2.1 代表性物种适宜栖息地分布结果 |
3.2.2 代表性物种核心栖息地识别结果 |
3.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统计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评估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生态系统服务计算 |
4.1.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内外对比分析 |
4.2 结果 |
4.2.1 倾向评分配比 |
4.2.2 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 |
4.2.3 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成效 |
4.2.4 自然保护区固碳服务保护成效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
5.2 结果 |
5.2.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影响因素 |
5.2.2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影响因素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相机布设 |
2.2 相机参数设置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4.1 日活动节律 |
2.4.2 月相对丰富度 |
3 监测结果与分析 |
3.1 日活动节律分析 |
3.2 月相对丰富度 |
3.3 不同海拔高度相对丰富度指数 |
4 结论与讨论 |
(3)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自然保护区 |
2.自然保护区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产品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 |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发展历程 |
1.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结合 |
2.分部门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 |
3.分类型与分等级管理相结合 |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
1.管理机构设置 |
2.运行体系 |
3.职权划分及协调关系 |
三、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部门间目标不统一,规划定位不明晰 |
2.权责划分不明 |
3.过分重经营轻管理的运行机制 |
4.与社区关系不协调 |
(二)原因分析 |
1.顶层设计欠缺长远规划 |
2.法律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
3.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 |
4.公众参与缺少浓厚氛围 |
四、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启示 |
(一)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 |
1.美国:坚持保护第一,众多部门分工合理 |
2.日本:坚持分区管理 |
3.英国:坚持管理契约 |
4.新西兰:坚持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
5.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鼓励公众持续参与自然保护 |
(二)启示 |
1.针对保护区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
2.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 |
3.优化管理职能与运行机制 |
4.激励并形成公众参与机制 |
五、优化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管理,构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 |
1.构建完善立法体系 |
2.依法管理与合理建设 |
(二)明确划分管理权责,优化自然保护区管理组织架构 |
1.优化纵向管理架构 |
2.强化横向部门联动 |
(三)积极服务,不断转变政府职能 |
1.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
2.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
(四)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扩展公众参与渠道 |
1.完善运行机制 |
2.推进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红外相机监测 |
2.2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物种相对丰富度 |
2.4 物种拍摄率 |
2.5 物种多样性指数 |
2.6 主成分分析 |
3 结果 |
3.1 物种数及相对丰富度 |
3.2 各季节物种拍摄率及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
3.3 各海拔段物种拍摄率及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
3.4 相机位点与物种关系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5)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路径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太白山概况及自然教育有利条件 |
1.1 太白山概况 |
1.2 自然教育路径设置的条件 |
1.2.1 自然条件 |
(1)地形地势 |
(2)地质与气候 |
(3)动植物与水资源 |
1.2.2 生态旅游与文化资源 |
1.2.3 教育资源 |
(1)科研监测与保护成果 |
(2)自然教育基地 |
(3)森林体验基地 |
(4)自然教育机构 |
1.2.4 已有的自然教育路径 |
(1) 东北线 |
(2) 西北线 |
(3) 东南线 |
2 自然教育路径设计 |
2.1 原则 |
2.1.1 自然性原则 |
2.1.2 差异性原则 |
2.1.3 保护原则 |
2.1.4 安全原则 |
2.1.5 解释性原则 |
2.2 自然教育路径设计 |
2.2.1 蒿坪森林体验路经 |
2.2.2 铁甲树—三合宫生态旅游路经 |
2.2.3 原始森林科考路经 |
2.2.4 观鸟路经 |
2.2.5 森林探秘路经 |
2.2.6 红河谷研学路经 |
2.2.7 黄柏塬生物多样性路经 |
2.2.8 高山景观探索路经 |
(6)四川省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概况 |
1.2.2 研究进展 |
1.2.3 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利用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动植物资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2.1 大熊猫生境利用特征 |
3.2.2 大熊猫和同域分布野生动物的生境利用比较 |
3.2.3 大熊猫生境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环境的比较 |
3.3 研究方法 |
3.3.1 调查方法 |
3.3.2 分析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4 大熊猫生境利用特征 |
4.1 大熊猫生境利用的植物群落特征 |
4.1.1 大熊猫微生境的特征 |
4.1.2 大熊猫休息点的特征 |
4.1.3 大熊猫取食竹的特征 |
4.2 讨论 |
4.2.1 影响大熊猫生境利用的因素 |
4.2.2 大熊猫不同生境的利用特征 |
4.2.3 大熊猫生境的保护 |
4.3 小结 |
5 大熊猫和同域分布野生动物的生境利用比较 |
5.1 大熊猫、羚牛和川金丝猴的生境特征 |
5.2 讨论 |
5.2.1 大熊猫、羚牛和川金丝猴生境利用比较 |
5.2.2 大熊猫与其同域分布物种生境利用比较 |
5.2.3 保护策略 |
5.3 小结 |
6 大熊猫生境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环境的比较 |
6.1 人工林环境的特征 |
6.2 人工林的可利用性 |
6.3 讨论 |
6.3.1 大熊猫利用生境与人工林环境比较 |
6.3.2 大熊猫生境的恢复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点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相机布设位置与方法选择 |
2.2 相机参数设置 |
2.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兽类和鸟类种类 |
3.2 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动物物种组成 |
3.3 海塘河冰凌沟偶蹄类动物相对丰富度比较 |
3.4 动物行为特点分析 |
3.4.1 大熊猫行为特征 |
3.4.2金丝猴下地活动 |
3.4.3野猪行为特征 |
3.4.4 羚牛行为特征 |
3.5 大熊猫及伴生动物的日活动规律 |
3.6 大熊猫、羚牛在海塘河冰凌沟的季节活动规律 |
3.7 干扰情况 |
4 结论与讨论 |
(8)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已观察到的气候变化 |
1.2.1 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
1.2.2 对物种物候的影响 |
1.2.3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
1.2.4 对群落的影响 |
1.2.5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 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
1.4 脆弱性评估 |
1.4.1 脆弱性的概念 |
1.4.2 脆弱性评估的意义 |
1.4.3 脆弱性评估方法 |
1.4.4 脆弱评估指标 |
1.4.5 脆弱性评估结果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科学问题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熊猫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
2.1 引言 |
2.2 研究地点 |
2.3 研究方法 |
2.3.1 红外相机布设 |
2.3.2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大熊猫拍摄概况 |
2.4.2 年活动规律和季节性活动规律 |
2.4.3 日活动规律 |
2.4.4 日活动规律生态季节性差异 |
2.4.5 大熊猫活动对环境温度的选择 |
2.4.6 大熊猫活动对海拔的选择 |
2.4.7 大熊猫活动范围变化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羚牛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
3.1 引言 |
3.2 研究地点 |
3.3 研究方法 |
3.3.1 红外相机布设 |
3.3.2 数据分析 |
3.4 结果 |
3.4.1 羚牛拍摄概况 |
3.4.2 年活动规律 |
3.4.3 日活动节律 |
3.4.4 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 |
3.4.5 羚牛活动对环境温度的选择 |
3.4.6 羚牛季节性迁移规律 |
3.4.7 羚牛活动范围变化 |
3.5 讨论 |
第四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大熊猫脆弱性评估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1 大熊猫分布数据 |
4.3.2 气候数据 |
4.3.3 适宜生境模型 |
4.3.4 保护空缺分析 |
4.3.5 脆弱性评估 |
4.4 结果 |
4.4.1 物种分布模型 |
4.4.2 适宜生境变化 |
4.4.3 保护区空缺分析 |
4.4.4 脆弱性评估 |
4.5 讨论 |
4.6 保护对策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主要濒危动物分布变化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物种分布点收集 |
5.2.3 环境变量数据 |
5.2.4 适宜生境模型 |
5.2.5 物种分布变化 |
5.2.6 保护空缺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物种分布模型 |
5.3.2 物种适宜生境变化 |
5.3.3 物种分布变化 |
5.3.4 濒危物种风险评估 |
5.3.5 保护空缺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空间途径探究 ——以厚畛子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市场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概念界定 |
1.7.1 自然保护区 |
1.7.2 生态旅游 |
2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开展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 |
2.1 自然保护区与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关系探讨 |
2.1.1 自然保护区概述 |
2.1.2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三者比较研究 |
2.1.3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概念界定 |
2.2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特殊性分析 |
2.2.1 更为复杂的生物多样性 |
2.2.2 更为复杂的权属管理 |
2.3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探讨 |
2.3.1 生态旅游概述 |
2.3.2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 |
2.3.3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
2.3.4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内开展生态旅游的约束 |
2.4 本章小结 |
3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3.1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与一般性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异同253.1.1“空间”特殊性 |
3.1.1“空间”特殊性 |
3.1.2“非空间”特殊性 |
3.2 王朗案例研究 |
3.2.1 生态旅游的小众模式——王朗模式 |
3.3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
3.3.1 基于生态视角的空间管制规划 |
3.3.2 基于旅游资源学视角旅游资源评价 |
3.3.3 基于保护利用视角的整体空间规划及发展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4 厚畛子镇概况及其特点分析 |
4.1 区域背景 |
4.2.1 行政区位 |
4.2.2 交通区位 |
4.2.3 旅游区位 |
4.2.4 生态区位 |
4.2 基地分析 |
4.2.1 范围划定 |
4.2.2 自然概况 |
4.2.3 各自然保护区概况 |
4.3 厚畛子镇特殊性分析 |
4.3.1 复杂的生物多样性 |
4.3.2 权属混杂,管理体制混乱 |
4.4 厚畛子镇建设现状及矛盾分析 |
4.4.1 建设现状 |
4.4.2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冲突 |
4.4.3 多权属部门管理矛盾冲突 |
4.5 本章小结 |
5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在厚畛子镇生态旅游规划总的应用 |
5.1 基于生态视角的空间管制规划 |
5.2 基于旅游资源学视角旅游资源评价 |
5.3 基于保护利用视角的整体空间规划及发展策略 |
5.3.1 整体空间规划定位 |
5.3.2 整体生态旅游空间布局 |
5.3.3 发展管理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概念的提出 |
6.1.2 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空间规划内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图片目录 |
附录 2:表格目录 |
致谢 |
(10)秦岭太白山蝉次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1.2 秦岭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1 秦岭植物多样性研究 |
1.2.2 秦岭动物多样性研究 |
1.2.3 秦岭昆虫多样性研究 |
1.2.4 秦岭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地点概况 |
2.2 研究材料与采集用具 |
2.3 野外采集方法 |
2.3.1 采集路线 |
2.3.2 采集方法 |
2.4 蝉次目昆虫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太白山蝉次目昆虫种类组成及各林带优势类群 |
3.1.1 角蝉总科昆虫种类组成及各林带优势类群 |
3.1.2 沫蝉总科昆虫种类组成及各林带优势类群 |
3.1.3 蝉科昆虫种类组成及各林带优势类群 |
3.2 太白山蝉次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
3.2.1 太白山各林带叶蝉科昆虫物种多样性 |
3.2.2 太白山各林带角蝉科昆虫物种多样性 |
3.2.3 太白山各林带沫蝉总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 |
3.3 太白山不同林带蝉次目昆虫组成相似性 |
3.3.1 太白山不同林带角蝉总科昆虫组成相似性 |
3.3.2 太白山不同林带沫蝉总科组成相似性 |
3.4 太白山蝉次目昆虫区系组成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分布的初步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曹明.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规律研究[J]. 郭继芳,周恩民,郭明,李先敏,何强利,朱慧男,杨晓俊,王卫珍. 陕西林业科技, 2020(05)
- [3]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优化研究[D]. 李博.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分析[J]. 刘正霄,李东群,田成,杨霞丽,冯可,蔡小录,李育鹏,贺巧妮,李俊清. 动物学杂志, 2020(02)
- [5]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路径设计探讨[J]. 李园园,郭明,胡崇德. 陕西林业科技, 2020(01)
- [6]四川省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利用研究[D]. 李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J]. 吴逊涛,卜书海,李先敏,李琦,薛华,郭继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3)
- [8]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D]. 李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9]多自然保护区交汇地生态旅游规划空间途径探究 ——以厚畛子镇为例[D]. 隋向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秦岭太白山蝉次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曹凤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